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游击战大学正式更名为“抗清书院”,李辉为学校题上校训:驱逐鞑虏,复兴中华,以死报国,扬威四海。
抗清书院下分“游击”,“步兵”“炮兵”“骑兵”“水军”“间谍”“参谋”等系别,开设多种课程,学生在毕业后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后便授予凤凰勋章一枚,直接调入部队,担任基层指挥人员,而游击系毕业生则派往各游击区进行实习,这种实习是生与死的较量,所以但凡从游击区活下来并调回的学员,以后都将得到重用。
这些学生大部分来源于东山军本部,有一部分从掘港,舟山,江阴等老根据地中的良家子弟中报考,接受一定训练之后考试进入学校。在校期间费用全免,每个月提供五两银子的军饷,作为日常开支使用。
在李辉的鼓励下,各地纷纷开办学校,私塾,还有发放到各地的儒生们办起的***,李辉将各地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下令不准征收入学儿童的任何费用,私塾,***等统一按照地域组建学校。针对某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们上学而是留在家里劳动的现象,李辉下令入学儿童每个月提供一两银子的“恩奉”,如果胆敢阻止孩子上学,就要从每家每月按照儿童数量征收银子,谓之“罚奉”。
李辉的这番命令取得了很好效果,各地老百姓贪图一两银子的恩奉,纷纷把孩子送到学堂去读书,直接导致学堂人满为患。
京师诸学堂,皆公立,学生吃穿用度,仰赖朝廷。全国上下,教育之资,年以亿计。尝有人献策,征收学费,取财于民。太宗怒,曰:“太祖披荆斩棘,历尽千险,终成此果,尔等馋臣,夺民之财,毁国家柱石,是何居心?”自此后,无人敢谈及。百姓教化,民多才智,国家鼎盛,俨然屹立东方,万邦来朝,盛世俨然。
《华夏新录》教育
第四十八章 四路威风(一)
第四十八章四路威风(一)
“每个孩子一两银子,一年算下来也不过十二两,我东山辖地总共儿童不过二十万,那么我们一年只需要拿出二百四十万两银子,这点钱对我们东山军来说微不足道。”李辉冷笑道。“那征收高额学杂费,毁掉民族前程的义务教育算什么狗屁义务教育老子我玩的才叫义务教育”
“二百四十万两,毕竟不是个小数目。”王秀楚面有难色,“若将来大战在即,银钱紧张,入不敷出之时,是不是可以酌情削减?”
“就算是饿肚子,也不能削减这份开支”李辉登时红了眼睛,“不要拿大明的未来开玩笑”
“好,好到时候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份开支按月支出。”王秀楚从来没看到李辉发这么大的火,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是对李辉的做法极为赞同。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用来悉心培育的,而不是用来做赚钱工具的。一时的短视会毁灭民族的未来。
很不幸的是,这一幕仍在发生,而且仍在继续。
秋风送爽,稻麦金黄,饱受战乱之苦的朝鲜今年已经没有更多的人来收获田里的粮食了,大量的朝鲜农民在左梦庚入朝的战争中被杀,留下了遍地的粮食,在风中摇曳。
针对这个情况,李辉马上派遣使者前往汉城和朝鲜国王李淏进行沟通,双方达成协议:东山军征调民工三万,开赴朝鲜收割粮食,所获粮食,除了给老百姓的劳务开销之后,双方均分。
李辉从盐城等新加入地区调集了三万农民工,坐上东山商队的运输船,浩浩荡荡开赴朝鲜,成为中国历史以来第一批劳务输出大军。
农时不等人,到达朝鲜元州之后,农民工立刻手持镰刀从江原道收获到京畿道,之后回转全罗道,转战北朝鲜大部分地区。在一个月内,将朝鲜的无主田地收获了七七八八。
收获完毕,按照每个人出工多少分配了报酬之后,李辉和朝鲜国王李淏开始分赃,最后粮食估算为三十万担,东山军分得十五万担,李淏不出工,不出力,白得十五万担粮食,自然高兴。
“傻鸟,咱们只出动了三万民工,就换来十五万担亟需的粮食,这笔买卖还是咱们赚了。”李辉冲汉城方向竖起中指,“白痴”
“可是,人家朝鲜没有出动一个人,白白得到了十五万担粮食,咱们出工出力,累个半死,也不过这些粮食,我看好像咱们亏了。”陈林摸摸脑袋,“还真的,是咱们赔了。”
“猪”李辉用一个词恰当的形容道。
李辉顺带着前往松州和银州视察一番,现在松州已经成了造船中心,造好的船只从松州船厂一艘接一艘的开出来,在海面上随波摇晃,配上商队从西洋人手里采购的帆布,就可以扬帆远航了。
张翼见李辉前来,急忙来迎。这家伙以松州守备的名头统辖船厂和银矿数万人,权力大的很。武扬、孙恩也前来迎接,多日不见,武扬已经成为一个翩翩美男,英俊青年,让李辉眼前一亮。
“国公爷,最近有很多日本流民流窜到咱们松州,我们要不要收留他们?”张翼边走边问道。
“松州孤悬海外,没有强援,咱们最好不去趟日本人的浑水,全部撵走他们最近还在内战么?”
