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X-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歆反驳道:“不对!马家父子皆为枭雄,早就存有反心,倒是韩遂属于可争取对象,应该 让韩遂去攻击马超才是!只要马超也被擒住,则西凉无忧矣!”
    曹操笑道:“我索幸就博采众家之长,一边写信让马超攻击韩遂,另一边写信让韩遂攻击马超,双管齐下!”众人齐声叫好!
    隔一天后,贾羽打猎回来,听说此事,急忙找到曹操说道:“承相这种做法不妥!听说近来马超和韩遂关系走得很近,你这样一写,假若两边把信互相一对照,只怕就会同时联合起来造反!”
    曹操疑问道:“马韩之间听说有着宿仇。好像韩遂曾经杀死过马腾的妻子,算起来马超与他应有杀母之仇,怎会联合?”
    贾羽道:“但眼下马超并没有怎么在意,或许只是庶母吧?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是因于形势而已!承相不得不防!”其实说起来,贾羽原先的主子张绣,便与曹操有着杀子之仇,但曹操也没在意,仍旧用之为将,所以贾羽对于这一类枭雄之间的关系体会得非常深刻:人类其实十分丑恶,为了某种利益,什么母亲、儿子,都可以置之度外,还往往美其名曰:“为天下者不顾家。”
    却说曹操听了这番话,顿时有些懊悔道:“我信已送出一日,只怕追不回来了!”古时送信使用快马,平坦大道之上,可以日行千里,此刻只怕早已出了潼关。贾羽便道:“那就赶紧把马腾父子按排在好一点的住所,让马超确实知道他父亲在你手里,也让人知道你不计前嫌,正在优待他,或许还能凑效。”
    曹操于是下令,把马腾父子转移到邺城的诸候人质专用居所。为了防止意外,他派了夏侯渊于禁带领两万兵马一路护送,顺便将这些兵马带到邺城玄武池进行水军训练。他南征之心不死,打算一定要建立一支自己的水军部队。
    杨华得到这一消息,兴奋不已,立即加紧准备。他听说护送军队不少,就花钱把地下工事所在村庄的一些民房也相继买下,用作掩护;同时也通知马岱残余部队连夜赶来这里,冒充民工,以增加实力;并按照头脑中构思的地道战打法,积极准备了粮食、造箭原料等等,还有大量用作传声的毛竹管,以做到有备无患。这一切都是以“在新修路段上建造店铺”为由,因而人们也只当是好事,并不注意。此时临近年关,邺城一个最大的爆竹制造作坊也被杨华这一“有头脑的富商”买下,取走了大量火yao。
    随着马腾父子被押送启程的时刻临近,一场史无前例的古代地道战,将在杨华手中导演,气氛紧张得空气都在颤抖……
    这一天终于到了!远远行来大队人马,扬起一片尘土。沿途布下的踩盘子人员,立即接力传来消息:“马腾父子被分别放在两辆囚车里,相隔不远,位于队伍的中段。”原本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被劫的,因此敌人也并没有十分防范。
    但这一次敌人所遇到的是地道战,这是一种他们从来没有研究过的战术。其实,在孙子兵法上也并非没有概念:“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这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只是,古人一时还没有想到,“藏于九地之下”原来是可以这样运用的……
    在敌人阵营中,于禁率领的是前队,夏侯渊率领的是后队。于禁来到这里,就发现前面新修了康庄大道,而原先的弯道,有好几处已被人开垦成了庄稼地。根据他所掌握的知识,当然想不到这里面会有什么恶意成份,于是坦然领军往康庄大道走来!
    杨华心中暗喜……忽然,由后队赶来一个传令兵,似与于禁说了些什么,于禁竟把手一挥,下令士兵暂且休息。原来,后队的夏侯渊感觉士兵走累了,而这一段路面十分平坦,便与于禁商量让士兵这平地上歇一下。杨华这一下子又把心吊到了嗓子眼上!他可没想到敌人会先在这里休息,但愿不要被人发现什么破绽才好……
    然而祸不单行,竟然有人上前,向其中一家路边店铺敲门!这可坏了!这些路边店面其实是给战斗做准备的,今天里面的“家具”只怕“不堪入目”!还好于禁御下甚严,这些士兵在自己的领土上还保持着敲门的礼貌,没有破门而入!然而这实在是危急万分!
