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混世王-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文博说完很是风雅的喝了一口茶,而后双目直视秦厉。

秦厉心下好笑,这孔文博说是恬不知耻吧?显然是有些过了。知道斗不过我,便是来讨好我了。呵呵!说来这也算是见风使舵,是一种很高超的生存之道了。

从这一点儿看这老家伙确实有让人敬佩的一面。秦厉呵呵一笑,道,“孔老太爷说的很对,以后我秦厉和你们孔家确实要多亲多近哩。秦厉读书不多,以后还指望着从孔家沾染点儿文气哩,呵呵!”

两人不约而同的笑起来,此时的笑显然都不是应付差事,而是会心的真心实意的笑了。

孔文博现在非常满意,倏忽眉头微微一皱,道,“秦大人呐,老朽是个喜欢多嘴的人,有些话不说出来总是觉得憋闷。其实秦大人这次回河间大可不必兴师动众,说来老朽那义子于鲁也是个慷慨之人,秦大人要他用一百名差役护送,老朽知道这是秦大人想给于鲁一个教训,想压于鲁一头呐。这个老朽是可以理解的,但眼看着这一百名差役这一路吃喝拉撒消耗也着实不少,老朽便是感觉秦大人有些得不偿失了。

于鲁治理山东可谓风调雨顺,在山东地界绝对是安全的。出了山东便是河间,河间那便是秦大人的地盘了,所以老朽以为这一百名差役纯粹是多余呐。

老朽其实对河间府的情况也略知一二,那地方穷呐。这一百名差役这一路的消耗如果免去,秦大人不是又要省掉一部分钱财吗。那节省下来的钱财,秦大人不知又可以挽救多少河间百姓的生活呐!”

他这番话乍听似乎是在责备秦厉,对秦厉要于鲁派人护送很不满,他在为于鲁鸣不平。

可其实细想也不无道理。从现在孔文博的态度和表现看,他断然没有胆量再挑战秦厉的力量了。所以他这样说是完全站在秦厉的角度出发的。

毕竟那一百名差役每天消耗实在太多,一人双骑,就是两百匹马。两百匹马十天要消耗多少草料呀?最主要的是那一百名差役都食量惊人。如果说秦厉正值年少,正是吃的多的时候,可一百名差役其中任何一人的食量可能都要是秦厉的三倍。

而且他们顿顿餐饭无酒不欢,无肉不欢。这样算起来,这一路下去,他们的消耗绝对在三千银子之上。

这是一帮子饭桶,一帮子酒鬼吗?显然不是。秦厉是见识过他们的武艺的,每一个绝对都是高手。可这供养高手的价值也太大了吧?只是一天的功夫,秦厉就为于鲁暗暗担心,这一百名差役的供养想来让于鲁也是为难不小呐。(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三章断魂滩

当初选择让于鲁派出一百名差役护送自己回河间,完全是出于对于鲁的防范。于鲁身为山东巡抚,堂堂的二品大员,就这样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府,于鲁心里能好受的了吗?

穿越大明以来,秦厉其实见过了很多的事。官府和匪盗们勾结在一起,那是屡见不鲜的事儿。秦厉想于鲁虽然为官还算正直,但是他不一定就和匪盗们没有往来。

退一万步讲,即使于鲁和匪盗没有勾结,但他万一实在咽不下那口窝囊气,即刻和匪盗取得联系,然后让匪盗在途中拦下自己的车队自己又能怎么办?

秦厉、余大猷、周帆、慕容冰以及大虎的确都是武艺高超的人。但无论他们的功夫再高,想要护住这将近两百辆车的车队也是做不到的。路途中出了差错,被匪盗抢走种子和牲口,还有银子,到时秦厉就是哭都来不及呐。

为了确保安全,秦厉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不这样让于鲁派人护送,又能有别的办法吗?

担心一百名差役真正遇上事儿了,不拼死效力,应付差事,秦厉才叫上了孔文博父子陪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说孔文博父子是人质也不过分。

孔文博毕竟是于鲁的干爹,怎么说于鲁也不会置他干爹的性命安危于不顾吧?

