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喳”
“继续追查袁世凯的动向,一旦有变随时奏报给朕,袁世凯办事能力卓绝,但只要这个人敢有异心,朕绝不会放过他”
“喳”
关绪清又沉默了一会儿,忽然一咬牙,“美国人竟敢插手中国事务,他们这是找死,杜邦家族不是想要战争吗,朕可以给他……”关绪清对着赵秉钧一招手,赵秉钧凑近了仔细听着皇上的嘱咐……
尽管赵秉钧已经跟随皇上多年,但此时听皇上说的这番话还是不由得佩服至极,说道:“皇上真是明见万里,臣多有不及啊”
关绪清仰面大笑了起来
1900年11月24日,一艘美国巡洋舰停泊在古巴首府哈瓦那港这艘名为“缅因”号的军舰,是美国政府借口保护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和侨民的安全,才驶抵这个倍受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奴役的国度
当时,古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自由,古巴人民掀起了反对西班牙殖民者的起义,全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这下,终于给兴的美国提供了一个可趁之机他们对位于自己家门口的古巴,垂涎已久早在1805年,美国总统杰弗逊就*裸地表示,一旦同西班牙作战,首先要占领古巴后来,美国多次企图收买或用武力夺取古巴,都因为西班牙殖民者不愿放弃自己既得利益,而未得逞
1895年,古巴独立战争爆发后,美国隔岸观火并未援助古巴然而到了1898年初,形势突变,古巴革命眼看就要消灭西班牙殖民统治,于是美国匆忙以“帮助古巴革命”为幌子,以及保护自己的侨民为借口,首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向西班牙施加压力
这一天晚上,哈瓦那港口一片宁静,只有海风轻抚着海面,发出优美的涛声一座古老的灯塔俯瞰着海面,在摇曳的灯光下,隐约可见海面上几百条船只在静静的港湾里,美国的“缅因”号巡洋舰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的美国海军士兵正载歌载舞,喝酒说笑,享受着这宁静而又凉爽的夜景,来轻松一下他们疲惫的身躯
晚上9点40分,对于哈瓦那的很多人来说,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刚刚开始人们热爱哈瓦那,因为这里是享乐者的天堂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巨大的爆炸声让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震惊之中,这个加勒比海的温柔乡似乎顿时被上帝的巨大咳嗽声给惊醒了爆炸声来自港口只要不是白痴,大部分古巴人和西班牙人都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出大事了
“缅因”号剧烈地震颤一下,顿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整个军舰变成一个火球官兵们不知发生什么事情,高呼乱叫,四处逃命有个军官还没有乱了分寸,高声叫道:“赶快救火不要乱跑”可士兵那里听他的叫声,不顾一切地跳到海中军官无可奈何,随手抓住身旁两个奔跑的士兵,命令他们去救火这两个士兵只好从舱内拉出一个水龙,刚浇灭了一点,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整条军舰慢慢的向右边倾斜大家见大势已去,纷纷跳海逃命而去通向全球各地的海底电缆缅因号在哈瓦那发生大爆炸的消息迅通过海底电缆被发向了全世界,天空电台是在第一时间采访了现场,哈瓦那港口被绘声绘色的播音员描绘成了人间地狱
赵秉钧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奏报给了皇上,关绪清抚掌大笑:“对位于华尔街的帝国投资银行分行发出指令,钢铁、铜、火药、纺织、军工,总之任何一种和战争息息相关的股票都可以只买进不卖出了当然,也可以尝试商品期货交易”
赵秉钧愣了一下:“皇上,如今缅因号被炸,美西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咱们还买美国人那么多股票干什么?”
