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鼎-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日后,陈德设计的快速收麦器都已制好,村东头的老安头家的麦子先熟了两亩,拿家伙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是以全村老幼无不对陈德心存感激,更有甚者要经将他视作制作木牛流马的诸葛孔明一般的人物。陈德自己嘴上虽然谦逊,心中却有些得意。现下村中百事具备,就等两三日后麦子全熟,就立刻抢收了。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陈德坐在李老丈家的院口,贪婪的吸了一口带着麦香的空气,俯瞰看着山下,风云飘渺的黄昏中翻滚的金色麦浪。麦子熟了,是个丰收年,村民们压抑不住的喜悦之情也感染了行将离开这里的陈德。

突然,离石水的南方,山口方向,有一队身着灰色盔甲的军队出现在谷口,正沿着河谷向村庄走来。

“是敌人。”陈德看到这些不速之客正分成三支,分别奔往村民下山的各个路口,意图先封锁村子,然后再来个瓮中捉鳖。正在这时,一声示警:“宋军来了。”印证了陈德的猜测。

为了应付兵祸,村民往往在家中挖了藏身洞,李老丈家也不例外,而熟悉军队劫掠的李九言更将藏身之处修的极好,竟在灶房锅台之后的墙壁修成中空,刚好够一人站立藏身。藏身处的入口便是锅灶进柴的灶膛,只需进入之后将入口处的砖石重新竖起便可。墙洞朝屋里屋外两方面都留了细小的罅隙,便于通气和观察四周的情形。而搜村的军汉们除非爬上锅台仔细墙壁,决不可能发现。

但原来的墙洞只是李九言为自己一人躲藏所开,再加上一个娟儿已经十分拥挤,再无法挤进一个人

陈德只得另寻它处躲藏。

待李九言钻进墙洞后,仔细的清除了藏身处附近留下的痕迹。然后将一根长凳搭上灶台,踩上去站稳后,双脚用力后蹬,长凳被他踢倒在门边,而人已顺势腾空,整个半身都钻进了灶台上方的烟道里,憋住力气双手用力撑住烟道两壁,使出在特种大队时学会的上墙术,一点点往上窜,直到双脚也进入烟道,四肢都能使力,陈德方才深吸一口气,积年的烟粉呛得他顿时剧烈的咳嗽起来。

忍住烟粉,令人恶心的发霉味道,以及烟道中诸如蟑螂,蜈蚣,蜘蛛等小生命的骚扰,陈德手脚并用爬到烟囱顶部,这是一个树枝和陶片搭成的类似凉亭的烟囱顶,眼下就成了陈德的瞭望塔。

在河谷中展开的宋军已有五六百人之多,前锋已经到达了小村的各个路口。宋军显然不只是想要进村取得一些给养而已,他们用弩手封锁了村民出村的通道,然后分为五人一队,从边缘的房舍开始,细细的搜索起来。

看得出来,这支宋兵对在北汉这样一个充满敌意民众的国度里搜索村庄驾轻就熟。在陈德的眼中,他们的专业程度和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美国陆军都有一比。宋兵们并不象鬼子进村似的四处乱窜。三支各二十五人左右的队伍前去控制村庄的东,南,北三方面制高点,其中一支就直奔李九言的宅院而来。其余挨家挨户搜索的宋兵也不是简单粗暴的推门闯入,而是先由两名弓弩手封死门内居民冲出来的角度,然后由刀盾手将门踹开,一边冲进院里一边用大盾护住头脸,防止屋内有人放冷箭。在整个过程中都有三到五名弩手分布在院墙周围,防止村民们跳墙逃跑。

缺乏青壮的村庄抵抗并不激烈,宋兵们的任务很快由放偷袭转为挖老鼠,陆续有村民被从藏身之处带出来。那个缠着陈德教他枪法的少年孙定也被家里的炕洞中被宋军搜到,显然吃了些苦头,鼻青脸肿的被带到了村口。陈德略略的算了一下,大树底下大约聚集了三十到四十名村民。

清除威胁之后,宋军的指挥官才进入村庄,由于李九言的宅院地势高,视野开阔,也就被他选作了临时指挥部,其余的宋军则忙着开始清扫无人的民居中的各种财物,被强行带到村口的村民也被允许回去取他们自己的财物。看来宋军是想将整村的村民都迁走,陈德在心中暗想。再往下看时,却不由得怒从心起,暗暗的咒骂起这些天杀的禽兽来。原来宋军将三五面目较好的青年女子从村民中点出,哀哀哭哭的被押往指挥官的住处,也就是李九言的宅院,其中赫然竟有那位肚腹隆起的孙家小娘子。那些女子被带出之时显然已经对自己的遭遇有所预料,都拼命的拽住亲人不肯撒手,却怎驾得住一群如狼似虎的军汉上去刀砍脚踢,直激得孙定等一干少年眼睛里都要喷出火来。

