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学得很快,短短几天就技术了得,把她亲得晕头转向,趴在他的胸口任由他胡作非为。
“什么书这么好看?”他凑到她左边耳朵,低声询问。
谢蓁俏脸烧红,放下书便走:“我不看了。”
他总是这样不分场合地亲她,背地里她都被双鱼双雁笑话好几回了!她总算知道那天晚上的大狗是从何而来,可不就是他么,那时候他们还在闹别扭,没想到他白天装得正人君子,晚上竟做出这种不要脸得事,真是道貌岸然!
严裕哪里舍得,把她罩在又是一顿温存,然后才说:“你以后就在这看书。”
谢蓁不答应,他用拇指揉捏她的耳朵,“看不看?”
她脖子一缩,忍不住想躲,然而哪里都是他,能躲到哪儿去?只能妥协道:“看,我看。”
他满意了,抱着她娇软的身体,爱不释手。
*
青州提督孙扬从青州来到京城,亲自向骠骑大将军引荐了一个少年。
少年只有十七八岁,身姿矫健,相貌堂堂,更关键的是他射击了得,射程精准,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孙扬觉得此人是可造之材,为了不埋没英才,便把他引荐给骠骑大将军。
大将军仲开亲自考验他几回,委实被他的准头折服。无论目标是动是静,跑得多快,他都能迅速拉弓上箭,一举射中目标。
仲开对他很满意,便把他留在军中,暂时从千总做起。
这人正是高洵。
高洵长得好看,又会说话,笑起来眼睛明亮,十分亲切,很快便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短短几天,便掌握了京城近况。
其中跟他关系最好的,便数骠骑大将军的长子仲尚。
此人参军以前,是个斗鸡走狗的纨绔公子,成日跟他的狐朋狗友走街串巷,不务正业。最后仲开实在看不下去,便把他扔到军营里历练了。一年以后,他虽然改掉了一身的臭毛病,但还是改不掉骨子里的痞气,说话时歪着嘴一笑,配上一双上扬的凤眼,能把良家姑娘看得面红耳赤。
这一日练完军棍,两人坐在太阳底下,高洵问他:“你知道京城有一户姓谢的人家吗?”
仲尚不以为意,“京城姓谢的人有好几百户,不知你说的哪一户?”
他想了下,“他家有一个儿子,名叫谢荣。”顿了顿,“还有两个姑娘,分别叫谢蓁和谢荨。”
仲尚斜眼看他,“你要找定国公府的人?”
☆、钓鱼
第六十章
前阵子六皇子刚娶妻,对方正是定国公府五姑娘谢蓁,是以仲尚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
高洵听罢,愣了好大一阵。
“什么定国公府?你说他们在定国公府?”由于太惊讶,他整个人都地上跳了起来,引来周围不少人的目光。
仲尚双手后撑,仰头奇怪地睨他一眼,“怎么?你认识?”
高迅冷静下来后,重新坐回他身边,也不知是受了打击还是怎么,半天都没说出一句话。
对于他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打击。
当初他参军前跟谢蓁提过,没多久就入了军营。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没法跟外面联系,等他回家的时候,才知道谢家举家都搬离青州了。他在谢家附近打听过,谢立青回京述职,这一走杳无音讯,不知何时才会回来。
那一阵高迅受到打击,整个人生都灰暗了。
幼时最好的朋友不告而别,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这次换成他最喜欢的小姑娘,如今她也不声不响地走了,她还会回来么?
上京述职一般只用三个月左右,高洵在青州等了三个月,没等到他们。
他想过了,既然她不会来,那他就来京城找她。
现在人没找到,却得知她竟然是定国公府的五姑娘?定国公府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当年定国公的祖父谢鑫跟先帝元宗帝出生入死,忠心耿耿,最终收复大靖疆土,是一等一的功臣。如今几十年过去,定国公府虽不如当年风光,却也是高不可攀的人家。
当初在青州,从没听她说起过。
高洵呆坐片刻,神情恍惚。
仲尚捅捅他的胳膊,让他回神,“究竟怎么回事?”
高洵抹一把脸,苦笑道:“一言难尽。”
原本仲尚对这事没多少兴趣,但是看他反应,却似乎很有内情。仲尚挑起眉毛,歪嘴意味深长地一笑,“哦?艳史?”
