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道人影,皆是缁衣血纹、脸覆鬼面,无声无息的出现在殿前。
巫王面沉似水,劈头便问:“出了何事?”
为首之人跪地垂首:“回王上,殿下在神女枝上撒了硫磺粉,并在宫中各处埋了硝石、设下松火。硫磺混着硝石,遇火即炸,想必是离恨天遁入了西苑,才引起大火。”
季礼闻罢,不由暗暗点头。只不过,在无私交之谊的情况下,这位小殿下能不动声色的设下如此圈套,来助他追踪离恨天踪迹,倒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巫王神色间却无丝毫喜色,反而蒙了层意味不明的阴冷。
过了许久,他才沉声问道:“世子入过禁苑?”
“西苑的松火,乃是殿下用暗血令托守卫西苑的徐暮将军所设。”
巫王闻言,眉间意绪才稍有缓和:“西苑情况如何?”
“殿下已经在西苑设下箭阵,并有十二血鹰卫护阵。”
季礼忙趁机进言:“王上,臣肯定立刻入西苑追捕离恨天。”
巫王紧了紧身上的披风,道:“孤与你同去。”
季礼大惊,来不及阻止,巫王已经当先卷袖而去。
惊疑之下,季礼忍不住问一侧的晏婴:“敢问晏公,西苑究竟有何隐情?”
晏婴眯着眼斟酌片刻,道:“侯爷言重了。这深宫之中,从无隐情,只有忌讳。”
忌讳?季礼苦思不解,终是摇了摇头,叹道:“是我僭越了。”
作为巫王宫最荒芜清冷、却名副其实的禁苑,西苑不仅守卫森严,宫墙和几座禁殿之上还铺结了特制的金丝网。这层金丝网结构紧密,且刀枪难入、水火不侵,平日里,连体积大点的老鼠都钻不过去,防护效果堪比铜墙铁壁。
因而,离恨天能遁入西苑,着实令守卫西苑的徐暮忧心不已。一来,足见此人高不可测;二来,若不是巧合,离恨天带着神女枝混入西苑的目的,令他不敢深思。
巫王曾严令,若无黑玉令,西苑永不得开。
前日,若非他们那位向来敢作敢为的小殿下拿暗血令做威胁,他也不会明目张胆的私自设下松火、硝石。
所以,此刻,即使里面火光冲天、缠杀声清晰入耳,他也只能按兵不动。
从起火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在等,等待王令的到来。
当然,令他感到最痛苦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站在他面前的这个柔弱女子。
云妃挣脱了侍女搀扶,青丝未梳,钗环未戴,只穿着件单薄的纱衣,一动不动的立在西苑之前。向来温婉如水的江南女儿,此刻却是形容枯槁,双眸泪干。
季剑、九辰和幽兰三人隐在宫墙上,各自拿兵器砍了半天的金丝网,硬是没能斩断一根金丝。
季剑耐心用尽,霍然捶拳:“有这功夫,我早一枪将这堵墙推倒了!”?
幽兰也有些泄气的停了手,唯独九辰还在换着暗器去磨金丝。
季剑实在看不下去,道:“阿辰,咱们闯进去吧!咱们是为了抓刺客,又不是做贼,王上岂会是非不分?”
九辰断然摇头:“不可硬闯。”
季剑大是不满:“你不过在王宫呆了数日,竟变得如此畏首畏尾起来。”
九辰又换了支暗箭,一边磨,一边道:“我不想连累里面的人。”
幽兰不由抬眸看了他一眼。
季剑立刻拉着幽兰道:“九幽,你敢不敢跟着我去闯一闯?”
幽兰痛快点头:“早该如此。”言罢,弯刀一收,便要同季剑点足掠下。
九辰动作微顿,皱起眉毛:“站住!你们做什么?”
幽兰偎到他身旁,态度十分诚恳:“情况紧急,瞎忙不如硬闯。这次,你好兄弟做得对。”
九辰沉默,依旧心有顾忌。
幽兰转眸:“方才起了风,火势只会大,不会小。若这西苑里面的人葬身火海,何来连累之说。”
听到此处,九辰终是弃了手中暗箭。
………………………………
44。棠棣之火
西苑失火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章台宫。事出离奇,巫后大惊,忙命隐梅备了披风,匆匆赶往西苑。
心急如焚的云妃见巫后凤驾亲至,当即扑倒在凤撵之前,含泪哀求道:“求王后救救子彦。”
巫后疾步出撵,双手拉起云妃,正待出言抚慰,便听身后内侍高声传报:“王上驾到!”
