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演义》,他估算过,大宋识字的人超过千万,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买书,也是十万本,一本只赚一贯,也是十万贯!
扣除成本,他至少能拿到五万贯,马场的前期投入足够了。
可是当他询问公孙策的时候,那位公孙先生捧腹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看王宁安的眼神跟看白痴一样!
“难道大宋不保护版权吗?印书不赚钱吗?”王宁安咆哮道。
公孙策擦了擦眼泪,手舞足蹈,告诉王宁安:“印书当然赚钱!可是《三国演义》陛下已经御批了,你想拿着皇帝的字去赚钱?你有这个胆子吗?不怕那些言官用口水淹死你?告诉你啊,包大人在京城的时候,可是敢抓着陛下袖子,喷陛下一脸吐沫的!”
公孙策十分开心,他第一次看到了王宁安窘态,乐颠颠去告诉包黑子。王二郎什么都算到了,唯独没有算到,御批之后,《三国演义》就不同了,需要由大内的书局专门印刷,务必一个字不能错,必须精细无比。
是不是说,印刷之后,就不能赚钱了呢?
也不是,各个书坊还是会出售,只不过缴纳的税款要落到礼部的名下,批注的皇帝陛下拿不到稿费,作者王二郎,自然也拿不到稿费!
暂时失去了一大财源,王宁安十分愤怒,尽管他很清楚,随着《三国演义》大卖,他的名气一定扶摇直上,再说他肚子里还有一大堆的书,日后能赚更多的钱。
但是救急不救穷,眼下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仅仅靠着赵祯的赏赐,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他和老爹去了一趟野狼谷,仔细考察了周围的情况,山谷易守难攻,十分隐蔽,可以作为马场。
谷外有溪流,有草场,最难得地势起伏,可以锻炼马匹的奔跑能力,虽然没法和河套辽东等地相比,但也算是不错的地方。
赵祯赏赐了一百顷荒山,王良觉得还是太少了,根本不够马群奔跑的,他又购买了三百顷,价格不算贵,一亩田只要一百文,三百顷算起来,正好三千贯,赏赐一下子就没了!
王良傻眼了,只好找到公孙策,商量了好半天,总算答应只收一半的价钱,也就是一千五百贯,至于剩下的一半,在一年之内还清,公孙策大方地表示可以不要利息!
“魂淡!”
出了衙门,王宁安跳着脚大骂,老子替大宋养马,你们送我三百顷五百顷能怎么样?真是抠门透了!
不管王宁安怎么抱怨,包黑子和公孙策是不会在乎的,他们一直都很忙。
包拯把崔家的家产变卖,金银宝贝直接解送京城,早已入不敷出的太仓难得来了笔意外之财。
大臣们的过年赏赐都比平时多了一成,连带着禁军士兵也多了500文。
吃人家嘴短,哪怕和包黑子不睦的大臣也不说他什么,甚至有人保举包拯接瀛洲知府,官升一级。
赵祯也很欣赏包拯,只是沧州的乱局还要收拾,暂时被压下来,不过想来很快包黑子就要挪动屁股,换一个新职位了。
在离去之前,包大人是不会给继任者留下麻烦的。
他抓紧时间处置崔家一案,崔钰、崔钟两兄弟勾结辽国,大肆走私,囤积人马,图谋不轨,被判了斩立决。
抢在过年之前,人头落地。
通判杨雄因为崔家牵连,被罢黜官职,责打八十,发配海南充军。这时候的海南可不是后世的度假胜地,而是真正的蛮荒之地,烟瘴之乡,杨雄岁数也不小了,只怕这辈子都没法回来了,只能客死异乡。
其余崔家和杨家的人,也没有什么客气,或是充军,或是卖入青楼,或是被贬为奴。总而言之,是从天堂落到了地狱。
……
崔家落到今天,王宁安也算是半个罪魁祸首,不过他却没有什么负罪感。毕竟各个时代的法则不同,崔钰罪行累累,祸及家人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最重要的还是赚钱大业!