“最近打得越发激烈了。”张翼笑道,“那个什么服部武藏得到了强援,亲自领兵攻克了山城藩,德川家光领兵争夺,两方人在山城附近展开拉锯战。”
“好”李辉哈哈大笑,“让他们打去吧,胜利者将获得与东山军决斗的资格”
“我们要征服日本?”张翼看着李辉一脸桀骜之色,不解地问道。
“不是征服,是灭绝,灭绝,你懂么?”李辉的笑容冷得让张翼打了个寒战,“一个都不要剩下全灭其族”
“哦,是”张翼回过神来,眼神里划过一丝不忍,“都是天生地养,为何要如此残忍?”
“对待这些渣滓,我们不能怀有任何仁慈之心。”李辉说道,“对小鬼子的仁慈就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我坚决执行你的命令。”张翼想了半天,说道。
“好现在开始,你已经被东山军全体将士接受了。”李辉拍拍比他高的张翼,“张兄,欢迎加入东山军。”
“好”张翼知道,从这一刻起,李辉终于放弃了对他的监视,自己也终于融入东山军阵营之中。
对这个结果,张翼感到很欣慰,作为满清阵营反正过来的将领,他的升迁速度远远赶不上同是反正将领的高元华孙英阁等人,对此,他感到有些不平衡,当时要不是自己保持中立,东山军早就被满清给灭掉了。加入东山军之后,张翼才认识到东山军是多么的强悍,这些士兵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感到震惊,似乎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在支持他们。
松州造船厂,约翰逊船长别着一根自造的铅笔,从工棚里走出来,狠狠地和李辉来了个熊抱。
“亲爱的李,好久没见,”约翰逊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架,“上帝一直在保佑你,和你的军队,不是吗?”
“仁慈的上帝是我前进的动力。”李辉笑道,“约翰逊船长,你现在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明人了。”
“是的是的”约翰逊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右衽汉服,哈哈笑道,“如果你不提醒我,我或许真的忘记了我那美丽的尼德兰家乡。”
“家乡是不能忘记的,你可以把我们东山军作为你的第二个家乡。”李辉拍拍他的肩膀,“现在我们有多少可以开出来的大船了?”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和西班牙双桅帆船同级别的大船五十艘,四桅帆船二十艘,至于小船,我实在记不清到底造了多少小船,或许有两百艘吧”约翰逊伸手向远处的海面上一指,李辉便看到排成长队的大船,还未涂上颜色,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白色的云,飘荡在海上。
“我想把这些船都涂成红色,组建红色舰队。”李辉看着为数巨多的船只,“在东海上进行试航,合格后马上开赴崇明兵工厂安装武器。”
“好吧,如你所愿。”约翰逊耸耸肩,“上面要刻上我的名字,因为我是船只的总设计师,每一艘船上都有我的汗水。”
“一定。”李辉笑道,“对于每一个为东山军做过贡献的人,都会得到相应的荣誉。”李辉说道。
银州的视察很有成效,作为银州守备的钟良不明不白的被杀掉的,而他的三个儿子也不明不白的被杀掉了,对此高元华表示惊讶,在他心中,钟良已经成为自己的准岳父,可是人家竟然死了。
“怎么会死掉?”高元华问道。
“没有用的就会死掉了。”李辉轻描淡写,“如此也好,我们可以顺利的将财政大权控制在手里。要知道银州才是我们重要的资金来源地。”
“死了也好。”高元华知道回去和钟紫怡没法交代,但是人已经死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罗衡率领手下飞旗营进驻银州,作为当地的防卫力量和治安管辖。当罗衡看到银水倒进贴模,一块块银板从模板中倾斜到车厢中的时候,好奇的睁大了眼睛。
“看见没,银板就是这样做成的”罗衡拿起一块银板,一脸严肃的对手下说道,“看好了,都学着点说你呢,不要乱动”
银板一船船的从银州运往掘港,现在的掘港仍旧是东山军的调运中心。也是经济中心。
“咱们的银矿要多多的生产,日本人么,累死就累死了,不要在乎他们的生死。”李辉一边走一边对罗衡面授机宜,突然他站住了,罗衡不知有何事,急忙站好,“国公爷有何吩咐?”
