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夏-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纵下,山东实际上便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结构,其中流通最广地一种规则,就是标准化。

农民种地标准化。识字标准化,农作物收割售卖转运标准化。深加工处理还是标准化。其他的,工人技能培训标准化,等级评定标准化,操作规程标准化,晋升制度标准化。甚至吃饭穿衣走路之类的事情都实行标准化,夸张一点说。只差把麦穗上长几粒麦子都标准化了!

其他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这样一来效率之高就令人瞠目结舌,三年时间他们控制了一个省,而这些人都开始习惯标准化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一旦运用到军事生产上,他们甚至都不用专门地培训,只要告诉他们相应的标准就能按照军事要求生产出所需地物资,并且按照标准程序一直运到士兵那里,因为这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这样的手段,山东愣是将绝大多数都不识字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便成了这个巨大机构中的一部分零部件。工作正常运转良好。虽然其工作质量比起列强那普及教育程度极高地国民来说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却是可以用人数来弥补地。只要那些人有现在这样的素质,那么一旦他们有了一亿人……上帝啊!那将是灾难性的情况!

英国人通过这些计算出来陈晓奇的潜在能量有多大,因此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后的几天内就做出了决定,加大对陈晓奇和山东势力的关注,必要时可以给与适当的政策倾斜,这样的人和这样的势力是一定要抓到手的,否则做不成盟友那就成了敌人了!

陈晓奇有英国人想得那么牛叉么?很显然没有!他做到今天做成这个样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将一切都计算明白了。他提出物流系统,不过是想要将集装箱这一影响巨大地新兴物流工具尽快推出去占领市场,从而赚到大钱并且将世界大财团跟自己绑在一起发财而已。

他搞标准化,是因为后世经常被人提起地一句话: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理念,一流企业卖标准。

在20世纪初,绝大部分东西都还没有一个世界性的统一标准出现,最显然地例子………钢铁,第一个标准型的钢铁参数手册是美国人在五十年代弄出来的,从那之后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是美国人搞出来的,所以他们可以不在美国设厂,但却垄断了全世界大多数的产业行业,赚取了最大的一块利润,让全世界都围着他们的指挥棒团团转,而那时候的中国尽管是“世界加工厂”,却付出了二十年心血、满地的污染、断了子孙根的矿产资源和亿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换回来八百吨纸钞。

标准决定了一切,前提是有相应的国力当后盾。

陈晓奇来到这个时代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和足够好的后备人力做基础,而将亿万国民唤醒洗脑的艰巨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他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一套手段就是………标准化,把人都当作流水线上的机械臂一般来培养,只要他们能够将其中某些最需要的事情做对,做准确,就可以了,其他的以后再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世的大学里都是这么干的,他们把大学当养猪场一般的使用,把学生当木头脑袋一般的动物喂养,四年一茬儿速度极其可观!质量什么的就没人管了!而这种方法不算最不人道的,最大的毛病在于,你们这些开工厂的,总得让这些产品有一样突出的优势和用途吧?!

就算把所有大学生当作机器人来培养,哪怕四年时间只教会他们干一件事情,一年五百万大学生!他们拼凑起来足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机器!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还口口声声素质教育,着实可笑!

陈晓奇在这里也是这么干的,不管是技工学校还是大学生。不管是留学生还是农民工,他一力倡导建立起来地这个巨大团队就是在这么干………把所有人培养成能够干好一件事或者某一部分工作的人!他们拼凑起来就是他所要的班底!这就是被逼无奈下找出来地终南捷径!否则就这么点时间,让他培养出来一千万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杀了他也办不到啊!

物流系统在军事上的用途。陈晓奇只知道个概念,具体的细节在美国提出来的时候,他其实并没有。但是回到山东之后,他就开始组织人在不断地研究开拓之中,相应的细则到现在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一般人都弄不明白地庞大知识体系了。这时候他深切的认识到。在没有计算机软件辅助之下,做他设想中的那种高效完善的后勤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构想,却足以改变世界!

