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嫌你说话不中听,而是嫌你说话时不长眼不长脑子,何家是大户人家,怎么就养出这样的女儿?
罗锦言当然也知道了。
三太太都能有自己的眼线,这里是明远堂,她不知道才叫奇怪。
她倒是觉得何氏还不错,自己不聪明,可也不会自作聪明。
只是夹在中间怪为难的。
于是又过了十几天,她和秦珏商量之后,亲自给何家老祖宗送了帖子,请亲家太太带同几位小姐一起来喝满月酒。
这是专门给何家女眷送的请帖,不同于秦家送的正式帖子,何家老祖宗见了,心里便一动。
秦家大奶奶单独送张请帖过来,是什么意思?
还特意说让带几位小姐一起过去。
难道是没相中何药?
何家老祖宗很不高兴,如今何家所有没定亲的姑娘里,何药身份最高,长得也好,人也爽利,比起去年嫁进秦家的何氏要强得多,老祖宗很看重这个重孙女。
她让人把何氏叫回何家老宅。
何氏没成亲时,也就是逢年过节才能来老宅,老祖宗对她而言,就是天神一样的人。她娘家那一房向来不受重视,老祖宗看她的时候,就像看个透明人。
现在听老祖宗问起秦家长房对何药的态度,她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三太太和大奶奶也没说什么啊。
她嗫嚅了好一会儿,也没说出子午寅卯,老祖宗看着就烦,把她又打发走了。
何氏前脚走,何药后脚就去见了老祖宗,说何氏如何如何窝囊,在秦家如何如何没有面子。
老祖宗气得七窍生烟,把何氏的爹娘叫过来又是一通臭骂。
何氏听说后,哭得两眼通红。
秦瑛见了有些奇怪,好端端地这是怎么了?
何氏不敢说自己是在娘家受了委屈,只好搪塞过去。
她回到自己屋里,一边抽泣一边做针线,这是她给豫哥儿和元姐儿做的小衣裳,她很喜欢这两个孩子,总是趁着没人注意时摸摸他们的小脸蛋。
她知道他们不缺衣裳,自己的针线也比不上那些绣娘,可她就是想给他们做,她在娘家时,家里日子拮据,弟弟妹妹的衣裳都是她做的,论起给小孩子做衣裳,她还真有一手。
到了豫哥儿和元姐满月的那天,何家老祖宗没有和她打招唿,就派了长房二太太带着五位何家小姐,连同何药一起,去了九芝胡同。
何氏看到前唿后拥的这一群人,惊讶地张大了嘴。
她的乳娘气得直踩脚,老祖宗这分明是在打三奶奶的脸啊,哪有娘家来了人,她一个做姑奶奶的却不知道的道理,秦家嫡长孙和长孙女的满月里,京城里有头有脸的来了大半,就连几位阁老,也都有贺礼送过来,庄阁老和霍阁老,还都派了家里的女眷过来,老祖宗这样做,是想让人人都知道,何氏在娘家有多不受重视吧。
罗锦言微微一笑,什么都没说,却当着何氏的面,把那两身小衣裳给孩子们比了比,立刻便有女眷夸奖何氏的针线好,还有人凑趣地请她画花样子,何氏的尴尬这才没有了,酒席上把摆在面前的一碟子海参烧鸽蛋吃个干干净净,把坐在她旁边的秦瑜看得眼睛都直了。
何家对她不好就不好吧,她嫁过来了,已经是秦家人,她又不想和大嫂争个短长,所以阿药说得都不对。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二六章 出月子
出了月子才半个月,罗锦言的小日子就来了。
她的奶水不多,一个孩子也喂不饱,更别说两个了。好在两位乳娘年轻力壮,奶水充足,两个小家伙虽然不胖,但都很结实。
他们长得很像,但稍大一点区别就很明显了。
豫哥儿遗传了罗锦言的剪水双瞳,元姐儿的眼睛却是略显多狭长的内双,像极了秦珏。
豫哥儿的眼睛,既不是杏眼也不是桃花眼,那微微上挑的眼角,又大又深的双眼皮,根根分明的长睫毛,长在罗锦言的脸上已是明媚如水,现在到了小小婴儿的脸上,那就是漂亮得不像话了。
但凡是见到豫哥儿的妇人,都要说上一句:“这孩子漂亮成这样,长大后不知哪家姑娘要被他哄了去。”
心里却都会不由自主地在想:男孩家长成这样,这不是个祸害吗?
