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辽东钉子户-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嚯,好气派啊,市舶司比起京里的六部衙门还要广阔,还要富丽堂皇啊!”王体乾由衷称赞道。

的确,为了建市舶司,各家都出了血本,用最好的料,请最好的工匠。至于衙门的图纸,则是聘请了二百位书画大家,参考江南的园林衙门,博采众长,突出市舶司的功能和特色,最终由张恪敲定的。

一走进去,金丝楠木的柱子,散发着淡淡的黄晕,雕梁画栋,花鸟虫鱼,无一不美。信步走来,仿佛园林博物馆一般。能在这里面办公,就算是不要工钱也值得!光是情趣神韵,就足以让人整天晕乎乎的,心旷神怡,忘乎所以!

走进来的官员和商人无不赞叹,至于那些西洋人,则是彻底傻了。他们走的不是普通的回廊,而是通往上帝殿堂的道路,柱子上挂着的山水画作,地上摆着的青瓷花瓶,树干上裹着的绫罗绸缎,精美苏绣……

每一样都让他们垂涎三尺,哈喇子满地。

西洋人不讲究含蓄,也不怕丢人,一路上大呼小叫,上蹿下跳,甚至有人趴在地上,亲吻瓷器,弄得侍从哭笑不得。

……

“王公公,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非是我佛喜欢金银,而是百姓喜好金银啊!”

王体乾看了看西洋人的丑态百出的样子,顿时心有戚戚焉,伸出大拇指,笑道:“国公爷高见,这帮西洋土包子衣兜里都是银子,不把他们驯服了,怎么往外掏银子!”

两个人有说有笑,到了正堂,坐在紫檀的太师椅上,有侍女急忙奉上刚刚采摘的明前,艳丽的茶汤。醉人的味道,王体乾闻了一闻,顿时叹道:“果然是好茶,好茶啊!相比起来,宫里的都要逊色不少,咱家能到江南,真是享福了。”

坐在张恪下手的方崇文突然笑道:“王公公,宫里什么没有?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都要奉养圣上,您又是宫里大红人。什么没见过?”

“呵呵,这是外行话啊!”

王体乾叹口气,笑道:“宫里规矩大,谁都知道。就拿着茶叶来说,各地贡茶不下几十种之多,自然不乏好东西。可是呢,要是捡最好的给万岁爷,主子喝习惯了,突然没有。就有人要倒霉,轻者打屁股,重者就要掉脑袋!伺候皇上久了,大家伙都明白一个理儿。不能给皇上吃最好的,也不能给他用最好的。主子尚且如此,咱家这些在司礼监的,也不能欺君不是。说到底啊。要想享福,就要外放,不论是监军镇守。还是织造提举,都能享福,回到宫里,反倒要夹起尾巴了!”

这一番道理说完,大家伙顿时不胜唏嘘,想想皇帝也够可怜的,名义是九五之尊,上天之子。可是手下人真要铁了心欺骗他,他就什么都别想知道。

别人只当王体乾是随口一说,而张恪却听出了一丝弦外之音。

很显然派王体乾南下,一来是监督织造局和征税,隐含的意思就是制衡监督,避免市舶司都落到张恪手里。

可是王体乾也不是傻瓜,他见识了张恪的手段,就凭他想和张恪争,随时都会被捏死,比起一只臭虫都不如。

他此时说到欺瞒皇上,又说外放才能享福,分明是待价而沽啊!

想到这里,张恪微然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文书,送到了王体乾的面前。

“公公,这是江南银行半成的干股,就算是一点见面礼,另外王公公还可以指派一人作为江南商会的董事。”

王体乾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多少军国大事在他面前,也没有皱眉过。可是面对着这份文书,他彻底歇菜了,手指不停地颤抖。

江南银行原始股本就超过千万两,最近又大肆收购,加上拥有特许的报税权力。每年赚取的银子至少上千万两,半成干股,兑换成利润,每年就是五十万两!多少官员贪一辈子,也未必有这么多!

至于江南商会那就更了不得了,不同于以往的以地域为纽带的商帮会馆,江南商会在创办宗旨里面明白写着维护商人利益,促进工商业发展。简单地说,这是一个有明确政治诉求的商人联盟。

以往商人只能通过依附官僚,靠着士绅帮他们说话,而有了江南商会,商人则是完全独立出来,对于士农工商的等级发起强烈的冲锋。

刚刚成立,就受到各方的追捧,二十五个董事名额,更是让无数人抢破了头,人脑袋打成了狗脑袋。

要是顶着董事的名号,在江南经商,绝对无往而不利。张恪给了一个名额,王体乾等于是多了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国公爷,大恩不言谢,从此之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只要咱家能帮上忙的,绝不皱眉头!”

