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郑屠-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用随即起身对众人说道,“今日统帅把大家紧急召集起来,是有一件事要向大家宣布,那便是,宋军现任主帅姚古已经答应了咱们的和谈条件,后天,便与咱们一起对辽、夏两军发动进攻!”
    此言一出,堂下众将面色皆是一惊!
    吴用继续道,“统帅与朱副帅,还有在下经过分析认为,辽夏两军在得知赵桓的阴谋之后,为了能够安全的撤离这里,他们一定会联手撤到辽国,如果那样,整个战场上也就只剩下了宋军,这样的确对咱们非常的有利,以宋军目前的实力对咱们根本毫无胜算,灭掉他们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但那么做却绝非是对咱们最有利的选择。”
    “首先,三十万宋军中有近二十万西北禁军,西北禁军的实力大家应该已经从刘帅的第五军和种帅的第十五军上看出,是一支难得的强军!咱们虽然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击败他们,但如此一支汉人的军队,若就这么被咱们消灭了着实有些可惜,而且咱们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更何况还有辽、夏两国在旁边虎视眈眈,一旦咱们与宋国两败俱伤,就等于给了他们机会!”
    “其次,辽、夏两军一旦回国,他们势必要对宋国展开报复,宋军的主力都在这里,西北与河北兵力空虚,很难抵挡住辽、夏两军的进攻,而一旦河北与西北都丢了,日后咱们再想从他们手中把河北与西北抢回来要比从宋国手中抢过来难上数倍。”
    “再从长远来看,咱们日后势必要对辽、夏两国发动战争,而这五十万辽、夏两军都分别是他们的主力,若能趁现在把他们留在这里,辽、夏两国的实力必深受影响,同时也能遏制他们趁机抢夺河北与西北的行动。而且,现在对付他们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咱们根据情报已经得知,辽、夏两军手中的粮草只够几天而已,只要能与宋军联手把他们困在这里,断绝了他们的退路,几天之后光饿也能饿死他们!”
    “所以,统帅便制定了这个计划,派人去与姚古谈判,逼他答应了咱们的计划,当然,为了让他答应,咱们的承诺是击败辽、夏两军后,一年之内咱们不会与他们再开战。”
    众人听了都是恍然大悟,点了点头,但也有几人面露可惜之色,武松忍不住起身说道,“如此一个大好的机会,若就这么放过姚古与西北军岂不是太可惜了?一年之后万一他们壮大起来又该怎么办?”
    他这话一说,顿时就有很多人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是呀,姚古这个家伙我知道,有两下子,这次放过他们岂不是放虎归山?”
    “对对,咱们终归是也要灭掉宋国的,如此一来也早晚要与西北军打上一仗,既然早晚要打,不如现在就干他娘的!”
    “嗨!你们这帮土老帽真是瞎操心,统帅与军师他们高瞻远瞩会料不到这些事吗?统帅一定是骗他们的,等打败了辽夏两军就接着对付他们,对吧,统帅?”
    ……,
    郑飞与朱武、吴用相视一笑,似乎早就料到了众人的反应,
    郑飞轻轻的咳了一声,满堂重新安静下来,郑飞又朝着吴用点了点头,
    吴用继续道,“咱们当然不会放虎归山,而如何对付姚古和西北军,也才是这个计划最关键的地方!”
    “姚古到现在也并不知道赵桓已对他下达了对付郑修年的命令,他更不知道咱们已经派人去通知了郑居中,掐指算来,现在的东京城内应该已经掀起了一场郑家与赵桓之间的血雨腥风,而最终究竟是谁赢得了胜利,掌握了大宋,那件消息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到这里。所以,我们才会故意逼着姚古马上同意我们的条件,在东京内斗的结果来到之前先借助他的力量击败辽、夏两军。然后,咱们再根据东京内斗的结果做出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是郑家先发制人打败了赵桓,姚古作为赵桓的人,同时也是赵桓用来除掉郑修年的执行者,其必然会成为郑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姚古若想活下去,只能反了大宋,领着二十万西北军投靠咱们,咱们就能不费一兵一卒白白得到西北军。”
    “而如果是赵桓战胜了郑家,咱们在东京城内的密探就会立刻散播消息,就说是姚古背叛了赵桓,将赵桓要对郑家下手的事告诉了郑家。同时,咱们手中的郑修年也会发表一篇檄文,痛斥赵桓背信弃义,最主要的是,他会在文中感激姚古的‘深明大义’。如此一来,赵桓必深信不疑,势要除掉姚古!姚古为了活命,还是只能投靠咱们。”
    吴用一口气说完,朝着众人抱了抱拳便坐回了位上,
    所有人都看向了郑飞,眼神中都是深深的激动与佩服,
    “真是好计!哈哈哈!”鲁智深大笑道,“洒家今天总算明白了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仗,咱们赢定了!”
