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杀出去,不能让对方骑兵把咱们的队形打乱了!”
顿时,所有人又转向朝那空隙冲去。
如此一来,非但所有将士的士气大减,队伍的协调性也减低了不少,更别说那些被踩死的将士的悲催。
“杀呀,包围晋军,一个不留!”
正当他们朝那空隙冲去时,山头那边冲去一队埋伏的敌军,看不清人数,但是气势也不弱。
“什么,这边也有敌兵?”
陈长惊恐了,他现在才相信,自己真的是被包饺子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心生悲切。
“将士们,他们人不多,想活的给本将冲啊!”
没办法,陈长只有领着人马继续向前冲,准备从薄弱处冲过去。
“全军听令,环形骑射,拦截晋军!”
听到命令,所有骑兵开始运动起来,在外围行成一个大的包围圈,抬起手中的弩弓,朝中间的晋军绞杀而去。
嗖,嗖,嗖,嗖……
顿时,弓弦和箭矢破空的声音响起,却成了晋军眼中的死亡之音。
陈长或许不知道何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但是后面的将士已经力竭,奔跑都有些踉跄,他还是看在眼中的。
没办法,他只好举起手中的刀,高声吼道:
“将士们,汉军不给咱们活路,大家只有拼了……”
噗嗤噗嗤,噗嗤!
突然,举刀的陈长,像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包括外围的汉军。
随之而来的,是数不尽的箭矢,顷刻间就将他射成了刺猬。
陈长顿时嘴巴流出大量鲜血,还想说什么,却陷入了呆滞,手中的刀翻转落地,而他,也是斜斜倒了下去。
虽然陈长死了,前面的人还是跟汉军接触了,顿时金铁交接,丁当的声音不住响起,同时也有利器入体的声音,人叫马嘶的声音……
最终,还是有数百人冲了出去,其余人被告诉旋转的骑兵围在中央,将那些敢向外跑的人尽皆杀死。
“降者不杀!”
“扔兵投降!”
参军原本已经绝望了,因为他发现这些汉军特别厉害,站在马上弯弓射箭,那是没有丝毫阻碍,自己这些步兵,在这原野上没有半点优势。
先前听说一个不留,他就想着能否逃出去,现在听说降者不杀,顿时大喜,当先举起手中兵器道:
“别杀吾,吾投降,吾投降!”
地上已经有不下八百具尸体,这其中大部分是晋军的,只有少数是穿着兽皮粗布的汉军。
晋军将士早就没了斗志,跟着部队像是无头苍蝇一般乱撞,只希望让别人给自己挡住那箭矢。
现在听到参军头投降了,也赶紧扔掉兵器,抱头蹲地投降。
“俺们投降,别杀了,俺们投降了!”
见到大部投降,刘胤对着那些迟疑的又是几箭,那些人也赶紧投降了。
想了一下,刘胤对旁边的人道:
“去将他们的兵器收缴起来,全部赶到前面的山谷里看押,咱们还要做点准备。”
立时就有无数人将这些人赶到一边,而刘胤直接找上了那参军。
“吾乃这队晋军的参军,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参军很聪明,不等刘胤开口问,反而自己当先自报了。
见到参军如此识趣,虽然对此等软骨头很是不喜,他还是将心中的情绪藏起来,表面温和道:
“吾乃汉军骑兵队长,负责这四千人的统领,稍后会有大队骑兵过来,汝的任务就是协助本将稳住那些人,若是有什么问题,本将先杀了汝!”
“是是是,属下一定尽全力协助,将军放心!”
有了参军领着一帮投靠过来的人管住这些降军,刘胤暗自点了点头,想了一下,招过自己的副将,贴近耳语了几句,然后悄悄地就消失了。
他走了,也带走了,数百人马,只是那些人被紧紧看着,没有发现这情况。
而在斜谷关的周旨也得到了这消息,顿时惊叫起身:
“什么,他们居然是汉军,不可能,汝再从头说一遍!”
……
第二百一十五章 周旨有对策
紧闭的大厅,死寂的侍卫,阳光透过雕花窗户,在地上留下大片光影。
周旨就这样坐在上首的椅子上,紧皱眉头,手不住摩挲着腰间的刀柄,眼睛定神地看着前方,不知在想些什么。
“哎!”
