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以为该给的都给了,或许良心会好一点,可是王宁安错了,那点可怜的钱,如何能弥补一条人命,尤其是那些善良的百姓,当拿到十贯,二十贯的抚恤,对朝廷感恩戴德,甚至磕头作揖,毕竟以往朝廷从来没有全数发放过。

    可越是如此,王宁安就越感到羞愧不安,以至于回来好几天,他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名义上是处理军务,筹谋未来的战斗,实则是在平复自己的良心……不管是自欺欺人也好,不管是铁石心肠也好,王宁安需要从一个普通人,真正蜕变成一个铁血统帅。

    他花了五天的时间,从房子里走了出来,笑容还是很和煦,跟之前没什么差别,可总是让人有种发冷的感觉,一个眼神,仿佛能穿透心灵,不自觉生出恐惧……“上古造剑师在神兵出炉的时候,要用鲜血祭祀,兵器才有灵性,如今这一场大战,为我大宋添了一位允文允武的奇才,也是天佑大宋啊!”

    王德用苍老的声音传来,王宁安脸色发红,连忙走过来。

    “老将军,你身体没事吧?”

    王德用摆摆手,“一把老骨头,还挺硬朗的,守城这几天,我亲手宰了8个辽寇!阎王爷嫌老夫命硬,不敢要!!”

    王宁安陪着老爷子到了书房,把其他人打发走,屋子里就剩下两个人,相对无言了半晌,王德用笑道:“怎么,心里的坎过去了?”

    “什么都瞒不过您老法眼……人命关天,岂是那么容易放下的,只是不会再干扰我的判断了。”

    王德用满意点头,“那就好,刚刚陛下降旨,询问下一步的方略,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呢?是什么想法?”

    王德用呵呵笑道:“咱们陛下当然是盼着胜利越大越好,杀的辽寇越多越好。只是他也清楚,凡事不能强求,主要还是看咱们的意思。”

    王宁安笑道:“陛下能信重我们,不贪功,肯放权,对我们来说,事情就好办多了。”

    眼下宋辽的态势很明白……耶律洪基调动了差不多7万人马,先是在霸州顿兵,接着分兵去攻打保定军,又被王家反杀,兵败如山倒。

    根据统计,王家军一共砍杀辽兵8000多人,在霸州城下损失3000多人,还有2000人淹死在了巨马河,再加上跑散的,受伤的……辽兵差不多损失在一万五千到一万八千之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拿皮室军来说,一共六万人,这次折损了一万,战力被打掉了六分之一。

    铁林军也损失差不多数量,还丢了两万多匹战马,以及不少的军需粮草,兵器帐篷……辽国的底子可没有大宋厚,这些损失足够伤筋动骨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损失都是耶律洪基的,而耶律重元父子没什么损失,除了新城被王家军洗劫焚烧之外,其余安然无恙。

    这几年的光景,耶律重元父子在通商上面,靠着地利,拿到了很多的好处,现在耶律洪基又被削弱,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小,而这个,正是辽国最大的危机!

    辽主耶律宗真命在旦夕,太子威望受到重创,内有野心勃勃的耶律重元,外有虎视眈眈的大宋,西夏。

    辽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假如此时,大宋能起十万大军,沉着应战,未必不能光复燕云,消灭辽国……奈何,大宋自己也是百病缠身,赢得十分勉强。

    王德用手下的500亲随,眼下只剩下不到100人还能继续作战,其余的不是死,就是伤。霸州三千守军,剩下一千不到。

    王家军三千骑兵,其中一千重骑损失了一半,轻骑损失700,步兵损失2000,另外,信安军,雄州,广信军,全都有损失,总计加起来,也有一万多人。

    最要命的是这次全面动员,整个河北军团彻底烂了,如果不是王家军超常发挥,把辽兵打得稀里哗啦,宋兵非丢人不可!

    五万天雄军,裁撤之后,只剩下一万五,这些人马能不能上战场,还是个问号……眼下别说十万大军,连三万人都拿不出来!

    其中粮草、军械、情报,各个方面,全都是漏洞……哪怕赢了,王宁安回想起来,都是一头冷汗,眼下就是个比烂的时候,幸好辽国更加烂!耶律重元父子拿国家大事开玩笑,假如他们真的和耶律洪基一心一意,全力配合,大宋这一次还真就挡不住……

    稍微分析一下,王宁安和王德用的看法一致,辽兵新败,绝对没有能力进犯大宋,而大宋又没有能力扩大战果,双方还是要议和的……只是这一次的主动权落到了大宋手里!

