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韩复榘石友三的背叛而功亏一篑,不但把冯玉祥非常关键的河南地盘给卖了个底儿掉,更重重的打击了冯的自信心。
韩复榘此人素有野心,在冯大将军坐下也还算凑合。但是北伐成功之后,他盼望中的一省老大地位并未到手,名义上他是河南省主席,可是河南不光他一派势力,另有石友三、孙良诚等人在,他原本希望得到河北省主席当个军阀玩玩的,结果河北归了阎锡山,即便是到了河南,那主席的名头却也是空地。上面说了算的是石敬亭。军事上完全架空韩复榘,连他的铁杆2师都保不住。
韩复榘本来跟冯玉祥这个大家长脾气、动不动就罚跪的大佬不大对付。且早些年还投降过晋军,如此的当个空心大佬馆着实不欢喜,与也想当个主席玩玩的石友三倒是同病相怜了,因此在他们通电投蒋反冯之后,被打的狼狈逃窜直到郑州会师,才算是稳定下来。
冯玉祥大受打击,对于自己的雄心壮志再也不敢打包票,同时对手下军官的忠诚也产生了怀疑。他退兵潼关之后坚守不出,抓紧时间经营陕甘大后方。
从去年初冬开始,山东陈晓奇就大肆投入救灾运人地勾当,到现在施行越来越顺畅,运进地粮食越多,运出的人口越多,大半年之后已经趋近平衡,但是西北今年地灾情更加严重,有着数千万人口的西北数省,爆发更大面积的灾荒是迟早的事,对此冯玉祥忧心忡忡,对于人口流失也就不大上心,反正他也养不起!
而山东方面搞得那一套东西初见成效,修路大军用了半年时间将一片关键公路整修大半,剩下来的或许在未来一两年能够全然改观,铁路陆基建设速度不慢,但是离着冯玉祥预想中的大动脉,那还八竿子打不着的一撇都没有呢,他干着急没办法!
冯玉祥当然不甘心倒蒋失败,决定联合阎锡山一同倒蒋,不料阎某人的图谋一点都不比他来的小,竟毫不讲义气的将亲自来谈的冯玉祥软禁在山西不让走了!
冯玉祥被扣,冯系西北军因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日子过得苦啊!不得不求助蒋,新上任的军政部长鹿钟麟从中穿针引线,以宋哲元为首的西北军将领次第接到中央的救济。
这样的情形把阎锡山吓得不轻,他生怕自己地行径导致西北军上下集体投蒋。反过头来合起伙收拾他,那可真的就是四面包抄跑都没地方跑了。他赶紧的亲自找冯玉祥说好话,答应联合反蒋,但是要求冯先出兵。冯玉祥答应了,手下将官却不配合,弄得不了了之。
此时唐生智又来拉阎锡山共同反蒋。但是关键时刻,精明过人的阎老西坐山观虎斗,先是看着唐生智被蒋收拾,其后又痛打落水狗的帮着蒋收拾唐,帮助蒋干掉了唐,也去了自己的一块心病。
一年之间,当初北伐地四大集团军已经败了俩,阎锡山成了中**政界的第二号人物,直接面对蒋中正。此时他有点觉得芒刺在背了,晓得当初冯玉祥李宗仁是什么感觉和心情了。知道老蒋迟早要对付自己,他盘算天下局势。觉得再不正经搞一搞,自己麻烦迟早得出来。
现在,实力最强的无疑是蒋系,打垮了李宗仁和唐生智之后,占据了中国长江两岸的大片膏腴之地,可谓是要底盘有地盘,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兵势强盛大义在手,老大!
其次是东北军。张学良接了老子的班,收拾掉不合群的杨宇霆,将军政大权抓在手中,又与老蒋拜了把子,又通过东北老人黄镇山跟山东这边搭上交情,三十万大军和东三省在握,实力也是非常雄厚的。
在就是虎踞山东闷声大发财的陈晓奇,别看他的地方最小,但是其财力军力却是最雄。能干过日军地强悍角色,此时海陆空三军都有,还都是先进玩意,更是执中国工商业牛耳的大牛,名声响彻世界,出了名的护短加胡来,是个谁都惹不得地刺猬。这家伙也是阴狠之人,那么强的力量能在张宗昌这样的混账手底下藏三年,任由其上下搜刮而不动声色。直到奉系垮台才趁势而起。一锤定音。这些年跟个大派系做军火生意做得不亦乐乎,谁都知道他的难搞。他既然不出省,那就别戳他为好,谁也不愿意跟钱过不去不是?
