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弄臣-第3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你自己也知道不好意思啊?李、杨两家是通家之好,杨慎更是李东阳的入室弟子,时常去李府走动,不过他和这位世兄的接触并不多,因为李兆先大半时间都不在家。在老家的时候自不用说,就算到了京城之后,他也一直在外面晃dàng。

所以,杨慎还真就不知道,这位世兄居然如此不着调。先前他是冤枉周王了,那位王爷不是不着调,而是心眼太实诚,结果让人给忽悠了,这一大一小两个王爷还真是遇人不淑啊。

“世兄,那你今天来报考的是那个学院?”今天来的多半是从政的,小半是学自然科学的,不过,依李才子的这种不着调的xing子,哪种也不像啊。

“我呢,最终是要去音乐学院的,你不知道,那里有好多新乐器,不光是钢琴,听说在冠军侯的提议下,杨大家正在研究一种叫做管风琴的乐器,用那种乐器演奏,曲调之优美全不在钢琴之下”李兆先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是啊,要不是数学更有趣,我也想去音乐学院呢。

”这俩人投缘也不光是因为离家出走的爱好,他们还有另一桩共同的兴趣,提起那些新乐器,两人都是一脸痴mi的样子。

“不过,我听说政法学院的考试题也满有趣的,所以呢,我打算先参加政法学院的考试,然后再转系去音乐学院。”

“这也行?”杨慎实在忍不住了,为了考题有趣来参加考试世兄你也太奇葩了吧?

“怎么不行?”

李兆先理直气壮的反问道:“所有的学院都是可以互通有无的,只要提出申请,教授根据平时的观察,附署意见之后,就可以转系了。

就算自己没提出申请,若是教授认为某人不适合当前的领域,也会提供意见,供当事人参考的,当然,这种事还是以当事人的意见为准。”

“那考题”转系什么的也就罢了,考削艮有趣却让杨慎很在意,考试是多郑重的事,考题怎么可能用有趣来形容?

“那几位考生,请快点入场,休要耽误了时间!”

说话间,他们早就走到了考场前,只是众人排队入场,他们排在最后,所以一时间并没有引起旁人的关注。现在别人都已经进到考场内了,维持秩序的吏员当然会催促他们了。

“这就进去了。”李兆先向那吏员一拱手,然后扯着杨、朱二人就走”“等下发下题目,你看了就知道了,听说这些题目是冠军侯和皇上一起研究出来的,你想想,能不有趣吗?”“”有趣?跟皇上有关的考题,恐怕不能单用有趣来形容吧?谁不知道啊,皇上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奇葩,你俩的道行比他可差远了……

杨慎头晕脑胀的被扯了进去,只觉乌云盖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用剧院当考场,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监考比较容易,剧院的的结构是聚音的,若是周围一片寂静,很小的声音都会被放大到很响亮,想要si下里搞小动作是很难的。

坏处是对考生而言的,关乎日后的前程,又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考试,很多考生本来就很紧张,这种宏大的建筑放大的不光是声音,而且还有紧张感。

一路走到位置上坐下,杨慎发现不少人都是脸sè苍白,甚至有人的额头上冷汗直流,要知道,现在可是二月,剧院里面一点都不热。

杨慎本来也有些紧张的,不过看着坐在自己右手边的李兆先,他戴着皮帽的那副滑稽模样,让杨慎一点都紧张不起来。其实不光是他,周围不少人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李某人,真心说,这打扮一点都不低调…,…

另一边的朱厚烷却是两眼放光,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不象是来参加考试的,反而像是等着吃大餐似的,有这么两个活宝在身边,谁还能紧张得起来呢?

“开始考试……”

考试即将开始,杨慎连忙收敛心神,准备应试。!。

第一卷第610章考试确实很有趣

尽管杨慎也做了不少准备,可对于这场入学考试,他心里还没什么底。因为,未知导致恐惧。

天津那批吏员,都是入学最早的一批人,那个时候常春藤书院还没有入学考试,这项制度是后来才加入的,所以那些人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只要将小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就肯定能通过考试。

小学教些什么?不过识字、行文罢了,对杨慎来说,这些东西一点压力都没有,只有算学让他有些头疼,在天津的时候,他没少向人请教。

不过刚刚被李兆先一搅合,他又觉得有点信心不足了,皇上和谢宏的出的题目,而且还让李兆先觉得很有趣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千万不要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题目啊?

