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春风-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万张张嘴:“那小女娃之前还不到五岁?”

    罗锦言道:“确实如此。”

    钱万似乎是被刺激到了,他搓着一双粗糙的大手,嘟哝道:“还不到五岁啊,还不到五岁啊。”

    罗锦言问道:“钱老,小女的年龄可有何不妥吗?”

    钱万猛的抬头,对罗锦言道:“罗太太,你不知道吗?你家闺女昨天又把老朽的匣子打开了,那是老朽用了十几天的功夫才做出来的,连老朽的孙儿也打不开。。。。。。”

    说到这里,钱万用手背抹了把眼睛,罗锦言不可至信地瞪着他,这老头居然哭了!

    “她是昨天打开的?”这件事罗锦言并不知道。

    “是啊,昨天一早老朽让人把匣子送到明远堂,交给了秦侍郎,可也不过一个时辰,秦侍郎身边一位小哥跑过来,说他家大姑娘几下子就给打开了,而且他家大姑娘还说这匣子不好玩,以后不要再拿这匣子给她拆了,很没意思。”

    昨天是阿树的满月礼,元姐儿提前一天就回来了,罗锦言一直在和来喝满月酒的女眷们说话,元姐儿的确没在她面前,族里来了几个小姑娘,她们都在柔风轩里玩儿,可能就是那个时候,秦珏把匣子拿给元姐儿的。

    之后罗锦言去了甜井胡同,直到现在也没有见过秦珏,自是还不知道这件事。

    元姐儿不会说谎,她是真觉得这种匣子没有意思,不好玩吧。

    罗锦言莞尔,却正看到钱万又抹了一把眼泪。

    那小女娃嫌他做的匣子没意思,人家不和他玩了。

第八一七章 心愿成

    罗锦言装做没有看到钱万的淋淋泪目,她环顾四周,煞有介事地道:“您这里的确不是小孩子喜欢的地方,再说,这种匣子只是打开便好,别说小孩子,就是大人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索然无味?

    简简单单四个字,落到钱万耳中,如同重锤之击。他朦胧着一双老眼看向罗锦言:“那她喜欢什么样的?”

    罗锦言微笑:“钱老除了木头匣子,和方才端上来的这些小玩艺,还会做些什么呢?”

    钱万想了想,道:“老朽会得多着呢,还会造车,会造千里眼,对了,我还学过造船,不过实践得太少,没有造过大船。”

    罗锦言的眼睛亮了起来,她冷不丁地问道:“火器呢?您会造火器吗?”

    钱万正要开口搭腔,却也只是张嘴又闭上,把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罗锦言笑了:“想来钱老是知晓甘泉的所做所为了吧。”

    钱万嘟着嘴,不说话了。

    “甘泉致仕离京时,是邀请您一起去平凉的,对吗?您没有应允,甘泉苦劝无果,只好悻悻而去。”罗锦言说到这里,打住了话头。

    钱万吃惊地看着罗锦言:“你怎么知道的?是阿畅告诉你的?不会,阿畅是正人君子,怎会认识别人老婆。”

    罗锦言觉得吧,秦珏说钱万不通人情世故,还真是说对了,堂堂进士出身的长者,哪有这样说话的?

    前世宗东畅差一点就成了皇子师傅,未来帝师,如果也像钱万这样,就算他的字写得赛过王羲之,赵极也不会让赵思跟着他学字。

    想到这里,罗锦言稍稍松了口气,钱万应该没有本事把元姐儿教成他这般吧。

    “这是妾身猜出来的,并非道听途说。”罗锦言道。

    “猜出来的?我们师徒之间的事,你能猜出来?”钱万瞪大了眼睛。

    罗锦言笑道:“妾身能生出令钱老自愧不如的女儿,想猜出这点小事,又有何难?”

    钱万眨眨眼,再眨眨眼,这两年事有关系吗?好像有吧,好像没有吧。

    见钱万不说话了,罗锦言好奇地问道:“既然钱老做出的匣子难不倒小女,是不是说明小女经过点拨教导,也能造出您这些物件儿?”

