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愁将来的生活。
可是,现在谁会娶一个朝不保夕的被放逐的君主的女儿?她们一无所有,更是被敌视的对象。
红色魔鬼不会放过他们,不会放过心腹大患,将来要生活的地方,必须是绝对的安全。
可是,天下之大,到底哪里才是沙皇一家的安身之处?
亚历山德拉脸上挂着泪珠。瘦削的脸上却满是网毅,此刻的她。不仅是一位俄罗斯妻子,更是一位德意志女子。
“如果中国愿意接受我们,我们可以流亡这个东方大国。他们与俄罗斯接壤,在领土上有着广泛的、复杂的争议。他们需要在法理上进一步确定对突厥斯坦与草原总督区的占领时合法的,包括西伯利亚的一部分,这是英法等国坚决抵制的。那个北方政府与鄂木斯克的白俄政府都在协约国家的支持下试图从中国手中夺回失地,这说明中国与协约国家之间是有矛盾的。”
谈起政治与时局分析,俄国皇后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
“既然红色魔鬼、协约国家以及资产阶级支持的白卫军都敌视中国,那么我们就可以亲近中国,满足他们的要求。除了过去从中国夺取的土地可以交换给他们,我们可以适当的承认他们对东部西伯利亚以及中亚部分领土的主权。但是,前提是帮助我们复辟俄罗斯帝国。我们需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尼古拉二世微微一笑,自己的妻子一直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而拉斯普京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
从德国来的皇后并没有帮俄罗斯的到忙。反而给自己经常出谋刑策。
眼下她的意思自己也明白。用虚无缥缈的利益来笼络中国政府,帮助他们复辟俄罗斯帝国,反正那些土地是在红俄与白俄的手中,等到将来俄罗斯帝国强大了,可以视形势而定。
“白卫军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抛弃了我们,也有忠于皇室的人存在。另外,教会的人都忠于我们,也该让他们发挥效能的时候了。”
现在他们手中有了武力,加上佩特罗夫以及黄金,的确有东山再起的本钱。
哈萨克斯坦独立旅的上校旅长卡捷耶夫已经明确表示愿意为沙皇效忠。前提便是允许哈萨克斯坦独立。
沙皇慷慨的给予他承诺,毕竟他目前只能在西伯利亚复辟王朝。中亚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
等到入主欧俄,才需要考虑对欧俄无比重要的中亚问题。
目前他也不介意给红色魔鬼们找一个敌人,这些哈萨克斯坦人使用的大部分都是中国产武器,想必早就跟中国有了联系与来往。
中国的确需要哈萨克斯坦的棉花,但是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比较好。
一时间。尼古拉二世想了许多许多,要说能坦然放下皇帝的尊位,那是假话,他当然想要重新证明自己。
威廉能够做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大,尤其是在失去之后,他才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去号好的经营一个国家,因为,他们全家的命运都是与这个国家所挂钩的。
他跟亚历山德拉的想法一样,他再也不想面对如此危险的境地。差点被一群暴民所夺走生命,如此卑微的践踏是他的悲哀,是罗曼诺夫家的悲哀。
他必须重新成为帝王,主宰别人的命运,而不是被别人主宰。
奇沃斯也同意暂时保护他们前往新西伯利亚,等到沙皇一家站稳脚跟,与中国取得联系,再送伊丽莎白前往中国。
这使得尼古拉二世信心大增,眼下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的态度。
虽然过去两国很不愉快,但是随着王朝的结束。这一切都过去了。
中国这个敌人暂时只能变为朋友,让它来帮助重建新的俄罗斯帝国,一个建立在合作与友谊基础上的俄罗斯帝国。三…品尹斯帝国,必然会让资本击义国家出干对革命的热惧我们强大起来。中国也好,列强国家也好,都是我们的利用对象。他们谁都没有办法控制我们,反而都要为我们所用。”
不得不说,尼古拉二世准确的看到了俄罗斯帝国重建之后的左右逢源。
“中国同样需要我们,作为他们与红色政权之间的缓冲力量。想要我们为他们戍守边疆,那么就需要付出代价。”
“有了中国的支持,以及聚拢忠于俄罗斯帝国的势力,联络对皇室还怀有好感的俄罗斯人,加上旧贵族们的帮助,我想我们可以找到一块立足之处,这块土地必须背靠中国。逐渐的强大自身,然后再利用红俄与白卫军们的两败俱伤。找到返回家园的路。
