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玄道主-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炼一步来到方雁影身前,弹指间,飞出一滴晶莹透明的水珠,落入她柔软的唇中,一阵无形涟漪,自她身上颤动,本自微弱的生机,重新茁壮起来。
  观里的杀机未曾完全飘散,沈炼自是不会受到影响,可是方雁影还抵挡不住。
  显然她才采完芥菜,从外面归来,发现了观中情景。
  同时杀机也无形侵袭她的身体。
  若非沈炼入观时,将杀生观三字的法意破去,方雁影在来到观门时,就已经死了。
  此时方雁影已经晕了过去,倒在沈炼怀中,他轻声一叹,身上覆盖起一层薄薄的五色光膜,蔓延到方雁影身上,随后将她抱进静室,轻轻放在石榻上。本以为静室中,也会有杀机留存,可是没想到,静室中并无一丝不妥之处。
  似有一层无形的力量,将外界的杀机挡在外面。
  沈炼心中愈发吃惊,显然这施展于杀生观的法,近乎大道,死中藏生,而陈剑眉的静室,正是生机所在。
  手中又多了滴晶莹的水珠,正是三光神水。
  落在虚空,沈炼吹了一口气,成了清风,那神水登时泛涨,逐渐有哗哗水声。
  清风不停歇,吹在水上,那一滴之水,不停泛涨。
  好似泉源,总是不枯竭。
  还随着风,越吹越长。
  及到明月在天,庭院中已如积水空明,漫了一池。
  逐渐有血色在空明积水中显现,先是浅红,后是深红,最后浓如血墨,但无任何血腥味散发出来,最后浸满整座杀生观的血水,往最中心凝聚,最后成了一滴血色水珠,仅绿豆大小。
  血色水珠最后落到沈炼手中,沈炼念念有词,仿佛雷音,青色的咒文,飘飞入血珠当中,最后在外面裹上一层青色光晕,凝实成一颗黄豆大小的血青珠子。
  沈炼将珠子收入袖里,神色淡然的走出静室,此时杀生观如同水洗一样,点尘不染,逝去的弟子,沉入泥土中,冒出一枚枚石碑,记述他们的名字,让飘然出世的道观,凭空有种鬼魅森然之气,而月华披在身上,沈炼心思飘远。
  他抬头望月,暗道:陈师兄你到底去哪了。


第164章 何时能借天地法
  沈炼拿了三光神水,本是为了治好陈剑眉的伤,可是现如今陈剑眉却不知去了何处,更不知生死。他纵然天纵奇才,能破六清师太的阵法,也无法令时光倒流,了解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这天地,他还是了解太少了。
  望着高空明月,似一面不染尘埃的明镜,映照出张若虚的面容。
  正含笑看着他,宛如生前。
  沈炼神色不变,挥手一拂,幻象如水中倒影,生出涟漪,支离破碎。
  他心里清楚,近来红尘是非搅扰,故有魔障生出。
  这也正是为何修士迈过修行九境,证道长生后,就避居清静之地,少有奔走红尘者,却是为了少动妄心,生出魔障,阻碍道行精进。
  斩破虚妄后,并非灵台就从此一尘不染,而是进入沈炼赠与宝月尊者挽联那样——‘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其后面还有两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得道容易守道难,在此时令沈炼深有体会。
  他不畏惧前途的艰难,而是心中顿生无限豪情,对今后的人生充满无限的期待,甚至连陈剑眉的消失,这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都显得有趣起来。
  死者已矣,往之不谏,来者犹可追。
  再看那轮明月,已经往西沉去,但清辉不减。
  他暗自道:何时能似此月,虽借日光,亦能清辉普照无尽苍茫的大地,到时也算是不枉求道一回了。
  月华因太阳而生,亦如道者借天地之法,有无穷无尽的威能。
