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皇庄的名声则是更差,街坊间那些有见识,有学问的人都说,天子已经富有四海了,为什么还要皇庄这种产业呢?那不是与小民争利么?圣君怎么会有这等行为呢?
大家听了之后一琢磨,还真是这个理儿,所以朝议取消皇庄的时候,朝野上下的舆情非常一致,都称之为利国利民的大善事。
天底下的事儿就是这么奇怪,当时谢宏也不是没有应对,乌鸦等人也很努力,可这舆论就是扭转不了,除了正德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对皇庄抱有好感。
相对应的,百姓们对皇帝拥有私家产业表示不满,可对当官的捞钱却都表示理解,即便是不忿的,大多也都是由于眼红嫉妒引起的。
按谢宏的猜测,大概就是因为心态的问题。由于有了科举制度,寒门出身读书人也就有了出仕当官的渠道,尽管他们通过科举正途当官的难度,要远高于那些有荫庇的世家之后,或者那些渊源深远,有诸多帮衬的人,但是通天之路终究是有了的。
潜移默化之下,百姓也就把士人视作跟自己一样的了,尤其以京城百姓为甚。这样一来,在面对皇帝的时候,百姓也好,士人也好,那都是打工的。天下都是皇帝的,其他人当然都一样了,士林清议也是一直这么引导舆论的。
而士人和百姓的不同,不过是在待遇上有差别罢了,这差别主要还是按能力划分的,即便有些是仗了祖辈的荫庇,其他人也都能表示理解,怪也只能怪自己投的胎不好,而对那些运气好的羡慕一番罢了。
千里为官只为财,百姓们都懂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不捞钱,不以权谋私,苦读后,获得成功的优越感又要如何体现出来呢?付出努力后,总要有些好处,百姓的理念也很朴实的。
所以,在百姓心中皇庄是罪大恶极的;士大夫却是清正如水,用权力捞的钱那是应该的,是老板应该给的分红,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贪腐呢?
而太监跟皇庄加在一起之后,那就算倾黄河之水,也没法洗清他们的滔天罪恶了这些坏蛋借着皇庄侵占土地、对雇农横征暴敛,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事迹真是多了去了。
什么?太监不会抢女人?那就错了,太监就是天生的坏蛋,做坏事不需要理由,就算身体有了缺陷也没关系,反正抢了之后总会派上用场的。
谷大用亮出身份倒是吓住了衙役,却引起了围观众的骚动。一时间,指责声、斥骂声、诅咒声纷纷响起,虽然没人敢挺身而出,指着胖子的鼻子骂他,可投在他身上的无数恶意的目光,让谷大用很不自在。
“你这阉竖,旁人怕你,本官却不怕你”黄宇心中大喜,这是大好的机会啊什么机会?当然是搏清名的机会了谷大用在这里,他早就知道了,不是这个胖子显眼,这珍宝斋还没那么快就暴露出来呢。
有了准备,就更没什么好怕的了。要知道,劝谏皇上和骂权阉,都是搏清名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只要骂的足够精彩,明天自己的清名就会传遍京城;三天就能名震京畿;一个月之内,连南直隶都会为之震动,好机会啊
“近日流言四起,引了无数百姓在此驻足,是以内阁传出令旨,又有九卿附署,顺天府这才奉命前来维持秩序,免生不测……本的,正是圣人所言的以仁为本之念”
“至于皇庄与这几个苦主之间的纠纷,目睹者甚多,也并非是本官偏听偏信,又或栽赃陷害,不信?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且听听百姓们的呼声”黄宇须发皆张,倒有几分正气凛然的模样,说着,他双手一挥,向人群中问道:“可有人愿意出来作证?”