可明远堂的丫鬟们却喜欢得不成,整天往豫哥儿乳娘身边凑,趁人不注意,摸摸豫哥儿的小脸蛋,有胆大的,甚至还凑上去亲一口。罗锦言听说以后,早早地给两个孩子定下了身边服侍的人,这样一来,除非是她屋里的人,别人就很难近到孩子们身边了。孩子还小,有人亲近当然是好事,但若是哪个心怀叵测的,借机做坏事怎么办?
相比万人迷哥哥,元姐儿就显得不是那么引人注目了,她也很乖,不爱哭闹。同样是吃饱喝足,豫哥儿非要让人抱着走来走去,有时还要到廊下看看小鸟儿才肯罢休,若是不依他,他就哭个地动山摇;才能元姐儿却是吃完就睡,从来不用哄。
按理说双胞胎性格也会很相像,可这两个分明是不一样,罗锦言为此很得意,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哪如各有千秋有成就感?
待到她的小日子过去,那点可怜的奶水就渐渐没有了。她很是郁闷,好在是重生在富裕之家,若是生在贫苦人家,再嫁个同样贫苦的,请不起乳娘,她又没有奶水,她的孩子岂不是出生就要喝米汤啊。
这样想着,罗锦言就嘀咕起来,让夏至把她的私产簿子取出来,整个下午,她都在看帐簿。
秦珏进屋时,看到这个场景,就笑着把她抱坐到自己腿上,爱怜地亲亲她,问道:“你这是做什么?是不是手头紧了?”
罗锦言叹了口气:“那倒不是,我就是想给孩子们预先备出些产业,免得到时捉襟见肘。”
秦珏差点笑出来,却又心疼起罗锦言来,她自幼没有母亲,岳父虽然把她视若珍宝,可毕竟不能代替亲生母亲,惜惜上边又没有婆婆,她不知道如何当娘,偏偏岳父在她很小时就给她准备嫁妆了,她有样学样,也给两个孩子预备产业。
“惜惜,他们还小,这些事情十年后再做计划也不迟,你好不容易才出月子,我后天休沐,你还是想想到哪里去玩吧。”
罗锦言上次出门,还是刚怀孕时,秦珏带她到骆淇的庄子里打猎,她是个贪玩的,这一晃已经快一年没有好好玩玩了。
罗锦言的眼睛果然亮起来了:“去香山看红叶吧,这个时候正是香山一年里最美的时候。。。。。。不行,豫哥儿和元姐儿太小,会让山风吹到的,还是换个地方。。。。。。”
秦珏叹了口气:“他们还小,不带他们一起去,把他们留在家里,只有我和你,再带几个随身服侍的。在河南时你不是说你亲手做了风筝,让我回到京城陪你一起放吗?可我回来时你就有怀了孩子,一直没有放风筝的机会,我知道香山上有一处空阔的地方,适合放风筝,还有一条小溪能够垂钓,到时我陪你好好玩上一天。”
罗锦言知道那个地方,小时候跟着父亲和表哥们去过,去年秦珏去河南时,她在家里闲着无聊,做了好几个风筝。
可是让她把孩子丢在家里,就这样跑出去玩,她还是舍不得。
“明远堂里也能放风筝,要不后天我们哪里也不去,就在明远堂里玩一天吧,现在天气不冷不热的,把骆淇和常一凡两家人都请过来,我们在揽翠亭里烤肉吃,你说好不好?”罗锦言道。
说来说去,就是舍不得扔下孩子出去玩儿吧。
秦珏顿时没有兴致:“请他们干嘛?你不嫌烦我还嫌呢。”
“好好好,就咱们两个。”罗锦言笑着哄他。
“那要把揽翠亭用帐子围起来。”秦珏又提条件。
冬天时在揽翠亭里吃酒,的确是用帐子围起来的,揽翠亭下面有地龙,坐在里面暖洋洋的。
可现在是九月!
