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棋盘功法,也就是‘玄极功’,连通不同的窍穴,就好像将身体当成一块电板。
不同的线路,勾连起来,随着天地元气注入,就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以往沈炼好似一个大漏勺,元气进来便出去,留下不下多少,连维持生命活动都不够。
要不然,他早该能够断绝烟火。
沈炼运行着玄极功的行功线路,同时用来印证天地元气对身体的作用。
以往天地元气能够留存的量太少,现如今他能够获得更多的反馈。
神魂之力,亦慢慢逸散在四肢百骸当中,对身体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观察。
若是有旁人看见,便会瞧到沈炼身周似乎出现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将他身子掩盖,若隐若现。
某一间道院中,三问道人和另外一个道者对面而坐。
道者远比三问道人年轻许多,看起来才三十余岁,浓眉大眼,青色道袍。
年青道者说道:“洪师叔这么多年,总算等到一个能修炼‘紫微洞玄真解’苗子,所以才这么迫切就传了他‘玄极功’。”
“除了师叔,三千年以来,便是沈炼过问心路的时间最短,可见其心神强大,自是修炼‘紫微洞玄真解’的绝佳人选,洪师叔当然心切。”三问道人淡然回道。
年轻道者叹道:“真想知道那位师叔到底是何等风采,你的手臂便是他夺去的,居然让你对他没有多大恨意。”
第9章 黄粱一梦,三生浮屠
“三问师兄,既然你天年将近,何不去求掌门,要一颗外丹,至少可再延寿三百载。”年轻道者,正色而言。
“丹成无悔,纵有外丹,不过多痴活一段时间,还不如早入轮回。”三问道人冷然回道。
“这世上真有轮回么,我只求今生,不求来世。”年轻道者弹衣而起,悠然出门。
一片月光,冷幽幽照进来,恰好到三问道人足下。
月光好似沙子,不断聚集,最后成了一个人形,赫然便是三问道人,衣角纹饰,无一不栩栩如生。
道人关上了房门,月光散去,室内幽然。
论起出窍后,神魂凝聚,吸附月光,以致和生人无所区别,又不知比沈炼的神魂要强大不知多少。
沈炼固然也可以吸附天地异力,比如月光之类,生出人形,却不可长久,也很难达到这种凝若实质的效果。
可是若论神魂的境界,两人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当然沈练是瞧不见这里情形的。
随着元气聚集入体内,沈练的神魂之力,极度细微的观察元气入体,引起身体的变化。
那种感觉,好像是一个人,长期在沙漠行走,干渴得要命,突然遇到一片绿洲,寻到水源,又重新补充了自己身体的水分。
元气的神秘不仅仅如此,当沈炼神魂之力渗透入元气当中时,忽然陷入一种很奇怪的境界。
并非所有的元气都留在体内,还是有元气泄露出来。
沈炼的神魂之力寄托在其中,亦随之到了体外。
跟过去无数次神魂之力逸散外面,得到的感知不同,这一次世界再不是如他眼中看到的世界。
许是这里的竹舍元气比他去过的任何地方,都要浓厚十倍百倍,好似在一个放大镜下,他看到了过去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这种奇怪的感触,令他感受到这世界除了元气之外,还有八种永恒不变的力量,构成了整个世界。
很难形容,他仿佛一会畅游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一会落到厚实的大地。
看到大地凸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听到九天雷鸣,大雨淹没了土地,渐渐成为湖海,陆地上森林密布,后来又燃起熊熊大火。
他忽然想到了易经,天地山泽水火风雷八种卦象。
八种不同的力量,在元气的联系下,不停转换,构成了真实的物质界。
至于其中转换的道理,他完全不明白。
更无法牵动这八种力量。
从他体内出来的元气,重新融入天地自然中的元气中,魂力再无包裹,又到了沈炼平时那种感知。
沈炼心中一动,从窗棂中泄露的丝丝月光,被他刚刚逸散出去的魂力吸附。
月光不断凝聚,最后形成一点晃动不定的火焰。
魂力居然没有以往那种,被快速消耗的感觉。
荡荡悠悠,来到他面前,沈炼睁开眼睛,缓缓吹了一口气,熄灭火焰,那丝魂力回到体内,与原本的魂力相比,多了一分坚实的感觉。
……
第二天清晨,卢生早早来敲沈炼房门。
一夜休息,看来他是养足了精神。
在长廊闲走,卢生道:“沈兄你是可以不食烟火了?”