六十八章 古代地道战(下)
    刻不容缓!杨华判断了一下,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将士要来讨水喝,或者是要些针线。他只得把祝融和马文莺叫过来,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请她们从地道里上去应付一下,并叮嘱道:“你们俩注意,要由会说北方口音的文莺开口,祝融负责掩护,一旦情况不对,立即返入地道!另外,把脸涂黑些,别让人见色起异了!”文莺有些紧张,祝融却笑嘻嘻地说道:“谁敢动歪脑筋,我就让她尝尝‘三步倒’的滋味!”杨华忙道:“现在还没到杀人的时候,尽量和平解决。千万小心!”
    那些士兵正敲门敲得不耐烦的时候,隔着门传来一阵黄莺出谷的声音:“谁在敲门呀?有事吗?”士兵们顿时没了火气:“姑娘,我等行军于此路过,前来讨碗水喝!”
    里面声音继续传来:“家里只有女眷,大哥们不方便进来,请在外面等着,让我给你们送出来!”
    “哎!好啊!好啊……”
    于是不一会,门开了一小半,一个姑娘捧着一大罗茶碗,另一个姑娘提着一桶水走了出来。她们虽然皮肤黑了些,但身段,脸盘都蛮好的。士兵们喝水之余,免不了互相聊着:“俩小妞长得不错啊?就是黑些!”“哎,如果放在家里几年不晒太阳,兴许就会白起来……”
    一个油嘴滑舌的士兵向祝融撩拨道:“姑娘,找了婆家没有?”由于祝融一开口就是南方口音;于是就没理她。那士兵怪道:”这么标致的姑娘竟是哑吧?”这边文莺怕祝融恼起来坏事,便接过说道:“我这位姐姐已经许人啦,不好意思回答你!”那士兵自然转移目标道:“那么妹妹你呢?”文莺道:“我虽没有,但在这乱世之间,希望嫁个英雄。等大哥你立了功当了将军再来吧!”周围一些哄笑。好在敌人只是稍作休息,这时行军号起,士兵们纷纷放下茶碗,那士兵匆忙说了一句:“那姑娘你可等着啊!”也跟上队伍走了,祝融文莺二女赶紧回屋,这件事情总算轻轻揭过。
    杨华吊起的心重新放下,隐伏在村内一个高房之上继续观察敌人。他见敌人前队大部分己经走出村庄大路,后队也跟了上来,而夹在中间的两辆囚车遂渐接近伏击点。他这时已用一些毛竹管制作了地道内的传声管,于是立即对着毛竹管下令道:“各小组主意,各小组注意!你们既要互相支援,又要各自为战,注意节约箭矢,射一箭换一个地方,箭无虚发!预备,三号路段引爆!五号路段引爆!突击组出发救人!射击组牵制敌人,射击!”
    与此同时,平整的路段忽然传来两声巨响,砂石飞扬!由于火yao用得恰到好处,并未伤人,但仍然令人十分震撼!只见路面突然塌下去两段,马腾与马休所乘坐的囚车分别陷入两个方形大坑之中,直没车顶!陪同陷入的自然还有十几个士兵,但他们还没从惊吓中缓过神来就被地道里出来的突击队分别了账……
    在坑内,突击队员们迅速打开囚车,救出马腾和马休;而在地面上,从路边店铺以及伪装成墙基的地堡中射出了无数箭矢,同时村内几处高房也有箭矢侧射过来,顿时组成交叉火力网,囚车附近的所有敌兵几乎全都倒下。
    这一阵打击,由于是突如其来,又是近距离箭无虚发,在敌人前后两军的结合部,敌兵损失近千名,余众也是惊惶失措,不知该怎么应付……但后队夏侯渊临危不乱,立即下令士兵包围整个村子,而前队于禁也立即回军杀回,虽然箭如雨下,但仗着人多,也冲到了囚车跟前,他命人架起盾牌防箭,然后下到坑里察看究竟。破天荒之下,他竟发现有地道通到坑内,大感惊异,于是立即命令士兵进入地道口内搜索。
    杨华这边见到夏侯渊围村之后,那些不知情的百姓四处乱逃,都被当作反贼格杀,心中不忍,连忙下令开放两处地道口,令人引领百十户平民百姓人家撤入地道内躲避。一些敌兵相继发现地道口,有那胆大的,也急忙追了进来。
    但是,杨华的地道,是跟据电影《地道战》中的构思而营造的,能防水、防毒、还能防钻。那些跟踪进入地道的敌兵,根本不知地道侧壁上开有崖孔,只要有一夫把关,一枪在手,那是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来十个八个也照样死一串!
