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
就如同一个巨大的泡沫在阳光下碎裂了一下;无声无息。
前一刻还是无比的惊人;下一刻;却已经消失无踪。
李靖紧紧的握着手中的长剑;嘴唇在微微颤抖。
任李靖指挥过数十次的战斗;但从没有一次是如此的诡异。
事若反常即为妖!
联想起战前会议上王玄应和皇甫无逸等人的反应;还有李密魏军的突然出现;并且迅速的到达这里。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一张早已经布下的网;一切都安排的十分的紧凑。只给自己留下了极小的究竟与极短的时间;让他没有时间做过多的思考。甚至他们选了一个陈王刚刚从河南调走了五万兵马的绝佳时机。
战场上依然喧嚣阵天;但李靖仔细的观看战场上的情形;却震惊的发现;冲入口袋阵中的魏军并没有继续冲锋;也没有反抗;也没有投降。他们只是如同在行军一般;从前面的口子冲进中间的那块空地。然后迅速的重整队形。周围围了一大圈做成口袋的东都军与江淮军都没有攻击口袋中的魏军。
东都军没有攻击。
江淮军也没有攻击。
“该死的。李密、王玄应、皇甫无逸一起背叛了我们。这是一个圈套;一个用来对付我们的圈套。”李靖大吼一声;跨下骏马人立而起。“全军向东南洛口仓城方向全军突围!所有阻拦者;杀无赦!”
“呜。。。呜。。。呜。。。!”凄厉而急促的河北军号角声已经响遍九山的东面山坡。
“西南方向出现军队!”
“是红色的军旗!大帅;又一支魏军赶到了!又一支魏军!”
“全部是骑兵!数量不详!”
“大帅;看清楚旗帜了!是单雄信、徐世绩、王伯当、徐圆朗、孟海公、谢映登、王当仁、王轨魏国诸大将旗号!”
“李密…魏王的旗帜出现在西南面!”
“魏军骑兵数量;初步估计两万!”
仿佛是为了证明他们的话。跟我读h-u-n混*h-u-n…《 》…请牢记骑兵们发出震耳朵欲聋的吼声:“杀啊!”看着那些红色的军旗与红色的战袍;所有的河北军都已经确认;这确实是一支魏军。而且这支多达两万人的魏军骑兵;才是李密真正的兵马。李密的王旗已经出现在了西南面。李密也在西南面!”
无数的河北骑兵将士一边策马追随着李靖的大旗一路向东南突围;一面在心中震惊。各种侦察显示;李密的魏军早就只剩下了五万人马。而且他们游荡在襄城与洛阳交接的那一片深山从林中;他们早断了粮。就算杀马充饥。他们的马吃光都不一定够。为何此时却突然出现了两万骑兵?而且与之前的魏军数量加起来;这批魏军加起来足有近十万人马。李密哪来的兵马?哪来的粮草?他们又是什么时候和江淮军与东都军勾结上的?
有无数的问题蕴绕在他们的脑中;完全找不出答案。
而且此时;他们也根本没有时间来找答案。从西南杀出来的这两万魏军骑兵;如附骨之蛆一般的追着他们。而原本在东南面摆下的口袋大阵;此时却成了一个面向着河北骑兵的大纵深步兵方阵。
李靖率着两万轻骑很快冲下山坡;到达东面的预设战场;李靖眼见三支叛军由于刚刚混合在一起而阵型混乱;马上下令:“全军给我冲!”
有将领们发出异议:“大帅;敌我数目悬殊。叛军已经在下面摆出了足够纵深的大步兵方阵。不如先转进向北;撤往邙山脚下、洛口河岸休整一下;然后等援军到来再做打算如何?”
