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制他?”

“五年之约?”卢植惨然一笑,“五年后,陛下还能制约李弘吗?”

“李弘之祸犹胜于奸阉之祸,但大汉君臣们视而不见,一个个沉溺于权势之争而不能自拔,将来必定要自食恶果。”

“李弘之祸和奸阉之祸一样,都是陛下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一手造成的,他们的背后有强大的皇权为支撑,我等势单力薄,根本难以与其比肩,只怕将来……”

蔡邕、马日磾等人目瞪口呆。

“子干,国库没钱,陛下又死抱着自己的私库一毛不拔,在这种情况下,镇北将军部提议重开盐铁也是无奈之举。没有钱,并州屯田立即就会失败,而流民随即就会暴乱,那我大汉国还不一样要……”马日磾迟疑了一下,小声说道,“子干之言,未免有失偏颇。”

“叛乱可以让李弘一个一个地去平定。叛乱没有了,李弘的兵也基本上打完了,那个时候大国家虽然饱受摧残,奄奄一息,但大汉国还在,只要大汉国还在,就有重新振兴的一天,但如果我们连大汉国都没有了……”卢植哀叹一声,满脸悲凄。

“子干,事情还没到那一步,你不要这么灰心丧气吗?”张训说道。张训五十多岁,身材瘦弱,深陷的眼窝内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他出身世家,这次也是坚决反对朝廷重开盐铁。

“事情已经朝这一步在走了。”卢植摇头说道,“朝廷如今已经深陷皇统之争,京中各方权势为了自己的命运和将来,正在舍命相搏,谁还有余暇去顾及李弘?陛下和朝廷只要李弘能平叛,能守住北疆,李弘要什么都会答应?等到有一天李弘羽翼丰满了,而洛阳各方权势为了皇统厮杀得血流成河的时候,李弘会怎么做呢?他如果是忠臣,则大汉兴,如果是奸臣,则大汉亡,但无论他是忠臣还是奸臣,他都是一代权臣了,这对大汉国来说,是祸还是福呢?”

“所以我说,大汉国的兴亡,将来就是在李弘的一念之间啊。”

身材胖胖,长相忠厚的韩说说道:“子干,李弘不过是一介武夫,年轻又轻,又没有学识,大字也认不得几个,他能有这么深的心机吗?你是不是太看重他了?”

卢植苦笑,说道:“看看这次盐铁之议是如何通过的你们就应该明白李弘的本事了。在朝野上下几乎异口同声高呼反对的情况下,盐铁之议竟然神奇般的通过了,诏令全国了,试问诸位,你们能做到吗?但李弘做到了,因此我们还能说他是个粗野的武夫吗?”

卢植接着连连摇头,难以置信地说道:“我真的不敢相信,已经是重镇将军的李弘在你们的眼里竟然就是一个野蛮的武夫,他一刀一枪砍出来的军功难道是假的?他战无不胜的战绩难道也是假的?你们如此瞧不起李弘,也难怪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了,这就是我大汉国的悲哀啊。”

马车里陷入了沉默。

“子干,盐铁之议到底是如何通过的,你能说说吗?”蔡邕忽然说道,“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李弘是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权臣,将来是不是一个祸国殃民的逆臣贼子。”

※※※

卢植眉头深锁,额头上的皱纹紧紧的粘到了一起。

“这重开盐铁之议是因为屯田而起,屯田是因为招抚黄巾而起,而招抚黄巾却是因为受北疆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啊。”

“今日的北疆有三大忧患,每一忧患都关系到大汉国的存亡。首先就是幽州蚁贼张举张纯的叛乱。张举张纯在外有鲜卑内有乌丸的环伺之下敢建国称帝,必定有所倚仗,这倚仗自然就是背后有鲜卑人和乌丸人的支持,所以平定张举张纯之乱不同于以往的平贼,需要实力和时间,一旦处理不好,内乱会变成外侵,幽州就会陷入长期的战祸。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大汉国根本没有财力承担旷日持久的大战。如果汉军后继乏力,幽州只有两个结局,要么州郡失陷叛乱持续,要么经年累月的战争拖跨整个大汉国。”

“第二就是匈奴人。匈奴王廷各部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但他们在鲜卑人和大汉国的双重挤压下,一直隐忍不发,但现在鲜卑人遭到了重创,大汉国国势日衰,匈奴人的前后威胁减轻了许多,于是这个矛盾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屠各族的反叛仅仅是匈奴人内乱的开始,一旦鲜卑人插手,匈奴各部随即就会大乱,大乱之后,受害的就是我大汉国了。”

“第三就是鲜卑人。鲜卑人虽然在西疆遭到重创,但实力犹存,而且他们还占据了北疆四郡和雁门、上郡两地的北部。如果不把鲜卑人赶出国土,我大汉国何以重振?我大汉国臣民何以面对列祖列宗?”