沈炼道:“还差点火候,倒是卢兄在问心路呆了那么久,也没进食,相比已经到了辟谷的境界吧。”
卢生看似大大咧咧,但能入青玄的,岂有简单人物,问心路说难难不住沈炼这种神魂强大,心智坚硬之人,说易却也并非易事,知道是假。可未必能走出来。
“沈兄可能不知道,其实我并不想你们这种人,从小修炼内气,而是自幼攻读四书五经,我十二岁就中了举人,在去年也就是十七岁时,便去赶考,当时我在路上,住了一家客栈,若无那番遭遇,怕是我现在都可能金榜题名了。”卢生说起这件事,神情有些奇怪。
“不知卢兄经历了什么,才生出向道之心。”沈炼神色平和,随口问道。
“那时我旅途劳顿,便在客栈准备住下,这家客店最有名的便是黄粱饭,我是久闻大名,进去后,就叫了一碗。那黄粱饭要现做,方有滋味,我便找了张桌子慢慢等着,桌子上还坐着一个道长。
我当时实在困得很,那道长便拿出一个小瓷枕让我睡下,我把瓷枕放在桌上,趴在上面,立刻就睡着了,我当时睡着,立刻就进入了梦乡,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黄粱米饭还没有熟。
说实话,我少年成名,正是致力功名富贵的时候,可是那一场梦做下来,却觉得兴味索然。
忽然就生出了道心,想要求道寻真,看看这世界,是否也如一梦。”
卢生好似把这事憋在心里已久,说出来十分畅快。
沈炼心里一笑,想到前世看到一个新闻,说是某个学生看了一本小说,那主角也是因少时的一场仙缘梦游大千,发下道心走上求道寻真的修道之路,便有样学样,离家出走到附近的道观去拜师,最后被观里的道士通知家长,挨了一顿炒竹笋。
卢生看着魁梧,其实年纪也不大,他离家万里,跑到青玄来求道,不知道其父母知道不。
卢生既然能少年中举,显然是受过良好教育,在这世上所谓寒门出状元,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科举在这世上推行了许久,普通人家的孩子,受到的教育怎么能够与丰厚殷实的人家相比,但论破题,有钱的人,可以延请名师,亲身指点,寻常人家哪里有如此方便。
他想到这些,又不免联想到自己,其实也算是极不负责,离开沈家,求仙问道,当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卢生看到沈炼笑起来,问道:“沈兄何故笑之?”
“我只是在想,卢兄这千山万水走来,家里人会不会担心。”沈炼收敛笑容,缓缓说道。
“我是打算十年就修道有成,然后若这不是一场梦,便帮助我父母也长生不老,我留了家书详细说过情由,他们会理解的。”卢生十分认真说道。
“这位师弟倒是自信得很,十年修道有成,便是佛陀、道主转世之身都没这么快的修行速度。”长廊一侧,有个年轻道者倚靠着栏杆,双手环抱,看着两人,笑吟吟道。
第10章 半生修行无人识
沈炼心知昨日三问道人说过,整个下院还有四个人,那么这位年轻道者,多半是其中一个。
“道无止尽,岂能有成,卢兄只是想要修炼到能泽陂父母的地步,十年或许太短,也并非不可能。”沈炼悠然出口,替卢生解围。
