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佩里的太子爷-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熟虑过了。我已经决定立她为太子妃,其他人和我无关,我也不想管。要是你还念着我是你的儿子,在这种事关我下半辈子生活的大事上,就最好不要给我找麻烦。”
  皇帝因为大齐后的事情,虽然满朝文武没人敢说,但是面对自己的长子,还是完全经历了当年事情始末的长子,总有些心虚气短。秦沂都这样说了,还放出“下半辈子”这种话,皇帝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他顿了顿,问:“你意已决?”
  “对。”
  “秦沂,你是太子。”皇帝难得的郑重起来,语气中也流露出一国之君的威严,“你娶妻选妃不仅是你自己的事,同时还是整个朝堂,乃至整个天下的事。你喜欢什么人,可以把她纳入东宫,可是你的正妃却不能马虎,她不仅是你的妻子,皇室的太子妃,还要是未来的一国之母!”
  小齐后本来笑盈盈地听着,一听到“未来的一国之母”,脸色立刻冷了下来。她就想不通了,秦沂孤傲,骄横,还屡次对皇帝和她不敬,这样一个人,为什么皇帝铁了心要让他当太子?
  秦沂也沉着地说:“我当然知道。我既然敢写信给首辅和各位阁老,自然方方面面都考虑过了。她温良端娴,堪为太子妃;心思纯真,为人坦荡,堪为吾妻。皇帝陛下,请你下旨,册封长兴侯府第五女楚锦瑶为太子妃。”
  皇帝听了秦沂的这番话,感觉到秦沂背后的郑重,渐渐也认真起来。他有些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地问:“她究竟什么人,竟然能让你说出这种话?朕是你老子,养你这么大也没听你这样夸过什么人。你不是这两年在大同戍边么,从哪里认识了这个女子?莫非她是边关的平民女子……不对啊,你刚才说她是长兴侯府的小姐。”
  皇帝这就更想不通了:“她也不是边关的人,那你如何知道她,并且非她不娶的?”
  秦沂微有些尴尬,说道:“这你不用管。”
  “我怎么能不管!”皇帝一着急都用上了我,他突然表情一顿,狐疑地打量秦沂,“你该不会……”
  “不是!”秦沂奇异般的猜到了皇帝的意思。他心里暗骂老色鬼,以为谁都和你一样吗!但是秦沂想到自己和楚锦瑶奇特的相识方式,竟然意外地说不出话来。其实他的行径也算不得君子,在楚锦瑶还不知晓的情况下,他进入人家的闺房,还默默看了好几天楚锦瑶一举一动,从明着见客到私里就寝,他全部都在。若不是楚锦瑶在他面前哭,秦沂实在没忍住,那恐怕直到秦沂养好伤离开,楚锦瑶都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因着这个原因,秦沂心里总有一丝心虚,对着楚靖尤甚。好在长兴侯楚靖对此一无所知,面前的皇帝也是,所以秦沂尽可以大义凛然地说:“你不要把我想的那么龌龊,她很守规矩,从不曾行差踏错。”说完之后,秦沂鬼使神差地补了一句:“我也没有。”
  皇帝看了秦沂一会,觉得自己长子不听话归不听话,但是大是大非上却拎的清,绝不会做小人行径。既然秦沂这样说了,皇帝也慢慢软化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这是自大齐后死后,秦沂唯一一次和他提出要求。
  如果是其他,其实皇帝已经允了,可偏偏秦沂要的是册封太子妃。皇帝觉得这样封妃实在有些草率,他甚至都没见过,也没听过这个女子。太子妃的册封是仅次于立后、立太子的大事,能这样轻率吗?
  皇帝皱着眉问:“她是什么人?品行如何,今年什么年龄?她的父亲是什么人,我怎么没在京城里听过长兴侯。”
  秦沂暗暗讽刺,看看他这皇帝当的,连京城里有什么侯爵都不清楚。秦沂只好提醒:“长兴侯楚靖,他的祖父当年平定南乱有功,故而封侯。早在第一代长兴侯的时候,楚家就迁回祖籍太原了。”
  “所以这个女子是在太原长大?”
  “对。”
  “这就更奇怪了,你从小长在京城,第一次出京直接就去了大同,而这个女子却生在太原。大同离太原那么远,你是怎么知道她,并且要封她为妃的?”
  秦沂暗暗道真是麻烦,挑起眉反问道:“你究竟肯不肯下旨?”