关绪清冷笑道:“战争一旦爆发,这些军工产品马上就会打着滚的往上飙升,涨到了最高点的时候,我们一举把这些股票全部抛售,你算算咱们能赚多少钱,到时候华尔街的金融就会遭到巨大的冲击智庵,这件事还多亏了你啊”
赵秉钧想了想,恍然大悟,“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啊”
关绪清一字字说道:“即使美国人能够在这次战争中获胜,朕也要他付出沉重的代价,战争一旦打响,杜邦就会从美国政府和军部那里获得丰厚的订单,但是我们把军工股票抛售出去的话,杜邦家族的市值就会一夜之间萎缩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而在这时候,在伦敦的摩根的判断却没有中国皇帝这般明确,他的判断是美国政府不会轻易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那将是一次不明智的选择事实上,最关注古巴局势的却是洛克菲勒,因为,洛克菲勒在古巴的烟草、砂糖制造产业投入的资产达到3000万美元,利用古巴廉价的劳动力,这笔优质资产每年取得的利润大约是250万美元左右如今,古巴的局势,让其财产严重受到威胁
事隔一天之后,赵秉钧兴冲冲的来见皇上
关绪清迫不及待的问:“行情怎么样?”
赵秉钧说道:“如同死寂一般,成交量居然萎缩了很多小投机者因为看不懂局势而暂停了交易而人们喜欢跟随摩根的步伐进行投机,因为,摩根还在英国迟迟没有返回人们正无所适从呢”
关绪清缓缓问道:“那洛克菲勒之类的大股东有没有动作?”
赵秉钧面有忧色的说:“每天在纽约交易所中,洛克菲勒的人频繁举牌大单买入股票,而且他们买的股票几乎是和我们雷同的”
关绪清点点头道:“洛克菲勒真是一条老狐狸……今天命令那边的人把买入的所有股票抛售,然后明天再大量买入”
赵秉钧一怔,不明所以的问道:“皇上,这是为何?”
“洛克菲勒那条老狐狸也在观望当中,正因为他拿不准行情,所以才会跟着我们买进,我们抛售之后再买进,他就会以为我们也在犹豫当中,这样的话,那条老狐狸就不敢贸然跟进了,对于一向谨慎的洛克菲勒来说,他是断然不会冒险的,他一定会把所有军工股票全部卖掉另外不能光是以帝国投资银行的名义购买,还要发动由帝国控制的美国中小企业一起加入到这个行列来,否则的话很容易引起注意”
“喳臣这就去办”
就在这一天,《纽约时报》公司编辑部突然间收到一份匿名信当编辑们看清楚信件内容后,迟迟不敢决定是否能够刊登他们把信件给了米勒看,让其决定
米勒看了信件后,眼睛不由得一亮,这一封信件内容却是西班牙驻美国公使德莫洛地私人信件内容中不乏政治评论其中对美国总统罗斯福不免有点出言不逊的味道在里面原本这是一封私人信件,所以德莫洛才如此肆无忌惮没有想到,古巴的间谍发现了这封信后便把它半途截获,抄录了其中内容,然后把它寄往了纽约的多家报社中
米勒在通过一些途径确认后,果然的说:“刊登,一定要刊登在头条闻中”
在11月26号,《纽约时报》便开始刊登西班牙公使的这封信件,并且,发表了一些评论
这封西班牙驻美国公使德莫洛在朋友地私人信件中,对罗斯福总统的年咨文作了一番评论,文中说罗斯福是“一个政治骗子,既要把自己的后门打开,又要和他军火商们保持良好关系”
这封信件掀起轩然大波,让美国反西班牙气氛骤然升温
接着,罗斯福对西班牙人极其不满不但在外交上给西班牙人多的压力,在国内,罗斯福政府和华尔街寡头们纷纷借机*纵舆论,制造浓烈的美国民间对西班牙的敌视
罗斯福向纽约的主要大报纸造势,在《纽约时报》、赫斯特的《纽约闻报》、在普利策地《世界报》上都刊登了派出军舰到古巴进行武装干涉以及维护侨民安全地必要性
