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情仙使-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说一阵话,范含求见,宁致远主动起身告辞。
  少年天子又接见几人之后,魏岳来了,带来了最新的消息,“在并州郡行刺的司修,有一人,疑似叛逃伊万国者之后。”
  二十多年前,同北方邻居的那场战争中,有四位数的国朝军人被俘,签订停战协议之后,双方交换俘虏,因为李清明抓了一个最大个儿的俘虏,中土国的士兵基本全被放回来了。
  对中土国人而言,被俘虏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儿,回来的士兵虽然没受到什么歧视待遇,但是解甲归田是肯定的——不可能在军方继续发展了。
  但是这些人里,也有不少心怀忠义之人,他们汇报军方说,有同袍并没有被释放,而是被伊万国人留下了。
  军方就火了,说伊万国你说话不算话啊,怎么还扣着俘虏不给?
  没有,没有人了,伊万国断然否认——你的军人,我们留下也没用啊。
  此后十余年里,中土国发现过多起失踪士兵悄然回国的例子,于是愤然指责伊万国:凑表脸,把我国战俘扣下,发展成你们的间谍!
  大哥别说二哥了!伊万国根本不理会:你们倒是没扣下我们的战俘,直接把间谍夹杂在战俘里送回来了!
  发生在并州郡的这一次刺杀案,天机都被遮蔽了,但是在大力查证之下,有人发现,其中一名司修,似乎是渔阳郡一名士兵的后人。
  该士兵在那场战役中失踪,几年之后,他的家人一夜间消失不见,这在当地还成为了一桩悬案——没有路引,这一家人能到哪儿去呢?
  可巧的是,这次调查的过程中,朝安局有人就是渔阳郡的,跟失踪士兵还是同乡,居然认出了这司修,似乎是那失踪士兵之子。
  所以说,有的时候,遮蔽天机也未必管用,合该暴露的话,只能说天意如此。
  少年天子听到这话,脸顿时就黑了下来,“竟然有国外势力介入?”
  与此同时,李永生愕然地看着宁致远,“要我离京?”


第二百零七章 天欲雪
  对李永生来说,能解除软禁是最好的,但是离京……这是什么鬼?
  但是宁致远顾不得跟他多说,“必须离京,一月之内不得回转,我会给你大修堂的丙班下个寻找马种的任务,随便你去哪儿找……你的电台,我会帮你看着。”
  这倒是好,不但能全国乱跑,还能完成上舍生任务。
  上舍生的任务五花八门,指定班级完成任务的,也不少见,一般都是班里有实力的修生,给班里争取到的。
  这就像地球界大学本科生该实习了,班里有个国企领导的子弟,说去那个国企实习吧。
  当然,这实习不是黑心工厂那种实习,纯粹是盘剥学生的劳动力,这里的实习,国企要给大修堂钱的,单位评分好过,日子还清闲。
  尤其是劳动朝阳大修堂的修生实习,邀请方出血少了都不够,所以算倍儿有面子的事。
  再加上宁致远还答应他看着电台,此人虽然是阉人,倒也是性情中人了。
  当然,他对军方的恨意,也是性情中人,这样的承诺,居然只为了不让李永生出手疗伤。
  可是李永生还是有点为难,李清明的治疗没有结束,郭老教谕调理得差不多了,却还少个收尾。
  宁致远没好气地白他一眼,“关键时刻过了就行了,你为我行针,也不过才一天吧。”
  这个……倒也是哈,李永生这才反应过来,其实很多伤患,他只治疗一些时间就行了,只不过他行医的经验不足,习惯了阶段性治疗,阶段性复诊改换方子了。
  不过他还是没好气地看了对方一眼,“是啊,行针一天,在你家里住了快十天。”
  “马上走,马上走,”宁致远笑着一摆手,“对了,离开之后,别声张你去哪儿了啊,军役部可能会派人找你。”
  “军役部?”李永生眨巴一下眼睛,心里有了猜测,“明白,你这个任务快点下发。”
  “跟明白人说话,就是省事,”宁致远哈哈大笑,不得不说,这家伙豪放起来,真不像个太监,“发任务的跟你一起走,你最好不要回家住。”
  李永生坐着御马监的马车回到朝阳,二话不说就接出了吴小女,在外面寻个客栈住下,又着雁九带了莎古丽三人走。
  然后他去看一趟郭老教谕,留下了几个方子,最后又去看杨国筝,要他帮自己看一下房子,顺便代为接一下任务。
