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辽东钉子户-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通了之后,在场的这帮高官只剩下伸出大拇指。不停称赞。

张恪就是能拿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大家都乖乖跟着他的指挥棒起舞。有人要问,那以后皇帝的位置在哪呢?是不是就成了摆设,当然不是。老子说得好,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

历代的皇帝都可以用超然的态度,调解各方的利益。作为这套秩序的最终裁决者。比起事必躬亲,累得死去活来,绝对是高明一百倍的控制方法。

御前会议终于通过了张恪的提议。选拔制宪会议代表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与此同时,张恪也颁布了三道有关军事的安排。

张峰加封晋王,带兵镇守宣大蓟辽一线,防御蒙古入寇。在离京之前,张恪还给大哥一道密令,择机消灭林丹汗,尽可能把疆土向北推,越远越好。就算暂时没法控制,也要派遣探险队,钉下木牌。

这就叫自古以来——神级大杀器!

另外两路人马,吴伯岩加封枢密副使,奉命率领五万人马,从山西进入陕西,扫荡流寇,扩充地盘。至于另外一路,则是乔福率领,从京城沿着运河南下,直逼江南。

就在张恪大肆改朝换代的时候,南方已经出现了变故。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庞大的明王朝岂会轻易退出舞台。与北方被冲击破坏,人心思变不同,南方还有庞大的守旧势力。

在听闻崇祯丧命之后,经过短暂的混乱,南京的百官拥戴唐王朱聿键即位,年号隆武。

唐王朱聿键并非朱棣的子孙,他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后人。说起朱聿键和混吃等死的藩王不同,他还有些血性,流寇围攻他的封地南阳期间,朱聿键亲自率领人马严防死守,打退流寇攻击。

还曾经率兵北上勤王,只是按照大明的祖制,藩王不得私自离开封地,惹得崇祯大怒,将他废掉,王位落到了他的兄弟手里。

也正是这个举动,竟然无意救了朱聿键。乔福在领兵进驻河南的时候,就让手下假冒流寇,攻占了唐王府,结果没有王位的朱聿键侥幸逃脱,他知道北上都是乱兵,断然没有希望,因此靠着讨饭南下,一路到了南京,才吃上了几天饱饭。

谁知道运气来了都挡不住,崇祯和几个皇子传说都被张恪杀了,皇位一下子没了继承人。偏巧福王,周王,鲁王全都丧命,朱棣的一系的子孙几乎死光光,还有个桂王朱由榔远在广西,解不了近渴。

南直隶的官吏争吵几天,最终推举一无所有的唐王即位,新鲜出炉的隆武皇帝很有志向,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调兵北伐,替死去的崇祯皇帝报仇。

拥戴唐王即位的大臣之中,马士英算是资格最老的,他当过凤阳巡抚,脑筋比较清醒。想要北伐报仇,当个口号喊喊可以,要是当真了,纯粹二五仔。

最好的局面就是能守住长江,同张恪隔江而治,能学一个南宋王朝,也算是不错了。

只是要想偏安东南,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自从松江开辟市舶司之后,苏松巡抚落到了张恪的姐夫邓文通手里,苏州和松江两个最富庶的府都在张恪掌控之下,再加上杭州等地,江南半数的财赋都归了张恪。

要想守住长江,必须有钱有兵,苏松两府必须腰刀手中。

马士英说服了隆武皇帝,同意了他的作战方案。船破了还有三千钉子,如今驻防东南的还有四镇总兵。

包括原为流寇,后来归降的高杰,庐州总兵黄得功,辽东的败将刘良佐,原山东总兵刘泽清。

这四个人统御的人马有多有少,其中战斗力最强,人数最多的是黄得功,差不多两万出头的兵力,四镇总计有六七万人。

听说要攻打苏州和松江,这四个人都大喜过望。

虽然义州兵强大无比,他们难免害怕,可是如今的苏松根本没有大将,唯有张恪的姐夫邓文通一人,根本不通军务,守军也不过一万出头。

兵力悬殊,怎么可能不赢呢!

一想到有胜算,他们就坐不住了。开玩笑,苏州和松江,那是什么地方?天底下最富庶的所在,遍地都是金子,钱淹脚面,哪管占领几天,也能捞够下半辈子的花销。顺带着弟兄们都能过一个肥年。

怎么算都划算,四镇一致同意出兵。六万多人马,加上辅兵民夫,浩浩荡荡,二十万人马从金陵出发,途径镇江,直扑苏州。

“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消息传到了松江,邓文通正在吃早饭,一小碗粳米粥落在地上,溅得衣角都是,恍然未觉。

“哎,都怪我啊!”