本以为高洵会矢口否认,没想到他居然半天都不出声,这反应……仲尚诧异地问:“还真是?”
高洵坦诚道:“我从七岁就开始喜欢她。”至今已快十年。
“……”
仲尚大惊,谢立青的大女儿谢蓁已经嫁了,莫非他说的是小女儿谢荨?那谢荨今年才几岁,有十岁么?这小子难道恋童?
那边高洵不知他的猜测,兀自回忆起童年来,“当年我第一次见她,就觉得她是天上掉下来的小仙女。”他想尽办法吸引她的注意,可是她的眼里只有李裕,后来李裕走了,他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她……即便如此,她依然把他当成幼时玩伴,从未动过其他心思。他不死心,总觉得一定能打动她,却没想过她跟李裕一样没心没肺,居然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了。“我来京城是为了找她。”
仲尚摸摸下巴,“你真想见她?”
高洵忙问:“你有办法?”
办法不是没有,他爹跟定国公谢文广有几分交情,平时偶尔来往,他去定国公府一趟并非难事。难得是该如何让他跟谢荨见面……仲尚思来想去,再次问道:“你确定是谢二爷的女儿?”
高洵颔首,“她还有一个哥哥叫谢荣。”
那就是谢荨没跑了……仲尚对高洵有些刮目相看,人姑娘还没长大,就被他给盯上了,若是被她父母知道,还不打断他的腿?
*
为了帮助兄弟一把,仲尚决定先到定国公府探探口风。
虽然他爹跟定国公关系好,但是他却一次都没来过定国公府。以前忙着吆五喝六,吃喝玩乐,现在忙着强身健体,打拳练功。他在军营里被骠骑大将军仲开管着,成日素得跟和尚一样,有好几个月没出来过了。
这次还是因为仲尚的祖母过寿,仲开放了他几天假,他才得以出来一趟。
将军府老夫人过罢寿宴,隔日他便来到定国公府登门拜访。
定国公听说是这个混世魔头后,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他因何而来。不敢怠慢,忙让人请入堂屋。
仲尚来时准备了一株灵芝当见面礼,定国公受宠若惊,还以为这小子是来闹事的,没想到竟错怪了人家。
仲尚还算老实,说话中规中矩:“听闻国公爷身体大不如前,您是我爹的恩师,他最近军务繁忙,抽不出空,我自当替他来看望您。”
定国公当年对仲开有知遇之恩,仲开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这么多年过去仍旧不忘他的恩情。
谢文广闻言感慨道:“军务要紧,他哪怕不来,我也不会怪他。”
两人坐着聊了一会,仲尚是个能言善辩的后辈,与长辈交谈头头是道,不知不觉便谈了小半个时辰。期间仲尚不经意地问起谢立青,谢文广说他一早便被传入宫中,目下尚未回来。
又坐片刻,仲尚问起:“不知我可否到府里一逛?”
定国公以为他坐的无趣,满口答应:“是我招待不周。来,我带你去走走。”
定国公府占地宽广,从前院到后院有好一段距离,后院种了不少奇花异草,如今到了秋天,仍零零星星有花朵绽放。仲尚边走边看,还要忙着跟定国公搭话,可谓一心多用,即便如此,他还是一眼就看到坐在岸边的两人。
两人在湖岸支了一大一小两个杌子,小姑娘坐在少年旁边,手中持一鱼竿,时不时偏头往少年那边看一眼,见他也没钓到,再气馁地转过头去。
仲尚有预感,问定国公:“那两人是……”
定国公循着看去,一眼便认出:“是我的一双孙子孙女儿,大的叫谢荣,小的那个叫谢荨。”
说着,带领他走过去。
仲尚没想到见得这么容易,他仔细端详了下谢荨的背影,小小的一只,看起来确实没多大。
走近后,便能听到她跟谢荣的对话:
“哥哥,我们今天能钓到鱼吗?”
谢荣气定神闲地坐着,回答她的话:“或许。”
她顿时欢喜地说:“我想吃鱼!”
谢荣道:“钓到就给你吃。”
她一脸馋相,一道一道地数菜名:“我想吃糖醋鱼,红烧鱼还有清炖鱼汤!”
声音奶声奶气,还是个小娃娃。
仲尚微微蹙眉,高洵怎么喜欢这种小家伙?一看就是小馋猫,哪里像小仙女了?
