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真)论女主的战逗力-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个意志都能得到贯彻,只要她下达的令谕,那就是世界的未来,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景象!
  “带领所有人……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夏元熙自问,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办到。

  ☆、349|常断无生灭(二十四)

  我到底该怎么做?
  这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如此迷茫。
  长久以来,她都是作为一位规则的打破者而存在,也见过许许多多在权势中迷失的人,虽然他们以前都曾经精彩绝艳过,但站在高位的人通常都面临很多两难的选择,像为了多数人要牺牲少部分什么的,这种事情经历久了,一些小小的得失往往也进入不到他们心里,便成了无关紧要的琐事。
  当年,司空渊也何尝不是信心满满,认为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以天魔镇狱为分水岭,将正邪一剑斩为两段。
  夏元熙自问如果只论明辨是非的洞察和智慧,她并不及自己的师兄,所以对自己是否能够以自身的力量执掌六道轮回,做到不偏不倚、绝对公正也没有底。
  “无论是赞誉还是唾骂,我需要一个例子,为我坚定信心……”她自言自语道。
  现在,初生的六道真髓就蜷伏在她的识海内,藉此能够将她与世界本身连接在一起,也就拥有了以前没有的超凡视觉,能看到听到以前闻所未闻的东西,与诸天世界的另一些不朽存在沟通。
  她是神念触角第一次伸得那么远,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模糊的“诸天”究竟有多么广大。
  都说十方世界无边无量,果然如此。
  在广袤的混沌宇宙,无限时间,无限空间,无限维度,里面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存在有一个世界,遍虚空,尽未来。
  无论从哪一个世界看来,要接触到其他所有位面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佛言诸世界如这无量恒沙便是如此了,它们就像是一个海滩上的沙子,每一次海浪都会将它们打乱重组,所以,即便是已经飞升独立开辟自己世界的强者,也无法知道下一刻究竟会与哪个世界相邻。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贸然寻求前辈的经验,却不知那天外面传来的声音究竟是正是邪,是仙是魔。
  这毕竟关系到一界众生的未来。在忐忑不安的期待中,夏元熙突然感觉到宛如神经末梢伸长到极限的神念被触动了。
  几乎就在下一刻,她眼睛一花,周围的环境产生变化。
  那是一处极为祥和的庭院,草地上缤纷的花丛繁茂盛开,萤火虫在其间明灭变化,温暖的空气和喜悦的花香交融在一起,宛若用平凡宁静凝固的永恒。
  花香的来源是庭院周围的高大乔木,它们一共有八株,东南西北四角各有两株,每一组都并肩相依,而且总是其中一株生机勃勃,开着海棠色的美丽花朵;另一株却枯萎垂死,仿佛老妇人干燥的头发。
  “谢世尊指点!”
  夏元熙双手合十,恭敬施了一个佛礼。
  至此,她终于明白了这位回应自己的前辈是谁。
  相传释迦牟尼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灭度涅盘,那里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所以,这位便是她以前所在地球世界的主尊了。
  或许是因为夏元熙毕竟在地球呆过,于世尊有一段因果,所以他才会出手点化她。
  猜对了。
  她刚直起身,一片娑罗树叶就随风飘荡到她手上,金色的梵文随之浮现。
  【我言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这是什么意思?!
  当看清楚上面的字,夏元熙不由得耸然一惊。
  娑罗树叶上自然是佛祖的旨意,但内容却引人深思。灭度乃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就字面意思上来看,这句话指的是佛祖成道之前,曾经发下誓愿要救度世间众生,但最终他却发现,他并没有能救任何一个人。
  这真是让她无比震惊。
  世尊成道并未开辟极乐净土,而是直接归于生养他的娑婆世界,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便如此,如果他自己也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难道这说明无论用尽任何手段,都无法阻止世界滑落向魔门吗?