    此时于禁见到进入地道的士兵没有一个能活,而那些不断射出箭矢的路边店铺虽被攻破好几座,但冲进去之后里面半个人影都没有,有的只是地道口,谁敢下去,遭遇便如其它地方一样!他从未见过这种战略战术:自己要杀对方,根本找不着影子;而对方要杀自己,则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会飞出一箭,结果一命。在这里,高头大马,长枪大戟全无用处,即使弓弩手也不知道该往什么地方射,才刚发现人影,一转眼就不见了!至于手中盾牌更是可怜的防御武器,挡得了前面挡不了后面,挡得了上面挡不了下面。不少士兵便是被地堡中发出的贴地箭矢射中了脚踝……于禁不由得胆战心惊,眼见手下士兵伤亡不断,而天色将晚,只怕黑夜中更易遭到不测,于是不得不下令立即撤退,只对村庄进行远远的围困。
    这时夏侯渊那一方面也没讨什么好去,除了抓住几个百姓,说是一个月前有富商过来买地修路,其它情况一概不知。他手下士兵也伤亡不少,身在村中,真个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随时有可能与死神亲吻,也急忙退出村子,与李典共同商议道:“这些劫匪虽是小部队,却十分顽强。他们躲在地下,以暗击明,所以我们才吃了大亏。我看不如放一把火,先烧掉村中的房屋,他们既便烧不死,地面工事被毁,也会削弱战斗力。那时再看如何处理。”于禁连声赞好!
    于是,这些曹兵便围在远处,以发火之物绑住箭头,射出成批的火箭,顿时全村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杨华本来准备乘着黑夜突围而走,这样一来由于地面全是火焰,也只得躲在地道之中,等明天大火熄灭再说。
    却说北方平原地区的房屋结构,与南方不同。由于缺少木料,穷人家一般都用土墙打围,只有屋顶大梁才用木料;而富裕人家则大多使用全套砖瓦结构建造高房。因此,这一场大火下来,一般屋子只是没了屋顶,断墙残垣仍在,墙上的射孔自然也被保留。
    于是,第二天大火熄灭,于禁夏侯渊重新入村的时候,仍然遇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箭矢抵抗,不得不狼狈退出。二人无奈,于禁计议道:“我们索幸不战,就这么围住他,一到夜间就点亮火把,让他们脱身不得,地下粮食必然有限,待他粮尽,也就不战自乱了!”夏侯渊大为赞同,于是一面在外围立下营寨,一面使人飞报曹操。
    曹操闻报,也是十分惊异:竟有几百人躲在地下作战,致使几万大军攻之不克?他向谋士问计,众谋士一时也拿不出个好办法来,只有荀攸说道:“那里离黄河不算很远,可以掘开黄河,放水淹之!”曹操沉吟道:“如果别无他法,倒也不失为一计……”
    程昱急忙反对道:“不可,不可!邺城一带,正是富饶的产粮区,人口稠密,黄河一旦决口,必定控制不住,将使万千生灵涂炭,沃土变为荒漠,祸延子孙万代!况且,承相的铜雀台也在那里,岂非一并毁了?为了区区几百敌人,这实在得不偿失!”
    曹操一听后果如此严重,更舍不得那铜雀台,于是说道:“那就算了!诸卿还有别的计谋吗?”
    程昱道:“其实就按妙才他们的计策,围困住敌人便可。”曹操想到如今暂时四方无战事,只是耗费时间而已,便同意围困,又给于禁夏侯渊加了些人手,真个就把一个小小的村庄围了个水泄不通。
    杨华他们在地道里窥探,发现第二天围村的兵马忽然增加了不少,心中颇有些忧虑。
    他与马腾、马休、马岱、祝融等计议道:“眼下我们存粮还有多少?”祝融道:“原本八百名士兵够吃三个月。但现在有村中百姓加入,就只能吃两个月了。”杨华道:“两个月中,我们的地道能挖出很远了,我们只要能挖得超出他们的封锁线就可以突围出来了!”于是吩咐士兵日夜不停,轮流挖掘。
    但没过两天,有士兵报告说,敌人围着村子,在一箭之外挖着壕沟。杨华请教马腾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马腾忧郁道:“他们是在挖堑壕,敌人可能看到我们村中堆起的新土,料到了我们将要挖地道遁走,于是挖堑壕阻截。”
    “你看哪一方面挖得更快些?”
