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皇后-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满脸都是和气的笑,话里话外亲近得很,牢牢霸占着蔻儿身侧不让开,瞧上去格外的亲密。
  蔻儿瞅了下手挣扎不开,也懒得在外头和大太太较劲,由着她去了,跨过第二次对她开启的方家正门,里头丫鬟仆妇齐刷刷站了几排,一看见蔻儿被簇拥着进来,跪下去请安。
  蔻儿虽然烦大太太使出来的这些,底下人到底没有什么错,她也大大方方命丫头赏了人,然后对大太太说道:“大伯母,蔻儿坐了好久的马车,有些累了,容我回去休息一下。”
  “该的该的,”二太太不知道从哪里挤出来,堆满了笑脸抢先应道,“我们蔻儿辛苦了,好好休息才是啊。”
  然后又把她手中牵着的女孩儿往蔻儿面前一推,笑道:“你蕊姐姐别的本事没有,到底大一些会照顾人,你小人儿家家的,她做姐姐的想照顾你,你就拿她稍微使唤下,到底亲姐妹,比底下人的会照顾你呢。”
  方令蕊挤出了一脸的笑,忐忑的喊着:“蔻儿妹妹,你累了,不妨姐姐给你揉揉肩?”
  蔻儿只消一眼就知道二太太打的什么注意,她可不想身边留下一个堂姐当丫头使唤,要么是被当做了黑点继续出去宣扬,要么就是借着她,想要把方令蕊推到宫里。无论是哪一样,她都不喜。
  “免了。”蔻儿不冷不淡道,“做妹妹的哪有使唤姐姐的,何况我院子里有的是丫头,不缺姐姐一个。”
  除了一个方令蕊,别的围簇上来的堂姐们都虎视眈眈盯着她,看得蔻儿背上升起一股恶寒,她怕又有什么事,索性直接道:“大伯母,二伯母,蔻儿乏了,就回去先休息了,各位姐姐们还请别个时候再来。”
  她没有把话说死,给大太太二太太留下了一丝余地,果不其然,听到这话,大太太也好二太太也好,都当还有机会,忙不迭的道:“不打扰你不打扰你,蔻儿只管去休息,你姐姐们回头再来看你。”
  蔻儿给几个伯母婶娘行了礼后,挤出了堂姐们的包围圈,扶着丫头的手匆匆回了宜明苑,一进宜明苑,她立即吩咐:“关门上锁,除了父亲兄长谁来也别开!”
  嘴上说归说,她可没打算让这群堂姐们进了她的院子,引狼入室,她做不出来。
  回到阔别一个月的房间,蔻儿第一时间就是去翻当初藏在暗格里的小匣子,取出来一串通体墨绿幽深的刻字手串,摩挲着冰冷的串珠,嘴角一勾,套在了自己手腕上。
  她洗漱了一番后,脱了衣裳心里毫无负担一觉睡到了晚上,起来扒拉了几口小厨房准备的粥,又到头就睡。
  出了宫,心里头的担子全都没有了,她真想一觉睡上三天三夜。
  只可惜,她才将将睡到第二天中午,就被丫头摇起来令她穿衣,哥哥方令贺派了个小厮来了。
  正是上午十分,这个时候不该是哥哥在上朝么,怎么会突然派人来找她,可是出了什么事?
  蔻儿急匆匆穿戴起来,跻上鞋子的时候顺手把放在枕边的手串套在手腕上,素凉打了帘子,她到了外间,一个方令贺常用的小厮跪在地上说道:“禀姑娘,公子派小的快马回来给姑娘传达个消息。”
  “今日早朝,数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取消姑娘立后的旨意!”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大选:这就是个流程啊!不是太子妃升上去的大多数皇后都是选进宫从婕妤混起,之后再封后的~
  作者心疼蔻儿直接立后了,就是这么简单╭(╯^╰)╮


第三十四章 
  新帝是一位勤政的君主陛下; 每天的早朝从未有过缺席,几乎他的一天都在和政事打交道。他是一位让臣子看得见希望的帝王。五年来; 勤于朝政的君臣们之间也偶有些小摩擦; 但总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君臣之间的平衡点,只是这一次; 朝堂上第一次出现了僵持不下的场面。
  前国相的门徒孙尚书在朝政处理结束; 瞧着时间该退朝时,举着笏站起来; 深深一鞠躬,口中高呼:“启奏陛下!”
  宣瑾昱微微颔首; 只当是有何要事; 示意他说。
  孙尚书站出来后; 高举笏板,口中朗朗道:“陛下大选,乃天下大幸; 然陛下则只择其一,还是直接立后; 臣以为,册立天下母为大事,陛下此举草率了些。”
  “臣附议!”