“大家看看北疆的现状,只要汉军被拖在幽州战场,匈奴人趁机入侵,我北疆战火立时四起,即使我们竭尽所能平定了蚁贼和匈奴之乱,但我们还有余力对抗鲜卑人的再次入侵吗?鲜卑人要什么?北疆边郡而已,等到我们无力抵抗了,整个北疆边郡是不是要拱手相送?我们还有能力去收复失去的疆土吗?”

“早在年初的时候,我就对陛下和大臣们说过,鲜卑人入侵,幽州叛乱,很有可能是慕容风图谋侵占我北疆州郡的开始。鲜卑人自从大王檀石槐死后,能够支撑鲜卑大局的也就慕容风了。慕容风野心之大,天下皆知。西疆大败,和连和弹汗山的铁骑被全歼,弹汗山王廷的实力被大幅削弱,弹汗山王廷名存实亡,此时鲜卑各部却趁机坐大。慕容风刻意在北疆造成这种局面,难道仅仅就是想做个中部鲜卑大人吗?还有拓跋锋呢?他仅仅就想占据北疆四郡吗?”

“只要慕容风不死,鲜卑人不亡,北疆就不会安宁。无论是幽州蚁贼还是并州匈奴,都不过是慕容风手上的棋子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趁着鲜卑人还没有恢复元气之际,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扫平幽州蚁贼和匈奴人,那么,我们就抢占了先机,我们就可以彻底击破慕容风的阴谋,我们就可以收复北疆四郡。”

“这事我和皇甫嵩私下讨论过多次,后来我们把自己的构想写成文书送给了镇北将军部,希望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李弘曾经是慕容风的侍从,又在北疆历经大战,非常熟悉慕容风和北疆事务,所以他很快回书,同意我们对北疆形势的推断,并表示将尽力做到平定叛乱,收复疆土。”

“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我和皇甫嵩为了帮助李弘重整大军,尽快蓄积力量,竭尽所能说服了陛下同意李弘招抚黄巾军,而且还多次拖延了李弘分兵的时间,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李弘会在招抚黄巾军之后立即开始安抚百万流民垦地屯田。”

卢植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继续说道:“边郡屯田不能不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屯田的前提是需要国家有雄厚的国库储备和持续稳定的赋税收入,更需要一个非常富强安定的环境,但现在呢?本朝武皇帝屯田,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实施的国策?当时那么好的条件,屯田也是在十年之后才看到成效。现在并州和河东虽然有前人开垦的现成田地,但国库空虚,战乱不止,在这种情况下屯田,十年能看到成效吗?”

“北疆平叛需要钱,北疆驻军戍边需要钱,北疆屯田也要钱,只要这三者任何一个断了钱财,北疆就会大乱。到时候,汉军败退胡人入侵,屯田失败流民暴乱,我大汉国北疆尽失,败亡在即。李弘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个后果,所以他献了个重开盐铁,以商补农之议,用重开盐铁之利支持屯田,用国家赋税支持平叛戍边。但问题是,他现在屯田用的钱财全部是向巨商富贾赊借的,五年的盐铁之利能还清吗?五年内屯田能成功吗?五年之后,假如屯田不成,他会不会继续要求重开盐铁?所以我对陛下说,此时屯田,不是利国利民,而是害国害民,我大汉国迟早都要给这个沉重的包袱活活拖跨。”

“李弘要收复失地,稳定北疆,就要积蓄力量北上平叛,要北上平叛,他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并州,要让屯田见效,要让流民安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两个条件,一是大量的钱财,二是稳定的朝廷。镇北将军府的司马李玮就是带着这两个使命来到洛阳的。”

※※※

“李玮来京的时候,盐铁之议只有太尉府同意,而司徒司空府均持反对意见。”

