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填房关系并不大!妾身嫁给老爷这些年,可就从来没有后悔过!将心比心,难道老爷是以为妾身不安好心!”
沈三老爷一听她这样说,心中舒适许多。他若是觉得做填房一定不好,那就是说沈三太太这些年过得不好。沈三太太是她妻子,她过得不好,他这个当丈夫的难道还能很骄傲很有面子?
而且,沈三太太这话说的很对。
嫁人嫁人,关键是嫁对了人。其他都是虚的。
沈三老爷想通了这一点,便安慰沈三太太道:“夫人,是为夫一时说错了话,你别介意。来,你再跟我好好说说这个齐焕之的情况。”
沈三太太也收拾了心情,道:“……出身就不说了。人也是重情的。之前原配是他亲上加亲的表妹,身子虚弱,不能生育,他也一直守着,没有别的想法。后来又为她守身了三年,这才重新动了再次成家的念头……”
“……最关键的是,原配并未留下孩子,将来冰儿嫁过去,根本就没什么区别!再说,这男方年纪大一些。知道疼人让人一些。夫妻间其实更能相处的好……”
同时,沈端榆也在与沈柔冰说着差不多的话。
“……他那般重情……我将来要如何才能,才能……”沈柔冰红着脸咬着唇,泪眼朦胧。难以启齿。
沈端榆皱眉疑惑。
田氏让沈端榆出去了。关上了门。拉着沈柔冰的手,低声道:“妹妹是怕,他忘不了之前的妻子?”
沈柔冰低头咬唇。
她并不是特别嫌弃男方大她十来岁。男子到了二十六七岁。一点儿也不老。她心中其实有点儿不喜欢与她一般大的少年人。她觉得,少年人不够持成稳重,不够可靠。
但她一想那人有个青梅竹马情深意重的妻子,沈柔冰只觉得像是插足了别人那么美好的感情一般,十分的不舒服。
她也是花季少女,也希望能与将来的夫君能同心同德举案齐眉。
但这个齐焕之,只怕无论如何也不会喜欢上她的。
“傻丫头。”田氏轻轻拍了拍沈柔冰的手,轻叹道:“这世间婚姻,哪有许多琴瑟和鸣一心一意的佳话?那齐焕之娶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不也不能与她白头偕老?四叔父娶到了四婶娘,不也……”
“天下夫妻,能做到相敬如宾,就已经很难很难了。”
“嫂子替你打听过了,那齐焕之是重情之人,但却不是那执念深,为人偏执的。他替原来的妻子守了几年,身后没有一点儿骨血,他的亲人怎么不急,一直催促他再成亲?”
“但他一直不肯同意,直到今年,才松了口。”
“他这样的人,既然松了口,就表明他真的想通了放下了,不会因为爱重前人而薄待新人。”田氏是真的觉得沈柔冰这桩亲事还不错:“他那样的人,你嫁过去,他多半会觉得愧疚,所以会对你更好……”
沈柔冰依旧不说话。
田氏轻叹道:“妹妹,你我至亲,这会儿关上门说有一些不好开口的话……你不是母亲亲生的,母亲再大度贤淑,又能在你的亲事上下多少功夫?她替你选的是继室,未尝没有一点儿小心思在里面……但你若是若是这回不答应,以后她还会给你谋更好的亲事么?”
“你真的耽搁不起了。”
“她将你耽搁到现在……”
田氏打住话,没有继续说下去,顿了顿,才道:“我听说,皇上很快要选秀了。父亲是五品官,咱家也是有资格送女参选的。我估计,母亲是怕你耽误了两位妹妹,才松口给你用心选了一个不错的人家。”
不然,她说不定依旧不会替沈柔冰寻亲事。
再耽搁耽搁,沈柔冰更大些,找亲事可就更难了!到时候她也就有借口,给沈柔冰配一些不怎样的人家!恩,估计最后也是要做人填房的!
与其那样,不如就是这个齐焕之。
至少,他的条件十分不错。人年轻,也没有孩子。
“我也打听了,因为齐焕之从前非要娶病弱的表妹,不能生育,又不肯纳妾,后来又因她守了好几年,齐家人对他那元妻是心存恼意的。你身体一向很好,年纪又合适,嫁过去,至少齐家长辈会对你不错。”
“咱们女人挑选人家,除了看男子本人,有什么长辈,才是决定以后在夫家过不过的好的关键!”
