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蒋冯再度联手,各界人士,包括吴孝良都认为桂系李宗仁败亡不久,冯玉祥取湖广如探囊取物。谁知到了四月间湖广一带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桂系大将李明瑞率整编后的第十五师以及六十七师临阵倒戈,宣布脱离桂系。

这一重大变故让战场形势瞬间逆转,李宗仁眨眼便溃败,只身逃往香港,两湖大部竟不战而重回南京政府之怀抱。可冯玉祥的西北军尤其是他的部下韩复榘十万大军已经引弓而射,率部突破武胜关,直逼应山、安陆。

重新回归南京央政府陆军序列的当地守军自然不愿向韩复榘举手投降,在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后,不得已南撤。于是,韩复榘十万大军兵锋直抵武汉。

南京央政府立即通电对韩部的攻击友军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蒋正大骂冯玉祥:

“娘希匹,冯焕章就是头饿狼,命令李明瑞坚决抵抗,央军顷刻即至。”

很快位于江西的刘峙第一军奉调延长江西上,开进武汉。蒋冯之间竟然不宣而战,于孝感、黄陂一带激战数日不分胜负。

同时,冯玉祥也接到了蒋正抗议指责其对友军开战的电报,气得他也同样破口大骂蒋正。

“蒋某人真反复无常小人,西北军可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既然你不仁,也就别怪咱不义,打他娘的,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于是,西北军宋哲元,庞炳勋部迅延京汉线南下支援进攻武汉受阻的韩复榘。同时,蒋正一方顾祝同、陈诚、卫立煌的部队也进入湖北,增援刘峙,一时间湖北京汉线一路竟云集蒋冯近六十万大军,空气骤然紧张,大战竟再次一触即发。

与湖广、江西战云密布相比,位于陇海线以北的山东却是另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土地改革与减租减息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展开,同时严惩了一批作奸犯科鱼肉百姓的土豪劣绅,百姓们纷纷叫好。

不过省府秘书长朱武生却是一肚子苦水,叫苦不迭,自从吴孝良将省政府由临淄迁回济南,他便不再兼任临淄县长,将县长一职交给了在临淄农会风生水起的陈三水,转而专任省政府秘书长。

他虽然专人秘书长,却是吴孝良土地改革以及减租减息两大政策的直负责行人,又因为是在济南省会之地,大族势力盘根错节,土劣之患尤甚,面临的压力与攻讦是在临淄时的数十倍。但他都顶住压力,将之一个个办成铁案。

不过,最近还有一桩公案,让他不知如何下手。因为这事涉及到刚刚当选国民党执委的丁惟汾,并且他还兼着山东省政府议员,此人可算是国民党内元老,早在辛亥革命之初就追随孙山,在国民党央以及老家山东颇有影响力。这样的人物,即便其家族事涉法律,也不是他区区一个省政府秘书长能办的。

这事,原也简单,就是一宗土地侵占案,大地主强取豪夺了小地主的土地,小地主多年求告无门,如今听说省政府来了个吴青天,便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由日照来到济南告状。这个日照丁家是早在朱武生这里挂了号的,省政府的两大政策在日照阻力重重,到现在也没有半点进展,根子上就是这丁家在捣鬼。无奈之下只好去请示吴孝良。

吴孝良原本就痛恨土劣凭借在地方上盘根错节,鱼肉百姓,现今竟然还敢仗势对抗政府。他知道,全省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如果不处理丁家,那山东的大好形势就会功亏一篑。

“不要有压力,有军队给你撑腰怕什么怕?只管按照相关法规去办,有胆敢阻拦者一律军法从事。”

吴孝良想了片刻,又补充道:“这事你不必亲自去办,省里离不开你,调临淄县县长陈三水任日照县长,同时给他一个省政府巡视鲁南地方专员的名号,专门查办当地公然对抗政府的土劣。还有,给五十七师李师长发电,令他调一旅人马进驻日照县城。”

听着吴孝良一番部署,朱武生只觉阵阵寒意,军队都调动了,日照恐怕要见血啊!不过,他哪里知道吴孝良心所想。

吴孝良调重兵进入鲁南也是迫不得已,这个丁家原本就在韩复榘冒篡省府主席之时便与其勾结,为其提供资金与粮食,丁家也从得到了数倍的回报,以各种手段兼并了大片土地。本就是是既得利益者,如今吴孝良主政山东要土改,要减租减息,这些都有损于丁家利益,一次他除了在地方对抗省府政策以外,还在暗与韩复榘勾结,企图使其重返山东。

