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顾虑洛阳城的安危,如此这般着急赶回,恐怕瓦岗军就能全部被他吃掉了,说不定稍微加把劲,徐世绩单雄信等人也能和裴仁基父子一般,也归顺了自己。届时河南地界将一战而下,洛阳就不再是孤城了。但被辽东军如此一搅,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既然辽东军如此出手,自然是早有成算。果然不出王世充所料,没过几天,已是得到了确凿的消息。徐世绩单雄信秦叔宝罗士信程知节等不少瓦岗豪杰纷纷投效了杨戈,至于其手下的地盘,自然不用说,也成了辽东军的囊中之物。如此一来,辽东军势力直接扩张到了虎牢关偃师一带,与洛阳守军的大战已是迫在眉睫了。
没过数日,虎牢关与偃师已经快马急报,瓦岗旧将秦叔宝罗士信率兵进犯虎牢关,杨戈亲率大军进逼偃师,两地守将遂向洛阳求援。王世充连日召集部将,商讨对策,但均不得其法。消息不胫而走,洛阳军民再次陷入了恐慌之中。再加上外面两路辽东军虎视眈眈,更是平添了全城百姓的惊恐。
这一日正在议事,亲卫匆匆赶来,低声耳语了两句。王世充听了几句,脸上已是带出了笑容,竟是不顾眼前的会议,匆匆宣布散会后,迫不及待的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在其书房之中,正有两人攀谈甚欢,其中一名是文士打扮,面庞清秀,颇有一番神采。而另一人却是个粗壮汉子,双眼炯炯有神,一看便知飞等闲之辈。等见到王世充匆匆赶回的身影后,两人齐齐站了起来,恭声道:“王大人。在下刘文静、宋金刚见过大人。”
王世充听到两人报出名姓,不由得喜笑颜开,甚是热切的招呼入座,说道:“两位乃是唐王夏王的心腹爱将,此时来到洛阳,不知所为何事?”
当日,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掉。消息散播开来后,各地大乱,群雄纷纷自立名号。其中李渊占据河东,在突厥人的自持下自立为唐王。窦建德则是占据了河北地盘,深得民心,被部下推举为夏王。而刘文静和宋金刚两人,正是李渊和窦建德的心腹重臣。此时两人来到了洛阳城,其用意不问可知,定是为了杨戈而来。
如今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但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当属杨戈的辽东军了。其余势力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不少。而洛阳王世充身居辽东军包围之中,更是感受颇深。
但唐王李渊与夏王窦建德也不是易于之辈,自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洛阳被杨戈拿下,其兵锋所指,下一步必定是冲着他们两家而来。因此,就在王世充大败李密之际,李渊与窦建德的使节却是奔波在路上,互相传递消息,最后终于达成了统一战线,结盟共抗辽东军。
要想让辽东军顾此而失彼,自然是抗敌于国门之外,帮助洛阳解了当务之急。王世充对此心知肚明,但也知道两家给自己帮忙,这忙也不是轻易能帮的,自然有其条件。
三人云山雾罩,闲谈了半日,这才将话题引了回来。果然正如王世充所料,这两家果然是狮子大开口,竟是要求击败辽东军后,其所占据的山东地盘尽归夏王所有,而河南大部也要成了唐王的囊中之物。如此一来,洛阳却是丝毫便宜都没占到。
王世充听到两人所提条件后,勃然变色,竟要拂袖而走。宋金刚与刘文静对视一笑,齐声笑道:“大人若要这般离去,恐怕不日辽东军兵临城下,洛阳再非大人所有,届时性命堪忧啊。”
王世充哼了一声,停住了脚步,眼神中掠过了一丝凶光,待到缓缓回头之后,脸上却是重新带上了笑容:“两位,若是洛阳保不住,莫非唐王夏王就能确保无忧么?恐怕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吧?”
刘文静朗声一笑道:“大人,莫忘了,唐王背后乃是草原大漠,若真逼得紧了,也不是没有去处的。倒是大人这洛阳城,若是破了,恐怕只能束手就擒了。”
宋金刚也笑了,不过却不复方才的强硬,淡淡的说道:“王大人,若是能攻破辽东军,我二人保证,关中一带绝不染指,如何?”
第330章 三家结盟
第0章三家结盟
王世充眼前一亮,若是关中能拿到手中,自然比起别的地方要好很多。但转念一想,又不觉有些气闷,关中是那么好拿的么?这两人如此说话,还真以为辽东军是盘菜,能任由旁人分割的么?