定国公叫了他们一声,两人齐齐扭过头。
仲尚这才看清她的脸,比他想象中大一点,但是也大不了多少,最多十二三岁的年纪。生得小巧玲珑,眉眼精致,雪肤花貌,圆圆的苹果脸笑起来十分可人。她指着湖面对定国公说:“祖父,我跟哥哥在钓鱼!”
定国公笑呵呵,对二房的几个孩子都有点偏爱,“阿荨钓到几条了?”
她看一眼地上空空的竹篓,腼腆道:“一条也没有……”
定国公安慰她再接再厉,顺便将仲尚介绍给二人,“这位是骠骑大将军的长子,仲尚,目前在军中担任守备一职。阿荣,你们两个年纪差不多大。”
谢荣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谢荨有点怕生,半天都没叫人。
定国公也不勉强,让他俩继续钓鱼,他跟仲尚去别处走走。
临走时仲尚回头多看一眼,发现那小家伙刚好钓上来一片荷叶,表情从惊喜转变为失望,仅仅只需要一瞬间。仲尚咧嘴一笑,这完全就是个小孩儿啊。
*
高洵觉得这几日仲尚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
至于哪里不对,他又说不上来。
似乎饱含各种意味……
他被这种眼神看得浑身不舒服,终于忍不住道:“你有话直说。”
仲尚倒也痛快,直接告诉他:“我打听到谢姑娘明日会去八宝斋买点心,你若是想见她,我可以帮你一把。”
高洵清楚仲尚的行事作风,不放心地问:“你要如何帮我?不能破坏她的名声。”
仲尚笑笑,“你只管放心。”
翌日谢荨果真坐上马车,领着几个丫鬟婆子,往八宝斋去。
谢荨想买几样点心送去给谢蓁,自从阿姐嫁出去后,她一个人在家益发无趣。哥哥不陪她玩,她只好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在她的认知里,吃就是最好的乐子。
马车停在八宝斋门口,她让两个丫鬟进去买枣泥拉糕和玫瑰糕,自己则坐在马车里等候。
不多时,丫鬟去而复返,两手空空。
谢荨坐起来问道:“点心呢?”
与此同时,车壁被人从外面敲了两下,她掀开,看到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谢荨想了半天,也没想起他是谁。
仲尚朝她一笑,痞里痞气,举起手中的食盒开门见山:“想要点心?先跟我去见一个人。”
谢荨对他一点印象也无,向后缩了缩,“你是谁?”
俩人好歹前几天刚见过,仲尚哪料到她忘得这么快,想了想,重新介绍一下自己,“仲尚,你在府里钓鱼的时候,我们见过。”说罢,把食盒放在马背上,他扭头问她:“你认识高洵么?”
谢荨当然认识,诧异地问:“你是高洵哥哥的朋友?”
仲尚心想,得了,这下肯定没找错人。叫得这么亲昵,一定就是高洵口中的小青梅。
☆、癸水
谢荨是被一碟枣泥拉糕诱惑走的。
听仲尚说,高洵就在这附近不远的茶肆里。她想着正好许久不见,她有些话想对他说,见一见也好。
谢荨到时,高洵正在雅间坐立难安,时不时站起来往窗外看一眼。门被人从外面推开时,他蓦然停住,往门口看去。
然而走进来的却是谢荨,近一年不见,她比去年长高了,穿着粉白裙子,外面罩着一件素面妆花褙子,显现出豆蔻少女的窈窕。高洵不死心,一直盯着她身后,然而她身后除了丫鬟就是仲尚,再也没有别人。
仲尚自动自觉地坐到一楼,不打扰他二人谈话。
屋里,谢荨见真是他,不可思议地问:“高洵哥哥何时来的京城?你怎么会来这里?”
高洵收回视线,请她坐在对面矮塌上,“阿蓁……”
她立马反应过来,“我阿姐没来。”
两人面前各摆着一杯茶,香气袅袅。高洵失望地喝了一口茶,他以为谢蓁会来,他还准备了好多话对她说……她为什么不来?是不是不想见他?高洵放下茶杯,缓缓开口:“我半个月前刚到京城……”
他把前因后果跟她解释一遍,简明扼要,不一会便说完了。
谢荨听罢,似懂非懂地哦一声,“那你以后打算留在京城么?”