“那多闷啊,揽翠亭外的秋芙蓉和菊花开得那么好,围起帐子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不行,就要围起帐子,你若是不答应,那还是去香山吧。”秦珏坚持,就像个不给糖就不罢休的小孩子。
罗锦言看出他心里不高兴了,当然不想惹着他,只好给他顺毛:“好,那就把帐子围起来,只是那样烤肉就太热了,改吃别的吧。”
“你爱吃海螃蟹,我让人从天津带回来两坛子,都是煮熟后用冰镇着的,只是不如新鲜时好吃了。到时就吃螃蟹吧。”
罗锦言爱吃海蟹,此时已是九月,已经过了海蟹最肥美的时候,偏偏那时她在坐月子,吃不得这些,秦珏只好让人把螃蟹煮熟贮存在冰里,现在她出了月子,这才运到京城。
罗锦言顿时开心起来,嘴角翘得高高的,讨好地抱住秦珏的胳膊,嘻嘻嘻地笑个不停。
秦珏看出她是真的高兴,自从怀孕以后,她的胃口本就不好,加上又要忌口,好多爱吃的东西都不能再吃。
他想了想,又道:“要不让人去问问江三太太,你现在能不能吃螃蟹。”
罗锦言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冲着秦珏挺挺胸,把她那对大了足足两圈的浑圆紧紧贴在秦珏胸前:“没了,我不用喂奶了。”
秦珏失笑,伸手捏了捏,罗锦言立刻皱眉喊痛,吓得秦珏连忙缩手。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二七章 探道子
可是第二天,何家就送了帖子,说是何家嫡长房大太太南氏来京城了,要来九芝胡同拜访亲戚。
罗锦言连翻了七八个白眼。
豫哥儿和元姐儿满月宴时,何家二太太带了六个姑娘过来,那阵势,简直就是秦家不从中定下一个就不罢休了。
一家七口带加上十来个丫头,里里外外站满了,她屋里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好在秦珏来了,何家人这才避了出去。
就这样,除了何药以外,其他五个姑娘,罗锦言一个也没记住。
难怪何家老祖宗要选何药,原来何家小姐全都相貌平平,只有何药一个出挑的,又是嫡长房的,不选她也没有别人了。
估计是那次之后,何家等了将近一个月,秦家这边没有动静,便沉不住气了。
嫡长房大太太?
那就是何药的亲娘吧?
罗锦言还记得前世时,何药之所以打死父亲的妾室,据说就是因为父亲冷落母亲,说起来也带着个“孝”字,不过打死的姨娘是怀孕的,这件事当然就另当别论了,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在罗锦言的直觉中,这位何大太太应该是个弱质纤纤,胆小怕事的,否则怎会让待字闺中的女儿为她出头呢?
前脚送拜帖,后脚何大太太南氏就到了,她和何二太太不一样,没带别的姑娘,身边只有亲生女儿何药。
难怪闻讯后,夏至在一旁嘀咕:“还是头回见到这样送帖子的,还不到一个时辰,人就到了。”
罗锦言哈哈大笑:“来得这么突然,也没有准备,就不用留膳了。”
好吧,她还要为儿女们成亲存银子,日子紧巴得很,能省一顿是一顿。
不过很快,罗锦言就笑不出来了。
这位何大太太南氏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何大太太个头不是一般的高挑,足足比罗锦言高出一头,估摸着和秦珏差不多高矮。
三十五六岁的年纪,已经发福,看上去就是人高马大了。
罗锦言抚额,世事果然不能全靠猜测,一定要亲眼目睹才行。
想像中的弱质纤纤呢?