众人皆惊,当即跪成一片。巫王与东阳侯并肩而至,随驾的独孤信立刻命侍卫将西苑团团围住。
西苑之前,横七竖八躺着许多道人影,看装束,皆是守卫西苑的将士。
巫王指着徐暮,沉声喝斥:“一个戍卫营的大将军,连区区西苑都守不住,孤要你何用?”
西苑失火,确是失职重罪,徐暮无可辩驳,只能俯首认罪:“臣知罪,愿受重处。”
季礼亲自上前检查过这些人的伤势,见他们皆是被暗箭穿穴而过,只是昏迷,并无性命之忧,便有些狐疑的问道:“他们,都是被离恨天所伤?”
徐暮有些羞愧:“臣未能察觉离恨天如何进入西苑。臣的手下,是被另外三名刺客所伤。臣猜测,他们极有可能是离恨天的同伙。”
听闻此言,云妃猛然挣脱巫后束缚,跪于巫王跟前:“王上,他们都是杀手,子彦不懂武功,毫无反抗之力,臣妾求王上救他性命!他若能渡过此劫,臣妾愿一死为他赎罪!”
巫王一脚踢开面前的女子,冷冷道:“不过一个罪孽深重的逆子,他那条贱命,若真能引得刺客,倒也算值了。”
云妃绝望的倒在地上,抓着心口,嘶声大哭:“王上恨的是云国,是臣妾,若要报复,只管报复到臣妾身上!子彦不仅是臣妾的孩子,也是王上的骨肉,他何其无辜?!”
巫王浑身一震,双目因发怒而泛出红色,他盯着云妃,咬牙道:“你,还没有替云国赎罪的资格!”
因起风之故,西苑火势蔓延的极快。季剑、九辰和幽兰三人穿过甬道,一路斩杀至思戾殿时,整个宫殿已经陷在火海之中。
原本荒芜的殿院里,满地青草都燃作了焦黄色。无数利箭破土而出,结成箭阵,困住中央的一抹青影。暗血阁十二血鹰卫分守四方,在箭阵之外,又布了一层九宫剑阵,牢牢将离恨天锁在双阵之中。
纵使如此,离恨天一人一剑,始终将十二血鹰卫逼开一丈距离。火光映照在他一袭青衣之上,仿佛淡青如釉的天边燃烧起长片美丽的烟霞。
幽兰忍不住道:“一代剑侠,身陷困兽之斗,实在可惜。”
季剑反驳道:“成王败寇,有何可惜?阿辰,你说呢?”
许久,无人回答他。
季剑顿觉奇怪,转头一看,九辰正如木头一般钉在地上,不动不言,直直的盯着某处,仿佛丢了三魂七魄。
季剑便拿肩膀撞了撞他:“阿辰,你魔怔什么呢?”
九辰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季剑愈加疑惑不解,刚要上拳头,无意间顺着九辰的目光望去,整个人也怔住了。
燃烧的宫殿里,端坐着一个白衣公子,衣袂飘飘,黑发如墨。他修长的十指,不急不缓的敲击着案上一截青玉箫,仿佛仅凭双手就能引奏出美妙的曲调。熊熊火光将他略显苍白的脸映作血红之色,他却只是微阖双目,浑然未觉。
幽兰也被这情景吸引住,一眼望去,眸中尽是痴怔。
季小将军最先反应过来,拍着脑门问道:“他是谁?”
九辰眼睛终于动了动,身形一闪,人已经冲向了殿里。
季剑和幽兰大惊,思戾殿已是一片火海,冒然进去,无异于送死。
两人来不及思考,便毫不犹豫的跟着冲入了殿内。燃烧的木条不断从殿顶砸下,季剑一枪挑开砸向九辰的碎瓦片,怒吼道:“你不要命了?!”
幽兰舞动着双刀,挡开障碍,与季剑互为犄角,将九辰护在中间。
混乱中,他们终于看清了殿中央的大铁牢,以及,铁牢中正闭目击箫的白衣公子。
殿内充斥的奇怪声音,并非真正的箫音,而是他敲击青玉箫时,腕间锁链的撞击声。
铁牢的栅栏挡住了大块的木条和瓦片,却挡不住燃烧的碎屑。白衣公子身后的经卷已经尽数烧了起来,幸而书架与书案皆是铁铸,才幸免于难。
九辰忽然回头道:“阿剑,借你的枪一用。”
季剑直觉手中一空,九辰已经灌注全力,持枪去挑铁牢。幽兰明白了他的用意,扔了把弯刀给季剑,翻身掠到铁牢另一侧,去砍铁栅。
“住手。”
牢内的白衣公子猛然睁开双眸,盯着九辰,眸中波澜微起,转瞬平静。
他声音清润好听,亦沉着有力。
九辰动作一顿,也只是一顿,愈加用力的去撬铁牢。
白衣公子轻叹:“你连我的话也不听了么?”
