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子妃花事记-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
  吴全有对他的牢骚心知肚明,面上只作是冷淡,问:“陆安海那老家伙最近可有出甚么蛾子?”
  小李子愁眉苦脸:“他还敢出蛾子?总管爷爷留他一条老命,那是抬举他。每天老老实实往西六宫送膳呢,听说被四皇子追着打了不少天,他倒是一声不吭地受着。”
  想不到皇四子那般一个尊崇角色,倒是对这么个小黏糖念念不忘,连着三皇子也……
  吴全有若有似无地睇了眼小麟子,皱眉:“那老东西已磨得比黄鼠狼贼,他若是敢吭声,还能活到这大岁数……以后别叫我总管,一个厨房的掌事叫什么总管,巴结也得先考虑项上的脑袋。”
  正说着,外头有人来唤:“吴爷爷可在里头?说是戚公公找您呐。”
  小李子眼睛一亮。
  吴全有就拍拍袖子从床上站起来,眯眼看他道:“这阵子宫中忙,戚公公又在外头办案,一直也没机会处置这小东西。等处置好了,自会给你安排个差事。”
  说完就探身出去了,一道瘦高的身影往对跨院那头走,走得袍摆一拂一拂。
  不一会儿就到得戚世忠那边。戚世忠虽才四十多岁,却已得两朝皇帝恩荫。他住的是独立的跨院,各斑装缮比之一个得宠的宫妃娘娘也差不了多少。
  吴全有小戚世忠算几岁,与他算半个老乡,当年戚世忠落魄时候他曾伸出过援手。祖上家传的一点药草功夫,救了被蛇咬的戚世忠一条命。进宫后戚世忠有意拉拢他,但见他也没往上爬德心思,就给他安排到尚膳监这个肥差上来了。因着两个关系玄妙,宫中也没有人敢招惹他,差事干得还顺当。
  一进二道门就听见惨叫,院子里跪着个二十来岁长脸太监,正在用铁鞋拔子煽脑瓜子,煽得脸青嘴肿鼻涕血滴子乱淌。戚世忠坐在矮檐下的躺椅上,手里端着一杯茶,慢悠悠地品着。
  吴全有进去福了一福,问:“怎么回事,大好的天气鬼哭狼嚎的,不晓得还以为在奔丧。”
  他二个说话一向直来直往,戚世忠也不生气,把茶杯叫奴才端走,应道:“嘴上不把门,不割了他舌头已经是开恩。吃点苦头算什么,煽点血也好长点教训。”
  他生着一双老鹰眼,除却见皇帝爷是卑微祥蔼的,其余时候都像是藏着一道剥皮穿骨的厉光,手段亦狠得非常,吴全有对他也是忌惮三分的。
  吴全有又问:“案子办得怎样了?”
  戚世忠面露愁烦:“死不张口。五个月的亲娃子挂在他跟前,把五脏都活活烫成熟的了,也恁是不肯招供。皇上那边还等着结案,瞧把咱家愁得哟。听说你正找我,不知所为何事?”
  近日有人在京中播散谣言,说皇帝爷的皇位来路不正,原本是要传给齐王的,被庄贵妃半途截了一道。戚世忠派东厂太监与锦衣卫四下里探查,大概可探出是肃王和宁王在使绊子,皇上那里也有意把矛头往这二位爷身上引,好找个阻断他们去封地的借口。
  奈何那涉案的李佥督御史一家就是不松口。
  五个月的亲娃子……
  吴全有阴长的眼睛一瞬闪了又暗,话到一半又咽下去,便把手上的茶叶拿出来:“哦,得了一盒好茶,惦记着拿来孝敬公公。”
  戚世忠凑到鼻间嗅嗅,觉得好,就放下来。语气和缓地问他道:“你最近办的事倒是没从前利索了……听说把皇帝跟前的侍膳太监换人了?”
  吴全有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自嘲地勾唇笑笑:“那老的不识相,看着不顺眼,这便被打发了。”
  戚世忠眯了他一眼:“呵,这倒不像是你的作风。咱做太监的但求一个讨主子欢心,新皇帝看着虽清贵和气,当起差事来可不比从前两位好对付。我看你也不是个糊涂人,孰轻孰重,你自己掂量着去办。”
  吴全有连忙恭顺哈腰:“公公教训得是,回头我这就去安排。”
  往小窄门出来,看到太监小李子在探头探脑。看见他连忙迎上来:“吴爷爷,戚公公说怎么发落?用不用奴才这就去把那小东西抱过来?”
