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战国做皇帝-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逸待劳!以‘劳’而对‘逸’,括以为此于我赵军不利!”

听到此处,赵奢渐渐皱起了眉头:“括儿的分析,不无道理,自己也曾想到此点。赵军兵发邯郸,数日疾行,确实乃疲惫之师。

“其二,荣蚠大军三十万,我赵军二十万,五十万大军决战于我赵国代地,不知我赵国将有多少城邑、村舍、粮草毁于战火!此战虽胜,我赵国实不堪其扰。”

赵奢、乐乘、司马尚三位将军听着赵括的阐述,一时间频频颔首。赵括这“不可救”之论,不仅算了军事账,更算了经济账,于此说来,直接救援代地确实有得不偿失之意。

“依括儿只见,我大军战略该当如何?”赵奢语气沉重地问道。此时的马服君对儿子的期望有深了一层。

“父亲、二位将军,且看此图,我赵军前方已近浊鹿,料来此时浊鹿城尚在我赵军之手。莫若,我赵军从我浊鹿出发,补充粮草,快速疾行,翻越太行,兵发武阳,行围魏救赵之策,何如?”

“围魏救赵?”听到赵括此论,赵奢、乐乘、司马尚三人顿时眼前一亮。

围魏救赵乃战国之世的经典战役,此策出自兵家大才孙膑。赵奢、乐乘、司马尚三位将军自然对此策甚为熟悉。只是这围魏救赵之策需要审时度势而定。此时赵括言及此策,虽有行险之嫌,细细想来,也不失为抗燕良策。

“武阳乃燕国下都,此次荣蚠伐代地,粮草供应大多来自武阳及蓟城,我大军围困武阳,燕国君臣定然惶急,三十万大军惶急,荣蚠老贼敢不来救?那时我代地之危,岂不迎刃而解?”赵括说着,面露一丝淡淡的微笑。

见面前的三位名将,渐渐陷入了沉思,赵括心底明白:自己的围魏救赵之策已将三位打动,就看自己下一把火点得如何了。

“妙!”乐乘突然一拳击在案头,高声大赞,“荣蚠哨探营已被全歼,耳目尽失。谅他荣蚠也料想不到我大军会舍代地不救,而直逼燕国下都武阳!”

司马尚微微顿首,突然抬头问道:“此计虽妙,但浊鹿至武阳多为险峻太行山地,我大军如何行动,少将军可有考量?”

“司马将军问得好!”赵括朗声赞道,“我燕赵之山川形貌,已全部绘于此图,将军请看!”

说话间,赵括拿起粉笔,在浊鹿和武阳只见,描画着一道弯弯曲曲的细线。

赵奢、乐乘、司马尚三人,随着赵括粉笔移动的痕迹,目光紧紧跟随,只见按照地图上的标识,确实有数条延伸的小路,可从浊鹿直通武阳。直把三人看得目瞪口呆。

此时赵括这详备的、硕大无比的军事地图,显示出了其超越时代的价值。一条弯弯曲曲的行军路线,就把三位战国名将震撼当场。

“父亲、二位将军!”说话间,赵括拱手对着三份团团一礼,郑重地说道:“括之‘围魏救赵’略有不同,不仅在于‘救’代地之险,更专注于‘打’,打燕国救援武阳之军,打痛这燕国的无耻君臣!”

“如何打法,括儿尽快说来!”赵奢从适才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听闻儿子的围魏救赵之策另有新意,忙问起这“打”该如何谋划。

“父亲、二位将军!且看此地图。若燕王命荣蚠来救,荣蚠当走何处救援?”赵括发问,紧接着自问自答,“括谅那荣蚠无翻越太行之勇,更寻觅不到如括之所画般路径,定是先折返蓟城,随后南下!”

赵括指点着地图,继续朗声道:“武阳,北临涿、蓟,南近汾门、武遂、龙兑,燕下都武阳被困,仓促间能出兵救援者,至此数地也!我赵军就是要打这数地来援之燕军,当然,关键是南下的荣蚠大军!”