九辰怒道:“他无情,你便要在这里等死么?”
幽兰尚能猜到些许隐情,季剑却是听得一头雾水。单凭九辰一人一枪,根本撼动不了铁牢,季剑和幽兰各自将手中弯刀按照三角之势刺进地面,配合九辰,三人一同用力撬动,铁牢果然晃了一晃。
铁牢晃动的瞬间,另一座更大的铁牢破地而出,堪堪将三人困在两个铁牢之间。
正此时,一声清亮的龙吟贯彻长空,几人抬首望去,只见青色剑光自黑暗的夜空裹挟而下,宛若龙影,紧紧缚住箭阵,也缚住了离恨天手中的君子剑。
十二血鹰卫飞速掠入箭阵,振出手中血剑,刺穿离恨天身上十二处要穴。
凄厉长啸中,箭阵中的那抹青影终于缓缓坠落。
巫王持剑掠下,死死盯着那抹青影,眉间傲然,吩咐道:“锁入血狱。”
无数桶冰水兜头浇下,思戾殿的大火终于被扑灭。
徐暮视见被困在第二道铁牢里的三人,立刻禀告季礼:“侯爷,那三名刺客也被困住了。”
季礼大喜,立刻带人入殿查看情况。
因季剑三人皆是夜行蒙面的黑衣装扮,季礼第一眼看到的,是一袭白衣的年轻公子。
东阳侯愣了片刻,才面色复杂的道:“这位……难道就是……”
徐暮答道:“子彦公子。”
东阳侯忙恭敬的轻施一礼,低首的瞬间,便瞥见了季剑惯用的□□。
这一支□□,直看得东阳侯心惊肉跳。
白衣公子点头回礼,道:“他们皆为救我而来,并非刺客,望侯爷勿加责怪。”
说罢,他柔和的目光扫过三人,最终停在了九辰身上。
季剑当然也看到了季礼,情知躲不过去,季小将军只能识趣的摘了蒙面黑巾,心虚的唤了声:“爷爷。”
垂文殿,晏婴捧着一个长盒进来,笑禀道:“王上,神女枝找到了。”
巫王取出盒中木枝,握在掌中细细观看,仿佛这冶冶碧华之中,依旧能倒映出当年巫山神女树下,那个红衣少女含睇宜笑的绝代容颜。
晏婴知巫王又陷入了旧事回忆,便也不敢擅自打扰他。
“以我血脉,洗尽两国罪孽,生生世世,永不再见。”
言犹在耳,那张明媚笑颜,忽然转作满目愁予。
巫王悚然一惊,猛地回过神,额上,冷汗涔涔。
他双目泛红的盯着手中碧枝,恨意灼烧:“阿语,我会让你后悔当日的选择。”
晏婴取了湿巾,默默替巫王拭去额上冷汗,然后轻轻为他按揉太阳穴缓松心神。
巫王闭目歇了歇,才道:“你亲自去趟楚使驿馆,告诉西陵韶华,楚国聘礼,孤收了。三日后,开国宴,孤会宣布巫楚联姻之事。”
晏婴忙诺诺应下。
巫王复问道:“东阳侯那边情况如何?”
晏婴立刻露出担忧之色:“东阳侯像是动了真怒,硬是要当众动军法,戍卫营几位将军根本拦不住。”
“动了多少?”
晏婴越发担心:“都小半个时辰了,还没叫停。”
见巫王不说话,晏婴道:“殿下旧伤未愈,这么折腾,哪里受得了?再者,戍卫营的将军们,多与殿下熟识,这么下去,殿下面子上也挂不住。”
巫王拧眉沉思片刻,忽然道:“你觉得,他今日闯入西苑,是为了追离恨天,还是为了救兄长?”
