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日的早朝开始的时候天还黑着,殿内灯火通明亮堂堂,地龙烧的热腾腾的,但每个人心里还是凉冰冰的。乐—文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精神很不好,他已经很久没有睡个安稳觉了。
满朝的官员们正在吵闹不休。
围绕的话题自然还是成国公的抗令不归以及成国公世子的跋扈嚣张戴罪而逃。
吵到最后每个人都带上了火气。
“黄大人,你这时候对成国公弹劾,难道不是公报私仇?”有官员对着黄诚喝道。
“没错,你就是对同僚使计,故意害成国公。”有人也跟着喊道。
站在末尾的宁云钊皱眉。
实话可不能这么说。
“这就落下风了。”他对身旁的人低声说道。
旁边的官员有些忍不住。
“那这次算是平手了。”他低声说道,“昨日宁大人这边占了上风。”
前面的官员们争执吵闹,他们这些末等官员轮不上参与就安生看着。
也有末等官员跃跃欲试,大朝争也是一个机会,在皇帝面前留下印象,在世人面前出风头。
“印象分好坏,风头也分上下。”宁云钊并不建议,“现在还没到我们说话的时候,静观其变的好。”
他的叔父是宁炎,也许这是宁大人的意思,于是大家便都静观其变,看着那些位高权重的朝臣们争论不休。
果然如宁云钊所说,听到这几句话,黄诚没有反驳,皇帝先拍了龙案。
“难道每一个御史弹劾都是挟私报复吗?”他喝道,“荒唐。”
立刻有几个御史站出来对那两个官员反驳一通,黄诚反而不用说话了,嘴边一丝冷笑。
“当然不是每一个。”宁炎示意那两个官员退后,自己站出来沉声说道,“但黄大人与成国公向来不和,人尽皆知,如今前方战事吃紧,黄大人却在后方阻扰,这是要将北地拱手送给金贼吗?”
黄诚白眉一挑。
“这不是我要把北地送与金贼,这是成国公好大喜功才闹出今日北地战事。”他声音拔高喝道,说着又冷笑,“北地如今这般乱,也许正是成国公想要见到的,如此才能显示他对朝廷多重要。”
这话实在诛心!
满朝的人神情都一变。
“黄大人你不要胡言乱语。”宁炎喝道。
“如果不然,为什么这么久都无法克制金贼?为什么放任开德府不理?”黄诚亦是喝道,“距离京城这么近的开德府任凭金人占据,威胁朝都,人心惶惶,他是要吓唬谁,要要挟谁?所以十道诏令,换回他十道拒领,就是拿准了如今没人能动他吧?”
真是诛心!
这简直是给成国公扣上大逆不道谋反的罪名。
皇帝本就忌讳成国公的军权,这种话再说出来……
“黄诚,你其心可诛。”宁炎面色铁青喝道。
“谁心可诛?心不诛,将开德府收回来啊。”黄诚喝道,“将金贼赶出去啊?”
开德府的失守,的确是一道无法回避的事,是攻击成国公最好的武器。
因为这个位置太重要了,也太敏感,除非收复了开德府,否则无解。
殿内一阵沉默。
看着这沉默,黄诚的脸上浮现一丝冷笑。
他正要再接再厉说些什么,门外传来一声急报。
龙椅上的皇帝顿时抓紧了扶手。
这次又是哪个地方失守了?
官员们也神情各异,目光都落在冲进来的内侍高举的奏报上。
“是……”皇帝急急问道。
不待他话出口,内侍已经噗通跪下来。
“陛下开德府大捷。”内侍高声喊道。
开德府。
大殿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愣住了,皇帝也神情怔怔,似乎一时没反应过来开德府是哪里?
