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骁将-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部队快一点,日落之前要赶出十里路来。”刘宪一行飞奔于万人之中,入目指出一片乱交,各部兵卒杂乱无章的。此刻若有两千人马来袭,绝对要吃大亏的。
    多次督促之下,刘宪所部总算是最低限度的完成了命令,趁着落日的最后一丝余光,安营扎寨,布警设卡……
    第二天天亮,刘宪原本想督促着部下兵将一路急性,可因为有了繁多的辎重和需要看管的兵卒、百工,行军度慢的要死,拖拖拉拉走了一天才行了三成的路程。
    刘宪心急皖城局势,便在第三日领着亲兵营的百余骑卒放马前行,大部队由王坤为,慢慢向皖城开去。
    当然刘宪便以赶到了皖城外的大营,招来众将,询问了战事,才知道这几日那李术据城而守,避而不战,是以两军对峙多日却无战事,而西面也无援军赶来。
    算算时间,现在那孙策领军也就刚到彭泽没两天,与刘勋应是打的最为激烈的时候,应该是没空回师皖城的。
    只要能短日内拿下皖城,自己应无大事。
    夺取皖城,不仅是因为大军北上需要建立一个可靠地支撑点,它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接应不久后就将来到的刘忠、史猛所部。
    这个点绝对要拿下,不但如此还要控制住临江而望的皖口,只有掌控了这个两点才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只是如此一来就等于是在长江边上契下一颗钉子,孙策愿不愿意还是个大问题,不过“不愿意”的可能性会极大。
    希望孙策还依照历史的进程,一个劲的向西进军吧,刘勋、黄祖,辉煌的“沙羡会战”还等着你呢!
    “千万别回师皖城,我的目标四徐州是曹操,可不想用好不容易攒下的这点家底跟你在长江边上拼个你死我活。”
三十三章 破皖城
    ps:新书期最后一周,又是第一个推荐,成绩如何,就全看弟兄们的了!
    “公子,此物乃是巡哨的将士在城外拾得的。wWw;”刘孝捧着一只箭簇下裹着一层丝绢的长箭,递到了刘宪眼前。
    刘宪从书案上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长箭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这玩意怎么看都像是城内所谓的“内奸”所为,可面的东西到底可不可信,实在是没有什么凭据的。
    扯开箭头的绳子,拿下丝绢,看了一眼刘宪就笑出了声来,“李术领兵,丑时来袭。”好简单的八个字啊,余下的什么都没有,连名字都没落下。
    刘孝撇过头看了一眼后,拿不准的问道:“公子,此物可不可信?”
    “我哪知道?这东西,谁能说的准?”刘宪随手放下了丝绢,想了半天,自得摇头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庐江郡刚被孙策所得,郡内上上下下对孙策都抱有敌意,说不准城内那个家族就投了信来,不能不全然不信。”
    “李术帐下只有三千兵马,里面大半还是就地收编的刘勋降兵,可靠性很差劲。我军若能悉数赶到,四面围攻之下,两天内攻破皖城易如反掌。这一点李术心中也有数。是以,见我率军东去,众军屯驻城外又不见动静,妄想趁我不在之际破了大营倒也是无可厚非。”
    看了刘孝一眼,刘宪吩咐道:“传令下去,召集众将商议。”
    “是,公子。”
    片刻之后,司马亚、祝徒、石原、黄岩、吉化、蔡封六人6续前来。
    刘宪简单的把事情介绍了一片,也不给六人考虑的时间,便点将道:“黄岩、吉华、蔡封。”
    “某将在。”
    “你三人率部掩出大营,黄岩、吉华埋伏于大营左右,蔡封率部伏于皖城南门外。”
    “若李术真的率军夜袭,待营中杀声想起,黄岩、吉化便从两侧杀出。”
    “得令。”二人喝道,随即转身离去。
    “蔡封,李术若来,必然大败。待营中火起半个时辰后,你打孙策军旗号,佯装败军,与我拿下南门。”
    “得令。”
    “余下三将随我驻守大营,今夜让将士们都与我打起精神来。”
    “是。”
    众将听命行事,刘宪却依然安心书案。既然已经着手予以了安排,刘宪心中也就把事情放到了一边。
    今夜李术若真的率军前来,注定是要大败而归;他若不来,待丑时过后就收兵回营,一部警戒,余下睡觉便是。反正王坤等还需要一天才能赶到,明日刘宪是不会攻城的。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莎莎”的脚步声传来,刘宪抬头一看却是刘孝。
    “公子,蔡封遣人传来消息,皖城的孙军已经出动了,是从北门悄悄出城的,被他派遣的斥候探了个清楚,共计两千人马。”
    刘宪嘴角露出了微笑,“两千人马,果真出来了么?”
