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孔宣本体能否找到准提圣人,他的恶尸去是凭借着一股戾气一路杀上大雷音寺。除了两位圣人,佛教能称的上高手的就释迦摩尼一人,能帮手的人也就七古佛、未来佛、和三大士。
恶尸的法力并不高强,也不过是刚刚达到准圣而已,但是恶尸也能使用孔宣的五色神光,虽然是消弱版的。但是做到同阶无敌问题还是不大,何况整个灵山也就是释迦摩尼和燃灯两个人达到了准圣。
二十四颗定海珠如同二十四个世界,抵挡着五色神光的引力。恶尸看着释迦摩尼宝相威仪的盘坐在九品金莲上,眼睛似闭似睁,让恶尸戾气大增。放下燃灯古佛,一口将释迦牟尼佛鲸吞,将佛祖的丈六金身吸入腹中。
释迦牟尼佛无奈,只得破其背而出。不断的在恶尸背上大念佛经,不断平息着恶尸的戾气。
恶尸被释迦牟尼佛镇压。
“佛尊从其体出,伤之如伤尊母故宽之,且封汝为‘孔雀大明王菩萨’,受无上自在加持,以空乏其性。”
这样灵山上又多了一位佛母。
且说孔宣在灵台方寸山盘旋了数日也不见准提圣人,又得到自己恶尸被镇压的消息。孔宣就要杀回佛门,忽然一只擎天巨手从天而降,直接将孔宣拍成重伤。孔宣浑身的骨头全部化为碎末。
“卑鄙,准提你好不要脸,以圣人之尊偷袭非圣之躯!”
孔宣破口大骂,但是准提圣人没有继续出手的意思。孔宣见此便回头看看,原来自己被准提圣人拍向了人间结界。
孔宣愤怒于准提圣人的卑略手段,这下自己没有死在圣人的手中而是人间的结界。这样自己的母亲凤祖也不好问罪准提圣人。
伏羲元神正在清理着五帝的意识,感到孔宣像是一个颗火星一样撞向结界。这只会有一个结果,结界和孔宣同归于尽。因为孔宣的身体还有圣人的一击之力。
伏羲无奈,调集全部的结界力量,集中到一点迎接着孔宣。果然孔宣体内的准提圣人的法力先一步出击,结界一阵晃动。
伏羲不敢再接住孔宣,放开一个缺口,将孔宣放进人间界。伏羲也紧随着孔宣,不断的把孔宣身上的冲击力卸掉。伏羲不在乎孔宣的生死,但是如果让孔宣就这样撞向人间,九州就完了。
这是伏羲不能接受的。
还好通过伏羲不断的努力,孔宣没有死在这里,而九州也没有遭受巨大伤害。
“孔宣道友,你现在身负重伤,本座也就不驱逐你了。但是还请道友在人间界不要使用法力。养好伤后,本座送你离开!”
说完,伏羲就返回九州结界,赶紧修补结界。否则仙佛势力又会进入人间。
这一次的重伤对孔宣的打击十分的大。孔宣第一次知道的圣人的实力,居然连圣人的一击也接不下。想想上回准提圣人好像是没有出手就将自己降服。果然圣人一出手就石破天惊,而且如果不是准提圣人有着自己的算计让圣人留手了,孔宣早就化为虚无了。
孔宣就这样躺在大地,一年,两年,五年,十年。
十年之后,孔宣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十年才将自己的身体修补完。孔宣这十年来什么也不能做,只能不断的反思自己。现在的孔宣看起来不再那样狂傲。但是仔细的看着孔宣的眼睛,傲气深深的藏进了孔宣的灵魂深处。
恶尸以斩的孔宣,经过十年反思善念大起,便行善九州。途中收了七十二个弟子,一直来到楚国老子故居。
孔宣一见到老子,就从老子身上感到了一丝圣人的气息。便向老子求教。
三年之后,孔宣眼中金光一闪。一个白发长须的老人出现孔宣的身边。不同于孔宣那俊美的样貌,孔宣的善尸样貌并不出众。
“本人以丘而生,自名孔丘。乃是继恶尸才出,是为第二,字仲尼!”