“妹妹,你若是不放心,就让你哥哥再去打听他的底细,或者想着法子见那个齐焕之一面。”
沈柔冰被田氏这一番话说的心乱如麻,咬着唇道:“嫂子,你让我想一想。”
田氏点点头,就离开了。
她心中有些不以为然。
一个姑娘家,再想又能如何?婚姻大事,总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要不是太说不过去,父母定下了,姑娘家答应不答应,有什么重要的!
沈柔冰翻来覆去想了一夜。
在沈三老爷亲口告诉她这个消息的时候,说是“我觉得不错”之时,沈柔冰仅仅是低着头咬着唇,眼中有些哀伤,但到底没有露出给沈三老爷看,柔顺地道:“但凭父亲做主就是。”
她也没有悄悄地去看齐焕之是什么样。
她的婚期定的很近,当年八月就是成亲,她要准备的嫁妆很多,实在没空想别的心思了。
☆、201 明目白菊
当沈柔清和沈柔澜喜滋滋地翻看着制作无比精美的百花帖,在沈柔冰面前商量着要做什么样的衣服首饰的时候,沈柔冰想起田氏之前透出来的消息,有些怔怔的。
“姐姐也想去百花宴吗?”沈柔清见她这般神色,探过来笑着问道。
沈柔冰摇摇头,道:“按照规矩,我现在都不能出门了。”
“也是。”沈柔清有些惋惜,道:“我听说齐家是很讲究规矩的人家,姐姐小心谨慎一些,也是对的。”她将百花帖翻来覆去地看,似乎觉得十分为难,问道:“姐姐,你觉得我们到时候怎么穿才合适?我和澜儿都还不曾经过大场面呢。”
“我也是一样啊。”沈柔冰柔声道:“两位妹妹去见识之后,回来一定要讲给我听听。”
沈柔清见她并不羡慕着恼,与沈柔冰对了几句之后就觉得没有了意思,也就不再留在这里,告辞走了。
沈柔冰在窗边静坐了许久,才重新拿起了针,静静地绣了起来。
她的鸳鸯双喜的红盖头,就差一点儿就完工了。
沈柔清和沈柔澜离开之后,再没来找她。她们都很忙。就是沈三太太,也和蔼地免了沈柔冰的请安,让她安心留在院子里绣嫁妆。
因百花宴而变得各位热闹无比的建宁城,似乎与沈柔冰没有半点儿关系。到了百花宴的前一日,沈端榆来到了她的小院子里看她。欲言又止。
“哥哥,我很好。”沈柔冰淡淡笑着,笑容之中有一种安宁的美,轻声道:“我知道你担心我会有想法……”她摇摇头,道:“到如今,我反而很感谢母亲,提早一步将我许了出去。哥哥,不是每个人都想去那个地方的。我知道我自己是什么样的。”
她拿沈端松这么一个顽劣的继弟都无法摆平,只懂得一味的忍让忍耐,又怎么去那个地方与人相争。她就是没有什么见识。也知道那个地方。绝不是只有荣华富贵的神仙之地。
“你懂得就好了。”沈端榆有些愧疚。
“哥哥最近课业如何?”沈柔凝转了话题,问道:“听嫂子说,你想找个书院就读?有没有想去的地方?”