  吴全有阴着脸剜了他一眼:“这是你能来的地方?把她送走了,你就能多长几斤肉。”
  回到自个的院子,四周清清淡淡的。他住的这一片,后面几间太监房先头遭过雷劈,着了火灾烧死不少人,素日没什么闲人往来。
  进屋看见小麟子撅着屁股趴睡在自己的枕头上,他下意识就想走过去把她摔地上。
  然而近了,怎生那尿布团子下却汩汩淌出来一缕小溪。要命了,他嫌恶地把她抓起来,却突然看见那稚嫩的小腿窝里被掐出一道青。
  想起方才小李子那张急不可耐的脸,吴全有眉宇间便掠过一道阴郁。
  九九重阳节,皇帝皇后要在英华殿行祭拜。从初一日开始,宫中就要吃重阳糕了,节前还要摆迎霜宴,吃迎霜麻辣兔和螃蟹,饮菊花酒。御膳房里忙碌不停,太监们穿进穿出,都在准备着祭奠需要的供奉。陆安海正在给重阳花糕装盒子,抬头就看到掌事太监吴全有站在对面的廊下看自己。
  自从小麟子落进吴全有手里,这半个月陆安海默默支着耳朵,不放过一点动静,然而半点风声也无。他猜着那小东西必然是不好了。略为一踌躇,慢慢走过去:“吴爷爷,叫小的可有什么吩咐?”
  着一身褐色太监服,勾着略歪的肩膀,声音谦卑而低沉。
  吴全有轻蔑地扫了他一眼:“看来这差事你干得倒舒服。”
  陆安海回答:“宫里头做奴才,在哪当差都是主子赏赐的荣耀。差事干好了,是咱做奴才的本分。”
  他只口不问那小丫头,在吴全有看来,这老太监是老奸巨猾而又识相自保的。
  吴全有便不与他打弯子,瘦长的手臂在腰后一负:“小李子我给打发了,但是皇上跟前你是再去不得,不能让皇四子再惦记着你。今后就留在御膳房,各宫里当日当顿送去的菜,由你按着主子们的喜好来安排。”
  那小李子近日在自己跟前可嘚瑟,膳房里碰见了不是吹眉毛就是瞪眼睛,突然“打发”了是几个意思。
  陆安海听不懂来路,嗫嚅不敢应:“吴爷爷您这话……”
  吴全有削瘦的脸骨耸了耸,吊着阴长的嗓子:“哼,你也算能耐,侍膳差事没干几天,连戚公公都点名抬举你……那孩子我留着了,就养在我后头那个烧死人的院子。院门我上了锁,长到三岁前不许把人放出来,你每日把吃的送去我院里,白日归你照应。”
  他说着很不耐烦,一袭黑蓝色亮绸曳撒便怒沉沉地往膳房外离去。
  陆安海愣了半晌,顿地才恍然过来小东西还活着。像条半死的鱼顷刻被注回生机,扑腾一声就向着吴全有瘦长的背影跪下:“活菩萨显灵呐,那孩子到死也不敢忘记吴爷爷您的恩德!”
  ……
  光阴游走,秋去冬来,十月万寿节一过,天钦元年的第一场雪就下来了。皑皑白雪把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银光之中,万物都似乎归于睦祥。那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第四日便听说坤宁宫的皇后娘娘把出了身孕,再往后一个月,永和宫里又传出施淑妃有了喜脉。
  今岁江南稻米大丰收,织造局按时限向朝廷交了差,宫中喜事连连,整座紫禁城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因着要照顾两宫有孕的娘娘,御膳房也显得格外忙碌。连带着一直时不时在膳房外把岗的皇四子楚邹也忙碌起来。二十六的母后在他眼里依然是那么的年轻貌美,但她吐得那样厉害,他每次隔着漆红殿门站在外头,忍不住就会蹙起眉头,带着一缕莫名的怜恤和惆怅。
  他对着母后肚子里的弟弟或者妹妹,并不像他的哥哥与姐姐一样带着雀跃与期盼,他忘了自己是怎样出生的,只是不喜母后经受这样的折磨。
  大皇兄还是会来母后的宫中请安,也开始重新与他说话,但眼神里不再有从前那种忧愁与挂念,比如忧愁他的不听话与调皮。楚邹会叫楚祁“哥哥”,但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因为实在想和哥哥亲近,而自顾自厚着脸儿粘在他身边走。
  他仍旧隔上几天去一趟父皇的乾清宫蹭一顿膳,但他却也渐渐适应了日渐寂寞起来的童年。
  后来又曾去过几回乾西的二所院,还有东筒子尽头的那个小矮屋,然而那个小尿炕子仿佛再也没有出现过。
