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辽东钉子户-第2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闹出来,贺世贤也不护短,一口气宰了一百多个,血淋淋的人头挂在军营,又迎来了一片叫好之声。

可是光靠着杀戮,没有相应的军纪落实,很快兵痞们又到处作乱,而且变得更加狡诈……

京城闹得凶悍,张恪却早就率领着五千人马离开了京城,开始了巡边之路。

从京西出发,过石景山,沿着桑干河向西北而来。一路上的景色骤然而变,密集的村镇变得稀疏,道路河流两旁荒废的城堡墩台越来越多,有时候走出十几里也不见一处人家。从草原上吹来的干燥的风,裹着黄沙吹打在脸上,好像蚊子叮咬一般的疼痛。

卢象升作为新任总督,紧紧跟在张恪后面。

眺望着狂沙落日,潺潺流淌的河流,忍不住豪情大发。

“王爷,您可知眼前这条河昔日的名字?”

张恪眉头一皱,微微笑道:“建斗,我虽然没有你读的书多,但是这个题目还难不住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王爷好见识,这就是无定河。幼年每每读到大唐的边塞诗的时候,血脉喷张,豪情沸腾。想当年的诗人仗剑游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国家有难挺身而出。一壶酒,一把剑,一匹马,何等潇洒,何等畅快,简直心驰神往,恨不能生在大唐,体会一番盛世繁华!”

卢象升一边说着,一边攥紧了拳头,眼中仿佛又看到千军万马,在荒野上驰骋追逐,痛快的大杀大砍,铁血铸就,赫赫盛唐!

“是啊,大唐之盛,不只让后人骄傲,也让后辈惭愧。我们的祖先何等勇敢,何等强悍,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张恪突然笑道:“建斗,何必厚古薄今,大唐能做到的,其实我们也能做到。”

“能,吗?”卢象升充满了疑问。

“哈哈哈,有什么难的,我们不是已经消灭了建奴吗?建斗,我知道你不喜欢勾心斗角,这次在京城受了不少罪吧?”

卢象升脸色一红,低头说道:“卑职惭愧,不能提王爷分忧。”

“建斗,往后你只管负责打仗就是了,征杀疆场,像大唐的名将一般,开疆拓土,扬我天威!”

几句话简直说到了心坎上,卢象升用力拍着胸膛,大笑道:“王爷,卑职这辈子能追随王爷,简直太值了!”

大军纵马前行,前方就是保安州,过了保安州,距离宣府也不过一天的路程。张恪正在向前赶路,突然有侦察兵跑了过来。

“启禀王爷,保安州城门紧闭,戒备森严,并没有人马出来迎接。”

“荒唐!”随着前来的杜擎顿时怒道:“好到的架子,连王爷都不放在眼里,我看他们是疯了!卑职这就去看看。”

“我也一起去。”

卢象升和杜擎并肩而行,很快跑到了一处沙丘,不远处就是保安州。突然从另外一面跑来一支人马,有骑兵也有步兵,中间裹挟着不少布衣百姓。

离着老远就听到哭喊之声,带队的官兵人马毫不在乎,跑到了城下,带头的游击将军大声喊道:“乱兵都被老子俘虏了,给我杀!”

一声令下,士兵抽出兵器,对着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下了死手,瞬间嚎哭惨叫震动天地。(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八章隐情

“混账王八羔子!”卢象升眉头立起,用力一拍马屁股,带着十几个亲兵就杀过去。

“杜大人,你快去向王爷报告吧!”

空气中飘来卢象升的声音,杜擎气得脸色铁青,啐骂道:“要去禀告王爷也是你去,凭啥让老子干跑腿的活儿。”

杜擎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也不敢怠慢,就算对方是一群猪,好歹也有上千人,要是卢象升有个闪失,那可就没法交代了。他只能拨转马头,跑到了张恪面前。

“启禀王爷,前方出现不少官军正在屠杀百姓。”

“是哪里的兵?”

“看样子是宣府的,杀良冒功,这帮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张恪微微点头,一招手把韩广和谢超叫了过来,让他们带着人马前去处置。这俩人得到命令,急忙带着骑兵旋风一般杀了过去。杜擎也不放心,纵马追过去,越过了土丘,前方就是战场。

可是一见之下,大家伙都傻了。

预想之中的刀光剑影,喊杀震天根本没有出现。反倒是地上黑压压的一大片,全都跪着,有百姓,也有官兵。卢象升带着几个人孤零零站在中间,鹤立鸡群,别提多突兀了。

杜擎催马跑了过来,傻愣愣问道:“建斗兄,你没事吧?”