邓文通没有想到竟然会冒出一个唐王,快速结束了乱局,并且新皇登基的三把火直接烧到了他。

一想到对方的二十万大军,邓文通就天旋地转,他突然想起一事,急忙起身,脚步仓皇,到了跨院。在院子中,一个少年正在拿着宝剑联系,脑门上满是汗珠。

“殿下,大事不好了。”

年轻人收起宝剑,笑道:“是姑父来了,您有什么吩咐?”

“哎,我的殿下,南京的那帮猪头不知道发了什么疯,竟然要攻击苏州。我眼下缺兵少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听我的安排,立刻乘坐船只北上求援。”

年轻人正是张琰,他早就听说江南繁华,央求奶奶沈氏才跑到了江南,哪知道接下来风云突变,张恪起兵造反,他也就留在了苏州。

“姑父,眼下的情况是不是很糟糕?”张琰不动声色问道。

邓文通眉头深锁,说道:“只要能挡住几天时间,海上的援兵,还有山东的人马都会赶来,最难的就是这几天。”

“那好,就交给我吧!”张琰剑眉竖起,拍着胸膛说道。(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六章小鬼当家

身边的亲人都清楚,张恪最讨厌的就是家里头内斗。在外面已经是刀光剑影,勾心斗角。家就是温馨的港湾,恢复心灵创伤的地方。要是家宅不宁,天天闹得鸡飞狗跳,张恪怕把自己逼疯了。

为了安稳家宅,张恪也有主意,他把身边的女人都分开,坚决不让她们碰面。偶然小聚,然后也立刻分开。

王府的正牌女主人只有小雪一个,而小雪和张恪的长子张琰,就是当之无愧的继承者,绝对没有人争抢。对张恪来说,儿子有没有才能并不重要,他有足够的把握,设计出万全的制度,只要能受规矩,就能一生平安。

正因为如此,张琰最喜欢和父亲在一起,爷俩可以像朋友一样,喝酒聊天,甚至讨论哪个小丫头更漂亮。

不过张恪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张琰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要不停的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四岁开始就要背诵神童诗之类的启蒙读物。到了六七岁,就有专门的武术教官,带着他扎马步,打拳骑马。

后来更是有传教士加入其中,可怜的小张琰足有二十几个各式各样的老师,这些人全都是他的娘亲安排的。一贯和蔼可亲的娘亲,唯独在学习的事情上,没有一丝一毫商量的余地。

小张琰渐渐长大,他明白了母亲的用心,母亲的眼里,父亲张恪就是最完美的男人,她要把儿子打造成和他爹一样,允文允武。通晓古今中外,诗词歌赋的超级学霸。似乎小雪忽略了,张恪并没有那么多本事。只是在她的眼睛里,张恪才变得高大上了。只是苦了小张琰,直到王府搬到了天津,一切才有了改观。

张恪知道儿子情况之后,果断出手,直接把张琰送到了军营避祸,躲了一年时间。又准许他坐船南下江南,放开心胸,领略大好河山。玩一个痛快。

就连张恪也想不到,一场旅行竟然彻底改变了张琰……

“姑父大人,苏松是父亲一手打下来的基业,如今京城已经落入父亲手里。大军不日南下。苏州和松江就是屯军的跳板,万万不能丢失。身为父亲的儿子,我必须守住,不然有什么面目去见父亲?”

还真是个犟种啊!

邓文通都快哭了,揉着眼睛说道:“张琰,琰儿!你就当给姑父一个面子,赶快走吧,打仗不是玩笑。你一个小孩子不成的!”

“怎么不成?”张琰拳头攥紧,怒道:“姑父。我都十七了,想当年的时候,父亲已经在大清堡训练士兵,痛击蒙古鞑子了。”

“哎呦,我的小祖宗,张永贞只有一个,再说了当时你爹也是被逼无奈,不能不拼死一搏。你现在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张琰毫不退让,说道:“我是我爹的儿子,苏松驻防的部队都是我爹的部下。大敌当前,我要是当了逃兵,我怎么面对父亲,怎么面对忠于职守的士兵?姑父,要是我爹知道,你让他的儿子当了逃兵,你看我爹会如何?”