晏婴不想巫王突发此问,一时心中惴惴:“老奴不知。”
知他为搪塞之语,巫王也懒得计较,冷笑一声:“知耻才能知错。这顿棍子,如果能让咱们这位小殿下长长记性,倒也不错。”
他话音方落,便有内侍来报东阳侯求见。
季礼大步入殿,伏地叩首,羞愧请罪:“是臣教导无方,才让这两个孽障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请王上重处。”
巫王温声道:“恺之免礼。他们也是为了追刺客,情有可原。”
季礼却伏地不起,奏道:“臣只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违背王令,罪不可恕,臣已各重责了他们二百军杖。余下事,臣愿一力承担。”
巫王示意晏婴去扶,晏婴费了许多力气,依旧徒劳。
巫王叹道:“你这是何苦?”
季礼以额触地:“臣愧对王上信任。”
晏婴在一旁劝道:“侯爷既不愿辜负王上信任,便该相信王上断不会错怪侯爷。如此,倒令王上为难。”
季礼沉默不言。
巫王道:“那两个孩子呢?”
“臣命他们在殿外跪着思过。”
巫王起身离案,缓缓步至殿外,果见长阶之上跪着两个少年。
晏婴紧跟着出来,见季剑和九辰皆是发丝凌乱、浑身湿透,全靠双手撑着地面,才勉强跪起来。晏婴料想他们必是反复被冰水泼醒过,不由一阵心疼。
巫王走到两人跟前,道:“私闯西苑之事,孤不与你们计较。思戾殿中的事,是谁的主意?”
季剑暗道不好,迅速抬头道:“是臣的主意。”
巫王盯着另一个少年:“辰儿,是这样么?”
九辰连续高烧数日,此刻,已经虚弱至极,根本听不清巫王究竟在问什么,只能强挤出一点力气,习惯性点了点头。
巫王见状,立刻起了怒意。
“无论是谁的主意,宫中规矩,剑儿不清楚,你该清楚。”说罢,巫王吩咐晏婴:“告诉东阳侯,该罚之人,孤自会重罚。他不必再为此事耿耿于怀。”
………………………………
45。长夜意寒
大半夜,季小将军浑身是血得被家仆背回府中,整个东阳侯府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彭氏见活蹦乱跳的孙儿成了这般死灰模样,又急又气,拿起拐杖戳着季老侯爷的脊梁骨一阵好打。
季礼拧着脸杵在那里,任由彭氏发泄,一言不发。
柔福长公主更是心疼不已,悄悄落了两滴泪,见这情形,忙和季宣一起将彭氏拉开。
“你个天杀的,就是见不得我好,干脆把我和剑儿一起打死算了!”
彭氏扔了拐杖,扑在孙儿床前,哭骂了好一阵儿,直到累了,才肯在长公主的劝解下回屋休息。
送走彭氏,心急如焚的长公主忙拧了热毛巾,细细为儿子擦拭面上汗污。
季宣常年在军中,早见惯如此情景,自然不如长公主这般紧张。他心中,更多的是疑惑不解。
只不过,此刻,在柔福长公主面前,他并不急着寻根究底。
过了会儿,季剑从昏厥中缓缓睁开了眼睛。长公主喜得双目含泪,却听床上的少年道:“娘亲,我有话想跟爷爷单独说。”
长公主心思慧敏,便轻轻点头,示意季宣和她暂时回避。
季剑望着床顶,脑中空空如也,心中更是堵得难受:“为什么要丢下阿辰?”
这句话,显然是在问季老侯爷。
季礼不以为忤,平静道:“他当初选择留在王宫,便当知此路凶险,稍有差池,就要付出沉重代价。”
“这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孙儿早就听够了!孙儿只知,我们擅闯禁苑,是为了追捕离恨天,不是做贼。王上,也太不讲理!”
季礼脸色一沉:“住口!无论何时,你都要牢牢记住,在巫国,亵渎王令,便是最大的过错!”
季剑捏拳:“孙儿犯了错,尚有爷爷回护。阿辰在这里无亲无故,爷爷怎么忍心留他一人承受所有过错?”
季礼浑身一震,半晌没有说话。
“阿辰是个死脑筋,打碎牙也只会往肚子里咽,可今日,他比我多昏迷了三次。”说完,季剑眼睛微微泛着灼然火色。
季礼沉叹:“终有一日,你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垂文殿外,两名青衣内侍依旧在轮流着往九辰身上浇冰水。
暗沉的夜空,死寂的大殿,唯一能听见的,便是水泼溅而下,缓缓淌过玉阶的声音。冰渣混杂在其中,不时与玉阶摩擦出细碎的泠泠声。
两名内侍战战兢兢的执行王令,内心深处恐惧至极,手上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