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袍飘冉,隐于朱红。
桥然心细,看见了华袍郎君一顿即逝的目光,奇道:“瞻箦,此人你可识得?”
刘浓眯着眼,摇头道:“不识!”
祖盛笑道:“瞻箦风仪卓绝,犹似孤鹤立于群野,任谁见得亦会多瞧两眼,不足为奇!玉鞠,我看这松下三问亦不甚难,莫若你我上前答之!”
说着,踏着木屐便欲上前。
突地,有人打斜一窜,几个疾步越过祖盛,两人险些撞在一起。祖盛稳住身形抬目一看,见其背影颇是熟悉,而那人亦刚好回头盯视一眼,随后嘲弄一笑。
孟离?!
祖盛心中惊奇,这厮不是犯病了么?竟然好得这样快!
“刘郎君!”
这时,一个声音自三人斜面传来。
刘浓微微侧首,只见打斜行来几个少年郎君,其中正有那见过一面的李彦,而当先一人面目依稀似曾相识,稍稍回想便已记起,淡然一笑,徐迎两步,揖手道:“刘浓见过孙郎君!”
少年郎君漠然微笑,淡声道:“刘郎君安好,孙盛见过!”
刘浓与其相识于陆氏华亭别庄。
孙盛是太原孙氏,原是中上门阀世家,南渡后落籍吴郡。
吴郡有顾、陆、朱、张四大门阀,北地世家以免纠葛甚少定籍于此;孙氏原本不愿落籍此地,奈何南渡后英才难续导致郡望大跌,谱碟司便将其降为中次世家,更将其定籍在吴郡。到得此地,高门大阀不愿于其相交,其便只能徘徊次等士族间。是以孙盛才会和李彦、孟离等结伴而行,毕竟不是人人皆如陆纳啊!而上次若非陆始急欲在陆玩面前有所表现,其亦断然入不得华亭陆氏别庄。
刘浓见其神情冷漠,知道是因为此次踏游宛拒其邀约之故,亦未放在心上,稍作见过后便徐步回到桥然、祖盛身边。而此时,那孟离已然于松下问题。
僧童言:“无在元化之先,何以为无?请以老子作答!”
无在元化之先!
闻言,刘浓眉尖飞扬……
注:因剧情需,特将两只幼鹤的主人稍作修改,他现在应该只有八九岁,我改到十三四岁,请大家谅解……另外推荐一部女频小说《锦秀荣华乱世歌》,女主会盗墓,很不错。
第六十四章推门见山
双松对颠,笔直修拔。僧童一语震惊四座!
无在元化之先,此种论调闻所未闻!何为无?何为元化?既不晓元化自不知无!
这僧童是在打哑谜吗?
虽说佛道子弟擅打机锋,可也不该如此虚无缥缈啊,莫非想让王谢名士来作答?
在座郎君皆弱冠之龄且大多是次等士族,而老庄、周易深奥晦涩,若无相关书籍传承或是得名家教导极难有所成。是以,中、上门阀喜谈玄学,下等世家、庶族则读《毛诗》临笔帖,各有侧重皆因传承不同。当然亦有例外,诸如孟离便颇精老庄周易,但岂可与那些浸淫此道已久的大名士相提并论!
故意乎,为难乎?
四下里仿若蚁鸣,尽议纷纷。
孟离徘徊于树下,单手拳击掌心,一脸愁容,眉头深琐。一炷香后,穷搜胸中却依然毫无所获,顿步大声道:“此乃刁难尔!”
僧童面色不改,淡声道:“松下三问,愿则答之。若答不出,便请退却!”言罢,沉目不视!
“你……”
孟离羞恼,正欲怒而斥之。
“孟郎君!!”
孙盛在远处沉声喝制,随后朗声笑道:“孟郎君何需作恼,此题从未听闻,咱们答不出亦不为奇。”说着,略微示意李彦。
李彦知晓其意,此等情景下怎可与僧童相恶,若传将出去孟离声名只会更糟!赶紧上前将孟离拉在一旁,心中则道:孟离怎地如此浮躁,自那日犯病后性情与以往相较,恍若两人哪……
清风浮来,四野归静。
祖盛见孟离折败而回,心中虽是好笑可也暗生忐忑,自忖若是前往亦断然作答不得,悄声道:“瞻箦、玉鞠,这题时难时易,如何是好?”
题皆一样,非难非易!
刘浓缓缓摇头笑道:“茂荫、玉鞠,适才那位郎君所答题问之所易,皆因其精通《庄子》故能深入而浅出,令人心生简易感概。而孟离之所难,则因众人皆被题问之表象所迷,实为不自知。终其所有,应在书中、胸中获求,何必怪责于它!”
“然也,瞻箦妙论!”