  这已经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人用力量干涉世界进程的举动,就连夏元熙创造六道轮回也一样,无论是她自己执掌,还是任其自行运转,都如同螂臂挡车般,无法让历史滚滚的车轮因此停滞一刻。
  “难道世尊想让我放弃?”她不禁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样的话或许说得通,毕竟如果像司空渊当年那样固执己见,犯下无边罪业后,再要改正就难上加难了。
  但即便是佛祖本身的意思是要她悬崖勒马,夏元熙也不会从命的,毕竟她还要用这个把某个作死的家伙从世界本源中捞起来。
  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回答她的只有风吹过娑罗双树园,树叶沙沙的声音。
  没有得到任何辩解,夏元熙索性就在佛祖当年悟道的石头上盘膝坐下,感应着尚且稚嫩的六道轮回在她识海中默默壮大。
  而组成这一切的,却是无数灵魂相互纠缠的因缘果报。眷恋、仇恨、嫉妒、仰慕……那些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光芒,比世间任何极光或是云霞都要美丽。
  光所形成的轮转,从它上面还延伸着无数星芒纺成丝线,一直连接到生者的世界。
  那是在世的人们,对死去逝者的眷恋。
  就和她对薛景纯的感情是一样的。
  她想起那个对祭坛火盆投下自己亲生骨肉的母亲,当时,她是听说孩子可以投生到来世,所以才能让她下定决心。
  所以无论是谁,也是期盼着和自己亲人在遥远的无尽轮回后相遇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无论是谁,也不能决定六道轮回的未来!
  因为它是属于所有人的!
  “感谢世尊的指点,遗憾的是我意已决。”
  夏元熙站起来。她坚信,就算释迦摩尼的劝告,也不能动摇她的决心了。
  虽然她还有些不好意思,想想看,一位成名如此之早的智者不辞辛苦这样指点,结果作为新丁的自己听完却说“哦,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还是决定按我自己想的做。”这不是逗比吗?
  她有些歉意地笑笑,不出意外的是,世界陷入了一片黑暗。
  果然佛也有三分火性,被十动然拒后还是会不爽的……
  夏元熙正想着,但在深渊一般的黑夜里,却渐渐浮现了一个青年男子的形象,他其貌不扬,身上只有一件普通的长袍,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他慈悲的面容,一双似乎能看透世间一切迷障的慧眼在凝视众生,凡被他目光注视的尽得解脱。
  “佛法为开库之钥,如此而已。觉者自觉,不由佛法觉。若不明此处,终究落空。”那男子开口道,言毕,他微笑以目视夏元熙:“你做得很好。”
  “世尊!”至此,夏元熙怎么会不明白这人正是释迦摩尼意志化身?他说的话也终于解答了她的疑问。
  在佛祖眼中,自己弘法传道,只是揭示世界本身的真理,就像一个人看见船来,在人群中喊了一句“船要开了”,决定坐不坐上这艘船的仍然是众生本身。所以无论佛法还是道法,都只是打开宝库的钥匙,渡向彼岸的船筏,不是任何人能一手改变的的。
  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当然不是指释迦摩尼业务能力低下,没有拯救任何一个人。在他看来,这些人是用自己的力量救了自己,乘着至道到达彼岸,并非释迦摩尼本人的功劳。
  他之所以这样说一半留一半,大约更多还是想看夏元熙的决心,如果仅凭局外人的一句话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那还不如早点放弃了事,免得为祸世间。
  这一切看起来极为漫长,其实在另一个世界只有一瞬间。
  尸陀林主只看到夏元熙眼睛一闭一睁,从迷茫变得无比清明。
  “看样子你是决定了?”
  “当然。”她笑了,“我造就的六道轮回必然是世间一等一的东西,任何人都要向它屈膝——”
  尸陀林主一阵狂喜,看来夏元熙已经决定要凭借六道封神了,那是一条权术之路,即使改头换面,却依旧延续着这个世界强者统治弱者的传统。
  “包括天道,也包括我。”
  但她下一句话却把尸陀林主的心打入谷底。
  但凡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绝世名匠,也不会铸就一把弑主的刀剑;任何一位贤明君王,也不会颁布一本限制自己权利的法典!可是这样愚蠢的事情,今天竟然发生到一位眼看就要登上世界顶端的人身上!