    “传令全军,准备迎敌。”
    “是,公子。”
    过了半个时辰还是多长时间,反正在这个时代是精确不到分秒的。
    营寨方向黑影瞳瞳晃动,前来劫营的孙策军(感觉比孙军强)按时出现在大营寨前。
    为了隐蔽起见,孙策军自然不会点着火把前来,虽然在黑夜中显得绊绊跄跄的。不过这样一来,他们也只能借助营寨门口的那几堆篝火来观察里面的情形,同样是一抹黑。
    几支利箭霎时间穿透了寨门处的几个假人,很完美的猎杀。
    然后一队人马悄悄地搬开了寨门前的鹿角、栅栏,最后在推开寨门。
    “杀!”敌将一声呐喊,催马挥刀杀入营中。
    隐约中有无数敌兵叫喊着冲入营内,逢帐便挑,夺旗踏营,好不爽快,片刻功夫即杀到中军帐前。
    须臾,刘宪听得黑暗中敌人在惊慌的叫喊,“帐中没人……中计了,快撤!”
    出击的时机到了,刘宪大喝一声,“燃火!”
    话音刚落,刘宪身后就燃起了十多堆篝火,接着一排排火箭滑过漆黑的夜空落到了前营。
    预先设置的篝火,做了手脚的帐篷,熊熊烈火霎时间把涌进营寨的孙策军照的丝可见。
    “众军听令,随我杀啊……”刘宪高呼一声,一马当先,向前营中冲了过去,身后刘孝、刘义等亲随举着旌旗,紧紧跟随于后。
    三千将士齐声鼓燥,喊杀声霎时惊天袭地。
    司马亚、祝徒、石原三人早已等的有些心急,此时看到孙策军鱼入网篓,不待刘宪提醒已经纷纷引兵杀将过去,蛰伏已久的三千兵马向落入圈套的孙策军还是了凌厉的攻击。
    黑夜里,横空的箭镞流矢如飞蝗般扑向毫无防备的孙策军,处在外围的敌军后队迎头受挫。左右两侧的伏兵随着营中火起,也纷纷杀将出来。
    “我们中伏了。”这个血淋淋的事实像是一记惊雷一般把大多数兵卒的抵抗意志捏得粉碎。
    后撤,后撤,突遭变故的敌军瞬时间乱作一团。
    一阵箭雨过后,五千大军将前来偷营的二千孙策军围在前营,借着冲天的火光,刘宪看到敌军的帅旗上书着一个“李”字。
    还真是李术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刘宪催马从杀入敌阵,欲寻李术的所在,一杆三尖两刃刀舞作一团,二尺三寸长的刀雪亮扎眼,如同拉起了一条白练儿,杀的孙策军屁滚尿流,所到之处是一片血雨腥风!
    横扫竖劈,挡者披靡,这次刘宪是享受够了欺负小杂兵的瘾头。
    原本要夜袭他人,谁知却中了人家设好的圈套,又被优势兵力包围其中,两千孙策军军心混乱,士气大丧,人马互相践踏,狼奔豕突。
    “休得惊慌,快与我布阵御敌。”不远处传来一声嘶力竭的喊声,声音在纷繁跃动的矛头戟尖回荡,传向战场的四面八方。
    这声音的主人应该就是李术了,这家伙本是一阶文士,出谋划策料理政事还有几分用途,这军阵之中那里还有他半分插手的余地。
    刘宪认准了声音所在,一横马身,三尖两刃刀打圈一扫,斩下了三条性命,三五下就被他突了进去,身后的百余亲兵骑卒自然也随之而入……
三十四章 淮南屯田
    ps:真是悲哀,上周的点击数一直挂到中午才消下去,然后数据直接清零……我已经欲哭无泪了!!
    “好一个东莱刘宪,当为世之君子。WWw。”大喝一声,孙策面带赞容的望着身边的周瑜道,“公瑾,如此你我就可在此安心迎敌了。待破了黄祖老贼,你我回师庐江,再去会上一会他。”
    周瑜也不见了这几天的急躁,举止言谈再次恢复了常日的神态,朗声道:“到时擒了这刘宪,你我也纵他一回,也全了这君子之仪。”哈哈一笑,周瑜已然卸下了心中的负担。
    孙策剑眉一挑,傲然道:“有何不可?刘元度可纵了二乔姐妹,你我焉不能纵他?”