李靖在马上大声吼道:“魏军新到;远来疲惫!而且刚刚三支原本从没有配合作战过的军队;刚刚经历过一次战场重组阵列。此时叛军步兵大阵虽然有近二十万人;看似无边无际。但实际上此时叛军的步兵阵却比任何单独一支军队组成的防线都要差。他们没有默契;没有配合应敌过。而我们正是养精蓄锐了许久;刚刚又是从东面的坡地上冲下来;速度正快;此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叛军阵营刚刚完成变阵。慌乱之下;由魏军、江淮军、东都军三支军队临时堆在一起组成的方阵;甚至都没有统一的军令、统一的指挥官。而且更加让处于二十万人海之中的皇甫无逸与王玄应两位军中主帅差点崩溃的是;李密为了隐藏他的两万骑兵;以便出奇不意的从西北突袭河北军。他沿路俘虏了大量的强壮大姓充入他的军队。以蒙骗河北军。
但是让李密也没有想到过的是;他们的这一招虽然最初骗过了李靖。但事实上却没有帮他们的两万骑兵取得机会。河北骑兵在李密骑兵到达之前就先一步逃了。
而现在最让李密崩溃的就是;先前他的那七万步军中;还有一半是真正的魏军。因此一路裹挟着冲锋冲入了广阔的黑石平原战场。但是现在;一个多达二十万人组成的十几里长范围的大型步兵防守方阵中;却混杂入了三万多毫无战斗经验的农民。而且这三万人的位置;还全都处于这场仿佛如铜墙铁壁一样的大阵的中心位置。
看着那些乱糟糟。甚至连把武器都没有。手中只举着根条棍的百姓就被李密赶到了这个大阵中。王玄应就有一种想要纠头发的冲动。如果让他的一万江淮排槊兵密集的排列在一起;其防御抵挡轻骑兵冲击的能力是十分强大的。
但是现在他的这一万精锐中的精锐;却反而在刚才的整队、变阵之中;被李密的农民们;还有东都的老爷兵们冲乱了阵列。现在一万排槊军;如同一块块的坚固石头;没有机会组合在一起;却全都撒开在一面巨大却又脆落的大土墙中了。
几万个一路征来的河南农民们挥舞着干枯的大手;带着初上战场的惊惧;闭着眼睛。舞着木棍;歇斯底里的发出狂叫。
河北军巨吼:“狭路相逢勇者胜!”马蹄如雷动;整齐的队列象一支巨大的黑铁弩射向了敌军的人墙!
万箭齐发!前排的叛军纷纷倒地挣扎;发出惨叫。
冲击部队到了离叛军不到一百步内。李靖浑厚的声音被传令兵们传遍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前派换长矛!”
“刷”的一声;正在急速奔驰中的河北军骑兵同时卸下弓箭端上了长矛。其干脆利索整齐划一的动作;无不显示出河北军天下一强军的气势;于急速奔跑中能做出这样的完美动作;令叛军心惊胆跳。战马速丝毫不减;骑兵们开始压低身体;长矛整齐的超出马身半丈。
后半部的河北军骑兵依旧在放箭;增加叛军的伤亡和混乱。
两军越来越接近;五十步;三十步。十步…
一声如雷巨吼:“破军万岁!”
血战开始!
凭借着巨大的冲击力;骑兵用长矛毫不困难的刺穿叛军们的身体。有的军官甚至利用手中精良的马槊把两三个一起刺穿挑起来;第二排的东都军步兵开始用长矛、横刀反击将骑兵打落马下。后面的骑兵又换上了适宜近身作战的专属骑兵装备马刀把叛军劈成两截。
一瞬间;几百名河北骑兵就已经落马滚落倒地;同时上千的叛军被刺死、砍死……
后续的骑兵部队丝毫不乱不惧;一骑骑前仆后继;冲击不断;顷刻间两万河北轻骑已经全部冲入了十数里长的连绵战线;混战开始!
由江淮军、东都军、魏军三支兵马组成的二十万大军在人数上有绝对优势;甚至李密在后面紧追着李靖的两万魏军骑兵。也是一支装备与战斗力并不输河北军多少的精兵。
不过三支叛军组合起来的巨大人海;此时却成了此战最大的一个昏招。二十万人铺在十几里范围的广阔草原之上;间中夹杂着几万一见到河北骑兵就会到处乱跑的农民。
无组织;无纪律;甚至是无指挥。
三万农民就如同挤满金枪鱼的桶中的鲇鱼。他们不断的在阵中乱闯;在阵中引起更大的慌乱、裂缝。仿佛如引路者一样。在阵中为河北骑兵开路引导。有了他们的帮助;叛军的这堵巨大的人墙;却在迅速的崩塌。不到两个时辰;一营最精锐的骑兵已经护卫着李靖与他的帅旗穿透了整个大阵。
李靖一声清啸;散乱的部队阵型梦幻般重新组成威严的锋矢阵“不必理会溃散的部队;回身再穿透一次敌阵;将阵中的弟兄们都接出来;我们一路向东南突围;洛口仓城集合!”