但是这件事却令当事人莫洛非常纳闷,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写过这封信,这封信怎么会凭空打着自己的名字冒出来了呢?好在那封信一经发出,世界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莫洛竟然受到了无数西班牙人的追捧,西班牙的主要报纸甚至把莫洛誉为英雄这种意想不到的殊荣,令莫洛大为高兴,自然也就乐得接受这个事实了
第四百三十五章 美西战争
英国伦敦
摩根意气风发的和罗斯柴尔德银行商讨一些债券问题在美洲,罗斯柴尔德意图放弃阿根廷的市场也不打算承接墨西哥的债权,而摩根则想代替罗斯柴尔德
作为合作伙伴从父辈的时候,摩根地家族就和罗斯柴尔德深度合作摩根商行如今已经成长为实力远远大于罗斯柴尔德的级巨人当然,如果说差别的话,还有有一点那就是罗斯柴尔德能够发行英镑,而摩根暂时不能发行美元虽然摩根也知道美国和西班牙迟早要打一仗的,但是他却不认为很快就会打起来以他对白宫官僚的了解,宣战的话,召开的会议足够拖上半年了所以他稳如泰山在伦敦商谈生意,迟迟没有回到纽约
“摩根先生纽约来地电报,国会已经通过对西班牙宣战了”柯士达对摩根进行通报
“没有想到宣战比我想得要早”摩根在伦敦哼哼了几声表示他的不满
之所以和他的想法有所偏差,那是因为美国总统是杜邦家族的人,总统的内阁主要部长们都是在杜邦公司担任职位的这时候,摩根痛恨杜邦局势不掌握在摩根手里,让他很难以忍受
摩根终于姗姗来迟的回到华尔街
也不知道是为了欢迎华尔街帝王的回归,还是为了庆祝美国队西班牙的宣战1月份,华尔街的交易氛围骤然升温,炙热地行情突然间展开了
摩根回到纽约不久他还没有享受到华尔街的热情朝拜,美国海军次长就前来拜访“摩根先生,前线吃紧为了向古巴岛输送兵力,海军部决定向民间征用船只您的海盗船二号是我们海军部主要购买对象之一请您开出价格”
摩根瞪大了眼睛表示他严重地不满,海军部这名次长脑袋里面到底是装了什么连摩根的海盗船二号的主意都敢打?所以,摩根勃然大怒,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罗斯福总统,船只不够的话,向我发订单我造艘的给他至于海盗船二号,恕我不能转让”
不过呢,似乎海军次长脑袋里面缺根弦一般,不屈不挠,口水说干得不断哀求、劝说,从民族利益、战争胜负,说到摩根个人地声誉
他还滔滔不绝得举例说以前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首富、铁路大王、船运大王范德比尔特就曾经捐献了所有船只给联邦政府,又说道,历次战争华尔街富豪们捐献游艇的传统还说到这次华盛顿、纽约的游艇俱乐部会员们纷纷爽快得把船只卖给了海军部
说着说着实际上摩根也不是闹别扭的人
海军次长看到有的谈,不由心里高兴这次国会批准的巨额战争经费呢,海军部慷慨的资本,他说:“22。5万美元摩根先生您看如何?”
摩根虽然一言不发,但是,却是默认同意了海盗船二号几年前订购的造价仅仅是11。5万美元对于商人来说,赚钱是天性,摩根也不例外
等到海军次长满意而归摩根便打电话,订购了豪华的海盗船3号
为重要的是,海军部许诺将会在明天的造舰计划中多的采用摩根钢铁出产的钢板,这样的许诺令摩根露出了笑容
“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整个美国,立即成为许多报纸的头条闻一时间,美国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但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缅因”号被谁炸掉的
“会不会是西班牙人干的?”
“也有可能是古巴人所为?”