计算机地发明进程已经被他大大加快提前了,基于电子管的类似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已经做出来两台,每一台都有专门地电力系统供应,占据一个山洞。有陈晓奇提供的后世完整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基本指令构成理念,研发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另一时空的发展。建成IBM70那样的大型计算系统也只是时间问题,而晶体管半导体研究机构的工作进展也有希望在五到十年内制造出锗单晶,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等等一大批先进理念的东西也都在“催化”下迅速生根发芽。

围绕着军事发展催生了人类所需要的一切发明,这是确凿无疑的。陈晓奇和他的团队也是被推动着将一些东西给搞了出来,越高越大越弄越多,所以他的研究队伍始终都不够用,课题太多了!

英国人高估了陈晓奇,但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无形之中帮了他很大地忙,而温莎伯爵地到来,无疑是将英国人的态度和一些合作策略落到了实处。一些见不得人地勾当就在他们的觥筹交错中商议了出来。

“几年不见。伯爵先生风采依旧,真的是可喜可贺啊!”这样的开头可比谈论天气啥的有味道多了。陈晓奇这个主人当的比较称职,上来就如此欢迎道。

温莎伯爵年龄到了这时候,老不老的其实看不大出来了,不过这两年的生意做的顺风顺水,颇有些宏图大展的意思,在国内一些人的评论中好了很多,他也是非常有面子,而带来这一切的陈晓奇在他眼中真的跟天使一般可爱,他难得的没有继续保持他那矜持的绅士派头,用力的跟陈晓奇拥抱一下,拍着陈晓奇的肩背哈哈大笑道:“陈先生这话说得很动听!不过说起来我却是有点老了,对女孩子的吸引力自然比不上您这样的年轻的绅士。”

宾主欢快的寒暄着落座,陈晓奇道:“伯爵先生在这个时候专程来这里,不会是只为了看我这个老朋友吧!我这里的红酒和西餐虽然做得还不错,却也不至于让你这么惦记啊!”

温莎伯爵道:“其实我更喜欢你的中国大餐!那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啊!呵呵,我听说您这里有专门的玻璃暖房专门用来种植不同季节的蔬菜,即使在寒冬也能够品尝到夏日的水果,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口福啊!”

他说的,是陈晓奇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在原来化工厂的东南角开辟出来的几百亩农业试验田中,用玻璃大棚搞得一些反季蔬菜和水果的培育实验,现在已经开始用在别人看来珍贵无比的塑料薄膜做大棚了,那简直是奢侈透顶的勾当,为此济南以及周边的亲友故旧们一边切齿的骂他是个败家子,一边毫不客气的享用他这么“败家”的行径带来的新鲜蔬菜水果。

为了捞钱,陈晓奇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这种用价格高昂的材料建立起来的蔬菜生产基地,弄出来的东西价格自然会吓到一大片人,通俗一点说,在饭店里,一个菜的价格都赶上一般人一年的收入了,但就这样都供不应求,神奇的山东农业啊,什么都搞得出来,这都成了全国上下富豪们嘴边痛并快乐的享受之一了。

陈晓奇哈哈笑道:“伯爵先生这样的美食家,我们请请不来的!最近正有些非常新颖的菜品面世,正好请您来帮忙品尝一番,看看滋味是不是也适合胸怀世界的大英帝国的口味,顺便大家可以做下来一起探讨一下这里面的一些奥妙!”

话来话去说的貌似都是随意的生活,实质上都另有所指,所谓新鲜的蔬菜不光是蔬菜,更可能是山东集团新出来的某些令人惊叹的新发明或者新发现,所谓的品尝,那可能就是大家商量一下怎么个合作法,必要时可以研究研究分赃的问题,大家都是聪明人,话不用说的那么直接,那么市侩,多不好看那!

温莎伯爵笑道:“我这一次可不是空手来的啊!我听说陈先生最近生活的非常充实,只不过周围总有些讨厌的苍蝇在嗡嗡的乱叫,虽然不能危害人的生命,但是传染一些有害的细菌,打扰人的清静生活,还是非常可恶的。您对此有什么打算吗?”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一百八十一章 英国人的态度

这说的就是最近日本人的勾当了,当然英国人说得比较含蓄,没有直接将潜在的巨大危害点出来,这符合他们的作风。

陈晓奇笑道:“他们的确非常讨厌,就算今天赶走了一两只,说不准过段时间又会跑来更大的一群,其中有些可能是能吸人血的牛虻,这都是可能致命的害虫啊!因此我打算准备下一些比较厉害点的灭虫药剂。不过伯爵先生似乎对这种事情很有心得,能否指教一二呢?”