受到初战胜利激励的河北骑兵又发出一声呼喊:“破军万岁!”;如同饿狼般转身扑向刚刚被穿透;还没来的及重新填补裂隙的方阵。
看到杀气腾腾的河北骑兵不到半天的功夫;就已经杀透了这巨大的方阵;有很多东都军士兵;与李密强掳来的河南百姓经开始脚底抹油了。他们毕竟是乌合之众;胜利的时候显得气势汹汹;战局稍有不利就惊慌失措;只想逃跑。
剩下的人呆着有点犹豫;是听从军官们的吩咐去列队挡住冲击;还是学着人家的样子一起跑路。不少精锐的老兵也想按军令行事;但是混乱的战场上;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王玄应、皇甫无逸、皇甫希仁、李密等都在指挥。可指挥的人越多;结果却越糟糕。
叛军在战场上占据了大量的优势;但是打来打去;魏军的骑兵就是追不到李靖;江淮军的推槊军就是堵不到李靖;东都军的老爷兵们更是被数量少于他们数倍的河北军追的到处跑。眼看着李靖带着总共才两万的河北轻骑;在九山下的罗口平原之上;进进出出的连续杀透几次。最后将陷在阵中的河北骑兵;全都带出了大阵;万马惊尘;直奔洛口仓城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757章 一日九捷
(感谢dx书、铁血易玄、光明骑士2011、霸世天皇各位的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书友上传更新})
五月一日,一个跑死了两匹马的信使给洛阳带来的捷报让全城欢呼。
“河东大捷!西征军顺利夺取河阳、长平二郡。杀敌三千,俘虏一万六千,叛军溃败数百里进入绛郡,秦琼将军衔尾急追!朝廷已经将河阳、长平二郡连通上党、太原、雁门三郡!”
同日,河北也有报捷信使赶到洛阳城,同样带来了让洛阳城中百姓们兴奋的消息。
“河北大捷!井陉关镇守罗忠元帅夺取赵郡、襄国二郡。剿灭窦建德部叛匪五千,俘虏两万一千,叛军正在向南逃窜,罗忠将军正在奋勇追击!”
“邯郸大捷!北京留守、金吾卫大将军李奔雷元帅率军南下,已攻占武安郡各城。杀敌两千,俘虏五千,叛军继续向南逃窜。李奔雷老元帅正率军南下,抚平地方。”
“武阳大捷!河北剿匪大总管于钦明元帅血战收复武阳郡各城,杀敌一万三,俘虏三万五。叛军继续南逃,于钦明元帅步步围剿。”
“邺城大捷!罗忠元帅、李奔雷元帅、于钦明元帅,三帅会师魏郡伪夏国伪都城邺城,三帅共十万大军大战三日夜血战夺下伪夏都城邺城。杀敌两万三,俘虏五万。并俘虏伪夏朝从三品以上文武伪官一百三十八名。伪夏国皇后曹氏、伪夏国魏王窦琮等窦氏宗族三十七人。目前伪夏朝伪帝窦建德已经被困黎阳童山。率残兵败将乌合之众二十五万负隅顽抗!朝廷已经组建北岸、南岸两大营,兵马二十万,围困窦建德于黄河北岸,不日即可彻底剿灭河北乱匪。”
“寿春大捷!江淮行军元帅府杨善会副元帅攻下钟离、寿春二淮南重镇。杀敌一千六百,俘虏一万二。”
“庐江大捷!江淮行军元帅府陈陵将军攻下历阳、庐江二郡。杀敌八千,俘虏两万六。”
“九江大捷!长江水师安澜舰队军舰齐发鄱阳湖,攻取长江重镇九江。杀敌三千,俘虏两千。”
“同安大捷!江淮行军元帅府屈突通元帅接下同安、蕲春、弋阳三郡。杀敌六千,俘虏八千。”
大捷,除了大捷还是大捷。东都洛阳的街头不时出现报捷的信使。洛阳城中有专门的宣告大捷的宣传单,小小的一页纸上写满最新的捷报以及各处的战况。…《 》…)
王月初一日,东都洛阳城接连传报九次大捷。九次大捷捷报中的战绩加起来一共歼灭了敌军六万四千六百人,俘虏敌军十七万五千人。收复十五个郡城。河北全部收复,只余窦建德部在汲郡黎阳的童山率二十五万残军败将负隅顽抗。淮南以南,长江以北所有的郡县全部收复。甚至江淮元帅府还利用了水师的强悍战斗力,攻过了长江。进驻鄱阳湖,占领了长江中下游重镇九江。
无数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达给洛阳城中的百姓们耳中,做为如今洛阳城的主人的骄人战绩,对于这些洛阳城中居住的几十万百姓来说,这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这表明着,洛阳城眼下的这个主人,一时半分是不太可能会再换了。而洛阳城的主人实力强大。洛阳也就不用再受战火威胁,而洛阳城中的百姓也能生活的更好一些。