    五日前,李术来刘宪渡江率大军兵临城下,人马众多非皖城可敌。那时孙策率军刚进了彭泽城,自然不能退军。而且他对庐江的安慰也不怎么放在心上,虽然他的老丈人还在城内,可想来刘宪也不至于去为难一个老夫。
    虽然庐江失守后,等于是长江边上被人偰进去了一颗钉子,但刘宪水面力量薄弱之极,根本控制不了孙策军的物资运输通道——长江,对孙策军的威胁并不大。
    完全可以料理完当前之敌后,在回师予以荡平。
    然而让孙策、周瑜二人心神不宁的是,李术,刘宪当日率数千人马向东追去。想到东去吴地的二乔姐妹,想到陈武手中只有一千兵马,俩人真有点坐卧不宁。
    直到昨天始有确切消息传到:皖城两日前已经被刘宪攻下,陈武落败,兵马损失大半,迁往吴地的那三万多人悉数被刘宪全部俘获,但刘宪只取了其中万余兵卒,余下的皆以放散。
    自从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孙策、周瑜连开战的心思都没了,吕范、黄盖、程普、韩当等众将也是知道内情,心中无忧虑又怎么可能?
    所以,孙策军这两天在下层兵卒士气高涨之时,上层的孙策等却是熄了火,没了战意。
    幸好隔了一天,孙策就收到了他老丈人写来的书信。
    言明了二乔安危,孙策、周瑜看了这才放下心来!虽说刘孙两家仇恨颇大,但刘宪这一次的作为也不得不令孙策、周瑜暗自叹服,为之领情。
    且说此刻的孙策立刻重整旗鼓,要全力击溃刘勋。那边的皖城,刘宪则已经派遣偏师北上,由庐江直取寿春,同时也在暗中遣亲信赶赴徐州。
    自从袁术败亡,袁胤等人抬着他的棺椁逃至庐江之后,九江全郡就没了真正的主人,大多数县令、县长投书与许都,可曹操也没那么多的兵力派往寿春,只能下令镇守汝南西部的阳安都尉裨将军李通调遣一部兵马赶往。
    但这点人头刘宪还没放在眼里,现在汝南郡黄巾复起,刘辟、龚都等人闹得正是热闹,李通自己的地盘都照顾不周全,那有什么兵力前往寿春。
    刘宪领王坤为正,刘为辅,加之黄岩、吉华,四部兵马近五千人,席卷九江绝不成问题。
    现在,刘宪所能做的就是——等,等徐州传来的消息。
    算算时月,此刻关羽也应该斩掉了车胄。刘备复据徐州了,就是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请郑玄给袁绍去了信。
    刘孝虽然一路上快马加鞭,可刘宪依旧在完成这里待了半个多月才得到消息,袁绍早已经出兵,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起马军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精兵三十万,望黎阳进。
    曹操也自引大军二十万进抵黎阳,两军相隔八十里,各自深沟高垒,相持不战。
    见袁绍已经出兵,刘宪当即点齐了一万兵马,望徐州而去。(有了袁术的那万余部曲,刘宪此刻兵马已经过了两万,去掉先遣的五千人马,还有一万六七)
    半个多月过去,王坤所部一路北上,此刻已然进抵到了寿春,沿途各县纷纷打开城门,俯相待。
    刘宪随之又遣了蔡封引军两千屯驻合肥,二十多万斛粮秣源源不断的运往合肥,再从合肥转运寿春。
    待刘宪以司马亚、祝徒、石原三人为将,亲率万余兵马北上后,皖城一地依旧留有三千兵卒,以师艾督辖,于东另统兵马两千驻扎于皖口。他俩现在的最大任务就是守住皖口、皖城,接应刘忠、史猛所部渡江。
    刘宪引兵北上,一路上也没闲着,再次出兵围剿道上路匪,大军合围倒也捞到几只漏网之鱼。
    淮南之地,原本是大汉富庶膏腴之所在,可被袁术霸占了**年后,如今的江淮之地十室九空,民生之煎潦,匪患之猖獗,已经到了极端。
    王坤北上途中沿路剿杀了一阵,也收编了一些沦落草莽的袁术败兵,到了寿春之时他们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七千左右。