  楚邹一个人在落满尘灰的炕头上跳过来又跳过去,跳了几回,后来就渐渐的把小麟子也遗忘了。
  小麟子长得很快,等到元旦的鞭炮声一响,陆安海大清早喂她喝过年的第一杯糖水。那樱樱小嘴儿张开,里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长出了三颗牙。
  吴全有把她锁在自己后头的那个死人院里,白天的时候院门上锁,只有夜里无人的时候才把她抱出来玩耍。她自己学会了坐,还学会了爬,吴全有不在的时候,她会咕噜不清地喊陆安海一两声“拔、拔”,把陆安海欢喜得老脸皱成了一条真苦瓜。
  但太监们心眼小,这事儿他可没敢告诉吴全有。小麟子叫吴全有“呀、呀”,那是“爷”的意思,可没爸爸亲。殊不知吴全有自个也乐意听呢。吴全有的枕头上就没少被小麟子撒尿,瘦人多洁癖,早晚有一天这小东西得被他一个错神掐死喽。
  正月一过,三月上头,第一批选秀的宫女就陆陆续续进宫了。
  宫女入宫头一遭得先经过太监们的筛选,然后再轮到尚宫局的大嬷嬷进行第二轮。今次进宫拢共加起来得有二千个,太监们涮下来一轮,剩下的也就千儿八百不到,这八百中仅有五十个是够资格服侍皇上的。
  每天东筒子长街上都站着几纵几排的女孩儿,那些女孩儿十三四岁,尚没经过宫廷的熏陶,眉目间活泛着各种新鲜与灵动。忽而也不晓得互相说到什么,一个个就羞得面红耳赤。
  楚邹常与小顺子探着个脑袋趴在宫墙上看,看太监们检查她们的五官、头发和皮肤,那楚楚的桃花眸里便满是新奇。
  宫里头讲规矩,要笑不露齿,嘴角微微上弯,还不能没见过世面的这看那张望。这些女孩儿其实没比大皇姐楚湘大两三岁,但她们一个个都在宵想成为父皇的女人。她们以被幸为荣,但在五岁楚邹的心里,这些俗气又不懂规矩的女孩儿没有一个配得上他的父皇。
作者有话要说: 
 
第22章 『贰贰』新容添妆

当皇帝最怕爹死得走,打小小的年纪就上位,在宫里头提醒吊胆,镇日政务压顶,食不知香夜不成寐,难免都是短命。
    相比之下楚昂却是个侥幸的,虽则幼年被袭了皇位,到底隆丰皇帝这么多年没为难他,把他一直幽禁在王府里颐养成年,掐到二十八岁风华正盛时又整好登基。登基后天遂人和,头年就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再则身边已有皇子皇女数个,也不怕身体不好。
    因此今岁的宫女选秀远不像前几年,百姓一改消极逃避,各地纷纷积极采选,其中尤以江南为最。姑娘们陆续坐着州县护送的官车进京,由内监候在玄武门下引领进宫,一条东筒子大街便像是开了春,花红柳绿,脂粉飘香,生生把沉寂的紫禁城渲染了不少日。
    清望阁里搭着画板,几名宫廷画师正在给这些待选的秀女画像。这会儿正是巳时光景,四月春好,阳光朗朗,秀女们按五个一排坐了两排,以画十个为一轮。
    宫女进了宫,一辈子就再出不得宫门,能被皇帝相中便是唯一有盼头的出路。一众十三四岁的女孩儿皆鲜衣美妆,恨不得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阁子里静悄悄的,空气中泛着彩墨与书卷的清香,时有三两个怯怯低语,把正在被画的品头论足。
    只见那正中心坐着的一名女子,衣裙首饰颇为上乘,容貌亦是耀眼佳丽。柳叶眉杏眼儿,鼻梁高,鹅蛋脸,端端托手一坐便突显出与众不同。
    旁的一个穿得不鲜不素,容貌略清瘦些,却也是个精挑美人儿。个个都做着最好看的脸,唯她倒是目中空空,一般一般随他随他,不往心里去似的。
    角落还有一个圆脸丫头,打扮朴素,看着并不怎么出彩,但看久了却叫人莫名顺眼。
    戚世忠在边上眯眼打量,便问身旁的太监桂盛:“这三个都是什么来历?”
    桂盛哈腰答:“回干爹,那鹅蛋脸的乃是山西府尹周勐河的千金小姐,年芳十四,叫周雅,生得是百里挑一,家里又带了不少银子照应,人缘打点得不错。中间一个是江西底下一个小知县的闺女,看着愁眉苦脸的,平素也不怎么说话,儿子只晓得她姓何。那角落的圆脸丫头出自民间,姓曹,具体奴才倒是没去查探过……怎么,干爹有熟人在里头?”