随着孔丘自名,九州结界有出现一尊法相,孔丘的形象立于三皇五帝之后,于老子、释迦摩尼并列。
儒、释、道三教格局形成。
孔宣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看到儒家法相虚空而立,便让善尸切断了和法相的联系,更加七十二门徒留在人间。自己带着善尸通过伏羲的帮助离开人间界。
以后儒家的发展与孔宣无关。
儒是人间的儒。这也是为何以后儒家会在人间大兴,佛道两教一直屈于儒教之下的原因。
第四章 教主更迭,四御辅政
太上老君神念化老子一是西出函谷,多宝化胡,二是点化玄都,传承教统。
话说千年前,玄都护法人皇轩辕身殒天地,元神坠入轮回,昧了心智。就连太上老君也算不到玄都的所在,只知道玄都现在在人间。
一日,老子讲道山野,山中野兽安静的祥和的围着一位鹤发老人,其中各种天敌也和谐的待在一起,静静的听着老子洪亮的声音响彻山野。
忽然从远处飞来一只斑斓的蝴蝶,蝴蝶轻轻的落在老子的肩膀上,听着希希大音。听到精彩之处,蝴蝶不同于其他野兽那样安静像是怕打扰到老人讲道一般,蝴蝶翩翩起舞,慢慢的蝴蝶的飞行轨迹也带上了一丝道的轨迹。
老子微睁的眼看着那只高兴的蝴蝶,微微颔首。
老子讲完道后,野兽依依不舍的离开,只有蝴蝶轻轻的飞舞在老子的面前。老子慢慢的将右手举起,蝴蝶轻轻落在老子的手心,似模像样的向着老子行礼。
老子体内那蕴含着的太清气融进了蝴蝶的身体。然后老子放飞了蝴蝶,慢慢的深山之中。
老子失去了体内的清气,身体也走向了衰亡。老子虽然只是太上道祖的一道神念,但是历练人间也让老子对人间充满了大爱。老子被人族尊为至人,神念也被人类信仰缠绕。
老子泯灭了自己的神智,也切断了太上的联系,化作一道金光飞进了自己的法相当中。
太上道祖看着老子的法相,没有将神念收回。
“赐汝新生!”
春去冬来,又是一年春。
那只蝴蝶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重入轮回。
楚国有贤者名曰庄周,历经人间坎坷,一朝顿悟,灵魂化作一只美丽的蝴蝶无视结界畅游三界,地仙界的祥和,人间界的繁华,轮回地狱的喧闹。
一时间蝴蝶迷失在天地间。庄周身上青光一闪,蝴蝶回到了庄周的身体。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九州结界再添一法相,庄子。
庄周在人间留下典籍无数后,留下肉身,灵魂化作一只蝴蝶飞向了地仙界。
遍游地仙界的庄子忽然感到天地一阵的摇晃,庄子出现在了太清圣境。
“痴儿,还不醒来!”
太上道祖手指点在化为人身的庄子身上。
一时间,无数的蝴蝶出现并围着庄子不断的的飞舞。
“徒儿庄周见过师尊!”
庄子身上的气势不断的攀升,可是又好像没有任何变化。
天地间又添一位大能,庄子。
“今日起,庄子为人教教主!”
太上道祖没有一丝迟疑的法旨传遍天地间。
只见太上道祖像是褪去了沉重的包袱,眼中的情感彻彻底底的消失。
明明太上道祖就站在庄子面前,庄子却感觉不到太上道祖的任何气息。
“道可道,非常道······”
太上道祖再次讲道,同样的内容庄子却得到了更多。
随着庄子继任人教,阐教和截教也起了变化。
“今日起,阐教更名为道教。阐,明也!阐,即明道,立道!阐是为道!”
“太乙为道教教主!”
两道元始天尊的法旨震撼人心。
果然只有一向以盘古正宗自居的元始天尊,得到了盘古记忆的元始天尊才敢以“道”为教。就连鸿钧老祖也只是立“玄门”,没有直接立“道门”。
“今日起,截教为魔教。截,意味破。逆天道而生者,为魔。”
“云霄为魔教教主!”