所以必须以雷霆手段加以压制,以此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地方豪强。

在丁家爆出强取豪夺案后三天,吴孝良再一次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因为鉴于形势的风云突变,他决定要有一番大举措。

第404章是否出兵

蒋冯于湖北展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双方军队已经集结有百万人之众,一旦开战便将是场旷日持久的血战,与吴孝良前世原大战相比,无非是变成了湖北大战,遭殃的百姓却由河南改到了湖北。

这次高级军事会议,不但有军方人员出席,连政府方面的委员以及各厅厅长也全部出席。吴孝良这次要在最大程度上在省府内部取得一致。冯玉祥屯重兵于湖北,后方军队已经被他掏得干干净净,防守极为空虚。面对这个大好时机,他对于是否出兵河南所持态度是极为慎重的。

其各厅厅长几乎清一色的反对出兵,教育厅长何思源便旗帜鲜明的反对道:

“主席身为山东一省之长,便要为山东千万百姓负责,轻启战端劳民伤财不算,如果战事不利,战火波及到本省,山东百姓又将再遭兵锋涂炭。如今,我们正百废待举,工业、教育蒸蒸日上,为了如此大好局面思源也不愿见到战火再起。”一番慷慨之辞后,随即又补充道:

“所以,以思源之见,只要军阀们不来招惹我们,山东便应闷头发展,不再轻言兵事。”

众人之厅长们纷纷点头赞同何思源的说法,等吴孝良的目光扫过去,征询具体意见时却又不敢与之对视。对于这种极度保守的建议,军方自然大为不满,其又以李泽军为代表。

“何厅长此言李某不敢苟同,蒋冯大军云集湖北,冯玉祥后方空虚,河南地处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此大好机会岂有眼睁睁放弃之理?”

谁知何思源立刻回敬道:“李将军只看到其一却没看到其二,河南虽地处原,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也是四战之地,若没有绝对的实力恐怕吃下了也会沦为阎、冯、蒋三大军阀的靶子。到时候,不但河南难保,就连山东也会受到牵连。”

一番话竟是鞭辟入里,竟是让人无从反驳之处。李泽军重重闷哼一声道:“论讲道理,我粗人一个说不过你,一切还凭吴主席做主,主席说打我就打,说不打,我也没有二话。”说罢又是闷哼一声,再不言语。

吴孝良见冷了场,其他人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自然就不能如此草率轻易下决定,他看坐在人群的李又廷似在低头沉思,于是一指他道:“李旅长别沉默了,说说你的看法。”

李又廷一贯是秉持低调的原则,如果不是吴孝良指名道姓让自己发言他是不会主动发表意见的。眼见躲不过只好,干咳了两声道:

“何厅长所言有理,李师长说的也不差……”竟是打起了圆场,现场一片嘘声,但紧接着他又道:“我军不应只盯着冯玉祥,须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太行山脚下还蹲着一只大黄雀呢,一旦我们出兵河南,山西必然会抄我军后路,到时候河南未必能到手,山东却会首先遭难。所以,卑职以为,阎锡山不动,我军不动,阎锡山一动,我军再视情势出兵。”

这番话说的几位主张出兵的旅长立刻汗流满面,他们竟然利令智昏忽略了北方还有一个阎锡山,若果真如李又廷所言,山东危矣。不过,还是有人提出质疑。

“如果阎锡山一直按兵不动呢?咱们不是坐失大好良机?”

