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现在能想象的到,这个到哪都讲究三光政策的人去剿匪,以他的手段,到最后绝对只会越剿越多,反而让整个山东河南彻底糜烂。
王世充一世枭雄,他能这么快起来,倒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杨广这么一折腾,中原是彻底的乱了。充满了野心的大臣,农民军中的枭雄,从此整个中原估计是再难以平定了。一想到这里,陈克复嘴角也不由得微微扬起。
天下越乱,对他也就越有利。只要他闯过了这一关,那也就是他陈克复登上中原舞台之时。
“胜云,你让涿郡和东都的特勤司分部时刻关注中原局势。不但朝廷中的最新情报及时送来,就是如唐国公李渊、淮南军王世充、叛军窦建德、杜伏威、瓦岗翟让等人的情报也要注意搜集。如果时机成熟,你们特勤司还可以向这些目标身边派送间谍。不管你们收买也好,还是直接安插卧底也好,我希望以后特勤司能有他们的准确情报。记住,这是绝密任务,所有的关于这个任务的情报你只能汇报给我一个人知道,明白吗?”
中原已经乱了,各路枭雄豪杰都已经开始粉墨登场,他陈克复既然早已经知道这些大事走向。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浪费了,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趁着眼下的机会,提前下手,必能为将来带来更多帮助。
唐胜云用力点了点头,大帅能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那说明他在大帅心中的位置还是很重要的。
“大帅请放心,我一定全力安排!”
中原!中原!陈克复心里默默的念着这两个字,唯有中原之主才是他的奋斗目标。不过眼下却还有一座大山横在他的眼前,辽人倾国之兵而来,他唯有先战胜了辽人,才有机会和资格去谈中原之主。
“大帅,城东方向,辽人又有兵马到了!”一名校尉匆匆登上东门城头,向陈克复大声的道。
陈克复带着众将校匆匆赶到东城头上,只见无尽的黑夜之中,果然火光隐现。没一会,那黑暗之中就已经有一条火龙蜿蜒而出。就在目光的尽头组成了一条明亮的光带,犹如是天上的银河洒落。那无数的火把越靠越近,已经隐隐能看到光带之中,有无数的旗帜在飘扬。而在那后面,仿佛那光带永远没有尽头,似乎还有着无数的兵马正滚滚而来。
***:感觉今天有些不在状态啊,码的好慢,更新两章了,***求打赏!
第236章 同胞的血
黎明时分,高句丽乙支文德统帅的中军第一个先头千人营赶到辽东城东面。
随后没有多少,第二个千人队、第三个千人队、第四个千人悔一直到第一个千人队到达战场后,后面仍然还有兵马没有到达。''
那无数的火把将整个辽东城东都照亮了,星火点点,如繁星密布。
晨曦的薄雾之中,已经能清晰的看见这无边无际,如同一井黑水海洋一样的辽人兵马。总共一二十个高句丽战兵千人队,后面还有三个后勤民夫千人队。
除此外,还有室韦人二十个骑兵千人队、济二十个步兵千人队、
黑水ohé的人最少,只来了十个骑兵千人队。原本黑水鞋蝎的觉罗这次是全族出动,带了老老弱弱三万人前来辽东。不过他们在路上洗劫了栗末水部族后,却也引来了栗末水和隋军、契丹的联军,最后在白水黑水间打了起来。
高建武大粱水被袭,高句丽上下都认为是黑水ohé所为,无奈之下,觉罗只好派了自己的儿子黄格领了一万骑兵前来汇合,并且向乙支文德向高建武解释证明他们的清白。
东面四七十个千人队,南面还有四十个千人队,高句丽联军达到了五一十个千人队,总兵力十分恐怖的达到了五十一万人,虽然其中只有二十一万战兵。但是这个数字,也是整个辽东、东西、海东的最大一次各族兵马集结。
高句丽联军五十一万,战兵二十一万、辅兵三十万。辽东隋军十六万,民夫三十万。
双方看似兵力相等,可实际上隋军的战兵不过十三万左右,其中精锐兵马三万,上过战场、受过训练的士兵六万剩下的有近四万是只接受了一个来月训练,甚至都还没有杀过人,见过血的新兵蛋子。