李久言和娟儿藏在墙洞中大气也不敢出。这地方狭小不说,而且进退不得,一旦被人发现,就是个瓮中捉鳖的局面。两人透过墙壁的缝隙往外张望,等了好一阵还不见宋军闯入,正暗自庆幸宋军有可能是漏过了这所地势最高,却是空荡荡的宅院。没曾想房门突然咣啷一声被人踹开,瞬间便冲入四五个宋军,进来之后便一刻不停的东翻西拣,想要搜寻出藏在屋内的人来。尤其是有一个宋军居然还抬开大锅,钻进灶膛,查看灶底下是否有藏人的洞穴,令藏在墙洞中的一老一小两颗心全都提到嗓子眼上。好在这名士兵只以为锅台,灶膛下方可能挖有洞穴,却没有想到墙洞的出入口就在此处,加上他身着铠甲,蜷曲身体实在难受,只是粗~粗敲击了一遍地下和两壁便作罢,却没有钻进灶膛的最深处探察。

一切搜索完毕之后,宋军们又开始打扫工作,不但将各种东西摆放整齐,还顺手将李九言撂在灶房中的脸巾当作抹布,将从别屋中搜寻到的桌椅抹个干净。清洁工作刚刚完毕,就另有一队士兵簇拥着一位军官模样的走进。

“曹指挥,这个村庄看来没什么油水,尽是老幼妇孺不说,连姿色中等的妇人都找不到一个。”一个显然是心腹模样的亲兵对那军官报告。

“那就让兄弟们尽快完事,妈的,尽是穷鬼。”那曹指挥骂骂咧咧的说道,他脸上有块刀疤格外狰狞,说话间解下腰间佩刀,啪的一声放到桌上,震得墙洞中隐藏的两人心中突地一跳。

这时几名村民中挑出的年轻妇女被带进来,为首的亲兵道:“请指挥大人先挑。”

曹指挥低头看这几个神色哀哀的妇人。孙家小娘子尽量将头埋得很低,却被曹指挥蛮横的用刀鞘将脸挑了起来。眼看这个面目可憎的宋军将领正用饶有兴味的目光打量自己的脸颊和胸部,宋家小娘子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奴家怀有身孕,请将军放过奴家,来世做牛做马必当报大将军大恩。”一边央求,一边哭个不停。

见这妇人不依,曹指挥脸色突变,旁边亲兵立刻骂道:“你这妇人胆敢。”作势便要上去踹她的小腹。

“且慢。”曹指挥挥手止住亲兵,干笑两声,说道:“你这妇人到有些意思。现下给你两条路选,你若是伺候本将军爽快,便放你与这腹中杂种一条生路,若是不然,本将这便杀了,一尸两命。”然后便手握刀柄,用猫戏老鼠的神情盯着张家小娘子。

张家小娘子被这军将的话吓得浑身乱颤,顿时说不出话来,看她那惶然无主的样儿,这曹指挥更不待她回答,便把手伸进妇人上衣之中,当着众亲兵的面狎~玩起来。见张家小娘子虽然紧咬下唇,涨红着脸也不敢反抗,曹指挥哈哈大笑,命亲兵将妇人押入旁边的卧室中,自己挎了腰刀,施施然走出门去。

见主将自去快活,几个亲兵互使眼色,也将其它几个女子分别柙下去享用,其中一名村妇刚有些反抗,便被一个亲兵挥刀砍下半边膀子,眼看不活了,其它几名妇女几时见过这般血腥,顿时被吓得傻了,听凭这些毛手毛脚的军兵推推搡搡的带走。

娟儿虽不能看见外面的情况,也被那妇人的惨叫声吓得浑身发抖。

房顶上的陈德虽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何事,却看见宋军将几个妇人分别押入舍内,然后便在房外等候,若是前面进去的许久不曾出来,下一位甚至会猛拍窗户,直到前面的宋兵衣甲不整的提着裤子出来才罢。其余的宋兵则在抢掠过后,将村民院内外的柴草悉数堆到房边。

眼见宋军在靠近村口的房舍里外也开始堆放柴草,另一伙士兵则在准备硝石火把等物,被挟制的村民便开始骚动起来,顾不得顶在胸口明晃晃的刀尖,人群朝着监押他们的宋兵涌去。孙定等几个年轻人乘势一猫腰,仗着身矮腿灵,竟然窜到两三个猝不及防的宋兵身后,将他们拦腰抱住并顺势摔倒在地上。本已经群情激奋的人群一下子便炸开了锅,有的朝着身边的宋军冲去,打得是拼一个算一个的主意,有的则趁乱拼命向村外逃去。