李又廷刚想辩解,吴孝良哈哈大笑:“阎老西野心勃勃,必然出兵,只是他先打谁,却要看咱们山东的行动了。”

吴孝良此前也如众人一般只盯着冯玉祥而忽略了北方的阎锡山,自己一旦不管不顾的兵进河南,很有可能就被阎锡山两面夹击,到时候一旦卷入战争去,处境可就危急了,更何况在关外还有一个张学良虎视眈眈,参战的变数太多,不如闷头搞发展。主意打定之后,吴孝良一锤定音,但同时也下令军队进入一级战备,严防边界,一旦有异动必须随时投入战斗。

其重之重乃是吴孝良占领的河北境内津浦路沿线,因为这段路原本属于晋军,后来被斋藤旅团一路打过来丢失后,又让山东军尾随收复,自此便控制在了山东军手。

于是在会议的后半段,吴孝良提议成立护路军司令部。津浦路在北洋时代原本是有护路军的,但北伐后各省势力重新洗牌,这护路军因着种种原因便没有恢复,如今想要重新成立是需要央政府点头的。但依吴孝良判断,此时提出由山东出面组织津浦路护路军,蒋正只会同意而不会拒绝。因为,此时正是大战之用人之际,对山东来龙还来不及呢,怎会向外推。

对于护路军司令,他心早有人选,即当初跟随他由北京来山东的原奉军宪兵上尉赵东海。

省政府迁回济南后,他组织了一个短期军官培训班,如今正到了三月之期可以正式成军。这些军官与新兵训练营的新兵一并补充到第十七师,而将赵东海所部第三旅单独划出来,以此为班底扩充为一个师的规模改编为津浦路护路军。

省城济南军队频频调动,虽然省府发布告示安民,战火不会蔓延到山东来,各界仍旧人心惶惶,已经有人开始准备南下避难了。就在所有人担心战火烧到山东来的时候,鲁南传来的一则消息,再一次震动济南各界。

日照县长破获土地强取豪夺大案,所涉土地规模竟然超过日照耕地之半数,陆续公布出来的数据均让人瞠目结舌,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一个乡下土财主竟然可以拥有如此之多的耕地。更加惹人眼球的此事所涉乃是日照丁家,据说丁家那可是在朝有人的,区区山东省主席能不能动得了还在两可之说。

一时间,堂堂省城济南的百姓们竟忘了邻省战火的危机,而眼巴巴的看着这位省主席如何搬倒这号称山东第一土劣的丁家。

就在这个当口,河南传来消息,阎锡山的晋军全线越过黄河,捅了冯玉祥的屁股。

第405章绝密部队

民国十八年五月,蒋、冯、阎三大军阀还是不可避免的混战在一起,整个华地区被打成一锅粥。湖北境内蒋、冯两军对峙势均力敌,双方互有胜负,而河南境内冯军空虚,阎锡山晋军趁机偷袭,一举得手,郑县与开封等河南重镇皆落入晋军之掌握。

冯玉祥立时陷入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其驻在陕南的张维玺、刘汝明部由于山路南行,距离陇海路较远,出关既需翻山越岭,而且只得步行,因此行军度极慢。错过了湖北大战却因祸得福与阎锡山晋军孙楚、杨效欧、关福安的三个军赶个正着,由此河南亦是展开一场打仗。

原形势有变,山东方面又一次对是否出兵产生了争论,以李泽军为代表的军方极力主张趁势出兵以获取最大利益,以何思源为首的政府官却以稳定发展为由严词反对动兵。双方意见分化严重,不可调和,甚至在出兵的军方也有两种不同意见在对立着。

李泽军认为应该趁势出兵河南,夺取原战略要地,增加日后山东在全国分量的砝码。但护路军司令赵东海却对这个方案不以为然,他认为,晋军此番对河南志在必得,贸然出兵河南只会与阎锡山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并且晋军虽然大军进攻河南,但没有倾尽全部兵力,河北的徐永昌部可是按兵不动,虎视南方呢,况且山东军巧取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河北境内津浦路沿线,这个仇也是个难解的疙瘩。

山东军本就兵少,一旦进兵河南,内部必然空虚,如果徐永昌部由河北直驱济南,那山东处境危矣。

吴孝良一连开了几天会议都难以统一意见,于是只好将出兵一事暂时搁置。他也认为此时不宜出兵,虽然此前他极力想阻止大战的发生,但事情不可避免也没迂腐到如宋襄公一般刻意避战。他不会选择逃避,但也不会贸然行动,他要为五万山东军负责,要为千万山东百姓负责。

这一日军事会议又是争执的面红耳赤,没有结果,不欢而散。晚间,澹台继泽、李泽军、李又廷、赵东海等几个军高级将领不约而同的纷纷来到吴孝良住处,希望商议出一个确切的结果。山东到底是自保闷头发展,还是出兵干预军阀大战,他们希望借此探出吴孝良的真实想法。