  “你瞧瞧你说的这叫什么话。”皇帝怒瞪了秦沂一眼,换成别人敢催着他写圣旨,皇帝早让人推出去杖毙了。可是换成秦沂,皇帝却觉得很正常,符合他长子这种强横自专的性子,而且是为了心上女子,这些行为就更可信了。
  皇帝心里已经信了七八分,可是面上却不肯表露,只是挥手道:“你先下去吧,朕自有主张。”
  秦沂知道这件事不能急于一时,皇室的规矩无穷无尽,太子妃尤其是重中之重,皇帝若是一下子就应允才是问题。而且,选太子妃除了要说服皇帝,还要考虑朝中的势力。
  秦沂装模作样质疑了一会,然后就顺势退下。整个过程中,他没有朝小齐后看过一眼。
  小齐后保持着微笑,仿佛完全感觉不到秦沂的态度一般。等秦沂走后,小齐后倚到皇帝身边,跺脚娇声道:“皇上……”
  皇帝搂着小齐后安慰:“他就是这种脾气,你不要在意。你是他长辈,多多容忍他一二吧。”
  又是这样,小齐后心里暗恨,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对她百依百顺,可是一旦涉及到太子,皇帝一下子就宽容起来。这些年小齐后明里暗里吹了不少枕边风,换成任何一个臣子,早死了千二八百次了,可是偏偏秦沂,还是深得皇帝信任,太子之位稳若金汤。
  小齐后也真是想不懂了,乖巧孝顺的儿子皇帝不中意,偏要选最刺头、最恶劣的那个做继承人。果然男人都是贱骨头,别人对他越差他越喜欢,就受不了好!
  小齐后咬牙切齿地想完,面上还要温柔娇弱地表贤良:“皇上您放心,太子虽不是我生的,但是在我心中,他和我的亲子别无二致。”
  皇帝很喜欢听到这种话,他说:“秦沂和你的血缘本就近,你们俩总该比普通后妃更亲近才对。早在他小时候,他还很喜欢亲近你,你们不要生分了才好。”
  小齐后僵硬笑着应是。
  小齐后和秦沂关系可不是亲近,那可是秦沂的小姨母呢。
  秦沂在乾清宫见了小齐后,一整天心情都烦躁的很。秦沂从皇帝那里出来后就回了慈庆宫,外面常以另一个名称代指这座宫殿——东宫。
  秦沂从有记忆起就住在这里,可惜这座宫殿却不能给秦沂任何“家”的感觉,事实上,从进皇宫开始,秦沂的情绪就不住调低再调低,脸上甚至都做不出其他的表情。
  秦沂突然想起楚锦瑶,在楚锦瑶身边,仿佛任何人都容易放松下来。即使是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可是看着楚锦瑶做,意外地让人安心。秦沂知道,不光他有这个感觉,其他人也有。
  不过从以后开始,不会有其他人知道了。
  ……
  皇宫里因为太子册妃的事情,无声却剧烈地在内阁和深宫里引发一场地动。皇帝不曾表态,几位阁老各有各的心思,但不约而同觉得有些仓促。而小齐后却一反常态,积极地游说皇帝同意此事。
  原因很简单,小齐后调查了这位神秘的长兴侯府五姑娘的背景,差点从被子里笑醒。虽然前几天她的母亲才进宫和她推荐了一个郡王府的小姐,可是这有什么要紧,她是皇后,她还需要对什么人负责不成?只要有更好的选择,落谁的面子都不能成为问题,镇北侯府拒了就拒了。小齐后可不会为了维护自己母亲的颜面,然后坏了自己的大计。
  相比于范首辅的孙女,长公主的嫡女,小齐后实在太中意楚锦瑶了。在秦沂的备选太子妃名单中,怀陵郡王府的县主甚至都排不上号。一个异姓王的县主,在皇城这些实打实的权贵们眼里,甚至都不能算是真的县主。京城里这么多公主亲王,他们说话了吗?
  小齐后积极劝皇帝答应秦沂的婚事,并且越早颁布赐婚圣旨越好。这一点,小齐后倒是意外和秦沂想到了一起。
  而太原城的闺秀们对京城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她们现在聚在知府家的后院里,正在开怀地赏花,说笑。
  楚锦瑶也受邀在列。因为上次的事,楚锦瑶和郡王府的事情彻底黄了。楚锦瑶不敢表现出来,但其实她非常开心,而楚老夫人因为魏五临走时的那句话,一时琢磨不准,也不敢贸然给楚锦瑶相看亲事。楚锦瑶很喜欢现在的状态,她开开心心,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必为出嫁发愁。说白了夫婿和婆婆都是陌生人,谁乐意搭理他们。
  反倒是楚锦妙,因为苏家的事,在长兴侯府的地位越来越尴尬。她说她不认识苏父苏母,这件事从始至终都和她无关——可是,谁信呢?