  又一个侍郎站出来掷地有声道:“听闻方氏女不过年十四; 尚且年幼,如何堪当国母重责!”
  宣瑾昱听着听着,听出了些味道,他也不急; 透过冕旒看着殿下当中站着的几个大臣,不急不慢道:“哦?还有谁有此意?”
  听着陛下的语气不像是很反感此事,又有几个大臣犹犹豫豫站了出来,迟疑了下,躬下腰道:“禀陛下,孙尚书所言甚是,天下母当是重任,方氏女十四,的确难以肩负。”
  “陛下,不光如此!”又有个大臣语气激愤道,“臣听闻这方氏女仿佛有些流言,作为国母,当为天下女子表率,臣以为方氏女,无法做的了这表率!”
  宣瑾昱手指微微一曲,在他面前的案面轻轻敲了敲,似笑非笑看着下站的几个大臣,不紧不慢问:“认为方氏女不可为后的,还有别人么?”
  又有两个大臣往出站,后头一个慢了一步的被旁边的大臣一把死死揪住衣服,不动声色朝陛下的位置努了努嘴,后头的那个愣了愣,僵硬着坐了回去。
  只剩下了一个站出来的大臣,他躬了躬身,说道:“禀陛下,臣也是此意。方氏女不光年幼,有些流言,而且她是方侍郎的嫡妹,单凭这一点,臣就无法赞同她可为后。”
  “是啊陛下!”前头那个陈词激昂的大臣扫了眼巍然不动的方令贺,苦口婆心对宣瑾昱说道,“方侍郎年轻有能力,不过二十许就做了侍郎,臣对此无话可说。可是方氏女,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她凭什么做皇后,就凭着是方侍郎的妹妹么?那臣到觉着,苏国相家的小孙女比起方氏女要更合适的多!”
  被点了名的方令贺抱着笏版斜着眼扫了那个大臣一眼,不紧不慢起身朝宣瑾昱躬了躬身:“陛下,舍妹入不入宫,册不册后,都是小事,臣在意的是赵侍郎,身为朝臣,对一个尚未及笄的闺阁女子轻慢以待,谬言不断。臣以为,赵侍郎殿前失礼,该罚!”
  宣瑾昱扫了眼方令贺,很赞同地点了点头:“嗯,该罚。赵侍郎居然连外头的一些不实流言都能当真,朕突然觉着,赵侍郎会不会也把一些不实的考核当真呢?”
  赵侍郎扑通一声跪下,口中喊冤:“……陛下,臣没有,臣兢兢业业,政事上怎么敢不核实就上报天听,臣冤啊!”
  方令贺却冷笑:“所以政事你可以核实,涉及到一个女子清誉就成了小事,张口即来?”
  赵侍郎不过是被家中女眷所托,又和人提前约好了今日殿前一起请命,哪里想到他会被当做出头鸟,一棒一棒的打来!
  “臣……”赵侍郎憋不出来了,他总不能说,一个女子的清誉无所谓吧?且不说别的,单纯就是这个女子是陛下看上的人,他就不敢胡说!
  宣瑾昱颔首:“赵侍郎殿前失礼,言辞有失,来人,赐仗责。”
  立刻殿门外护卫上前按住赵侍郎,脱了冠帽去了笏版,带了出去依礼仗十。
  外头赵侍郎被堵了嘴,板子打在皮肉上的声音可堵不住,砰砰的闷实厚重的声音传进来,殿中大臣噤若寒蝉,一言不发。
  宣瑾昱扫视了一眼自己的臣子们,懒洋洋道:“可还有人有异?”
  沉默了片刻,没有一个人动。
  孙尚书嘴唇动了动,一吸气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高举着笏版道:“臣有异议!”
  他深吸了口气,道:“臣知陛下选中方氏女,臣不敢说让方氏女不入宫,但是,臣以为,方氏女不可入宫即为后。陛下喜爱,不妨封做婕妤,日后若方氏女诞下皇子,再立皇后也不迟。”
  “哦?”宣瑾昱似笑非笑看着孙尚书,口吻挺和气,“听起来,孙尚书还觉着这个意见很好?”
  孙尚书叩倒在地:“臣深知,此事逆了陛下心意,臣有罪!但臣不愧于心,方氏女不堪为天下母,还请陛下三思!”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殿中有了回音,下一刻,之前和孙尚书一起请命的大臣也颤巍巍跪下,叩拜在地:“请陛下三思而行!”