  ☆、350|常断无生灭(二十五

  夏元熙从云端往下俯视,流洲荒凉而平坦,甘伽河自西北向东,横贯全域,在它不断改道、长达千万年的冲击下,沉积的泥沙使这片土地成为一望无际的平原,因为没有起伏的山峦,无论是飓风还是洪涝灾害,都以不可阻挡之势从一处肆虐到另一处。
  而生长在这里的人都不止一次见过天灾的威力,那种席卷一切的姿态,凡人实在是难以抗衡,所以他们也格外的虔信。如果不是有这种心理支柱的话,他们又将用什么来面对现实的残酷呢?
  这里,还真是适合一位神明起步的地方。
  可惜或许今后,这里再也不会诞生能凌驾于凡尘之上的信仰了。
  在夏元熙心胸中,不断回荡着信徒的热切祈祷,她身上新生的神格也因为这些丝丝缕缕的虔音愈加壮大。
  她一点一滴吸收着,直到这神格强大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将自己所有的神念都投入到供奉自己的庙宇、祭坛中。
  霎时间,在流洲无论是贵族名流云集的大城,还是仅有数十户农奴的贫乏村镇,无论是象牙宝石精雕细琢的神像,或是泥塑木雕的拙劣人偶,亦或是仅仅以铜铁铸成,仅仅代表她的简陋字符,都绽放出辉煌的湛然神光。
  沐浴在神明的光辉下,所有信徒都俯身下拜,吟咏之音声振云霄,皆是颂扬她神名最狂热的音符。
  在她眉心泥丸处,一尊小小的金身正应和着这些梵唱之音逐渐凝实,它肌肤淡金如明月,面目和夏元熙一模一样,头载宝冠,身着天衣彩裙,遍身珠宝璎珞为饰,华蔓交缠,相好庄严,观之能断烦恼无明诸障。它以金刚双跏趺姿坐于日轮月轮重叠宝座,三首六臂,三首分别带着平静、悲戚、忿怒之形象,六只手臂指如莲瓣,分别结甘露印、如意宝印、无畏印、与愿印、说法印、金刚印,代表地狱道、畜生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众生。
  这一尊金身便是神格凝聚而成,虽然已经可以感受到这具新生神格的强大,但此时她还并未有达到顶峰,因为她固然身为神明,却没有任何代表她身份的法典或是戒律。
  不过,她刚刚才以神力在所有寺庙中显形,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她下达了任何神谕或者神典,使她的信徒按照章程行事,那更加强大的信仰之力一定会充实她的神格。
  如果那样的话,她的神格在这个世界一切香火成神的神明中,必将是前所未有的尊贵和至高无上。
  而这一切仅仅只需要她动动嘴,随便规定一些仪轨和戒律,哪怕让信徒只能吃甜豆腐脑都算,因为此时她的信徒并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姿势去追随她。
  下一刻,夏元熙在这片大陆上的千万个化身同时开口了。
  【虽不知尔等为何信仰吾,但世间神明的存在并无意义。】
  一句话出口,所有信徒都纷纷身体巨震,难以置信的抬起头,仰望这位刚刚显灵的神。
  “上神可是在考验我们的信仰?不然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您现在如此真切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却让我们不再相信您,这是何意?”无数祭祀急切问道。
  【尔等信神是为何事?】
  “因为您立下六道轮回,救度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是世界至高无上的存在,合该为一切众生所赞叹供养!”
  【也就是说,吾能救度尔等,所以尔等心怀感激?那尔可知六道轮回的作用?】
  能成为祭司的人,对神学的研究都比较深入,加上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以信仰闻名的大陆,理论水平那是相当的高。
  被问及的祭司几乎是毫无犹豫的就回答:“六道轮回将对善者和恶者进行一场由您主持的公正审判,并将他们送到自己应该去的地方,这也免于了渺小的我们被天道直接吞噬,化为本源之力,让我们拥有以前只有超凡者才能具备的转世资格!或许终有一天,当我们积攒了足够的功德,也能够成为超凡者,从此不再五浊恶世受苦。”
  【回答的不错,那吾究竟为何要救度尔等?】
  “因为您慈悲为怀,听到了卑微生灵的祈祷。”
  【既然如此,吾为何不直接将尔等引渡到吾的神国?却要尔等在滚滚浊世中苦苦挣扎?】
  这个问题难了点,连祭司都思考了良久。
  “这个……因为我们的信仰不够虔诚……”最终,他还是决定采用了一个最经常对信徒说的理由。
  【这个说法,意思是尔等提供信仰,所以吾才会接引尔等?这与一场交易有何区别?有趣……尔是在质疑我发愿的本心?】
  祭司连忙磕头如捣蒜:“请原谅您的仆人的愚蠢!您无所不能,所以设置的考验也自有您的道理,我等凡人实在不敢妄加揣测!”