尼古拉二世有些心动起来,没有什么比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更加美妙,虽然要依靠中国,但是,这只是利用,现在的失去将来总会收回。
他沉吟着,手指捻着自己乱蓬蓬的胡须。眼睛里忽然放出光来,说道:“佩特罗夫突袭略山必然是为了国库黄金去的,那批黄金存了三年多,又陆续增添,价值超过上千亿卢布,如果佩特罗夫能够支持我们复辟。那么,我们与中国交涉的底气就能够增强许多
亚历山德拉也兴奋起来,如果真是这样。情况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可是,那位号称俄国最高总督的高尔察克可是在乌拉尔作战,想必他不会闻不到黄金的味道,就怕他抢在我们之前拦截黄金。”
可能发生的变故充满着不确定性,也让沙皇夫妇一阵纠结。
尼古拉二世越来越感到这批黄金实在是自己的救命稻草,站起身来不停的踱着步子。烦躁不安。
“我看,是否能让哈萨克斯坦独立旅前击接应佩特罗夫?之前我们怕红色魔鬼追上来,可是现在他们被挡在略山,我们可以在这里等佩特罗夫前来会合。如果佩特罗夫有别的心思。那么就可以依靠奇沃斯先生的武力夺回这批黄金。或者,其他人想要中途拦截,我们也可以帮上忙
“跟着我们从叶卡捷琳堡出来的还有一批俄罗斯士兵与教会人员。让他们前去鄂木斯克,宣告我们获救的消息。恩,可以让一部分德国士兵过去,高尔察克不在鄂木斯克,看看那边的态度。高尔察克曾经藏匿了不少黄金,如果他敢拦截佩特罗夫,我们就抄他老巢,从鄂木斯克出发,赶往东西伯利亚,那边是中国人的势力范围
亚历山德拉在这上面一点都不含糊,连高尔察克藏匿了前去投靠他的白卫军势力献上的国库黄金将近红炖的事情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佩特罗夫得到了沙皇一家脱困的消息之后,曾经有过犹豫不决。但是等到沙皇派人来接洽,要求前去会合之后。他开始倾向于支持沙皇。
而他详细的询问前来接洽的人员之后,才知道原来沙皇身边还有一支万人左右的武装,但是俄罗斯士兵只有一小部分,这让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机会。
高尔察克与中国人的关系并不好,仗着有英国支持,叫嚣着要收回被中国占领的土地,可是中国却有海参葳。必要时,还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好。
目前白卫军犹如一盘散沙。各大总督与各大将帅们,所谓的政府们,都是各自为战,虽然也致力于联合作战,但是毕竟不是一条心。也就没有那么强的战斗力。
这点佩特罗夫知道的很清楚。所以,沙皇有武力,有中国支持,还有德国人也在策动,自己送黄金送军队,犹如是雪中送炭。
考虑再三,他还是下令尽快向鄂木斯克前进,沙皇很有可能会在那里驻跸。
其实他下定决心前去与沙皇会合,还是抱有一丝侥幸,那就是迅速的壮大自己,成为新的俄罗斯帝国的强权人物。
眼下红军的兵力都被牵制在与北方政府、顿河、伏尔加河与乌拉尔地区。加上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察里津,没有力量顾及到东边,这是个好机会。
不仅白卫军横行,德国也从苏俄夺去了乌克兰,用残暴手段劫掠和压迫乌克兰人民,禁止乌克兰人民同苏维埃俄国保持任何联系。
他们从苏俄方面夺去了南高加索,还应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者之请,调派德、土军队进驻该地,在第比利斯和巴库肆意横行。
他们多方设法用军火和粮食援助当时在顿河区举行叛乱的克拉斯诺夫将军。反对苏维埃政权。
这样,苏维埃俄国就与各个盛产粮食、原料和燃料的富饶区域隔绝了。
工厂停工,水路和铁路交通均告断绝。
年轻的苏维埃国家面临着最可怕的敌 饥饿。
帝国主义者和白卫军用战争的铁钳将共和国包围起来,打算用饥饿的魔掌来摧垮苏维埃政权。
只有从伏尔加河下游和北高加索才能取得粮食来挽救革命的危机,而察里津是沿着伏尔加河到那里去的必经之路。
苏俄党中央根据列宁的提议,派斯大林前往察里津工作,任命他为南俄粮务总监,并让他担任代表党中央负责南方战场的总指挥。
察里津位于伏尔加河弯曲部分的西岸,城市沿河约 烘里长,是南俄的工业重镇。守卫着伏尔加河的门户。它是反革命实行主要打击的目标。
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所抱的目的就是占领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中心,以便使苏维埃共和国与粮食产地和巴库石油区隔绝开来,在这里把顿河一带的反革命势力与高尔察克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反革命军队汇合起来,一同进攻莫斯科。!~!