高洵沉默,缓慢地点了下头。
谢蓁是定国公府的姑娘,日后肯定不会再回青州了,他必须要在京城做出一番作为,才有资格迎娶她。他张口欲言,最后终于问道:“当初你们离开时,为何不跟我说一声?”
谢荨愧疚地抿一口茶,眼神飘忽不定,“那时你已经去参军了……阿姐本想给你留一封信,但是怕你在军中收不到,后来便作罢了。”
他苦涩道:“军中若是收不到书信,那家书该寄到哪里?”
谢荨似是恍然大悟。
他又道:“以前在青州我们是玩伴,如今到了京城,却是连见一面都困难。”
谢荨听出他话中之意,这是在责怪她们没坦白身份……可是那时候,他也没问她们啊?谢荨不会安慰人,憋了一会儿憋出一句:“高洵哥哥若是想见我们,以后直接去定国公府就行了。”
高洵笑着说好,见她杯里的茶喝完了,提壶为她添茶,“阿蓁最近如何?”
他倒也不拐弯抹角,跟小时候一样,毫不吝啬表达对谢蓁的爱慕。当初两家确实有为他们定亲的打算,若不是谢蓁迟迟不点头,估计两家早已互为亲家。
谢荨低头,看着从壶嘴里徐徐流出的茶汤,不想隐瞒他,慢吞吞地说:“阿姐成亲了……”
茶水顿时洒出杯外,高洵错愕地抬头,“你说什么?”
眼看着茶水溢了满桌,谢荨忙跳起来躲到一旁,惊慌失措地叫道:“高洵哥哥,茶满了!”
高洵恍然回神,连茶水沾湿了衣服也不知道,一双眸子紧紧盯着她:“你方才说……阿蓁成亲了?”
谢荨点了下头,彻底断了他最后一丝希冀。
现在告诉他也好,早点让他认清现实,免得他越陷越深。谢荨觉得谢蓁嫁给六皇子,虽然说不上多好,但是总归会越来越好的。而且她不希望阿姐为难,依照高洵对阿姐的痴迷程度,一定不会轻易放手,只有让他知道阿姐嫁人了,他才会死心。
高洵怔怔地坐在位上,起初是迷茫,最后越来越悲哀,变成浓浓的怅然若失。
他放下紫砂壶,手掌放在桌面上,渐渐用力拢握成拳,手背上每一条凸起的青筋都透着无力。他声音痛苦:“她嫁给谁了?”
谢荨说:“六皇子。”
原本还想告诉他六皇子就是当年的李裕,但是看他现在失魂落魄的模样……若是再告诉他这个,他会更崩溃吧?于是谢荨善解人意地没有再说。
许久,高洵才道:“她过得好么?”
谢荨迟疑了下,轻轻点头,“好。”
他没有再问,怕问得越多越心痛。明明走前还好好的,他们仍旧是小时候的模样……为何来到京城一趟,却什么都变了?他的小仙女嫁给别人,他连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还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快能娶她了,殊不知她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凭什么要等着他?
高洵心里少了一块,空落落的,很不好受。
就像他亲手养大一朵花,每天给它浇水施肥,比任何人都期待它快点长大。他眼巴巴地等着,有一天他只是离开一小会,那朵花便被人采走了,甚至都没跟他说一声。他以为花是自己的,其实他只是负责陪它长大而已。
她的生命里会路过许多人,他只是路过得时间长了一点而已。
*
谢荨没有让高洵送她回去,她独自走下楼梯,心不在焉地绊了一跤,被两个丫鬟及时扶住,才免于受伤。
楼下多半是喝茶闲谈的客人,只有一个少年坐在窗边异常现言。
他皮肤偏黑,五官深邃,剑眉星目,正在漫不经心地观察路上的行人。他面前放着一个食盒,正是谢荨的那个。
无论什么时候,谢荨都不会忘记吃的。
她让丫鬟把食盒拿回来,仲尚抬眼,嘴角一咧朝她笑了笑。他以为她跟高洵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并未为难她,把食盒还给她后,就去楼上看望高洵了。
岂料门一推开,就被里头的场景吓一跳。
高洵躺在矮桌底下,双目紧闭,模样痛苦。
仲尚上去踢了他两脚,他却一动不动。“她跟你说了什么?”
任凭仲尚怎么问,他就是不肯开口。
这倒让人稀罕极了,看着柔柔弱弱的一个小姑娘,究竟能说出多么伤人的话?把一个大男人难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