王家眼下有了几个来钱路子,首先就是海丰酒楼,经过王宁安的培训,向好已经能熟练掌握炒菜,小毛子几个也突飞猛进,沧州地处边疆,民风剽悍,不像京城满是达官显贵,菜肴务求实惠量足。
红烧肉,酱大骨、炖羊肉,是海丰酒楼三大主打菜肴,不光城中的百姓,就连厢军的军头,牢城营的营头也会经常光顾,生意很不错。
每个月大约能赚200贯左右。
至于起家的面条生意,已经从海丰酒楼剥离出来,专门在酒楼对面成立了一家平价面馆,三间门脸,两间摆放着桌子,供食客吃面。另外一间出售半成品,百姓可以买加工好的面条,还有羊油酱包,蔬菜可供选择。
面馆针对平民百姓,还有乡下的农民,吃面的人很多,赚的钱很少,每月只有区区十几贯钱。
向好甚至建议把面馆关了。
不过王宁安拒绝了。面馆赚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面馆每天要采购十几石白面,还要请二十个送面的伙计,能解决村民粮食外销还要年轻人就业的问题。
哪怕是赔钱,王宁安也要撑下去的。
更何况有了平价面馆,才有海丰酒楼的名声,二者相辅相成,人要是忘了本,只想着赚钱,离着倒霉也就不远了。
扣除这两块,就是猪肉和豆油生意,眼下土塔村几乎家家养猪,最少也有十头,按照王宁安估计,再有半年,土塔村的肥猪陆续出栏,每个月能增加300贯收入。
炒菜流行起来,豆油卖得越来越好,而且豆油能够长途贩运,邻近州县的商人都过来购买。看样子会比猪肉还要好赚,每月500贯是最好的。
算来算去,几样加起来,一个月有上千贯。
看起来不少,可是架不住花销大啊。
眼下王良建立的弓箭社已经有了一百多人,特别是知道王家得到御笔之后,十里八乡的年轻汉子都涌来了,如果不是王良定下严格标准,人数都会超过三百。
可即便只是一百多人,还不用给军饷,但是大家伙一起训练,供一顿饭是应该的吧!练功的汉子都能吃,一个人顶两三个。幸好王家养了猪,猪头、猪爪、猪下水,就能满足一个个庞大的胃口,换成别人非被吃穷了不可。
人还好说,最要命的是那些马匹。
赵祯赐了五十匹,从崔钟手里弄到三十几匹,加上六匹宝贝的北地马,一匹马每天的草料顶得上三个人。
而且北地马要喂精饲料,干草、豆饼、骨粉、蔬菜……为了增强繁育的能力,一顿还要给二十个生鸡蛋!
等以后产下小马,那花费就更是天文数字!
必须要多赚钱了!王宁安暗暗告诫自己,他突然想起,外公还留下一个茶馆没有收回了呢!
“湘儿,宁泽,哥哥带你们听书去!”
王宁安招呼着两个小家伙,一起向茶馆杀去……
第55章 茶馆发威
短短几个月的功夫,王家也算是脱胎换骨。
王洛湘虽然是个女娃娃,也要跟着白氏学习女红认字,至于王宁泽,小家伙要跟着老爹练武,起早贪黑,小脸蛋都晒红了。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天休息,跟着哥哥出去玩,王宁泽兴奋地拍巴掌。
王宁安给弟弟找了件淡蓝色的箭袖,明艳的色泽,配着好看的脸蛋,显得越发鹤立鸡群,骄傲得像是小公鸡。有些家长总喜欢贪图方便省事,弄些蓝黑色、土黄色的衣服,把好好的孩子打扮得和小老头似的,王宁安觉得非常不可取。
他牵着光鲜亮丽的弟弟妹妹,出了家门。
一路上不断有人热情打招呼,和以往果然不同了。卖糖人的主动塞给他们大凤凰,卖枣子的塞了一把大枣。两个小家伙礼貌接过来,王洛湘会从弟弟肩头的钱袋子拿出几个铜板,王家的孩子是从不白要别人东西。
“安哥,你一定要收下,要是给钱,我可和你急!”
