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玄道主-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为何他们认为沈炼尚未证得长生之道,因为斩破虚妄,练成元神,成为长生真人,动静极大,瞒不住人。
  他们已经知晓一年前沈炼不曾离开山中,而在门内某处禁地修行,此前门中没有成就长生真人时会出现的动静。
  这等思绪,于在座诸修心中都如电闪,一掠过去,不值一提。他们都往那泼清泓看去,山门之下,有个中年男子,衣衫褴褛,满身风尘,正在问心路外。
  即使隔着天视地听的法术,众人也看得出这是个地地道道的凡人。
  对于诸修而言,没有窍动,凝结法力,俱可算作凡人,所以也没差。倒是这中年男人眉目风霜虽重,却有一种经历世事的沧桑。
  那双眼睛,显是洗尽铅华,有些返璞归真的样子了,却也能算个修道种子。
  这也足以证明沈炼这随手施展的术法,究竟何等厉害,能让他们看出这么多来。
  景清童子看得真切,便领命而去。
  沈炼吩咐了景清出去后,就开始继续讲道。
  他近来已然逐渐将一身所学融会贯通,尤其是开始领悟五行大道后,只觉此道渊深,无有穷尽,可是天地间任何事物,仿佛都能被归纳在五行当中。
  他还是走上了和紫玲不同的道路,没有去参悟那阴阳之变,而是着重上了五行生克。
  只是五行大道的修行,很不简单,他能施展五行精气出来,演化许多神通,可是体内丹气也化为五行,催动起来,似携泰山之重,难以做到如臂指使。
  就算他如今修行离斩破虚妄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也很难催动最本源的丹气了。
  他仍旧能将雄浑丹气转化五行精气或者太虚八气,用以施展千般法术,参悟无穷妙道,因为五行大道的渊深莫测,更让他施展这些神通时远胜从前。现如今让他再次对上衍虚,就算难言必胜,至少也不会狼狈。
  至于斩破虚妄对他而言其实只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这还需要一个契机。
  沈炼并不刻意强求,顺其自然。
  他博览太微阁群书,识见又很高远,故而讲道也侧重在青玄的道法上。青玄一百零八法,皆是道家功法,精微奥妙,究其根本,不在于威力,而在于求道求长生。
  只是前人留法,后来每有惊才绝艳的弟子于其中推陈出新,让每一门道诀都在悠长岁月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故而一门道诀传承越久,修习的弟子越多,自然会更加玄妙。
  所以青玄一百零八法虽然分为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法,实际上哪些道诀在天罡法,哪些道诀在地煞法,并非一成不变。
  如陈剑眉修行的正是地煞七十二法中的《无形剑诀》,可他绝世之才,连元清祖师的剑意都只当参照,得法而弃法,将来如能成为长生真人,这门无形剑诀必然会被他推演至天罡法的层次,将原来某一门属于天罡法的道诀挤下去。
  故而天罡法和地煞法虽然在威力和对大道的感悟上,有一些差距,可是道诀并非越厉害就越好,正如《太虚神策》虽然为世间顶尖,但修行难度极大,更需要机缘方可成功,证道艰难,自然不适合大部分人。
  而且每一门道诀,如果传人越多,流传越久,不断完善,但是后辈弟子修行的难度也会加大,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悟性、体质都有所不同,前人经验,在一开始能提供不少帮助,在后来就可能陷入佛门所言的知见障当中,于还丹入道时大有阻碍。
  当然这并不是说前辈师长的经验就不可取,只是要能有所选择,这就极考验道性了。
  在别家别派当中,大都也只能等弟子自己闯过这一关,毕竟其他大部分仙宗弟子的师长,自己对修行的道诀,也难以领略透彻,说出来的经验,还未必能及上前辈留下的记载。
  沈炼也没有那么大本事将一百零八法全都领略透彻,但他讲道另辟奇径。