李渊前些时候铩羽而归,已是天下皆知。谁都知道辽东军水军横纵天下,除了洛阳水军还有一拼之力外,恐怕更无抗手了。若是没有洛阳水军的协助,恐怕杨戈一旦下令,黄河水军将畅行无阻,区区河东军和河北军哪里敢冒风险,渡河攻击辽东军?
即便能成功渡河,又能如何,只要黄河还在我水军控制当中,还怕他们翻上天了不成?到时候还不是尽在我掌握之中。
王世充想明白了这一点,不禁微笑道:“两位既然如此说,若我洛阳军还推脱的话,就显得有些矫情了。也好,只要我三家结盟,能将辽东军击败,这山东河南地面,任凭二位所言就是。我绝无二话!”
那两人听王世充慨然允诺,也纷纷露出了笑容,开始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等到三人计议已定,刘文静与宋金刚告辞而别,匆匆离开了洛阳城,准备下一步的行动。王世充送别两人后,独自回到了书房之中,沉思了许久后,眼神中已是透出了一丝迷茫,自语道:“虽然是三家结盟,但各怀鬼胎,恐怕也未必能成事啊。杨戈,杨戈,莫非真的是那应运之人么?”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在洛阳以东,今河南省荥阳郡市区西北部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它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此时镇守在虎牢关的乃是王世充的族人王仁则,此人号称万人敌,一身蛮力无人能敌,不过为人却是粗鄙不堪,好色成性。王世充虽然不喜他的品性,但念在他对自己还算忠心,将他放在虎牢关,自然也是为了借重他这身武力。
自从来到虎牢关后,王仁则再无人约束,行事越发恣意妄为,周边村镇被他祸害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为数不少,手下士兵动辄被他打骂,但慑于他的淫威,却是不敢有丝毫异动。即便是他的副手张镇周,也经常当众斥责,根本不留半分情面。
这一日,王仁则正在房内玩弄新得来的女子,外面传来讯息,言说关外来了辽东军,为首之人正是秦叔宝与罗士信。
王仁则听到两人名字,不禁放声狂笑,将身下女子随手推开,身披战甲到了城墙上,往下定睛观瞧,见到远处辽东军正在收拾营盘,遂吩咐一声,这就要带兵出城迎战。
秦叔宝与罗士信、还有裴行俨,这齐郡三虎的声名,王仁则早就有所耳闻,但却是不甚服气。前段时间,王世充率军出征,却有意无意忘了带他,让他很是不满。这一次却是秦叔宝罗士信两人主动送到了门前,不由得来了劲头,妄想将二人一举生擒,也好在众人面前威风一下。
见到王仁则如此性急,张镇周连忙上前劝阻,言说道:“将军,对方实力不明,我虎牢关本就是易守难攻的关隘,正适合严防死守,贸然出击,恐怕有些危险啊。还望将军三思而后行。”
王仁则素来狂妄,哪里将对面的辽东军放在眼中,听到张镇周说话似有胆怯,当即就变了脸色,怒斥道:“我王仁则乃是当世好汉,如何能与你这等无胆鼠辈一般,龟缩在关内,还不快些让开,否则我定不客气!”
张镇周被他当着众人面前训斥,也有些下不了台,面红耳赤的闪在一边,不再阻挡王仁则。见张镇周不再饶舌,王仁则哈哈大笑,遂吩咐手下兵将,将城门打开,战鼓声声,已是带着三千人冲杀了出来。
这番举动倒是真的出乎秦罗二人的意料之外,没想到守关将领居然还有如此胆量,趁两人立足未稳,想要给自己个下马威。
罗士信性子急,大声喊了一声:“叔宝,你负责守营,让我去会会这家伙。”话音未落,已是窜了出去。
两军相遇,也不需多少废话,当即就混战在一处。王仁则一心想着要拿下秦叔宝罗士信两人,来证明自己的能耐。而罗士信也是一心想着能得了首功,也好在杨戈面前有些面子。
两人都存着一般心思,转瞬功夫已是杀到了一起。要说起来,这王仁则也的确有些本事,一身蛮力比起罗士信,居然斗了个难分难解,不相上下。
不过,王仁则能打,他手下的兵丁可比不上原先这些瓦岗军的骁勇。只是抵抗了小半日,已是呈现了败象。而此时王仁则与罗士信正斗到酣处,哪里还顾得上观察周边情形。
后面留守大营的秦叔宝见到便宜,遂吩咐左右,亲率两千骑兵冲了出来。这股生力军冲将进来,顿时战局更见明朗,虎牢关兵卒眼见即将奔溃之时,突然左面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随即便见到尘土飞扬,已是依稀可见有一支队伍正往这边而来。
双方都有些慌张,不知这新来的队伍是站在哪一边,但随着那队伍的快速靠近,最前面一面大旗已是猎猎风起,上面高书一个大字:唐。
秦叔宝面色一变,心知不妙,这,这是唐王李渊的队伍,怎么突然出现在了这里?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忙鸣金收兵,退回了大营之中。
王仁则酣斗之余,也瞅到了那面大旗,心中顿时狂喜,大声叫嚷道:“兄弟们,唐王与我们洛阳军已经结盟了,这是我们的援兵。杀上去,莫要放走了辽东军!”