“吩咐谈不上,罗衡,我问你,你现在忠于谁?”
“什么?”罗衡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一时语塞。
“我问你,是忠于东山军还是永安朝廷?”李辉面带微笑,轻声问道。
“当然是国公爷”罗衡双脚并拢,以手击胸,“飞旗营三千五百将士,唯国公爷马首是瞻俺们的命都是国公爷给的,哪一天国公爷要我们去死,我飞旗营绝不说二话”
“好,好,好”李辉点头连连,“不枉我悉心提拔你一番。罗衡听令现封你为银州守备,管辖当地军民事宜,小事授予你独断专行的权利,大事需向东山军参谋本部汇报,可不经永安朝廷”
“是”罗衡再次给李辉行了个军礼,“谨遵国公爷的命令”
在镇海营的护卫下,刚刚出产的五十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的开赴崇明岛,进行武器的安装调试。而李辉率领随从回到掘港,准备前往南京。
……
黄宗羲得知李辉连战告捷的消息,心中也是一番激动,但是对于东山军人集团咄咄逼人的气势,他有些头疼,叫过兄弟黄宗旺,让他将世忠营牢牢地控制在手里。
“如果李辉有良知,那么他就是伊尹,周公一般的人物,如果他有贰心,恐怕就是曹操,王莽一般的窃国之贼。”黄宗羲叹了口气,“方以智那个老糊涂,竟然说什么这天下谁做都可以,只要不是胡儿就可。可是这大明本是朱家江山,咱们做臣子的,可不能见利忘义,忘记了做臣子的本分。”
第四十八章 四面威风(二)
第四十八章四面威风(二)
(月票,呼唤月票啊)“大哥见教的是。”黄宗旺连连点头,“现在世忠营已经扩展到两千多人了,武器也是东山军最为精锐的燧发枪,虽然不能和李辉的百战精锐对抗,但是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
“从湖光撤回来的民团总共有八万多人,现在都在南京城里进行集训,如果有条件,将他们拉拢过来,作为咱们的强援。”黄宗羲再一次做出最高指示,“世忠营虽然现在看上去生龙活虎,很像一番样子,但相比东山军的锋锐营,简直就什么都不是。”
“大哥说的是。”黄宗旺不停地点头,“大哥,现在前来考科举的学子那么多,咱们为什么不从这些人中进行拉拢呢?”
“那些学子,自然都是老夫的门生故旧。”黄宗羲冷笑道,“玩枪杆子,李辉是赢家,但是这笔杆子,那便是老夫的天下”
“对,不能让李辉这个逆臣贼子谋逆篡了咱们大明的江山。”黄宗旺也跟着笑道,“我这就去向举子们发帖子,邀他们同赴筵席,拉拢感情。”
“去吧”黄宗羲有些疲乏的靠在椅背上,“做得漂亮些。”
“是”黄总旺应了一声,快步走出去,留下黄宗羲一个人,黄宗羲微微的闭上眼睛,“李仲卿,我不想这样,可是你权势滔天,老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大明的江山,不能毁在你的手里。”
街上人来人往,此时已经是九九登高之时,李辉带着司徒异和郑勇走在掘港的大街上,现在掘港的规模比以前大了数倍,商旅集凑,人烟稠密。隐隐有超越南京之势。
“咱们的掘港越来越繁华了。”李辉指着路边的摊点店铺,“对了,我让孙毅组织的城管怎么样了?”