  楚锦妙终于感觉到状况有些不妙,她一边巴结讨好县主,一边想和林熙宁和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然而林熙宁的态度,明显到全侯府人都能看懂。
  事情没有定论前,楚老夫人不愿意将事情说死,所以这段时间一直任由楚锦妙蹦跶。相比之下,楚老夫人其实更愁楚锦瑶。
  楚锦瑶现在彻底成了一句老话,高不成低不就。郡王府黄了,其他差不多的高门也很难进入,若是从中意楚锦瑶的人家里挑,楚老夫人又觉得可惜。楚锦瑶是嫡女,容貌惊人,性格稳妥,一看就是权贵人家才养得起的,若说嫁入普通官宦人家,楚老夫人总是不甘心。
  最重要的事,魏五临走时的那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楚老夫人原来以为是魏五,可是她看到魏五对楚锦瑶毕恭毕敬,不像是喜欢,反而像是对待女主子。这更让楚老夫人百思不得其解,魏五究竟想干什么?
  楚锦瑶因为暂时不需要忧愁嫁人,心情明朗了许多,只不过内心深处,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仿佛在她完全看不到的地方,一些事情正在失控。
  楚锦瑶还去打听了苏家的事情,知道苏父苏母毫发无伤,只是苏盛这辈子被科举除名,再也不能参加科考,遑论做官。楚锦瑶很是吃惊,锦衣卫那位钟大人的一句话,竟然有这么大的能量?楚锦瑶这次彻底明白了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到底代表着什么,他们又握着什么样的权力。
  楚锦瑶很是感激锦衣卫钟大人的处置办法,苏家差点毁了她的人生——事实上,已经毁了,那就也让苏盛尝尝被耽误一辈子的感受。苏父苏母为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却害了他们唯一的儿子,真是解气又活该。
  楚锦瑶默默感叹,有权力真好。
  感叹完之后,她就回到自己的世界,听周围的闺秀说最时兴的衣服首饰。
  今日是知府夫人做东,许多人家上门捧场,众多官宦夫人带着自家姑娘上门,夫人们聚在一起说话,妙龄小姐则坐在花园里,一块说笑玩闹。
  吹来的风渐渐有些凉意,没一会,竟然飘起小雨来。雨丝不算大,姑娘们没有移到室内,而是坐在亭子里,一边看雨一边说话。
  楚锦瑶正听一个闺秀说话,突然外面传来笑闹声,一个丫鬟笑着跑进来通报:“怀陵郡王府的小姐来了。”
  楚锦瑶动作微微一僵,因着世子妃和侧妃的事,楚锦瑶和怀陵郡王府算是彻底闹僵了,虽然不至于反目成仇,可是也最好不要见面。
  今日若是楚锦瑶知道怀陵郡王府的县主、小姐会来,她就不会出席了。可惜事与愿违,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楚锦瑶只能当做不知道,坐到最里面,微微避开林家的姑娘们。
  可惜,她愿意避开,而其他人却未必。过了一会,县主众星捧月,专门来这里找楚锦瑶,一见面都不待楚锦瑶反应,迎面就噼里啪啦说道:“听说前几日二婶去找你说道,你还拿捏架子给她难看?你哪儿来的胆子,敢看不上我们王府?”
  楚锦瑶不欲多说,她现在算是半被退亲,这种事情无论错在谁身上,吃亏的总是女方。楚锦瑶本来心情很好,并不想谈婚事,尤其是郡王府这门带有侮辱性的婚事:“县主,这种事涉及名节,不是我们这些姑娘该谈的。你若有话,以后单独再说吧。”
  然而县主本来就是唯我独尊的性子,这些天被人捧着,更是越发把自己当太子妃,完全听不得一点不顺心了。她见楚锦瑶竟然不顺着自己的心意说话,还让她以后再说,县主不悦,声音尖利地说道:“你竟然还敢拒绝我?你知道我是谁吗,你是我的伴读,我问你话,你竟然敢不答?”
  “县主,我是你的伴读不假,可是并不是你的丫鬟。”楚锦瑶站起身,想着惹不起躲得起,既然县主愿意待在这里,那她换个地方避雨好了。
  县主见了楚锦瑶的表现大怒,用手指着楚锦瑶嚷嚷道:“枉我对你那么好,你竟然忘恩负义至此!她们说的果然是真的,你一直都心怀鬼胎,想借着我跃高枝!”
