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将门-第6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你有什么好经验,好主意,都告诉孩儿一点,孩儿也好发扬光大……”

    “别做梦了!”

    文彦博老脸铁青,猛地一挥手,粗暴地打断了文及甫的话。

    “蠢材,你这是要坐冷板凳了!”

    文及甫一愣神,不解道:“爹,这次明显秦王是偏向军方的,而且理学势力受到重创,以后在议政会议,做事就容易多了,相应的,权力也就……”

    “你做梦去吧!”

    文彦博气呼呼道:“你真是傻蛋!就算王宁安偏向军方又如何,你能代表军方吗?”

    这句话太有劲儿,也太不留情,直接把文及甫怼得哑口无言!

    别以为随军出征西域,立了点功劳,就能理所当然,成为军方代言人了。眼下军方有份量的,无非是两种人,一个是狄青,慕容轻尘这些实力派,从收复燕云开始,人家就功劳泼天,谁也撼动不了。哪怕退下来,那也是天然的领袖,振臂一呼,八方云集。

    还有一派,那就是军官团,这些人年轻,气盛,全都出自皇家武学。

    目前随着第一派人物退下去,军官团必然去接掌军中大权,而军官团的头子是王宗翰,不是你文及甫!

    “王宁安真是一肚子花花肠子,他不给你兵部尚书,那是报复为父!塞进议政会议,是把你给架空了。”老文气哼哼道。

    “爹!姓王的不能那么无情啊!我,我们还是亲家呢!”

    “算了吧!”老文白了他一眼,“要不是亲家,早就把你拿下了,你给我说实话,你和司马光,还有理学的那帮人,有没有联系……这些波折里面,你到底掺和没有?”

    “没有,绝对没有!”

    这已经不是一次了,文及甫立刻对天发誓,“爹,作死的事情,孩儿是不会做的。”

    “不管做没做,你给我记住了,现在到了议政会议,就老实夹起尾巴,给我装孙子,当摆设,你要是多说一句话,多招惹一个人,多一点小心思,没准脑袋就没了!”

    “啊!”

    文及甫被老爹说的心惊肉跳,“爹,至于这么严重吗?”

    “我告诉你,比这还要严重!”

    老文长长出口气,“你让人去看看,是不是有人来了?”

    文及甫也不明白老爹的意思,急忙下去询问,果然,有人报告,说是有个青衣小帽的,在外面等了一会儿,一定要求见文相公。

    “爹,外面的人是谁?”

    “还能有谁,司马君实呗!”

    “什么?他怎么来了?”

    老文轻笑了一声,“他卷入那么深,想脱身都脱不了,为父料定,他一定是被王二郎的这一手吓坏了,想跑老夫这讨个主意,或者是跟老夫联手,一起和王宁安斗!”

    “爹,你老答应,还是不答应?”

    “答应个屁!”

    文相公都爆粗口了,“为父是被王宁安算计了,一肚子怨气,但是为父不傻,我折腾了这么多年,最成功的事情不是出将入相,不是起起落落,屹立不摇,而是我没有被任何人绑住!我也一把年纪了,没必要替司马光火中取栗……你也给我听好了,他们那边,理学那边,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人,不管是谁,找到了你,都给我装怂,最好让所有人都忘了你,这样才能活下来!“

    老文眯缝着眼睛,微笑着说道:“只有活下来,才有希望,或许斗不过王宁安,但一定要比他活得长,这也算是赢了!”

    ……

    司马光等在文府的外面,足足半个时辰,老文愣是没有见面!

    他扬天长叹!

    真不愧是大宋第一的老狐狸,太狡猾了!

    他不出头,凭着自己,能行吗?

    眼下大势都在王宁安手里握着,连点反击的点都没有,随着理学的名额被稀释,就连议政会议都要失守,如何是好啊?