  这些忙完,一天就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请汤昊田代为邀请李清明,来他歇脚的客栈,行了一趟针之后,给对方留下后续的治疗方法,这就齐活儿了。
  两天之后,他在城外接到了杨国筝的传讯,合着御马监的任务,发给了整个武修上舍的丙班,想去的都可以接,不过他们指出,李永生必须去。
  小杨同学也接了寻找马种的任务,打算跟他一起完成试炼,同行的还有明晓媚。
  然后四人坐着一辆马车,直接出了幽州郡,南下豫州郡。
  出郡的时候,吴小女因为没有路引,被盘查了一番。
  不过关卡的人也不是不通世事之辈,看到另外三名年轻人都有上舍生试炼路引,还有朝阳大修堂的铭牌,李永生说话又客气,所以摆手放行。
  李永生将负责的小官叫到一边,悄悄地塞了两块银元过去,那位看一看连制修都不是吴小女,直接在他的路引加了一行字,“携老年女仆一名。”
  入了豫州郡,就是彰德府的地盘了,马车一路前行,直到抵达了府城邺城,四人才下车,打发马车回返幽州郡。
  当下四人在城郊选了一家客栈住下,李永生就跟杨国筝外出,来到米市上,租了一辆马车回来,商定一日两百钱,管车夫一顿午饭。
  彰德府是没有马场的,不过这个任务本来也就是放羊性质的,随便做点什么就能交差,比如说写一些……邺城为啥没有好的马种。
  接下来,他们就是在邺城四下游山玩水了,用李永生的话说就是,若是能找到一篇合适牧马的场所,也算不小的功劳。
  别说,明晓媚和杨国筝还真的挺认真,每天要写游记和见闻,那份认真劲儿,李永生都不得不感叹:别看这俩官二代目前成绩不怎么样,但是冲着这股精神头,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
  在邺城待了七八天之后,这二位觉得待得差不多了,就问李永生咱们啥时候去下一个地方?
  不着急,李永生笑眯眯地回答,不行的话,在城郊租一套房子住好了。
  明晓媚也不是那种不知道变通的,所以她就问,你确定咱们写上去的这点东西能交差?
  对丙班的修生而言,这个任务是御马监冲着李永生给的,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任务上都有要求,李永生必须去。
  放心好了,李永生一摆手,宁致远那厮毛病可能很多,践诺方面,却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明晓媚没问题了,杨国筝就更没问题了,别的不说,他零钱有限,若不是有李永生和明晓媚兜底,没准他就只在幽州郡活动一番了。
  他们租住的是一家农户的院子,距离大路有百余丈,一天三十钱也不贵,除了六间房子,还有厨房和厕所。
  厕所的环境不太好,露天的,不过此刻已经进入了冬天,蚊虫匿迹,没有多臭。
  又在附近游玩两天之后,明晓媚发话了,“咱们若是再住的话,要考虑买些木炭了,房东那点木炭用完了。”
  “买买买,”杨国筝马上表示,房东家的木炭其实不算太少,但是对于他这个来自南桂郡的公子哥来说,北方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他在南桂,根本不知道秋裤是何物。
  所以这两天,数他用木炭用得厉害,收集了四个炭盆在房间里。
  李永生也点头支持,“好久没下雪了,我看这天气也快了。”
  他还真是乌鸦嘴,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天就变得阴了,明显是在酝酿着一场雪。
  他马上就去找马车,正好杨国筝闲得没事,说我跟你一起去,结果明晓媚见状,也跟了上来。
  邺城的商业布局挺有意思,除了酒家和客栈之外,几乎所有的店铺,都是集中开的,卖米的粮铺叫米市,卖炭的叫……没有炭市,就是跟布市在一起。
  卖炭的商铺有六家,不过李永生他们过来的时候,天上已经飘起了雪花。
  杨国筝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居然跳下马车在雪花中奔跑。