  “忘恩负义?”楚锦瑶几乎要被气笑,一个按着别人头做侧妃的人家,竟然还敢在她面前说忘恩负义。楚锦瑶眼睛扫过县主身后的杨绮霞、楚锦妙,已经知道县主口中的“她们说”是谁了。
  “县主,你说别人忘恩负义之前,最好提前了解一下,你们家又做了些什么勾当。”楚锦瑶站起身,冷着脸说,“麻烦让让,我要出去。”
  县主也憋着一口气,高高扬起下巴,有恃无恐地说:“你对我们王府无礼,你还想走?你对我不恭敬就是对皇室不恭敬,以下犯上,我看谁敢放你走。”
  县主这个“皇室”一语双关,她们家是异姓王不假,可是县主这个姿态,这个语气,所指分明另有其事。
  早在县主带着人过来的时候,亭子里的姑娘见事不对,都找借口出去了。现在听到县主的话,许多姑娘脸色不变,但是眼角眉梢瞥向楚锦瑶的目光中,都带了掂量和撇清。
  如今有所耳闻的人不在少数,许多人都模模糊糊知道,怀陵郡王府的县主,许是要有大造化了。
  无论太子妃的传闻是真是假,但县主的品级却是做不得假的。她本来就是二品县主,家世已经比这些闺秀们高了许多,现在还有可能嫁入真的皇家,谁会在这种当口给县主没脸?
  。
  细雨霏霏,一行人迎着雨丝,停在长兴侯府门口。
  “爷。”一个短打装扮的人跑回来禀报,“门房说,他们家夫人小姐都去知府家赴宴了,现在府里只有老夫人在。”
  “在知府家?”
  说话的人年轻又俊美,纤细的雨丝打在他的身上脸上,仿佛在轻柔地给瓷器拭水,越发凸显出瓷器鲜艳精致的底色。
  “太子爷,雨好像渐渐大了,您要不要先去避避雨?”
  “不必。”秦沂单手勒着缰绳,给战马掉了头,声音不高但不容置疑地说,“直接去知府府衙吧。”


第63章 圣旨突至
  楚锦瑶本就站在角落,县主带着人来势汹汹,丫鬟侍从往左右一站,就将她堵住了。
  楚锦瑶前后扫了一眼,相比于害怕,她更觉得好笑。这还是郡王府的县主,一个可能要封太子妃的高门贵女做出来的事呢,就和他们村口小孩子一样幼稚。
  楚锦瑶这样想着,就说了出来:“县主,这种小孩子一样威胁人的把戏,你不觉得幼稚吗?还有你口口声声说我对郡王府无礼,县主你说这话前,好歹想想你们家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莫非只能你们家欺负人,而别人连说句不对都听不得?”
  楚锦瑶没好气地说完,沉着脸低喝:“让开,我要出去了。”
  县主气得不轻,眼睛瞪得老大,而楚锦瑶也不是一个会低头说好话的人。场面僵持中,站在亭子外的一个女子说:“都是出门来赴宴,高高兴兴出门,也该高高兴兴回去。大家有话就和和气气地说,没话说就各干各的,这样堵着叫什么事。”
  楚锦瑶很是意外,所有人都隔岸观火,竟然还有人敢出来说话?楚锦瑶朝说话的人看去,发现是一个高挑的姑娘,她脸部方正,眉宇英气,虽然看着精干,但放在长辈眼中,恐怕稍嫌硬气,不够柔和。
  不过放在楚锦瑶眼中,这个姑娘敢在众人前说一句公道话,实在是一个很仗义的人。有了这个女子开口,东道主知府家的小姐也连忙过来,笑着说:“县主,楚五姑娘,你们竟然都在这里,外面风大,我们不妨到里面说话吧。”
  这话就是在解围了。知府小姐作为主人家,在宴会上闹出事只会让她没脸,所以即使她丝毫不关心楚锦瑶和县主的事,但也不能什么话都不说。
  明明有人递了台阶来,但县主还是觉得不痛快,不肯顺着台阶走。县主不晓得什么叫见好就收,楚锦瑶也不怕,就那样平静又坦然地和县主对视。
  四周一片难言的寂静,围观的姑娘尴尬之余,还有些幸灾乐祸。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她们三三五五散在不远处,倒想看看这件事要如何收场。
  小姐们正窃窃私语的时候,一个穿着红衣服的侍从模样的人走过去,笑眯眯地对着众人拱手:“各位姑娘,打扰了。”
  众人惊讶地回头,纷纷皱眉,让丫鬟遮挡到自己身前,捏着帕子说道:“是谁这样失礼,怎么让小厮进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