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珏语声低沉,却如惊雷般在罗锦言耳边回响。
“娘娘以为朝廷现在还有能力迎战吗?”
没有,当然没有,国库空虚,廉颇老矣,名将不在,这同德盛世早已是个虚幻。
罗锦言的喉咙有些发干,她喑哑地问道:“你在胡说什么,你又知道什么!”
秦珏的脸上还是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他的身体前倾,和她只是一拳之隔。
她听到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微臣知道娘娘要动手了。”
他知道了,他知道她又要杀人了,但她要杀的人却不是李道子。
当然也不是战战兢守在不远处的那些宫人,更不是眼前这个狂妄之徒。
她要杀的那个人,就是坐在龙椅之上,至尊无上的那个人。
她要解脱,就要杀掉赵极。
如果说她以前还能忍受,但今天赵思看到那一幕时,她就再也不想忍了。
只是这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秦珏为何会知道?
罗锦言打了一个寒战。
她在湖中这么久,早已冻得麻木,却还是第一次打了寒战。
看着秦珏渐渐远去的背影,她抖得越来越厉害,终于大喊道:“来人,扶本宫上去。”
。。。。。。
噗的一声,罗锦言手中的鱼竿松开落到溪流之中,一旁的李青风眼明手快,把鱼竿捞了起来,才没有随波飘走。
李青风忍不住笑了出来:“惜惜,你是在钓鱼还是在神游太虚啊,是不是饿了?”
罗锦言不好意思地摇摇头,道:“困。。。。。。了。”
困了?钓鱼钓到困了?真是小孩子。
“哥哥带来风筝了,我带你去放风筝吧。或者你想到树下打个盹儿?”
李青风总能令人如沐春风,两个选择总有一个会是她喜欢的。
罗锦言甜甜地笑:“放。。。。。。风。。。。。。筝。”
在昌平时,陈先生常常带着罗锦言去放风筝,还曾教她亲手制作风筝。
不过陈镇只是带着她做了一只风筝,便不再教了。师徒二人同时做的风筝,罗锦言的那只不但做得更漂亮,而且飞得也更稳更高。
陈镇生性洒脱,不但未觉无奈,反而引以为豪。陈太太让他做个风筝,他便请了罗锦言帮他做了一只拿给太太交差。
李青风带的这只风筝是只燕子,小巧玲珑,甚是精致。
李青风让高兴叫来李青越,三个人一起放风筝。
李青风亲手把风筝放到天上,这才把细线交到罗锦言手里,对她说:“这风筝是青越做给你的。”
罗锦言向旁边一言不发的李青越微微颌首:“多。。。。。。谢。。。。。。四。。。。。。表。。。。。。哥。”
李青越却有些魂不守舍,听到罗锦言和他说话,他这才回过神来,匆忙道:“不谢不谢。”
说完他一抬眼,就看到李青风在瞪着他,二哥面色微沉,似有不悦。
他连忙解释道:“昨晚我读书读得晚了,今天起得太早。。。。。。”
你心不在焉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解释?你真当惜惜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小孩子吗?
李青风淡淡道:“你去问问姑夫,是在山脚下的那间香山小馆用膳,还是去城里的状元楼吃蟹。”
李青越松了口气,如获大赦般应声离去。
罗锦言仰头看着那只已飞入云中的燕子,聚精会神,似乎刚才的一切她全都没有注意。
她真的没有注意?
李青风笑着摇摇头,这个小表妹是个小人精,也不知将来谁能有福气娶到她。
也只有四弟那个傻小子,才不知珠玉在侧,眼里心里只有廖家那个庶出小姐。
李青风在心底微微叹息,如果惜惜能嫁进李家,他还能护着她,可如果惜惜和四弟真的无缘,待到她出嫁了,他想再看到她也不容易,更谈不上护着她了。
他想知道长大后的惜惜是什么样的,很想知道。
过了一会儿,李青越回来告知,罗绍做东,要请大家到状元楼吃螃蟹。
罗锦言欢呼一声,把风筝线交给李青风,便去找父亲准备下山了。
她喜欢吃螃蟹,尤其是海螃蟹。
可她还没有走到父亲身边,就见方金牛气喘吁吁跑了过来:“大小姐,我看到老七了,真的是老七!”