“主席,蒋、冯、阎三强相争必有败者,这可是我们扩展在原影响力的大好时机,如果迁延犹豫错过了,未免可惜。”

军方虽然在内部有争执,但却均是赞同出兵的,平时很少建言的津浦路护路军司令赵东海急不可耐的率先说道。其余几人都是点头赞同,希望吴孝良早日下定决心。

吴孝良当然明白这些人的意图,但现在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出言解释道:“诸位稍安勿躁。此时,冯、阎两军士气正盛,咱们山东兵微将寡,又都是新兵上阵,经不起人海般的消耗。因此,咱们需等得他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到时瞅准了时机,方可以最小的代价一击得手。”

大伙听罢才恍然,原来吴主席是赞同出兵的,李泽军性子急,问道:“却不知要等到何时啊?”

吴孝良看了眼李泽军,笑道:“这么多年历练也没将谦亭这急性子磨了去,等吧,早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到时候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他还要好好筹谋一下,在前世的原大战乃是冯玉祥、阎锡山联手对付蒋正,蒋正对付联手后的两大军阀力有不歹,最后还是盘踞东北的张学良出兵入关,支持蒋介石,才使冯阎联军土崩瓦解,由此也奠定了蒋正在国民政府的绝对优势地位。

但现在却是三家各自为战,蒋冯大战,冯阎大战。算起来还是冯玉祥最吃亏,陷于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蒋、阎两家则各有优势,转寰余地很大。在前一世原大战举足轻重的东北边防军保安司令张学良却是被边缘化,怕是两家都用不上了。再者,阎锡山之所以河北大军未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防备东北军。山东军虽然异军突起,但时日太短,阎老西根本没将之放在眼里,单单看其布置河北防御便可见一二。徐永昌三个师于北面防备东北军,却只有一个混成旅散布于河北境内的津浦路沿线。

大伙见吴孝良本意赞同出兵,兴致立刻高了起来,纷纷建言出兵路线,一如白天,一方主张河北,一方主张河南。只有澹台继泽,默然不语,等大家争的累了才清清嗓子,压低声音道:

“主座,北边运来的原型车已经编组成军,有一团规模,三月之后,当有一战之力!”

“哦?”

吴孝良眉头一跳,这东西可是山东军的杀手锏,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不可轻易示人,但有一点却是他大为担心的,那便是燃料问题。

“柴油储备可够一战之用?”

澹台继泽叹口气,又刻意压低声音道:“各方购买之下,倒是储备了一些,旬日之需倒可以满足。”

两人所言均模棱两可,众人听的一知半解,不明白所言何事。什么原型车?什么柴油?一头雾水!

“澹台老西儿又神神叨叨的整什么那?敞开了说说,大伙也开开眼!”

李泽军与澹台继泽共事多年,虽然有时候看不过眼他那副做派,但却是对这老西儿的工作能力心服口服。

澹台继泽赧颜一笑,“这事可是主座一手操办的,我也只不过是执行者,何不由主座说说其奥妙?”

于是,大家又都是一脸好奇的看向吴孝良

关于这个绝密项目,澹台继泽秘密进行了三个月有余,吴孝良见到几位手下大将,居然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禁叹服澹台继泽保密工作之严密。

这一次,他原本就打算将坦克部队的情况通报给几位军高层,因为涉及到接下来的实战演习,已经离不开步兵的协作,所以为了尽早的形成战力,协作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第406章石油战争

装甲部队是陆军利器,自打在绥东的时候吴孝良便着意建造坦克工厂,如今历经十年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只是由于日本的海上封锁缺乏原材料,所以产量并不大,偷运二百辆坦克来山东已经是极限。如果山东方面想扩充装甲部队,也只能自己生产。不过,造坦克构造复杂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投产的,虽然工厂已经盖好,但进入量产阶段还需要时日,目前能够维持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已经是不错的成果了。

坦克诞生于欧战,在西方尚属稀罕物,更别提在落后的国,李泽军毕竟来自绥东,对坦克部队也算了解一二,听吴孝良坦言山东已经建成一只坦克团不由得激动万分。他十分清楚,坦克就是陆军的一柄超级尖刀,有了它步兵将无往不利,对付这些装备战术落后的军阀们更是如砍瓜切菜一般。

“坦克团先装备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