“括儿此策虽妙,但我赵军于实际的山川地貌并不精熟,伏击来援之燕军,此时尽是图上谈兵而已。”赵奢沉声间,说出了心底关键的疑惑。

望着父亲及二位将军的疑惑之色,赵括豪爽地“哈哈哈——”一笑,待止住笑声,忙朗声道:“父亲、二位将军此事不必忧虑。我御林军猛虎营暗探,现已遍布燕国各地。岂不正是我赵国大军最好的向导。”

“父亲,括儿已将这武阳方圆数百里的山川地貌,及适应的战术,绘成了表格,请父亲及二位将军台鉴!”赵括朗声说着,伸手又自怀中掏出了沉甸甸的一卷羊皮。此次,赵括将他的表格管理法,从空谈终于转化为实战。

马服君赵奢,凝神望着面前详尽的表格,满脸掩饰不住的激动之色:“当世的兵家,论及奇谋,能比得上括儿者,怕是屈指可数了。列祖列宗呀!括儿,今岁尚属舞勺之年而已!”(注:古人将男子13-15岁,称为舞勺之年。)

待听完赵括一番简明扼要的陈述,再对照地图和战术表格,乐乘、司马尚二人心底顿时翻起万顷波涛:“这马服子的天赋奇才,果然名不虚传!”

乐乘、司马尚二人惊讶地望着赵括,似乎赵括还能变戏法般,从怀里再掏出神奇的羊皮卷来。

“父亲,括儿此策名曰‘围点打援’,一应详备要务,括儿尚需与父亲及二位将军详谈!”赵括对着三人谦逊地躬身轻声道。

此时的赵括心底得意非凡:“‘围点打援’,这二十世纪某位军事天才的战术,终于被我赵括盗版过来了!他日若有闲暇著一部《赵括兵法》,这‘围点打援’之策定当详述。”

“围点打援。。。。。。”赵奢略略沉吟,随即赞道,“围点打援,此计大善!”

赵奢话音刚落,只听“咕噜噜——”一通闷响。却是赵括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三人相视一笑,赵括刚刚建立的光辉形象,一瞬间,被这尴尬的一通响给冲淡了,赵括这“舞勺少年”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哈哈哈——”马服君赵奢慈爱地望着赵括,一通笑后,冲着帐外军士声如洪钟地喊道:“快将四鼎肥羊上来,我等已腹中空空了。”

待喊过后,赵奢又转向帐中三人,沉声道:“三位将军,今晚还需继续辛劳,我等就将这‘围点打援’再细细商讨。。。。。。”

第七十九章 围城

(谢谢书友蜀山白发翁的慷慨打赏,您催更的字数,小生努力完成。再次拜谢各位书友的大力支持!)

少将军赵括不辞辛劳,身先士卒,率领着四万赵军将士们,沿着猛虎营事先探得的小道,咬着牙翻越了险峻的太行山。。。。。。历经两日两夜艰苦卓绝的急行军,终于,四万大军如连片的红云一般,卷向了燕国下都—武阳城。

这“围点打援”战术,首要在于要将武阳城这个“点”围得如同铁桶一般,让城内的燕军放弃一己之力自保的奢望。围困武阳城,实乃不容有失的重任。

少将军赵括自告奋勇,揽下了这围城的首要之任。赵括有着自己的打算,一者自己的“围点打援”战术,赵括欲亲自激活;二者想接着此战,让御林军积累攻城的经验,为数年后的秦赵举国大战做好储备。

只是要围困这战国之世著名的大城,想让坚城之内的守军感受到波涛汹涌一般的威压,仅靠赵括万人御林军显然气势不足。

马服君赵奢,出于完全之考虑,从大军中临时抽调了二万七千步兵、三千骑兵,合计三万将士,统归少将军赵括指挥。

马服君给儿子的命令倒也干脆利落:“死死围困武阳城,攻城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得让城内的燕国守军喘不过起来,攻得要让这燕国的下都血流成河!”

那日拂晓,天色微明之时,赵括带领的四万赵军,已浩浩荡荡兵临武阳城下。

马背上,疲惫的赵括顿时精神一震,穿越男赵括,望着远处巍峨的大城,心想:“武阳,这战国的名城,曾经考古的重大发现,果然名不虚传。”

距离武阳城约三里的位置,少将军赵括命令大军止步,步骑严阵以待,不可放松警惕。

赵括爬上一处高耸入云山坡,接着拂晓的晨曦,目测了一下武阳城的规模,只见前方的大城,东西长约八公里、南北宽约四公里,方圆三十二公里的大城,在战国之世,也算是屈指可数。

这武阳城,因居于武水之阳而得名,燕桓侯时期始建。但赵括面前这宏大的规模,实乃出自燕昭王的手笔。雄才大略的燕昭王在位期间,对武阳城数次大规模扩建,以之作为仅次于蓟城的燕国政治、经济中心和军备要地。

望着前方雄阔的武阳城,赵括心底一阵阵难以抑制的激动袭来:“历史的洪流,正渐渐循着自己设计的路线,滚滚而行。或数日、或数月,自己统帅的这四万大军,将要死死地围困住这巍峨的大城。穿越而来的雄心壮志不是幻梦一场,我赵括就要靠着这一仗打出御林军的威风来!”