  虽非自成天地,那般境界,也在人间无敌了。
  方雁影醒来,头脑昏昏沉沉的,几乎没法思考,窗外的日光炽烈又刺眼,她从没有睡到这么晚,心神慢慢凝聚。
  忽然想起昨日,她是出去给师叔采摘芥菜。
  后来采摘完毕后,见得寒潭影动十分清澈,日头又有些高,所以在寒潭中洗了个澡,不觉费了一段时间,眼见得天暮,怕是师叔快回来了,因此就提着篮子往杀生观走去。
  岂知一入道观,就发现其余同门尽皆死去,她心中担忧师尊,连忙到了师尊闭关的静室那边,却看到了师叔。
  然后自己心肺如遭遇重击,让她不停咳嗽,喉头腥甜,没几下就人事不知了。
  她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果然有干了的血迹,行功运转,体内剑气流转经脉,要经过心肺之间的经脉窍穴时,说不出的难受,然后体内不知何处冒出一股如清泉般的气息,滋润肺腑,说不出的受用,那剑气如长河一样,贯通窍穴,如决堤海水,源源不绝。
  体内无形剑诀运行得愈发畅快,只是这样一来,经脉窍穴就难免有些承载不住,令她畅快中,又有些难过,生出麻痒之感,忍不住呻吟起来。
  然后那一股清泉气息源源不绝,任由经脉窍穴遭到多大破坏,总之在那股气息下,刹那间就恢复旧观,经脉窍穴在这般破坏和新生间,愈发坚韧,无形剑诀的法力滋长不休。
  原来这修士行功,一天之中,本有定数,不可用功过勤。
  因为那经脉窍穴承受力有限,如果折腾太过,有了损伤,就得温养许久。
  方雁影自小修行,经脉虽比常人开阔不少,依旧没法支持她无休止行功。此时得那气息相助,无形剑诀越转越快,本来只练到第四层的她,势如破竹迈入第五层,而那运转的剑气,勇猛精进,更无滞碍,又接着运转,周围天地元气如天河灌入,滴溜溜一转,就进入她周身窍穴,作为无形剑诀的剑气的原料。
  玄功运转不休,竟而一口气破了第五层,进入第六层境界。
  此时剑气凝聚,仿佛一滴滴水珠,在经脉窍穴中,滚来滚去。堪堪运行到第六层顶峰,即将把所有水珠般的剑气连成一片溪流时,忽然灵台一清,玄功运行,方才止住。
  体内那股清泉气息也消隐不见,雌伏下来。
  方雁影入眼处,只看到师叔在她面前,伸出一指点在她的眉心。
  见她睁眼,才缓缓收回手指,方雁影此时感到面部发烫,倒不是因为害羞,而是神功精进,血气起伏,集中到了脸上,即使没有镜子,她也清楚此时面上必然如若红霞。
  只是师叔清雅,自有宁静悠远的气质,徐徐感染周围,方雁影便缓缓将气血平复下来,灵台恢复清净,立时理清了一些脉络,向沈炼问道:“师叔,元亮师兄他们怎么去的,还有我师尊是否安好?”
  “你问我,我也不知,在我回来时,他们就已经被夺取了生机,至于你师尊,连我也算不出他如今身在何处,也许并不在此天地了。”沈炼淡然说道。
  方雁影心中震惊不已,只是从师叔口中话语,师尊下落不明,并不一定是出事了,算是稍稍可以安慰,但又想到日间还鲜活的师兄们,如今一个也不在了,世间最难过者,莫过于死别,便是练气士,也概莫例外,不然古往今来的练气士,何苦要致力于长生之道。
  同门的音容笑貌,宛在目前,从此再也不能相见,她忍不住有泪光泛出,却忍住没有滴落。
  沈炼也不安慰她,负手往外去了。
  真实的人生,有太多难过的事,经历越多,苦痛越多,眼看得一个个亲近之人,从自己的人生中消失,却又无可奈何,那种滋味,乃是绝大数走上长生之路的道者,必然要承受的。
  道家讲太上忘情,非独是因为大道无情,而是有些经历,实是让人痛彻心扉。
  如庄周妻子逝去,他鼓盆而歌,焉知其内心之苦,是否已深入骨髓。
  沈炼并不觉得,伤心难过便是无用的情绪,痛有多深,方才明白生命可贵。
  若是方雁影能走出这段阴影,七年后灵台论道,又可带一人去了。
  他并不因此,觉得自己太过理智,只是他身处这个位置,就得在陈剑眉不知死活后,为青玄多做打算。