国际间的纵横捭阖,当世无人能及英国人,便是后来的美国人横霸世界,他们也都是英国人的忠实学徒而已,所以在处理中日关系上,英国人绝对是有发言权的。

温莎伯爵道:“灭虫的方法我们有一些,不过我们觉得,最起码现在您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小虫子危害,您知道,在我们的北面,有一头很壮的熊似乎更担心这些苍蝇在吸了血之后变成更加庞大的一群,到时候他们的目标就可能是那头熊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这头熊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这些苍蝇得逞的。另外,我们的一些鲜肉也都在您这里不是么?要是被苍蝇带来的病菌给污染了,那就太不妙了,所以,我们也备下一些杀虫剂,必要时可以借给您。”

日本人做梦都想吞并中国,以实现他霸占统治整个亚洲的狂妄计划,而一旦他们获得了半个中国巨大的领土、人口、矿产资源和市场,并把这一切转化为工业军事动力之后,对北极熊苏俄的威胁就太大了,那时候苏俄将面临东西夹攻的不利局面,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灾难性的变故出现,他们可是煞费苦心!

早在20世纪初,苏俄为了培植一个自己能够掌控的、能够独立拖住或者对抗日本的中国势力在他们的肚子底下垫着,他们出钱出人出力支持孙中山建立革命军并实施北伐。之所以支持孙某人,是因为他们找遍了中国的各路军阀,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以出卖国家利益、割让蒙古内外甚至允许苏俄驻军进来的条件。而孙不但答应地很痛快,更主动提出,“苏俄应该进驻一个师在新疆”。

所以孙得到了支持,陈晓奇自以为聪明的那一把捣乱其实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那时候的他在政治上还非常的稚嫩,看不到这后面的复杂背景和鬼蜮内情。当然现在他什么都明白了。

孙中山死地太早,之后革命军迅速分裂,导致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一个可能快速壮大起来并有能力牵制日本的势力没有出现,俄国人当然心焦的不行。而紧随其后凭借手腕抓住了大权的蒋中正也不是个傻子,他很清楚苏俄的目的所在,又不想当那样的傀儡,因此在1927年张作霖突击搜查俄大使馆并拿出来苏俄图谋掌控中国的情报后,蒋借机发表声明与苏俄脱离关系。自立一方。

对此苏俄当然很不满意,立刻就扶植别地势力来与他对抗争夺政权,由此又拉开了一系列令人无法言说的战乱和惨剧。

而陈晓奇在这之后短短时间内意外崛起。并在这一次的中日冲突之中,充当了一个身强力壮地愣头青身份,硬是在正面讲日军人逼得手忙脚乱措手不及,一时间进退失据,将好好的一场大戏搞成了闹剧,国际列强间看的是热闹非凡,一系列的政策都迅速转变更改。

这其中,苏俄的态度尤为重要,说穿了。从清末开始到民国这几十年,整个中国的事情背后都是苏俄和日本人在翻云覆雨的摆弄着,除了陈晓奇这个另类异军突起外,莫不如此,即便是到现在的北伐以及张作霖的表态,都有他们地手段在里头。

陈晓奇地崛起让很多人眼前一亮。苏俄人看到了机会。也看到了危险。机会在于。若是陈这个势力在山东这个至关重要地地方强势存在。跟日本人坚决对抗到底。那么日本地崛起计划将被腰斩。就算日本人占据了东三省和内蒙。肚皮底下始终顶着一把尖刀。就冷令他们北上西伯利亚地势头大受影响。而山东再强终究也只是一隅之地。成不了大气候。这是可以让他们腾出手来从容布置地大机会。

但是如果陈顶不住日本人接下来地重手。或者日本人铁了心要一次性将山东势力解决掉地话。那么山东必然扛不住日本强大地军力。到时候日军一旦吞并山东如今地基业。一下子就得到了一个领土、人口、经济、工业、市场以及极为重要地科研力量等等综合实力强大地新领地。完全可以让他们在一夜之间陡然跃上一个台阶。再加上已经将要屈服地张作霖。整个华北就落到了日本人地掌握。几年之后。日本就有能力横扫中国并直逼苏俄。这样山东就成了加速这一切地巨大动力。那就是一次巨大地危机!