卢象升苦笑了一声:“我能有什么事,都是一帮草包,一个冲锋他们就怂了,全都跪下求饶。”

面对眼前一幕,卢象升也有些惊讶,他带着十几个人冲下来,先是一顿火铳,杀了几个人,接着弓箭弩箭又毙杀几个。

两军相遇,卢象升完全就是砍瓜切菜。一连劈死了三四个人,其他的官军一看他们杀来,做势欲走。倒是那个领兵的游击乖乖下马磕头。

“弟兄们,是朝廷派人来了,都别打了,快点投降吧!”

领头的一喊,下面人虽然害怕,但还是下了马,乖乖跪在地上。他们投降了,卢象升也没法继续杀下去。就这样十几个人愣是平定了上千人。

以往建奴百人就敢冲上万明军,眼前的一幕也不算怎么吃惊。

这时候张恪已经带着领着大队人马逶迤而来,看到满天的旌旗飘荡,鼓角争鸣。大军卷地而来,强大的杀气就让这些明军胆战心寒。

“安东王军威强盛,真是令人叹服!好,太好了!”那个游击竟然拍手叫好。

杜擎反手给他一鞭子,正好抽在嘴上,打得鲜血直冒。嗷嗷痛叫。杜擎骂道:“杀才,你敢对百姓下手,良心都被狗吃了,王爷来了。就是你的死期,说,是想万剐凌迟,还是想五车裂!”

“别!”

游击顾不得疼痛。扑通跪在地上。

“大人容禀,小的,小的真有难言之隐。不得不杀人,请大人明察,明察啊!”他说着砰砰磕头,杜擎眉头一皱,冷冷说道:“王爷驾临,自然会处置你!”

说话之间,张恪已经催马赶到。

“怎么回事?”

“启禀王爷,我们俘虏了带头杀戮百姓的畜生,请王爷发落!”杜擎一指地上跪着的游击。

张恪眉头一皱,冷笑道:“你应该听说过,本王最恨的就是当兵的不思保家卫国,反而荼毒百姓。落到了本王手里,算你倒霉,来人,把他还有手下的畜生兵都给我处死!”

一句话轻飘飘,这可是上千人的生命啊!跪在地上的俘虏都吓得亡魂大冒,在心里把游击都骂翻了,都是这个混账告诉大家伙没事,让下马投降。

要是刚刚撒腿就跑,说不定还能逃出性命!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想从义州兵手里逃脱,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士兵们涌上来,就要把游击带走,他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

“王爷,您是当世名将,人人敬仰,可不能不教而诛啊!小的有下情回禀,您要让小的说话。”

张恪稍微犹豫一下,说实话他对宣府的情况也不甚明了,残害百姓固然罪无可恕,不过还是先弄清楚状况。

“把他带过来。”

士兵又把人拖到了张恪马前,张恪居高临下说道:“讲吧,本王给你一盏茶的时间,说不出理由,斩立决!”

声音不大,听在耳朵里,却宛如惊雷,那份语气简直不容置疑,上位者的气魄显示得淋淋尽致。

“是,是!”游击浑身颤抖,平静一下心绪,哭道:“小的名叫朱传志,本是宣府的车营游击,去年腊月由于保安州守备官重病,小人临时充任,守御此地。”

“说重点。”

“是,自从去年以来,保安州,乃至宣府等地拖欠粮饷严重,士兵无以为继,今春又没有发下来军饷,青黄不接,实不相瞒,不少弟兄家里都饿死人了,呜呜呜……”朱传志说着大哭起来。

对于拖欠军饷张恪是一清二楚,本来还指望着崇祯登基能够多发放一些,可是崇祯一心听从东林建议,各地的饷银都迟迟不发,或者发下来了,也被克扣了。

“怎么,听你的意思,是不是朝廷不给银子,你们活不下去了,就杀良冒功,用老百姓的人头换银子,是不是?”

张恪厉声叱问,吓得朱传志一哆嗦。

“王爷,小的再丧心病狂,也不敢干这种事情,实不相瞒,这些老百姓都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是白莲匪徒。”

“什么,白莲教徒?你怎么知道?”

