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任何一点新东西。”也许这些行动都是“装出来”,可是你的行动其实已经带动了你的热情,不知不觉之间,你已经认真的听完了这节课,你对这门科目的兴趣也将与日俱增。
试一试吧,立刻行动。
(四)对成功的幻想可以唤起热情
在管斌全的《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中讲了一个教授如何激起一个叫林刚的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故事。他先让林刚明确了自己奋斗的目标……考上北京大学,然后,让林刚拿起笔写下自己如果我真的能考上北京大学,可以获得哪些美好的前景,于是林刚构思了很久,写道:
①让所有认识我的人对我刮目相看。
②为自己争气,为爸妈脸上争光。
③成为65中历史上第一个考取北京大学的学生。
④找到一份挣大钱的工作。
⑤领略燕园的秀美风光。
⑥游故宫,逛天安门,爬长城。
⑦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⑧对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说:“我是最棒的!”
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
⑩获得足够的自信,我有信心去实现其他的目标。
相信不仅是林刚本人,很多人在看了这十点之后,也会觉得学习成功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枯燥的目标一旦转化成为生动的想象,自然会给人一种热情澎湃的感觉。当我在高三冲刺的时候,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里度过一天又一天单调而重复的时光,最大的动力,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畅想,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以后的美妙生活……那里一定有很大很大的图书馆,可以任我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到了北京,我可以去看天安门、故宫、长城,考上大学的消息一定会让我的父母欣喜万分,亲戚朋友们也会说出很多夸奖我的话来,我可以度过一个无忧无虑的暑假……很多,很乱,但是很生动很具体,有的时候自己想着想着,就会莫名其妙的笑出声来,这样,我的心情就会顿时欢愉起来,觉得眼前的奋斗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当我重新捧起书本,拿起笔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要认真学习,不要浪费现在的一分一秒的冲动。直到高考结束,分数出来,我如愿以偿的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到现在,所有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当我在图书馆数百万的图书中穿行,和同学们一块四处游玩,每次回家走亲戚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高中的那些梦想。
现在,我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我总是喜欢把目标想得很好很美,尽管有的时候前进路上的挫折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多,但是,正是这种热爱幻想的习惯,让我在面对失败、寂寞、单调的时候,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总是能鼓起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热情,一直至今。
人总是生活在现实中,但人也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你勇敢的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已经获得成功的人士,实际上你就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信心,并获得了不断成功的渴望。尽情的想象,才能尽情的奋斗;尽情的奋斗,才能不断把梦想变成现实,并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做更新更美的梦想,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五)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情的来源。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会更有动力,更加轻松。
兴趣可以通过多读一些课外书来培养。0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章文颖在《兴趣给你学习的冲动》中这样写道:“要学会培养对各门科目的兴趣。有了这些兴趣,你学习起来就有无穷的动力。常有学生对我抱怨自己对某科没有兴趣。我想说的是,其实兴趣是可以自己培养的。比如语文,可以在课外抛开老师交给的条条框框,自己去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如《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三国演义》等。如果你没有时间去啃这些大部头,那么平时也可以阅读一些比较轻松和短篇的文字,比如文摘杂志或散文集,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每月必买的杂志是《读者》,看过两遍以上的散文集是《文化苦旅》。阅读这些文字,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当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外书”的范围应该扩展,包括各种影音读物。我的好朋友,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董熠晶同学就说自己对地理的兴趣,很大程度是来自看美国的科普节目Discovery,通过它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多么奇妙,也就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读高一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男生每次都考班上第一名,尤其是物理学的特别好,我就看见他买了好多当时特别畅销的《第一推动丛书》,包括什么《时间简史》、《可怕的对称》等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成就感中获得兴趣。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人总是爱好虚荣的,很容易从每一次细小的成功中获得满足感,而有了这种满足感,他就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大的成功。反之,如果他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遇到挫折,慢慢的就会对此丧失兴趣。所以,要提高兴趣,可以先从获得成就感入手。可以先找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来做,做着做着,发现自己都会做,就会产生成就感,于是慢慢的就对这门科目产生兴趣了。相反,本来你对某门科目,比如物理,很有兴趣,但是你总是喜欢找一些竞赛题来做,耗费了一个下午,发现一道题都不会做,自己也就丧失了兴趣,看见物理题就头痛。