  因为世间万物,皆难逃五行,所以他讲起诸般道诀、道法来,也分出五行来。五行是将宇宙万物分为五种性质,而非是简单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故而每一种道法、道诀中,沈炼都可以讲出其中蕴藏的五行之道,由此阐发,不说具体。让一众长老和弟子心中别开天地,由此对自己修行的道法,生出不一样的理解,提升对修行的认知。
  当然沈炼不可能讲一次道,就能让某些人顿悟,立地成丹。因为任何一个修行者的顿悟,实际上都源于过去许多年来的积累。
  最后因为一个契机,底蕴爆发,方才突飞猛进。
  修行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如果有捷径,那一定更加险峻。
  他讲法正到妙处,天边螣蛇载着一个人从云烟中穿行过来。正是山门外的中年人,也是当初在谷神庙当庙祝的戚三光,说起来他还是戚三问的血脉后人,同青玄缘分不浅。
  戚三光随景清落在太乙峰头,但见得此处烟霞散彩,日月摇光。但却没什么仙宫金阙,琼楼玉宇。
  他认得沈炼,此时正跌坐云中一朵青莲上,口吐玄音。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戚三光也不敢造次。他跋涉千山万水,飘流过海,来到此地,只为长生而来。
  多长时间,无数的苦头都吃了,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因此静静坐下,聆听玄音。


第115章 遣龙治水,气贯阴阳
  沈炼见到戚三光来,也不打住话头,又接着说了半日。
  他讲法玄微,初始戚三光还因为玄音微妙,能够听得入耳,只是不能理解,到后来但觉头脑昏沉,那一字一句,如同棉花般,塞进耳朵里,心头只余下一片木然,轻飘飘的,茫然不知所以。
  等到沈炼玄音停歇,方才如梦方醒,只是环顾周围,那些仙长都不知道去了何处,消失无踪,只看到明月如水,披在沈炼身上,风吹如浪,摇曳他的道衫。
  戚三光纳头就要拜倒,口中随即说道:“弟子戚三光拜见沈仙师。”
  只是他这一拜,受到无形之力,始终没能成礼。
  他知晓沈炼神通广大,几近仙人,因此也不以为意,任由这股力量将他扶起来。
  沈炼道:“这一路千山万水,你能走来,足见心诚,你如要学些神通,可在此修行三年,便可以回人间逍遥快活,我也不禁止将学到的本事传给子子孙孙。”
  戚三光道:“弟子这些年来,尝尽人间百态,已经无甚留恋,只想求道长生。”
  “你要学长生之法,却是晚了,修行起来事倍功半,将来也是在山中孤老至死的结局,你可想清楚了。”沈炼淡淡道。
  “弟子还是想试上一试。”戚三光抬头看向沈炼。
  沈炼笑道:“求道不仅艰苦,还要忍受寂寞,熬不熬得下来,还得看自己。”
  不待戚三光回答,沈炼朝戚三光一指点去,登时在其足下,就升起祥云,转瞬间穿过云海,就到了一座峰头,上面有片片竹海,山峰延绵,十分广大,远胜过他在人间见到的那些名山大川。
  他落在一座小院上,大门无风自开,只听里面有人道:“教尊深夜造访,为何事来。”
  戚三光随沈炼一同进了小院,看到厅堂里面坐着一位青年书生,手里本拿书卷,看见沈炼到来,便放到桌上,迎了上来。
  沈炼道:“卢师弟这人入山求道,我想将他托付在你门下。”
  书生自然是卢守义,他得了奇遇,突飞猛进,入道还丹,在青玄已经是一流人物,只是酷爱清净,才到清凉峰上,竹海旁边,寻了一处空地,开辟道院,平日里修身养性。
  他瞧了戚三光一眼,以他今时今日的本事,一眼就瞧出戚三光根底,笑道:“既然是三问师兄的后人,收下也无妨,只是授道解惑,我可及不上教尊你。”
  沈炼道:“我让他来你这,不是学什么道法,而是跟你读书。”
  卢守义一笑道:“教人读书,教尊确实不如我。”
  然后对戚三光道:“你年纪大了,可还愿意学?”
  戚三光向沈炼问道:“沈仙师,读书跟求道长生有关系么,我向来没读过什么书。”
  沈炼笑吟吟道:“读书能知理,但说对修道有没有用,可难说的紧,怎么你不愿意跟我师弟读书么?”
  戚三光道:“不是弟子不愿意学,只是弟子千山万水过来,是为了勘破生死,求道长生的。”
  沈炼道:“那你先跟在本座师弟身边读一段时间书,如果你能学而有成,我自然会教你入门道诀,你看如何?”