“陛下,开德府收复了。”内侍再次大喊,同时俯身在地,呜呜的哭起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开德府收复了。”
开德府,收复了。
大殿里安静一刻,顿时轰然。
奏报被递到了皇帝手上,皇帝激动的看着奏报,朝臣们紧紧盯着皇帝,恨不得也抢过来看是不是真的。
“果真是大捷。”皇帝终于找到开德府大捷五个字,确认不是在做梦,大声说道。
“恭喜陛下。”宁炎第一个躬身叩拜。
其他人也忙呼啦啦的跟上跪下来,在这一片动作中,黄诚的动作格外的僵硬,俯身在地,掩住了阴沉的神情。
几番道贺之后,众人才起身询问具体事宜。
当听说是开德府附近五个屯堡的驻兵所为,朝廷里一阵安静下来,旋即再次哗然。
“就算是五个屯堡,也只有二千多人吧?”
“开德府城不是有三四千精兵吗?”
“以往都是我们五万打对方三万,人数对比悬殊,没想到也有我们二千对阵对方四千的时候。”
听到询问,跟随太监而来的兵部官员向大家介绍事情的经过,先是描述了金兵占据开德府的种种作恶,涂炭生灵。
这些事先前并没有仔细说过,毕竟被人占据的时候说这种事实在是戳心,皇帝也不喜欢听。
看到金兵跋扈百姓悲惨,守兵们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在军头丁大山,王宝,茅十七等人的联合下,决定跟开德府金兵开战。
他们先利用对当地地形熟悉,对出城的小股金兵伏击,并将尸首扔在开德府城前,对金兵造成震慑。
然后利用开德府城的暗道,在一个月黑风先派遣精锐潜入府城,烧毁了军营,趁乱袭击城门守兵打开城门,让聚集联合起来的周兵们冲进来。
又在凭借对府城的熟悉找到了金兵首领詹铁木,合力击杀,金兵就此大乱,或者被杀,或者逃出开德府城。
开德府城就此被收复。
说到这里,将官将一个木匣子呈上。
“这便是金贼詹铁木首级。”他高声说道。
这一番故事听得在场的人心神激荡,似乎亲眼看到,这个过程有勇有谋不急不躁,战事如行云流水。
且不论这场战事是否这么精彩,描述详情的这位文吏文采不一般啊,兵部竟然也有这么厉害的文吏?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好这样的论述?
皇帝更是听得心花怒放,命太监打开匣子,让众人围观金贼首级。
“可见金贼外强中干,我等将士英雄,驱逐金贼指日可待。”宁炎大声说道,一面再次对皇帝施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这一次这样说,听起来就有底气和顺耳多了,皇帝带着笑意点点头。
“是啊,陛下。”黄诚忽的也站出来说道,“这真是可喜可贺,陛下可安心了。”
他竟然也这么说?
宁炎斜眼看他。
皇帝听到他的恭贺,神情更加欣慰。
“只有区区二千将士,又面对城堡坚固,金贼精兵数众,在这种状况下,他们不仅收复了开德府,还斩杀了金贼首领,这是何等的大捷。”黄诚激动的说道,一面对着皇帝再次施礼,“这都是陛下圣明,百姓之福。”
众人便忙再次跟着高喝。
“陛下,这等良将勇士必当重赏。”黄诚说道。
皇帝笑着抬手。
“赏,重重有赏。”他说道。
“陛下,有此等良将勇士。”黄诚接着说道,抬头看着皇帝,神情诚恳,“就算成国公回防,我大周又何惧金贼狂妄,何惧金贼五万大军压境。”
来了!
宁炎面色一沉,心里咯噔一下,就知道这黄诚不安好心。
这下要糟了。
开德府失守,成国公要调回,开德府收复,皇帝反而更有理由调回成国公,这可怎么办?
“陛下……”他忙要开口。
有一个声音也响起来。
“陛下,开德府大捷,正是在成国公的指导下才取得的。”
什么?
这跟成国公有关系?
众人再次愣住,看向说话的兵部官员。
兵部官员神情也有些惊讶,似乎自己说的是理所当然的事,众人的惊讶反而很奇怪。
“奏报上写了啊。”他说道,伸手指向被放置在龙案上的奏报,“丁大山等人正是在成国公的安排指导下,设定了作战计划,一举成功。”
写了吗?