..
第474节 左右逢源
二历山德拉比自只的丈夫更像个俄罗斯皇帝,她断杰了流亡中国或者美国,说服了尼古拉二世。在中部西伯利亚建立新的俄罗斯
国。
这是个绝佳的机会,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占据了东西伯利亚,并且与白卫军共同清剿中西伯利亚的苏维埃分子,在新西伯利亚地区建立政权时最为合适的。
这里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个规刮大城市的好地方,更是今后方,坐山观虎斗。
内战双方打得最激烈的对方在顿河,在伏尔加河,在乌拉尔地区,新西伯利亚很快就能吸引旧势力前来投靠。
前提是取得中国的支持,并且得到那批黄金。
要不是海参葳在中国人手里,亚历山德拉甚至还想联络美国人与日本人,但是眼下看起来中国人还是能够利用起来的。
满怀着对红色魔鬼们的痛恨与诅咒,沙皇一家开始充满着希望,而这些红色魔鬼们的日子也的确很不好过。
阿列克谢耶夫与邓尼金在伏尔加河流域盘踞,并且联合其他白卫军转战乌拉尔地区,使得苏维埃政权到处受敌。
克拉斯诺夫将军和马蒙托夫将军在德国的支持下,则占据了顿河地区,建立了**政权。
斯大林牢牢抚守着察里津,北高加索的粮食,巴库的石油,中亚的棉花,都要通过这一工业铁路枢纽和伏尔加河的港口,才能提供给国家的中心地区。
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这一无产阶级前哨,成了当时顿河流域和东部**力量聚合的主要路障。
斯大林决心采取一切措施,使察里津掌握在苏维埃政权手中。当时察里津处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同时这里又潜伏了不少从中部地区逃来的社会革命党人、前军官、资本家和其他敌视苏维埃的分子其中一部分人又以“革命的面目。钻进了民政机关和军事机关。这一切都孕育着严重的后果。
能在这个地方牢牢抵挡白卫军的围攻,并且始终如一块磐石树立在叛军的中央,足见斯大林的能耐。
佩特罗夫对斯大林感到极为的害怕,所以他冒险突袭咯山,就是想要远遁。顿河与伏尔加河不是那么好混的。
尼古拉二世得到佩特罗夫正在加紧向他们靠近的消息后,几乎要手舞足蹈起来。
有了佩特罗夫的武装,加上德意志军团与哈萨克斯坦独立旅,足够可以震慑中部西伯利亚的各派势力,并且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入高尔察克的老巢鄂木斯克。
视情形而定,如果那里对自己表示欢迎,那么可以在鄂木斯克建立政权,如果资产阶级与社会革命党人依然心怀不轨,那么对不起。
现在沙皇已经有了自保的武力,有了足够的底气,高尔察克毕竟带着军队在乌拉尔,没有办法阻止自己。
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高尔察克正在加速向叶卡捷琳堡靠近他知道这批黄金绝对不能落入别人手中,即便是沙皇。
有了这批黄金。他就可以吸引英法等国继续增兵阿尔汉格诺斯克,帮助北方政府打通南下的通道,他可以用黄金来换取英法的军火与物资。
,正
他是俄罗斯最高总督,完全不能接受其他各派势力与他分庭抗礼。
不过,他是再也没有办法实现了。坐着火车前进的佩特罗夫与黄金离他越来越远。
他追不上。不代表他就能完全置身事外,相反,方声洞在额尔齐斯河附近活动了几天之后,听到了不少关于高尔察克傲慢霸道的传闻,也针对他进行了一番布置。
在得到沙皇一家停下来的消息之后,方声洞意识到应该将他们赶到鄂木斯克去。
鄂木斯克白俄政府得到了沙皇一家正在前来的消息,顿时如热锅上的蚂蚁。都忙活了开来。