第165章 风雨相随
  适才沈炼不阻止方雁影,怕是能让她一路势如破竹下去,直到无形剑诀的第十层,但那样她根基就不稳了。
  若要还丹八转以上,非得花上百年的时间来将根基重新洗练。
  可是未入道还丹的人,如何能够浪费得起百年时光。
  杀生观其余的弟子都死了,就方雁影活了下来,无论如何都得承认一点,这个女孩子是个有运气的人。
  沈炼希望她能因为这段好运气,有个好结果。
  天地间逐渐有了淅淅沥沥的细雨,沈炼往雨中走去,走出了杀生观。
  当你修为到一定境界后,天地同你,就有了非同一般的关系。
  世俗有人说‘龙王出行,风雨相随’。
  其实不仅仅是龙王,当一个人的修行能够天人交感时,或是风雨,或是比冰霜,老天总得给你点响应,来证明你的与众不同。
  当然你也可以不要这些感应,将自己封闭起来,这样走到哪都是平平淡淡,少了一些喧闹,九如人间帝王,微服私访一样。
  这次来的人并没有收敛自己的气息,事实上他一直是个比较放肆的人。
  风雨中有一个身着鎏金色袈裟的僧人,手里拿着一根禅杖,敲击在润湿的泥土里,每一下,都似乎能让这山动一动。
  法海浑然不知低调为何物,纵然入了佛门,他也依旧风神秀彻,引人注目。
  沈炼第一次与海公子有交集,乃是被海公子的坐骑,那头神鲸吞进肚子里,后来又杀了海公子的一个姬妾。
  可他真正看到海公子时,是在十多年前,那时候他远不及海公子,也就是如今的法海,比未得罗汉金身时的慧可,都差了许多。
  当时的法海虽然认为他是个人物,但一定是不大放在眼里的。
  可如今沈炼却有了同法海平起平坐的实力,两人间论地位,甚至沈炼还高过一头,毕竟他是青玄的掌教,地位尊崇。
  这一切只发生在短短十多年,对于法海而言,不过是打盹的功夫。
  因此今天他目光集中在沈炼身上,毫不遮掩好奇的目光,想要弄清楚他究竟如何在短短时间,就有了如此非凡的成就。
  沈炼自山上下来,没有风雨能近他身,他走到哪,哪里的风雨就停了。
  因为在他经过的地方,天地元气也归于平静,自然而然身上有无形的法意释放,将法海同天地的交感分开。
  此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法海心头冒起一段话,那是在金光寺的杂书上看到的——‘太虚道场,不沾世间法’。
  那是当修炼太虚神策到了极高深处,方有的太虚道场。
  沈炼离结出太虚道场还有一大截的距离,可是隐然有了这样的气象,故而才能无形中有一种气场,隔绝掉法海的天人交感。
  一边天清气朗,一边风雨交加,就这样在半山腰处,形成了一道奇妙的景观。
  法海微笑道:“沈真人的法,很高明。”
  沈炼含笑道:“真正的法,是看不出高明的。”
  法海击掌一笑,禅杖晃动,连带上面的舍利子,都有些清光洒出来。
  他手一稳,禅杖便纹丝不动,沈炼的目光落在舍利上。
  神念渗透进去,便看到了月光。
  月光下,有剑芒生出。
  沈炼虽不是剑修,却身具世间难寻的剑意,若论剑术的造诣,当今世上,能高过他的人并不多。所以他有足够的眼力去评判这一道剑芒。
  当剑芒生出时,绝无人可以忽视它。
  血红色的剑芒,如浓稠的血墨组成。
  能让脱出生死的神圣仙佛,陷入红尘苦海中,重新领略死亡的味道。
  纵使此时虚空中有无量金光,都在瞬息间被那血色剑芒破碎,点滴不存。
  虚空油然出现一位年轻人,身负血色长剑,没法形容他的面貌,当他出现,就像天上的北斗一样引人注目,又如北斗一样,主宰死亡。
  而后又闪过一个画面,有解脱光轮出现,朝那年轻人攻去。
  圆满、解脱的法意,令沈炼都为之心中颤动。
  可是面对年轻人又使出的一剑,便显得徒劳,最后光轮消弭。
  沈炼将神念从舍利中抽回,凝目在法海身上,极为郑重道:“谢过了。”
  法海略有些好奇道:“你既然见了那人的剑,可有胜算?”
