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沈炼对于孤竹做的事,没有太多的批判,只是他那样的品性,选择了那样的作为,亦表明孤竹并不适合进入青玄道宗。
但这不代表孤竹就会毫无作为,毕竟他有着极为坚韧的性子,只要不死,终会出头。
而根据沈炼的预测,孤竹还能活许久,也会越来越好,他甚至能看到接下来孤竹会做成几件大事,获得更多的修行法,直到将来会创立一个国家,只不过终归孤竹不能参破生死轮回,依旧会死去。
这种观察实是一种极为特别的体验,沈炼似乎有些明白陆九渊的境界了,陆九渊和青玄地星结为一体,想必也能看到大部分人的命运,成为超然于青玄地星众生之上的特殊存在,那种体验已经不能用太乙太形容。
并非是陆九渊超越了太乙,而是这有别于修行境界,就像是一个普通人成为一国之君,由于国家政权赋予他的权位,使他再也不能被当做普通人来看待。
只是这样一来,对于生命本质,没有任何提升。
如果修行到了太乙,那就是另外不同的层次。
沈炼愈是深刻理解这一点,愈发明白为何道主只分出修行九境,却没有提出关于仙佛之流的划分,因为到了长生之后,其实是有无限可能的,不必定要去印证天仙、太乙的境地。
但跳出这个圈子却是很难,毕竟一旦按照正宗的玄门正法修行后,随着不断突破,自然会一步步走向天仙、太乙以至于更高深的境界。
因为这些境界,都是前人走出的路,又通过道诀给后人留下了路引,形成了一种不可脱逃的模式。
除非放弃修行以来的见知,重入轮回,寻找新的路,可新的路又未必会比现在的路好走。
毕竟玄门的高度是道主,佛家的高度是佛陀,这都是真正的无上超脱者,但是其他如魔道以及百家圣贤,并没有出现道主、佛陀级数的人物。
这也许便是道佛两家自持修行正宗的缘故,因为他们的路已经被证明过,能走很远很远。
一晃又过了一月,青玄洞外的冰雪开始消融了,沈炼亦没有继续打坐,神游太虚,仅是每日在山上山下到处走走,那些无终氏的人也得以能时常见到他。
对于仙师他们多是敬畏,很少敢去接触。
仅有阿莲能跟他说上几句话,还有阿莲的女儿,也不太怕他,有时候还会蹭到沈炼身边。
沈炼对于小女孩似乎也有些偏爱,最后还是替她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妇好’。女子为好,宜家为妇,阿莲也很喜欢女儿有这样的名字。
这一天夕阳西下,雪水东流,寒气尤其重。阿莲在神庙见到了沈炼,她觉得有些不寻常,于是问道:“仙师你来是有什么事么。”
沈炼淡淡笑着道:“有人要杀我,不过他也杀不了我,但那人终归有些武力,能伤害到你们,念在你们终归对我有些虔诚,我非草木,亦不能无动于衷,故而来送你们一件东西。”
阿莲心中还有许多疑惑,尚未问出,比如是谁要杀仙师,就看到沈炼手里多了一战莲花状的灯盏,向她飘然飞来。
随后耳边响起沈炼的声音道:“此物自有道性,可护你们度过那日的余波,至于用法,无其他法门,但心诚即可。”
阿莲心头恍然,随后发现自己挣靠着庙里的神龛睡着了,女儿妇好正在拨弄她的发丝,才让她惊醒过来。
原来之前沈炼过来只是一场梦而已,随即她就发现那不是一场梦,神龛前多了一盏莲花状的灯盏,里面没有灯芯,没有灯油,却给她一种极为亲切的感觉。
仙师真的来过,只不过仙家手段,玄妙难言,那既是梦,又不是梦而已。
妇好也看到了灯盏,很好奇想要去抓,阿莲伸手阻止了她,道:“乖女儿,这可是救命的东西,别随便乱碰。”
只是她对着莲花宝灯研究了许久,依旧不知道如何使用,但记得梦中沈炼说过,用法就是心诚。
她却不清楚这一盏灯,正是那些香火之力被沈炼物化,形成一件特殊的神道法器,故而这件法器威力有多大,全然取决于她们有多少虔诚的信仰。
沈炼现在做事愈发高深莫测,他自然有更好的器物可以给阿莲,但是唯有这件器物最合适,唯有自助者,方才天助之。
待到第二日,包括阿莲在内的无终氏人发现了一件稀奇的事,仙师居住的山上冰消雪融了,可是此山依旧是白的。