  李永生却是看着前面的六条长龙苦笑,早知道是这样,前两天就该来。
  很明显,即将到来的雪,刺激了邺城黎庶,大家纷纷地来买木炭。
  木炭肯定涨价了,李永生很无奈地想着,走上前去看木炭的行情。
  因为他没排队,伙计也不搭理他,不排队我肯定不理你。
  不过他倒是听到有人嘀咕,“十钱一斤,涨到十三钱了。”
  能买木炭的主儿,基本上都还算比较富裕的,像那些没钱的家庭,就是那句话,“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
  而且木炭这东西,其实挺出数儿的,鼓鼓囊囊一堆,基本没多重。
  一斤木炭,足够杨国筝摆的四个炭盆烧前半夜了,至于说后半夜——裹着被子睡就完了,谁也懒得起来加炭。
  李永生倒也不在乎涨价,只是觉得有点不值,事实上,他不想买这种廉价木炭,这几天他和杨国筝住在一起,用的就是房东提供的廉价木炭,真的很呛人。
  他看上的是标价二十七钱一斤的枣木木炭。
  不过不管买什么样的木炭,他需要排队。
  更悲催的是,他猛地发现,他发现队伍排得都挺长,每一家门口都排着近百人。
  这就是中土国的现状,穷不说,物质也不够丰富,前几天他路过此地,每个木炭铺子门口,就是小猫三两只。
  一场即将到来的雪,直接将邺城的消费能力逼了出来。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明晓媚冲他招一招手。
  他走过去一看,发现居然还有第七家木炭铺子,不过这个铺子门口,一个人也没有。
  这是……质量不好?李永生下意识地认为,这家铺子的经营有问题。
  可是上前看一看,似乎……也没啥问题,尤其是这家的炭,每斤比旁边还低两钱,居然还没人买——以李永生对中土国黎庶的认知,低两钱的话,质量差点都无所谓,便宜嘛。
  这有问题了啊,李永生转到其他几家铺子看一看,那几家木炭铺子的价钱,都是统一的,质量也相仿,并不存在谁比谁差多少的问题。
  然后他又走到这个铺子来,看着相似质量的木炭,发起呆来。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闲汉,双手袖在袖筒里,懒洋洋地发话,“想买这家的木炭?”
  李永生走来走去的,已经被别人看在眼里了。
  李永生也不否认,点点头,“是啊。”
  他这话不是邺城口音,旁人一听就听得出来。
  “林家的做生意不诚信,缺斤短两,”闲汉笑着发话,“你是外乡人,不知情。”
  “你放屁!”旁边传来一声冷喝。


第二百零八章 不排队的后果
  说话的是林家铺子的伙计。
  这伙计十七八岁,坐在椅子上,斜靠着墙壁打盹,见李永生来了,也不招呼。
  但是听到这话,他终于睁开了眼睛,“我林家的秤上称好了,可以去别家重新称一下。”
  不是缺斤短两就好,李永生点点头,“行,就是你这话,称完之后我去复秤,质量没问题吧?”
  伙计懒洋洋地看一眼旁边的长龙,有气无力地回答,“比他们只好不差。”
  李永生看一看身边不远的长龙,又看一看眼前门可罗雀的店铺,一时间有点举棋不定。
  “就在这里买呗,”杨国筝出声了,“不用排队,而且还便宜……买枣木木炭吧。”
  他也不是个奢侈的人,枣木木炭并不是最贵的,最贵的是黄檀木炭,那是按两卖的。
  “你们不听劝,可别后悔,”闲汉冷哼一声,“谁从林家买木炭,都要倒霉的。”
  明晓媚听得眉头一皱,直接发问,“为什么会倒霉?”
  “你们自己打听吧,”闲汉袖着手,不再说话。
  林家的伙计表现得很奇怪,也不反驳,也不拉客,斜靠在椅子上,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
  李永生下巴一扬,“我说伙计,你做不做生意?”
  “做,”伙计站起身来,“不过做了我家生意,小心被疯狗咬。”
  李永生觉得挺有意思,“为什么会被疯狗咬?只要你铺子手续全,我没买到贼赃就行。”
  “我家的铺子,被疯狗盯上了呗,”伙计说得很自然,顺便还看那闲汉一眼。
  “买了,”李永生点点头,“四十斤枣木木炭,一块银元是吧?”