辽东城头的隋军将士们都在观看着高句丽辽军,每个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感觉心头沉重。人上一万,无边无际,这里有五十一个一万,那更是无边无际。晨曦的薄雾之中辽军人头攒动,无数的军旗飘扬。
这是中原王朝与辽东辽西各部族最大的一次对决,颠峰对决!以往隋军打过突厥,打过契丹、打过奚人这几年还一直在打高句丽人。可是每一次,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的战争,甚至其它各部族还得站在隋军这边派上万把八千人助战。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这一次,除了突厥和奚族不愿意参与契丹大贺氏来不了外其它周边数族能来的都来了。
除了突厥和奚这两个紧靠着中原河北的两大部族,其余整个辽东、辽西的所有部族王国全都已经卷入了这场大战。大隋、高句丽、
契丹、ohé、室韦、济、新罗、东瀛,这是一场卷进了八大政权的决战。
隋军胜利了,那么从此以后,高句丽必然灭亡而济也铁定难逃覆灭下场。至于出兵联盟的契丹大贺氏、室韦、黑水ohé也绝对无法逃脱大隋对他们的报复。就算远在海上的东瀛,也一样会受到大隋的报复。
如果高句丽胜那么大隋必然再一次受到重创,连续在高句丽失败四次后,中原大陆已经陷入混乱之中的大隋必然无力再将手伸到辽东。
大隋在辽东的退出,也就等于高句丽联军的胜利,接下来的辽东才真正是各部族们的天下。
无论哪个结果,这一战事关重大。
城东高句丽辽军已经开始在安营扎寨,联军统帅乙支文德,西路军统帅渊净水、室韦兵马统帅铁达安、济兵马统帅扶余璋、黑水鞋蝎军少族长黄格,东瀛兵马统帅苏我太郎,还有已经成了光杆元帅的高句丽前军统帅独臂高建武,七位联军最高将领站在阵前,远远打量着辽东城。
看着在晨曦的薄雾中高高耸立的辽东第一要塞辽东城,每个人都面sè沉重。特别是高句丽人乙支武德、渊净水、高建武三人,辽东城过去一直是他们的,所以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这座要塞有多少的坚固。
如此雄伟的一座要塞,现在被那隋军中新近崛起的大将陈克复坐镇,他们要想拿下这座要塞,那必然是得以无数的尸体来堆积。
谁也没有想到,高句丽和大隋之间的战争,最后会演变成整个辽东、辽西各族之间的相互联盟的大决战。
戴着斗笠,穿着木屐,身高不过五六寸的矮小又自大的东瀛人。
满脑后都结满小辩子,穿着野猪皮甲的黑水ohé人,身上满是牛羊奶tui气的室韦人,还有和本就是由高句丽贵族建立国家的济人。
而在城中,秃的契丹人,高大的中原汉人,处处学习中原人装束的新罗人,耳畔结满辫的栗末水ohé人。这简直就是一场辽东、辽西各民族的展示会。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猓悍且勇猛,这是数千年来,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生存,且通过了一次次的种族战争,最后生存下来的民族。
乙支文德做为联军统帅,大战未起,就已经失去了前军两万人。
而且,他还失去了一个亲兄弟。看着那如怪物一样耸立的辽东城,他大声道“此次我等各国歃血为盟,共同萌誓对抗暴隋。只要攻下眼前的辽东城,那么隋军将再也无入东进。只要歼灭眼前这支隋军,那么我们就能趁势西进,越过辽河,将整个辽西一举拿下。各位兄弟,击败了隋军,以后整个辽东、辽西就彻底是我们自己的辽东、辽西!”
黄格笑着道“抗击隋国,那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些年来,隋国的天子杨广已经越来越狂妄,再这样下去,这次被灭的是高句丽,下次就是我们了。chun亡齿寒,这个道理我们也是明白的。我们只有联起手来,才能保证今后不用再受中原人的欺迫。
多的话不用再说兵马我们都已经带来了,接下来怎么打,我们就看乙支大将您的决定了!”