因为忽然一夜之间,山上的树林全部变成了白梅,遍及前山和后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沈炼在山上对着此景悠悠吟着,当年离开沈家之前对沈若曦所言之诗中的景象,如今在他手中轻易实现。
那时肉体凡胎,如今仙姿道骨,沈炼依旧是沈炼,可是那些人事已然全非。
第105章 灭日箭
山上的梅林由沈炼的仙法而生,缔结成为护山的法阵,此后山下无终氏的人往往走进去后,一会就回转出来,再难以有人能像孤竹那样到青玄洞外。
所以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再难寻回。
沈炼布下这个法阵绝非是为了抵挡那个对他动杀机的人,只是将自身的法意通过梅林,深深印刻在这座山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因为沈炼居住在这座山,故而这座山无论如何都不会像过去那样籍籍无名,如果沈炼离开,必然会有人来探索,弄得这里乌烟瘴气。
沈炼并不喜欢这种事,才会决意缔结护山法阵。
无终氏的人不会想那么多,因为满山俱是白梅,所以这座山有了最贴切的新名字——梅山。
如果此山白梅能存千百年,大约就不再会改名字了。
至于千百年后,因为这些梅花,因为沈炼,也定然会生出许多神话和传说,那也会是极为美好的故事,亦会作为沈炼在神道上修行的资粮。
毕竟神因念念不忘,故有回响,故有神明。
即使身边发生了许多奇妙的事情,无终氏的人也渐渐见怪不怪了。
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梅山东面之外的百里处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个人正是逢。
他回到风后氏,将蓍草种下,同时闭关了一段时间,心灵进入一种定境。他是一位伟大的神射手,知道将自己的心态调至最轻松自然,方可以神箭一出,例不虚发。
沈炼是他一生刺杀目标中声名最大的人,说实话,下定这决心后,他有一种不可抑制的激动,往常试过的焚香沐浴都没有多大作用,只靠着闭关,等到冰消雪融,春暖花开,方才使他平静下来。
至于他决意在这一天来到梅山附近,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夏王和云阳的最终决战也要开始了。
如果云阳胜了,自是一切休提,但如果云阳败了,逢又击杀了大夏国师,将会在东夷获得无与伦比的声望,届时众心所归,他将自然成为东夷大多数人依附的目标,随之而来的气运,甚至可以让他成为真正的“羿”。
如果逢成了逢羿,就算不能击杀夏王,也足以威慑大夏其他所有人,届时他将会成为东夷大地真正的主宰,圆满自己的心念,真正的‘飞龙在天’。
这种设想实在太有可能实现了,由不得逢不信任巫彭的占卜结果。
所以无论沈炼有多么可怕,已经成为逢假想中的一大障碍,这一次大夏国师必须死在他手上,尽管他们之前没有见过一面。
一百里的距离,逢可以担保连夏王都不能在这个距离发现他,而他能在这个距离动用他一直舍不得用的——‘灭日箭’。传说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箭手‘大羿’曾用灭日箭射落九个太阳,当年的箭枝本有十支,逢手上这一支箭就是最后的一支‘灭日箭’。
如果不是为了一击必杀,逢绝舍不得将它取出来。
远处梅山上的梅花随着悠扬的东风簌簌而落,即使百里外,逢也能闻到一丝淡淡的梅香。
那种不同桃李混芳尘的孤逸,依稀让逢把握住沈炼的性情。
他没有办法动用灵觉试探沈炼的真实位置,因为这样必定会惊动对方。
所以他在脑海里勾勒出对方现在身处的环境,寻找其真实所在。
这是一种神而明之的灵应,也是他千锤百炼出来的一种神射之境,不见不闻,却知其人。
梅林的景色早已尽收眼底,乃至于整座梅山都在他心念勾勒下具现,逢早已闭上了眼眸,沉浸在这奇妙的境地里。