现在听孔文博这样说,秦厉还真是有些后悔,有些错打算盘的感觉。

他娘的!就让这群人浪费小爷三千两银子吧。

秦厉心下这样想,但嘴上却仍然很倔强的说道,“孔老太爷有所不知,让这一百名差役护送,我一来是想让于大人尽尽地主之谊。二来嘛,那倒是秦厉有些私心了,而今也不瞒孔老太爷,我对这一百名差役甚是喜欢,他们可都是高手哩。秦厉能多与他们在一起一天,便是心中欢喜一天。”

话虽然说的牵强些,但却的确是秦厉的一部分心思。从第一次和这一百名差役接触,秦厉便是对他们很有好感。让秦厉非常羡慕于鲁能一下子搞到这么多的高手。从每顿饭有酒有肉的招待,也能看出秦厉的心思。

秦厉这样说,孔文博自然也不好在说什么。他之所以刚才那么说,也是想让秦厉知道,他孔文博现在是秦厉的朋友了,他现在是为秦厉打算呢。至于秦厉听与不听,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一夜无话。

第二日车队早早吃了早饭,便又是启程。

虽然是正月里的天气,但天还是有些冷,走至中午,天空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正月里下雪虽然很是常见,但下这么大的雪,却也是稀罕。

呼啸的冷风吹过,雪花打在人脸上,很有点儿刀刺的感觉。高忠早就让人把老爷车罩上了棚子,他躲在棚子里,才算是稍稍暖和一些。那孔文博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硬挺着坐在那豪华的马拉老爷车里,时不时的打个寒颤,哆嗦着身体还不时的叮嘱车队要抓紧跟上,小心行车。

前面是一处一眼望不到边的荒草地,半人高的蒿草随着狂风呼呼作响。蜿蜒崎岖的官道正好穿过这片蒿草地的中间。此时路面上早已覆盖了约莫半尺深的积雪。车队行进的速度早已明显慢了下来。

秦厉站在蒿草地边缘,抬头望一眼银白的天空,而后又是细细看一下那官道,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他娘的!这是什么鬼天气,又是什么鬼地方?

慕容冰的健马一直稍稍落后秦厉,此时见秦厉陡然站定,她便紧催健马和秦厉并排站立,柔声道,“相公,情况不太对头呐!这地方好像有诡异!”

慕容冰从小就是在腥风血雨,匪盗横行的狄道长大,她对危险的预测着实不低,在很多时候早已形成一种本能。

秦厉微微点头。两只虎目微微眯起,略略沉思片刻,从得胜钩上摘下风火游龙棍,朝周帆道,“传话下去,全力警戒,车队缓缓通过这片蒿草地。”

周帆不敢怠慢,调转马头,一一叮嘱而去。

于鲁的那一百名差役中早有十几个跟在了秦厉身后,他们就是当差吃饭的,这次出来得了于鲁的吩咐,一定要把秦厉等人安全送到河间府。最主要的是这一路一定要保护好孔家老太爷。秦厉整日又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们,尤其是他们得知秦厉是河间知府,是杨廷和的女婿,又是皇上和太后的宠臣,对秦厉在尊敬之余,更多的是仰慕。

其中一个五十岁上下,蓄着两撇山羊胡的差役轻声道,“秦大人,此处名为断魂滩,是匪盗经常出没之地。巡抚于大人这两年剿匪杀盗的力度颇大,但对这断魂滩却是无能为力。这地方蒿草遍地,面积广阔,极易藏身。官兵来了,他们便隐匿起来,官兵一走,他们便是又要拦截过往客商,为此于大人真是头疼呐!

秦大人,此时大雪封路,正是匪盗出没的最佳时机,秦大人可一定要警醒呐!”

这人说话一脸郑重。他说完了,从背后抄起砍刀,朝后面的差役喝道,“弟兄们,都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断魂滩到了,过了这地儿应该就安全了。

于大人对兄弟们不错,秦大人更是对咱们一百一,现在更有孔老太爷在车队中,大家可不能掉以轻心呐,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护的秦大人和孔老太爷安全呐!”

他这一番话出口,他身后的所有差役都是抄起了兵器,高声回应道,“鲁头放心,我等都不是吃素的,我等都记下了,拼死也要护得秦大人和孔老太爷周全!”