“太尉大人同意重开盐铁,有他迫不得已的原因。他不同意此议,屯田失败,流民暴乱,北疆尽失,他必然要获罪罢职,但如果他同意了,他也要因为违背祖制的原因获罪罢职,然而两下比较,当然后者对岌岌可危的大汉国最有利。虽然是饮鸠止渴,但那也是重振大汉国的希望所在,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太尉大人只想到要平叛,要把大汉国安定下来,要让流民吃饱穿暖,他却不想想将来李弘的强大势力会给摇摇欲坠的大汉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司空大人因为与大将军的特殊关系,当然要和大将军保持一致,共同进退,所以李弘只要告诉大将军一句话就行。他只要保证自己在北疆未定的情况下绝不率军南下,大将军就要对李弘有所回报,而回报的内容自然就是答应重开盐铁了。”

“剩下就是司徒大人不答应了。要让司徒大人答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司徒大人的权势更大,以抵制大将军对他们的威胁。如何让司徒大人权势更大呢?那就是太尉这个职位。如果盐铁之议通过了,太尉大人无论如何都要顶罪罢职,以平息京中各方的讨伐之声。太尉大人一去,由曹嵩继任,那么中官和许阀的势力即刻就会大涨,三公之中占两席,不能不说是权势薰天,在朝廷内外的份量尤其显得举足轻重。”

“为什么要在中官和许阀一系中选曹嵩呢?曹嵩是中官曹腾的儿子,当年因为曹腾的举荐而入朝成为国家重臣的名士太多了,他的出任首先就得到了士族官僚的认可。其次,曹嵩为人忠厚,行事低调,在京中人缘好,和皇家宗室的关系非常融洽,他的出任不会遭到天子的反对,因此,曹嵩是出任太尉的不二人选。”

“那如何让大将军放弃对太尉一职的争夺,转而支持曹嵩呢?我不知道李玮用了什么办法,但我可以肯定刺杀何颙的是中官,而中官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和大将军撕破脸,一定是从李玮那里听说了什么。何颙被刺,大将军实力受损,而他又不能不答应李弘的要求,在这个时候,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暂时退一步,韬光养晦,重新蓄积力量对付奸阉。”

“接下来的事就很顺利了,三公府合议通过了重开盐铁之议,然后太尉大人被罢职,三府联名举荐曹嵩继任太尉,至此,李弘的两个目的全部达到。”

“由于曹嵩任太尉,中官和许阀势力大涨,京中各方权势势均力敌,洛阳的紧张形势迅速稳定了下来。”

“目前,无论是平叛,稳定北疆,还是将来的皇统之争,天子都需要李弘,而中官们和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有了天子才有中官的权势,所以他们也不敢过分为难李弘,至于大将军,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更离不开李弘的帮助,最后剩下和李弘作对的就是我们了。”

“在这场盐铁之争中,我们反对的声音最大,态度最坚决,但我们的损失也最大,三公之中,竟然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这在本朝历史上,大概也是头一次吧。李弘这么做的目的太明显了,他就是希望将来有关屯田和盐铁的事可以毫无阻碍地得到三公府的同意。”

“这就是李弘为了屯田成功和京师稳定而刻意制造的局面,所以我说他在背后操纵京中的形势。现在,你们还说他是一个武夫吗?他对大汉国没有威胁吗?”

※※※

马车上的几个人听完卢植的话,心里沉甸甸的,他们对大汉国的将来,更加没有信心,更加忧心忡忡了。

“京中各方权势势均力敌,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来为了皇统之争一旦闹起来,恐怕一损俱损啦。”张训叹道,“李弘如果居心叵测,我大汉国的前途的确堪忧啊。”

“这个李玮是什么人?”蔡邕问道,“镇北将军有此人相助,如虎添翼。如果此人心系大汉,忠心为国,留在李弘身边,就是一件好事了。”

马日磾赶忙介绍道:“他是吴郡士子,前年辗转来到太学求学,因才学出众,被朱俊朱大人看中收为弟子。此次盐铁之争后,他已经名满洛阳了。以我看,他不是才学出众,而是天纵奇才啊。大汉国的将来,就要靠他们这一代人了。”

“他很年轻吗?”

“二十不到,很小的年纪。”马日磾笑道,“象他这个年纪,我还在家读书呢。”

“哦?”蔡邕惊奇地说道,“朱大人的弟子,一定很出色,到了京城,我要见见他。”

※※※

蔡邕静悄悄地进了洛阳,住到了马日磾的府上。

晚上,闻讯而来的京中老友络绎而来,大家十年不见,再聚一堂,分外高兴。

朱穆把蔡邕安顿好了之后,立即回家拜见父母,看望妻小。朱俊夫妇听说儿子回来了,大喜,一左一右坐在儿子身边问个不停。朱俊听说蔡邕在马日磾府上,急忙跑去看望。

朱穆三十岁左右,长相俊雅,神态谦和,很像他父亲。他抱着一双小儿女,问母亲:“筱岚可有下落?”