不得不说仍然有死忠于沙皇的旧势力,其中以教会以及相关机构的人员为多,他们对鄂木斯克同样有影响力。
关键是鄂木斯克并没有重兵把守。虽然有6万人的武装,但是这些人都是新编部队,并没有作战经验。
而且。高架察克不在。使得这些部队无法同心协力的共同作战,这是个致命的问题。
在得知沙皇麾下有一支一万多人的德**队之后,许多人被吓住了。这是身经百战的德**队。
一万多头狮子不是六万多头鬃狗所能抵挡的,看来沙皇有着东山再起的本钱。
夜里更加有着许多谣言四下里疯传。说是佩特罗夫已经回到了沙皇的麾下,并且将喀山的黄金带给了沙皇。
也有人在说中亚各民族都同意为沙皇效劳,代价便是沙皇赐他们自由。
更有人说德国与中国等国家都支持沙皇复辟,或者是说沙皇已经的到了这些国家的支持。
不过,也有一批人在传沙皇将会重建俄罗斯帝国,并且施行君主立宪。实理,民主共和,以挽救俄罗斯民族的命运。
这使得原本心就不齐的鄂木斯克各方势力都心思活泛了起来,尤其是怀念过去的资产阶级与社会革命党人,就连不少孟什维克都开始动摇。
第二天晚上,沙皇终于接到了鄂木斯克向他敞开怀抱的消息。
自从被迫退位之后,他的心情就从来没有如此的激动与欢欣鼓舞。
他甚至在火车的车厢上与亚历山德拉跳起了华尔兹,甚至当着孩子们的面亲吻她们的母亲。
伊丽莎白同样为她们感到欢喜,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放心的去中国。
“不管怎样。总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可以在新西伯利亚建立统治,然后让高尔察克为我们在前线拼杀,他的老巢鄂木斯克就是一道屏障
尼古拉二世也是这么认为。新西伯利亚很合适,是他心目中的临时首都,毕竟它沟通着东部西伯利亚与中国,阿尔泰铁可以进入哈萨克斯坦。
“前进,鄂木斯克。”
沙皇意气风发的喊道。
不过佩特罗夫却很倒霉,这是他们遇到的第三次袭击了,虽然伤亡不大,但是对士气打击很大。
虽然到鄂木斯克没有几个车站,也没有几个停靠点,但是危险依然存在。
已经有部分士兵脱逃而去,并且还裹挟了
暂时没有办法清点损失,因为敌人又扑了上来。
前两次是其他白卫军势力与中亚民族武装,这次却是哥萨克。
陈更新饶有兴趣的看着佩特罗夫指挥作战,不得不说,这支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尤其是佩特罗夫的嫡系。
这次熊成基派出了精锐部队帮他的忙,目标就是这些黄金。
之前的两次袭击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才十几箱金条,连百吨都没有,不过已经让碍手的熊成基热血冲到了脑门上。
真正的杀招要到郑木斯克,到额尔齐斯河边,眼下不过是制造混乱以便浑水摸鱼,并且打击对方的士气。
“该死的苍蝇,为什么这么起劲?这帮人活该上绞刑架,居然不听任何的劝告。”
土匪们会听劝告?打定主意要抢你东西的人会跟你多废话?
如果李秉衡在这里,还真会笑出声来。
在后世历史中,就是这位老兄。千辛万苦的将部分黄金运到远东。却遭到哥萨克打劫,一番“劝告”下来,将自己的黄金劝去一半。
当然,这批黄金其实是高尔察克黄金,加上鄂木斯克白俄政府的积累以及搜刮;足有六百吨之多,最后全都便宜了小日本,包括远东的那股发了横财的哥萨克,最后也没于日本人手中。
其实李秉衡的分析并不准确,沙俄时代遗留下来的黄金准确来说的确是心吨,目前佩特罗夫所运的。炖已经是全部,它们的命运是沉没在贝加尔湖,而日本所夺取的。吨是高尔察克另外积累的。
可以说,俄罗斯的命运就是败在高尔察克这个败家子身上。
“哥萨克”们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