“还能如何,他还敢把我砍了?”邓文通急得额头冒汗,在地上来回转圈。

这时候外面又跑进一个报信的士兵,神色慌张地说道:“不好了大人,吕城镇的守备王大翔挑起白旗,已经向朝廷的人马投降了。”

邓文通脸色骤变,急忙跑到桌子前面,仔细看去,找到了吕城镇的位置,顿时一阵天旋地转,差点趴下。

吕城镇位于苏州和常州之间,是咽喉要路,一旦落到了朝廷的手里,大军直接南下,就能打到苏州。要是速度快,不过两三天的时间而已。

但是屈指计算,援兵最快也要七天时间才能赶到,这中间有五天的时间差。如果让朝廷大军进入了苏州,后果简直不敢相信。

这些年下来,苏州遍地都是织机作坊,商行商社,甚至还有钢铁和水泥的工厂,最新的橡胶提炼也都放在了松江,船厂还有大量等待下水的船只。

毫不客气地说,苏州和松江代表了当今世界最繁华的所在,遍地都是金银。恶狼一般的士兵杀进来,烧杀抢掠肯定是免不了,眼看着天堂变成地狱,就算铁石之人也受不了。

更何况邓文通没有说,在市舶司的地下,还埋藏着数千万两的金银,那可是维系金融安全的根基,一旦失去,可不只是地动山摇,简直天崩地裂!

其实当初张恪在调走吴伯岩的时候,也询问过邓文通,要不要再派遣几个干将给他。邓文通以为改朝换代更重要,就没有同意。现在想起来,简直后悔不迭。

“唉,都怪我,都怪我啊!”邓文通拍着桌子说道:“永贞进军京城的时候,我就该出兵,直接拿下南京。虽然只有一万人马,可是那时候南京空虚,人心浮动,绝对能一鼓而定。真是不该,不该啊!”

邓文通恨不得抽自己嘴巴,人都有擅长,他精通金融,却对战争有着天然恐惧。平白错失了良机。

“姑父,我要是你,就不会为了过去的事情而后悔。”张琰用不符合年龄的口气说道:“我认为黄得功等人的杂七杂八的军队根本没有那么可怕,凭着苏松两府的军力绝对能打赢!”

邓文通皱着眉头,怀疑地问道:“真的能成?”

“能行,要不然父亲也不会放任我跑到苏州来玩,父亲说过,苏松的力量远在辽东之上?”

“什么?开玩笑,辽东有几万百战精兵,苏州有什么?”

“工人!”张琰轻轻吐出了两个字。

“工人?他们除了做工,还会干什么?能打仗?”邓文通是万万不敢相信。

张琰却十分笃定说道:“父亲的话绝对不会错,姑父大人。眼下最紧要的就是稳定军心,争取时间,尽快组织反击力量。不然您和父亲的心血都要毁于一旦了!”

“关口是如何稳定军心?”

“不是有我么!”

张琰突然笑道:“父亲做了皇帝。我就是太子是吧?天底下小命最金贵儿的就是我了,我都不怕,那些商人还会怕什么?”

“所以——姑父大人,你是万万不能赶我走的,想要保住苏松非我不可!”

邓文通脑筋转得再快,也被张琰给绕住了,竟然想不出如何反驳。张琰却越想越兴奋。眼睛里面冒着光,狠狠一挥拳头。

“没错,继承父业。姑父你放心,我一定能成!”

说着小家伙转身就跑了出去,邓文通起身急忙阻拦,可是张琰已经跑得没影儿了。这小子哪有什么紧张害怕。简直比起过节还高兴呢!

“永贞啊。永贞,也不知道琰儿有几分你的本事,可千万别出事啊!”

张琰对眼前的局面还没有什么认识,只觉得胸膛里有一把火在燃烧。他先是跑到了自己的府邸,把小伙伴都召集起来。

陪同张琰一起南下的人并不少,其中年纪最大的是乔桂的儿子乔安文,另外还有唐毕的幼子唐桓,沈岳的侄子沈浩然。毛文龙的孙子毛晓光,卢象升的儿子卢斌。最小的要数包士卿的儿子包一鸣,小家伙还不到十三,两筒鼻涕,和他爹一点都没法比,倒是小眼珠黑豆黑豆的,非常有神。

作为地头蛇,包一鸣负责带着张琰上山下海,到处游玩,见张琰急匆匆回来,包一鸣站起了起来,吸了下鼻涕,说道:“殿下,苏州咱们都玩够了,要不去金陵,听说秦淮河挺好的,要不去扬州,瘦马天下闻名……”

没等说完,后脑勺就挨了一下,乔安文狠狠瞪了他一眼。

“毛都没长齐的东西,那是你能去的?”