杨慎本是不信神佛的,可这时却也默默的祈祷了一番,至于他这个已经弃儒家圣贤如敝履,又敬鬼神而远之的人,到底要向谁祈祷,就值得商榷了。

直到考官们开始分发卷纸,杨慎这才将纷乱的思绪整理好。

这场考试和科考的差别很大,除了时辰不同之外,也不知是监考人员太过自信还是怎地,入门前也没人搜身。要是会试的话,入门前的搜查和处罚,可都是相当严厉的,想带一片纸条进去都难。

杨慎自己虽然没准备小抄,可通过对周围的观察,他还是发现了不少有些鬼祟的人,和李兆先隐藏形迹的鬼祟不同,那些人明显是身上带了什么东西,不时就会自己扫上一眼。

此外,考场的布局也不一样。

剧院原本是没有桌子的,所以,现在杨慎等人面前的书桌都是临时摆上去的。桌子不大,摊开两张宣纸在上面差不多也就满了。

在贡院考试的话,是在单间里的而且需要带吃食什么的进去,一考就是两三天。这里却没有这种安排,也没有让人在此过夜的打算。座位之间都相隔不远,若是艰力好的话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周围人的试卷…………这考试是不是有点太过轻率了呢?杨慎皱了皱眉头。

等到他拿到考卷,又发现了不少异常的地方。

这考卷上是有字的,而且字还很多。

科考的试卷也有字,不过只是一道题目罢了,寥寥数十或者百余字,足以将题目阐述清楚,就算不清楚考生也没处说理去,连题目都看不懂,还想入朝为官?做梦吧。

但是这入学考试,显然是要将不走寻常路的模式进行到底了,考卷上,每隔一段空白就会有或多或少的几行字,每个都是题目。习惯了科举的套路,乍一看到这样的考卷杨慎觉得密密麻麻的有些眼晕。

光是题目也就罢了,最奇葩的是,这考卷的最顶端还有一堆小字杨慎凝目一看,发现竟然是些说明事项!这模式很奇葩,说明的内容也很古怪。

首先是答题时间,上面写的明白,考试时间共三个小时,其中文史两小时,算学一小时,这是文科生的规矩,理科生反之。一共才一个半时辰,对比会试这时间简直可以用仓促来形容了。

然后是答题格式,上面写的分明,不限文体格式,推荐用白话,也可以用骈文,要是实在忍不住用诗词来表述也无妨,皆不影响成绩。

看到这里,杨慎听到周围传出了一片吞口水的声音,他很理解其他考生的心情。

这考试实在太怪异了,不限格式倒也罢了,居然推荐用白话,这不是坑爹吗?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写固定格式的八股文,然后才是诗词、骈文,白话………………这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吗?

杨慎自己倒不奇怪,天津的官吏经常,不,应该说始终都是面对百姓和商人的,那些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稍微深奥些的词句,他们就会mo不到头脑了。不管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是不脱离群众,掌握好白话都是很有必要的。

何况从小学毕业,来大学应试的人也为数不少,那些人可是从零开始学习的,能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认几千个字,并且书写顺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写骈文,或者作诗词那就太过玄幻了,不是每个人都向冠军侯那样天纵奇才的。

最后,答题的字数也不限,要是写的少,就在卷子上作答,那里的留白已经足够;写的太多,超出了也不要紧,写在白纸上,附在后面就是了。这后面还有个括号……

杨慎也不知道这个符号叫括号,不过他也知道,这玩意八成是做补充说明用的,括号里面写着:适可而止方为上。也就是说,出题的人告诉考生,你们最好少写点,否则……嗯,以皇上的风格推断,潜台词大概.就是:太多了,朕就懒得看了。