    钱万摇头:“非也,非也,她的手是天生的,这么说吧这桌子上有道裂缝,我们都是摸到裂缝时才有感觉,她的手则不是,她能感觉到寻常人摸不到的东西,这是天生的手艺人,听说顶尖的手艺人才有这样的本事。”

    罗锦言呆住了,元姐儿是她亲生的,不满周岁时,她便知道元姐儿有双巧手,可是却不知道这双手不但比寻常人灵活,而且还能这样的本事。

    “手艺人?比如打造首饰的金匠玉匠?变戏法的?”罗锦言问道,她想起了云栖。

    钱万继续摇头:“金匠玉匠?变戏法的?你怎么会想到变戏法的?这都是大材小用。”

    钱万不屑。

    罗锦言失笑,元姐儿很小时她就问过秦珏,这样的巧手能做什么,秦珏说能变戏法儿。。。。。。

    钱万来了精神,口沫横飞:“老朽活了几十年,像这样的一双手,也只是能人说起过,早些年河南有位高人,就有这样的手,把手在地上拍拍摸摸,就知道下面有没有东西。”

    罗锦言一头雾水,在地上拍拍摸摸,这是干什么?

    “您说的这是造园的匠人吗?”她看过几本造园的书,秦家也供养着两位专事园子的匠人,工钱很高,本月有二十两银子的月例。

    “造园子的?当然不是,大材小用,大材小用,”钱万叹了口气,道,“老朽说的是土夫子,这样的一双巧手,不做土夫子就是大材小用,唉,偏偏秦侍郎不相信,说什么也不肯承认,秦家祖上是土夫子的事,这有何可隐瞒的。”

    钱万想不通,当年他想拜一位小有名气的土夫子为师,学习机关之术,但人家是传男不传女,门下无外姓之人,他虽然没能拜师,那位土夫子为人豪爽,也教了他不少东西,就是这位告诉他,最好的土夫子是能够不用任何工具,仅凭一双手便行的。

    如果秦珏没有提前告诉罗锦言,罗锦言也不知土夫子为何物,她还以为钱万是故意挖苦秦珏的,可现在看到钱万说得这样认真,她知道这不是说着玩的,在钱万心里,是认定了秦家祖上是土夫子,否则生不出元姐儿。

    可秦氏一族子孙众多,也没有听说别人有这个本事啊。

    但是无论秦家的祖上是清贵的读书人,还是挖人祖坟的土夫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不想错过钱万。

    即使钱万不能造出火炮,有他指点元姐儿,元姐儿也能多学些东西,所谓技不压身,她的女儿,天生就不会是普通的闺阁女子。

    想到这里,罗锦言郑重地向钱万行礼,道:“方才妾身已向钱老说过,小女说是五岁,实则还要过几天才满五岁,她年龄太小,不方便跟在钱老身边为徒,妾身有个不情之情,不知可说否?”

    钱万不通人情事故,可也是活了几十春秋的人了,他能清楚听出罗锦言的话外之意,这对他而言,如同在三伏天里吃了一碗冰葡萄,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是舒适无比。

    “你说,快说,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小女娃不和他玩了,可若是他做些好玩的呢?

    罗锦言会心地笑了,她道:“妾身想请钱老做小女的西席,教她奇巧之术。”

    西席?那就是秦家答应,让小女娃给他当徒弟了?

    钱万高兴得直搓手,今天的天气真好,太阳也好,风也好,什么都好。

    不对,西席?罗氏说的是西席,而不是师傅。

    “做西席?”钱万问道。

    罗锦言点点头:“小女如今跟在家中一位长辈身边,我家大人与妾身会为钱老在附近准备一个清净的院子,钱老的一切所需均由妾身承担,钱老若是想要参阅天心阁的书籍,我家大人会派人抄录下来,供钱老参考。其实呢,秦家能为您提供的,和您这家奇巧馆也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家大人是秦家宗子,能从天心阁抄录出别人寻遍天下也寻不到的珍本。”

第八一八章 请西席

    这个诱惑太大了。

    天心阁不但是秦家的藏,也是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地方,但百余年来,外人均不能进楼阅览。

    前几天,秦珏让人给钱万送来他誊抄的半本书,钱万爱不释手。世人重视科举,与科举有关的书随处可见,而工匠多不识字,为工匠著书立说者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年来,钱万也收了几部珍本,几乎花光他的全部积蓄,可论起实用性,也比不上秦珏送来的这半本。

    罗氏的意思,是说如果他给秦家做了西席,就能按照天心阁的书目,让人把他想要的珍本誊抄出来,这些抄本以后就是他的了,他想什么时候翻阅都行。

    钱万恨不能立刻就应允下来,可他猛的想起这事不行,他住到秦家为他准备的小院子里,奇巧馆由谁打理?他是东家啊,没听说开铺子不用东家的。

    “不行,这家奇巧馆是阿畅给我开来养老的,我若是走了,这里怎么办?”他苦恼地抓着头发。

    罗锦言笑着问他:“钱老,请问您这里上个月流水多少?”