张恪满意地点点头,众人约谈越高兴。远在京城的天启和魏忠贤要是知道他们寄予厚望的王体乾,刚到江南就叛变了,绝对能吐血三升而亡!

略微坐了一会儿,张恪就带着大家伙往外面走。

邓文通笑着解释道:“市舶司是收取关税的地方,另外左边是天朝拍卖行,负责登记展示商品,洽谈交易。在右边是江南银行,交易转账,扣除税赋,全都在银行进行,省去了拿着大量现金的麻烦。”

“嗯,邓知府心思细腻,设计巧妙,佩服佩服啊!”王体乾笑道。

邓文通连忙说不敢,笑道:“公公,咱们先去拍卖行看看,那里可有天南地北,各地的商品。”

“好,正要见识一番。”

众人走出市舶司,往左边一拐,就到了一处面积十倍于市舶司的庞大建筑群。里面分成大大小小,几十个展馆,有的按照两京一十三省的地域划分,里面展示各省特产。还有专门的瓷器厅,茶叶厅,丝绸厅等等。最为特别的是还有五个展厅留给了西洋认。

凡是前来交易的商人,先经过市舶司登记,然后进入天朝拍卖行,展览交易。谈成意向之后,前往市舶司,说明交易内容,并且填好纳税清单。拿着这些再去江南银行,付款纳税,最后拿着银行单据前去提货,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扬帆出海,运输到海外。

同样,西洋认运来的东西也要先行登记,然后展示售出,从银行提取现金。

整个交易过程,全都有人监督。

比如大明商人前来登记,要交由市舶司大致估价,保证货物质量。交易之后,若是交货出现差错,市舶司也会介入。

除此之外,江南商会还安排了专门人手,帮着货比三家,还提供各地最新的物价信息。

以往西洋商人最怕的就是买到假货,由于私下交易,错了就是错了,根本没法挽回。另外带着整船的现银交易,就算是好人看了也会起歹心,风险实在是太大。

如今有了市舶司,一切都解决了。

从海外带来的银子一上岸就可以先存进江南银行,确保绝对安全。想要购买东西,直接去天朝拍卖行。

可以在大厅告示板上写好自己想要的商品以及大致的价钱,有人觉得合适,就会主动前来交易。

还可以找到牙人,让他们帮着联系物美价廉的商品。

如果没有明确目标,也可逛逛各个展厅,随意挑选喜欢的东西。如果您怕麻烦,更可以把一切都委托商会办理,只要付出一些费用即刻。

对于海外商人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他们到了市舶司,就如鱼得水,高兴的发疯。

有两个裹着头巾的商人刚刚从丝绸厅出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突然他们看到了展厅门口,有两排穿着各式绸缎衣服的年轻女子,婷婷而立。

十几岁,不到二十的年纪,身量高挑,清秀可人。尤其是面庞白皙红润,吹弹可破。穿着一身秀丽典雅的服装,站在那里,就仿佛天下的仙女一般。

这些商人也是当地的豪强巨富,身边女人众多,可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眼前的东方女人绝对是最特殊,最令人心动的一群。

看那个鼻子,那个眼睛,如同牛奶一般的肤色,简直比起他们国家的公主还要典雅高贵。

“多,多少,钱!”

一个大胡子商人操着僵硬的语言问道。

侍从顿时一愣,急忙问道:“先生,您是问丝绸?请进屋子吧!”

“不!”他狂暴地喝道:“我,我要她,她们,多少钱?”

这家伙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毛茸茸的爪子,向着女孩子抓去。这些女孩子都是特别聘请,来展示丝绸的。被一群人不停看着,已经让她们放心乱跳。结果竟然有如此不知廉耻的家伙,她们又羞又愤,纷纷怒目而视。

“哈哈哈,我喜欢,一万两,额不,十万两,十万两一个,有多少要多少。我要把她们卖到大马士革,不管是国王还是富翁,都会被她们迷倒的!”