“暂时还没有定。”沈端榆抿了一下唇。
就是能走,他现在也不会走。怎么也要看着沈柔冰顺利出嫁了再做打算。
“我还记得族学里的叔祖曾经说过。说哥哥你天分还是不错的。只要能静下来心。三十岁之前。应该有金榜题名的机会……”沈柔冰想起在沈家村的日子,微微一笑,而后又忧虑地道:“但父亲上次却训斥你说。你这两年都没有什么进步,甚至想让你放弃读书打理庶务了。”
沈端榆俊脸有些发黑。
“松哥和柏哥才进学不久,尚看不出来什么。”沈柔冰轻声道:“所以父亲才没有现在就放弃你……”许久事情,都是经不起反复寻思的。
沈柔冰别无他事,安静地寻思的久了,就明白了不少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沈端榆的学业前程。
“哥,你不能再留在家里,因为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而浮躁分心了。”沈柔冰望着沈端榆,轻声道:“你若是拿不定主意去哪家书院,可以写信问问四叔父。四叔父总会帮你的。”
“我知道了。”沈端榆觉得说话有些困难。
他露出一个笑容,道:“我会写信请教四叔父。冰儿,哥哥眼中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着你出嫁,能够过得好……其他的,都并不要紧。”
他们兄妹自幼没了母亲,又离开父亲生活,待长大些回到这个家,就算沈三太太牛氏待他们很不错,他们两个人心底却总是绷紧的。而今,沈柔冰总算能够走出去,离开了。
无论齐家和齐焕之如何,出嫁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桩绝对让人值得欣慰之事。
大叶寺。
齐焕之虔诚地在亡妻的长明灯前插上一炷香,喃喃低语许久,才拜了一拜,走了出去。
“那位沈大姑娘一直都没有出门吗?”齐焕之迎着山风背手而立,轻声问道。
他身后跟着的长随立即回答道:“回主子,没,大姑娘一直都不曾外出。小的打听了一下,她一直都在赶制嫁妆。她的绣品很好,嫁妆应该全是她经手绣出来的。”
女子出嫁,所制绣品不知几何。
绝大多数的姑娘家,一些不太重要的绣品,都是绣娘或是身边的丫鬟婆子们一起赶制的。若是全由一个人住,不知道要费多少时候。
齐焕之闻言怔了一怔,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回到京城之后,他找出一个瓷罐,给了自己的管事妈妈,吩咐道:“给沈大姑娘送去。告诉她,仔细眼睛。”
管事妈妈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欢喜地道:“是是,奴婢知道了,奴婢这就去!”
管事妈妈说是这就去,一回头就先到了齐焕之的母亲齐大太太面前,喜滋滋地将那罐子白菊给大太太看了,道:“……听说了沈大姑娘的嫁妆绣品全都不假人手,大爷可不就心疼了?不然,也不会特意送了能明目的白菊过去!”
齐大太太闻言也高兴起来,道:“啊哟,这个倔小子,总算是想通了!老天开眼,菩萨保佑!”
“奴婢就说,大爷不是那不懂事的,这不是想通了?太太您啊,从今日起就再不用担心,只等着抱孙子吧!”大太太身边的嬷嬷也凑趣道:“……之前怎么说大爷都不肯松口,恰巧三年一过,就遇上了沈大姑娘……可见是这位沈大姑娘才是与咱们齐家有缘分的!”
言下之意,之前病故的那位齐大奶奶,与齐家没有缘分。
齐大太太听了这话欢喜不已,立即就对这未曾谋面的沈大姑娘喜欢起来,问道:“……闺名是个冰字?这个字虽然冷了些,但她的排行是柔,那就不显得冷了。你们谁见过,面相容貌如何?品格呢?”
他们齐家之前说这门亲,就没指望太多。
☆、201 传书
之前的几年里,他们没少操心齐焕之的亲事。
但齐焕之倔强,硬是不肯松口,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待齐大老爷提起自己曾经下属有个闺女不错有意结亲的时候,大太太跟齐焕之试探地提了提,见齐焕之居然没有反对,立即想也不想,就欢天喜地地定下来,生怕齐焕之再说出反对的话。
齐焕之年纪轻轻,总不能孤寡一人。
齐家想着,不管如何,只要女方身体健康品貌过得去,那就可以了。
没想到,齐焕之是真的想通了,居然惦记关心起那位姑娘家来。这不是缘分是什么?不管是因为什么,能将齐焕之的心思从之前的那个女人身上拉回来,大太太都对这个沈大姑娘生出十分的喜爱来。
不待有人回答,大太太又道:“沈家也不是窘迫的人家,怎么那么多的绣品都让娇娇女来做?”她皱眉,不高兴地道:“别是因为她那个继母从中作梗的缘故吧?”像是立即就要替沈大姑娘打抱不平的样子。
在场有头脸的嬷嬷和婢女都面面相觑。
那位来报信的管事妈妈低声劝道:“大太太,沈家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待奴婢去看过了再来给您回话?不过奴婢想着,那位大姑娘幼年就没了亲生母亲,由族人看护着长大的,日后嫁进来,肯定需要大太太您好好教导……”
这言下之意,沈大姑娘早早没了亲娘。又在继母手下生活几年,不用想就知道是不容易的。待她嫁过来,只要齐大太太肯对她和颜悦色,沈大姑娘还不是要将大太太当成亲生母亲一般亲近孝敬了?