    “流水?什么流水?”钱万不解。

    一旁的翠羽抿住嘴唇,才没让自己笑出来,你连流水都不懂,你是怎么开铺子的。

    跟着钱万进来的万婆子就在门边,闻言忙道:“东家,罗夫人是问咱们这里上个月卖了多少银子。”

    钱万扭头看她:“卖了多少?”

    万婆子无奈地叹口气,这位罗太太精得猴儿似的,这是摆明放个口袋让东家自己钻进去啊。

    她只好说道:“上个月流水是二百三十二两五钱银子。”

    钱万鹦鹉学舌地对罗锦言道:“你听到了?是二百三十二两五钱银子。”

    罗锦言笑了,看着万婆子,话却是对钱万讲的:“依妾身来看,钱老治下有方,您这里从掌柜到伙计,就是这位妈妈,也都是经验丰富的生意人,您只要有空闲时做些物件儿拿过来,别让铺子里断货,您就是不在,这奇巧馆也能打理得井井有条,若是您还是不放心,不如和宗翰林商量商量。”

    放心,有什么不放心的,钱万有自知知明,这家铺子他从来也没有管过,这里卖的东西都是他和孙儿这些年做着玩的,以前在宗家住着时,单是存放这些物件的屋子就有两间,有些是他很多年前做的,现在看来实在是拿不出手,阿畅提议开个铺子,把旧的卖出去,腾出地方放新的,他欣赏应允,直到发现这铺子的房契是他的名字,他才明白阿畅的孝心,阿畅说是让他腾地方,实则是送了一间铺子给他养老之用。

    因此,他与其说是放不下这间铺子,不如说他不想辜负了宗东畅的一番心意。

    见钱万沉吟不语,罗锦言适时告辞。

    出了奇巧馆,翠羽问她:“大奶奶,竹喧跟着来了,要不要让他到大爷衙门里跑一趟?”

    罗锦言满意地看了翠羽一眼,这个丫头越发用着顺手了,可惜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以后还是要嫁出去。

    她道:“宗东畅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前世,赵思跑到御书房找赵极,说宗东畅的字不如秦珏,赵极一笑置之,并没有说什么,可没过几天,宗东畅便找了个理由辞了给皇子教书法的差事,且把这件事处理得极是得体,没留任何口舌。

    既然前世如此,这一世应该也不会相差甚远,罗锦言放心得很。

    因此,趁着天还未晚,她又去逛了苏州街,买了一堆时兴却不值钱的东西,开开心心地回了明远堂。

    她的马车在角门外停了,她一下车就看到黑着脸的秦珏。

    罗锦言理亏,连忙送上一个妩媚的笑靥:“我买了些漂亮的丝线,晚上给你打根新络子。”

    秦珏不理她,拉起她的手走进角门,丫鬟们假装没有看到,远远地跟在后面。

    直到上了青油小车,车厢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时,秦珏一把将她扯到怀里,戳着她的脑门质问:“你昨天才出月子,今天就四处乱跑,你还不如阿树听话。”

    罗锦言缩在他的怀里嘻嘻地笑:“阿树连爬都不会,当然听话了。”

    秦珏不肯饶她,把手探进她身上的绡纱褙子,捏着她腰间的细肉,咬牙切齿,一副要把她生吞活剥的样子。

    罗锦言胖了两圈儿,现在最不想的就是秦珏摸她的腰,更别说捏她腰上的肉肉了,以前她哪有这么多肉?

    “好了好了,是我错了还不行,我明天哪里都不去,就在床上躺着,这总行了吧?”

    秦珏哼了一声:“我让人给你烧了热水,进屋就泡脚。”

    罗锦言哼哼唧唧地答应了,以为就这样混过去了,可没想到了含翠轩门口,秦珏竟然把她一路抱了进去,罗锦言的脸上火烧火燎的,生怕豫哥儿和三月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以前孩子还小倒也没什么,现在他们渐渐长大了,她可不想被孩子们看到这些。

    进了屋,除了阿树,并没有看到豫哥儿和三月,她猜是秦珏事先没让他们过来,阿树刚刚满月,当爹的心再硬,也不忍心吧。

    罗锦言已经没有多少奶了,可像前面三个一样,她还是每天都要让阿树吮一会儿,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不能亲自喂他们,已经很委屈孩子了,所以这母子之间最初的交流,是很重要的。

    阿树已经被乳娘喂得饱饱的了,被娘抱过来,他还是像没吃饱似的往怀里拱,罗锦言抱着他,哄他又吃了一会儿,秦珏看在眼里,恨不能把阿树从罗锦言怀里扔出去,这小子是想把他娘给吸干吗?