说着,大胡子猛地向前一扑,好像大狗熊,两只爪子抓向了最近的一个女人。

就在此时,突然大胡子觉得脖子一紧,接着有人用力,他的身体就摔了出去。大胡子痛叫连声,猛地抬头,只见一位身着紫蟒的年轻人,站在一群人中间,鹤立鸡群,威风凛凛。

“我,有的是钱,女人,我要买女人!”

“你记住了,大明卖丝绸、买瓷器,就是不卖女人!你要是再敢无礼冒犯天朝子民,本爵杀无赦!”(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意外收获

大胡子被张恪杀气腾腾的话,吓得倒退两步,可是他又不甘心,东方女子清丽的身影已经在脑袋里生根,发芽疯狂滋长,让他不由得疯狂起来。

“阁下,我是奥斯曼帝国亲王的仆人,拥有庞大的船队和无尽的财富。一百万两!我愿意出一百万两,只要一个东方女人,回去之后,我会立刻赶走所有的妻子,只宠爱她一个人,还请您成全!”

周围的人都目瞪口呆,心说这家伙还真下血本啊!一百万两银子,都能做百十个金人。更何况人家又是亲王的仆人,宰相门前七品官,给亲王办事更差不了。

毛一鹭嘴角抽动两下,建议道:“国公爷,我看此人出于志诚,更何况我大明天朝乃礼仪之邦,向来好客,不如……”

“不如怎样?”张恪突然像是暴怒的狮子,大喝断喝一声,吓得毛一鹭一缩脖子。

“不如请,请国公爷决断,下官没有意见。”

“哼!”张恪哼了一声,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没有人敢和他对视,一个个深深低下了头。

“今天是正式开海的吉日,本爵在这里定一条铁律,我大明是天朝上国,每个子民都是无价之宝,严禁卖与外人!别说是亲王的奴仆,就算是他们的亲王来了,也绝对不行!”

“你们所有办差的人都把胸膛给本爵挺起来,这是大明的地盘,天朝热情好客不假,可是对待恶客从来不会手软。来人!”

“是!”

顿时涌出来十几个士兵,拱手行礼。

张恪一指大胡子,说道:“把他叉出去,戴枷三天示众,以儆效尤!告诉所有的夷人商贾,我的地盘我做主。谁敢坏了大明的规矩,绝不姑息!带走!”

士兵们不由分说,将大胡子拖到了外面,立刻上了八十斤的大枷,任凭他如何哀嚎,都没有一点作用。在众目睽睽之下,仿佛一个小丑,被人指指点点。

“我等拜谢国公爷天恩!”

就在大胡子被拖走的一刹那,那些个女孩子纷纷拜倒在地,泣不成声。

“你们都起来吧。以后遇到敢骚扰你们的,立刻招呼卫兵,不用客气。”

“是,奴家记住了!”

处理了此事,张恪继续饶有兴趣的往里面走,看着各个省份的商品,不时点头称赞。他的身后王体乾却眉头紧锁,一脸的愁云。

“国公爷,您爱民如子。天下皆知,可是咱家以为是不是不该太过了?”

“王公公,你是觉得本爵处理的过分啦?”

“不敢不敢,只是咱家觉着刚刚开业的好时候。远来是客,教训几句就可以了,何必放在外面示众。要是其他夷人看到了,岂不会兔死狐悲。到时候都不来市舶司,岂不是损失太大了?为了一个女人,不值得啊!”

张恪回头看了看。随行的众人都露出了赞同的神情,顿时没来由的一阵火气。中原王朝一直以来,对待四夷都算是宽厚,每次朝贡团带着一点土特产,就换回去一堆金银丝绸,价值几倍之多,弄得很多小国把朝贡当成生意做。更加可恨的是朝贡团一路上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祸害无数老百姓。

可是沿途官员都因为远来是客,睁一眼闭一只眼,宁可让自己的百姓吃亏,也不敢为难外人,让夷人气焰更加嚣张。甚至在嘉靖二年,发生了日本两拨朝贡团大打出手,结果杀了大明的官员,抢掠沿途百姓的争贡闹剧。

而更加可悲的是堂堂天朝,竟然不去惩罚闹事的日本人,反而认为乱子是因为市舶司而起,竟然停了市舶司,最后倭乱越来越大,绵延整个嘉靖朝,要不是有戚继光等一干名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平定倭寇呢!