桥然闻言而赞,而祖盛亦若有所思。
刘浓凝眼一视,见无人再行前往,遂笑道:“若是久滞此地,定困于心而不敢前!茂荫、玉鞠,刘浓去矣!”说着,洒然一笑,拂袍而起,挥着宽袖直直而往。
祖盛目视刘浓背影,抚掌赞道:“瞻箦所言,字字珠玑矣!”
来福昂然道:“那是自然,我家小郎君何许人也!”
而稍远之地,有人正肩靠柳树逗鹤,不经意间见得刘浓前往,身子不由突地一挺,眼睛瞬时骤亮。
红日映肩,树前。
美郎君揖手道:“请童子示题!”
僧童缓缓抬头看刘浓一眼,取简,默视,正欲言。
“且慢!”
孟离踏前一步,将乌毛麈斜斜一挥,大声笑道:“华亭美鹤何许人也,何不以先题作答?”
“华亭美鹤?”
“刘瞻箦!”
“他便是醉月玉仙……”
顿时,四下哗然。经得虎丘名扬,整个吴郡,尚有何人不晓华亭美鹤刘瞻箦?只是大多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矣,此时得孟离出言道破,众人纷纷投目而视。但见暖阳投下,月袍青冠的美郎君负手而立,恰若浑玉生烟。亦不知是谁,渭然叹道:“叔宝神清,美鹤形清,如今一见果然非虚,真若美玉矣!”
有人回道:“那孟离提出答先前之问,怕是存心不良……”
“正是!”
众人回过神来,再次看向树下美鹤时,暗中皆问:若是华亭美鹤,会作何选择?
而此时,刘浓徐徐转身,眯眼而视孟离,后者正挥着麈显得洋洋得意。
僧童正欲出言而制,却一眼看见牵鹤之人于树下缓缓摇头,遂朗声道:“这位郎君,你可自行作择,是答此题或是先题。”
唉,君子尚可欺之以方,而小人难防矣!
刘浓暗暗一叹,心生愠怒,朝着孟离冷声道:“夏虫不可语冰,果真如此矣!”随后不待其接话,转身面向僧童,朗声吐言:“圣人有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故,抱一而天下;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夫唯不争,唯天下莫能相争!本无之间,当显其道。”
稍顿,再道:“如此世人皆知道理,饱学经书之辈岂会不知?莫非,胸中无物作螟蛉尔!”
其声朗朗,其言锵锵。
无在元化之先乃是佛道本无宗言论,意为万事万物皆在有、无之间转换,暗合此时道家玄调主论。只不过佛道极喜以虚无示人,再由浅显而出罢了。
此问其实极是简单,只是孟离与众郎君皆被表象所迷,以为其中定然内含深意,纠缠于无与元化,如此一来反而犹豫难决。殊不知寺庙此举旨在弘扬佛理,岂会作过于深涩之问而难人。而刘浓恰好近来《老》、《庄》不离手,对向秀所注《庄子》,王弼所注《老子》精心细研且有所得。
拔开云雾见真容!然,推门见山,亦得有能将门推开才是!
“哈哈,螟蛉尔!!”
闻言,桥然放声纵笑,心道:尚是游思知瞻箦矣,便是评孟离品性所言,俩人亦如此相似……
祖盛虽不知桥然为何笑得如此放怀,可亦看那孟离极不顺眼,跟着哄然而笑。来福自不用说,嘴巴就没合下来过!就连绿萝都掩着嘴轻笑。
他们几人一笑,别人亦跟着笑。
笑作一团。
僧童的嘴角悄然而裂……
孟离置身于笑海之中,恍觉所有人皆奔到眼前指着他狂笑。笑声刺耳,笑声羞人,笑声似刀,猛地一下戳中心窝,眼睛一翻,嘴角便扯个不停。
“碰!”
栽到在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
羊颠疯再犯了?!
李彦经得一回亦不再慌张,抽出一卷丝帕往其嘴里一塞。
僧童怕闹出人命,赶紧命人传唤寺中僧医。白须飘飘的僧医前来粗粗一看,掏出几根银针一阵乱扎将其抽搐稍减,便劝李彦将其带走延请良医。
唉,又是延请良医!
李彦渭然一声长叹,却亦不敢耽搁,只得命随从抬着孟离向岛外疾疾而去,其人却一步三回头,尚未答题呢……
“咚!咚!”
便在此时,寺墙内传来两声钟鸣。
众人随声望向朱墙,心想:那华袍郎君已然解得第二问了?怎地如此快,可能三问皆答?再把那一直负手而立的刘浓一瞧,见其淡然温雅仿若漠不关心,似未曾听闻,只是静静的笑着,安待僧童回归。
僧童闻钟微愣,漫一眼柳下,见牵鹤之人隐而不现,便行归松下,笑道:“原是华亭美鹤刘郎君!不知刘郎君是先咏题,尚是前赴再问?”