甚至一日接连九个大捷报,陈克复一日夺取十五郡城的消息传遍洛阳城后,洛阳城的百姓已经开始纷纷在流传陈克复就是天下的皇者。都说他即将收复整个天下,登基称帝。
不过在洛阳城中对陈克复支持的猛涨情况下,这实际上却全是陈克复暗中一手操纵的结果。事情上,要想让河东、河北、甚至淮南、江南的战斗同时胜利,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就算真的同时胜利了,不同的三个地方,其捷报也不可能同一天到达。而且还是一连九封大捷。多路兵马连下十五郡。
这一切,都是陈克复暗中操纵掌控。通过先进的飞鸽传书的通道,陈克复比一般的驿站信息要快上两天,比一般的传令兵送的急报要快上一天。在五月一日的早上之前,实际上他已经将这九封捷报都收到手了。而且因战斗是时间的差异。这九封捷报其实是应当分布在前后的三天时间里的。
不过陈克复已经下令准备击败窦建德后,立即迁都洛阳。因此。陈克复身边的幕僚群的官员们便提出,利用他们手上先进通讯系统掌握到的捷报,在洛阳城中集中宣扬,搞出一个十分轰动的事情出来。以此来为陈克复增加在百姓间的声望,为登基称帝造势。
这件事情,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简单。关健就在于陈克复拥有的先进通讯系统,让他能够早一步得到这些信息。事情的结果也是相当另人满意的,如今整个东都城里里,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的黎民百姓,陈克复在他们心中的声望都已经达到了一个一般人难以企极的高度。
甚至为了把效果弄到更好,在发出捷报的时候,陈克复下面的幕僚团还在歼敌和俘敌的数字上做了些小小的改动。六万多被歼灭的敌军中,实际上还包括了不少死于战火中的平民。而被俘的那十七万五千人的巨大数字中,更是把不少攻下郡县中的乡兵、衙役、捕快,甚至是那些敌军官员将领的家眷仆人也一起算在俘虏敌军将士的数目中去了。
结果到最后发出来的时候,歼敌六万五,俘敌十七万五千人。这两个惊人的数字,甚至是让不少人对于河北军的数量和战斗力都有了无数充满想象力的猜测。
月上黄昏。黑夜寂静。
太极殿中。陈克复正在查看着幕僚团刚交给他没多久的一份统计报告。这是一份关于预估今年夏粮收割后收成的预算,后面还有如今朝廷能调用的所有粮食数目。最后幕僚团在奏章的结尾给出了总结,据他们的预算,如今就以朝廷目前掌握的地盘与人口来算,他们今年将会有大量的粮食缺口。而且这两年来,朝廷为了战备,又抽调了大量的人力进行采矿,以及各种武器铠甲的制作等,使的用于屯荒屯田的劳力越少。渐渐都已经达到了恶性循环的开端了。
除了这份粮食的报告外,陈克复御案上还有一封是辽东特勤司发过的奏章。奏章上报告。由于近两年他不断的从辽东等关外地带抽调兵马进入中原。如今朝廷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正规兵马在关外的辽东、辽西、韦州、琉州、罗州等地,各地完全是依靠着之前辽东军的震慑力,以及战斗力相斗十分薄弱,且完全分散了的乡兵与民团。
辽东特勤司的报告中指出。由于近两年来塞外气候不好,连遇灾荒病害。再加上那些各部族没被陈克复之前计划所享乐腐蚀了的贵族们的原因,契丹、靺鞨、甚至新罗、百济、铁勒、突厥、霫、奚等东北方各部族如今都已经到了一个动乱的边缘。由于各部族中的许多精锐兵马都被陈克复雇佣到了中原战场,因此各部族的国王贵族们如今的武力,却是有些难以应对各部族内部越来越暴燥紧张的气氛。现在很多部族有部民及小部族叛乱的迹象,而这批人却是对他们之前对辽东各部的策略有敌对态度的。
因此特勤司建议,适当的从中原战场上抽调一批兵力回镇关外。并适当的将一部从部族联军调回关外,轮调雇佣新的部族兵马。在夺取天上一统前,尽力维持住辽东关外后方的安宁稳定。
对这些奏章陈克复全部朱笔批示,写上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转回北京给尚书省及各部门按他的思路,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