这同时也涉及到一个心理暗示和自我激励的问题。每做对一道题,你都对自己说:“嗯,不错,我水平越来越高了。”这样一来就越来越有信心。我在考试的时候,每做对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我就会暗示自己:“这么有难度的题目,都被我做出来了,我真是太聪明了,别人肯定都做不出来,我又比别人多拿了多少分。”然后很得意地往下做。
第51节:培养兴趣有很多种方法
培养兴趣还有很多种方法,不一一列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兴趣只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有不少人问我:“对某门科目没有兴趣怎么办?”我的回答就是:“没有兴趣要想办法培养兴趣,实在培养不出来就强迫自己没有兴趣地去努力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区别。兴趣是学习热情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不过,没有兴趣却有热情,也有可能学好,只是和有兴趣的人相比,学习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痛苦。没有兴趣而能够把中学的学科学好的例子太多了。我认识一个北大女生,是个对文学、历史、政治毫无兴趣的人……实际上很多女生都对政治没有兴趣,但照样能学好……为了实现自己考上北京大学的目标,她仍然要求自己认真踏实的学好每一课,结果成了当年全省文科状元。
没有兴趣而必须把某件事情做好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铁血首相”俾斯麦非常讨厌法律,家里逼着他去上法律学院,他一直都学不好,老想着毕业以后回家继承家产也做一个庄园主。但当他父亲破产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找一份公职,才能生活下去。当时要找公职必须通过法律考试,于是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突击法律,终于通过了考试,从而走上了政治道路……在以后的道路中,他仍然不喜欢法律,而喜欢强权和战争。
邱吉尔小时候数学不及格,用他的话来说:“我爸爸从前数学就不及格,看来我也不是学数学的料。”但是后来阴差阳错,竟然被任命为财政大臣,这个职务对数学要求很高,财政收支数额庞大而且项目繁多,于是他找了好几个专家来给他“补课”,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终于向国会提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财政预算。
总之,尽管兴趣非常重要,但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总是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必须去做,那么就不能以没有兴趣作为偷懒的理由。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要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得过于安逸,在追逐时髦中丧失了对学习的枯燥和艰苦的忍受能力,丧失了学习的热情。
小时候,我妈经常跟我念叨一个故事来教育我,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确实对我启发挺大。我家对门有家太平洋电脑,经理是个女的。我妈说她们小时候是一个村的,她上了初中以后,觉得学习实在是太累的,实在受不了,于是跑回家说她再也不想学了。家里就说,不想学也行,就回来干活吧,天天让她上山砍柴。砍了几天之后,她终于发现世界上原来还有比学习更痛苦的事情。于是又回来上学,从此以后发奋图强,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做了这家电脑公司的总经理。
……忧患意识,或者说压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热情的来源。没有压力,就很难有动力,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就应该主动选择过一种有压力的生活。
《教父》中维托·考利昂的儿子迈克尔·考利昂曾经被一个警察重重的一拳把脸都打得变形了。后来他父亲因为被仇家雇佣杀手枪杀,虽然没有死掉,但是失去了指挥家族的能力,他就担当起了为父亲报仇和振兴家族的重任。不少人劝他去治疗一下脸上的伤,但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只有保持每天受脸部疼痛的折磨,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松懈。最后,他终于杀死了他父亲的敌人,重新夺回了考利昂家族在纽约的老大地位。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真实而且更加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为了相曾经吞并越国的吴王夫差报仇,身为一国之君,却让自己每天都睡在“薪”也就是木材铺成的床上,每天尝一下苦胆的味道,以保持自己要复仇的热情。最后他终于成功了,吞并了吴国、杀掉了吴王夫差,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其实他的对手吴王夫差也曾经是一个“生于忧患”的典型,他的父亲被楚国杀死,为了报仇,他每天上朝的时候都命令士兵大声提醒自己:“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了吗?”夫差于是大声回答:“虽死不忘!”后来果然击败楚国,称霸一方。但是后来却沉迷于自己所获得的成功,忘记了自己其实仍然身处楚国和越国的夹缝之中,过起了安逸的生活。终于被勾践击败,身死国灭。后来有人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和项羽在巨鹿之战前破釜沉舟的故事相对照,写成了一幅对联,千古之下,尤令人读来热血沸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上学的时候每顿饭只能喝粥和吃粗面馒头。有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看见他又在啃馒头,就走过去对他说:“我这里有一份肉,给你吃吧。”却被范仲淹拒绝了。那个同学很不理解。范仲淹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如果我怕我吃了你的肉,以后吃起馒头来就不那么舒服了。”