耳边响起潺潺的流水,那是山泉流下,声音清冷,犹自带着冰雪消融时残留的冷冽,簌簌而落的梅花,有许多随着一缕山风飘进流水中,因为无人得以至梅林,故而少了人气,更显得此处有种遗世独立的仙趣。
还有一丝淡不可察的琴音夹杂在风声水声以及梅花落水声中,此音可称天籁,全然不见斧凿。这让逢想起他曾经到极北之地,幽都之山背后见到的那片海。那里的海水不是黄泉水,但也不知道其水源自何处,自古静寂,称之为‘冥’,因在北方,又称北冥。
北冥之大,即使逢也没有探索完毕,但他在北冥中见过一头巨大的妖兽,其名为鲲。
那一头鲲有几千里大小,浮在海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岛屿,而它会发出一种奇怪的歌声,并不是震天轰地,正如这琴音一样,浑然天成,似在人心底倾述,又仿佛藏有大道玄音。
而他正是听了一月鲲的天籁之声后,才领会到天人交感,生生不息的妙谛,从而成为风后氏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神箭手。
如今梅山上竟也有类似的天籁,不禁让逢有些惊诧。况且梅山之上别无旁人,那么琴音只可能是沈炼发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他对沈炼的评价只能更高一层。
心思千转百回,逢并没有畏难而退,循着琴音上了山林。
梅山不是很高,但逢‘看’到前面有一片淡约的雾气,好似高山上终年不散的烟云,而琴音的源头正在里面。
只是他终归不是肉眼凡胎,如今更处于一种奇妙的境界,自然能穿透迷雾,看到其中的真实。
同时在真实天地里,他已经拿起了弓,搭上了灭日箭。
当他‘见’到沈炼的刹那,亦是灭日箭离弦之时。
一个抚琴的青年形象,清晰无漏地被逢看见,他坐在高崖边,背后有一处洞府,上面写着道种符文——‘青玄洞’。
旁边趴着一只黑虎,似乎在琴音下安详地睡着。
当他‘看’到这一切时,青年亦直视他,幽幽道:“我等你许久了。”
逢心神一震,纵然他能料想任何突发的事,但绝想不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形,原本坚固的心灵登时出现缝隙。
同时他毫不犹疑地拉弓射箭,将那灭日箭决绝地射出去。
第106章 大羿
逢有东夷最强大的箭术,可射出灭日箭后,依旧抽空了他所有的精气神。他从来没有动用过此箭,自然也不会料到这个情况。
只是当灭日箭离弦后,逢心中除了阵阵虚弱感之外,还有一个念头,他原来离‘羿’还差那么远。
要知道当初大羿连射九箭,毫无疲惫,可他一箭就已经掏空了精气神。这对他的打击,甚至还盖过沈炼那句‘我等你许久了’。
灭日箭一旦离弦后,就仿佛有了生命,消失在虚空中,消失在沈炼的神思之外。
沈炼并不把逢看在眼里,但是现在的他心头感受到危险之极的感觉,悠扬的琴音依旧在他指尖飘飞,天地间依旧有风声,水声,梅山的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可是有一点不一样了。
一股毁灭一切的剧烈杀机,如同潮水一样侵袭他的不染心,已然神明的元神,好似被一层乌黑浓稠的墨水染上,变得漆黑幽沉,同时念头迟滞,好似被捆仙索绑住般。
这股剧烈的危险感,几乎能和他当初跟衍虚的决战相提并论,更甚者犹有过之,而且直到灭日箭离弦时,他才清晰感受到,在此前他竟然一无所觉。
对于精通易道且触及命运之理的沈炼而言,这无疑是一次严重的挫折。
人在世间便有劫数,沈炼突然明白了一点,这就是他的劫,正因为他感受不到这股危险,才成了他难以逃避的劫。
如果他事先算出逢是何人,如果他打听清楚逢的过往,那他一定能知道灭日箭的来历,一定能有所防备,可他太相信自己的预感了。
这场劫数的可怕在于动摇了沈炼对于自身预感的信任,毕竟这股预感曾经许多次帮助了他,现如今反而被蒙蔽。
只一瞬间,灭日箭就再度出现了,就在梅山上,就在青玄洞外。就好似将虚空穿透,终于搅动了无数的天地灵机,颠倒了日月,颠倒了五行,大地彻底陷入恐怖的幽邃黑暗当中。