    司马光没有主意,挖空心思,也找不到破局的办法……王宁安却是快刀斩乱麻,在新的议政会议出炉之后,王宁安立刻赶赴议政会议,第一次以首相之尊,阐发了下一个阶段的施政重点。

    王宁安连着5天时间,和各地的议政卿,各个行业的议政卿,进行了交流。

    别看大宋的朝堂乱糟糟的,但是民间活力极强。

    这一次新选入的议政卿,多数来自民间,来自各个行业,他们对朝局的了解也不多,也没什么复杂的算计,见到了王宁安,提到的都是实打实的问题。

    比如在工业和科技领域,许多学者都认为新技术,新科技的支持不够,蒸汽机已经普及,但是蒸汽机本身有很多弊病,已经到了瓶颈,必须找到更好的动力,才能推动工业继续向前。

    他们一致提到了内燃机。

    虽然内燃机被列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但是内燃机的研究,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开始了,还取得了不小成果……大约在六七年前,大宋的工程师也发现了燃料和空气混合,能直接获取动力。

    这些年他们一直在研究,内燃机的初步模型已经有了。

    但是碍于经费不足,加上生产蒸汽机的工厂排斥新技术,内燃机的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

    王宁安着重记下来这一条,更多内陆地区的省份,则是强调他们的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民生几乎没有改善。

    还有一些企业的议政卿,则是认为融资困难,银行根本不愿意帮助他们。就有人大声疾呼,“银行贷款,完全以获利和安全为最高标准,他们宁可把钱借给大企业,或者拿去圈地,投资金融。银行家,大企业,和金融市场,他们又是紧密相连的,等于钱在自己人手里赚了一圈,根本没有滋养工业体系,更是和普通百姓隔绝……不要忘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解决了七成以上的就业,他们的生存与否,决定了千千万万普通人家的幸福,朝廷一点措施都没有,实在是让人寒心……

    吕惠卿,章,还有几位相公,都跟着王宁安一起去听取意见,越听他们老脸越红,越听越冒汗。

    乖乖,还有这么多事情没做好,就想着享受太平盛世了,真是羞愧欲死啊!

    王宁安沉着脸,没有多说什么,但是谁能不明白,大家伙只能不停反思,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

    等到听完了大多数的人意见之后。

    王宁安召集议政卿的全体会议。

    “这几天受到的冲击不小,我们面前的困难非常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王宁安声音洪亮,大声道:“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大家都希望朝廷做得更多,但以目前朝廷的收支水平,根本没法顾及这么多,老百姓常说,一文钱憋倒英雄汉。眼下我和政事堂诸公,也差不多是这样。”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了一阵善意的笑容。

    王宁安转而严肃道:“我发现大家伙意见最大的,就是金融系统,这么多年,我们对金融的调整,不可谓不大,但距离大家的要求,却越来越远……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我深思熟虑之后,认为症结就是认识不足,金融不单纯是个追逐利益的商业行为,更有着巨大的社会功能,如果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金融就会变成食人的怪兽!”

    “可问题又出现了,商人主导金融,怎么能不追逐利益?杀头的生意有人做,亏本的生意没人做真正能干亏本生意,为了长远考虑,先苦后甜,就只有朝廷!”

    王宁安脊背笔直,声若洪钟。

    随着谈话的深入,在场的所有人都变了颜色,有些人是欢喜,有些人则是惶恐不安,怕什么来什么……王宁安直接亮出了底牌。

    “我的意见是,要逐步将银行系统收回朝廷所有……以往朝廷也曾入股,这一次要把股份提高到7成以上,重点银行要达到百分之一百!银行的管理团队,必须从朝廷派遣,要执行朝廷的意志,上下一心,如臂指使。”

    “针对一些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不光要给财政支持,还要给利率和贷款的扶持,在利益和责任面前,银行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只是银行,包括交通,教育,能源,邮政,饮水,食盐……凡是关乎民生利病,朝廷都要有支配调节能力!这是不容更改的底限!”

    “这也是我下一个阶段执政的重点所在!”

    王宁安讲完之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沉默,突然,不知道谁带头站起,响起潮水一般的掌声,久久不息。

    几乎与此同时,理学中人,数十名倾向司马光的议政卿,以及金融势力掌控的人员,还有代表海外殖民地的议政卿,纷纷站起,气得鼻子都歪了。

    这帮人愤而离场,表示强烈不满!