百名差役呼喊的声音很是豪气,声音震天,声势浩大。

山羊胡的差役叫鲁灼,不用问了,他就是这一百名差役的头儿。他朝秦厉一拱手,不由分说便是率领着十几个差役跑到了最前面,剩下的差役则疏散开,拉开距离分布在车队左右。

秦厉暗暗点头,不错,真是不错,看来这好酒好肉的招待没有白费呐!哼,有了这群虎狼的队伍,难道我们就闯不过一个断魂滩吗?(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该来的总会来

鲁灼率领着十几个差役一马当先而去,秦厉作为车队的最高统帅,作为大家的主心骨,怎么可能落后呀?他提着风火游龙棍从后面也是飞速赶上来。

这时候的秦厉跑到了最前面,和鲁灼等十几个差役俨然成了开路先锋,他们四处警惕的搜寻着。后面的车队在余大猷等人的催促下缓缓沿着大雪覆盖的官道跟上。车轱辘碾压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和健马的奔跑声,人的呼喝声交织混合在一起,很有点儿让人心情激荡的味道。

断魂滩的面积很大,从中间穿过蒿草的这条官道长约二十里。因为此时天降大雪,担心在傍晚前走不出断魂滩,车队中午几乎都没休息。大家饿了只是在马上随便吃些干粮,并不耽误行程。

二十里的官道走了大约有一半了,此时大雪陡然停了,只剩下那呼啸的大风卷起漫天的飞雪,几乎让人看不清前面的道路,天地之间仍然是白茫茫一片。

孔文博在一开始进入断魂滩的时候,还真是有些胆怯。活了七十岁了,这一辈子虽然也从曲阜走出来过,但终究没见过什么打打杀杀的事情。像是他这样的圣人后裔,一般说到了哪里都是要受人尊敬的。尤其是在他的义子于鲁做了巡抚,耳朵里几乎灌满了山东太平,于鲁大力度剿匪,把山东的匪盗全部清剿干净之类的话。就在昨天晚上他还信誓旦旦的说山东没有匪盗呢,今日若是遇到匪盗,那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再有,真要是遇到匪盗,秦厉这可是将近两百辆马车呀,马车上要么是种子,要么是银子,更有一万多头牲畜。仅仅依靠那一百名差役能保护的住吗?

一百名差役连车队可能都护不住,他们还有机会保护自己吗?自己虽然是七十岁了,但怎么说也是曲阜孔家的族长,还没活够呐。这万一若是被哪个不开眼的匪盗砍了脑袋,那可不是好玩的。

他这样一想,非但不认为秦厉管于鲁要一百名差役护送是多此一举,反而后悔秦厉管于鲁要的人少了。像是秦厉这样庞大的车队,于鲁就应该派出几千官兵来护送。

他乘坐的老爷车在断魂滩行进大约有一个时辰了,此时虽然深入了断魂滩,大风依旧在呼啸的吹,依旧是看不清前面的天,看不清楚前面的路。但他心里却是莫名的踏实下来。

哼!哪里有什么匪盗?干儿子于鲁很能干呐,清剿匪盗绝对是分外彻底。在山东境内断然不会有匪盗了。

退一万步讲,即使有匪盗,那些匪盗也不会在这样的风雪天气出来呀?这样的天气连眼睛都睁不开,冻的人几乎要僵了,那匪盗难道是傻子吗?他们会选择这样的鬼天气出来。

孔文博现在踏实了,可秦厉和鲁灼,以及慕容冰,余大猷、大虎、周帆,还有高忠带来的那四十多名东厂幡子,更有于鲁手下的那百名差役,他们却是越来越紧张了。

他们都是经过战阵的人,此时车队正处在了断魂滩的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匪盗选择在这地方出没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凭着武者的直觉,他们感觉这地方应该有匪盗,而且应该是一大股。因为每个人几乎都感受到了那种威压,那是一种只有高超的武者才能感受到的气息。

“咚!咚!咚!”三声巨响,分明是火炮发出的声音。

炮响过后是短暂的沉寂,而后在前面突然闪现一支人马。他们好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只是在那么一刹那的功夫,便是挡住了秦厉车队的去路。

天地之间仍然是白茫茫一片,能见度很低,但秦厉在车队的最前面,他看的清楚。前面一共有五排人马,每一排约有三十几个人。这些人全部骑马,而且均是一人双骑,个个都是身着黑衣,手握钢刀,威风凛凛的样子。

这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是经过了训练,素质很高的一伙匪盗。这样的一支队伍恰恰把整个官道拦截的严严实实,秦厉的车队再也无法行进。