许久,一声长叹才打破了空间的凝寂,静默不动的周旨才起身,在房中踱步。
他虽然知道几个参军偏将在外面焦急地等待自己的决定,不过他没有立马出去,而是独自的思索着。
他自诩多谋,之前就瞧出此中颇有疑虑,现在看来,似乎此中谋划不小。
而且他也在内心判断了一下,汉军要对付的目标是他斜谷关的可能性最大。
斜谷关乃是晋国关中遏制凉州东进,汉中北出的要道,往东两百里就是长安,若是按一日百里的路程,两日即可进逼长安城下。
“以少量兵马侵扰城关,待追兵远出而围之,若是本将再救,恐怕斜谷关就保不住,可若是对方只有那些兵马,目标也就是这五千人马,本将见死不救,如之奈何?”
兀自低声自语的周旨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额,惊道:
“蜀汉之能本将怎可不知?小小计谋,看本将如何破汝!”
打定主意,周旨招来李参军开口道:
“副将乃是国之栋梁,将士亦是忠诚之士,本将不能不救,这样吧,汝领四千兵马去救援陈将军!”
李参军闻言,拱手而退,周旨想到城中还有七千兵马,目光一闪,又叫来偏将田中,吩咐道:
“现在汝负责严守斜谷关,非吾之令不得开门,本将出去会会那些蜀军。”
“末将遵旨!”
田中也不敢质疑周旨的决定,拱手称是,然后便是回到了城关上,似要亲自坐镇防守。
“哼哼,本将倒要看看,汝有何计策?”
斜谷关外五里一隐蔽斜坡下森林中,刘胤领着两千骑兵还有无数战马,正紧张地关注着外面路上的动静。
“将军,如今半个时辰已过,会不会咱们的安排被那什么敌将给看穿了,否则怎么至今没有动静?”
面对偏将的焦急问询,刘胤却是微微一笑,对偏将道:
“放心,现在主动权还在咱们的手里,无需着急,至少咱们有四千俘虏不是?”
听到刘胤这般说,那偏将才稍稍心安,去安定那些将士的情绪了。
其实刘胤也没有底,因为周旨能耐不小,他也没有十全把握。
哒哒哒,哒哒哒……
“驾,驾,驾!”
突然,远出传来一阵马蹄声,然后就是整齐的轰鸣声,熟悉沙场的人都知道,这是大队兵马出行的动静。
“将军,他们来了!”
刘胤原本靠在马匹身上,听到声音赶紧站起身,从树丛中朝外面看去。
“这么多兵马,恐怕城关上没有多少人了吧!”
偏将见到这烟尘飘扬,人头攒动,一看就知道人数不少,有些激动道。
刘胤也看到了那情况,顿时一喜,暗道这些没头脑的人终于上钩了,开口道:
“全军听令,一刻钟后跟上去,到时咱们再将他们一锅端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焦急地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一刻钟过去,晋军已经过去,许久了,刘胤才挥手道:
“全军上马,随本将冲杀过去!”
“杀!”
翻身上马,拿出刘谌特制的斩马刀,打了个呼啸,朝晋军去的地方快速追了过去。
又过去了半刻钟,斜谷关突然城门打开,一众步兵快速冲出。
“将士们,蜀军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此时正式尔等举起屠刀,诛杀贼逆之时!”
“杀光蜀军,一个不留!”
听到三千将士爆发出轰鸣的怒吼,周旨满意地点了点头,举起手中的长枪,向前一指,高声喝道:
“全军听令,出发!”
站在城关上的田中看着周旨领军远去,也不由振奋了一下心神,然后才高声喊道:
“全军都给老子听好了,都瞪大眼睛看着,若是再有什么贼敌靠近而不知,别怪老子手下不留情!”
“是!”
此时,依旧是之前伏击陈长的位置,高远的三千兵马,与前来救援的三千晋军交上了手。
由于看到对方只有三千,高远便领两千人上前迎战,留姜剑领一千将士看着这些降兵。
噗嗤,噗嗤!
