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春事-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走后,李铤回看断了气的慕封隆奇一眼,不由得生出困惑:主公的心思,越发地难以揣测了。
    而陈襄和君娴下山,却是一匹马都没见着,唯有地上一片凌乱,马鞍、马镫、马缰……这恶劣的手段,定又是沈连城使的。怕他们追赶,竟把他们的马都给放了。
    陈襄又气又恼,但又莫名觉得想笑。他的嘴角,分明绽开了那点笑意,被君娴看了去。
    “主公,还追吗?”君娴问。
    “追。”陈襄口里虽这么说,行动上却是一点不着急。他还吩咐君娴:“放消息给秦蒙,就说……我已拿到詹龙珏与帝王剑,让他派人护佑。”
    君娴皱眉,自是不理解。但她没有说什么,只管听吩办事。
    沈连城等一路策马扬鞭,抵达梓潼郡接了早在那里等候的青菱,便一路北上,逃之夭夭了。
    陈襄等人天亮了才走到新野县,又累又饿。
    陈襄让李铤重新买了马,却是回到了虎牙山庄,说是要让下面的人好生歇息一晚。
    “君娘子,主公怎不着急去追回詹龙珏与帝王剑?”李铤不敢问陈襄这个问题,便私下里问君娴。
    白色面纱下,君娴紧抿双唇,神情忧虑,没有回李铤的话,只轻摇了摇头。
    “大哥,”就在这时,江大愣远远地走了来,他传话道:“主公让你过去一趟。”
    李铤闻言,心想主公该是有指示了,忙高兴地移步过去。
    很快,他敲响了陈襄的屋门。
    陈襄正在桌边端坐,一手举杯,悠闲地吃着茶。见李铤进屋,他才放下茶杯,并示意李铤坐下。
    “主公……”李铤很有些意外,陈襄何曾对谁这样和颜悦色过?他几乎感到惶恐,落座之后,更是惴惴不安。
    “你猜我接下来要做什么?”陈襄看着他,认认真真地问他。
    李铤很是惊异,想了想反问道:“不是复国么?秦将军说,主公得到詹龙珏和帝王剑,便要起事。”
    “我这条命,是秦蒙给的。”
    李铤只觉陈襄这话说得没头没脑。陈国的后人,谁不知秦蒙当年在那场大火中救出了二皇子,并一路护佑,请最好的师傅教他文治武功?谁又不知,是秦蒙创建了小耳刀,将陈国的势力扩大到今时地步?
    “没有秦蒙,我什么也不是。”陈襄这话,突如其来。
    却因为这句话,李铤突然知道他担心什么了。“主公,您是担心秦将军将来……”
    “何须将来?”陈襄嗤笑一声。
    是了。在许多陈国人心里,二皇子只是一面旗帜,而真正摇旗呐喊的,则是秦将军!
    李铤意识到什么,忙站了起来,拱手屈身,坚决道:“主公有何需要属下去办的,属下义不容辞,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襄豁然于心。他也站了起来,却是吩咐李铤:“找人打造一副假的詹龙珏与帝王剑。”
    竟然不是要他去刺杀秦蒙之类?李铤诧异的眸光望向他,转念想到秦蒙岂是他能杀得了的,便又低了眸,乖乖地应了声“是”。
    他退身告辞之时,陈襄还不忘提醒他一句:“让其他兄弟前来接应,这一路,怕是不平静。”依着沈连城的小心思,她定然不会什么也不做,只顾跑路的。
    “是,属下明白!”
    正如陈襄所料,一路北上,他们不知遭遇了多少次暗杀。都是冲着“詹龙珏”与“帝王剑”来的。幸得秦蒙出动了小耳刀的人,每每解救他们于危难,才让他们活了下来。但这大大拖延了他们的行程。
    沈连城一行就不一样了,一路来可说是畅通无阻。又加上越石幼度本是南梁人士,有他们一路跟随,省了不少麻烦,出南梁国界,竟只用了月余时日。
    一路来,他们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散播谣言:陈国遗孤拿到了詹龙珏与帝王剑。
    陈襄等人这一路来遭遇的明争暗斗,皆因这一谣传而起——索性陈襄一早就料到了,不然一百次也不够死的。
    不过,便是如此,沈连城也不敢有半点懈怠。一天到晚除了睡觉便是赶路,一顿热饭都没有细细吃过。她只想早日赶赴京都,将詹龙珏与帝王剑交到祖父手中,呈给天子,结束这风雨飘摇的日子。
    转眼便是新年了。京都城内,处处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好不热闹。皇宫之中,亦是红绸漫天,歌舞升平。
    栾清殿内,天子宇文烈却在一场盛宴之后,秘密召见了太傅沈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明天就是阿蛮十四岁生辰了。”宇文烈还记得,沈连城是大年初一出生的。
    小时候,他不止一次听沈连城说过,她出生的前一夜,雪下满了整个临安城,待到她降临人世,雪已经停了,天上出了暖融融的太阳,是很美的一天。
    “陛下还记得阿蛮的生辰,实在是阿蛮三生有幸。”沈括听言客套了一句。
    “若她在京都,孤王一定亲自为她操办一次生日宴。”宇文烈信誓旦旦,忽而叹了口气,“明年吧!”