皇帝方才只顾确认那五个字,倒没有看奏章里别的话。
他伸手拿起奏报一字一字的看去,果然出现了成国公的名字。
竟然……
原来……
这样……
“这就上风了。”宁云钊对身边的同僚低声,嘴角浮现一丝笑,“佩服。”
第一百九十五章 问声可识世子爷
哗啦一声脆响,打破了室内的安静。
黄诚看着砸在地上的茶杯,耳边白日里朝堂上的恭贺声依旧未散去。
“到底怎么回事?”他抬起头看着面前站着的男人们,“怎么就跟成国公有关了?为什么我们一点消息都没有?”
一个男人低着头站出来。
“因为不许援助,将开德府隔绝,所以那边的消息比较闭塞。”他低声说道。
“那你这么说,是我自作自受了?”黄诚伸手指着自己说道。
男人吓的忙跪下。
“大人,小的不敢小的不敢。”他连连叩头说道。
其他人则更加屏气噤声。
黄诚深吸几口气。
“说。”他沉声说道。
男人跪在地上应声是。
“就是讲述的那样,丁大山几个人联合起来做的,他们一口咬定是接到了成国公的指示。”他说道。
黄诚冷笑。
“成国公军务繁忙,知道他们几个是谁。”他说道。
这几个军头最多是个总旗身份,整个北地总旗多如繁星,成国公怎么可能知道这么清楚,还知道开德府有暗道。
这些人和事成国公肯定要打听,只要打听就不可能没有风吹草动,就不可能他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到底哪里出了纰漏?
黄诚停下脚。
朱瓒。
“成国公世子可有消息?”他沉声问道。
男人摇摇头。
“暂时没有。”他说道。
黄诚冷笑。
“好爹好儿子,一根绳上的蚂蚱。”他说道,“当然齐心协力。”
抬手一甩袖子。
“朱瓒肯定在开德府,给我掘地三尺。”
屋子里的男人们齐声应是。
……
隆冬的旷野风呼啸,片刻就吹的人透心凉,但开德府城门前站立着密密麻麻的人却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一个个面色发红神情激动。
“城里城外都收拾干净了没?”丁大山想到什么又忙转身问道。
穿着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的不合身的新军袍的王军头瞪了他一眼。
“收拾了八百回了,地皮上干净的能滑倒人了。”他说道,“丁大山你能不能别这么胆小?这人还没来呢,你就吓成这样,等见了钦差和游击将军大人们你别尿裤子。”
这话让周围的人都哄的笑起来。
丁大山面红耳赤的啐了一口,因为哄笑人群一阵涌动,有人又挤着往前站了站。
虽然这动作很细微但还是立刻被丁大山发现了。
“姓茅的,你往后点啊,又抢风头。”他瞪着一个身材魁梧神情冷峭的中年武官喝道。
茅军头哼了声。
“同样是杀敌报国,怎么能叫抢风头。”他说道。
丁大山没好气的要反驳,王军头等人在后捅他。
“来了!”他们声音变调的喊道。
丁大山顿时浑身绷紧,再顾不得茅军头抢风头,抬头看到前方出现密密麻麻的旗牌仪仗,声势喧威。
这场面他们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顿时都不敢说话,神情紧张。
人马来的很快,走得近了可以看到其上写着各种字的旗帜,丁大山也认不全,也顾不得看,只看着眼花缭乱的仪仗在城门前让开,走出安利军中的一系列高官重将,有操守有守备有游击将军。
这些都是他这个小军头往日只可远望的人物,今日都是特意为他们来了。
不止这些将官,还有一个举着明黄圣旨的文臣和内侍。
接圣旨了,名留青史了,丁家祖坟上冒青烟了,丁大山激动的发抖。
“茅铁头参见大人。”
有人蹭的从他身边越过,冲着近前的大人们就迎头叩拜行礼,一面大声的说道。
这孙子!要不是看在他也奋勇杀敌的份上,一定砍死他。
丁大山心里骂着,忙也抢着迎接。
接下来一切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进行,当众宣读皇帝的圣旨,对丁大山等一干八人进行了封赏,升官赐爵,各人的父母子女也皆有赏赐。
看着站在人前傻笑的失态的几个军头,安利军一众将官心里很是嫉妒。
说起来这些人私自行动,他们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结果现在一点功劳都分不到。