类似的故事我在小时候还听说过一个。当时我们乡里有一个考入了清华的学生,这是我们乡有史以来第一次考入清华的。正好我上初中的时候的班主任就是以前他的老师,常常给我讲他的故事。说他在江津中学读书的时候,住校,家里人去看他,他都坚决不让家人给他带好吃的东西,即使有的时候带了一点,他就很快吃完,继续每天按部就班的在食堂吃。据他自己说,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只有相对比较艰苦的生活,才能让自己保持学习的干劲和热情。如果常常吃好的,穿好的,就会使自己成天去想着如何追求生活上的享受,而对每天单调的学习丧失兴趣。
想来,其实范仲淹在拒绝他的同学的好意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吧。唯有每天都吃粗面馒头,才让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有价值的事情,能够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现状,取得成功。
第52节:优越生活会让人不思进取
过分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不思进取,过分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会让人忘记自己主要的奋斗目标。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家里比较有钱,为人也十分慷慨,跟我关系也好。于是常常拉我出去玩,比如打游戏、吃吃喝喝之类,全都不用我掏钱。说实话我很感谢他,可是不知不觉中,我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慢慢的对艰苦的学习丧失了兴趣。直到后来高三,我才发现问题的严重,于是出去自己租了一间房住,独自学习,周末也不再跟任何人一块出去玩,终于把成绩提了上来。
到了大学以后,我见到一个同学。他家庭条件并不好,生活的艰辛激发了他要通过好好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热情,经过刻苦学习,以他们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但是进入大学以后,周围家里有钱的同学太多,大家知道他家里比较穷,常常出去玩也不让他掏钱、买了电脑之后他想用也没有人说三道四。大家都是好心,但是慢慢的他就满足于这种生活,天天玩游戏上网,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家庭条件,也忘记了自己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如何的艰苦奋斗,最后成绩一落千丈,由于多次考试不及格。到了大二期末的时候,竟然累计九门成绩不及格,人送外号“九门提督”。
学校打算开除他,但后来班主任给他求情,最后给他一次机会,下学期必须把这九门全部补上,而且再有一门不及格就要开除。他的父母也到学校来了,母亲当着他还有老师的面就哭起来了,他又受了感动。这才如梦初醒,开始拼了命的学起来。最后这学期所有补考的科目都过关了,最后顺利毕业,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
《老子》曰:“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当然这句话有它更深刻的含义,但是从比较浅的层面来讲,何尝不是在说,对物质上的东西享受多了,人的精神就会钝化,难以向更高的层面发展。希腊著名哲学家伯拉图也曾经说:“我不相信真正的哲学家会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一次在餐馆吃饭之后,只给了侍者十美分小费,而当时的惯例一般是给十五美分,那个侍者很不高兴的说:“我要是有你这么多钱,是决不会吝啬这五美分的。”洛克菲勒笑着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我这么多钱的原因。”我觉得这个故事并不应该仅仅从“勤俭致富”的层面来理解。实际上,要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在生活上的节俭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节约几个钱,而是要使自己的热情能够投入的更重要的方面。不能想象一个成天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的人,能够有多大的热情来从事伟大的事业。
要在艰苦的学习中坚持下来,就不能让自己生活得过于安逸,在追逐时髦中丧失了对学习的枯燥和艰苦的忍受能力,丧失了学习的热情。“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薄无以明志”,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要安于现状,用生活的贫困来鼓励自己学习的激情,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则不要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更不要在别人面前炫耀,而应该立志靠个人奋斗来赢得成功和别人的尊敬。
当然节俭并不是绝对的,在学习上则不应该为了节约一点小钱而浪费时间和精力。相反,有的时候,甚至应该通过对学习的投资来给自己制造压力。高三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读过一篇刘墉的文章,五年过去了,具体内容忘得差不多,其中有一个事例却一直记忆犹新:
刘墉说他在教授油画的时候,有的学生家里比较穷,买不起很好的绘画材料,就想用比较差的来代替,但他不允许这种情况。他要求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仍然必须买最好的画布、最好的油墨、用高级的面包来擦画。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个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艰辛,能够明白自己任何的马虎大意都会带来经济上的困难,因而能够始终对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用面包擦油画,就是一种压力的体现,不过这正好与前面说生活上提倡节俭相互补充。戴尔·卡耐基在《论口才与人生》中举了一个例子:
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家里很穷,为了节约钱。他买一件衬衣都要跑很多家商店,抄下衬衣的标价,然后进行统计,选择最便宜的。大家都为他这种精神感动。而还有一个同学家里也很穷,但是他从不这么做,每次买东西总是挑最近的买了就行了,如果没有钱。他就问别人借,或者申请助学贷款。大学毕业后几年,大家发现第一个同学还继续抄他的衬衣价格,而第二个同学则成了一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再也不用为买衣服发愁了。
……生活上的节俭,是为了保持危机感,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但前一个同学却把节俭变成了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为了节俭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而第二个同学不在生活细节上浪费时间,通过贷款来给自己学习和奋斗的压力,最后取得了成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