  “陛下,还请把方氏女先封妃,立后不急在一时。”
  宣瑾昱等该说的都说完了,顿了顿,点了点头看着他们:“嗯,你们的意思,朕懂了。”
  话音一转,他语重心长道:“你们是不是忘了一件事,立后,立得是朕的妻子,什么天下母,国母,在此之前,她是朕的妻子,执手一生的人,这个人选,可不是你们哭天抢地两下朕就能改的。”
  他手撑在案面上,身体微微前倾,慢条斯理道:“你们的反对也好,建议也好,朕听见了。可也只是听见了,不代表会听。朕的决策,还轮不到你们来置喙。”
  “可是陛下!您是天下之主,您的妻子就是天下之母,本就不是小事啊陛下!况且方氏女的确年幼,您哪怕等几年再封后也行啊!”
  大臣苦苦相劝着。
  宣瑾昱和气地一笑:“朕等不了。”
  “陛下,您真的再考虑考虑!”孙尚书还在挣扎着,“或许等几年,有了更合适的皇后人选呢?您现在立了后,岂不是断了以后的路?”
  宣瑾昱看着孙尚书,突然说道:“听起来孙尚书仿佛有停妻再娶的念头,才能这么在意此事。朕是不是不该用你,阻了你的美梦?”
  大梁律法,官员不可停妻再娶,若是犯了罪加一等,算得上是刮一层骨头下来的重罚。
  孙尚书脑袋都摇圆了,这一刻他也想不到自己恩师的孙女了,生怕这话传出了朝廷传回了他家,孙太太怕是要给他上一上家法了。
  宣瑾昱见他们都老老实实不做声,十分好商量地说道:“朕为天子,普天之下只有两个人可以令朕改变决定。一个是太后,一个是大行皇帝。”
  然后他轻笑道:“可是不凑巧了,太后和朕是一个意思,在立后这一点上面难得统一意见,没有分歧。所以,就剩下大行皇帝一个可以左右朕的意思的人了。”
  大行皇帝,就是先帝,已经驾崩了五年,估计埋在皇陵里的遗骸只剩下副骨架了。
  帝王突然提起驾崩了多年的大行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以孙尚书为首的几个大臣突然心生不妙,有种未知的恐惧朝他们袭来。
  宣瑾昱敲了敲案面,温和而不容拒绝道:“谁还有意见,不妨就去替朕问问大行皇帝,如何?”
  不如何!
  孙尚书战战兢兢,浑身瞬间汗湿了,连声道:“臣没有意见!臣没有意见!”
  其他几个提出过异议的大臣也纷纷跪在地上摇头摆手:“臣也没有意见!臣十分赞同方氏女为后!臣愿为皇后鞍前马后!牵马坠蹬!”
  这也是急了,为表衷心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满头大汗看着宣瑾昱生怕被点了名扔出去见大行皇帝。
  说得好听,什么去问问大行皇帝的意思,大行皇帝都死了几年了,他们要是去问,岂不是就要先死一死才行?
  管什么立后封妃的,保住小命要紧!
  这个时候几个大臣都忘了之前要么被人所托,要么为了家中女眷的目的,一个个两股战战,汗流浃背,匍匐在地连口不绝夸赞着他们刚刚还看不上的方氏女。
  宣瑾昱不疾不徐道:“真的不去问问?朕不介意多等等。”
  “真的不用去问!陛下!臣以为方氏女天资聪慧端庄贤淑大方落款堪为天下女子表率!相信大行皇帝也会以有这样一个儿媳感到骄傲的!陛下请下旨立后吧!”
  吓得已经脸都发白了的大臣话都不过脑张口就来,哀求着陛下立后。
  其他几个迟了一步的人也连连道:“请陛下立方氏女为后!”
  这一次,在座的大臣们左右看看,统统跟着这些大臣们一起高举笏版,高呼道:“请陛下立后!”
  整个朝堂中所有大臣万众一心,第一次一个有异议的都没有,集体向陛下请命立后。
  宣瑾昱看着殿下跪拜下去的朝臣们,轻叹:“众位大臣的心意,朕知道了。朕有诸位团结一心的肱骨之臣,朕心甚慰。”
  他慢慢起身,环视一圈金碧辉煌的朝殿,扫过地下跪着的几十位大臣,背着手抬起视线,从冕旒中看着殿外巍峨的碧瓦飞甍,东升的阳光金色光芒洒满大地,清新的空气被微风送入殿中,他深深一吸气,气沉丹田,缓缓朗声道:“方氏有女,年十四,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以册宝立为皇后。”
  宣瑾昱的话音刚落,殿下所有大臣齐齐山呼:“恭喜陛下万岁!贺喜皇后千岁!”