话还没说完,就听得一阵急促的风声,狠狠的往自己撞来,王仁则知道不好,连忙闪躲,却避不开肩膀,只听得扑扑声响,一枚圆石已是撞到了他的肩头。
王仁则顿时觉得肩头一痛,这臂膀已是有些抬不起来,知道中了罗士信的暗算,哪里还敢追杀,吩咐下去,也带着守军退了回去。
双方罢战,各归大营。这时候唐王大军已经赶到了近前,看其规模,恐怕至少也有近万人的模样。王仁则不禁大喜,强忍着伤痛迎了上去。
果不其然,来者正是唐王李渊的援军,为亲自率兵前来的正是二王子李世民。在洛阳水军的掩护下,李世民带着近万军马偷渡黄河,前来援救虎牢关。
秦叔宝见到这般情形,悚然心惊,拉着罗士信回到了自家大营之中,将探马派了出去,查探敌情。两人坐在战帐之中,沉声不语。
到了黄昏时候,探马回报,新来的援军果然是唐王的军队,而距此地三十里处,夏王窦建德的军队也往这边而来。
两人不由得倒吸了口凉气,到这个时候,两人自然也都明白了过来,这,毫无疑问,三家结盟了,自然为的就是对抗辽东军。如此一来,辽东军反而由主动转成了被动,单靠手上这点人马,肯定是无力攻破虎牢关了。
两人都是果决之人,查明形势对己不利,当即也不再耽搁,趁着对方初来乍到,几方面的人马也未能有效沟通,摆了一个空城计,大队人马已是悄无声息的趁着夜色离开了大营,往后面撤去。同时派出人手,前往偃师,通报杨戈。
等到次日天亮后,王仁则才得到了消息,辽东军已经后撤五十里。唐王世子李世民、夏王大将刘黑闼联袂来访,当即不敢怠慢,率众迎了出去,将二人接到了帅府。
李世民乃是唐王世子,比起王仁则来说,身份自然高出不少,再加上小伙长的风流倜谠,面貌不俗,虽然生的文静,但眉眼之间却能见到一股杀气,显然这小伙子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和眉善目。
而刘黑闼却是人如其名,年岁不算太大,粗眉大眼,透出了一丝英气,但皮肤却甚是黝黑,比起王仁则都要黑上三分。两人站到李世民的左右两旁,顿时黑白分明,显得相映成趣。
待坐定之后,谈及军事,王仁则念及一石之恨,气的牙根痒痒,当即就想率军攻击辽东军。此时三家军马足有三万人之多,远胜于秦叔宝罗士信二人。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刘黑闼模样瞧着粗壮,心思却极为细密,听到王仁则力主攻打辽东军,轻笑了两声,道:“王将军,我唐夏两军初到此地,还不甚熟悉,而辽东军身经百战,后面又有荥阳守军作为倚靠,绝不可贸然行进,还是小心稳妥一些的好。”
李世民也附和道:“不错,如今辽东军势大,听说偃师一带还有支辽东军,如此说来,其兵卒数量未必就落于下风,刘将军说的有道理,当务之急,还是小心稳妥一些为好。”
王仁则见二人异口同声,当众驳斥,根本不顾及自己的面子,心中就隐隐有些不快。但对方毕竟是来救援自己的,这面子上好歹也要说的过去,当即打了个哈哈,将这事情遮掩过去。三个人计议已定,遂闲聊了起来。
等到酒足饭饱之后,李世民与刘黑闼转身告辞,出了虎牢关之后,李世民眨眨眼睛,冲着刘黑闼笑道:“刘将军,方才小弟我看到王将军的眼神,恐怕对你我二人颇有不满啊。”
刘黑闼见李世民突然蹦出这个一句,心中稍有些明悟,嘴上却笑呵呵的说道:“这倒也不怪王将军,任谁挨了罗士信一记暗算,这心里的火气总是憋的难受。不过还好对我二人的话语总算听了进去,还算不错。”