对方差不多两百人的队伍就是那样冷冷的停住,他们的组织纪律性似乎非常严密,显然这时候他们还没有得到首领冲杀的命令。

车队停下了,鲁灼等人很快便也是站成了一排,手里握紧了兵器,做好了迎敌的准备。此时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只是那一股股的肃杀之气。只要是对方冲杀而来,他们都是做好了拼死的准备。就是死也要挡住他们,保护车队的安全。这便是于鲁这一队虎狼队伍的素质。这一支队伍曾随于鲁在山东剿灭过很多股匪盗,早已适应了战场的拼杀。

虽然剿灭了很多匪盗,但对这断魂滩的匪盗却始终是无能为力。今日在风雪交加的午后碰上了,也算是为于大人效力的时候了。只要是杀灭了这群匪盗,想来于大人的山东巡抚的位子也就会做的分外安稳了。

作为车队的主心骨,秦厉这时候早已站起在了最前面,手提金光闪闪的风火游龙棍,脸上没有半点儿紧张之色。在他看来,该来的总会来,匪盗终于出现了,也便终结了提心吊胆的防范。

如果说这一路秦厉一直是不踏实的,他现在反而是最为踏实的时候了。

一双虎目微微眯起来,注视着挡住去路的人马。

对面的人不说话,秦厉也不说话,双方便陷入了沉寂之中。除了不时有马匹的嘶鸣声,还有那呼啸的风声,再也没有了其他声音。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便是战斗之前的沉寂,沉寂的时间越长,也便昭示着这次战斗的更加惨烈。

过了盏茶时间,对面人马后面缓缓转出一个身着黑衣,面目黝黑,手握钢刀的汉子。汉子在二十岁左右,虽然皮肤黝黑,但却是生的五官端正,可谓是相貌堂堂。只不过那眼角眉梢分明有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杀气。

钢刀朝前一指,高声道,“不用问了,你便是那河间知府秦厉了?”

声音粗犷,震慑力不小。

“不错,正是本官。你是何人?不知尔等为何要挡住本官的去路?”秦厉也是面无表情的问道。气势一样不小,给对面那人的冲击力着实不小。(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黑衣刀客

“哈哈,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少年才俊,我这一路行来,耳朵里几乎是磨出了茧子,天下已少有不知道你秦厉之名的了。今日看来,你的年龄比我还要小呐!”对面那人语气突然转的很平和,说道。

言语之中对秦厉倒是有很多的羡慕之情流露。

秦厉微微一笑,道,“名气嘛,本官自然有一些,既然你知道本官名气,为何还要挡住本官的去路?你到底是谁?”

“在下卢镗,我身后这些人全部是我的弟兄,别号黑衣刀客,实不相瞒,在下在这里是专门等候你秦大人的。

一句话,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想截走你这马车和这所有的牲口。呵呵!秦大人呐,你这些东西来的也太容易了,在下不得不眼馋呐!秦大人看一看我这身后的黑衣刀客,秦大人认为你能够胜出吗?

识时务者为俊杰,秦大人还请乖乖的放开马车和牲口,留给我们黑衣刀客,在下定然不会伤害秦大人和秦大人所有的手下。怎么样?秦大人,你可愿意?”

他仍然是那样平和的语气,就宛若是在和秦厉唠家常一般。可能在他想来,秦厉放弃车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秦厉不由得被他气笑了。看这黑脸汉子卢镗仪表堂堂,不像是疯子更不是傻子呀。可是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疯话,他也太小看我秦厉了吧?

等等,卢镗?这是大明正德年间,卢镗是……,这个名字好熟悉呐,他该不会是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英雄吗?

嘉靖一朝,出现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余大猷,秦厉都已经碰到了,还有个卢镗,不成想今日在这里碰到。

卢镗字子鸣,丽水县城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

卢镗祖籍河南罗山县,五世祖卢宝于公元1364年归附朱元璋,授平阳卫千户。明永乐九年,卢镗的祖父卢英调处州卫,世袭千户,此后卢氏世居丽水城内。

明弘治十八年,卢镗出生在千户官邸。他小时候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深谙军事。

秦厉在后世读大学的时候,清晰记得历史教授对卢镗的评价很高,尤其是督造威远城和平倭双屿港,他的功绩比戚继光和余大猷并不逊色多少。

当然了,此时的卢镗还没有督造威远城,也没有在双屿港平倭。他现在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但若是历史不偏移轨道的话,卢镗是必然要建立这样的功勋的。

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抗倭名将,秦厉不禁在瞬间便产生了崇拜和仰慕之情。一双虎目之中发出来的光芒也黯淡了不少,少了很多杀气。

秦厉的变化卢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