“申阳!”赵括待心情平复下来,陡然一声高喝,开始了排兵布阵。这武阳城的详备军事地图,赵括早已在心中记得滚瓜烂熟。不过亲临现场后,赵括不由得感叹:“皮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御林军步骑方阵,全速开往武阳东门,一里半外扎营,敢轻敌冒进者,斩!”赵括斩钉截铁地发布着围城的第一号命令。

“诺!”百夫长申阳高声应道。

此时的申阳,以百夫长之职,临时统帅了八千余名将士。那晚与燕军哨探营初次接阵后,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申阳这赵括发掘的干将,愈发成熟起来。

望着心腹爱将申阳面色坚毅如久经战阵的将军,赵括面色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自己这伯乐,果然没有看走眼,原来发现人才、看着人才成长的感觉,竟然如此美妙!”

赵括倾力打造的御林军,将作为这次攻城的主力。御林军身处武阳城的东门外,亦将背对从蓟城赶来援兵,如马服君打援的战斗进展不顺,这御林军将置身于腹背受敌之地。如此重任,御林军当仁不让。

紧接着,少将军赵括号令连连,顷刻间的功夫,四万赵军围城的命令,已发布完毕,其余马服君支援的三万余将士,被赵括分别布阵在了武阳城另外两座城门—南门和西门外。(注:据考古发现,武阳城今有三座城门。)

这次围困武阳,乃是赵括“围点打援”战术的关键。大军围城,必须围得水泄不通,围得让城内死气沉沉。只有如此之“围”,才能诱来欲打之“援”。

只是这武阳城乃燕国重镇,城墙坚固、城河宽阔,防御森严。赵括纵有四万大军,再加上chuang弩、投石机等攻城器械,急切之间,一时也难以攻下!

此时,初步的铺排,赵括宁求稳妥。

这次围城,赵括想先和武阳守军玩玩心理战,攻城之前,先把守军的心理防线打垮。

而这心理战的关键任务,赵括交给了猛虎营千夫长陈不群。

听完赵括的命令,那陈不群先是一脸的诧异。待活动脑筋,稍一思考,陈不群一脸的喜色,心底连连夸赞:“还是少将军高明!”

布置好心理战,赵括倒显出了一幅悠闲的姿态。赵括要做的是:先围而不攻,让城内沉不住气的先乱起来。乱起来之后,我围城的赵军方有机可乘。

示人以悠闲穿越男赵括,其实在搜肠刮肚,努力回忆着历史上那些攻城的经典战例。赵括期待着灵光闪现,以巧力击垮这看似坚固的武阳城。

先玩投石机,再架云梯、上攻城槌强攻?赵括不想用这些笨法子。

御林军的每个将士,可都是赵括的心头之肉。若因攻城而折损大批御林军将士,此等赔本的买卖,赵括坚决不做。

********

与赵括一般悠闲的还有武阳太守张昌。

俗话说:“千金难买一晨睡。”

此时的张昌,正享受着美滋滋的晨睡。外间微亮的晨曦映照下,张昌正做着美梦,梦中的他,正在与数名柔情似水的越姬抵死缠mian。

“报!急报!”

突然,门外一声高呼传来,被惊扰美梦的张昌顿时火冒三丈。

“一大清早的,你嚎丧啊,你!”太守张昌,对着门外报信的兵士,一通臭骂。

那生着两撇老鼠须的兵士,被张昌一同大吼,登时吓得两股战战:“这太守可是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还是小心点伺候!”偏偏这城外军情紧急,这兵士又不得不报,一时间,原本蜡黄的脸竟然涨得如猪肝一般。

“张太守可曾醒来?”正在这时,门外又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

听到这声音,那报信的兵士如蒙大赦,庆幸地心想“这王茂将军,来得可真是时候。”

听到王茂洪亮的声音,太守张昌顿时一个激灵爬起身来,手忙脚乱地穿着衣衫,嘴上应道:“将军稍待,张昌这就穿戴完毕!”。

猴急的张昌担心道:“这武阳守将王茂,可是高阳君荣蚠得意心腹,如果把他给怠慢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王将军,何事如此紧急,竟劳驾将军亲临寒舍!”那衣衫不整的张昌,一脸的恭维,赔笑迎着已闯进卧室的王茂。

“张太守,快,我武阳城被大军围困了!”王茂扯着粗嗓门,一声疾喝。

这消息恰如晴天炸雷一般,让张昌顿时愣在当场:“何方大军,竟然围困我武阳城,高阳君不是正率领三十万大军,蚕食赵国的代郡么?如果是赵军,怎么来得如此之快,一点预兆的消息都没有?”