罗锦言微怔,老七失踪两年了。
这两年来,逢年过节的封红赏赐,父亲和她都没有少了老七那份。
老大张广顺没走时,一直帮老七存着这些银子。
张广顺去平凉后,就让鲁振平继续给他存着。
银子一两也没少,可老七却再也没有出现。
方金牛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声如洪钟,把远处的罗绍也给惊动了。
他正要叫方金牛过来问问,就见焦渭急匆匆过来:“东翁,凤阳先生也在香山,刚才学生看到他的幕僚杨汝了。”
“凤阳先生?张谨张承谟?”罗绍愕然。
“对,就是当朝大儒张承谟。杨汝和我是同乡,先前也曾有过一面之缘。”
罗绍又惊又喜,哪里还顾得上方金牛的事,对焦渭道:“走,相请不如偶遇,咱们这就去拜访张大人。”
走了几步,却又停下来,打量着自己的衣着,问道:“我穿成这样可否失礼?”
那副样子就像要去见先生的小小蒙童。
一一一
亲们,今天的更新送上~~~
感谢发稿箱君的自动发布~~~
第六十八章 又重阳
而那边腾不破正在问方金牛:“四哥,你在哪儿看到老七的,为何没有带他过来见老爷和小姐?”
方金牛是去小解了,这里是山上,粗汉子们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解决,无奈今天是跟着老爷小姐一起出来,担心被人撞到,方金牛便走出很远。
方金牛挠头:“我看到山坡下有几棵大树,就想走过去,还没走近,就闻到酒香了,那酒可真是香啊,我就寻着酒香望过去,看到有个人躺在树枝上,翘着二郎酒在喝酒。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小子是老七。”
腾不破脸色大变,扯着他的胳膊就走:“走,这就把那小子带回来见老爷和小姐。”
方金牛使劲把胳膊从腾不破手里挣脱开来,嘟哝道:“你听我把话说完啊,那小子警觉得很,我正要叫他,他就看见我了,冲着我叫了声四哥,手指头挡在嘴边嘘了一声,我以为他怕被人听到,就连忙噤声,向四周看了看,可是没有人啊,等我回过头来,树枝上已经空了,那小子不见了。”
腾不破指着方金牛的鼻子,气得直跺脚,一旁的夏至已是忍不住笑弯了腰。
方金牛挠头,一头雾水:“有什么可笑的?还有老五,你指着我干嘛?“
罗锦言的目光已经看向渐渐走远的罗绍和焦渭,她的听力异于常人,他们二人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她全都听到了。
张谨,字承谟,ah凤阳人,世人称他“凤阳先生”,也有人称他“飞庐先生”。
他是万隆年间的庶吉士,后累官至国子监祭酒。窦太后当政期间,他因力谏还政赵极而得罪当时垂帘听政的窦太后,发配gx南宁。
他到南宁后不但没有悲愁郁闷,反而买了一条带蓬的小船,取名“飞庐”,撑船划桨游遍gx山山水水,“飞庐先生”便由此而来。
他乘舟写下无数诗词歌赋,把本该悲惨凄凉的发配生涯,打造成怡然逍遥的神仙生活。
据说在他发配期间,很多学子慕名而至,他嫌麻烦,不肯收徒,学子们便纷纷凑钱,买了一艘大船跟在他的飞庐之后,每当他登岸游览,这些学子便跟在身边,以与他谈诗论画为荣。
后来当地官府实在看不下去,便让他到县学坐馆,众人以为他不会答应,没想到他欣然应允,以至于县学人满为患,甚至有举人跑去旁听,只为能成为他的弟子,一时传为笑谈。
因此有人弹赅他在发配之地结党营私,折子刚刚递上去,窦太后便被赵极软禁了。赵极看到折子,才想起曾经有过一个为他出头的张承谟。
赵极立刻下旨召张承谟回朝,官复原职,拜国子监祭酒。
张承谟婉言谢绝,离开gx就此不见踪影。
又五年,他的著作流传于世,并在太湖之畔开坛讲学。
赵极得知后勃然大怒,派了锦衣卫把这个不识抬举的东西抓回京城。