    “老将军,我提议咱们要以战促和,以战强军,积极争取,要拿到丰厚的战争红利!”

    王德用探着身体,迫不及待道:“说的具体点,到底要怎么办?”

    “很简单,我们要下令各军,轮番出击,进入辽国领土,进行杀戮破坏……以此达到练兵的目的,凡是不堪用的将领,一律撤换,要破格提拔人才,凡是敢战,能战,不拘胜败,只要值得培养,破格提拔……不要怕犯错,就怕不敢战!”

    “这是对外,对内呢,我们要借机宣传战果,激励民心士气,还要趁机招募健儿,把各军的缺口弥补上来。我会向陛下建议,把河北诸军的待遇比照禁军,还要让禁军到河北各地驻防轮训,增加实战经验。”

    王德用抓着雪白的胡须,摇摇头,“二郎,你这个办法只怕不成吧!”

    “老将军觉得哪里不妥?”对老前辈的智慧,王宁安还是愿意倾听的。

    “自从太祖皇帝以来,我大宋就施行更戍法,就是让禁军分驻各地,每三年一次轮换,偏远的地区半年为期,朝廷临时派遣将领指挥……结果呢,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弄得弊端丛生,遗祸无穷,老夫有心上奏陛下,废除更戍法。二郎,你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

    王宁安认真听完,微微一笑,“老将军,您说的都对,可是晚生以为历朝历代的军制,都有一个致命的弊端。”

    “二郎有何高论?”

    “自古以来,我们光盯着选拔将领,却忽视了练兵,结果就是一个名将,带起一支强兵,名将死了,兵就废了,而且兵归将有,又造成了地方割据,唐末的藩镇之祸就是源于此。我认为这个局面要改。”

    “怎么改?”

    “练兵重于练将!”王宁安断然说道:“就拿这次击败辽兵来说,没有任何花哨,墙式骑兵,谁都可以学,只要按照练兵手册,老老实实,不出一两年的功夫,保证能成功,只要将领是中人之姿,脑袋不发烧,不出昏招,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打仗,就能克敌制胜!朝廷把功夫用在练兵之上,自然不用担心藩镇割据,也不用担心战斗力下滑……”王宁安滔滔不断,把自己的构想告诉了王德用。

    老爷子听得目瞪口呆,“二郎,你方才说你们的骑兵无甚出奇?谁都可以做到?”

    “那是自然,我这里有一本练兵手册,正准备进献给陛下呢!”王宁安说着,真的拿出了一本小册子,放到了王德用的面前。

    老将军惊得张大了嘴巴,都能塞进去一个鹅蛋。

    开什么玩笑,练兵之法啊,那可是无上的宝贝!

    江湖艺人尚且不轻易传授看家的本事,京中的将门,许多人家有家传的武艺,有练家丁的妙法,全都敝帚自珍,别说皇帝了,连自家的女孩都学不到,只能传给男孩,这么宝贵的玩意,王宁安居然大大方方拿了出来,看样子还要全面推广,万一所有人都学会了,王家军指什么活啊?

    看出了王德用的惊骇,王宁安很轻松一笑,“老将军,很多事情本来就不难,更不神秘,只是要想做好,却需要下苦功夫,要拿汗水和血水换,很多人不愿意吃苦,才编造神话,自欺欺人。”

    王德用吸口气,深以为然,“二郎,老夫立刻上表,你的这本小册子老夫要送给陛下,在各地推行,务必要整军经武,让我大宋的人马能战能胜!”

    从这一天开始,宋军一扫颓靡,从白沟河到大茂山,长达600里的战线之上,到处都是宋军的身影,各个人马深入辽境几十里,袭击辽国的村镇部落,焚毁草场,抢夺人口……即便遇不到敌人,也可以趁机练兵,“恐辽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跃跃欲试的小伙子,恨不得立刻杀敌立功!