顺者为道,逆者为魔。
太乙真人以封神劫炼心,更是誓愿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凭借着大愿斩去善尸成就继释迦摩尼,孔宣之后第三位成为准圣的人。
云霄经过封神劫,心中对天道充满了恨意。经过通天教主的教导,化恨意为天魔,终在玄都之后成为准圣。
年轻一代一下出现了五位准圣。和圣人同时代的准圣除了玉帝要统御三界还要现世之外,其他人已经不再轻易现世了。
二代弟子的时代来临。
只见东胜神洲轰然多了一座昆仑山,与西王母的西昆仑遥遥相对,是为东昆仑。西牛贺洲上灵山现世,大雷音寺沐浴着在功德金光中。北俱卢洲并没有魔气纵横,还是正宗的上清之气,只是多了些戾气,彰显着霸道。就连蚩尤、后羿也在这时在南赡部洲立国“百蛮”。
一时间四部州打杀声一片,着手于统一一州。
就连天庭也趁机大肆收编各个小势力,玉皇大帝和紫徽大帝也一直明争暗斗着。但是紫徽大帝哪里是老谋深算的玉皇大帝的对手,加上截教众人中立,紫徽大帝一时间四面楚歌。无奈,紫徽大帝向元始天尊求救。
紫徽大帝是元始天尊安排在天庭的钉子,不能眼看着紫徽大帝就这样被压制,随发出一道指令。
“封元始天尊法旨,封太乙真人为东极妙严清华大帝,封南极仙翁为南极长生大帝;封雷震子为西方太极天皇大帝,又名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与北方北极紫徽大帝共为天庭四御,辅佐玉帝治理三界。封杨戬为清源妙道真君,又名昭惠二郎显圣真君;封哪吒为三坛海会大神,辅佐天庭!”
玉皇大帝脸色难看之极,四御居然全是原阐教中人,玉帝面临着被架空的危险。
而且太乙真人更是趁此机会将善尸化作十殿阎王,赚取天地功德,还清天地大愿。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化作秦广王,执掌风雷地狱,权衡霹雳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恶者标于黑簿,考察无私。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化作楚江王,执掌火医地狱,威专烈焰之权,杳杳冥谴,莫破幽之烛,茫茫苦梅,难逢济险之舟,生死殊途,轮目不免。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化作宋帝王,执掌金钢地狱,威司考掠之权,诠量功德,了无毫发之私,报对冤仇,备极再三之间,善篇有记,罪积无差。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化作五官王,执掌冥冷地狱,权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铁,欲出无门,剑生万树之傍,实观有惧,众生无赖,五苦难逃。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化作阎罗王,执掌镬扬地狱,威张煮溃之权,七情六欲,难逃业境之分明,五体四肢,最苦风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恶攸分。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化作卞城王,执掌铜柱地狱,威专履足之刑,辩明善恶,如日月之无私,注判姓名,若风雷之莫测。凡有众生,难逃六道。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化作泰山王,执掌屠割地狱,威权刀割之刑,无偏无党,赏刑罚于多劫千生,难理难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展转,功德定分。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化作都市王,执掌火车地狱,威司运转之权,设衡石而考功过,平等无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当,无私无曲,不顺不逆。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化作平等王,执掌昔掠地狱,威张炽盛之权,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难明,一十八地狱之经由,人人战栗,凡积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时,九地轮目,三途往返。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化作轮转王,执掌罗丰之府,权衡宪法之严,有生有死,两分而入之机,无党无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时所造,此际何逃。
东极妙严清华大帝本来就有掌管冥府的权职,并不算越权。这让玉帝无话可说。
天地秩序重立。
第五章 人间武学,仙武相悖
网络江湖载酒行,亦歌亦舞乐逍遥!悉数江湖风云事,拈花一笑万山横。