    满堂顿时一片附和之声,
    郑飞摆摆手让众人静了下来,说道,“诸位兄弟,计策终究只是计策,事情能否按照咱们的设定来进行谁也无法保证,咱们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比如赵桓并没有上当,仍然信任姚古。又比如姚古一门心思做忠良,宁可以死明志也不背叛大宋,或者这其中再发生什么意外导致咱们无法顺利的不费一兵一卒招降西北军,如果那样咱们又该怎么办?”
    邓元觉大喝一声,“还能怎么办?真要那样就干他娘的!和尚我虽然敬佩西北军的确不同于其他宋军,是个会打仗能打仗的军队,但真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和尚我也就只能送他们早去西天极乐世界了!老弟,你说是不是?”邓元觉问向郑飞,
    郑飞笑了笑,“今天把大家叫来,除了要告诉大家具体的行动计划,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也是要大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战场上瞬息万变,时时刻刻都要根据最新的变化作出反应,就像这件事,如果咱们真的无法不费一兵一卒就招降西北禁军,那咱们也就只能狠下心来上一场硬仗,对他们发动突然的进攻!一战定成败!知道了吗?”
    所有人全部起身大声道,“是!”
    但在众人之中,刘法与种师道二人对视一眼,互相一点头,然后二人同时出列来到堂下对着郑飞单膝跪了下去,
    刘法抱拳道,“统帅,您请放心,如果真出现了最后一种结果,我与种师道两个老家伙就算舍了这条命也会把姚古那个老东西劝过来,西北军是靠百年的征战才培养出来的,日后等咱们西征夏国时他们丰富的戈壁沙漠山地作战经验也会派上大用场,能不灭,还是不灭的好!”
    种师道接口道,“统帅,我与刘法都是从西北军走出来的,在西北军中我们多少还有几分薄面,我们的话,他们还是能听进去的。如果非到迫不得已时,请您一定要给我与刘法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去劝劝他们!”
    郑飞站起身来,走到两人身前伸手弯腰把他们扶了起来说道,“不只是西北军,任何一名宋兵在我眼中都是同胞,与你我一样,都是咱们汉家母亲的孩子。兄弟相残,仇者快!但凡有一线的可能,我都不愿意去做最坏的打算。西北军的事,就拜托你们了!”
    刘法与种师道感激的深深点了点头!
    +++++++++++++++++++++++++++
    当郑飞在潍州布置着具体作战计划的同时,
    察哥也召集起了他的一干幕僚、大将制定起了撤兵的计划,
    这几日来,李世亮与仁多浪遇都已分别从天道军和辽军那里回到了军中,
    李世亮在潍州先是见到了张叔夜,又看过了那封信,虽然人证物证俱全,但李世亮还是有些不确定,于是郑飞便安排李世亮看了一场戏,他让李世亮藏身在一间暗室中,然后让人把郑修年带到屋内,又让吴用在瞒着郑修年的情况下去套他的话,郑修年不知有诈,果然一五一十的将赵桓的计划和盘托出。李世亮见过郑修年认识他,眼见如此,李世亮不再有任何的怀疑,立刻返回禀报了察哥。
    仁多浪遇也在辽军中见到了主帅萧察剌,据他所说,他见到萧察剌时,萧察剌已经开始准备撤军了,原来萧察剌虽然也将信将疑的派人去了潍州确认消息,但他一听金军又要进攻辽国了就已被吓了一大跳,为了保险起见,他马上下令全军做好准备,一旦得到确切的消息就马上回撤救援本国。
    仁多浪遇的到来让萧察剌颇为惊奇,而听完仁多浪遇的话后,萧察剌仅仅考虑片刻就答应了,毕竟两**队一起行动的确要比一国独自撤军要安全的多。
    “诸位!”察哥环顾众人沉声道,“辽军主帅萧察剌已经答应和咱们一起行动,事不宜迟,就在后天。诸位返回各自军中之后就要立刻开始准备,但要注意,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名目与接口,千万不要走漏了风声!除了粮草和武器,别的东西在撤军的时候能丢就丢,咱们是逃命,不是游山玩水,日后等咱们重返国内,我再带大家进攻宋国,抢他们的财富和女人,加倍的补偿你们!”