“沈师弟倒是道性深厚,可说‘道无止尽’,未免有些偏颇,你若是在平地,看那东海,自是无穷无尽,如果到了数万丈的高空中,那东海不过泥盆。求道有成,超脱万劫,岂非你可以想象。”年轻道者呵呵道。
“这位师兄言之有理,你现在莫非已经到了所谓‘泥盆’的境界。”卢生嘿嘿笑道。
年轻道者最引人瞩目便是那双浓眉,此刻眉梢一挑,好似两把利剑,去势急迫。
他环手抱胸,口中吐出一道劲风,沈炼便感应到元气变化,好似一道龙卷风凭空而起,无形流去,方向正是卢生。
沈炼心下有了判断,年轻道者是个‘大道如渊,不在口舌’的人。
卢生挑衅,他自不会毫无所动。
他本欲帮卢生一把,却又住了手。因为他想到卢生千山万水前来,又在入门之前那段时间,毫发无损,更过了问心路,岂是寻常书生。
适才卢生虽然吐露了一些心迹,却没有说到重点。
沈炼不为所动,卢生却立刻反应。
他脚尖点地而起,飞得并不高,那流风,正如龙卷,头部尖厉,好似一个无形的大钻头。
卢生其周身形成一层棉质细密的劲风,竟而让卢生在空中稳定住,暂时摆脱大地引力。
更避开了那小钻风,好如青蝉抖翼,霎时间来到长廊一侧,脚尖踢向年轻道者的头部。
年轻道者处变不惊,双手依然环抱胸前,稍稍偏头,在毫厘之间,让卢生一击无功。
卢生再用另外一只腿,继续攻去,二击不中。
他势头已经尽了,整个人向年轻道者扑去。
这一扑极有讲究,双膝破腹,双肘敲胸,两只手却向对方的咽喉卡去。
难得便是这一招,顺滑自然,劲力奇妙,速度快如闪电,很难防备。
卢生不动则已,一动惊人。
沈炼暗暗一叹,差距太了。
等他将年轻道者全身罩住的时候,年轻道者却忽然消失不见。
卢生抱住了年轻道者依靠的廊柱。
卢生抱在廊柱上,好不尴尬,立刻撒开手,却跌了下来,可是他身材看着高大,平衡却极好,一只脚跌在地上,没有摔倒。
刚才那一扑虽然简单,却有种返璞归真的味道。
而年轻道者到这样却又靠着对面的廊柱,呵呵笑道:“白石道人的八步赶蝉,有点意思,只是白石道人当初年少时曾用这一招,直接扑杀了西荒的蛮族一位练成铜皮铁骨的巫修,而如今你也只能用来扑根破木头。”
卢生面色一红,他刚才虽然没用全力,怕伤了人,可是自己到底被年轻道者耍了,即使全力而为,结果也没有什么改变。
以往他用这一招无往而不利,而且这招既是技击,也是轻功,此来千山万水,皆是仗此防身,没想到到了青玄中,连人家衣角都抓不到。
这八步赶蝉可不是随意乱扑,用劲之前,神意在先,锁定敌人,方才随机而动,无所不应。
年轻道者迷惑了他的神意,他便是这一招威力再大,都落不到实处。
而八步赶蝉,也正是卢生黄粱一梦后,遇见的道人所传,青玄也是经过对方指点而来的。
卢生道:“这位师兄你也只是比我多修行了些岁月而已,若是我到你这年纪,未必就比你差了。”
年轻道者哈哈大笑道:“出神已非易,入化亦自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道歌袅袅,年轻道者已经消失在长廊中。
卢生向沈炼询问道:“这厮说的是什么?”
沈炼摇了摇头,突然向旁边不知何时出现的三问道人说道:“三问师兄,刚才那位师兄是谁,他所言又是什么意思?”
