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机妙算(甜宠)-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你家小哥哥活了好几万岁,可是还是个半文盲,现在会的这些文绉绉的话,都是跟你爹现学现卖。不知道日后妙妙小朋友知道真相,脸上是何种表情。不过这种丢人的“真相”,顾寻川打死也不会让妙妙知道就是了。
  这边小儿女旁若无人的亲昵,成帝只觉得自己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不过妙妙一番稚嫩的言语,到底算是给他和戎族都递了一个台阶。陆戎的性命他暂且是动不得的,可是对方既然犯在了他的手里,自然也不可能让对方好过。
  成帝是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陆戎,缓缓说道:“锦鸾纯善,朕也不愿伤她一片赤子之心。不过陆戎你这般行事,可是以为我大安软弱可欺?”
  陆戎心知这是保住了自己手下的那三位的性命,此刻他也缓过神来,开始打起精神和成帝博弈。那张家的小姑娘算是给这件事划上了一个底线,可是陆戎和成帝方才短暂的交锋,他已然明白,这个男人虽然看起来温文尔雅,但是并非易于相与之辈,他这次栽在这人手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一个是年仅十四岁的戎族储君,一个是已然执掌大安多年的君王,二人博弈的后果显而易见,陆戎和他的手下干将的确回到了戎族,却折损了他们埋在大安的诸多钉子。
  明轩表面上也没有做十分过分的事情,只是将他们几人和手底下的护卫身上的银钱“洗劫一空”。戎族距离大安相隔甚远,他们还带着需要医治的病号伤员,没有银子,在大安简直寸步难行。
  迫不得已之下,陆戎只能动用了暗桩。而戎族的暗桩牵一发而动全身,仅仅是暴露的那一个,就足够成帝顺藤摸瓜,将他们尽数铲除了。
  这些年成帝在戎族安插的钉子也不少,不然不会将陆戎的生母这样辛秘的事情都掌握得一清二楚。两国之间彼此安插钉子,已然戎族和大安都心知肚明的事情,这一点一直让成帝如鲠在喉。
  如今找到了机会,成帝自然要将这根刺入他肉中的刺一举拔除。只是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三品官员居然也会是戎族的密探。三品官员最少执掌六部之一,更能直接面见君王,这样的人如果有异心,那后果之严重,简直超乎想象。
  因此,成帝还真得感谢陆戎的这次“鲁莽”。
  只是成帝也会反复回想陆戎这次蹊跷的落网,毕竟他的计划周密,若教他将妙妙和十六转移除了锦城,那恐怕就有如游鱼入水,再也行踪难觅了。而且从用药到绑人,陆戎的计划看起来□□无缝。
  成帝不禁也会去想,到底陆戎的计划溃败在哪一步?想了许久,成帝的目光落在了顾寻川身上。
  “小川他在算天塔内待了六年,果然不是光阴虚度啊。”成帝枕着他的皇后的膝头,叹了一口气。
  张璨璨正在翻着史书的手微微一顿,许久之后才出声:“再看看吧。”
  算天塔之内的国师的能力,若真如同传说那般可以影响国运,那么顾寻川哪怕学到那位的一星半点,对于他们大安来说也是幸事。可是张璨璨始终觉得,这个男孩子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太过分明,他不关心善恶,不理会正邪,不争论是非,从始至终,他只关心一个人。
  ——偏偏,那个人是她最宝贝的妹妹。
  这世上唯有一个人能笼络顾寻川,可是唯有这个人的喜乐安康,是张璨璨最不愿,也最不能拿出去交换的东西。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事用将军。”
  史书上,一行墨迹灼灼,竟是痛了张璨璨的眼。
  作者有话要说:  璨璨姐啊……未免先知先觉过头了。
  聪明太过的姑娘总是活得很累,幸好皇帝有时候像只哈士奇一样犯蠢,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能像是恶犬护在璨璨姐身前的。
  以及,妙妙不是圣母,她只是习惯看事情好的一面,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哪怕小小善意。一来是因为她没有见过太多“恶”的东西,二来是张家始终都是那般温情美好。这种家庭带来的温情,就是妙妙的底气。