饶是杨慎做足了准备,而且还得了李兆先的提示,可他还是缓缓神,这才重新将精神集中起来,不是他承受能力差,实在-考试太奇葩。

想到这位世兄,杨慎略一侧头,用眼角的余光往右手边扫了一眼,只见李兆先已经笔走龙蛇开始答题了,一边答题,这人脸上也是眉飞sè舞的,好像那题目本身就是一片绝世好文似的。

李世兄在这里,果然是如鱼得水啊,默默感叹一声,杨慎转过头来,开始看题目了。

开头已经如此了,正题当然也不会太靠谱,这不,第一道题目就让杨慎看得一怔。

“看过《西游记》,或者听过这本书的评话的考生请作答,你认为此书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你又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感悟?不知道此书的人也不用担心,本题作答与否,不影考评分数。”

“…………”杨慎默然,而且他还头晕,这本书他知道,起先是候德坊当评书讲的,后来因为人气很高,所以路边社就将其印刷出版了,后来还排成了戏剧,在京城也是风靡一时。

要是四书五经的典故,杨慎肯定毫不迟疑就下笔了,可是这些神怪志异的评书,他从来就不会去眷,所以他也是只知其名,不知其详,更别提写什么感悟心得了。

好在………………好吧,尽管最后那句话让他放了心,可他还是不禁腹诽了两句,不影响考评分数,你把这个题目写出来干嘛?这不是坑爹吗?

同时他也知道李兆先为啥那么兴奋了,这人没事最爱打听八卦,找些奇闻异事来说,这么流行的话本他肯定看过无数遍,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了,当然是正中下怀啊。

从周遭那一片叹息声中,杨慎可以确定,跟自己一样,大多数人,或者说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没看过这本书的。

没关系,反正题目还很多,不着急,杨慎在心里安慰了自己两句,接着去看下一道题目了。

“看过《三国演义》,或者听过这本书的评话的考生请作答,你最喜欢书中那个人物,最讨厌哪个人物,请写明原因。

不知道此书的人也不用担心,本题作答与否,不影响考评分数。”

尼玛,这是作者骗字数呢?否则,后面那句话是怎么个意思?杨慎只觉眼前一花,额头一凉,然后就开始轻微的耳鸣了。

不过还好,三国演义流行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候德坊配的那首《临江仙》,让杨慎很有些共鸣,对那个未知的作者也很欣赏,所以,爱屋及乌之下,他看过这本书,再加上三国志的底子,倒不至于象上一道那样一筹莫展。

可他心里还是止不住的腹诽,开头两道题目都和白话小说有关,难怪出题方推荐用白话答卷呢,而且,开头两道题都不影响成绩,这倒是图个啥?

这道题他答的很快,三国人物既是小说角sè,同样也是历史人物,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人当然有所寄托。构思,措辞,下笔,杨慎也是一气呵成,很快就作答完毕。

尽管这次很顺利,可他一点都不兴奋,因为现在只是个开头,远远称不上顺利,后面的奇葩题目还多着呢。

第三题印证了他的猜测,这道题目跟前两道一模一样,只是作品换成了《西厢记》,问题换成了对爱情的看法,最后那句不影响成绩什么的,杨慎直接就略过了。

没办法,既然已经上了贼船,也不容他退缩了,有问就答呗,还能怎么办?杨大才子硬着头皮开始硬憋……爱情神马的,他真的不擅长啊,总不能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吧?

第四道题目终于不是读后感了,可也没正经到哪里去,从这里开始,题目变成了选择题,也就是列一道题目,然后让考生从甲乙丙丁四个答案中挑选一个。

这题型很特殊,算是前所未见,不过杨慎倒也不以为意,连爱情观都出现了,还怕啥别的啊,可让他头疼的是,这道题好像没有正确答案…………

“你认为书院最重要的是什么?甲、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体系;乙、良好的学习氛围;丙、风景秀丽的教学环境;丁、最好学费少点…………”

这到底是为那般啊?杨慎仰天无语,默然长叹,完全mo不到出题人的心思。

p正好赶上高考了,小鱼也不知道有没有参加高考的朋友在看这本书,不过,对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的艰辛某鱼也曾深有体会,所以就把书院考试的剧情也详写出来了,毕竟书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情节,考试内容也不是纯恶搞,后面会有说明的~最后,如果真有参加考试的朋友,希望这两章可以让你会心一笑,驱除考试的疲劳,鲈州鱼敬上!。