四川那一帮人和云贵的头目们就不说了,都是憋在自家一亩三分地轻易不出头的滑头,基本无关大局,因此算来算去,阎锡山知道自己就是老蒋的下一个目标了,在得到陈晓奇一再保证不参加混战的前提下,他甚至还为了保险,多送了一大堆的矿产出来,反正不用花钱就成,另外又下单子买了一大批地军火,然后在一次找冯玉祥商量反蒋事宜。
轰轰烈烈史无前例的军阀大混战就在纷乱无比的1929年酝酿成型。这注定是全世界都为之打乱的一年,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还是整个世界,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南洋兰芳共和国之事不提,山东中日冲突不提,7月,东北军与苏俄之间爆发“中东路事件”。张学良以一帮子土匪出身的东北军,硬拼经过了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能征惯战的强兵悍将都齐全的苏俄精锐,失败是早就注定的事。年轻的张少帅,自然吃不住手段老辣地蒋主席在后面推波助澜的巧妙伎俩,稀里糊涂的就上了大当,被其借助苏俄之手削弱了本钱,牵制了军队,也将这几年来都蛰伏不动的老毛子强军给惹了出来。
就在他们酣战不休的节骨眼上,日本关东军开始筹划大计!他们一方面不准中国部队通过南满铁路北上,另一方面却组织高级参谋军官进行“参谋旅行”,并最终由石原莞尔奉命起草了《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这就是他们日后出兵抢占东三省的行动计划书,东北军的软弱无能在与苏俄一战中暴露无遗,给日本人看了个透心凉的清楚。
而这一年最大的事情,却还不是着一些,对整个世界影响最大、最深地,却是在1929年10月首先从美国爆发地大萧条。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有名的1929经济危机!
第三卷 黄金军阀 第五章 灾难财
1929年的美国股市,是一片疯狂景象,凡是家中有一年余粮的美国人,都通过各种途径贷款购买各种工业产品以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并将自己手中的现今投入到股市上面,博取梦想中的大利润。
到了10月,除了极少数人之外,绝大部分的人对于股市的突然崩盘毫无准备,连续几个星期之内的股市一路狂跌,令数百万人血本无归,继而影响到美国的边边角角每一个群体。接踵而来的,便是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消费骤减,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破产企业更多,银行开始倒下,与银行相关的所有企业开始倒下,然后形成全面的经济大崩溃!
美国的美联储在危机发生前后的不作为,任由上万家银行出现问题并最终倒闭,连锁反应一般的恶性循环导致了最后的损失越来越大。
全世界的大部分有钱人和处在富裕线上的中产阶级为此买单,这次被称作史上最大规模的“剪羊毛”狂欢行动,肥了的只是少数在背后操控的大财团银行家们,受伤的确是绝大部分的其他人类。
整个世界,预见到这一次大问题的不仅仅是那些操盘的大鳄们,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对此心知肚明,便是中国的那位新军阀陈晓奇先生。
早在1928年底的时候,他名下的几乎所有产业开始上市,强劲的业绩和优质资产成为股市上备受追捧的大热门,也是众家大鳄们争抢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作为主人的陈晓奇,却从一开始就巧妙地控制着局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那一方面行进。
1929年的夏天,他开始以国内基业不景气为由收缩美国投资,售卖股票,到1929年9月的时候,整个美国“美华集团”除了实验室部分之外,各大企业的大股东已经不是陈某人。而是藏在故事背后的不知道姓名地那些人,其中很多见不得光的股权交易事件,令陈氏很快的失去了对那些企业的控制权,但是,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仍然操在他的手上。仅此而已。