刘浓笑道:“便先答问吧!”
说着,挥袖行至祖、桥二人身边,略作沉吟,笑道:“茂荫、玉鞠,但请宽心而答,勿需多想其它。刘浓先行一步,你们随后便来!”
桥然、祖盛皆言:“瞻箦先行!”
“嗯!”
刘浓转身向寺墙行去,心道:现下所闻两问皆是简易佛理,之所以未曾遍传于野,想来是因此时尚处摸索时期未成章统,我就算想助他们亦是无从帮起。不过,桥然熟知老庄,若心无外物不被表象所迷应能答出首问,而祖盛则未可知也!一切,便只能看各自缘法了!
门后默立一僧,见刘浓前来,淡然一礼,将门打开。
刘浓道:“谢过!”
“何需言谢!”
刘浓默然一笑,不与他言,佛道最擅机锋,若要再言终日恐将停留在此。沿着青墙而行,眼光则打量着寺庙内的建筑装饰。庙檐朱红未着琉璃,门前亦无各色瑞兽,只是简简单单几栋朴素建筑。内中供奉的佛像亦与后世有异,未作金色,仅以红蓝紫等色披装,面相甚古!
随着僧人转过青墙,迎面再现一株古松!
松下置放着矮案,童子跪于案后。华袍郎君背对而坐,正懒懒起身,待其闻得木屐声响而回头时,看见来者是刘浓,随即淡然而笑。
刘浓遥遥揖手。
华袍郎君躬身还礼,而后随着侍立在旁的僧人转向松后内院。
童子起身,双手作揖:“刘郎君,请坐!”
态度迥异!
刘浓嘴角微弯,揖手还礼,随后轻撩袍摆安然落座,言道:“请童子示题!”
“不急!”
僧童挥手一摆,脆声笑道:“早闻刘郎君擅鸣琴,不知可否得闻一曲?”
闻琴?
刘浓神情稍愣,随即挑眼看向童子,见其身子微微向右而倾,两眼乌溜溜放着光却斜向别方;心中微奇,缓缓将眼光往其右方一掠,笑道:“敢问童子,何人欲闻琴?”
“咦!”
僧童眼睛一眯,随后翘起嘴巴,不乐道:“莫非因我年纪小,刘郎君便认为我不知琴中亦有玄音么?”
“非也!”
刘浓笑道:“非是因童子年幼,而是刘浓之琴有三不鸣!”
僧童听得心奇,问道:“有哪三不鸣?”
“咳!”
刘浓轻咳一声,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右侧院墙,淡声道:“心不致不鸣,心不诚不鸣,心不净不鸣!”
僧童更奇,两眼瞪得浑圆,正欲再言,却听院墙后传来温言作询:“何为不致、不诚、不净?”
果然是你!往哪藏呢?
刘浓看着院墙隐隐露出的一截幼鹤翅膀,心中暗暗好笑,漫声道:“同类相从、同声相应,是为致;音声相同,前后相随,是为诚;无待无已,逍遥玄冥,是为净!”
一言有三,老、庄、佛皆在其间:鸣琴自然可也,可若是心不同、意不随、神不应,如何能鸣得!便若刘浓昔日在由拳县城门口答来福所问一般:琴为知音者而鸣!曲为心诚者而酬!
“啪!”、“妙哉!”
“唳!”
院墙后声响不断,白衫郎君猛地一掌拍在墙上大赞,惊得两只幼鹤齐唳,而他却神情激动侧身便欲奔出,突地不知想起甚,幽然叹道:“唉,我不致、不诚、不净,不可见也!”
闻言,刘浓眉悄飞扬,展颜而笑。
白衫郎君隔着转角再道:“音代天地作言,不可轻辱!听君一言,支遁愧矣!童子,鸣钟吧!”
僧童脆声道:“支郎君,师傅说过要松下三问的,怎可……”
白衫郎君道:“你且管鸣钟,稍后自有我与法虔兄分说!”
“哦!”
僧童眨着眼睛道:“刘郎君,其实我也想鸣呢。”说着嘻嘻一笑,持锤敲钟。
“咚!咚!”
两声钟响悠然而传。
院墙内,华袍郎君正冥思苦想,听闻钟声眉尖轻跳,随即缓缓起身,沿着松树打转。寺墙外,环围而座的世家郎君闻声而怔,随后回过神来,有人惊呼:竟比适才更快!
孙盛遥望寺墙内,眉间慢慢凝起,暗道:刘瞻箦……
桥然闻声而笑,朗声道:“瞻箦,理应如此矣!我辈与其为友,怎可久滞不前!”言罢,朝着祖盛略作辑手,按膝而起,迈向松下。
……
僧童笑道:“刘郎君,第二问已过,你可咏题两阙,亦可入内院再答!”