“那些穿黑衣服的就是。”郑勇伸手一指,“百姓们都叫他们黑狗子。”
“黑狗子?”李辉哑然失笑。看来城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得罪劳苦大众的工作。
“我知道老百姓对城管烦得很,恨得很,但是没有办法,城市需要管理,垃圾需要清理。市容需要保持,你也不想看到到处都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的事情发生吧?”
“说实话,咱们汉人随地吐痰的不多,倒是那些外族人,邋里邋遢的,让人恶心。”司徒异如实回禀道。
“慢慢会好的。”李辉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哇靠,街上美女好多”
“切”两个随从竖起中指,表示鄙视。
突然,一个人影撞到李辉身上,李辉条件反射下就是一个反手,将这个人的脖子扣住,手上用力,“你是谁,干什么?”
“放手,放……”
李辉这才去打量这个人,只见他二十上下的年纪,头发乱糟糟的,衣服早就碎成一条条,手上脸上全是油泥赃物,活脱脱一个乞丐。
“刁民,想谋刺国公爷”司徒异一步窜上,扣住这小子的膀臂,“从实招来,是谁派你来的”
“我,我……咳咳”这个青年使劲咳嗽了一通,“阁下息怒,不才是前来应试的……”
“你个臭乞丐”远处跑过来两个肥壮的汉子,手里拎着一节竹棍,跑到青年的面前,高高举起竹棍,“兔崽子,让你骗吃骗喝打死你”
“住手”李辉一伸手,“能不能说说此人究竟犯了什么过错,先不要打,郑勇,拦住他”
郑勇应了一声,臂膀较力,向外一扛,那个打人的胖子就被推到三尺开外,一个腚墩坐在地上,疼得直哼哼。
“你***敢打爷爷……”胖子站起来,就要往上冲,被同来的那个人拦住,“柱子,退下”
“老板,他敢打咱们仙凤阁的人,我看是找揍了,我……”胖子一句话还没说完,郑勇强上前去,照着胖子的肥脸就是两个大嘴巴,“瞎了你的狗眼,你知道这是谁?”
“老子管你他**谁是谁就是李辉来了也不好使”柱子气急,挥起竹棍照着郑勇的脑袋打下,郑勇不躲不靠,生生接下,脑门上顿时流下一条鲜血。
“你***”柱子举起棍子又要打,郑勇一个扫堂腿将他打翻在地,醋钵般大小的拳头举起来,“国公爷,怎么办?”
“打人者,应该被打的。”李辉笑道,“礼尚往来嘛”
郑勇得到了最高指示,拳落如雨,打得柱子哭爹喊娘,两面胖脸顿时肿了起来,一张口,吐出两颗牙来。
“请问阁下究竟是谁?为何纵容手下行凶?”那个仙凤阁的老板冲李辉一抱拳,“说不得,咱们去官家讨个说法。”
“刁民,你可知这是谁”司徒异来到仙凤阁老板面前,“站在你眼前的就是天下兵马副帅,安国公李辉李将军还不速速跪下”
“原来您就是李……”老板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国公爷,国公爷,小的初来乍到,不曾见过您老人家金身,若有冲撞处还请多多海涵……”
“起来吧”李辉笑了一声,“也没什么事,你先给我解释明白这青年的事情,至于你的伙计行凶的事情,自有本地衙役前来审理。”
“谢国公爷”仙凤阁老板诚惶诚恐,站起来,冲李辉一作揖,“这小子说自己是前来赶考的举子,半路上被强人抢了盘缠,一路乞讨来到咱们掘港,这贼坯保不准是饿昏了头,从小店偷了三屉包子……”
“胡说我只拿了三个”那个青年忍不住反驳道。他从地上站起来,一脸悲愤。
“究竟是几个?”
“三个,是三个”仙凤阁老板急忙改口,“不给钱,吃完就跑,小的就追了出来,这不,就冲撞了国公爷,还请国公爷海涵。”
“好吧这三个包子的钱,我给了。”李辉说着从衣袋里抠出六个铜钱,“是这个价吧?”
“还有富余,有富余。嘿嘿”老板陪笑着将三个大钱放回李辉手里,“多谢国公爷,国公爷若有雅兴,请到小店品尝一番,小店虽然店小,但也有几样拿得出手的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