“回禀王爷,他们身上都有白莲纹身,一查便知。”

张恪给卢象升一个眼色,卢象升急忙让人过去检查,还别说,一查之下,至少有六七成的人在胳膊上都有一朵白莲花。

张恪顿时眉头紧锁,对着朱传志说道:“从现在开始,你给本王从实招来,为何会冒出这么多白莲教徒,尤其是还有这么多老弱妇孺?”

“王爷,小的不敢撒谎,本来宣府一带就有白莲教徒,后来又从草原上逃过来一批。朝廷缺粮少饷,无力绞杀,只能任由他们在一些丢弃的村镇城堡安身,最初也相安无事。可是自从顾俊当了宣府的镇守太监,也不知怎地,一个白莲教的大师兄叫萧旭的家伙成了顾俊的座上宾,听说他能炼制丹药,让阳根复生。”

“荒唐!”卢象升大怒道:“世上岂有这种丹药?”

朱传志苦兮兮说道:“小的也说没有,可是顾太监就是信了,宣府的白莲教越来越多。魏阉被诛之后,更是传出顾俊要建立什么人间天国,没有太监,没有男女,人人登临极乐,弄得无数穷苦人家投身白莲教,还到处宣扬弘法。小的守土有责,哪敢放他们进来,唯有杀之,还请王爷明鉴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九章唐僧肉

“都查清了?”

“回禀王爷,查清了。”

卢象升顿了顿,说道:“朱传志所言百姓皆是白莲教徒,属下多方询问,确有其事,近年来宣府一带的白莲教徒数量越发惊人,势力发展极快,甚至盘踞了大量的乡村墩堡。”

张恪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白莲教是个几百年的毒瘤,今天清剿了,过一段时间又从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像田野里的耗子,永远都打不完。

可是不管耗子多厉害,总要怕猫吧!宣府的白莲教怎么会如此之多,如此肆无忌惮?

许是感到了张恪的疑惑,卢象升忙说道:“王爷,恕属下直言,宣府的白莲教和您有关系?”

“我?能有什么关系?”张恪疑惑问道。

“王爷,您不是恢复了大宁都司吗?”卢象升笑道:“近年辽东和漠南蒙古诸部贸易越发频密,以毛纺作坊为纽带,双方合作愉快,蒙古人入寇次数越来越少,宣大一带得到了难得的平静。原本逃脱到蒙古草原避难的白莲教匪失去了庇护,一些逃亡了气候更恶劣的林丹汗辖地,而更多的则是潜入宣府等地,重新做起了大明的百姓。”

“逃回来了?难道官兵不知道处理吗?”

卢象升苦笑道:“王爷,随着辽东战局兴起,宣府一带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军饷克扣严重,军户逃亡,士兵空额之多简直超乎想象。就拿朱传志来说,他本是游击将军,下辖人马三千。可是如今他的部下加上保安州的守军,一共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人,而且这还是算好的!”

啪!

张恪用力一拍桌子,怒道:“难道本王应该嘉奖朱传志不成?”

“当然不是。”卢象升怕张恪误会,急忙解释道:“这个朱传志算不得什么好东西,甚至心肠歹毒。”

“怎么讲?”

“王爷。虽然宣府一带白莲教众多,但是多数百姓都是迫不得已。近年军户逃亡日重,活着的百姓盘剥日重,苦不堪言。加入了白莲教,每个月能分得一点粮米,若是官差欺压,还能请教中的兄弟帮忙。说白了,这些百姓入白莲教,和加入漕帮差不了许多。可恶的是朱传志不敢清剿真正的白莲教,拿一帮老弱妇孺开刀。将这些人的脑袋送上去换取赏银,中饱私囊!”

卢象升说到这里,声色俱厉道:“王爷,属下恳请王爷下令,立刻将朱传志就地正法,他手下的兵痞也都严惩不贷,如此方能收服人心,震慑宵小。”

卢象升满怀希望建议,可是他却发现张恪脸上没有刚才的愤怒。转而陷入了沉思。

如果想当大明的忠臣,或者是立刻扯旗造反,就该效仿辽东,强力清除地方毒瘤。建立屯田制度,把辽东模式推广过来。

可是张恪却有另一番谋算,相比一味强大自己,倒不如把大明朝再向深渊推一把。更何况他鼓动崇祯改革边军。借机巡边,真正想会会的却是晋商集团。要知道张恪多小心眼的人啊,竟然两次被刺杀。还都险些丧命,他哪能不报复!