眼看着张昌之故在此发愣,王茂心下火急火燎,一把扯过张昌的衣衫,拉着这武阳太守,直奔城墙而去。

待登上城墙,看清城外的一幕后,张昌、王茂登时心底寒气直冒。

只见武阳城外山野间,触目所及处尽是赵军那绛红的旗帜。千余面军旗随风飘舞,远远望去,宛若连片的红云。

这些数以千计的绛红军旗,正是赵括的杰作。

临出征前,赵括令军器坊连日赶造,以备这旷日持久的赵燕大战。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这军旗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

正所谓有备无患,此时这千余面绛红军旗,此时已被赵括巧妙地应用起来。

部署围城之后,赵括心生一计,密令稍迟赶来的猛虎营陈不群将这千余面赵军旗帜,插遍武阳城周围的山野,用这虚张声势之计,好好震慑一下武阳城的守军。

赵括虚张声势的心理战,此时已收到了效果。

武阳守将王茂,望着城外那摄人心魄的红云,心底情不自禁地一阵哆嗦。王茂粗略地估计了一下,围城的赵军应该不下十万之众。

“赵人这次下了血本了,这围困之军,不下十万之数!”守将王茂的声音,不自觉地低沉起来。

“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张昌心底陡然一沉。此时,轮到这昔日杀人不眨眼的太守张昌两股战战了。

这武阳城内还有着他偌大的家业呢:宽阔的宅院、琳琅满足的珠宝玉器、柔情似水的越姬。。。。。。眼下;这武阳城竟被赵国十五万大军团团围困,一旦城破,那屠城的厄运在所难逃,他张昌又怎能不瑟瑟发抖。

王茂斜瞥了一眼犹自发抖不止的张昌,顿时心里满是鄙夷。

王茂垂首略略沉思:“太守勿忧,这武阳城乃我我燕国下都,历经数百年的经营,城高墙厚,城内粮草、兵器充足,坚守半年不成问题!”

“将军,真能守住!”那张昌听闻守城有望,忙努力止着哆嗦连声问道。

“我武阳守军万人,城内十余万民众逢三抽一,当可聚齐三万余精壮,有此四万人防守,我这武阳城固若金汤。”王茂连声给自己打着气,同时也是给这不成器的太守吃下一颗定心丸。心想:“看着张昌熊包的模样,平日的威风哪里去了!别赵军还未攻城,城内自家就乱了起来。”

不过守将王茂真的高估了张昌,城外十万赵军气势汹汹,往日飞扬跋扈的张昌,此时那脆弱的心理防线几乎已被击垮。

平日间,这太守张昌,在武阳城可是横行霸道。张昌跺跺脚,武阳城的地面都要抖上几抖。

除了那些为数有限的世家贵族,城内的百姓有几家没受过张昌的欺负。

此时,张昌心虚了:“逢三抽一,募丁壮助大军守城,见鬼去吧!若这武阳城乱将起来,且不说那破城的赵军,单是这城内那些平日受自己欺压的百姓,一旦红了眼还不会撕了自己。”

那日下城后,回道府内的张昌坐立不安,急匆匆叫来了夫人,心怀鬼胎的太守夫妇,没想着如何坚守城池,此时竟然密商着如何出逃、出逃后又投奔何方。

待夫妻二人议定之后,张昌倒显出了些太守的模样,整个府邸外松内紧。张夫人秘密安排家丁,尽快收拾府邸的细软;张昌暗地里谋划这出逃的一应事宜。

第八十章 攻城第一波

(诚挚感谢书友liteonNK、揉碎女人心的慷慨打赏,您催更的字数,小生尽力完成。有票票的书友,敢情您赏赐几票推荐,小生的票票少得可怜。您的支持是小生创作的源动力!)

正是初春,燕国下都武阳城外,不见半点绿意,枯草、枯树、冷石,四野间满目萧瑟。那呼啸的寒风,吹动着干枯的树枝,发出“呜呜——”的凄凉吼声。

血色的夕阳,映照着千余面绛红的军旗,点缀在荒凉的景色间,徒增凛凛杀气。

寒风中,少将军赵括双手叉腰,昂然而立,专注地望着前方的大城。落日的余晖,在赵括黑红的面庞镶上了一道金色的轮廓。

赵括的身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