卢生这才发觉三问道人,对方来得无声无息,他几乎没有感应。
青玄当真处处藏龙卧虎,他不禁稍稍瞥了沈炼一眼,这位同龄人,比起青玄其余人的神秘,也是丝毫不遑多让。
“此事你们不问,到时候也会有人给你们解说,既然问起,就不妨给你们讲讲。
适才陈师弟何谓‘出神’‘入化’,便是修行的两个境界。
自来修道法门万千,境界不一而足,甚至不分前后,后来道主传法,才定下了我道门一脉的修行境界。自此之后,乃至于大千之外,星河深处,我道门一脉的仙流修行,大抵沿用道主定下的法境。
此举也被修行界广为人知,称之为‘一言而定万世法’。
得长生之前,大抵有九个境界,分别为:
养气、通脉、窍动、蕴魂、出神、入化、还丹、歩虚、破妄。
破妄之后,便可称之为‘仙’,长生不死。
陈师弟本名忠信,号剑眉;五十年前入了本派之时,一点修行基础都没有,可他三年跨越五个境界直抵‘出神’,十年而‘入化’,近些年来修炼‘无形剑诀’,离阴神抱气的‘还丹’境界,只有半步之遥。
随时都有可能‘还丹九转’,走上真正问鼎长生之路。
之前剑眉只是调戏一下你们,若是认真起来,怕是我也拦不住。
掌门近乎天人,又执掌‘天地鉴’,隐约可见未来,曾给他一个批语:
半生修行无人识,一朝得法天下惊。
故而宗门师长,都在等他还丹一成,下山行走,重振青玄声威。
只是他‘入化’四十年,迟迟没有还丹,山中有了闲言碎语,道他花开谢早,辜负掌门厚爱,这些话,料来已经传到他耳中。
也因此,刚才卢师弟的话,有些刺激他,才向卢师弟动了手。
不然以他的道性,哪里会妄动嗔怒,只是因为卡在关口太久,一时难以自持。”
第11章 问道之难
沈炼突然有些理解这位陈剑眉师兄,以超卓的修行速度,抵达寻常修行者或许一辈子都未能企及的境界,然后在这境界停留四十年,不得寸进。
这种落差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如果不是他自己,外人很难想象。
四十年的时间,已经不短,足够一个人从出生到经历人情世故,有时候若是一个王朝短命,甚至都撑不过四十年。
接近四十年时间,看不到进步的希望,不知道如何突破,修行如长夜,不知黎明何时来到。
只是思索一下,就令人觉得可怖,何况陈剑眉已经挣扎了四十年。
他仍旧能够抑制自己的脾气,没有一言不合,逢物便杀,足见得其道性之坚。
沈炼开口问道:“之前师兄所言,修行境界的还丹,要到这一步,是否格外艰难。”
戚三问微微叹息,他右袖空空,独臂而立,更显得孑然,道:“从‘养气’开始到‘入化’,有修行的天资,加上一分毅力,迟早都能达道。
还丹却区别于此前任何境界,又称为‘问道之难’,最厉害者丹成九转,并且唯有丹成六转以上,方有成就长生真人的希望。
而还丹之途,虽然各有缘法,不一而足,总结起来,不过三条。
第一条道路,便是将自己的阴神寄托在一颗早已成型的‘外丹’上面,温养入体,可以延寿三百载,一如还丹修士。
只是阴神寄托‘外丹’,最多不过三转,可谓无任何希望再进一步,三百年后,仍为土灰,而且寄托‘外丹’,因为两者非出同源,本性灵光亦会被逐渐消磨,如若还有来世,也再难有入道的机会。
第二条道路,乃是以‘仙丹’为灵引,丹成几转,皆由‘仙丹’品质而定,可世间能丹成六转以上的‘仙丹’,怕是比长生真人还要稀少。至于‘丹成九转’,便是传说中,都没听过。
第三条道路,就是以神魂抱气,形神合一,结成金丹,一旦成就,大抵在七转以上,甚至丹成九转,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唯有以这条路成就的还丹修士,方可称一声‘金丹’有成。
前两条道路皆有迹可循,唯有第三条路无迹可寻。有人化了三五十年乃至于一百年修至‘入化’之境,却在朝夕之间就成就‘还丹’。
有人二三十年间就修至‘入化’,可直到大限到来,都不得‘还丹’,前人纵有对此的无穷论述,也无法总结出如何‘还丹’。”
卢生好奇道:“仙家手段,难以测度,当真就没有哪位长生真人可以指点如何‘还丹’?”
三问道人心道:便是有,怕也只能是他了。
想到那人,心中不知是敬还是怕,或者两者皆有。
“便是长生真人,也无法让你知道你该如何‘还丹’,况且以你的资质,若要到‘入化’,都是三五十年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再想这个问题都不迟。”三问道人淡然回道。
随后他神色稍动,又道:“出去吧,掌门要见你们。”
三人走出竹舍,外面景清童子所化螣蛇早就等着。
经过昨天的事,今天卢生更加没有什么不适应。
只是今日,三问道人却和他们一同前去。
半空云海之中,景清童子懒洋洋开口道:“小三儿,你怕是最后一次坐我背上了。不过你师父、你师祖我都背过,全都死了,也不差你一个。”
卢生听见景清童子居然如此称呼三问道人,又想起景清童子叫他们师兄,差点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