“诸位,市舶司能吸引夷人前来,靠的是我大明丰饶的物产,不是女人!想要获得别人尊重,是做事有理有据有节,不是当烂好人!对于夷人,不能只是施恩,还要高悬利刃,敢犯我大明,虽远必诛!拿出天朝的气魄,不要怕夷人闹事,有万千将士,有亿兆黎庶作为你们的后盾,不要丢了天朝的脸!”

张恪又说道:“开海之后,就好比房门打开了,清风会进来,苍蝇蚊子也会进来。有苍蝇蚊子没什么可怕的,打死就是了。要是因为害怕苍蝇蚊子,就把门关上,躲在屋子里不出来,那是缩头乌龟,是窝囊废!”

说实话,很多大明的官员就是不自信,他们担心海外夷人会借机登陆大明,会不停闹事,让他们不厌其烦。

如今开海之后,各国商人涌入,不少人心里都存着担忧惶恐。可是经过张恪的几句话,不少人都低下了头,仔细寻思。

的确,既然自诩天朝,应该是夷人怕我们,为什么我们要怕西洋认!汉唐盛世,万国来朝,那时候的国人有这么卑微怯懦吗!

以往是朝廷不管用,可是如今呢,有一万二千精锐陆军,有长江水师坐镇,还有强大的义州兵撑腰,放手去做就是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拿出点爷们的胆气,别让人瞧扁了!

想到这里,邓文通,方崇文等人一起站出来,热血沸腾,脸上涨得通红。

“请国公爷放心,我等定然不卑不亢,对待夷人和我大明子民,全都一视同仁,不管谁犯了王法,绝不姑息,绝不畏缩!”

“好,说得好,市舶司以往时断时续,就是因为没有规矩,你们必须引以为戒!”

平辽公惩罚了一个西夷商人,没有重罚,只是戴枷三天而已!可是这个消息却传播得超乎想象,几天之间,就传遍了江南。

尤其是普通百姓,听到张恪不在乎一百万两的高价,说出大明不卖女人的话,几乎落泪。

多少年了,历来官员都视百姓为草芥,可以随便戕害。总算是有一个人站了出来,把百姓看得比银子更重!

难怪那么多士兵愿意替平辽公出生入死,血战沙场,就算是换成大家伙,也不会皱眉头。跟着这样的人,哪怕是战死也值得了!

东南再度刮起了一股“张恪热”,而伴随着这股热情,江南银行,松江市舶司,苏松等处衙门招聘人员的消息也传开了。

老百姓不知道别的,可是都知道这是国公爷的产业,能考进去,就是替国公爷办事,一霎时间,报考者无计其数,愣是逼着张恪临时加开了上百个报名点,才算勉强应付热情的百姓。(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刺

按照张恪的规定,市舶司把关严厉,半个月时间,处罚五个西洋商人,还挫败一次海盗偷袭,砍了十几颗脑袋。

如此霹雳手段之下,市舶司的生意非但没有收到影响,反而更加兴旺,尤其是西洋商人,更是络绎不绝,甚至连原本大明圈定的福建月港都变得冷清下来,大量商人北上松江,在新成立的上海县大肆圈地,抢占先机。

所以会如此,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市舶司一视同仁,处置西洋商人的同时,对大明的商人约束同样严格。连续七次处罚以次充好,欺诈顾客的现象,并且将涉案的商人张榜公告。

这一招可太厉害了,商人讲究的就是信用二字,一旦被人知道有欺诈行为,等于是砸了招牌,基本宣告退出江南的商业。

如此作为,对所有商人都是强有力的震慑,一边西洋人不敢撒野,一边大明的商人不再欺诈,松江市舶司的交易量成倍疯涨。一个月时间,订单已经突破了二百万,看样子到年底,至少能达到两千万。

光是关税一项,就有一百万之巨,最重要的会带动作坊发展,增加织工队伍,而工匠又会增加消费,促进经济繁荣。

保守估计,松江和苏州等地商业税收一年会突破五百万两!!

一府胜过一国!

不是亲身参与其中,打死他都不会相信市舶司竟然有如此威力!

当然市舶司的业务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手也在不断激增,必须要有一个高效廉洁的行政团队,才能保证市舶司的平稳发展。

大量招募人才的工作已经纳入了日程,新任松江知府兼市舶司提举邓文通带着招募人才的细则,找到了张恪。

“姐夫,这段日子怎么样?”张恪一边啃着桃子,一边含混不清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