没想到这一次张承谟竟然十分配合,锦衣卫到的时候,张承谟一家老小早已收拾停当,正襟危坐,旁边都是整理好的箱笼,锦衣卫一到,他便说:“你们怎么才来,快点走吧,再晚就错过今秋京城的红叶了。”
到了京城,他不去诏狱,急着要去见皇帝,锦衣卫无奈,只好如实上奏。赵极派人抓他过来是气他不识好歹,想让他吃吃苦头。闻听此言反倒生了好奇之心,召见了张承谟。
张承谟进宫时,让两个儿子抬着一只巨大的卷轴进来,打开卷轴,竟是一幅舆图。
这幅舆图详细记录着大周朝的山山水水,比宫中珍藏的舆图更加详细。
赵极又惊又喜,这才知道张承谟失踪五年,绘制了这幅舆图。
张承谟献了舆图便跑到香山看红叶,反倒是赵极对着舆图看了足足三天。
之后张承谟多次担任主考,并以翰林学士的身份编修、主修多部书籍。但他生性疏散,后来连国子监祭酒一职也辞了,专心修书。罗锦言进宫时,他已致仕返乡,游山玩水四处讲学。
但世人对他追崇未减,他每到一地,便引起轰动,以至于罗锦言在宫里也常能听到他的名字。
因此,看到罗绍那副两眼冒光的模样,罗锦言并不诧异。罗绍只有二十几岁,又是读书人,得知张承谟就在附近,他若是不想去看看真人,那才叫奇怪。
她倒是懒得去看。
未己,罗绍就垂头丧气回来了,显然是没能见到。
罗锦言不想惹得父亲不快,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跑过去催促父亲早点下山,带她去状元楼吃螃蟹。
反倒是腾不破和方金牛,又去找了一圈,哪里还有老七的影子,以至于方金牛自己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眼花了。
过了中秋,便是重阳,林总管在重阳节的前一天回到了京城。
霍英的家眷安顿在茴香胡同的一处宅子里。
罗绍带着罗锦言登门拜访。
灰堵堵的外墙,陈旧的大门上帖着的门神已被雨水冲刷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进了大门,里面是一处三进的庭院,院子里种着香樟树和西府海棠,庑廊下摆着应季的菊花和金桂,和外面的灰败陈旧完全不同,房子里外都被翻修得焕然一新,屋子里刷得雪洞似的,一水的黑漆家俱,挂着观音跌坐图,摆着玉石盆景,龙泉大瓶,富丽而不张扬。丫鬟婆子动作轻快,中规中矩,俨然一副大户人家的作派。
罗绍颌首,对焦渭的办事能力很是满意。
霍英的夫人姓郭,比罗锦言想像的要年轻,年约五旬,面团儿似的一个人,只是一路奔波,有些憔悴。
罗绍见到郭老夫人,撩衣便拜,郭老夫人连说使不得,忙让孙儿扶罗绍起来,罗绍不肯,执意给郭老夫人叩了三个响头。
郭老夫人的两个孙儿霍星和霍辰,一个十二岁,一个只有十岁,霍家出事时,他们两人年纪尚幼,因此不用随祖父和父亲一起发配。
罗绍这才向郭老夫人引见了站在外面的罗锦言,罗锦言给郭老夫人曲膝行礼。
郭老夫人看到她,眼睛就挪不开了,笑着道:“怎么就能生得这么漂亮。”
一一一一
亲们,今天的更新送上~~~
预订十月一号的保底月票啊,有保底月票的亲,记着留给《最春风》
第六十九章 柳梢黄
郭老夫人褪下手上的镯子,给罗锦言做了见面礼:“这是我当年从娘家带来的,是老物件了,样子不时兴了,你别嫌弃。”
罗绍和罗锦言都知道当年霍家被抄家,东西都被抄没,这对镯子想来是郭老夫人随身之物了。
罗锦言连忙推辞,罗绍也道:“师母,这可使不得,她还是小孩子,当不起这样的物件。”
郭老夫人佯装不悦:“长辈赐,不可辞,这镯子我戴了几十年,看到惜惜我喜欢,这才摘了给她,你们若是再推辞,那就是嫌弃了。”
罗绍无奈,这才让罗锦言收下谢过。
郭老夫人和罗绍又寒暄几句,说的只是来京途中的见闻,于霍英起复之事却是只字未问。
罗绍暗暗思忖,这位郭老夫人城府甚深,且波澜不惊,绝非表面看来的柔弱妇人。
二人说话时,郭老夫人则让跟在她身边的一位嬷嬷带着罗锦言去隔壁屋里见自己的儿媳和孙女们。