白九娘和这位何大太太相比,那才叫弱质纤纤好吧。
说起来何大太太还算长辈,罗锦言给她见了礼,何大太太上上下下打量着罗锦言,笑道:“都说秦大奶奶长得漂亮,果然名不虚传啊,秦大爷真是好福气啊。”
夏至气得不成,这是世家太太?哪有这样夸人的,倒好像说得大奶奶像是以色侍人似的。
罗锦言只是笑笑,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谦虚客气,只是温声道:“大太太若是早回来几日,正好赶上来喝我孩儿的满月酒,那天贵府二太太带着六位小姐过来,花团锦簇,好不热闹。”
你就别废话了,直接切入正题吧。
何大太太笑着称是,又和罗锦言闲扯了几句京城的天气啊风景啊,又问了两个孩子,罗锦言不想把孩子抱出来见客,又不是自家真正的亲戚,有什么可见的。
她对夏至道:“你去看看,若是豫哥儿和元姐儿醒着,就抱出来给大太太看看。”
夏至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时就说两个孩子刚刚睡下,罗锦言便歉意地看向何大太太,何大太太只好笑道:“刚刚睡下,那可千万别吵醒他们,我还要在京城住上一阵子,有的是机会见他们。”
说着,递个眼色,何药从身边的丫鬟手里接过一只包袱,包袱打开,是几件小孩衣裳。
何大太太指着何药吧:“这孩子上次见了大少爷和大姑娘,喜欢得不成,回去还是念念不忘,亲手做了这几件衣裳,小孩子的手艺,大奶奶别见笑。”
罗锦言翻翻这几件衣裳,见针脚细腻,绣功精巧,哪里是小孩子的手艺,比起给专门给自己做衣裳的那两位苏州来的绣娘也不差。
她连忙谢过,回送了何药一套常州梳篦。
何大太太见罗锦言翻看衣裳时神情中有惊艳之色,便猜到她是很满意这几件衣裳的针线的,便冲何药递个眼色。
何药便有些羞涩地插嘴道:“大奶奶,您能不能让位姐姐带阿药去看一眼豫哥儿和元姐儿啊,阿药就是远远看一眼,保证不吵到他们。”
她说话时的声音娇娇嫩嫩,还带着丝童音,让人不忍拒绝。
可罗锦言只要一想到她亲手用鞭子抽死还没有出生的弟弟,就遍体生寒,怎会把她当成天真无邪的小姑娘?
她正要开口婉拒,何大太太已经佯怒道:“胡闹,真是不懂事,你喜欢豫哥儿元姐儿也不能这样,以后你经常过来陪大奶奶聊聊天,既增长了见识,也能帮着大奶奶照顾哥儿姐儿,那才是你喜欢他们应该做的事。”
何药闻言,连忙向罗锦言曲膝行礼,羞愧地说道:“大奶奶别怪阿药鲁莽,阿药就是想豫哥儿和元姐儿想得紧了,以后阿药就听娘的话,经常过来陪陪大奶奶,到时就能看到豫哥儿和元姐儿了。”
罗锦言忽然很想骂这对母女两句:他令堂的,你们真以为我是傻的吗?
秦家早晚是要娶个何家姑娘进门的,可是何药绝对不行。
如果这位何大太太真如罗锦言想像中的胆小怕事,要让女儿帮她出头,罗锦言或许觉得何药前世的做法还有可取之处。
可这位何大太太哪里像是胆小怕事的?
她不挑事不惹事就不错了。
秦家好不容易送走一位惹事生非的吴氏,当然不能再迎进一位同样惹事生非的小何氏了。
且,比起出身小门小户的吴氏,何药背后是何家,再说,吴氏手无缚鸡之力,何药却是能亲手打死人的主儿。
所以她决定速战速决,不能让何氏母女在她面前晃荡了,万一秦家哪个不长眼的爷们儿,不小心和何药撞上,那么不娶也不行了。
罗锦言似笑非笑地看着何药,道:“难得阿药有这个心,可惜我们秦家没有和阿药是平辈又般配的儿郎,我那十几位小叔,要么是定了亲的,要么是发誓不考取功名就不定亲的,可话又说回来,像阿药这样的人品样貌,京城里能比得上她的凤毛鳞角,如果不能许配个少年进士,那就是天理难容了。可惜我们秦家没有这样的人材,唉,真是太可惜了。”
她飞快地在这母女二人的脸上睃了一眼,慢条斯理地抿了口茶,继续说道:“阿药今年十三了吧,如果不急,不如等等,下一科我家有三四位小叔要下场,就算不能出个进士,也总能出位举人吧。”
下一科?
那就是三年以后了,到时何药十六岁了。
十六岁再议亲?哪有那样的。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二八章 暗恨生
其实上次秦家摆满月酒时,罗锦言单独给何家送的那张请帖,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罗锦言不是秦家普通的女眷,虽然上面还有公公,但她已经是秦家的宗妇,她的表态就代表着九芝胡同秦家后宅。
秦家觉得何药不合适,请何家老祖宗换位联姻的姑娘。
两家联姻是大事,不能因为一两个不合适的,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