“我愿意”
“小民也愿意”
……
众人纷纷响应,全不见刚刚的同情或理解。心理倾向不同,那么看待同样的事物,得到的结论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顺天府的手法不怎么高明,黄宇的解释也漏洞颇多,可只要一个人愿意相信某一件事,那么就算有再多的证据摆在面前,他也不愿理会。
此时的情况就是如此,对太监和皇庄的不满和愤恨,化成了一股阴风,吹遍了每一个人心里,再加上群体的效应,所有人都站在了黄宇一边。
黄宇也是一把年纪了,一张老脸折折皱皱很是沧桑,原本百姓们看着也有些厌恶。可听了他义正言辞的话之后,再看时,却大为改观,都觉得黄大人一声正气,乃是不惧权势、为民请命的好官,那张老脸似乎也是光芒四射的,都是为之叫好不迭。
而店里的那个少年伙计,虽是眉清目秀的,可既然是太监的手下,没准也是个小宦官,听说皇上不是就喜好这一口吗?于是,即便是最初的那些女眷,这时也都转了念头,即便有些许同情,也不会宣之于众了。
谷胖子原本就不是个有急智,口舌也拙,哪里辩得过进士出身的黄宇?更兼对方还有无数围观众的助威,本来想反驳的言辞也是一下就憋了回去,涨得满脸通红。
见他说不出话,黄宇气势更涨,他高喝道:“众衙役听命,封店拿人”
“喏”气势浩大的助威声极大的鼓舞了衙役们,他们一时间忘记了对番子的惧怕,轰然应诺。
“连皇庄你们都敢动手,真的没有王法了吗?”
本来见谷大用都已经被自己的浩然正气震慑住了,黄宇正在得意,却冷不防对面那个少年突然开了口。他的声音还带点童稚,显得有些尖利,可不知为何,黄宇却觉得那声音中却蕴含着威严,让他心里有些发紧。
是错觉吧?黄宇摇了摇头,谷大用是八虎之一,有随堂太监的职司,在这样的声势下都被吓住了,这个本来脑子就有些不太清楚的少年又能如何?威严什么的,恐怕是周围的呐喊声太大,所以才产生了错觉吧?
他嘿然冷笑,道:“王法?本官乃是天子诏命的顺天府尹,本官就是王法百姓的呼声这么高,这就是民意既有王法又有民意,你一个小小的孩童又懂得什么?给本官拿下”
正文第222章一支穿云箭
第222章一支穿云箭
衙役们虽然诧异这个少年的大胆,却也没多想,只要不是那个传说中的谢宏,京城里真就没有哪个少年会放在他们的眼里。
各位大人家里的公子少爷自然不同,可那些少年都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可能在这店铺里当个伙计吗?
所以,没人在乎,一些老成的衙役心里还有顾忌,走得也慢;那些年轻的,被呐喊声一激,早已经血气上涌,忘乎所以了,哪里顾得许多,蹿上前去,探手就要抓人。
“大胆”谷大用刚刚被众人的呼喊震住了,可眼见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衙役居然欺上头来,他哪里还会发呆,尤其是这些衙役的目标还是……
他的喊声还是慢了,更重要的是,就算他喊得早也没人理会他,眼见着,一个衙役的手已经沾到了少年的衣襟。
正这时,门后伸出了一把连着鞘的刀,又快又狠,如毒蛇吐信一般,重重的砸在那只手上,即便在漫天的呼喊声中,清脆的骨头断裂声也是清晰可闻。
随即,刀收人现,那刀的主人也从门后闪了出来,后面源源不断的有人跟了出来,在店门口站了一个半圈,中心的正是谷大用和那个少年。
挨了打的还没反应过来,其他衙役大惊之下,却都已经站住了脚,本来就落在后面的那些更是小步向后蹭着,还不时的回头张望着。
原因很简单
飞鱼服绣春刀
锦衣卫的番子衙役们一直恐惧着的人出现了。
黄大人是个懂分寸的,今天办的是大事,除了如周班头那样的心腹,他也不会把具体的安排告诉其他人,所以,衙役们是真的怕得厉害,一看见这个服色,就已经腿软了。
怕的不光是衙役,随着番子们的出现,周围的吵杂声也迅速的消失了,本来喧闹着助威起哄的围观众都闭上了嘴,一个个噤若寒蝉的样子。
番子原本是没什么可怕的,京城里面足有好几千番子,大伙儿早就司空见惯了。何况多年以来,百姓们已经习惯了锦衣卫的低调,这些家伙在京城是不敢嚣张的,谁不知道啊?锦衣提督牟斌对刘大学士执的是主仆礼
头目如此,下面的人又怎么嚣张得起来?他们敢么?