“建斗,我们还没进宣府呢,正所谓神仙下凡问土地,没有个了解情况的还真不好办事。朱传志纵然有千般的不是,总算他还没有糊涂透顶,知道不能和顾俊等人沆瀣一气。成了,你去把他叫过来,我要询问一些事情。”

张恪下了决心,卢象升也不敢反驳,只能下去让人把朱传志带上来。

过去的几个时辰,绝对是朱传志最难过的时间,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他本以为白莲教是朝廷禁忌,几乎是宁杀错不放过,他不但没有过错,还有功劳。

可是哪里知道,卢象升根本不信一面之词,他找来活下来的百姓当面对质,又去拷问他的部下,一个人不够,十个人不够,足足问了上百人,有什么牛黄狗宝一下子都弄出来了!

什么虐杀百姓,什么克扣军饷,什么任用私人,甚至连小时候偷看寡妇洗澡都翻腾出来,罪状足足一摞子。

别说砍头,就算是剐了他都足够了。

他是彻底领教了义州兵办事的厉害,真他娘的仔细!

朱传志什么希望都不报了,只求能死得痛快,可是有人告诉他,说张恪要召见。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他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能见王爷就证明还有一丝活路,只要巴结上了安东王,那就攀上了高枝儿,腰杆一下硬起来。

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张恪的书房,老老实实跪在地上,听候发落。

“朱传志,本王刚刚看了你的罪状,一言以蔽之,罄竹难书。大明武将该有的缺点你是一点也不少,而该有的优点却是乏善可陈。让本王想找个大发慈悲的理由都没有。”

天!

这他娘的不是要用自己,而是死刑宣判啊!

一下子朱传志就跌倒了谷底,浑身无力像是面条一般,伏在地上,不停地颤抖,刚刚开春的天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仿佛从桑拿房刚出来。

“王爷饶命,饶命啊!”

“别鬼叫了,若是真把本王惹恼了,你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啊,还有活路!”

朱传志立刻止住了哭声,脸上还挂着鼻涕眼泪,立刻换上了谄媚的笑容,变脸之快,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朱传志,宣府眼下的情况如何?”

“启禀王爷,一个字,乱!两个字,太乱!”朱传志搜刮肚肠,把知道的全都倒出来:“原本总督熊廷弼还算有些本事,励精图治,可是魏阉掌权之后,各地镇守太监日益嚣张,熊廷弼完全被顾俊牵着鼻子走。去岁传说要招募新军,顾俊就弄了一大帮闲汉在身边,日夜操练。还给服用什么仙丹,说这些人是天兵天将,简直就是疯了。”

“的确是疯了,顾俊不过是一个阉宦,不值一提。至于熊廷弼,朝廷已经让卢象升接替他的职位,本王巡边到此,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王爷神威,所向睥睨,卑职恭祝王爷旗开得胜,建功立业。”

“嘴还挺甜的,算是一个优点。”张恪道:“不过本王想来不喜欢听甜言蜜语,你要想活下去,就要证明肚子里确实有货。”

“是,卑职明白。”朱传志慌忙答道。

“该如何彻底解决宣大的乱象?”

“王爷,小人斗大的字都不识一筐,哪敢说国家大事啊?”

张恪微微一笑:“在义州兵中,每逢大战,别说游击将军,就连小兵都有进言的机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只管说,没用本王不听就是了。”

朱传志偷偷观察,张恪固然杀气很重,可是实际很随和,并不像一些人毛病比官都大。想到这里,他也倍受鼓舞。

“启禀王爷,卑职以为如论是整顿军队,还是清剿白莲,都不是麻烦事,凭着您的虎威,绝对是举手之劳,只是有一事王爷或许要先注意。”

“何事?”

“钱,也就是银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宣府下辖的军户有五六万之多,连续四五个月没有发军饷了。本来大家都以为新君登基,能够发放军饷,可是到了现在也没有动静。听说朝廷倒是拨了一些银子,只是根本没有一个子到当兵的手里。”

朱传志见张恪认真听着,越发大胆,说道:“王爷,卑职可是听说您点石成金,辽东富庶,粮饷众多。若是您能给大家伙发军饷,大家肯定都会听您的命令,不说二话。”

“怎么,让本王出钱?”

朱传志老脸一红,羞赧道:“王爷,您就当养一条狗,给根骨头。”

“放屁!狗还能看家护院呢,也不瞅瞅,你们这些废物能干什么?想把本王当唐僧肉,可要小心我的金箍棒!”

咋说翻脸就翻脸啊,朱传志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