  总之叔要开启时光飞逝大法了,不然国师要气成河豚了。
  今天叔搬家,简直累der……大连是真热啊,东北居然有这么热的地方。


第37章 纵酒欲谋良日醉。
  顾寻川融合了半部天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他的喜好; 就是天道的喜好。因此,他对一个人的厌恶,也是天道对一个人的厌恶。所以; 从陆戎试图绑架妙妙的那一刻开始; 戎族的国运就已然变了。
  这种变化看似是顾寻川所左右; 实际上顾寻川不过是推波助澜了而已。
  毕竟戎族本身便是集结了若干个想要对抗大安的国家和种族,人员驳杂; 人心逐利,全靠皇族弹压,才一直能够是被统称为“戎族”至今。戎; 从戈甲; 本身便有征战之意,此国之混乱; 由此可见一斑。
  若是陆戎不前来大安这一遭,他本应该在四年之后,也就是他年满十八岁之事屠尽兄弟; 登临戎族王位。而因为天道厌弃; 所以陆戎的用了足足十年的时间; 才收拾好了戎族的反对势力,险险登基。
  不仅仅是陆戎自己,就是戎族本身,原本大安和戎族休战; 戎族元气大伤,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可是接连两年大旱,戎族耕地颗粒无收,只能向大安高价购入粮草。明轩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性子,将陆戎的旧账翻了出来,拒绝向戎族出售哪怕一袋粮草,也正是因为如此,陆戎在戎族的威望大打折扣,原本已经理清的朝野之间也野草复生一般的又出现了关于他的反对之声。
  前因后果,如是而已。
  这场天灾是注定要有的,不过按照原本事情发展,事出无因,毕竟大安和戎族已然休战百年,大安百姓之中有许多年轻人对戎族并无恶感。因此哪怕成帝内心再是不愿意,为了避免有人,特别是大安的百姓对自己有一个“冷血”的印象,成帝多多少少都会卖给戎族一些粮食的。
  可是这回戎族自己给他递了筏子,大安举国上下都知戎族三皇子公然挑衅,在锦城皇宫掳走他们奉为祥瑞的锦鸾小郡主。大安对国师的信奉再加上锦鸾郡主洗三当日的异景,使得在民众心中,这位小郡主成了与国师颇有渊源的祥瑞化身。他们戎族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岂不是就要与他们大安抢夺祥瑞?
  退一万步讲,就是锦鸾郡主不是什么祥瑞,将一个在家千娇百宠,又年仅三岁的小姑娘公然掳走,那孩子该有多害怕?许多家中有孩子的人对这种行为尤其愤慨,另一拨人则想到了京兆张氏的众多子嗣,因此开始了关于戎族意图对他们大安不轨的阴谋论。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那一次成帝拒绝卖粮,举国上下只有拍手称快的,而没有觉得成帝枉顾人命,冷血残酷的。
  那一次之后,戎族元气大伤,陆戎也开始焦头烂额。而这十年之中,大安反倒风调雨顺,在成帝的励精图治之下,大安的国力更上一层。
  并非是顾寻川,亦或者说是天道偏心大安,而是这一切都已经早已注定,而中途的小小改变,是无法左右最后的结果的。
  十年的时光,足够改变许多的事情。而无论外面如何风雨飘摇,风云变幻,锦城的岁月总是安稳又闲适的。
  张家的二公子张敬庭接替了他家大伯的位置,开始在张家的家学之中教书。而他家大伯,早在妙妙去年不在家学读书了之后,就扭头当起了甩手掌柜。当年最俊俏的探花郎张家七郎张卿渊如今已然娶妻生子,年初的时候刚刚得了一个大胖小子。
  张敬庭在年少的时候就觉得他家这七弟行事荒唐,却没有想到这小子居然荒唐到将自己儿子当闺女养,给小家伙准备的襁褓衣物统统都是粉红色的不说,还将妙妙小时候戴的一对小银镯子戴到了自己儿子手上,如今更是暗搓搓的每日去给他儿子掂量首饰……虽然最后那些首饰总是会出现在他们家七弟妹的身上。
  而他家最是刚正端方的大伯居然也不管,还饶有兴致的给自己的长孙取了一个“小乖”这样宜男宜女的乳名,在他家大伯母发现之前就在家中叫开了。等到张家大夫人反应过来,她家小孙孙已然只对小乖这个乳名有反应了。
  张敬庭想起了璨璨姐和小妙妙,只想狠狠把他们家老七揪过来拧一通耳朵——人心哪有这样不知足的?有了一母同胞的姐姐和妹妹居然还嫌不够?这让他们这些没有亲生妹妹,只有小堂妹的兄弟何以之处?