沈炼清晰地瞧见了灭日箭,通体黝黑阴沉,却代表着不可抵抗,不可闪避。那是天地间一种道者的成就,是‘大羿’意志自过去而来的延伸。
沈炼仿佛能看见遥远的时光长河中,有一个男子,弯弓搭箭,射落天上永不陨落的太阳。
那种孤傲,不把人世间一切事物放在眼中的气质,深深印刻在沈炼心灵中。随之而来的是灭日箭,如同因果之刀,无可回避,轻易洞穿了沈炼的心脏。
在灭日箭洞穿沈炼心脏时,沈炼感受到自己的元神被灭日箭的气机侵袭,稳固的元神竟然有瓦解的趋势,同时也没法观想出灵宝天尊出来。
那个男子绝没有抵达灵宝天尊那等无上超脱的境地,甚至不能走出时光长河,但他印证了道主、佛陀之外的成就,在天地宇宙间,亦近乎无敌。
这种成就,只有将某条道路走到极致方可以达成,在不灭的大道上留下痕迹。即使男子消失了,陨落了,这种痕迹依然存在。
如果逢知道灭日箭真正的威力有这样大,他定然舍不得用来对付沈炼,会等到最关键的时刻,用以毁灭夏王或者云阳身边的妖圣。
他没有成为‘羿’,就永远不会了解这种成就。而沈炼就阴差阳错下,成为灭日箭的目标。更或者说这是他跟大夏因果纠缠下的代价,也是他跟大夏过往纠缠了断的机会,只是这机会未免太过危险了。
毕竟沈炼从世间广义上已经死了,灭日箭夺去他一切肉体上的生机,甚至连元神都开始崩坏。
如果是其他的天仙境,只这一下就得形神俱灭,再无幸理。好在沈炼不同,他依然算是勉强‘活着’。
这得感谢老道士,更得感谢衍虚。
大梦心经可以将人生化为一场梦境,天魔妙法,正是在梦境中自由往来的无上之法。
一正一邪,一道一魔,正如阴阳鱼一样,象征青玄一前一后两大不世出奇才对于超脱的深刻理解。
而沈炼却继承了青玄两位不世出奇才对于超脱之道的感悟,人世间再无一人能有此感悟,包括衍虚,包括老道士。
正是由于两人遗留的无形资粮,才让沈炼得以在这场生死之劫中延续自己的人生。
在元神崩坏的刹那,沈炼靠着两人遗留宝贵感悟,化出一场梦境,将自己拉扯进去。如今‘他’不在幽冥,而在梦里。
一场可能永远醒不来的梦中,亦是他躲避灭日箭伤害的无奈之举。
唯有在这场由他编织的梦境里,方可以抗衡大羿那股自过去延伸过来的无敌意志。
同时这样让沈炼通过梦境,看到那被时光掩埋的年代冰山一角。
这个年代是天皇消失,天帝未曾崛起的年代。
群龙无首,却有无数的道者搅动风云的大时代。
……
无终氏的人此时看不见任何天光了,黑暗带来无比的恐慌,况且天地灵机的错乱,在一刹那间带来无数的灾祸,有些地方风雨骤然而起,有些地方的地穴竟然冒出火焰,还有巨大的冰雹出现砸碎房屋,种种灾难异象不一而足。
神庙里,妇好抱紧母亲,“娘,我害怕。”
阿莲望着神龛上的灯,抱着怀里的妇好,不停地祈求着,但是灯毫无反应。这盏莲花状的灯,似乎并没有被她的诉求所动,可是阿莲知道,仙师是不会骗她的。
外面的灾祸越来越烈,神庙风雨飘摇,阿莲却不知道如何表现心诚,毕竟她已经尽到最大的诚心了。
外面的水侵入了神庙,还有鬼怪的呼号声,最后阿莲蓦然间生出一股勇气,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割开自己的碗口,放出鲜血滴落在莲花灯的灯心上。
这是血祭,以鲜血为祭,几乎是对神灵最大的虔诚了,如果这也不管用,阿莲就不知道做什么了。
灯盏终于有了反应,但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亮起来,只是有一股莫名的气息散发,稳定住了飘摇的神庙。
阿莲望着沈炼的神像道:“仙师,如何才能救更多的人啊。”
神像静默无言,没有任何回应。
第107章 身祭
神庙外风雨飘摇,神庙内逐渐安静,但是阿莲也没法确定什么时候神庙会再度被外面的风风雨雨侵蚀。
这时候一个不速之客进了神庙,阿莲先是已经,随后看到一抹光,那是对方的眼光,让神庙的黑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