高远带着两千骑兵,以血刃战士为锋刃,化作四柄利剑将晋军分成了四块。
高远勇猛无匹,一把斩马刀横劈直砍,没有太多的花哨,但是那些没有如此优良马具的晋骑如何是他们的对手。
高远身后是十个血刃战士,他们合力组成了一个绞肉机,狠狠地冲刺进晋军中,血刃战士利用三纹刀,背抵背地劈砍,一条血路豁然露出。
啊……
姜剑见到高远一刀将一个头颅削飞,心里的火热澎湃汹涌,握着斩马刀的手也紧紧攥着。
咕咚。
听到旁边呆滞的吞咽声响起,姜剑才不甘地将目光收回,看向旁边的新降的参军,冷声道:
“怎么,汝是否想要去救那援军?”
原本还惊骇地看着高远大发神威的参军听到这话,赶紧摇头摆手,连声否认。
开玩笑,他可是见识过这支汉军的厉害的,之前生生凭借四千人将他们五千人打败,现在直接用两千人就将三千晋军困住。
别忘了,开始发神威的刘胤和一些兵马已经不知所踪,说不得何时就突然冒出来。
“不敢还不去看着汝的那些蠢蠢欲动的属下,若是汝管不住生了什么乱,某刀可是只认得汝的!”
听到姜剑这话,再感受到其那冷厉的气息,参军打了个寒颤,连忙催赶着自己的那些狗腿去管降卒去了。
啪!
“干什么,不要乱动,否则最后那些死去的人就是尔等的下场,听见没有!”
一鞭将一个不安分的人抽倒,避开那仇恨的目光,参军对那些降卒吼道。
“陈长,吾好心来救汝,汝居然敢袖手旁观,汝这个贪生怕死的狗贼!”
领兵过来的李参军郁闷了,尤其是看到那些晋军蹲在那里,一些晋军将士还在压制不安分的人,顿时目露凶光,厉声吼道。
“包围起来,杀!”
突然,旁边斜里冲出一支部队,大约有两千人,正是刘胤带着埋伏的军队来了。
有了刘胤的两千人加入,晋军立马落入下风,尤其是这支汉军的加入,让本就抵抗不住的晋军大惊,混乱也渐渐出现。
“嘘,还好老子聪明,否则就跟陈长那傻子一样成刀下亡魂了。”
旁边的投降的参军见此,内心自吾赞叹了一句,就专注地看着那些降众去了。
好在刘胤的到来,让一些不安分的人再次焉了。
许久,战斗进入尾声,三千来援晋军被斩杀近千人,几百人逃走,依旧有千多人被降服。
就在刘胤准备安排下一步计划时,远处突然传来了喊杀声,听那声音,似乎人不在少数。
“本将乃郎将周旨,晋军听令,给本将杀呀!”
听到周旨的话,原本许多已经垂头的晋兵立马一喜,无数人凶光大冒,突然暴起,冲向旁边猝不及防的汉军。
混乱,再次上演。
开始还只是那新降的一千余人,后面那参军镇压不住,近四千晋军也是朝旁边的汉军冲去。
当周旨率领三千人来时,场面已经陷入混乱,尤其是汉军有兵甲之利,而晋军兵器被收,一时处于劣势,无数人赤手空拳,难当战马屠刀的兵锋。
见到无数晋军倒下,周旨目眦欲裂,举枪大吼:
“蜀贼好胆,给本将杀!”
立时,有超过八千晋军参战,汉军仅有不足五千,一时陷入了死战之中……
再说柴桑,孙秀似乎有意等孙皓前来,所以只是与吕兴包围了柴桑城,然后领三万军在北面彭泽列阵,静等孙皓大军。
孙皓出行,带来了他的五万御林军,还有世家私兵凑成的两万五千军,共计七万五千人,号称大军十万,浩浩荡荡地直奔柴桑而来。
江上舟船如林,旌旗如雨,挡住了炽热的阳光,甚是恐怖。
得知孙皓率大军前来,孙秀有些忧虑,连忙让吕兴征集援军,自己也让手下从江夏等地筹集兵马过来。
最后,小小九江郡汇聚了吴国近二十万大军,营帐将平原占据,留下一片帐幔的汪洋。
孙皓挥师进逼南昌,吕兴识趣地撤回了驻守的兵马,不过那些兵甲粮草,却是一点也没有给孙皓留下。
进入南昌城,发现这个郡城分外荒凉冷清,不复当日的繁荣,孙皓就叫骂道:
“孙秀贼子,吕兴逆贼,胆敢毁坏祖上根基,孤定不会放过他!”