灾难发生之前,几乎所有原来地“美华集团”旗下企业都跟陈氏没了什么关系,包括原来的第二大股东斯特恩。麦特也及时将自己的股份全部清理干净,在股价最优的时候套现获利,然后将所有资金集中到“美华银行”当中。因为该银行从一开始就很少参与到贷款业务之内,除了控制整个集团的资金运转之外他们很少涉及到大笔的拆借和贷款,因此在大崩盘发生的时候,他们受到影响是最小的,而储存下来的巨额资金却为接下来地抢购优质资产行动攒足了筹码。
另外一个藏在背后的群体。在这次风暴中扮演了另外的不光彩角色。那个通过某日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办理到了整套合法手续,将几个濒临破产倒闭地旧企业通过造假的形式包装成优质资产从其他银行骗取大量资金,然后将这些资金套现并将那些企业鼓捣上市的所谓犹太人“所罗门”。在股市达到**之前就开始抛售股票,而在美国股市出现大跌,政府和美联储想方设法救市的时候,这总计二十四家企业却突然间疯了一般的疯狂往外抛售股票,在原本就止不住的下跌洪流中狠狠的拉了一把大的,将绝大部分股票抛出,套出资金不但没有撤走,还就地反过头来做空美国股市,毫不避讳的往死里砸。
这一大笔经过反复加成包装之后地资金。从原来的近两百万美元,短短数年内膨胀到能够撬动上亿元的巨额规模,如此大的一笔资金在本来就难以支撑的股市中趁火打劫推波助澜,其结果可想而知。
反复折腾了两把之后,这笔资金才悄然退出,兑换了大把大把的美元和黄金之后逃出美国,流入到瑞士几个大银行的隐蔽账户之中,接下来的去向就不知道了。
当美国FBI找上门去地时候。这一切地始作俑者。那个名叫“所罗门”地美国人。早就跑没影了。帮助他造成这一次总损失超过五亿美元巨大经济案地最初那家日资银行也在第一批倒闭。银行负责人也逃回了日本。出具信用文本和虚假账目地那家会计师事务所倒是没跑掉。但是收了巨款干了这事地当事人也早跑掉了。去向不明。
最倒霉地是那些给这个大集团提供贷款地银行们。在那二十四家企业上市之后。因为某些外来资本地热炒。在很短时间内将这些企业地股票炒得非常热乎。连续翻番后变成宠儿。提供贷款地银行们对企业地监管其实形同虚设。股市上地获利令他们信心倍增。结果在股灾降临地时候。那个拿着他们贷款从股市里捞取了巨额资金地混蛋家伙早就套现走人了。他们地银行却为此买单!
这个前后运行了四五年地特大号经济案件直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清查华尔街地时候。才被彻底查清。然而那时候一切都晚了。巨大地经济灾难之中。光倒闭地银行就上万家。牵连在案子内地很多银行家当事人早就跳楼自杀了。追究责任都没地方找人去。
这样一个经济案最终被当做反面教材和经典案例整理出来。在那以后地经济专业领域中屡屡被提起。但是奇怪地是。同样地手段。在七八十年后地东方某大国。却屡次上演屡次得逞。仿佛那些从西方修学成才地精英们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地典型案例似地。甚是奇怪啊!
除此之外。还有一股暗藏地势力一直潜伏在伦敦股市内不显山不露水地积蓄力量。这就是“所罗门投资公司”。这家注册之后就基本没玩过什么大单地投资公司一直没什么出彩地表现。但是在1929年地9月。他们却以大笔地资金沽空美国股市。并在随后地两个月内连续以金字塔式价码沽空。杠杆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但是。他们却是完全赌对了!从9月开始。股市走到顶点开始大跌。十月开始上演黑色星期二。11月虽然略有起伏。但到12月就完全没法收拾了。整个美国经济出现急剧衰退。并开始向全球蔓延!
金融投机行为,便是这种以小搏大的模式,输了固然是大败亏输,赢了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大赢,洛克菲勒家族数十年辛苦经营也不过才不到20亿的资产,而一家投资公司只要操控得当。却完全可以趁着一次大地经济波动用非常低的成本博取这么大的财富!这才是为银行家金融家所疯狂的魅力所在!