  张敬庭越想越气,深深觉得现在只有揉揉妙妙的小肉脸才能缓解心里的不舒服了。
  自从妙妙不上家学之后,顾寻川每日来张家家学的时候要做的主要的事情,便是端坐在角落之中,然后……神游天外,咳,其实就是放出神识到了妙妙的院子中,看看妙妙都在做些什么。
  虽然放开神识这种事情在哪里都可以做,以顾寻川并不喜欢与人接触的性子,其实他还是宁愿在算天塔里用水镜看着他家小红鸾,但是在张家,每日中午他是可以去老太爷和老夫人那边用膳的,那个时候总是能够和妙妙坐在一处。
  顾寻川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那样容易满足了,他现在居然觉得,每日和妙妙能够相处的这短暂时日,他都的心都像是被填满了一般。这种感觉,应该就是他们凡人所说的幸福吧?
  他对待妙妙的不同太过明显了,若是说从小一起长大,那张家的许多孩子都和他一起长大。可是这世上能够让顾寻川那般温柔以待的,也只有张家妙妙一人。这种不同落在张家的长辈眼中,原来他们是有些不乐意的,觉得这顾家小子图谋不轨。
  可是到底日久见人心,自从他从戎族手中救回来了妙妙,小姑娘的兄长和父亲伯父暂且不论,至少上至张家老夫人,下至妙妙的一众嫂嫂,对顾寻川都改观了不少。她们是知道戎族凶险的,所以简直不敢想象自家的小姑娘落在那么凶残的戎族手中会是怎么样的下场,因此对于救了妙妙的顾寻川,张家的女眷们是真的心存感激的。
  女子的心思细腻,顾寻川对妙妙的好表现得又是那样直白,张家的夫人们有些唏嘘,却到底默许了这种发展。
  不是说她们家妙妙日后一定要和这顾家儿郎有什么发展,只是若仅仅当做是一种可能,那也未尝不可。至若日后要如何,还是要看妙妙自己的心思罢。
  张家的女眷这边对顾寻川是一种放任的态度,而妙妙的兄长那边,张家的十六郎对顾寻川可谓是敬佩到了崇拜的地步。当年顾寻川“顺手”救了他,用的那些仿若仙家一般的手段的时候也并没有防备着他,张十六始终坚信这位顾家哥哥是会仙术的,在回家和娘亲父亲打听了算天塔的事情之后,张十六对此便更加坚信不疑。
  张十六后来也曾明里暗里的期望顾寻川能够再演示一下当日的“仙术”,虽然顾寻川并未理会他,可是他却还是十分崇拜顾寻川的。
  早年和顾寻川一道入张家家学的少年儿郎,如今已经尽数都去了书院读书,他们或者从文或者习武,都在按部就班的踏上了自己的人生,并且开始为家族的兴盛而开始努力了。
  而顾寻川却没有入书院,他并不打算参加科举,因为他入世的目的从头至尾都只是为了他的小红鸾一人。然而顾寻川却也知道大安的男儿讲究先立业再成家,他既然已经身在红尘,就少不得要遵守这里的规则。
  顾寻川选择了重操旧业。
  六百年前的事情他已经有些模糊了,也快忘了自己当初是怎么获得“国师”的这个名头的。不过忘了便也忘了,他终归是有新的法子的。
  戎族和大安接壤,其实戎族大旱的时候,大安也未必是雨水丰沛的。而之所以这十年大安一直风调雨顺,乃是因为戎族大旱的第一年,顾丞相第二子顾寻川上书请成帝在锦城城郊设祈雨台,而他登台祈雨。
  数年之前这位顾家小公子踩踏云梯走下算天塔的景象还没有被锦城中人遗忘,看着田地里都快枯死的庄稼,成帝到底允了此事。
  当日登台祈雨,顾寻川换了一身玄色衣袍,额上是同色抹额,他广袖宽袍,已然是许久不曾如此装扮的“国师”形象。
  祈雨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用不上“祈”这个字,但是显露人前的本事,若是太过轻易,不仅不容易被珍惜,而且还会滋生出更多的人心贪婪。是以顾寻川装模作样的“祈求”了一番,最后更是喷出了一口血来,这才让大雨倾盆而下。
  “小哥哥!”