    “对方人手多,显然是他们快。”
    杨华叹道:“这倒令人十分头痛……难道真要被敌人困死在这里?”
    马腾问道:“锦川兄当初定计划的时候,就没考虑过用什么方法撤走吗?”
    杨华苦笑道:“那时哪里会想到有这么多兵马护送?唉!我其实有一个法子,可把我们主要人物趁黑夜接走,但八百名士兵都将丢下。我真不习惯干这种事!”他想到了那件正打包收藏着的热气球,可实在不情愿采用这种方式“临阵逃脱”……
    马腾叹道:“你可真是一位仁主,要是换了曹操,甚至是我,都会先让自己逃脱了事……人,真是很不一样!不过,从理智出发,我还是劝你莫有妇人之仁……”
    是的,由于对“人”的概念不一样,遇到“我”与“人人”这一命题的时候,每个人的选择都有所不同。在这封建时代,“宁使我负天下人,不令天下人负我”,将是曹操一类人物毫不犹豫的选择!在华容道上,哪怕是由千人万人去尸填沟壑,他也在所不惜!历史上,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那是在千年以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时的口号。
    那么,现在还只是封建时期,当此危境之时,是否也要效法曹操?杨华遥望夜空,仰天长啸,心潮起伏……
六十九章 西凉起兵
    杨华回过头来看着马腾,欲言又止。马腾道:“锦川兄不用顾虑我有什么想法。我这一命是你所救,不管你怎么决定,总是舍命陪君子了!”
    杨华道:“我们如果在这里坚持得久了,而西北战事一起,曹操必定不会在这里留下过多的人马,那时就有脱身的机会了。只是,目前大公子马孟起一定只以为你还在曹操手里,有诸多顾虑,一时不敢贸然起兵,需要让他知道你已获救才行。”
    马腾道:“这事好办,我写下书信一封,你想办法送出去就行了。”于是马腾写下了一封让马超立即起兵攻曹的书信。
    但此事说是好办,其实十分难办。
    这时杨华与外界的联络已变得十分困难。所谓“飞鸽传书”,不是每时每地都可进行的,它必须有固定的“鸽站”。信鸽只是“认巢”,它并没有人类的智慧,不能要它往哪就往哪。而每当信鸽飞回之后,就必须由“带鸽人”重新带出去,才能再飞。因此,“飞鸽传书”实际上是人与鸽互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当一个刚占领不久的地方被围得水泄不通之后,这种通信方式就无法进行了。
    于是,不要说传递书信,就是一个简单的消息和意图也变得十分困难。现在与外界的侦察兵唯一的联系方式是通过深夜的灯讯来传递,但也需要十分谨慎,否则就会被敌人的箭矢攻击。杨华试过好几次,总是刚联络上没多久就被一阵乱箭射来而被迫中断。敌人一见深夜的灯火就射箭,使得杨华无法向外面的侦察兵说明自己的意图。这几天每次联络都演变成与曹军的的弓箭互射。
    杨华晚上休息时,受到祝融和文莺两位美人无微不致的关怀,自然也会动问有什么心事。杨华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就把消息传不出去的事说了。
    祝融笑嘻嘻道:“敌人见到火光就射箭?那不跟‘草船借箭’的时候差不多么?这几天箭枝的消耗很大,我们放些草靶在火光附近,正好可以向敌人‘借箭’玩玩!”
    文莺怨道:“祝融姐……杨大哥是担忧对外联络困难,你怎么却往借箭上扯?”
    杨华笑道:“其实这‘借箭’还真是好计呢!它一举两得,既能增加我们的箭枝,又能疲惫和迷惑敌人,时间一久,再出现火光之时,他会以为我们还是在借箭,就不会再射箭了,那时我们就能趁机把真正的消息送出去!”
    “啊,原来这样……祝融姐,你比我聪明耶!”文莺羡慕道。
    “嘻嘻,只要跟着我们的夫君久了,女孩儿都会变得聪明起来。”
    文莺比较细心,接着问道:“那样一来,我们固然能把消息用灯号传递出去,但万一我大哥将信将疑,必须要看到家父书信才行,那怎么办?”
    杨华道:“你想得挺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