    结果,那天晚上,罗锦言又在秦珏的监视下,喝了一大碗鸡汤。

    她捏着自己腰上的肉肉,只觉前路渺茫,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瘦回去。

    两天后,秦珏又去了奇巧馆,这一次他不但见到钱万,也见到了宗东畅。聘请钱万做西席的事,他不想让更多的人知晓,宗东畅也有此意,眼下局势微妙,甘泉是赵宥的人,钱万和宗东畅全都脱不开这层关系,自是越低调越好。

    又过了几天,林丛出面,买下了甜井胡同里那处待卖的宅子,中秋刚过,钱万带着孙儿住了进去。

第八一九章 钱鸿博

    罗锦言一早就打听清楚了,钱万的孙儿名叫钱弘博,今年十岁,父亲死时只有几个月,又没有了母亲,在村子里吃百家奶长到周岁,后来跟着祖父来到京城,宗东畅对这个小侄儿非常喜爱,视若己出。钱弘博五岁的时候,由宗东畅启蒙,跟着宗东畅读书,八岁时,宗东畅托人让他拜在邱峦先生门下。

    初次听说钱弘博是邱峦先生的学生时,罗锦言以为鲁振平打听错了。

    邱峦先生十八岁考中举人,是北直隶的解元,因此被闵老太爷看中,他娶了闵家的姑娘。那时闵家已有十几年没有出过进士了,邱峦虽然只是女婿,学问却比闵家几位舅兄都要好,闵老太爷不遗余力栽培他,邱峦成亲不久,闵老太爷便让他和闵家三爷去江南游学,既是博采众家所长,也是增长见闻。

    可没想到那年安徽百年不遇的大雨,邱峦和闵三爷的船被冲到下游,闵三爷死了,邱峦受伤,又因在水里浸泡太久,右腿就此瘸了。

    闵三爷死了,邱峦虽然活下来,可腿残了,此生与科举无缘。他消沉了两年,第三年时闵老太爷去世,闵家交到年仅二十三岁的闵大爷手里。闵大爷娶的是金陵陆家的姑娘,长子闵涛只有五岁。

    闵大爷只有秀才的功名,读书比不上死去的三爷,但他为人宽厚诚恳,对赋闲在家的姐夫邱峦敬重有加。当时的闵大太太,也就是后来的陆夫人,看了几篇邱峦的文章后,便劝说丈夫,让闵涛拜邱峦为师。按理,邱峦只是举人出身,闵家虽然十几年没有出过进士,但是世家底蕴深厚,闵涛又是宗子,如果不能拜在凤阳先生这样的大儒门下,也至少要请位老翰林做师傅,断没有请邱峦为师的道理,且,因为闵三爷是与邱峦一起出门时死的,为此闵家族里对邱峦颇有微辞。

    闵大爷一向敬重陆氏,满口答应下来,但族里的几位长辈却不肯,陆氏无奈,向长辈们应诺,如果闵涛束发之年仍未考上秀才,那么她会把闵涛送到金陵,由陆家出面到金陵书院读书。闵家此时远不如陆家,她搬出了陆家,闵家的长辈只好应允。

    邱峦得知后感慨万千,从此没但悉心教导闵涛,还把闵三爷的儿子闵俊也收到门下。闵涛天资聪颖,又得遇名师,二十出头便高中状元,娶了凤阳先生的二女儿,仕途一路顺畅,如今已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闵俊前几年也中了进士,他和秦瑛同科,如今在翰林院任职。

    宗东畅与闵俊同为翰林,他便是走的闵俊的关系,让钱鸿博拜在邱峦门下。

    这也是罗锦言初时以为听错了的缘故。

    当年闵涛中举之后,邱峦便名声大振,闵家的子弟们都想跟着他读书,可他全都婉拒了。后来闵涛中了状元,闵俊考上庶吉士,京城里提起闵家双杰无不称赞,沉寂多年的闵家扬眉吐气,想要拜在邱峦门下的不计其数,邱峦索性闭门不出,再也没有收徒。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