可南镇抚司那些番子却是不同的,那些家伙的头目就是个疯子,用嚣张都不足以形容他,只能用疯狂才有点贴切的意思。他们谁都敢打,而且又是彪悍凶猛得很,比起草原上的鞑子也不遑多让。
传说中,这家珍宝斋就是在皇上的授意下,由谢宏置办的,从这里面出来的番子,又会是从哪儿来的呢?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南镇抚司的那些猛兽。
百姓们都很现实,所以也很识时务,虽然前两次,番子们都没有为难百姓,可那两次围观的人也没给他们的对头助威啊这些人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要是惹急了见人就打怎么办?而且这次明显跟之前还有些不同,番子们居然拔刀了……
围观众推搡着往远处退开;
衙役们也开始后退,不跑的是傻子
他们心里都是大骂:之前对上战斗力高,人数多的对手没亮真家伙,怎么对上咱们这些没战斗力的反倒把刀子拔出来了?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
“他们不敢杀人,跟老子上”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然后,不断后退的人群中,一个身影排众而出,十分英勇的向着番子们雪亮的刀锋冲了上去……
虽然他脚下有些踉跄,手里也没拿武器,到了最后几步甚至开始退缩,有要停下退开的意思,可最终,他还是冲了上去。
变故就发生在一瞬间,也没人看清那个英勇之人的面目,英雄只给他们留下了个背影。
不过还是有聪明的人想明白了话里的含义:对啊正是因为人少又不敢杀人,这才亮刀子吓唬人呢,看看吧,出来的番子统共不过几十个,大伙儿一拥而上没准儿就拿下了呢。
这样想着,也有几个胆大想搏富贵的,脑袋一热跟在了后面,不过更多人却是无动于衷。傻子才上去呢,就算他们人少,而且还不敢杀人,那也不是自己这伙儿人能对付得了的。
几十个怎么了?扫平兵马司那次,动手的也就五百人罢了,据在现场的人说,其中很多番子还没捞着动手的机会。那里面是卧虎藏龙啊第一次出来个彪悍的刀疤脸,第二次出来个威猛的黑大个,谁知道这次会有什么怪物出现?
就算没有性命之忧,也犯不上去挨揍啊。
何况……
“啊”一声惨叫兀然响起,然后,英雄倒下了。
这个不知名的英雄虽然很有大无畏精神,可跟兵马司的张指挥使差不多,勇气跟实力不成比例,于是他倒下了,而且下场更凄惨,因为他再也不会起来了,因为番子直接一刀抹了他的脖子。
血光四溅,跟着后面的几个人大惊,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却已经来不及了,他们虽然避开了刀锋,可却被几支弩箭夺去了性命。
杀人了衙役也好,围观众也好,都是倒抽了一口冷气,然后往更远的地方退了过去。他们实在是心惊不已,彪悍也就罢了,好歹原来还不杀人,可现在却是开杀戒了
这帮杀神不但开了杀戒,甚至还动用了弩箭太可怕了。疯子还用弩箭,这谁受得了啊?
“传讯”
如同刚刚闪现的那个英雄一样,世事总有例外。与其他人的畏惧不同,黄宇黄大人依旧卓然而立,气度森然。即便番子们已经动手杀了人,面对那沾了血的屠刀,他却是丝毫都不畏惧,反而面露喜色,疾声发令。
“喏。”周班头不知道从哪里钻了出来,应了一声,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圆筒,用火媒点燃了一端,将另一端朝上。
随即,‘嗖’一声响,那圆筒中居然冒出一支火箭,带着烟火一路飞上云端去了。
“是神机营的令箭”有那见识广的叫喊出声。
这个时候发令箭?众人都是有些摸不到头脑,不过心里却都隐隐有些预感,恐怕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也有人观察敏锐,还注意到了别的,那就是周班头的声音跟那个英雄有点像啊是偶然?还是英雄声音也略同?