    “陛下隆恩浩荡。”沈括嘴上这么说,心底却生了一股子苦涩。他那可怜的孙女儿,现在还不知在哪儿挨苦受寒呢!  

      ☆、第123章:准备婚嫁

宇文烈的眸光瞥见沈括一张老脸忧心忡忡,立时猜到了他的心思,不禁走近一步,笑着告诉他:“再有两个月左右,阿蛮就能抵达京都了。”
    沈括惊异抬眸,有些失态道:“真的?”
    “孤王还能哄骗恩师不成?”宇文烈勾着一抹笑,还道:“她不辱使命,为孤王拿了詹龙珏与帝王剑回来。”
    沈括听言,一双浑浊的眼目,竟涌出了泪光。
    宝贝孙女儿随陈襄去南梁腹地一事,天子下了旨不要他插手管顾。这大半年来,他因为担心,可是连一夜好觉都没睡过。突然间闻得孙女儿的消息了,他是又高兴,又自责,终是没忍住心中涌动的情绪。
    “哈哈!”宇文烈见状,笑了两声。
    沈括忙侧身,用衣袖擦净眼里的泪光,屈身道:“老臣失仪了,还请陛下原宥。”
    “无妨。”看得出,宇文烈心情好极了。很快,他便吩咐沈括道:“让晋阳公府早些准备阿蛮婚嫁一事吧!照着开国郡公府的礼单,早日准备嫁妆。”
    沈括听言一喜,心道孙女儿的婚事得到天子关照,开国郡公府那头,也不会介怀这几个月孙女儿失了踪迹一事了。高兴之下,他忙是应承,并道:“阿蛮的婚事,老臣必当亲自过问。”
    “最好阿蛮一回来就行了婚嫁之礼。”宇文烈说着叹了口气,“这事怪孤王,在阿蛮婚嫁之龄委以重任,害她晚嫁了。”
    “十五岁,也不晚,不晚的。”
    “好了,那恩师早些回去歇着吧!”宇文烈微拂了手,要沈括退下。
    沈括施礼告退,来到栾清殿外头,却是碰着了冬官府长官(相当于工部尚书)曹孺。
    曹孺与他是十多年的同袍,不免寒暄一二。很快,赵寺人出来,将曹孺请了进去。沈括心下疑惑,想了想,便没有立即离去。
    他一直等到曹孺进去了又出来。
    曹孺出来时手里多了一卷文书,见沈括,他也不遮掩,只是意外上前,问了一句:“太傅大人还没走?”
    “这不等你一起么?”沈括笑了笑,与之并肩,一边往外走,一边就开始了漫不经心地打听,“天子这么晚了召见你是为何事啊?”
    作为一名官场老司机,这话他本不该问,但实在是这个时候见到冬官府的人,太过奇怪了。冬官府常素里掌百工之籍,理其禁令,便是天大的事,也断断没有急于一时的道理。
    “天子数月前不是让我依着荣国公府的规制,再建一座国公府么?”曹孺也不相瞒,笑道,“现在建得差不多了,天子说要亲自为这座国公府题字,今夜有了雅兴,便让我来取了。”
    原是为了这件事。沈括只觉天子还是年幼,总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不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想了想,他又问:“天子还未道明这座国公府为谁而建?”