  四十斤枣木木炭,按照杨国筝的烧法,似乎也能烧四十天,一块银元并没有多贵。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只要烧得起枣木木炭的人家,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是土豪了,一个炭盆,基本上一晚上不灭。
  睡到半夜没人加炭?无所谓,家里有仆人负责加炭,主人接着睡就是了。
  事实上,很多用劣质木炭的人家,半夜都有专人加炭,而烧枣木木炭的,就更不稀罕了——须知枣木除了比重大耐烧之外,也不太呛。
  都讲究空气质量了,谁还差个加炭的仆人?
  按杨国筝那样的烧法,一晚上暖暖和和,烧三斤木炭都不稀罕——但是那样容易生病。
  所以,一斤半木炭就足够了,而一般十来口的人家,一晚上四斤木炭算正常,所以一块银元,也就是烧十天的量。
  一个月光取暖就花掉三块银元,这绝对是上等人家了。
  “你买了真会后悔的,”袖着手的闲汉又发话了。
  李永生看他一眼,一摆手,对着伙计发话,“给我称吧。”
  闲汉转身离开了,嘴角挂着不屑的笑容。
  伙计也没着急称,而是怪怪地看着李永生,“我家是得罪人了,我不怕卖给你,但是你买了之后,肯定有麻烦。”
  “我知道,”李永生笑着点点头,“但是我不买的话,晚上就要受就冻,这还是麻烦。”
  他本来是不喜欢麻烦的,平日里也低调,不愿意惹事。
  但是这欺行霸市,实在有点太过了,他看不过眼,身为观风使,他也不能看到了当没看到——这原本就是他的职责。
  倒是明晓媚有点好奇,“我们会有什么麻烦?你们得罪了什么人?”
  她身为一郡掌法的女儿,在本修院修行,不但要学修院里的知识,修院外的历练也很关键,这是在培养眼界,同时关系到她未来的发展。
  “有人要我家公子入赘,我家公子不同意,”伙计笑一笑,“然后这个木炭铺子,麻烦就不断。”
  入赘?李永生三人瞬间就明白了,在中土国,赘婿的地位极低,基本上跟吃软饭划了等号,在女方家没地位不说,服徭役之类的,也是由赘婿来完成。
  人家林公子有这么个木炭铺子,养活自家不成问题,为什么要去当赘婿?
  “在不在这儿买?”杨国筝皱着眉头低声发问,与普通的官二代不同,他是个非常不喜欢麻烦的人。
  “我不想排队,”李永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若是所有铺子都得排队,那没得选择,现在既然可以不排队买到东西,为什么不那么做?
  明晓媚思索一下,“那就买呗,排一会儿队,没准又涨价了呢。”
  中土国在平抑物价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像这种下雪天涨价,搁在地球界国家都拦不住,2003年那场非典型性肺炎,板蓝根能飞涨二十倍。
  四十斤枣木木炭,足足装了两个大草袋子,往马车上一放,三人就回转了。
  旁边早有排队的人,关注着他们三个,发现买了木炭没啥事情,于是也有人过来问价——排队不排队的倒是在其次,关键这里便宜啊。
  “你们最好等一等,看一看那三个外地人的下场,”旁边又有闲汉抱着膀子过来了,“本乡本土的,我就只说这么多。”
  李永生虽然离开了,但是一直关注着这里,看到有人跟风去买木炭,他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坏了,为了防止跟风,对方估计也不会放过自己三人了。
  他马上吩咐车夫,“去教化房。”
  彰德只是豫州郡的一个府,并不是郡治所在,地方上做事,有时候真的没什么顾忌。
  三人在这里,人生地不熟,遇到麻烦的话,肯定要去教化房求助。
  他想的一点都没错,而且有点晚了,一辆马车疯狂地从后面追了上来,车夫还在大喊,“停下,不听话就烧你家房子!”
  李永生他们雇的马车,是本地专业干这个的,车夫其实也是五大三粗的,他犹豫一下,终于苦笑一声,“几位,对不住了,我得减速。”
  杨国筝闻言恼了,“你这么做,不合适吧?”
  “唉,”车夫无奈地叹口气,还是放慢了速度,“你们三位一会儿说两句好话,我再帮个腔,也就过去了。”
  后面的马车追上来,别停了这辆车,这边的马夫跳下车,还没来得及说话,那边就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