    “呵呵……你们有什么招数,只管来吧!本王都接着!”

第1129章 王宁安的手段

    王宁安在议政会议的谈话,无疑是投下了一颗巨石,甚至是把泰山扔到了宦海,掀起的涟漪可想而知,只是风波太大,好多人居然反应不过来。

    倒是王宁安,一切都有了筹算,他把政事堂的几位相公,也就是自己的徒弟们,都叫了过来。

    “眼下大宋的问题有多少,我不多说,你们心里有数……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要构建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只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光手里要有权力,还要掌握资源,控制金融,能主导关键的产业,一句话,我们要有强大的力量!没有力量,就没法维持基本的公平!”

    老师的话,堪称真知灼见,几个人频频点头。

    “但是……”王宁安话锋一转,“这么多资源握在手里头,我们能不能支配好?会不会出现营私舞弊,贪墨害民的情况?一旦有了任何的问题,最终的责难都会落到政事堂,落到你我师徒的头上,该何去何从,你们可曾想过?”

    吕惠卿立刻站出来,“当然想过,进厨房就不要怕热,拿了权力,就要肩负责任。说到底,要严格吏治,强力肃贪,取信于民!”

    章也说道:“吉甫兄所言是除弊,还要兴利,要挑选能干的官员,把权力和资源给他们,就必须做出成绩,给百姓,给朝廷满意的交代。”

    剩下几个人,也纷纷开口,基本上把需要注意的都说了。

    “话谁都能说,关键是怎么落实,你们要有方略。”王宁安告诫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立刻下去,分头准备,务必要打好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徒弟们下去,王宁安只留下了吕惠卿和章。

    “吉甫,子厚,你们知道我的意思吗?”

    吕惠卿迟愣一下,“还是请子厚兄先说吧!”

    “先说就先说!”章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师父此举简直是刨了无数人的祖坟,他们能不反击吗?我们不但要把事情落实下去,还要防备着明枪暗箭,当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子厚说得很对。”王宁安凝重道:“敌人的反击很快就会来到,没准此刻已经发动了,事情可以让下面去办,你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惕,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两个人一起点头。

    “对了,你们给我听着,到了这时候,一切以大局为重,哪怕是我们的人,如果互相内斗,也绝不宽待!”

    “明白,请师父放心。”

    王宁安交代下去,师徒三人都进入了战斗状态。

    还真别说,就在王宁安谈话之后,当晚的报纸就大肆报道,疯狂传播,各种声音一下子冒了出来。

    更为可怕的是金融市场的动荡。

    当听说要将银行收归朝廷所有,以大宋储蓄银行为主的银行股顷刻之间狂跌不止,到处都是抛售的人群。

    他们根本不相信,朝廷能办好银行。

    很多评论员更是直接断言,朝廷的亏空巨大,这是一轮公然抢劫,比起山大王还不如,不趁现在逃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只会被朝廷连皮带骨,一起吞掉……话是够惊悚的果然有很多人被吓到了,银行外面堵满了闻讯而来的人群,他们都是来提取存款的。

    挤兑的储户,人山人海,不停拥挤,拼命嘶吼,随着人群越来越多,简直比恐怖的春运还要严重十倍百倍。

    “子瞻兄,他们动手了!”

    无官一身轻的慕容轻尘,主动约请苏轼出来吃烧鸭子,两个人在雅座向外眺望,街上都是匆忙的人群,每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惶恐。

    民心不安,秦王这是要干什么啊?

    “为政不是要安抚民心吗?如此扰民之策,合适吗?”

    大苏呵呵一笑,“我说慕容,你在议政会议,不是专门和文官作对吗?怎么这时候,为文官考虑了?”

    “什么叫为文官考虑,我这是为了百姓!”

    苏轼摇摇头,“慕容,你说我姐夫这一次要收上来的行业都有什么?”