“请稍待!”
刘浓洒然一笑,朝着院墙转角揖手道:“支郎君,若是不嫌,愿以一曲相赠!”
“哦!”
白衫郎君牵着鹤正准备走,转身奇道:“为何此时又可鸣得?”
刘浓淡然笑道:“无它,固所愿也,不违心尔!”
再朝着僧童道:“可否传我随从奉琴而来?”
“自无不可!”
僧童拍掌大喜,跳起身来,沿着青墙奔向寺外。不多时,其便转身折回,身后则跟着一个宛约身影。
绿萝,抱琴而至!
……
太滆岸边。
孟离浑身抽搐渐停,眼睛缓缓回复清明,沉沉顺出一口气,身子软软搭拉着车壁。想要说话,浑身力气仿若被抽荡一空,奋力挣扎几番,却只能蠕动两下嘴唇。
“唉!”
李彦长叹一声,知晓其意,缓声劝道:“庶和,莫怪我言之有失,那华亭刘浓与陆、朱交好,更听闻其与建康王、卫亦互有往来。实非,实非你我可敌啊!”
“咕!”
孟离嘴角冒出一个白泡,神色略显狰狞。
……
华亭刘氏庄园。
碎湖自西楼而出,手里提着小竹篮,里面盛着杨小娘子新制的葵花蜜。俏俏倚着抚栏,漫眼看向庄内,田垄间有人在扎草人,匠作坊冒出青烟如徐,婢女们穿梭于庄院中。再侧眼看向庄外青山,虽不可直见,但亦知道在山后的海边,华亭白袍想来正挥汗如雨。
甚好,一切井然有序!
嘴角浅浅一弯,款款行向中楼。
转角时遇上夜拂,俩人微微一愣,随后各自面对彼此欠身万福。夜拂走得甚急,擦身而过时,恁不地从其怀中掉下一枚香囊。
上面绣着一个字:罗。
夜拂脚尖一顿,慢慢回身,低头看着香囊,脸作晕红层染。
好尴尬!
碎湖盈盈而笑,心道:夜拂的心思,我知道……
便在此时,有白袍疾疾行至楼下,朗声道:“乌程来信!”
注:这几章江山借用释道安入襄阳时,习凿齿于城门口连作三问而难,众人皆答不出,唯有释道安从容而答,名传天下。故,才有了松下三问。这在晋时并不鲜见,毕竟名士亦好,和尚也罢,在那时都要迎合世家,皆要谈道论玄。另,那时寺庙并不拘携女姬。若拘,哪个大名士愿与其往来!大家,不必奇怪。
第六十五章直指本心
阳光漫过院墙,斜射古松,投下斑影如虹。
曲案似弓,焦桐烂尾琴摆于其中。刘浓与白衫郎君支遁对坐于案,身侧跪侍着绿萝与僧童。
“仙嗡!”
一声浅鸣,琴弦试弄。
“刘郎君且慢,听君之琴,岂可无舞助兴!”支遁露齿一笑,伸手牵过两只幼鹤,自袖囊中摸出个小盒子,揭开盒子取出几粒细螺,伸手一抛。
两鹤扑腾翅膀跳跃争食,恰似翩翩作舞。
刘浓以为这便是其所谓的助兴舞,淡然一笑,双手按琴正欲缓捺而过,却见他竟对着两只幼鹤低声道:“大毛、二毛,稍后需得闻琴起舞,不可备懒!”
能听懂吗?
“唳!”
两只幼鹤伸长脖子,仰天齐唳。
“咚!”
刘浓双手按弦,按音轻散,而眉间纯纯笑意尽展,微微朝着支遁阖首示意,随后索性就着此时心境,单指一撩!
“仙嗡!嗡……”
哗,两只幼鹤猛地一个激淋,随即对视一眼,而后竟挥摆着翅膀,踏开舞步。随声而引颈,闻音而盘旋。每一个音阶,每一次起伏,皆被它们踩得稳稳的,恰至妙处……
绿萝瞅着鹤舞掩嘴不敢笑,悄悄看一眼自家小郎君,见小郎君双袖若展浪,两眼微阖,嘴角斜挑,神情陶然的模样迷人之极。再瞧瞧那个裂着嘴巴的支郎君,脑袋摆来摆去,手指翻来翘去,亦是一幅浑然于物外的样子。恁不地一眼瞄见僧童,状若黑宝石的眼睛晶晶亮,光光的头亦在前后晃动,真个两厢成趣。心道:唉,就我听不懂。不过,好像是很好听……
……
院墙内,华袍郎君闻得琴声,微躬的身子顿住,随后缓缓抬身,往向院墙外。
“仙嗡……”
琴音骤然拔高,华袍郎君的眉锋亦随之而翘。
高极致矣,渐不可闻。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