    随在他们身后的蔡封一部也是一路清剿,斩获不下千人,所以等到刘宪引大军北上之时,路上的匪盗已经不多,至少算是在刘宪的接受范围之内。
    待到寿春时,简雍、糜竺二人早已抵达多日。
    三人相见自有一番要事相商,几句客气话言毕,话语便转到了正事上。刘宪说道:“此次请二位先生前来,因由想必主公已经说明,淮南之事宪就以拜托二位了。”
    “元度尽可放心,此事我二人必不负所望。”糜竺面带怜拎之色,说道:“我糜家世代经营垦殖,在淮南多有来往,实不曾想当年的富庶之地竟会是如今的惨淡。”
    “观天下诸侯,祸害民里实以袁公路为最。”简雍长叹一声,转向刘宪赞道:“元度有智术,能出此屯田之法,为主公存一退路,当让雍惭愧不已。”
    “哈哈,宪和休要夸我,只不过是拾曹操牙慧罢了,宪何有这等才情。”刘宪一手指向南面,说道:“且淮南临近江东,百姓逃散,多是南下为孙氏之民,长久以往江东必会人力大增。民多则力盛,岂能放任不理?需断其根源才可。我等若在淮南屯田,不仅可招揽淮南百姓,还可使得汝南、庐江等地百姓归附,徐州战乱一起,百姓离散也可至淮南安顿。产粮且不提,单是储存民力于主公也大有利焉。”
    “此事不假。”糜竺、简雍纷纷点头赞同。
    “我于豫章搜集了二十多万斛粮秣,都可留于寿春,想来也足以应付了。”不过另一个问题刘宪就有些头疼了,“流民大多为避乱而来,家无片瓦之姿,若是招募屯田垦荒,不但是粮食,还需耕牛、农具,这些必有不足,除了从徐州调运,我看应即刻着人往荆州采购为好!”
三十五章 定九江
    刘宪从来就没担心过刘备军是否会却钱粮。徐州虽然久经战乱,但底蕴依存,各郡县府库所存粮秣多还充足。而且还有糜家的鼎力相助,刘备军此刻就算马上扩充到十万人,也不存在缺粮的问题。
    不需过多,只要能掉转徐州的一两成储备就足以周济淮南一地。
    毕竟现在能控制在手中的只有九江一郡。至于庐江郡,临近长江,时刻都处在孙策兵锋之下,刘宪纵然想抓住不放手,依他的兵力也无从防范。
    所以,在接应回刘忠、史猛所部后,刘宪就会立刻舍弃庐江郡,屯军一部于合肥。
    偌大的一个庐江郡,刘宪当然舍不得丢给孙策,“二位先生,庐江郡濒临长江,孙策可随时跨江袭来,非宪此刻之力可守。我欲将此地让与刘荆州,一是为结一后援;二是可抑制江东;三来,也能为淮南屯田之事得一便利。”脸上微微浮现郝红,刘宪有点扭捏的说道:“再者我叔父一家都已迁往襄阳,若能如此,则……”
    简雍、糜竺自然清楚刘宪话中的未尽之意,相视一笑,简雍开口道:“此事大妙,当可行之。”
    “宪和所言正和我心意。”糜竺一脸温和,言道:“元度可立即着手此事。”
    心中舒了口气,刘宪朗声笑道:“这个自然,刘勋一败彭泽,损兵折将;联手黄射(黄祖长子),却二败西塞山,全军尽墨;这黄孙之战已近在眼前。若是等孙策击破了黄祖,刘荆州派再多的人马赶来也是不及。”
    刘宪清楚的记得将要到来的沙羡会战,那是孙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会战,着实是打出了江东小霸王的威风来。黄祖军数万兵马全面崩溃,锋刃所截,飙火所焚,前无生者,惟黄祖逃走。刘虎(刘表侄子)、韩晞被击毙,临阵所斩士卒二万余人,其赴水溺死兵、民万余人,获其妻息男女七千余口,船只六千余艘,财物山积。黄祖虽然跑掉了,但其部曲连同家属几乎全灭。
    那一战黄祖输掉了自己大半实力,也使得孙策一举肃清江夏郡长江以南的地面。若不是原吴郡太守许贡纠合了严白虎余部活动猖獗,又与曹操联系频繁,致使后方粮草转运困难,孙策军粮草困乏,兵围江夏也不是不可能的。
    “哈哈,刘荆州若能派兵占据庐江,则可阻断孙策北上之路,我军也可安心对付曹操。”说到曹操二字时,糜竺脸上闪过一抹忧色,刘备军根基浅薄,实在不是人才济济的曹军敌手。双目看向刘宪,问道:“元度,准备何时领兵入徐州?主公已得袁绍应允,许元度领兵相助。”
    这个问题刘宪来路上已经考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