    “我看过简报了,有交通、金融、教育、饮水、能源……总而言之,都是跟民生息息相关的。”

    “说得好!”

    苏轼看了看,就指了指外面的蒸汽小火车。

    这是眼下西京比较热门的出行方式。

    作为一个庞大的城市,如何有序运行,可是非常考验才智的,哪怕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庞大到一定程度,也会变得相当可怕。

    就拿洛阳来说,近些年工业快速发展,每天都有大批的工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工厂,劳作一天之后,再度返回。

    如何能让工人准时到达?

    靠着以往的四轮马车么?

    不成,四轮马车的运载能力太差,而且容易拥堵,且价格高昂,不是普通工人能承受的。

    蔡京担任洛阳知府的期间,就引入了蒸汽小火车,他在道路上划出了专用的车道,加装简易铁轨,安排蒸汽小火车在上面行走。

    这些小火车速度不快,但是运载能力惊人,一节车厢能挤几百个人,5节车厢就能运走上千人。

    虽然拥挤,虽然很不舒服,但是便宜,快捷,深受工人喜欢,甚至许多市民也都通过蒸汽小火车出行。

    “慕容,你说,假如是急着上工,有人把票价提高,你会不会坐车?”

    “这个……按照我的脾气,估计会把售票员揍一顿,送去法办。不过换成普通工人,应该会勉为其难,认倒霉吧!”

    大苏点头,“没错,这就是我姐夫要铲除的弊端。”

    “愿闻高论!”

    “算不得什么高论,这样的例子多得是,就说这千百年来的食盐,因为任何人都离不开,所以施行盐铁专卖,就能最大限度榨取百姓的财富。我们希望老百姓过得好一点,除了支付生活必须之外,还能有点结余,能让一家人安安心心过日子,假如食盐盘剥一点,饮水盘剥一点,粮食一点,出行再来一点……这些都加起来,积少成多,就是个庞大的支出,而又不得不花,负担如此沉重,老百姓又怎么会过得幸福,民怨沸腾,也就难免了。”

    慕容何等聪明,他只是心思不在这上面,经过苏轼的提点,立刻懂了。

    你把交通给了商人,商人追逐利益最大化,一定会拼命提高票价……老百姓有能力拒绝吗?

    当然不成了,因为出行和看小说不一样,没法自有选择的。你不喜欢看将门,可以看首辅,不喜欢看首辅,可以看悍明(嘎嘎……)。道路就那么宽,车道就那么多,车次就那么几个,不坐不行!

    因为天然的垄断,一些行业根本不可能充分竞争,老百姓吃亏,也就在所难免了。

    “蒸汽小火车从建立之初,就是洛阳府衙在主导,正因为如此,城市的大都数角落都能通车,而且全市票价一样。试问,交给商人,他们会怎么干?不挣钱的线路就停了,挣钱的线路就拼命提高票价,慕容,你说这样行吗?”

    “当然不行!”

    慕容总算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区区出行就有这么大的文章,其余能源啊,教育啊,金融啊……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秦王要收归朝廷所有,绝对是英明睿智,这么做,真是太对了!

    “我,我开始崇拜秦王了。”他认真说道。

    苏轼很臭屁,“崇拜我姐夫的人多了,加上你一个算不了什么。

    只是得意之后,苏轼很快忧心忡忡。

    “瞧见没有,我姐夫刚刚有所行动,人家就抢先出手了,制造恐慌,煽动百姓,挤兑银行,瘫痪金融……他们玩的可是够顺溜的。“

    “哼!”

    慕容不屑道:“这有什么难的,直接下令,让百姓归家,清点银行存款,偿还百姓也就是了。”

    苏轼一听,都苦笑起来。

    “要是像你这么干,大宋朝立刻就完蛋了。”

    “那要怎么干?”

    “还是那句话,慢慢看戏吧!”

    这场戏没用太久,从第二天开始,挤兑的人越来越多,长长的队伍,排出去好几里远,有人干脆晚上就没走,直接露宿街头。

    而且这种恐慌,从洛阳蔓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