齐大太太略一想就明白了这管事妈妈的意思,点点头,道:“那你去吧。左不过没几个月了,我不急。”
她心中在想,只要这沈大姑娘不是个榆木疙瘩不受教的,她就多操心费心些教导一番,难道还怕教不出一个听话懂事又能干的媳妇?不管怎么着。也比之前的那个强多了!
……
沈柔凝是在岳阳安顿下来。才收到了沈三老爷的信,知道了沈柔冰的亲事,以及小选,以及陈贵嫔封为顺妃事件始末等等这些消息的。
“……岳阳风光如何?八百里洞庭云梦大泽……”
沈三老爷的信是写给沈四老爷的。而陈厚蕴却特意给她单独写了一封信。谈及了自己在岳阳留下的足迹。并京城的一些大小事件:“……为兄知你定然要问,就约了那齐焕之见了一见。齐焕之重情重义,乃君子也。他应下了亲事。定然会对妻子担负责任,你可以放心了。”
“……这次小选,算是为兄略提醒了一些人,才有的……谁家也不甘心错过机会,这次小选,为兄初步预计,当选出至少二十名贵女入宫。阿凝放心,只要有如阿凝一样不愿入宫的贵女,为兄会留意安排她们落选……”
沈柔凝从未想过,陈厚蕴离开之后,还会单独给她来信,并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的内容。她原本以为,陈厚蕴回去之后,会闭门苦读四书五经,为庆隆八年的秋闱和九年的春闱做准备——
按照他的文名声誉,一旦下场,必须要拿下前几名的这样的成绩,才算是能够交代过去。而科举是很难的,谁也没有把握说,就一定能独占鳌头。
所以,沈柔凝本以为,陈厚蕴结束了游学回京,是要闭门苦读的。
没想到,他居然会因为她一点点的尚不知所谓的忧虑,而大动干戈,用心运筹布局。
关注这些琐事,是要花时间和心思的。哪怕陈厚蕴再有智谋也是一样。而陈厚蕴他的时间又是多么的宝贵,却花在她不知所谓的事情上。
沈柔凝握着信,心底生出温暖来,鼻端却是泛着微微酸意。
“……黄氏很好,是个聪明内敛之人,若你来京,应会喜欢她……”
沈柔凝将陈厚蕴的来信反复看了好几遍,才面庞含笑,亲自动手,慢慢研了墨,提笔给陈厚蕴回了信。
陈厚蕴在半个月后,收到了沈柔凝的回信。
他拆开来,迅速地看了,笑容格外地温暖。
看罢,他没有再次回信,而是坐在桌前思索一阵,才施施然站起来,走到门口,随口问道:“二老爷下衙了没有?”
“回大少爷,二老爷已经回来了,正在伴月轩那里抚琴呢。”
跟着陈厚蕴走南闯北的两个小厮,一个叫长远,一个叫长久;长远年轻机灵,轻易没人能骗过他,是自幼就跟着陈厚蕴的;长久年纪稍长,人也稳重,通一些拳脚轻身功夫,是后来在他准备游历之时,陈老爷子给找来的。
此时答话的是长远。
陈厚蕴点点头,道:“我去找二叔父聊会儿。”
陈厚蕴寻着随意飘洒的琴声来到伴月轩,却发现陈二太太也在。
陈二老爷回来之后,陈二太太打扮的越发用心了,总是跟在陈二老爷身边,一双眼睛满含深情。与陈二老爷不在家的时候相比,简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你先回去吧,我与厚蕴说说话。”陈二老爷对陈二太太道。
陈二太太连忙答应,依依不舍地离去了。
陈厚蕴就露出了意味深长地笑,道:“二婶娘还是这般依赖二叔您呢。”那无时无刻不表露出来的爱意深情,恩,一般人真的会招架不住。哪像陈二老爷,还能在那种能粘住人的深情目光的捆绑下,悠哉哉地弹琴。
在这一点上,陈厚蕴特别佩服陈二老爷。
陈二老爷瞪了陈厚蕴一眼,道:“你不再埋头读书,居然来调侃长辈?明年下场,当真就这么有把握?”
陈厚蕴找个位置坐下来,不在意地道:“我读书,已经读了十五年了。十五年中,六次秋闱五次春闱,考题答文不知道看过几千篇……若是依旧需要闭门苦读,我不如就学学二叔您算了。”
陈二老爷并不是笨人。
他甚至比一般人读书更强一些。
但他却因为不耐烦日以继夜仅仅只能研读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