  戚三光道:“弟子遵命。”
  沈炼道:“那就这样,卢师弟今日月色正好,你我且杀上一局,至于三光,你去旁边的竹林伐一些竹子回来,当柴火烧,给我们取暖。”
  戚三光心道这新伐的竹子,如何能生火,况且你们当早就寒暑不侵了才是。
  他本欲问,心念又转,这便是考验了。
  因此恭敬一礼,就往竹林去了。
  卢守义皱眉道:“师兄,这清凉峰的苦竹,坚硬不下于精铁,他虽然有点练气功夫,怕也砍不动。”
  沈炼道:“他今日听了我讲道,浑身还残留了些许道意,正好让他借此发泄出来,不然以他如今半衰之躯,粗浅修为,只能不负其重。”
  卢守义道:“原来如此,没想到教尊竟然将三问师兄的后人都接引回山了,想必他泉下有知,当能有些欣慰。”
  “我等入山时,下院就剩下三问、不归、师姐和陈师兄,如今其余三人皆已经入道还丹,唯独三问师兄早早道化,可见世事绝非十全十美,只是他终归为宗门贡献不小,如今后人也至少有了些许心性,宗门也当为他做点什么,便回报在他这个后人身上吧。”沈炼悠然说道。
  卢守义叹道:“宗门这些事,怕也是束缚了教尊你。”
  沈炼道:“要不,你来做这个掌教?”
  卢守义一声感慨,却引来沈炼石破天惊的回答。引得他一时半会,居然不知如何作答,最后才道:“沈炼你又开玩笑了。”
  他这一下,却是将当初两人间的称呼都用了出来,不再称沈炼为掌教。
  虽然有些失礼,但是两人相视一笑,颇有些回到初入山门时的样子。
  沈炼道:“我说不是开玩笑呢?”
  卢守义道:“若在往昔青玄强盛之时,我做掌教也可做得,只是如今修行界局势紊乱,也唯有你方能保住青玄万年基业。”
  “你说的不错,我也不是现在就要传位给你,只是如果哪一天到了合适的时候,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可会把这千钧担子交给你。”沈炼道。
  卢守义正色道:“自我认识你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你很难被任何事物束缚住,只是你终归是有情义的人,所以青玄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你也肯接手,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会替你好好守护青玄。”
  沈炼幽幽一叹道:“守义,你是真君子。”
  他素手一挥,就出现棋盘棋子,两人不再言语,各执黑白开始对弈起来。
  在沈炼和卢守义在对弈时,太苍山,广清仙宗之内,也有两个人在对弈。
  一人身穿道服,正是还真。
  另一人白衣如雪,气势凌厉,即使对弈之时,都掩不住那一丝森然杀机。
  他手持白子,迟迟不肯落下,最后道:“先声有势,后发制人,遣龙治水,气贯阴阳,师兄你的修为,慕白望尘莫及。”——


第116章 位列仙班
  此时月光皎洁,两人对弈在半山亭中,往上方望去,有一座天宫若隐若现。
  还真大袖一挥,拂乱棋局,微微一笑,道:“为兄算得了什么,慕白师弟,轻描淡写,就除去白素还,方才是于无声处落惊雷的惊天手段。”
  同还真对弈,白衣如雪的男子,正是还真的师弟陈慕白,更同白素还有血缘关系,只是两人分属不同门派。可他们皆能迈入破妄,实是算得上天下间的异数了。
  陈慕白看向还真,缓缓言道:“可惜就算没有白素还,青玄实力比过去几十年,也是有增无减。”
  他想到那日沈炼擒住白素还后,他暗藏一边,被那双如同清渊般的眸子盯住,霎时间就仿佛被看清了一切底细,令他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如非他决断非常,怕是那日还得留点东西,才回得来。
  这样让他清楚了,这位年纪轻轻的青玄掌教,已然在修行上,比他们走的更远。
  还真瞧向太苍山顶部那若隐若现的天宫,目光悠悠道:“无妨,青玄就算沈炼能成就长生真人,可是依旧有无法弥补的大患即将发生。”
  陈慕白面上有些许意外,实是不明白还真为何有如此说法,难道还有什么事他都不知道,他说道:“师兄何出此言?”