负责在看押村民的宋兵似乎对此早有准备,前排手持刀盾的并不和村民纠缠,只挥刀乱砍,杀出一条血路闪到弓弩手的后面。后排弓弩手见人群之中再无一个站立的宋军,也不等指挥官命令,立刻群弩齐发,朝手无寸铁的村民射去。向外跑出去的村民则毫无悬念被堵在村口的弩手射死。

孙定等几个少年倒是给宋兵造成不少麻烦,他们和前排的几个宋兵滚做一块厮打,外围的弩手恐怕误伤同袍不敢放箭,只得等到包围中其它村民几乎全部射毙之后,才由更多的刀盾手上前,两三个对付一个,将这几个顽强的少年捆绑起来。由于这种半大少年只需将养两三年后就可以当作青壮劳力使用,是以宋军并没有将他们立刻杀死,而是准备将他们卖给夏州党项人为奴,当然,一阵拳打脚踢是免不了的。

目睹这一切,陈德只能将拳头捏的咯咯直响,恨不得跳下去将这帮禽兽全数杀死。

外面的宋军做完这一切,便携带者抢掠来的财物粮食,在村口整队集合,只等指挥史等军官爽快完便开拔。

约莫过了多半时辰,才见曹指挥带着满足的神情从李九言院中的厢房出来,随手将血淋淋的佩刀扔给亲兵擦拭干净。一声令下,各处宋军便立刻在早已堆好柴草的房舍放起火来,不多时,村中已是到处浓烟滚滚。大军逶迤离开村庄,殿后的宋兵则顺手点燃了将熟的麦田。远远看去,此时天干物噪,将熟的麦子遇火便猛烈燃烧起来,一时间整个山谷都是哔哔爆爆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煳的麦香。

此刻墙洞中躲藏的李老汉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正打算多呆一阵,等到宋军走远,天黑以后再出来透气。陈德却立刻顺着烟道滑了下去,冲着他们大叫:“房子着火啦,快快出来!”二人才忙不迭的一一从灶膛中爬出,随陈德来到院中,只见火势已经上房,难以扑灭了。

李九言大叫一声不好,掉头又冲入灶房,变戏法似的用双手从房屋的一角挖出一包黍米,又回到院子里,在茅厕旁挖出一袋沉沉的铜钱。

陈德则转身奔入厢房,只见孙家小娘子已然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嘴皮咬破,双手因为紧紧的抓住破烂的篾席,尸体早已冷了。想起这小妇人娇怯怯的温婉摸样,陈德只恨得目眦欲裂,想起可能还有许多村民躲藏在地窖中,若不及时将他们唤出来,恐怕要被活活的烧死或者掩埋在瓦砾之下,陈德叫上李九言挨家挨户叫唤那些躲藏起来的人赶紧逃出屋舍。饶是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担心这是宋兵的圈套,抵死也不肯从藏身洞中出来,以致被活活烧死。

卷一北风渐渐波不平第三章乱离人

“剩下的人都在这里了。”李九言叹了口气,伸手指着身后稀稀落落的二十多个人。

经过短暂的商量,十一名村人愿跟随李九言逃到太原去,然后再往北逃到代州,其中包括五个失去亲人的健壮村妇,其余大多是瘦弱无力之辈。李九言的儿子曾经带信来说,健雄军节度使杨业一直都收留难民垦荒。陈德当然愿意去太原,于是也加入了逃难的队伍。

所幸的是,大多数村民都或多或少有些埋在地下的存粮,算起来,路上采挖些山果野菜,这些干粮足够支撑到太原了。到太原之后就有李九言的儿子照拂,他本在杨业麾下,只需打个招呼,村民们便可跟随健雄军的辎重队去代州。在这乱世中,有杨无敌的威名作保,代州比起其它的地方更能给人一些安全感。

计议完毕,大伙便合力被宋军屠戮的村民搬进一口大窑洞中,然后砌些砖石将窑洞封了。

晚上,由于所有的房舍都被宋军烧毁,只能露宿在瓦砾场上。陈德三人选了一块离其它村民不太远的地方,干草铺地,陈德和李久言挤在一起躺倒,娟儿依偎在旁衣而卧。

村民们的长吁短叹和李九言的鼾声交织在一起,让陈德都辗转难眠,心中想道,“以前看史书讲宋为疲敝北汉,‘焚其寨,迁其民’,却没想战争这样残酷。”