“所罗门”投资公司多年蛰伏,一朝出手便借着世界大势获取了数十倍的大利,走在前面的投资人格吕克斯。温莎伯爵和余灵化凭空巨富,而私底下地最大投资者陈晓奇,所获得的利益之大,比他在中国经营六年所得都多出了好几倍。巨大的资金,变成黄金和美国公债,另有一部分按兵不动,等着最为凶险的时刻的到来。股市崩盘仅仅才是个开头。接踵而至的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那才是银行家们真正要下手“剪羊毛”的大好时机!
美国股市大崩盘,紧接着作出反应的就是英国和日本。其后蔓延到德国意大利等地,法国受到冲击最晚,持续时间却是最长。但是不管怎么说,整个1929年地年底,整个西方世界在他们眼里全都变成了黑色!
从1929年末开始,到1932年间,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持续衰退,以美国为例,失业人口达到1400万。总体工业超过百分之五十破产,达八万六千多家,汽车工业开工百分之五,钢铁工业为百分之十四,造船业几乎为零,农业谷物售价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出口锐减,又因为胡佛地错误政策抬高关税限制进口,导致其他国家群起报复。更是雪上加霜!
便在这种困顿交加的时候里,大发歪财的陈晓奇一伙人却充当好人,首先,他如数履约早在1928年就预订的总数达5亿元的粮食进口,只此一项每年就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贸易补充,尽管这时候美国已经顾不上考虑收益问题,只要粮食能卖出去别烂在家里,就是最好的!仅此一项,便能救活多少美国农业人口啊!
其次。是对美国已经率先开始倒闭的造船厂和其他工厂的收购行动。在高达八万多家地工厂企业中。老板们为了还清银行贷款,为了弄点现金撑过大萧条时期。很多人不得不开始贱卖自家的资产。不过山东这边却没有接管他们企业的**,而是将大量的工业机械以废铁价格买下来,成船的开始往中国运输,这种行动从1930年初开始,一直持续到1933年才减弱结束。
数以十万计的机床、机械以如此廉价的价格拉到中国运到山东,中间省了多少钱是难以计数的,这种行为不但令整个中国在短短三年内拥有了超过日本的工业规模数量,更大地一个作用,是极大的干扰了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俄的工业化进程。
1928年以前的苏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经济总体水平没有德国的一半,超过一半的国民都是文盲,更为要命的是,一场大灾荒也同样袭击了这个红色帝国,其烈度和造成地严重后果,丝毫不亚于对当时地中国所致的巨大压力!
在另一时空历史上,1929年地世界经济危机给了西方世界以沉重的打击,却给了长期受到西方联合封锁的苏俄以至关重要的机会。急于摆脱经济危局、想方设法要走出困境的美国和西方世界,正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和消费市场来帮助自己拉动经济,此时积累了大量资金资源的苏俄恰到好处的跳出来,充当了西方世界的救世主角色。
从1930年开始到193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往苏俄输出了大量的人力和设备乃至粮食,换回了宝贵的外来资金挽救自家的国民经济。其中以美国为例,光输出到苏俄的专家人员就达到十万人,1500个工业企业实体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建成,包括最为关键地钢铁、电力、汽车、飞机、重机、化学以及其他机械制造等等重工业基础。
而这里面最为关键的,一个是美国的廉价工业设备,一个是廉价的粮食,以及近乎白送的技术人才。在1933年苏俄提前九个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离开了美国工程师,他连一台合格的拖拉机都造不出来,教育地极大落后令这个原来的农业大国暂时开动不起这驾硕大无朋的工业巨轮,不过一切有了基础,就什么都有了。
可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特大经济危机。才是促成苏俄红色帝国急速崛起成为世界一流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因为美国的廉价粮食的输入,也帮助苏俄极大地减少了在三年大灾中饿死人的数量,但即便如此,到1930年时,整个苏俄被饿死地人达到惊人的1200万人。
而在这个时空,因为陈晓奇为首的中国新兴势力地插手,一切都变得不大一样了。首先是对美国出口设备的抢劫,一方面是大量早就被他们盯上的重型工业企业的控股和肢解。这些极其廉价的设备连同工程师技术人员被拉到中国,赚取工资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便是蛰伏下来的“美华银行”的连续出手,控制大量关键工业之后,干扰他们对苏俄的投资计划,改为朝中国倾斜,并在1930年后,增加一个东南亚的投资方向,将原本朝着苏俄滚滚涌动地工业大潮给拦截下来。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