“我不能去,殿下总能去吧,我在外面放哨!”

“闭嘴!”

乔安文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弄了满手的鼻涕。

“臭小子,要是让娘娘知道了你教坏殿下,就等着五马分尸吧!”

这句狠话倒是吓得包一鸣一缩脖子,不敢多说了。可怜兮兮看着张琰,心说殿下早就说要去看看,学坏也轮不到我这儿啊!

张琰没理会包一鸣的腹诽,深深吸口气,“兄弟们,最危险的时候到了!”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张琰一阵挫败。

“你们听着,南京的伪朝廷派遣了二十万大军,要打苏州和松江,眼下苏松没有将领。咱们的机会到了!”

几个臭小子还没适应张琰跳跃性的思维,沈浩然想了想,才问道:“殿下,你是说咱们去对付二十万大军?”

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大家全都不自觉摇头。

“废物,说好的上刀山下火海呢!”张琰怒道:“你们不是要子承父业吗?不是要建功立业吗?以前说过的话都忘了?”

包一鸣摇摇头,小声说道:“我爹是经商的……”

“你闭嘴!”张琰突然沉下来,杀气腾腾说道:“咱们没时间废话了,必须行动起来,守住苏苏松,把朝廷的杂碎打回去!”

大家终于听明白了,一帮小子突然眼睛里冒光,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大的才二十岁,这帮小崽子就没什么不敢干的!

乔安文说道:“殿下,我看没问题,明廷的兵都是废物,就算来再多,也不是咱们的对手!”

“要等着挨打啊?”包一鸣眨巴眨巴眼睛,几乎哭了。

“殿下,不能在苏州打啊,都是俺家的桑田作坊,要是打坏了怎么办?”

毛晓光满不在乎,笑道:“没事的,反正你们家底子厚,破财免灾吧!”包一鸣泪珠子噼里啪啦往下落,这帮损友太不义气了!

张琰眉头深锁,说道:“一鸣说的有理,我们要保护苏松,就不能让黄得功他们杀进来,一定要御敌于外。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

这帮小子起哄没问题,可是真正想主意,一个个抓耳挠腮,都没了主意。

倒是包一鸣,眼珠转了转,说道:“殿下,我爹说过,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没解决,一定是钱给少了!我想着,咱们去金陵,多给那个皇帝一点钱,他就不打我们了!”

“放屁!”卢斌破口大骂:“什么馊主意,也亏你说得出来,去,蹲墙角去,没问你,别出声!”

包一鸣不服气地质问:“有本事你们也想一个,欺负我算什么好汉?”

乔安文突然眉头一皱,说道:“殿下,一鸣说的的确是个办法,只是咱们不是给皇帝佬送礼,而是送终!”

张琰脑筋一转,似有所得,笑道:“你说该如何办?”

“咱们偷袭金陵,让朝廷回师。”

沈浩然抢着说道:“我明白了,这叫做围魏救赵!”

码头之上,三十艘快船站满了士兵。邓文通和张琰站在大家的面前,没等邓文通说话,张琰迈了一大步,站在大家的面前。

“大家都是我父亲的兵,张琰在这里求大家伙,为了苏松的父老,为了人间天堂不落入牲畜的手里,大家务必要辛苦一番!”

说着,从包一鸣的手里接过了酒碗,六百名士兵手里都捧着酒碗,倒满了美酒。张琰率先举起,仰脖喝干。

耳边听着噼里啪啦的破碎声音,豪情在大家中间涌动。

“请殿下放心,我们走了!”

“慢!”

卢斌和包一鸣几乎同时喊道;“殿下,让我们跟着去吧!”

张琰一愣,随即笑道:“好,卢斌,打仗的事情你懂,沿途遇上麻烦,就交给一鸣,他机灵,不会吃亏的。”

“好嘞!”

两个小鬼跳上了船只,在暮色之中,船队扬帆,秘密向着金陵驶去。

“姑父大人,走吧,该去会会那些人了!”张琰转身之间,邓文通突然有种错觉,仿佛当年的张恪就在眼前。

“这对父子还真像啊!”他摇摇头,苦笑着随着张琰,回到了巡抚衙门。

就在进府门之前,张琰许是喝了一碗酒,小脸蛋红扑扑的,别提多好看了。他突然跑到了马路中间,叉着腰,冲对面酒楼高声呐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