如果搁在别的时候怎么也要抢功,但只可惜这次的事意义非凡,开德府对皇帝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并不敢这时候去耍手段,更不敢要挟这几个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军头。
接下来钦差们又慰问了杀敌的兵士们,各有封赏,死去的将士也重重的抚恤,进城之后抚慰了死里逃生的百姓,祭奠了守城而亡的知府等一众官民,热热闹闹哭哭笑笑的直到中午才进了府衙歇息。
丁大山等七人换上了新官袍,激动的在钦差等一众官员面前随侍,所谈所说依旧是怎么痛恨金兵,怎么筹划杀敌,又怎么做到这一切。
“那这是成国公的命令,可有书信来往?”一个将官忽的问道。
丁大山摇头。
“没有书信来往,是成国公派了一个传令兵来的。”茅铁头抢着答道。
“那传令兵传达完消息就回去了。”丁大山不甘落后忙说道。
这将官并没有在意这二人之间的争抢,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那就是说,没有物证,只凭口说了。
口说只要对好了口径,那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钦差等人长途奔来劳累,闲话片刻便更衣歇息去了,丁大山等人还不得闲,被日常半熟不熟的同僚们拉着东问西问,带着嫉妒或者敬佩的道贺。
丁大山等人又开始讲述收复开德府的事,一个不起眼的男人忽的开口打断。
“你们在这里可见过成国公世子?”他阴测测的问,“那位传令兵该不会是成国公世子吧?”
这突然的话让喧闹的大厅顿时安静下来。
男人的视线扫过丁大山几人的神情,他们的神情茫然,没有丝毫的伪装。
“没有。”他们乱乱的说道,“绝不是。”
“我们接到成国公世子的通缉令了,也都下发张贴了。”王军头说道,“绝不可能认不出来,更不可能隐瞒不报,大人明查。”
正因为查过了才问的,男人淡淡的笑了笑。
“金贼已经驱逐,这件事几位大人也要放在心上。”他说道,“免得乱了军务国法,动摇人心。”
丁大山等人忙起身应声是。
……
夜色的降临,钦差等人离开了府城,开德府并没与大肆犒赏欢宴,守城的依旧,哨兵们也各司其职。
丁大山等人走进了一间营房,看着屋子里的老九等人。
“你们明日就要走?”丁大山问道。
“怎么?还要我们帮你们守城?”老九问道。
这人什么都好,就是说话总噎人…不过此时此刻丁大山等人不会对他的态度有任何不满。
“我们只是觉得太匆忙了。”丁大山说道,搓了搓手,面色涨红,“更何况,你们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该得到的自然有地方去得。”老九打断他说道。
这人说话就是这么干脆利索,丁大山只得收起这些客气。
“哦对了。”他忽的想到什么,看着老九,“你认识成国公世子吗?”
“当然认识。”老九立刻答道,“成国公世子那般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卧龙凤雏才貌双全,仁义侠气并存,英明神武的年轻人,谁能不认识呢?”
丁大山等人目瞪口呆。
是不是有点过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女子也可稳如山
“成国公世子在我们北地那是人尽皆知…”
“成国公世子三岁能上马…”
屋子里老九低沉的声音还在继续。
三岁,这都要从小讲起了吗?
丁大山忍不住拭汗。
“老九大哥。”他忙打断,“原来你们跟成国公世子很熟啊。”
老九摇摇头。
“不熟。”他干脆利索的说道。
不熟?不熟你说的这么热闹,跟你亲儿子似的。
丁大山等人再次无语。
“虽然不熟,但成国公世子这样的人谁不知道?他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老九接着说道。
打住,又来了。
丁大山等人忙打断。
“是的,我们也这样认为。”
“成国公世子能征善战的确了不得。”
“我们也久仰大名。”
大家纷纷说道。
“只可惜无缘得见。”老九点点头说道。
他们的身份是有些特殊,不过就算被朝廷和军队视为异端要清除,他们对成国公父子还如此的推崇,可见是真心杀敌的。
“老九大哥,你们是真的好汉。”丁大山诚恳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