朱穆母亲欢喜地连连点头。朱俊不好问李玮,但他夫人要问。李玮不敢瞒未来的岳母,一五一十全招供了。朱夫人本来已经听孙坚说过了,知道筱岚给这小子抢跑了,虽然有点伤心,但相比起来,她当然希望筱岚嫁给这个高大英俊的李玮了。这小子出去混了一两年,就是个两千石的大官了,那将来还得了,肯定是个三公之才。过去史子助道长看到筱岚就说是三公九卿的夫人命,现在看来一点都不错。朱夫人高兴啦。自从李玮到京后,一天不来家中吃饭,她就派人去催,让忙的焦头烂额的李玮幸福的嘴都咧开了。

“小妹现在在哪?在家吗?”朱穆急切地问道。

朱穆的夫人看到婆婆对自己眨眨眼,心领神会,立即哄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了。朱穆听完母亲的话,难以置信地问道:“筱岚现在是镇北将军府的主薄?母亲,你不会是被李玮骗了吧?”

“是真的,比你的官大,筱岚还给我写了封信,怎么会是假的?听说,镇北将军不在大营的时候,都是筱岚主事。”

“信呢?”

“给你父亲烧了。”

朱穆大笑,说道:“这个镇北将军,倒真是我大汉国的第一等豪杰,竟然让一个十六岁的女子主掌镇北将军府,奇闻啦。母亲,那你打算怎么办?让筱岚嫁给李玮?”

朱穆的母亲笑着点头道:“我和你父亲商量过了,你父亲也同意,但是因为……”

“为难了吧?”朱穆笑道,“父亲大人虽然家事都听母亲的,但这事的确难办,除非叫李玮的手下找个机会把那个许大麻子给砍了,否则……”

“你说什么混帐话。”朱穆的母亲骂道,“这才出京为官几年,怎么沾了一身血腥气?回家就要砍人啦?”

朱穆笑得气都喘不过来,他一边小心赔礼,一边说道:“母亲,筱岚十六岁了,再不嫁出去,就没人要了。”

“这事你父亲不管,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就交给你了,你不把这事办妥了,就不要再回吴郡了。”

朱穆顿时傻了。

就在这时,李玮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公定兄,公定兄……”

“好小子,我正要找你,你就上门了。”朱穆嘴里嘀咕着,匆忙给母亲行了礼,转身就跑了出去。

“仲渊……”

李玮看到朱穆,喜笑颜开地迎了上去。他为了等朱穆,在洛阳已经滞留好几天了。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王允和朱俊是至交好友,前几天,他悄悄给朱俊打了招呼,说大将军府已经把李玮伙同李弘等人当街抢走新娘的事透漏给了许阀,言下之意,就是叫朱俊通知李玮,趁早走人。李玮虽然有点担心,但不敢回去,李弘交待的三件事他只完成了两件,剩下的一件事还是关系到自己终生幸福的大事,所以他还是留了下来,顺便给镇北将军府征募人才。

兄弟两人一年多没见,都很高兴,但还没说上两句,朱穆就把高出自己一截的李玮给举了起来。朱穆自小随父亲习武,武功还是不错的。李玮大笑道:“兄长这时为何?难道要谋财害命?”

“你说什么废话?”朱穆佯装不满地骂道,“母亲说了,不把你的事解决,她就不让我离京到吴郡,所以,我还是先把你解决了吧。”

李玮嘿嘿一笑,小声道:“兄长,到吴郡为官有什么意思,看看今日的并州,那才是为国尽忠的好去处。要不要我给你引见一下?”

朱穆马上就明白了李玮的心思。他放下李玮,搂着李玮的肩膀笑道:“这主意是谁出的?你小子鬼主意真多,怪不得马上就要名满天下了。”

“兄长,这不是我的主意,这是文台兄临走时告诉我的。”李玮笑道,“兄长,到吴郡离家太远了,还是到并州去吧,要少一千多里路啊,而且,兄弟们都在那里,潜思兄也在,大家都在一起,凡事也好有个照应。”

朱穆想了一下,说道:“仲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