骂了几句,他才看向下面坐着的那些大臣,冷声开口道:
“孤还以为这孙秀吕兴之辈,是甚样人物,讨逆大将军张布四万兵马也败得一塌糊涂,如今一战即溃,不过如此。
孤倒是要问问诸位爱卿,此事怎么解释?”
孙皓此话一出,下面的文武都感觉像是被巨石压胸般难受,面上也很不好看。
这话明摆着说他们不肯尽力杀敌,才导致吴国有今日之乱。
濮阳兴面无表情,出班拱手道:
“陛下,如今两贼回撤进彭泽城,更有大军尽围柴桑城,听闻交广,江夏皆有反军陆续而至,当早做决断。”
听到濮阳兴这么说,孙皓才皱眉一想,随即不屑摆手道:
“愚民不知天子之威,跟随贼逆兴风作浪,今日孤就要大军倾尽,让天下人看看,吴国依旧有当年之威!”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寨前比箭
虽然那些文臣武将献计献策,却都被孙皓一口否决了,最后直接开口道:
“好了,孤不信在天军之前,叛逆还能镇定自若。
令:史孙慎有勇有谋,特封为平逆将军,领一万御林军和一万忠勇军,直击柴桑南面的吕兴贼众,孤要杀光这些逆贼!”
(忠勇军:士族私兵组成的杂牌军。)
听到这话,许多人都摇了摇头,史只是一介文官,主管民政的,可是现在孙皓居然让他领兵出战,这不是寻死之举是什么。
不过他们已经见识过孙皓的狠辣手段,所以也没有苦苦劝谏,只是闷声默然,唯恐被其怒火波及。
孙慎也是皇族旁支子弟,这就是孙皓任用他的原因,在孙皓看来,自家人不信还能信谁?
孙慎领命后赶紧去收拢兵马,同时召集都伯以上的将领议事,商讨出战之策。
顿时,柴桑陷入了兵锋笼罩之中,那齐整的兵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股寒气升腾,掠过的飞鸟也惊得赶紧逃也似的离开……
再说鹊尾坡下,卢逊已经在此呆了半天,一直没有半点头绪。
“将军,不行咱们就骂战吧,不信他们不出来!”
卢逊手下一个都伯建议道。
他可是听闻过当年诸葛京骂人的功底,所以也想借鉴一下,不由开口道。
卢逊原本想以诱敌之策,不过要想短期奏效似乎不太可能,毕竟他们汉军的武威,已经传了出去。
谁都知道,现在的汉军已不复当年的疲弱,国力也显著提升,示敌以弱,怎么也有些勉强。
然后,卢逊派了几个人到寨前拿起几个铁皮喇叭,高声喊道:
“司马如,汝就是一个十足的奸诈小人,从小就干偷鸡摸狗的勾当!”
“刚出生,就……”
司马如,乃是司马家族旁支子弟,也是这鹊尾坡的守将。
这骂战一出,顿时寨墙上不淡定了,无数晋军到外面来听动静,一边听还一边评头论足,窃窃私语。
“干什么,不用站岗了吗,现在是战争时期,所有人给本将罚禄一月!”
司马如早就知道了卢逊大军前来的消息,听到寨外在骂战,赶紧走了出来。
但是刚刚听几句,他就连黑如碳,险些吐血。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燥怒,否则会中汉军之计,想了一下,他对副将吩咐了几句,赶紧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特意找了个靠后边的隐蔽地方,将自己关了起来。
骂了半天,那寨墙上依旧没有动静,闻言的卢逊面色愈发凝重。
半日过后,他不得不让几人退下。
而在一紧闭房间的司马如,听到外面的侍卫来报说叫骂已经结束,才暗自松了口气,同时内心也在发狠:
“哼!先让尔等猖狂几日,待吾晋军反击之日,便是尔等授首之时!”
卢逊想了许久,终究不得计,一旁的姜剑看不下去了,出言道:
“将军若是感觉为难,不如让军中血刃夜间去探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