第367章 强国的感觉

    受了几十年恶气的大宋终于挺起了胸膛,朝廷上下,无不欢喜鼓舞,赵祯下令政事堂,将裁军节省下来的300万贯军饷全数留给枢密院扩军,另外他要求三司再拿出200万贯,填补军用。

    哪怕文官集团再心里头别捏,也没法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资源向军事倾斜。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提上了日程,那就是如何善后,辽国攻击大宋,被打得落花流水,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去,以往都是辽国讹诈大宋,这一回也该调换位置了。

    赵祯急需要找一个够分量的舌辩之士,前往辽国,替大宋争取利益。

    “陛下如果不弃,老臣愿意走一趟。”

    站出来的正是醉翁欧阳修,这位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也干了好几年,没怎么弹劾官吏,弄得欧阳修手痒痒的,非要找点事干。

    赵祯一看是他,顿时心花怒放,就没有比欧阳修合适的!

    这位早年去过辽国,又和王宁安亦师亦友,该如何处理辽国的事情,让他去和王宁安商量,自己也免得费心思。

    “永叔,和谈的条件朕就不说了,那小子别朕下手狠,你去找他商量吧!”

    “遵旨!”

    欧阳修领了旨意,顺利成为出使辽国的正使,他辞别赵祯,风风火火赶到了霸州。

    不到一个月之前,这里还是宋辽交锋的战场。

    过了这么久,还留下了许多战争的疮痍,城墙斑驳,西北城角还缺了一块,在城外,有许多新建的土丘,里面埋的都是战死的军民将士。

    一个坟包挨着一个,看得人心不停抽搐,十分酸楚。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打仗从来就是这么残酷!

    不过好在大宋赢了,很漂亮地赢了!

    边关的百姓是最顽强的一群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生死,已经习惯了,能够很快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又重新热情洋溢地活着。

    王宁安竭尽全力,给战死的将士发放补贴,哪怕普通的民夫,也都有赏金可拿。

    平均一户可以拿到20贯,在霸州,这些钱足够开一个小饭馆,或者在街边支一个摊位,卖汤饼馒头,养活一家人。

    另外王宁安把军中受了内伤的战马都挑了出来,这些战马都不能再上战场驰骋冲锋了,但是身体还算强健,拉车耕地,顶得上三五个劳动力,他又从俘虏的马匹当中挑出一些,凑了5000匹战马,送给了雁头寨、田家寨和狼城寨,补偿那些失去至亲的可怜百姓。

    再有一点,那就是俘虏,这次王家军差不多抓了三千多俘虏,足足用两座军营才装得下。王宁安下令,把其中凡是小头头儿都挑了出来,集中在一起,吃好的,喝好的,至于其他人,直接送到了牲口市场,个牛马放在一起,对外出售。

    欧阳修从京城赶来,就见到不少商人,尤其是平县一代的工厂主全都跑过来,围着这些辽国俘虏,挑挑拣拣,讨价还价,老夫子看得直摇头。

    “也就是你王二郎能干得出来这种事情,你不怕御史弹劾啊?”

    王宁安无所谓摊摊手,“随便吧,反正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区区弹表,我早就不在乎了。”

    是啊,王宁安有什么可在乎的!

    从他出道至今,累计的弹劾奏疏不下上千份,别的朝代不知道如何,但是有宋一朝,王宁安绝对是承受弹表最多的一个。

    大宋的臣子要脸,被人骂了之后,就要上书请辞,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哪怕贾昌朝那种货色,也承担不了几十道弹表,就要拍屁股走人。

    唯独王宁安,仿佛弹劾跟挠痒痒一样,一点也不在乎,还从来不上表辩驳,更不会上书请辞……最好玩的是他的官职还越弹越大,尤其是当过财相之后,又接任河间知府,河北东路的安抚使,俨然朝廷大员。

    特别是这次打赢了辽国,功勋卓著,咱王二郎都有了冲击政事堂的资格。

    私下里不少人都暗暗议论,说王宁安是越弹越大的棉花包!

    “那是放屁,老子铁棒槌,才不是棉花呢!”王宁安愤愤骂道。

    欧阳修苦笑了一声,“别管他们怎么说了,你看这战事该怎么了了?”

    “这个容易,让辽国把燕云十六州交出来,自然什么事都没有。”王宁安痞痞道。

    欧阳修气得一顿茶杯,怒道:“你小子正经一点,这种事情辽国能答应吗?你当老夫是白痴啊,就算辽国让出了燕云,我们有本事守得住吗?”