    “尚未。”曹孺摇头。
    倒是奇得很!天子要加封谁国公爵位?竟搞得这样神秘。不过,沈括没有深想,这下只盼着孙女儿早日归家。
    回到太傅府,他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妻萧氏,并让她隔天将开国郡公夫人请到府上,好好地叙叙话,加深一下亲家情意。当夜,他还书信到临安城,让儿子沈忠书早为沈连城的婚嫁做足准备。
    翌日一早,开国郡公府收到太傅府的帖子,倒把李霁给高兴坏了。缠着母亲,他偏要与之一起去太傅府。
    开国郡公夫人黄氏拗不过他,只好带着他一起去了。到了太傅府,从萧氏口中得知天子有意让两家早些准备他与沈连城的婚事,他更是高兴得一颗心砰砰直跳。
    下了早朝之后,沈括也将天子的话告诉了开国郡公李威。沈李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一事,便是无疑。
    “至于旁的,李大人就莫要多问了。”眼见着李威想要打听沈连城的下落,沈括忙抛出了这句话,想了想还是解释一句:“李大人莫要见怪,着实是天子不让老夫张扬。”
    天子被抬了出来,李威忙收了心,连连称道:“明白了,下官明白了,下官不问,再也不问,只顾做足礼仪,准备迎娶沈大娘子入门。”
    沈括满意地点头,高兴是笑。
    李威能攀上沈家这棵屹立不倒的常青树,自是庆儿幸之。
    沈李两家要结亲一事,很快不胫而走,整个京都城都知道了。先前只是传出一些风声,这下坐实了,街头巷尾的人,更是多了一件谈资。
    这个消息传到惊鸿殿李夫人处,是在当天下午。和所有李家人一样,听到这个消息,她跟当初被天子看上封为李夫人时一样高兴。
    诚然,这个消息在后宫也传开了。
    翌日一早,与李夫人交好的几位贵人,都给她带来了庆贺吉言。就连平素里不冷不淡与之少有来往的薛世妇,也破天荒地带了几件天子赏赐的玩意儿,送到了惊鸿殿。
    薛世妇刚生了皇长子不出数月,丰乳肥臀的,穿的衣服又多,显出了几分臃肿,与几位姿容卓越的贵人比起来,未免失了颜色。
    “大家都在呢。”她轻飘飘说了一句,神色里有几分意外一闪而过,似是没有想到,李夫人的惊鸿殿,一早竟来了这么多人。她不禁噙笑,别有意味道:“皇后若是知道李夫人这里这么热闹,怕是要生闷气了。”
    此言一出,李霜儿的脸色立马变了变,心里端了几分警惕,笑道:“不过是闲来无事,在我这里吃吃茶,说说嫌话罢了。”
    “李夫人好福气,攀了沈太傅做亲戚,这往后的路,可就青云直上了,也难怪大家要来巴结逢迎。”薛世妇话里带讥,却又道:“便是我,也不敢不拿些东西来,早早地讨个好呢。”
    李霜儿长这么大,也没见谁讨好谁,是端着这样一副阴阳怪气的架子的。这个薛世妇,讨好自己是假,膈应自己才是真。
    她且忍了忍,噙着笑与之周旋,心里却已有盘算:待到弟弟与沈连城成亲之后,定要好好地整一整这个目中无人,自视甚高的薛世妇!  

      ☆、第124章:久别重逢

两个月后,沈连城一行当真抵达京都城外了。这时的天气,已不再像先前那样寒冷。漫山遍野的青绿间,偶有花团点缀,给北国的天地,添了几分春意。
    “吁——”看着远处城门大开,人来人往,沈连城勒紧了马缰,竟有些心潮彭拜。
    久别的京都啊,她终于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再也不用风餐露宿。她想,从今以后,她再也不出这样的远门,再也不要骑马了。
    “阿蛮?阿蛮!阿蛮……”城门口,一个熟悉的人影一边喊着她的名字,一边健步如飞跑了过来。
    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那不是李霁,还是何人?他身后紧跑跟着的,是他的仆僮阿则。两人脸上,皆是欣喜。
    沈连城高兴地跳下马,迎出了几步。
    “阿蛮……”李霁扑过来,一把将她抱进怀里,“总算把你盼回来了!听说你要回来,这些天我天天来此等你……你去哪儿了?他们只说你去了南边,却不告诉我去了南边哪里,我想找你都没门路……”
    说着一双黑白分明的桃花眼竟生了氤氲之气,声音也哑了。他紧紧地抱着她,恨不得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再也不放开。
    沈连城已是泪如雨下,哭着笑了,笑了又哭。在李霁面前,她从未像今天这么失控过。她双手抱着他的腰身,将脸埋在他的怀里,任凭眼泪打湿他的衣襟,偏偏不愿放开他,不愿离开他。
    她多想他啊!