  与此同时,一丝疑虑从他心中诞生了。
  虽然它很小,但连他自己也控制不住这种亵渎的念头。
  神为什么不直接拯救人类?
  神发下宏愿,宁愿将自己尊贵的神体沾染上六道中凡夫的罪孽,更省事的办法,难道不是直接把所有人都救起来,脱离苦海吗?
  为什么还要设下轮回的存在?
  如果神不慈悲,那她就不会管众生的死活;但如果她心中是想要救度世人的,为何还要采取这样曲折的方式?
  这是一个悖论。
  【那吾就告诉尔等真正的答案吧……那是因为神无法拯救任何人!】
  而夏元熙下一句话更加振聋发聩。
  因为在这片大陆上,以前的所有神都曾许诺信徒,如果信仰神,就会得到种种异能,死后会受到神的接引,灵魂来到神身边,从此永生不死,享受无边福报。如果凡人招致灾祸,或是并没有得到神的保佑,那结论永远都是“你的信仰不够虔诚”,错永远不在神身上。
  所以大家都只能默默的祈祷,期盼着自己的虔诚能够打动冥冥之中那位存在,即使这个希望极为渺小。
  从来没有一位神,像这样明明白白的说“信仰我没有任何好处”。
  凡人憧憬仰慕神灵,是希望神灵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将渺小的自己从苦难中救出来。
  若非如此,那为何要求神的保佑呢?
  但这位强横无匹的神却继续说道。
  【神佛不直接度人,行者识心自度。神若能度众生,过去诸神,量如恒沙,何故众生,不为救度?】
  这话何等雄辩?直接击碎了过去诸世一切伪神构筑的谎言。
  他们其实仅仅只是一些神道修行者,为了获取信仰之力,用一些丹药神迹打造几位少数信徒的楷模,诱骗更多无知的凡人对自己顶礼膜拜,并借着香火神力让自己长生久视。
  如果这是一场交易,那他们无疑是一些成功的奸商,用极少的付出,取了极大的回报,但这样的历史结束了。
  随着夏元熙一句一句真理揭示,在山泽湖海,在祠堂寺庙,无数大小神格纷纷在哀嚎中灰飞烟灭,这一切仅仅是凡人的怀疑。
  连她自己也感觉到,泥丸宫中刚刚凝聚的金身被剥离了炫目的荣光,身上的璎珞花鬘分崩离析,就像是被风蚀的沙土岩石一般。
  但与此同时,她头上象征功德的庆云以及金塔却散发出了夺目的光辉,在一阵幻梦般的朦胧中,它们渐渐融合在了一起,并从中催生出一株其华美的宝树。
  白银为枝干,紫金为根,琉璃为叶,水晶为萼,砗磲为花冠,珊瑚为蕊,玛瑙为实。光分七色,莹彻高洁,净无瑕点,为天生神物。
  “七宝妙树?”想不到功德到一定的程度,能够凝聚成这样的异宝!
  这件七宝妙树是西方教主准提的宝物,但自从他功德圆满飞升之后,七宝妙树却再没人见过,连他的衣钵传人多方寻找都毫无所获。
  然而现在,七宝妙树却像雨后的竹笋一样,从她的功德之云中催生而出,并随着她开悟众生的声音逐渐成长。
  【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无异于水中捞月,缘木求鱼,终不悟也!】
  当最后一句话说出,一卷《大禹治水经》铭刻在了最大那座神庙的石壁上。
  在夏元熙所在的地球上,她的祖国一开始并不富饶,南方洪水猛兽、瘴气毒虫肆虐,一开始人们只能在一小块的中原腹地生存。
  但在一代一代的改良之后,随着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遍布四方,那些以前曾被人视为必死之地,流放罪犯之所的南方却逐渐变成了鱼米之乡,养育许许多多勤劳朴实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