一个少年货郎拿着两串红彤彤的冰糖葫芦,送到了他们手里。
这个少年在几个月之前还是一名小乞丐,当初海丰酒楼开门,出售廉价的羊骨汤,就是他第一个来买的。
后来每当他要到了铜板,就会来喝汤。渐渐熟悉了,就算没有钱,他帮着招呼客人,搬运东西,也会送给他一碗带着骨头的汤。
向好有心留下他,可当时酒楼并不缺人,王宁安知道后,就把小乞丐叫到了后厨,交给他熬糖之法,还借给他两贯钱。
钱不多,小乞丐买了三十斤山楂,五斤糖,制作了竹签,绑了草把。
在实验三次之后,他终于熬出了粘稠的糖浆,学会了沾糖葫芦,正好赶上了寒冷的冬天,小乞丐扛着草把,上面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好看好吃,酸酸甜甜,冰糖葫芦迅速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食品。
小乞丐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两贯钱还给了王宁安,他还用钱吧自己从里到外,洗得干干净净,穿上了崭新的衣服,还弄了件老羊皮袄。
走街串巷,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了。
……
王宁泽和王洛湘啃着冰糖葫芦,跟着哥哥亦步亦趋,来到了祥云茶馆。
这就是外公留下来的产业,王宁安背着手看了看,见往来的人群不在少数。他随着大家走进了茶馆。
在一处靠窗户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壶茶水。
要说王宁安最讨厌的东西,恐怕非宋代的茶叶莫属了!
也不知道哪个倒霉催的,竟然想出了如此暴殄天物的方法!
后世喝茶,务求茶叶完整,宋人不一样,非要把好好的茶叶制成茶饼,喝得时候烤糊了,再碾成岁末,好好的茶叶变成高碎了,倒入热水冲泡,还要加入生姜、盐,蒜,甚至橘子皮……光是想想,就知道有多重口味了。
王宁安只是让伙计把茶叶碾碎,冲泡起来,勉强有些普洱茶的感脚,至于别的东西,是断然不会加的。
他又要了四碟点心,两个小家伙乖乖坐着,闷头吃东西。
没有多大一会儿,鼓声响起,有女子款步走上舞台,立在茶馆的中间,只是一亮相,就有无数人叫好。
王宁安也顺势看去,却脸色一变。
台上的女子,不到三十的模样,不算年轻,但是打扮修饰得极好,穿着近乎唐代女子,大胆奔放,胸前白如嫩藕,好大一片,不少人从她上来,眼睛就没有转移过。
女子一举手,一投足,都透着十足的媚态,杏眼含情,桃腮带笑,微微欠身子,冲着所有客人施礼。
“小女子接着讲《莺莺传》,话说这崔姑姑一心想着张生,想的是茶不思,饭不想,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凄凄凉凉……”
甜腻的声音响起,她故意卖弄,一颦一笑,引得客人口水长流。
尤其是她不厌其烦,把崔莺莺如何勾引张生,描述的是惟妙惟肖,配合她的语气和神态,活像一只令人作呕的母猫。还不时搔首弄姿,拿眼神挑逗下面的客人,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
丑态百出,垂涎三尺,宛如群魔乱舞,不成样子。
王宁安怒火冲天,他万万想不到,茶馆竟然会堕落到这个地步!
王宁安不是个清高的人,他也知道有些事情禁止不了。可问题是王家刚刚得了御笔,全家正在努力往上冲,祥云茶馆有王家的股份,用的又是王家的土地,外人肯定会以为王家为了赚钱,如此下作无耻,这不是败坏王家的名声吗!
“不要说了!”
王宁安怒喝了一声。
台上的女子愣了一下,随机咯咯笑起,“呦,是个小哥,是心疼姐姐了,还是想要姐姐心疼你啊?”
女子耍俏的一眼,顿时引得所有客人放声大笑,有几个粗鲁的军汉就笑道:“原来是个雏儿!他哪里懂得心疼人啊?还是让哥哥来吧!”
“哈哈哈,哈哈哈!”所有人放声大笑。
王宁安的脸彻底黑了,他猛地抓起茶杯,照着女子就打了过去。
“没脸的东西,无耻的贱婢,还不滚下去!”
女子躲之不及,正好被砸中了脑袋,血一下子就留了出来。她像是疯了一般,大喊大叫,不少客人不干了,撸起胳膊,要找王宁安算账。
可有人眼尖儿,认了出来。
“别动,他是王二郎!”
此话一出,那些军汉就好像中了定身法,一动不敢动,甚至有人悄悄后退。别人不知道,刚刚得到御笔的王家,谁能不知!
早就听说,王家父子,一个武力惊人,一个智谋超群,都不是好惹的。
听到了哭喊之声,何掌柜的早就跑了过来,抬头看到了王宁安,连忙迎上来,干笑道:“原来是二郎来了,有失远迎。这个月的钱我三天前就送去了,没收到?”