    青菱洪祁,越石幼度见此一幕,都跳下了马,识趣地退到一边去了。
    “女公子与这个李世子,倒是郎才女貌,般配得很。”幼度一边打量,一边噙笑说着,看着一双璧人,心里头也为他二人高兴。
    “非礼勿视。”越石冷着脸道说了一句,自己一双眼睛,却是没有移开视线的打算。
    幼度发现,他的眼里,竟然生了一丝满意的笑,不禁奇道:“越石,你笑了?”
    听言,青菱和洪祁的目光都瞧了过去。越石则是莫名,“笑了吗?”
    “笑了!我看到你笑了!”幼度很有些激动。
    “可能……看女公子与心爱的人在一起,高兴。”越石闷闷地说了一句。
    沈连城方才不哭了,与李霁分开,开口便是一句埋怨:“你去哪儿了?”
    “我……我让赤风赤羽带我去找他们的师傅,学功夫去了……”提及此事,李霁真是后悔极了。回来找不到沈连城,他急得都要发疯。
    “学功夫?”沈连城听罢就想笑。
    “我错了!我不该不辞而别!”李霁却是自责道,“早知一回来找不到你,我断断是不会那样意义用事的。”
    “那,功夫学得如何了?”沈连城不禁问。
    “……学功夫不经历数年甚至十几几十年勤加练习,很难有长进的……”李霁的脸微红了红,但很快果决道:“不过打倒三五个地痞流氓绝没问题!若遇到危险,我也可以缠着敌人,给阿蛮争取更多逃跑的机会。”
    沈连城笑盈盈地看他,听他说每一句话,都觉得心里头甜甜的像是吃了蜜糖一样。
    李霁伸手,顺了顺她额侧的落发,细细看她,见她原本嫩汪汪的皮肤被冷风吹得有些干涸发黄,不禁心疼。“也不知你去哪里吃了多少苦头,娇贵的身子,都变成这样了……”
    “变哪样了?”沈连城也知自己这一路风尘仆仆,样子定不好看,心里莫名有些慌张。
    “没以前好看了……”李霁脱口而出,但见沈连城一脸愠怒之色,很快嬉笑道:“怎么样都是我要娶入门的妻子!我李霁的妻子,必是天地间最美的女子。”
    沈连城被他一番话逗的,频频是笑。
    “阿蛮……”李霁又将她揽进怀里,低头用下颔抵在她的前额,呢喃道,“我好想你。”
    沈连城羞红了脸,心中雀跃欢喜。
    “这段时间虽然你不在,我也没闲着。”李霁告诉她,“我俩的婚事,都安排好了。下月初六,我会到晋阳公府迎你,二十八日,是我俩的吉日。”
    “这么快?”沈连城心中惊奇一闪而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你不想早日嫁给我?”
    “想啊。”沈连城发笑。堂堂正正地嫁一个郎君,再生三两儿女,相夫教子,是她这一世最大的心愿。郎君已在眼前,这个心愿就要达成了,她怎么不想早嫁?
    听了她的答案,李霁将她搂紧了些,一双薄唇,忍不住吻了吻她的额头。真想就这样抱着她,一辈子也不分开。
    “我们走吧!我可能还要进宫复命。”沈连城说着推了推他。
    “好。我们边走边说。”李霁放开她,拉了她的手就要进城。
    洪祁等牵了沈连城骑的马,不远不近地跟着,心也安定了。
    别人对李霁再三隐瞒的事,沈连城这一路都说给了他听。李霁于她,已不是外人。
    而当她从李霁口里得知,京都几家有些功夫的世家子与自己同一日离开京都,她不免生了疑惑。
    “宫里有差事的几个近日回来了。你当初扬言要嫁的武成侯府二公子,薛戎,和另几个人,到现在还未回来。”李霁说。
    “薛二公子也出去了?”沈连城更是意外。
    回来的人是受了天子之命出去,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那没回来的呢?他们做什么去了?难道跟詹龙珏和帝王剑无关?
    想着这些问题,沈连城已来到了太傅府门口。
    祖父沈括、祖母萧氏,还有长兄沈庆之,他们听了消息,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了。
    然而,亲人聚首,还未说上几句话,宫里便来了轿舆,要抬沈连城入宫。
    “天子有命,让沈大娘子携詹龙珏与帝王剑入宫觐见。”来接她的,是天子的近侍,赵寺人。
    天子要他来抬人,沈括自没有拒绝的道理,只是见沈连城风尘仆仆,不免想让她进府换身衣裳再进宫。
    赵寺人却道:“太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