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干脆利索而又毫不迟疑地将责任归在西班牙政府头上这个消息一经传开,美国沸腾了一些扩张主义分子抓住这个机会,到处举行集会,在报纸连发文章,狂热地进行战争宣传:“为缅因号死难者报仇”
“美国人的鲜血不会白流”
“我们要与西班牙人决一死战”
战争的阴云一下子笼罩了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到了一触即发的局面引人注意的是,美国官方断定,这是西班牙人干的,他们说西班牙人用水雷偷袭了“缅因号”这个消息一传开,“为缅因号报仇”、“和西班牙人决一死战”的口号声立刻在美国国内响起,美**队也确确实实开始备战了
同时,西班牙方面却声明,它和这一事件无关美、西两国为了这件事,争执不休,最后决定成立调查团但是当西班牙调查人员要求登上“缅因号”调查的时候,美方坚决拒绝了他们这还不算,没过多久,美国又把炸坏了的“缅因号”拖到了大西洋,让它在排空巨浪之中沉入海底这样,调查工作无法再继续进行,而美国人反对西班牙的情绪却越来越强烈了
在美国境内,政府开始发起动员,陆军、海军开始招收的军人,许多工厂得到五角大楼发出的订单,甚至美军在亚洲的舰队也开始在香港整装待发,目标自然是只有两万人西班牙军队的菲律宾
由于古巴常年起义在那里驻扎的西班牙正规军人数过15万人,也正是如此,加上国内的各种军事力量,西班牙人有五十万大军
西班牙队美国怀着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极度害怕美军干涉,另外一方面又过度相信自己的军事力量足以让美国人忌惮
事实上,西班牙人也知道,它的殖民地均是岛屿,决定胜负的不是陆军,而是海军而西班牙的海军基本上还是处于风帆木船的时代比美国的海军落后半个世纪
在菲律宾,美国人也如同支持古巴的起义军一般,扶持“卡的普南”武装事实上,如同古巴一般,没有美国参与,起义军赶走殖民者也是迟早的事情在战场上,起义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西班牙殖民军只是在少据点支撑着
这样的情况下,3月尾,美国政府却向西班牙人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西班牙人与“叛乱者”在10月1日前必须停火,以便在美国的主持下举行谈判;西班牙应撤离集中营政策,准许农民回到乡村;如果在10月1日前,还不能履行条约,美国总统将要作为最后的仲裁者
西班牙人自然拒绝了这样命令式的最后通牒并且,西班牙政府通过外交让英、法、德、奥、意、俄等过驻美大使共同向美国政府提交“六国照会”,呼吁美西双方重回到谈判桌上,举行和平谈判不过美国却婉谢了这样的建议外交手段都尝试过,西班牙人几乎走投无路甚至西班牙人表示,可以完全接受美国的最后通牒但这时候,美国依然是不答应因为古巴、菲律宾等地果实已经成熟了,如果美国不趁着这样大好局势抢夺西班牙人的“遗产”,那么要么是便宜了起义军,要么是西班牙人调集军队,再次平息叛乱
《纽约先驱报》就一针见血地说出美国地主流想法:“这里的大企业现在都相信我们将会有一场战争相信所有人都欢迎战争摆脱担忧”
在《评论者报》上发表评论:“他们西班牙人将缅因号在哈瓦那地出现砍成是对西班牙队该岛主权地威胁看成是对叛乱者地鼓励在这真正地紧急时刻在美国只有少数人,我们不会相信在7500万人口中会过10个人,认为美国在古巴危机面前应该放下武器而与西班牙握手言和和接受西班牙地主权”
而在《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中著名地主笔亨利。沃特森也发表了一则社论:“我们不要在名称档案馆里那已经发了霉地记录里面找到我们队这场战争地正当理由我们在至高无上地法则中——高于土地地、动产地、人体地、人地灵魂地各种名称地法律地法则中——既人地法则上帝地法则中找到它我们从自己地灵感中从我们地命运中找到它我们从费城敲响我们自己地主权地自由钟哪里找到它我们在枪口下赢得我们独立地爱国者们鲜血里找到它”
这时候,西班牙人知道无可避免战争了于是,西班牙人光棍一下,向美国宣战了
终于,美国在最后通牒中要西班牙全部撤出古巴西班牙政府断然拒绝,并拒理力争,也随即公布自己的调查结果,声称这次爆炸来自军舰内部,与他们无关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在事情发生很短的时间内,崇尚大棒政策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对西班牙宣战了
这一天清晨,从香港海域驶出的美国舰队一个中队,不顾西班牙的鱼雷和岸上大炮的轰击,闯进了马尼拉湾,和西班牙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美国驻西兰的远东舰队司令杜威,接美国总参谋部的命令,率领一支舰队驶出西兰海域,不顾西班牙的鱼雷和岸上大炮的轰击,闯进了马尼拉湾,和西班牙舰队开始了激烈的海战
第四百三十六章 幕后操盘手
“轰轰轰”杜威一声令下,美**舰一齐开火,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西班牙的战舰,一时间,海面上炮声隆隆,一股股巨大的水柱时起时伏西班牙军舰也开炮还击,但因设备落后,火力不强,并没有击中对方而美国舰队有备而来,气势汹汹,凭借自己的远程火炮,一会儿功夫,几艘西班牙军队便中弹起火
不到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