霍英膝下三子一女,女儿早年嫁给了华亭同乡的一户人家,三个儿子则都摘了乌纱跟着霍英流放了。
儿媳薛氏、林氏和许氏,其中许氏还是双十年华,霍家出事时她的女儿刚刚满月。
三个孙女之中最小的霍宝儿就是许氏所出,刚刚三岁。另外两个孙女,一个是大太太薛氏的女儿霍亭儿,今年十岁,另一个是二|太太林氏的女儿霍玉儿,和罗锦言同龄,比她大了两个月。
霍亭儿和霍玉儿俱是相貌出众,举止典雅,罗锦言看到她们有些感慨,前世毛文宣死时,李文忠的地位已经稳固,朝堂之上再没有霍英什么事,霍家终生未能再回京城,也不知霍氏姐妹嫁了什么人。
这一世毛文宣提前隐退,若是霍英能够抓住机会顺利起复,霍家会比当年更加兴盛,这三姐妹的境遇也会改了吧。
常贵媳妇打开随身带的包袱,是些鞋袜、汗巾、荷包之类的小物,常贵媳妇笑道:“得知老夫人、太太和小姐们要回来,大小姐就日夜赶制了这些,只是不知道老夫人、太太和小姐们的尺寸,这鞋子都是估摸着做的,或许穿着不太合适。大小姐还给带来两位针线上的媳妇子,以后就留在府里,京城的花样子比不上江南,太太和小姐们还要指点指点她们。”
霍家的女眷全都讶然,想不到罗家竟然这样细心,不但送了些女子的随身之物,还送了两位针线婆子。
薛氏不由得重新打量罗锦言,听说罗绍发妻早亡,一直没有续弦,按理说家里并没有主持中馈的女眷。像这种送针线婆子的琐事,罗绍应该不会想到,难道是罗小姐自己的主意?
她看向罗锦言的目光便又亲和几分。
从那天起,罗锦言便常常让人给茴香胡同送东西,有时是京城里刚时兴的尺头料子,有时是两筐秋梨,还有时甚至是昌平刚送来的鸡蛋。
而她和罗绍却没有再来,只是每逢初一十五,便让常贵媳妇过来给郭老夫人请安。
这令郭老夫人很是满意。
此刻朝中对毛文宣的弹赅越来越烈,墙倒众人推,毛文宣即使明天便大病痊愈,也再无回天之力。
而与此相反,霍英的起复呼声也如暗涌袭来,这让霍家又一次处身风口浪尖。
这个时候,霍家越低调越好。
郭老夫人闭门谢客,也不让家中女眷出门,罗家父女的举动,既合礼数又不张扬,却又显得亲近,郭老夫人不由得对罗家高看几分。
十月时,吏部给了罗绍一个太平府fc县的缺儿,罗绍婉言谢绝。
这让帮他疏通关系的人很是奇怪,罗绍送了重礼过去,才把这件事翻过去。
而梅花里罗家长房那边又来过几次,转眼便进了腊月,长房大太太刘氏带着女儿罗锦屏、侄女罗锦绣亲自来到杨树胡同。
罗绍无奈,寒暄几句,见刘氏没有马上要走的意思,只好让人请了罗锦言过来,男女有别,他不便招待,吩咐厨房,留了她们用膳。
罗锦言给刘氏见了礼,又和罗锦屏、罗锦绣相互见礼。刘氏在心中暗忖,刘嬷嬷果然没有夸张,这小哑巴不但会说话,长得似是比当年更加标致了,且,她还没见哪个这么小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气派,如果不知道的,说她是哪位勋贵家的小姐也能让人相信。
罗锦屏却紧紧盯着罗锦言头上花解语的绉纱宫花、耳上的明月铛、绣鞋上指肚大小的珍珠。
这真是那个去乡下的小哑巴,不对,她现在会说话了,虽然说得很慢,但却真的会说了。
罗锦绣则走上前去,热情地拉住罗锦言的手,道:“几年没见,惜惜妹妹不但长高了,也更漂亮了,真要是在街上遇到,都不敢认了。”
罗锦屏皱起眉头,韩家表哥和堂姐青梅竹马,父亲一声令下,二叔和二婶就要把韩家表哥让给小哑巴,她听了都给气得不成,可堂姐怎么一点也不生气?
罗锦言微笑道:“多。。。。。。谢。。。。。。从。。。。。。姐。。。。。。夸。。。。。。奖。”
罗锦屏又问她平日里有何消遣,读些什么书,常去哪里玩。
罗锦言一一作答,不热络,但也不冷淡。你们问一句,我便回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