  祈雨台下的小姑娘看见顾寻川吐血,眼眶瞬间便红了。
  顾寻川压下自己嘴角的笑,十分“虚弱”的走下台去,十分“虚弱”的走向了妙妙身边,而后任由小姑娘用素帕擦拭着他唇边余血,他这才握住了妙妙的手,轻声道:“无事。”
  作者有话要说:  恭喜国师大大无师自通“装柔弱小白花”技能。
  惹哭小姑娘好想打屎你呀哼哼哼~
  以及,对小十六来说,国师大大就是他家爱豆了吧……望天
  最后熏疼一下被张七强行当闺女养的大胖儿子三秒。孩子,长大之后请揍死你那个不着调的爹吧。嗯……不要打脸就成,毕竟他长得好看。


第38章 城上春云覆苑墙。
  从地里位置上来讲; 锦城地处北域; 有着极为分明的四季。这里冬天极寒; 夏季亦没有多么清凉。
  六月的酷暑已经有些难耐,好在锦城勋贵云集,谁家也都不缺少那冬日储存下来的成块的寒冰; 这才让盛夏变得好过了一些。
  李家的第四女李锦瑜是当年和张家妙妙一同被人抱着打马游街过是的小姑娘之一; 当年事发突然; 顾寻川送给妙妙的那串有些别致的绒毛佩饰被李锦瑜捡了去。后来妙妙安全被找回,隔了几日之后李家的这位姑娘由家中长辈领着上门; 亲手将那毛毛佩饰送还了回来。
  如此前缘,两个小姑娘又年龄相仿,且同是书香门第; 因此张妙妙和李锦瑜很能玩得到一块去。
  李家和张家距离的有些远; 不过张家李家谁也不差那一辆马车,乘着马车; 有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到了,因此张妙妙和李锦瑜的走动还是很频繁。更何况李锦瑜的姑母乃是顾丞相的夫人,绕来绕去; 李家的这个小姑娘合该唤顾寻川一声“表兄”的。
  这一日; 李锦瑜得了新的花样; 却有些拿不准该用何种针法刺绣,因此特地过来找小伙伴儿商量商量。虽然在针线一道上两个小姑娘是半斤对八两,不过……三个臭皮匠还能赛过诸葛亮呢,李锦瑜默默握拳; 妙妙那么聪明,她们总能商量出合适的方法哒~
  妙妙的院子在张家的最深处。
  不是特地为了制造出重楼叠宇的效果,而是张家人口众多,祖宅自然也就占地甚广,而祖宅最北有一个小水池,引入的是护城河的活水,却并不深,即使如今妙妙身量未足,那小水池也不过到她肩膀的位置。小姑娘尤爱小水池之中的碗口大的睡莲和那藏在莲叶底下,偶尔才会出现的游鱼。
  因此,在妙妙年岁渐长,可以有自己独立的院子的时候,张家老太爷和老夫人便让人在池边重修了一个小小水榭,而后将这最深处的院子划给了小孙女。
  那院子许久不住人,妙妙的兄长嫂嫂有些心疼小姑娘住在那里,于是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在他家兄长和嫂嫂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数种花卉和珍惜的植物被从大安各地搬入了小姑娘的院子,让这里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从来都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
  也是这些年李锦瑜和张妙妙互相走动得太频繁了一些,寻常大户人家的规矩是去旁人家做客的时候,总要先拜会过那人家中长辈。而张家的老太爷和老夫人尚在,下面又有七房老爷、夫人,再往下更有诸多兄长、嫂嫂,若是一一拜会起来,那当真是麻烦。
  因此日子久了,李锦瑜和张家人都省略了这个环节,只是遇见了哪位长辈便拜会一下,遇见了哪位平辈的嫂嫂和兄长,也不过招呼一声便是了。
  今日恰逢张家众人都有事,就连一向粘着妙妙的顾寻川也被盛邀“装神弄鬼”去了,因此李锦瑜一路畅通无阻,很快在小丫鬟的带领下穿过了张家长长的游廊,抵达了妙妙的院子当中。
  张家老太爷和老夫人给妙妙修的水榭样式有些别致,有一块突出的位置是没有栏杆的,而且和水面近乎持平,躺在那处,只要稍稍伸出手去就能触碰到清凉的池水。
  除却那处,剩下之时丫鬟们便会悬上飘逸的纱幔,天青色的纱幔远远看去衬得这里宛若一汪碧玉,看起来格外的清凉。
  李锦瑜走到妙妙的院子里的时候先是看见了妙妙贴身的大丫鬟曼青和曼绿,也不需多言,李锦瑜只是用询问的目光看了两人一眼。
  两个大丫鬟对李家小姐福了福身,而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这样的动作便是意味着妙妙不在房间之中了。
  今日的天气也实在是热得厉害,某个小丫头又苦夏又娇气,李锦瑜不用想都知道她会藏在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