    戚世忠听了略一皱眉,吊着阉人们特有的阴长嗓子:“哼,白在皇后跟前当了一年差,愣不见你有长进,活该她不重用你。万岁爷的喜好没人摸得准,况年岁又这般年轻,谁也不晓得将来谁又会怎样。多留心着点,对你有好处。”
    一句话说到了桂盛心里,从前在万禧皇后跟前当差时,整日个为了那个女人揣心磨腹,伤不少脑筋,私底下的手段也没少干。如今在孙皇后身边,这个女人看似简单却又叫人磨不透,她并不在阴里对谁耍手段,对他的差遣也只是像公差一样,表面往来。
    皇后娘娘不争,桂盛有心思没地儿使,全身不得劲。
    闻言这才认真地看了那三个秀女一眼,恭敬地应一声是。见那画师把圆脸秀女画得单调呆板,便问要不要过去提点提点。
    戚世忠斜了他一眼,这毒太监心眼儿弯弯绕绕可多,在自己跟前倒是拘得话都说不利索。
    他心里略舒坦,应道:“得宠不得宠还不知道,何必急着操那份心。宫里头人才济济,真想要混得出能耐,又何须靠着一张画纸。”说着便拂了蟒袍,往门外头走去。
    一轮总算画好,秀女们舒了口气。见画像被挂到一旁晾干,便兴冲冲地围过去看。只见周雅的那张画上,美人倚于花丛,蝴蝶绕身轻舞,人却比花朵更娇。
    虽则晓得她私下里必是送了银子打点,然而到底是真美,家世又那样好。不由个个艳羡道:“周姐姐这样姿色,只怕赐牌子那天皇上第一个就翻了你。”
    周雅谦虚又不掩优越:“哪里,宫里头娘娘们都跟天仙一样,几时有时运轮到我们这等凡夫俗子。”
    一个秀女就捧她道:“不尽然就是如此,说到底咱们胜在年轻新鲜不是。”
    “嗯哼。”话音始落,便见两名上等太监从跟前掠过去,只见皆着华衣鲜袍、步履生风,尤其打头的一个鹰眼高眉,周身气势叫人不寒而栗。
    宫里头的身份也是怪,低等太监连宫女的脚趾头都不如,但做到了红太监却连一般的嫔妃见了都得捧,一时把秀女们吓得个个低头噤声。
    周雅状若无心地瞄着那何知县女儿的画像,只见瓜子瘦脸,腰弱柳姿,眉间藏语,自有一分南人女子的妩媚。
    晓得这何小姐是存心没给画师塞红包的,但仍然被画得这样出挑。周雅便抿着唇,笑盈盈对她道:“何妹妹画得也很是传神,怕不是也要先我一步呢。”
    众人看向何婉真,眼神褒贬不一。
    那何婉真也不往心里去,谦虚推搪两句,便起身退出门外。
    她们三个人都住在同一个院子,圆脸的曹姑娘便跟上两步,低声关切:“何姐姐为何这样颦眉?我见她们都送银子打点,唯你一个不送。我自己是没银子送,心下倒是恨不得把我画好看点。莫非姐姐在老家已有中意人选了嚒?”
    问完了又觉得这话不好,歉赧地绞绞袖子。她人虽生得普通,身段儿倒是一等一圆润讨喜。
    何婉真空落的眸光掠过她头顶,望不穿这十米宫墙:“有没有又有什么用,皇帝征秀女,选上了还能不进宫么?”说完也并不搭睬人,自己在前头走了。
    穿一袭素淡裙子,背影蹁跹若柳,看上去几分才女清高。
    因着太难接近,大伙儿都有点不喜欢她。圆脸曹姑娘便代替她不好意思地对众人笑笑。
    一时间各个出了清望阁,往东筒子那边回去。未得幸的秀女们都被安排住在乾北五所里。
    御花园里春…色正浓,枝头梨花初绽开,娓娓晓风吹过,花瓣缤纷飘零,那一簇儿鲜衣靓裙便显得好生醒目。
    张贵妃正牵着楚池出来游赏,一路往廊下走来,秀女们连忙哈腰行礼。张贵妃一双媚亮的眼睛往人群里一扫,最后在周雅身上顿了一顿,等错开了之后就对锦秀道:“到底花是新开得美,开久了的花,任你再多的阳光雨露也不能有那初时的鲜嫩。你去给本宫打听打听,刚才的那个是哪一位。”
    宫中统共就四个娘娘,这阵子皇后和施淑妃怀孕,皇上多宿在张贵妃这里。那话中的“阳光雨露”自然指的是万岁爷的恩泽了。
    锦秀想起侍夜时听到的那些氤氲动静,耳跟子不由又开始烧红。但好在张贵妃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微微敛起心绪,谦卑地应了一声:“是。”
    ……
    御膳房里日复一日的忙碌,因着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