    众人赶忙道,“遵命!”
    察哥继续道,“具体的撤军线路也已确定。大家看这里。”说罢,察哥将手指在了地图上的一点,“这个地方叫临清,临清的后面就是汉人嘴中所说的京杭大运河,它的位置也正好是在咱们与辽军的中心。根据情报显示,由于临清远在后方,宋军在那里只布下了一支千余人的小股军队,咱们只要突袭到那里攻下临清,待大军过河之后再焚毁桥梁,咱们就可以安心大胆的一路向北,直达辽国!”

712,大名府之战(28)
    接下来就是极为平静的几天,当然,只是看起来很平静罢了,
    姚古一直在派人暗中观察辽军与夏军的动静,即便察哥和萧察剌一再下令,但几十万人准备撤离就算再小心也不会一点破绽也露不出来,姚古很快就知道了辽军与夏军正在暗中准备着什么,姚古不由一阵紧张,再派人查探却得出了一个令他颇为惊讶的结果,他怀疑辽、夏两军似乎并不准备对付自己,他们好像是想撤兵!
    这还没完,察哥和萧察剌又不约而同的命人向他催促了一次粮草,借口是耶律大石的二十万人已经到了,马上就可以对贼寇发动反击了,他们两军都需要再多备下一些粮草以备不时只需,
    这些反常的举动终于让姚古确信天道军没有骗他,辽军与夏军的确已经知道了真相,但一看辽夏两军其实是想“逃跑”,这多少让姚古有些发觉是上了郑飞的当,他暗道怪不得那郑临风要和自己和谈,原来辽夏两军根本就没想和那郑临风结盟对付自己。
    想通这一点,姚古不禁又动了动心思,暗道,既然如此,自己还有必要跟那郑临风合作对付辽、夏两军吗?辽夏两军这一逃走,战场上也就只剩下了自己和天道军,虽然自己的兵力仍然少于天道军,但差距也不是特别大,自保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过再往深处一想,姚古又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也发现现在绝对不能放跑辽、夏两军,因为等他们各自回到辽夏两国后,他们必然会对大宋展开报复,西北与河北便首当其冲!而如今大宋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在西北与河北拿什么抵挡他们?如此一来,只怕大宋还没被郑临风打败,倒先灭于辽、夏两国之手了!所以,现在必须先消灭这几十万辽军和夏军,先尽可能的折损他们的兵力,也算间接为日后抵挡他们两国的报复做准备。
    至此,姚古终于放弃了所有的侥幸,立刻按照与天道军的约定下令各军行动起来,下达完所有的命令之后,姚古来到院子中,面朝西北的方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只觉一阵无力感笼罩住了他的全身,让他觉得好累,好累……,虽然造成目前这种不利状况的责任并不在他,他现在所做的都是正确的选择,他做的问心无愧,但大宋从来就不讲什么“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那一套,他擅自决定了这么大的事,首先就是犯了大宋的大忌!
    而违抗了赵桓的命令,破坏了赵桓的计划就更不用说了,赵桓的如意算盘被打破,盛怒之下的赵桓会不会有理智分清楚究竟是谁的错,又能不能看清楚他的一片苦心,他对此是毫无信心!
    更重要的是,此战出现这样大的失误,总有人要对此负责,若论起罪过,郑修年才是罪魁祸首,正是他的不听劝告才导致接下来的一切,但不要忘记,郑修年是宰相郑居中的大公子,治他的罪就等于治郑居中的罪,更是治郑皇后的罪,以赵桓与郑家的亲密关系,这是绝不可能的,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他姚古会成为替罪羊,承担一切!