众人看到不过三十来岁的黄格,如典肉麻的拍着乙支的马屁心里都有些不齿。大家明白,黑水ohé现在有些解释不清楚当日高建武受袭的事情,生怕高句丽以后会找他们报复。
乙支文德有过歼灭隋军三十万大军的经历,所以联军之中谁也没有不服他指挥的意思。
“好。既然大家相信本帅,那本帅也就当仁不让。眼下我军新到,正是锐气十足之时,我等当趁此时机,一举攻城,就算今天攻不下,也能展示我联军气势。”
有句话乙支没有说出来的是,他们早已经得到了隋朝派了大将集须陀来援的消息。眼看着最多还有半个月时间,隋援兵就要到了,为了避免夜sè梦多,他当然是希望越早攻城越好。
十月十六日,晨曦中的薄雾还没有散去,高句丽联军却已经开始鼓角长鸣,声如雷震!无数的兵马狂吼乱叫,向着辽东城直奔而来。
没有什么进攻的次序,也没有什么队形梯队。高句丽的联军从四面八方向辽东城起了攻击!
进攻开始了!
辽东城早已经在辽人开始吹响进攻号角的时候,也敲响了警钟。
除保留了骑兵部队,和三分之一的战兵外,所有的兵马都被调上了四面城头。
晨曦中的薄雾似乎也被这狂冲而来的联军吹散了一点,城头的隋军士兵们惊讶的现,整个城下都布满了潮水一般涌来的兵马。而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些冲在最前面的潮水一样的兵马,却每个人都没有战甲,只是手提着一支长矛,或者是一把弯刀,就这样披着一件破烂的袍子冲了上来。
他们十余人一队,扛着粗制烂造的云梯不断的奔跑而来。
“这不会就是联军士兵吗?如累这就是联军士兵,那么不要说是二丰万,就是五十万我们也不用怕,照样一扫而光。
”李世民的站在那里,有些惊的看着那些普遍只有一把简陋武器的人潮说道。
“不,这些不是联军士兵,这些是高句丽人的奴隶,对方是想用这些奴隶消耗我们的箭支及战士们的力气。”李节沉着的道,攻城之时,驱赶奴隶为先头部队,不但能消耗守军的守城物资,而且也还能大大的消耗守军的体力。再强壮的弓手,连开个二十箭,也会气力不支。等到将守军的体力消耗的差不多了,那时候就是正规兵马出动了。
陈克复冷冷的道“辽东城中兵马不多,但是各咱器械物资多如山积。他就是将整个高句丽的姓奴隶都驱赶来做前军,我一样将他们杀个干干净净!”
不过再一次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那些高句丽奴隶们在冲到了离城五六步远的时候却都停了下来。又是一阵鼓声如雷,雾气之中那些奴束们突然纷纷往两边靠去,让出一个空阔的通道。
就在所有城头将士们的关注之下,又是一批批的奴隶被驱赶了出来,但是这些奴隶却全都是赤手空拳。他们没有武器,但是每个人却都扛着一个个的土袋,这些人是负责填堵辽东城四周的护城濠沟的。
辽东城四周本就挖有一条宽达三丈,深达一丈的大濠沟。后来陈克复拿下了辽东城后,又动员了数十万民夫,对这濠沟进行了加宽加深。直接从三丈宽变成了十丈宽,两丈深,彻底的变成了一条干河。
为了提升防御力,他还让工兵营的人指挥着民夫们在河底打上了众多横七错八的尖桩。最后大功造成之后,工兵们干脆直接从附近的河连挖了一条沟引来了河水,将整个濠沟彻底变成了一条护城河。十丈宽,两丈深的护城河,攻城的人马不填平根本无法去。
背着沙土袋的奴隶足足有数万人,在一队队的辽人士兵长枪、弯刀的驱赶之下,不得不向着辽东城下而来。
“不要放箭,不要放箭,我们是隋人!”
“不要放箭啊,我是隋军!”
那些奴隶越靠越近,许多人都在不停的向城头的守军哭喊着。
“大帅,好像是真的是隋人!”李奔雷沉声道。
“不要放箭,是自己人,自己人!”一片片的哭喊、哀嚎声不断从城下传来。陈克复等将领仔细观看,这些说着中原汉话的奴隶,确实都是汉人长像,而且这些人一口汉话也说的十分流利。特别是这些人大都是青壮汉子,没有老幼弱小。
李节一张脸yin沉的怕人,愤怒的道“大帅,这些肯定是高句丽人手中那四万多二次征辽时的我军被俘将士。这些无耻的高句丽人,居然用出这么下做的伎俩。”
在高句丽人长矛戳,弯刀砍,弓箭射的驱赶下,数万的隋军俘虏已经进入了隋军的射程之内。
“大帅,怎么办?”众将领都犹豫的道,下面的这些都是中原同族兄弟,军中同袍。只因战败被俘虏,此时被驱赶来堵护城河。每个人都无法下令对他们攻击,如果不杀他们,他们却又在辽人的逼迫下开始堵护城河。
城头上身着黑甲,手臂上戴着红sè袖章的宪兵司官兵已经在开始督战。
“放箭,放箭,敌人已经进入射程!开始放箭!不能让他们就这样填堵护城河!”一个又一个的宪兵开始对着城头的弓兵弩手们疯狂的咆哮。
可是城头那些一向畏黑衣宪兵如虎的弓兵、弩手、工兵们却都犹豫了。城下那些是他们的同胞同袍啊,他们如何能对之些人下的去手?