所以为了自己地安全着想。苏俄人必然要作出选择。当前情势下。无论如何不能让日本人战胜。山东既然已经顶住了初期地战斗。那么接下来只要日本人不能全力投入这场战争。不问可知山东会是赢家。至于接下来地事情。再说。

这一切地风云变幻。陈晓奇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苏俄人不是没有想过要跟他接触。但都被他回绝了。他本就看不上这头贪得无厌地熊。更不愿意跟他们纠葛过深被他们算计。陈晓奇别地不敢说。自知之明是有地。玩政治斗争阴谋诡计。他远远不够心狠手辣。所以根本不合格。他宁可蒙起头来当缩头乌龟也不愿意被人随时当成枪杆子来牺牲掉。

而温莎伯爵此来带来地消息。一则说明了俄国人地态度。英国人肯定是知道了什么。至少在这次中日冲突上他又可以放心一部分了。二则也表达了英国人地一些态度。那就是不能任由日本人如此容易地强势崛起。

在这个世界上。论对各民族国家地研究。英国人是当之无愧地透彻。他们对日本地帮助也好。控制也好。牵制也好。都是经过仔细谋划考虑地。这种基于全球性地战略眼光。英国人地确无人能及。便是另一时空地后世美国人在处理日韩越。以及对待中国崛起等等地一切手段。莫不是当初英国人制定出来地策略。只不过执行人换了一个而已。

此时的日本绝不可崛起,否则将是全世界的灾难!英法抑制德国崛起是因为德国所在地地方跟他们冲突,日本人却是一群疯子组成的国家和民族,只要有能力,他们可以像蝗虫一般不断的残食整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将所有的民族踩在脚底下蹂躏践踏,是他们最大的理想,这样的民族一旦强大了。对任何人都不是好事。

温莎伯爵带来的“杀虫剂”是什么?其一是国际间的联合力量,即所谓现在的“国联”,尽管大英帝国开始衰落了。他们还是有话语权地。其二便是硬实力,他们在远东的舰队,其他列强的舰队,加上苏俄地北面压制,以及可能提供给陈晓奇的一些支持等等,需要的时候是可以凝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的,日本如果要蛮干硬来,这时候会招来全世界的围攻。这可不是1937年的时候,整个欧洲被重新武装起来的德国给牵制了。腾不出手来收拾他!

陈晓奇可以不必去知道英国人会带来什么,知道他们的态度就足够了,这足以令他有胆气放开手来干,而不必担心被牺牲在这件事上,因为他地牺牲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他拖住日本人的时间越长,北伐统一就越容易,而蒋中正成为中国的统一领导着,符合这时候除了日本之外几乎所有强国的利益需要。就是日本人,也乐得一个不坚决抵抗日本的领导人控制中国。

陈晓奇也不想问英国人能够带给他的更多的是什么东西,那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妙,吃下去就可能是要人命的毒药,因此除非他必须的,否则绝不贪婪,自古以来出事地都是因为一个贪字在作怪,这一点他太有自知之明了,能不干就不干!

撇开这件事不谈。陈晓奇更关心他的买卖。他已经从英国人手里捞到了不少的铁矿和煤矿石,但这远远不够的。陈晓奇的终极目标是未来那个肥的一塌糊涂什么都出产的好地方……澳大利亚!

此时的澳大利亚真正值钱的大矿脉开发出来地并不多,移民数量也才二百多万,主要是开发了金矿和少量铁矿,澳是世界上最大地铝土、氧化铝、钻石、铅、钽生产国,黄金、铁矿石、煤、锂、锰矿石、镍、银、铀、锌等的产量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