第一卷第611章真是来对了

收费章节(16点)

第611章真是来对了

这道题总是算是没有最后那句坑爹的注释了,也就是说,这道选择题是正式计分的题目。

其实想想也是,这道题本来就不存在答不出来的可能性,就算是傻子,只要他在备选答案上面随便打个勾,也就算回答完成了,但杨慎横看竖看,也想不明白,到底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难不倒傻子,却难倒了才子,这说明出题的人本身也有点问题。杨慎很是不厚道的腹诽着,然后勉强在第一个答案上面打了个勾,反正也就前两个答案还靠点谱,后面那俩……天,那是什么和什么啊

痛苦的捏了捏眉心,杨慎又看了眼周围的动静。到这会儿他也明白了,为啥这里的监考一点都不严格,这么怪异的题目,谁能有针对性的准备小抄啊?

写好的文章?誊写的经典?还是说左顾右盼抄袭别人的答案?都是白扯,除非把市面上的话本都带齐喽,否则带啥也一样抓瞎。

所以,杨慎也不怕左顾右盼被人当成作弊了,要是不看看其他人的状态,他真没法控制住自己越来越低落的情绪了。

当然,右边坐着那位世兄没有必要看,尽管多做了一道题目,可看他抖动眉梢,喜不自胜的模样,明显还意犹未尽呢,要不咋说这人放荡不羁呢?

左边那个也没啥看头,小世子的神情极为专注,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卷纸,手中炭笔也是一刻不停,显然被数学院开出的题目牢牢的吸引住了,并且在努力的解答难题。

那些正常的读书人则多是和杨慎一样,或是左顾右盼想寻点安慰;或是愁眉苦脸的对着卷纸,一脸官司;也偶尔有几个咬牙切齿,念念有词的,也不知是骂谁,以杨慎的猜测,他们八成是在骂出题的考官,可是……那可是辱骂天子啊,还需慎言慎行才好。

将其他人的反应看在眼中,杨慎突然想开了,他本就是个豁达的人,有李兆先这个例子在,他觉得自己似乎想通了什么。

皇上素来以天马行空的作风著称,除了谢宏之外,就没人能跟得上他的思路,所以,与其去思索出题人的深意,莫不如按照本心作答。书院费了那么多时间精力,为的就是替皇上取士,为国家取才,又岂能只是拿来开玩笑?

他强任他强,只若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正如明月照大江,恶搞任恶搞,我自视之若浮云,由他去,由他去……于是,杨慎临阵悟道。

这一悟道,那些本来稀奇古怪的题目就不足为难了,不就是对大明现行的外交政策有什么看法么?

很好?差不多?可以慢慢改进?

才怪要是皇上觉得好,又怎么会那样对待朝鲜和琉球,设立什么倭朝总督府?

很显然,皇上是想让人选最后这个答案,拳头大就是硬道理,不服就打到他服,看看,多鲜明的正德作风啊,就是它了,杨慎大笔一挥,直接勾取,意泰神闲的模样,大有他师傅在内阁票拟的风采。

不就是……

杨大才子下笔如有神,很快就完成了所有的选择题,接下来的题目是简答题。

看完简答题的第一个题目,杨慎的神情凝重了起来,不是因为题目太怪,而是反过来了,题目突然严肃起来,严肃的甚至让他有些吃惊。

“古人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先是引用了一段圣人之言,在这张试卷中,这还是第一次。

“……问: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老有所养?”

这个题目好大,足以用为科举的主题了。若是从前,杨慎自然会引经据典,写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出来,细述用圣人之道教化百姓,使人人有礼,恪守道德,进而达到天下大同的老生常谈。

可是,即便不考虑皇上对礼仪不屑一顾的态度,只要想到天津的见闻,杨慎也知道从前的答案是不正确的。

道德是好东西,但这玩意只适合拿来当自己的行为准则,并不适合拿来要求别人,更遑论朝廷以之要求百姓了。其实,严格去追究的话,圣人的话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