  沈炼悠悠道:“我现在才知道,陈师兄能活下来,实是多么不易。”
  他是真心实意这样想的,那人显然掌握了陷仙剑意,而且比之沈炼先前的皮毛陷仙剑意,年轻人掌控的定然要高深得多,也到了收发自如的境界。
  沈炼看到了那人的剑,也看到了那人的剑法,实际上剑法和剑之间,明显有些不够圆融,但即便这样,亦足以横行世间。
  沈炼能看到那一丝不圆融,却不能破去。
  没有其他缘故,仅仅是因为法力和道行不够而已。
  那把血色长剑,也许就是传说中的陷仙剑,但决然不是完整的陷仙剑,不然第一剑时,宝月尊者就应当飞灰烟灭了。
  法海看沈炼没有回答有多少胜算,就明白了,沈炼绝无胜算。
  即使亲眼见证了陈北斗的可怕,还是觉得心里一寒。
  这人破明王寺,逼得慧可不敢现身,让宝月尊者都不得不顺势圆寂,世间剑仙之中,还能有对手么。
  法海道:“他虽然找了西荒不少人物的麻烦,可我感觉到那些人都不是他的目标,也许不等你找他,他就会来找你。”
  沈炼淡淡道:“也许吧。”
  法海见得沈炼从容,心中也不禁暗赞,此人不谈法力境界如何,光是这份淡定,就不愧有这一身成就了。
  他又道:“我此次前来,是想请你帮我推算一下宝月和尚的转世之身。”
  沈炼沉吟一会,然后道:“禅师可将手上禅杖给我。”
  法海点头,手中禅杖脱手飞出,到了沈炼近前,如鸿毛一样,轻飘飘落下。
  沈炼拿着禅杖,敲击了一下地面,登时地面裂开,出现细密的纹路。
  法海灵觉放在裂纹上,认为这是占卜时的卦象,他想要知道沈炼究竟是如何卜卦的。
  沈炼将禅杖又递了回去,笑道:“这禅杖不错。”
  法海问道:“你占卜完了?”
  沈炼似笑非笑道:“只是取一丝宝月尊者的气息,还没开始卜卦。”
  法海脸一黑,道:“这裂纹不是卦象。”
  沈炼轻笑道:“当然不是。”


第166章 藏经
  看着法海似要发怒的样子,沈炼继续道:“只是小小开个玩笑罢了,我卜卦是以太虚神气为依凭,得先天卦象,推演万事万物,故才十中八九,你若要好奇,想要学它,怕是不能。”
  法海哼了一声,道:“本公……贫僧纵横四海时,你小子的祖宗都未出生,会在意你这点术法。”他本想自称本公子,可是想到自己如今是和尚,就改口贫僧了。
  他这人纵有妖类的毛病,但极有傲气,既然答应宝月当了和尚,除非宝月改口,那就一辈子是和尚。
  至于对于沈炼的术数,他自是在意的,毕竟青玄乃是道家四大仙宗之一,门中术数,自非旁门别派可比,若在平日里天机推演,倒也未必能有多大用处,但将来劫数降临,学点正宗的玄门术数,说不准就能因此趋利避害。
  常言道艺多不压身,法海对此深以为然。
  见沈炼敝帚自珍,他自是有些失望,但可不能给这小子小瞧了。
  沈炼并不管法海心里想的是什么,手指不断掐算,一缕清气绕在他手上,袅袅如丝,并不断绝,最后有天地山泽风雷水火八气闪出来,组成一幅镜象,在虚空若同海市蜃楼,可见车如流水,分明就是一座人间城池。
  原来沈炼自四象阵中,又有心得。
  以五行化八气,又以八气归五行,转化之间,无不如意,法力和道行虽然毫无精进,可一身太虚神策的变化又多了不少。
  那大城中人,熙来熙往,红尘深重,还临着一座湖。
  湖光山水,自是红尘胜景。
  最后有婴儿声响,嘹亮穿云,镜像登时破碎。
  法海听得婴儿哭声,心中一动,大约猜出那是宝月转世之身,只是这人间大城,看起来繁华无比,只是他纵然见识极广,也没认出来历,不禁向沈炼问道:“这地方究竟是何处?”
  沈炼沉吟道:“若去东方,或有所获。”
  法海之能,自是将那城池记得清清楚楚,再过千百年也不会忘去,当然他也不能就此遍寻千山万水,将那地方找出来。
  还得将金光寺安顿一番,方可出游。
  就此别过了沈炼,法海就回到了金光寺。
  一入山门,随意感知周围,法眼生辉,隔着草木山石,居然看到了一个和尚在山腹挖坑,正要埋什么东西。他便缩地成寸,一步间就到了他面前,看他在埋什么。
  他认得这和尚,师承宝月尊者的师弟宝光禅师,叫做‘晦明’,本来是月轮国中的将士,练得一身极好的拳脚功夫。
  那宝光和尚又曾做了月轮国的国师,晦明在那时派给宝光做护法,随在宝光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