第二天清晨,精神还算饱满陈德俨然成了老兵头李九言的副手,负责督促那些神色彷徨,手足无措的村民整理行装,帮助他们带好必备的物品。

“走吧,走吧。”等村民们拜别了自家的亲人,为祖宗坟茔最后一次拔掉荒草,珍重无比的将乡土裹好放进怀里后,李九言带着众人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村子。顺着离石水或者汾水虽然容易行路,但更可能遇到深入汉境骚扰的宋兵,离石水与汾水之间山区虽然难走,可军队一般不会选择容易遭到伏击而且补给不便的山区行军,为了安全起见,李九言还是决定带大家不经过任何州县城镇,通过山区直接前往太原。

临行前,李九言又变戏法似的从自家院子里挖出三把横刀,一支弩弓和三十只雕翎箭,由于逃难的村民大多是老幼妇孺,李九言自己便和陈德各自佩了刀。其它各个村民则分别携带了各自的口粮和一些细软。

坚持走了下来。看着村民们虽然又饿又累,可仍然咬牙跟着的样子,陈德不禁暗赞这个时代人的生存意志。

山路难行,每到傍晚时分,李九言便安顿村民宿在山中,陈德则带领几个少年搜寻一些草药熬汤给一些罹患腹泻或者感冒的村民饮用,颇有药到病除之效,这般又走了四日,村民们携带的干粮逐渐告罄,眼看只能全靠采摘野果野菜充饥。

又行了几日,据李九言说这里已是卢牙山地界,很快就要走出山地了。这天扎下营后,李老丈与陈德同去寻找水源,其余村民则尽量在附近收集可吃的野菜。

适值这年秋天雨水特少,山中已是多日已滴雨未下,沟壑中的溪流大多干涸,只见怪石嶙峋,李九言和陈德许久也未见水源,两人强忍干渴疲劳四处寻找。

这时,一阵凉风吹来,李九言闭着眼睛将鼻子对着风嗅了嗅,高兴的叫道:“水气。”便毫不犹豫的朝上风处走去,陈德见他神叨叨的样子,将弓囊往腰后一别,迟疑的跟在后面,两人顺着一条干涸的山涧往上游走去,渐渐的陈德也发现空气中的潮气越来越重,便越发紧紧跟在李九言身后。

眼见前面一座低矮的山包之上林木郁郁葱葱,李九言眼中露出狂喜的神色,转头对陈德道:“陈公子,泉眼必在此丘之上。”

北地山丘,看似矮小,实则广大,二人从山脚走到半山腰又花了一刻钟功夫,沿途草木茂盛,李九言不时趴在地上,仔细观察苔藓干湿的情况和山中野兽足迹,不断改换方向,最后终于确定了泉源的方位,便拔脚快步走了起来。

转过一片布满青苔的怪石,一汪幽深的碧潭突然出现在眼前,李九言和陈德几乎同时高兴的叫了起来,然后立刻止住了欢呼,因为在泉眼旁边还有另一伙人在取水,此刻全都停下手中动作,用戒备的眼神注视着他们。

李九言老于江湖,拿眼一瞟潭边众人,心中便暗暗叫糟。这伙人大部分都是腰挎横刀的青壮,神色彪悍,正在潭水边饮水的二十几匹马虽未佩上鞍鞯,但一看便是来自北地的上好战马。五代纷乱,各地诸侯都严禁民间买卖战马,偏偏各地都高价收购战马,这也刺激了一帮亡命之徒,专事从北地往南走私战马,再从南往北走私茶叶。这帮人来往于契丹,北汉,宋、后蜀、南唐之间,一旦被各地官军发现,立刻便是杀人夺马的下场,于是特别忌讳被撞破行踪,往往有杀人灭口之举。李九言在军中效力时也曾和这些走南闯北的马贩子打过几仗,知道对方战力极强,除了悍不畏死之外,兼得弓马娴熟,无论是契丹马贼还是内地官军都难从这帮人手中讨得好去。

见陈德将手已放在了随身携带得横刀上,李九言忙按住他的手,朝对面拱手打哈哈道:“在下只是来此潭取水的,无意冒犯各位,还望好汉们高抬贵手,我二人决不敢泄漏各位好汉的行藏。”

见他如此知情识趣,对面的剑拔弩张的众人倒迟疑了起来,这时一名站在潭水旁边的中年人说道:“初次见面,如何信你,只好得罪了。”说完便向左右一挥手,立刻便有四条精壮汉子抽出腰间刀剑,朝李九言二人进逼过来。

事已至此,陈德噌啷一声拔出腰间的横刀,摆了一个李九言教与他的北汉军中流行的八斩刀势,李九言也叹息一声,拔刀和他紧紧靠在一起。对方领头的中年人奇怪的“咦”了一声,不再说话,闭上了眼睛,似乎只等听二人就戮的惨叫,便再行指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