“收到了。”王宁安点了点头,指着女子,怒道:“这是怎么回事,几天没来,茶馆改了青楼!你真是做得好买卖!”
“臭小子,你说谁呢?”女子脸上带着血,张牙舞爪,就要找王宁安算账,何掌柜立刻拦住了她。
“瞎了眼了,连王二郎都不认识了?”
斥责了女子,何掌柜的陪着笑脸,“二郎,你也是做生意的,穷则思变吗,我看没什么!”
“不,我看问题大了!”
王宁安断然说道:“我们王家做生意,从来都是堂堂正正,每一个铜子都带着血汗,挣得坦然,花得硬气!弄这么个妖精,是想败坏我们家的名声吗?”
王宁安义正词严,掷地有声,不少捧臭脚的茶客都脸上微红,不自觉低下了头。何掌柜还不肯认错。
他微微哂笑,“二郎,这也是没法子,你会写话本,可是你把《三国演义》卖给了韩蛤蟆,放在四海茶馆说了,四海茶馆和我们祥云茶馆对对头,放着自己人不帮,帮外人,我们也是没办法,不能喝西北风不是?”
这丫的还振振有词,王宁安当然不想便宜外人,可问题是你何掌柜算是自己人吗?自从拿大泉当十应付老娘之后,王宁安就对何掌柜一万个不放心,哪里会把韩蛤蟆请过来。而且他之前派小毛子过来,已经把何掌柜的手段查清楚了。
王宁安心里头有数,他突然迈步走到了台上的桌子前,猛地用力把桌子举起,向下一砸,桌面被震裂,从里面滚出无数的铜子,落得满地都是。
何掌柜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
“这么多钱,不至于喝西北风吧?”王宁安轻蔑道。
第56章 我真是来刷声望的
把桌子摔开,里面的玄机终于露了出来。原来桌子下面是抽屉,每天说书的收入会从桌面上的孔倒进去,圆孔只能进铜板,没法伸进去手,抽屉锁好,每晚打烊的时候,何掌柜和账房一起拿着钥匙,打开锁头,清点一天的收入,登记造册,每月有一半分红要交给王家。
白氏之前几次来突袭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可一个月的分红加上房租,就是不到五贯钱。
奥妙就是在抽屉里加了一道隔板,这样倒进去的钱有七八cd被截住了,拿出来只有区区两三成而已,分到王家手里的钱就屈指可数了。
想想也知道,哪怕是不赚钱的平价面馆一个月还能有十几贯,五贯钱就是拿人当猴耍!
王宁安让小毛子观察过茶馆的客流和收入情况,因此猜测出肯定有鬼,他来喝茶的时候,假装着从台前经过,推了一下桌子,发现沉重异常,就想到了里面可能有机关。
“何掌柜,这是怎么回事?”
王宁安黑着脸问道。
何掌柜拧眉瞪眼,吓得不轻,可是他眼珠转了转,突然哀叹道:“二郎,既然你看到了,我也不瞒着。做生意不易,衙门口的官差天天过来检查,看看茶馆赚多少钱,然后上缴朝廷。我要是不耍一些小人手段,光是重重赋税就能把茶馆压死。我这是对外不对内,官府的差役胥吏有多厉害,大家伙都有所耳闻。”何掌柜委屈巴巴说着,还看了看王宁安,哀叹道:“二郎,你年纪还小,这些事情未必清楚,是不是让令尊过来,我和他说?”
言下之意,你是个小屁孩,我懒得搭理你!
在场不少茶客也被何掌柜说动了,纷纷出言帮腔。
他们的朴素印象里,官府差役永远都是可恶跋扈,欺压老百姓的,做生意不容易,耍些手段也是应该的。
可是王宁安心里有数,何掌柜根本是欺负他年幼无知!
大宋虽然商业发达,税收占财政比例冠绝古代,但并不能证明宋代商业负担沉重,恰恰相反,是其他朝代商业税收太低了!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应该收上来的都没有收上来,所以才把大宋凸现出来。
“何掌柜,海丰酒楼上个月缴纳赋税八十贯五百文,不差一丝一毫!王家清白做人,老实经营。陛下在不久前赐下御笔世代忠良!王家上下秉承祖先教训,感怀圣人勉励,不敢说一心报国,也要做到问心无愧。经营纳税,是每个人的本分。看到差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