  还真道:“还不到说出来的时候,我看师尊的凌霄宫怕是快要成为法宝了。”
  陈慕白也看向那恢弘的天宫,气象万千,在月光下,隐然有紫气围绕,如同真龙,仿佛可见鳞爪,不禁悠然道:“确然如此,怕是我等今生,也有希望见到天庭重现,从此位列仙班,无灾无劫。”
  还真握住陈慕白的手,沉声道:“会有那一日。”
  ……
  沈炼独立于紫府峰最高处,在青玄五峰中,紫府峰仅次于太乙,可在这个峰头,除却能看到其他四峰之外,尚能看清楚底下流淌的幽河。
  烟云围绕,日光一来,就化成千般紫气,氤氲蒸腾,如同道家练气士功行深处时紫府的情状,这也是紫府峰名字的由来。
  燕不归从山下沿着小径,一步一步走上来,因为紫府峰除却是青玄五峰中元气第二浓厚的福地之外,更建立了许多道院,虽然大部分道院都空寂无人,但很有一些道院,曾经有长生真人居住过,在里面度过很悠长的岁月。
  斯人已去,斯物犹存,后人不能不敬重。
  况且青玄传承典籍的太微阁也在此峰上。
  在他终于看到峰顶的教尊时,忽然间生出一种感触,到底这天地是真,沈炼是假,还是沈炼是真,天地是假的错杂矛盾情绪,油然滋生。
  沈炼就这样立足在曾经无数前辈师长站过的高峰上,他足下是一块凸起的青石,万年来受天地元气,日月精华,这块石头旁边不但长了许多芝草,石头本身也有了一些窍孔,互相关连,沟通元气,似乎在吞吐日精月华。
  当燕不归注意力放在石头上之时,仿佛间听到了石头的呼吸,可眼中再也见不到沈炼,这位有史以来,最惊才绝艳的青玄掌教,似乎真已经从人世脱离,抵达至他们入道修行后,一直追寻的境界,那是仙佛的境地。而这块灵石,却遗留了一丝沈炼的生命痕迹。因有造化,故有生命奇迹。
  他突然觉得这样的教尊,恐怕再也不是当初同他在竹林饮酒的少年,外界山河变幻,修行界龙争虎斗,青玄百代兴衰,究竟能和他扯上什么关系。
  尽管沈炼背负着他们的命运,甚至背负着青玄道统的存续,乃至于无数跟青玄有关的修士的命运,但这一些对于沈炼而言,究竟是不是一个幻象,当沈炼下决心要斩破虚妄时,会不会连同这些牵连都一同斩去。
  燕不归觉得他宁可大醉十天十夜,也不想去探讨这个问题。
  沈炼蓦然回身,这一刻天地变得无比真实。
  他微微一笑,尽管风姿那样的超绝脱俗,可是燕不归仍旧有沈炼整个人活过来的感觉,心中大为松了一口气。
  他实是怕极了这位教尊,忽然如佛祖、道主一样,大彻大悟,再不理人间俗事。那样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失望,更让这个逐渐有些风雨飘摇的修行界,产生极大波澜。
  燕不归心底仍旧有过去一样豪杰之气,他在长生观镇守这段时日,深刻体会到青玄的命运,究竟牵涉了多少人。万年下来,元洲大地,以及青玄周边的海域,太多修士跟青玄有着紧密联系,青玄一旦倒下,连同这些人都会成为雨打的浮萍。
  沈炼见到燕不归,露出欣然的神情,言道:“不归你来了。”他刚才心神遨游太虚,一点造化感染了足下灵石,没有思考,没有意识,自然也不会关心燕不归何时到来。
  燕不归收拾好内心波澜,从容施礼道:“禀报教尊,我发动了所有跟我们青玄有关系的海域修士,确然没有人曾见过太师祖和若兮一眼。”
  沈炼幽幽一叹,说道:“连我如今的术数都没能算出太师祖下落,你们没找到,也在意料之中。”
  燕不归沉声道:“料来天下之大,能给太师祖造成麻烦的人,怕寥寥可数,若兮跟在太师祖身边,自能平安无事,教尊不必忧虑。”
  沈炼略微皱起眉头,然后道:“我并非担心若兮,而是对太师祖有种不好的预感。”
  燕不归愕然道:“他老人家还能出什么事。”
  沈炼沉然道:“直到如今后,我才明白斩破虚妄后,绝非永享安乐,所以才有那么多长生真人依旧要不停寻找出路,企图遁破大千,脱离劫难。太师祖他老人家功参造化,将降临在身上的天地道劫延缓了很久很久,可实际上一直没有渡过去施加在他身上的道劫,又突然就带着若兮离开山门,也许他老人家是到了最后时刻,才会想出去走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