李世民见刘黑闼话语里滴水不漏,遂笑了两声,低声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啊。”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一抹笑容。遂拱手告别,各自回到了自家大营之中。
此时洛阳城内,王世充大权在握,无论事情大小,皆有太尉府裁决,朝廷其他机构,门前冷清,不复繁闹迹象。杨侗深恐王世充会加害于他,每日小心翼翼,但随后不久,王世充日渐傲慢无礼,一次参加宫中宴会,回家之后大肆呕吐,疑为中毒,遂不再朝见,君臣渐行渐远。
得到唐王夏王出兵的消息后,王世充欣喜交加,但却不甘心唐王夏王的称号高自己一等。于是授意段达等人,向杨侗提议,命王世充为相国,假黄钺,总管文武百官,并加封郑王,加九锡。郑国设立丞相,以及各种官属。
到了此刻,王世充抱得什么心思,明眼人已经都看了出来,杨侗的皇帝位置恐怕不日将被他取而代之,洛阳军民对王世充并没有太多好感,一时间人声鼎沸,都是对王世充不满的声音。
而王世充手握军权,哪里管的了市井小民的流言蜚语,但他为人本就心狠手辣,表面上不动声色,背地里却是展开调查。不过数日,突然使出了杀招,将马军总管独孤武都、司隶大夫独孤机,虞部郎杨恭慎、步兵总管刘孝元等人全部抓捕,冠之以反叛的罪名,全部当众斩首示众。
此后,洛阳人闭口不言,再听不到不满之声,王世充得意之际,却不忘揽权,遂大封王家子孙,占据了各处要害所在。其中二公子王玄恕,就被王世充派到了偃师,充当此处主帅。
就在王玄恕匆匆上路之时,杨戈也已经率军赶到了偃师附近。
偃师乃是洛阳东面的门户,一旦偃师有失,辽东军等直逼洛阳。是以王世充在偃师留守的兵将也颇为可观,足有三万之多,而其城中主将,除了即将赶来的二公子王玄恕之外,其副手则是老将军杨公卿。
杨公卿本是著名的起义军领袖,与张金称等人齐名,后来经过王世充引荐,投效了洛阳朝廷,本部约有五千余人,都是追随他多年的子弟兵,对他忠心不二。是以王世充也不敢轻易动杨公卿这支部队,但以偃师如此重要的所在,王世充却并不敢完全放下心来,于是将二公子王玄恕派到了偃师,充作全军主帅,而杨公卿则充作副手,倒也不算湮没了他的声威。
唐夏郑三家结盟,此等军国大事自然早就传到了杨戈的耳中。秦叔宝罗士信的讯息早在三天前以快马带到,但杨戈并未退兵,而是刻意摆出了攻城的姿态。
不过此时的辽东军大营内,却是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杨戈带着单雄信程知节等人,身后还有雄阔海尉迟恭两员大将,兴致勃勃的围着两辆小车指手画脚,正在给几名新得到的将领介绍这东西的用途。
这两辆小车,正是最新从辽东运回来的大杀器……火炮。如今在老道谢弘的努力下,这火炮的生产也终于上了轨道,只要原料能供应的上,基本上能保证两三个月搞定一门火炮。这样的速度,虽然在杨戈看来,还远远不够,但考虑到如今这个时代的生产水平,能做到这样,已是很难为老道了,这才算勉强过关。
杨戈等人早就在身弥岛上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再加上三炮定长安,早已见怪不怪,当做寻常事,但是单雄信程知节等人却是从未听闻。往日闲聊时,他们听雄阔海尉迟恭两人信口开河,讲说起三炮定长安的壮举,简直说的是天花乱坠,疑是神仙下凡。本就是半信半疑,眼下突然看到了实物,这等好奇心,实在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