    还真别说,欧阳修没有脑袋发热,就不管不顾,他在路上已经做好了腹案,他觉得辽国能吞下渤海国这个哑巴亏,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吗!”王宁安干笑了两声,他润了润喉,漫不经心道:“我看可以要点岁币!”

    “岁币?你犯贱啊,咱们打赢了,怎么还给……”欧阳修说到这里,老脸通红,不由得呼吸急促,手足颤抖。

    哪怕洞房花烛当新郎官,欧阳修都没这么激动过,他竟然不自觉站了起来,手指颤抖地指着王宁安。

    把王宁安还吓坏了,心说老夫子这是要中风啊!

    “快,快叫太医!”

    “一边去!”

    欧阳修伸手揪住了王宁安的衣服,两只眼直勾勾盯着,“二郎,你给我说实话,能不能拿到岁币?”

    王宁安下意识挠头,结果老夫子狠狠一瞪,他又把手放下了。

    “我觉得应该能拿到,毕竟辽国打败了,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耶律重元已经派人给我通气了,希望能够恢复和平,重元还说了很多好话。我看他是想趁机夺嫡,辽国内忧外患,不得不低头!”

    欧阳修眉头紧皱,陷入了思索,他的手不由得松开,一屁股坐了下来。

    “岁币啊,岁币啊!”

    欧阳修情绪激动,“二郎,你知道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吗?是耻辱!奇耻大辱啊!”欧阳修手舞足蹈,大声怒吼,“我们是什么人,炎黄苗裔,华夏贵胄,天底下最尊贵的一群人!我们也曾有过耻辱,汉唐都曾经和亲,靠着女人换来和平!这不丢人!因为汉唐卧薪尝胆,苦练精兵,终于报仇雪恨,把蛮夷打得落花流水!唯独我大宋,受了几十年的岁币之耻,却无人知耻后勇,国势丝毫没有扭转,军队一天天衰败,看不到报仇雪恨的那一天!假如没法报仇雪恨,我们将成为千古笑柄!成为子孙最鄙视的一群人!”

    欧阳修抓住了王宁安的肩膀,不停摇晃。

    “二郎,你知道吗,老夫听到你们打赢了,老夫是何等欣慰,何等喜悦!耻辱消失了,咱们能挺起胸膛,对天下百姓,都后世子孙终于有交代了……”

    欧阳修喋喋不休,说了非常多,说到他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了……王宁安能感到老夫子的狂喜,其实他也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只要能逼着辽国交岁币,哪怕只有一贯钱,那也是荣耀啊!足以洗刷自从澶渊之盟以来的耻辱。

    大宋上下压抑太久了,压抑的人人没了血性,没了勇气……假如再不扭转,当大宋谁也折腾不过的时候,只能回过头折腾自己,理学大兴也就不可避免了。

    王宁安觉得一个国家的思想其实和国势很有关系,当国势上涨的时候,自然昂扬向上,勇于开拓,程家兄弟的那一套就没了市场……但是国势衰微,怼不过辽人,怼不过西夏,怼不过金人,又怼不过蒙古……只能转过头怼自己,“存天理,灭人欲”也就很正常了。

    既然如此,那这一战,就是大宋走向强国的开始吧!

    王宁安真有点想去辽国,看看耶律洪基的倒霉样儿了……“谁去你也不能去!信不信,只要你出现在辽国,他们保证不惜一切代价,杀了你!”

    不用欧阳修提醒,王宁安也知道,“醉翁,您老还是太君子了,我给你派个助手吧!”

    王宁安想了想,就把章敦找了过来,他手下两个缺德坏蛋,吕惠卿还在辽国呢,这回又把章敦给拉出来了。

    “王先生,还有诸位同窗,请大家放心,我此去无论如何,也要把吉甫兄带回来,哪怕只剩下一具尸体,几根骨头,甚至是一件衣服也好,断不让他枯骨埋异国,魂魄葬他乡!”

    章敦说完,还抹了抹眼泪,仿佛他多伤心一般!

    此时在辽国的南京,也就是幽州城,吕惠卿猛地打了几个喷嚏,晃了晃脑袋,谁他娘的咒自己呢?

    正在这时,两个穿着素纱的西域女子扑了上来,用她们**的身体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