鲜衣怒马,追逐江湖,快意恩仇,不问是非,单凭本心。
自从伏羲用九州结界封印人间界,仙道在人间就开始衰落。而人们求得强大求长生的欲望并没有削减,反而更是炽热。就在这时伏羲实时的将一本强健身体的最基本内功心法抛在人间。
人类的智慧不容小觑,强大的欲望不断的将这本最基础的功法发展。又因为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一时间各种功法层出不穷。
这些功法是每个人都可以修炼的,不似仙道那样只有有缘之人才能涉足。而且内功修炼的小成也可延年益寿。故此人间此时基本上是武学之风大起。
伏羲一直看着人间武学的发展,心中一直很满意。对于“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的说法,伏羲一直是嗤之以鼻的。人只有手中有了力量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者可能一样是强者的食物,但是有了一丝力量的弱者,最起码能保证强者的吃相不会太难看,那样的肆无忌惮。
看看仙人为什么能随意的插手人间事宜,还是他们够强。人类也一直在走向强盛,族内的强者也一直不断诞生。但是人族形成了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为何?源自不是每个人都有涉足仙道的机缘。
在伏羲看来,人族缺少的不是高手,而是基层力量。修仙是最快让人迈上强者之路的方法,但是它不能在人间普及。而且人族诞生的修仙强者大多成了仙人的代理人。这对于人间的发展十分的不利。
所以伏羲不惜将三皇五帝全部灭绝也要建立一个没有仙人干扰由人类自己发展的世界。
而且修仙不是能让人族走向强盛的最佳方法。修仙,基本上是以身体吸收天地灵气,温养灵魂,将灵魂形成元神沟通天地,以自己驱使天地。而天地是无情的,故而修道的人一直将元神贴近天道,就会将天地万物以蝼蚁态度来感悟。这是天道对于修道之人的影响。而人族的强盛恰恰需要强者有一颗热爱人族的心。
所以就出现了现在这种状况,人族强者不少,但是大多不是潜修就是拜入仙道宗门,只有很少的人维护着人族的发展。这是伏羲不能容忍的,人族是天地主角,不是仙道的附属。
所以伏羲计划人间大兴武道。和仙道那样修元神,以元神驱使天地,巫道那样修神通,以神通修法则,这两条路不同。武道是将身体作为一个世界,一个宇宙,也不吸收天地灵气,而是让身体自己产生灵气温养身体,供给自身的强大。
仙、巫基本上都是化天地灵气为己用,所以仙人,大巫才有劫数,才有天人五衰,才有雷劫。为何?因为那是仙、巫欠天地的。
仙、巫就像是现在我们贷款消费的人,有着一步成仙,一夜暴富的可能,但是其后你要慢慢的还钱。如果还不起,或者是没有马上还上,那么你就把用我的钱购买的东西全部贱卖掉,并且还要附上法律责任。这就是仙人的每隔一段时间的劫数。
而武则是另一种方式,即模仿。对,是对天地灵气的模仿。人最强大的能力就是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天地灵气的感悟,在体内形成气感,不是吸收天地的灵气,而是自己产出的真气,本命真气。仙人没有废功之说,灵气消失了,在吸收就可以了,就像是往缸里倒水。仙人的缸就是他们的元神,元神不灭,仙人可以慢慢的恢复。而武者的缸就是自己的本命真气,破掉武者的本命真气,那他就是一个废人。
修炼了真气的武者,真气会布满全身,温养肉身。但是同时也会隔绝天地灵气的吸收。所以一个真正的武者是不可能在去修仙的。同样断绝了武者一步登天的可能。
仙人有着“一朝开悟,立地成仙”的说法。其实是正确的。一朝开悟,就是和天地建造好了沟通的桥梁,剩下的就是将灵气引入天内就可以了。像是那些贤圣诸子,如果他们是在地仙界的话,立地成就大罗金仙是不成问题的。
伏羲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才不惜将结界对诸子开放,也要将他们的可以吸收的灵气吸收到法相当中。就算是这样灵气还是在默默滋养诸子的身体,让他们活的比普通人长的多。
而武者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做不得半点虚假捷径。
仙武相悖。
更重要的原因是伏羲想要一只强大到仙佛战栗的凶恶军队,用仙术是无法武装出这样一支凶军的。仙术讲究的是平和,而武者则是凶狠斗勇。军队不需要平和,而是凶狠。
人间武学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体系。大街上随处可见持着刀剑的游侠儿。
现在已经是战国时代的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各个诸侯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九州迎来了武者的春天。专诸刺僚、要离杀忌、豫让谋赵,武者刺客开始左右着国家政局。一方面诸侯开始围剿游侠儿,另一方面却又大肆招揽游侠儿。
武学之风最盛的就属位于中原之地西方的秦国。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