神机营这令箭跟焰火差不多,若是在宣府那种地方倒是司空见惯的,可京城乃是重地,自然不同,就算是正月里,京城,尤其是内城也是严禁燃放焰火的,为的当然是安全起见。
所以,正阳门这边令箭放了出去,几乎全城的人都注意到了,尤其在几处地方引起了很大的反应。
……
最重要的一处是文渊阁,本来正在议事的诸位大人,包括平时最稳重的刘健在内,所有人全都站起身来,眼睛都死死的盯着外面的那一抹轻烟。
好半响,众人才发觉了自家的失态,又坐了回去,神情间却都有些讪讪的。
“这奸佞竟然嚣张至此,接二连三的在京城肆虐,他真的以为有了皇宠护身就可以无所不为了吗?”第一个说话的是刘大夏,他的语气虽然愤怒,可神情间却带了一丝喜色。
“那些出身市井的小人就是如此,只要得了一次手,就会乐此不疲,哪里会考虑得长远周全?刘部堂,兵部那边的布置不会有问题吧?”闵珪也是满面红光,最后动手的虽是兵部,可终究是由刑部挑的头,眼见成功在望,他自是开怀。
“参甫亲自出马,再加上李阁老门下高弟,此次定然万无一失,闵部堂只管宽心便是。”受到闵珪质疑,刘大夏也是怫然不悦,于是不软不硬的顶了对方一下。
他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上次出动的是主事孙松,结果铩羽而归,这次他干脆派遣了阎仲宇这个兵部右侍郎,为了防止万一,甚至还带上了监察御史王新亮。而且,调动的部队的精锐程度也远胜上次,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失败的理由。
“多行不义必自毙,那奸佞也算应了这句俗语了。”谢迁谓然叹道。除了直接参与的两位尚书,文渊阁里面就只有阁臣了,为了防止走漏风声,此次行动知情的人也是很少。
“各位,不觉得此事有些过于顺利了吗?”李东阳却是眉头不展的模样。他很是想不通,谢宏之前的多番谋划都是细致入微,环环相扣,怎么这次这么容易就上了圈套?难不成这人真是个疯魔的,不发疯的时候是个智者,发了疯就是个魔障?
按照他的预期,谢宏应该有其他应对办法,而不是直接动手才对,反反复复只用一个招数,他就不怕万一?哪怕是亮圣旨都比直接动手的法子好。虽说朝臣们要限制中旨,可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在皇上这两天还没上朝,这事儿甚至还没提上议程呢。
李东阳原本打定的就是用水磨功夫的主意,结果现在,本打算备而不用后手反倒用上了,这岂不是让人奇怪么?
“宾之无须多虑,我等只静观待变即可。”刘健沉声道。
这时该布置的已经布置好了,事态最终如何只看双方的谋略和应对,却不是他们这些背后的棋手所能控制的了。李东阳也明白这道理,也不再说,微微摇摇头,闭目沉思,推演其中变数去了。
……
动静最大的一处是内城的一处兵营,数千士兵鱼贯而出,手中拿的不是刀剑,却是各式火器如果有懂行的看到必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些军兵此时的装备,完全是临战的状态。可京城附近尽是太平,哪里来的什么敌人呢?
大多数士兵手里平端着霹雳炮,甚至在前列的连火媒都点燃了,明显是已经装填好了铅字,进入了发射状态,否则谁会费那个力气平端着啊?霹雳炮很重的。
还有几队人抬着大连珠炮,这就更令人心惊了,这东西比霹雳炮还厉害,属于重火器了,连这东西都拿出来了,不是对敌又是做什么?
更有不少人身上背着箱子,不用问,里面一定是火蒺藜、神机箭之类的东西了。
看这模样,除了偏厢车和将军炮,神机营全副装备都已经带上了,到底是要对付谁?兵营附近的百姓多少有些见识,见状都在心中布满了疑云。
……
反应最小,或者说,根本就是无动于衷的人是谢宏,以及南镇抚司里面的所有人。
谢宏倒是看见了,不过也就是瞥了一眼而已,然后就掉头去跟董平继续研究了。
也有人提醒他,曾鉴一直有些不放心,看了那轻烟发射出的方向正好在前门附近,老人也提醒了谢宏一声。
“唉,二弟又顽皮了吧?”这次谢宏头都没抬,甚至都忘记了称呼问题,直接就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说完后,他也没察觉到自己的失言,只是摸着下巴犯愁,高炉这玩意很难弄啊,后世的时候听人说不是很容易来着吗?
同时,谢宏也很庆幸,还好把二弟糊弄到店里去了,不然哥们在这摆弄高炉,那个不靠谱的家伙突然放个烟火出来,那不是要命呢吗?多危险呀
正文第223章皇帝出没,请慎行!
第223章皇帝出没,请慎行!
谢宏不是圣人,肯定会犯错,对于珍宝斋这边的局势的判断,他就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冤枉了好人。
好在,被冤枉的人也不在乎,一则是没听到;二来是虱子多了不怕咬,朱公子被冤枉的事情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件两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