  自此,方氏令蔻确立皇后位置,再无任何人可动摇置喙。
  也让所有人都看见,新帝对于即将迎娶的新后,有着何等的决然。
  宣瑾昱嘴角噙着笑,目光柔软。
  很快,他就不是孤家寡人了。这天下,有人陪他,甚好。
  作者有话要说:  孙尚书:兄弟们,走,去先帝那儿领便当了!
  ps:最后一段话,那个册后的内容,‘钟祥世族,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贞静持躬’是作者君找的,是康熙夸他俩媳妇的,拼凑了下哈。


第三十五章 
  深秋入了寒气; 庭院外头的花草枯了,树上的叶子飘洒落了一地; 丫头穿着夹厚的袄裙用扫帚一点点把满院子的落叶扫在一起; 装了一桶一桶的让小厮拎出去倒掉。
  蔻儿身上已经穿上了夹棉的绵绸衣裳,她怕屋里闷; 开了一扇窗; 窗外对着后花园,丫头们正小心翼翼把一些谢了花的花盆往外搬; 又有一大批枝头盛开的金菊源源不断往进搬,花圃很快焕然一新; 在深秋时节流露出一丝花草的芳香; 飘进了房间。蔻儿坐在窗前矮榻上安安静静捧着一本蓝色封皮的书; 丝毫不受外头声音的影响,静着心认真阅读。
  “姑娘。”忽的,素凉打了帘子进来叫她; 蔻儿猛地把怀中的书往胸前一按,发现素凉身后没有别人; 才不慌不忙把书重新立好,目光再次落在书上,漫不经心道; “何事?”
  素凉有些无语看着自家姑娘掩耳盗铃的动作,深吸了口气,道:“禀姑娘,外头公子派人来传消息; 说是无碍了。”
  “嗯。”蔻儿头也不抬,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素凉憋了半天,问:“姑娘一点都不担心?有大臣联名上书劝陛下不要立您为后啊!”
  她虽然也被自己的姑娘可能要做皇后这个消息弄蒙了,但是外头人想要欺负她家姑娘,她还是很清楚的,这个是大事,绝对不是什么轻描淡写就能敷衍的小事!怎么姑娘就一点都不急呢?!
  蔻儿翻了页书,轻松道:“你也说了,只是大臣联名上书,他若是连自己的臣子都左右不了,做什么君主!”
  前一个时辰传来的消息虽然让她当时惊了一惊,但是她转念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大事,起码对于陛下来说,抬手就能解决。
  所以既然完全能够解决的事情,她又为何要提着心担惊受怕,不过是稍等上一等,就能出结果的事儿。
  蔻儿淡定自若,脸上带着一份浅浅的笑,注意力依旧停留在手中书本上。
  素凉气结,半响,憋出来一句:“姑娘的书打哪儿来的,您之前的不都是看完了的么?!”
  房间里有多少书,作为丫头的她十分清楚,怎么姑娘回来休息了两天,就顺手摸出来了一堆房间里没有的书抱着看了?
  总不可能是宫中的吧!这种书估计一出现在宫中,就要引起事端才是!
  素凉怀着敬畏知情,把心中的念头打了个叉,摸不到头绪就十分不解。
  蔻儿正大光明道:“宫中给的。”
  阿馋来送她时,带了好大一包的书,说是昨儿夜里宣瑾昱就已经打包好了,让她专程带给蔻儿,免得蔻儿断了口粮,心里躁得慌。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是对她很有用的。蔻儿现在想起宣公子也好,陛下也好,居然挑不出错处儿来了。
  蔻儿视线落在带着墨香的书页上,心里头却想着,她或许是真的……遇上了良人罢。
  …
  自打蔻儿回到方家以后,外头陆陆续续风声已经走露了出来,到处是急急忙忙和方家想要搭上关系的人,就连独来独往的方父身边,一时间都凑上去了不少朝中同僚,上司见了他,都满脸堆笑整日里恭喜来恭喜去的,把方父烦得整天都吊着脸。
  方家内也是,方家大太太一跃成了京城最受欢迎的太太,蔻儿已经定下来是新后,她们不敢邀请,就变着法儿邀请大太太二太太,连带着方家的姑娘们。大太太知道蔻儿烦她们,也不和她说,只自己整日里带着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儿侄女儿们穿梭在各家太太举办的宴会上,来来往往的连个喘气儿的功夫都没有,眨眼间就给已经十六的两个方家女儿定下了以往求不到的亲事。
  蔻儿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