    所以,从做出与天道军合作决定的那一刻起,姚古就已抱定了必死的念头,他如今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可能为大宋多争取一些时间挽回败局,让赵桓能看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再在战后从郑临风手中把郑修年讨要回来,看看能不能借助郑家的力量保住自己,就算不能……也要最少保住姚家!
    而对郑飞,姚古不由感到了一丝的害怕,这是他这一生从未有过的感觉,曾经在西北面对只手遮天的童贯时,他没有害怕。在战场上陷入夏军的包围九死一生时,他也没有害怕。但现在他却真的对郑飞感到了一丝的恐惧,他从未轻视过郑飞,一个能白手起家攻占大宋半壁江山,把大宋逼得都快亡国的人,他是没有资格轻视的,他只是恨奇怪,奇怪那个据说曾经在渭州城杀了十几年猪的肉店老板怎么就突然发达到了如今的地步,甚至连西北军四大将帅中已有两位先后败给了他并投靠了他,如今经过这件事,他觉得自己似乎是明白了什么,那个郑临风,是个疯子!
    是的,只有疯子,才会想出这种与死对头联手消灭五十万辽、夏两军的计划!也只有疯子,才能做出种种不可思议的举动,也只有疯子,才会让人完全看不出他最真实的想法和目的!就像你明知道他一定还有什么别的企图,但你仍旧无法反抗他,因为他是疯子,一切道理对他都不起作用!
    ++++++++++++++++++++++++
    经过几日的仓促准备,在一天天黑之后,辽、夏两军并没有如往日般休息,而是同时行动起来,各军同时开拔,轻装简行,主要带着兵器与干粮,趁着夜色按计划朝着目标开动而去,很快,辽、夏两军各军的营地就都成了一座座空营。
    察哥一边带着大军往临清的方向赶去,一边还不忘时刻注意宋军与天道军的动向,而根据派出的斥候不停的轮番的来报告的消息显示,宋军与天道军都没有任何的异样,一切的迹象都显示他们根本没想到辽、夏两军会同时撤军。
    察哥心中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宋军目前如果还没有反应,就算等到天亮后他们想做出反应也来不及了,他转头看了一眼潍州的方向,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真是很希望可以看到那姚古和郑修年在天亮时知道辽、夏两军突然撤兵,并且已经渡过大运河的消息时究竟会有如何的反应,不过就算看不到他也觉得自己能猜得到,没别的,郑临风肯定会很失望,或许还会因自己欺骗了他而大发雷霆,而姚古,肯定是吓得脸都白了。不过总体而言,郑临风要比姚古好受,因为毕竟瞬间不仅让宋国失去了辽夏两大国的支持,还招来了两大国的痛恨,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出这也是个不错的结果。至于宋国,居然敢算计自己,原本自己还打算维持一下宋国,但现在看来完全没这个必要了,等自己回到夏国,就要立刻对宋国展开报复,而这一次自己要的就不仅仅是西北十二州了……!
    ++++++++++++++++++++++++++++++++++++++
    一夜的急行军后,天刚蒙蒙亮时,辽、夏两军顺利的会师在了距离临清不足十里的地方,察哥与萧察剌也见到了面,这也是二人自抵达战场后的第二次见面,上一次见面时是在姚古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当时他们二人还都各视甚高,彼此间只有客套没有交情,但经过了这件事,二人的再度重逢就变得如同老朋友见面一样,彼此称兄道弟,相互承诺这一路归途两军要通力合作,无间配合,争取顺利返回辽国。然后又一起痛骂宋国真是无耻卑鄙到了极点,这次两军没有留下来跟他们算账真是便宜他们了。不过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等两军各自返回国内之后,一定要再度联手,大辽从河北,大夏从西北,对宋国同时发动进攻,将宋国彻底消灭!
    说话间,察哥注意到萧察剌身边多了一个自己没见过的年轻人,此人相貌不俗,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之间也是颇有气势,如同一只随时准备出动的野兽,一看就不是等闲之人,更令人奇怪的是,他现在满脸都是不耐烦的表情,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察哥不禁有些好奇,便问向萧察剌此人是谁?
    萧察剌直到这时才似是想起来一样赶忙介绍道,“这就是刚刚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的大辽西南路都统耶律大石!耶律大石还是大辽宗室,被皇帝以子侄相称,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