这些守城的士兵大多都是在辽东新加入的军队。在数月之前,他们还不过是一群普通的农民,虽然有不少人也上过战马,杀过人。但那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面对那些外族们他们没有手软,可是现大面对着一群同胞们,他们犹豫了。
如果城的城头的守军是当初破军营那样的精锐,只要将领一声令下,他们还是不会犹豫的。可是比时城头的守兵,都还不过是些新兵。没有人手上沾染过同族的血,士兵们纷纷扭转头,看向各自的军官,等着最后的命令。。
第237章 人头祭旗
李奔雷满头白发在风中扬起,老将军眼神之中满是愤怒和无奈,他痛苦的咆哮道“我命令,放箭,全军立即攻击”。一边大喊着,他一边师的一声拨出了腰畔配挂的横刀,用尽全力一记斩在城墙垛上。
火huā四溅中,老将军的双目中流下两道泪痕。''
李节也师的拨出横刀,大吼放箭!这个时候无法懦弱和逃避,逃避的结果就是辽东城破,更多的人沦为高句丽人的奴隶。
宪兵司的官兵们心志是全军最坚定的,他们对着城下的同袍射出了第一箭,那支羽箭呼啸而去,插在了一名奴隶的身旁。有了第一箭,就有第二箭,第三箭。一个个的守兵终于开始弯弓搭箭,对着城下射击。只是以往苦练许久,大都箭术不错的士兵们大多发挥不佳,不是射偏了,就是射斜了。射了好半天,真正射到那些俘虏身上的却没有几个。
陈克复自发现是隋军的俘虏后,就一直一言不发。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不是因为对城下的这些俘虏有多少同袍感情,而是辽人这种逼迫他的做法。
师的一声,他扬起了手中雪亮的横刀,愤怒的瞪大了眼睛,大声吼道“高句丽人欺人太甚!血债必须血来偿,传本帅帅令,将渊太柞等高句丽俘虏带上城来,城下每死去一个汉人,我发誓必须杀掉两个辽人来报复”。
“得令”。几员校尉大吼一声,ji动的跑下城去,要将那些该死的辽人带上城来。
辽军还在不断的驱赶着隋军俘虏填河,而城头的守军每次射击,却只能射死一小部份的俘虏。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沙土袋被填入了护城河中,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多久,辽军就能填出一条条的通道来。
“工兵营换三十连射chuáng弩!十轮齐射”。陈克复也知道士兵们的心理,但是这个时候无法这样的逃避。
三十连射chuáng弩,其实也是隋军的绞chuáng弩,不过绞chuáng弩可以单发射击巨大的弩箭。也能安装三十支的箭匣,一次xing发三十箭。单发射能射六百多步,威力巨大。专门用来对付敌军的投石车等大型器械。
而三十发的弩箭射程却只能达到三百五十步,不过却胜在量多,专门用来对付密集的士兵。经过两个多月来不懈的努力备战,在陈克复那大方的赏赐奖励之下,工匠营制作出了大量的弩。
这种chuáng弩本来就有一百多架,这两月以来,又制做了数百架,总数达到了近千架。每个城门处都安置了两百多架姣chuáng弩,一声令下,两百来架绞chuáng弩分为三轮,一次八十架,在城头上数匹驮马和工兵的努力下,快速的换装上了三十支箭匣。
一轮两千四百支弩箭,如飞蝗一般射下,瞬间将护城河边上的数百毫无防护能力的奴束穿透。不少奴隶被钉在了地上,却一时还没时,发出了非人的惨叫。纵如铁石心肠的士兵,也都悲伤愤怒起来。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