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倪大夫,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大,来年啊,应该也是个好年景。”太婆边说着话边去拿香,点燃,欲要插|进香炉里时,她却愣住了,呆呆的看着神像,张嘴哆嗦着,未说话,泪先流了出来。
只见,倪大夫的神像旁,忽得出现了几只活灵活现的小石像,都是熟悉的小家伙们,有短尾灰,细长青,带着笑脸的圆石头,小鸟,小松鼠,三狸花黑小猫,它们就窝在神像的脚边,眼睛是睁开的,仿佛会说话似的。
“你们,你们,你们回来了麽?是你们回来了麽?”朱太婆流着泪,颤抖着双手,走向神像,慢慢地,慢慢地,伸着手,想要触碰这些小石像,又不敢触碰,害怕啊。“如果是你们回来了,你们眨眨眼睛,眨眨眼睛告诉我哩。”
等了好久好久,几只小石像没有半点反应,倒是外面响起个声音。“太婆,今年这雪可真大呢。”他拍着身上的雪花,往大殿里走着,走近了些,他隐约发现了不对劲,三步并两步跑过去,把太婆往旁边挤了挤,看着几只活灵活现的小石像。“太婆,这是怎么回事?咦,谁送来的小石像?昨儿还没有啊,雕得可真好,真像啊,太像了,跟真的似的。”他拿在手里把玩着。
第91章
“放着; 别动!”太婆神情激动,言语带着少有的严厉。
汉子愣了下,显然有点懵,讷讷的看着太婆,有点儿不知所措。
太婆哆嗦着双手; 小心翼翼的从他的手里把短尾灰拿过来。“别乱动,摔着了可怎么办!”
“喔。”汉子憨憨的笑了笑; 透着几分干巴巴,搓着双手; 讪讪然。“太婆; 我刚; 我刚就是好奇,才拿着看了看; 这小石像做得可真好。哪个村送过来的?之前都没见露风声出来; 捂得挺严实。”
“这些小石像都不能乱动,不; 是不能动它们,绝对不能动。”太婆抚摸了会儿; 才恋恋不舍的放回原处。
她也不知该不该说出来; 这些小石像是凭空出现的。还是先瞒着吧; 待老江过来; 再跟他商量着。唉,大半年了,也不知贺侠士那边是怎么个情况。
汉子老老实实的点着头; 很认真的道。“太婆放心吧,我再也不乱动,我会告诉其他人的。”
“嗯。你上香吧。”太婆转身缓缓的退出了大殿。
她来到小梨树跟前,伸手轻轻地抚着光秃的枝桠。“短尾灰它们都出现了,虽然不是活的,却也是个好现象,我想,总有一天,它们会活过来,你呢,来年枝头能不能抽出新芽?别开花也别结果,把绿叶子长出来就行。山里情况正在慢慢变好哩,是不是代表着倪大夫的伤也在慢慢恢复?你要是能说话该有多好,咱们还能交流两句,给我通通气儿,省得我夜里都睡不踏实。”
“太婆,我先家去了。”汉子自大殿出来,站在屋檐下说了句。
太婆侧头看了他眼,眉眼柔和透着慈爱。“去吧,走慢点,雪大路滑,当心些。”
“知道勒太婆。”汉子笑笑,一头钻进了风雪里,快要出山神庙时,他忽得回头喊道。“太婆,天冷,山里更见寒意,你别呆在外面,到大殿里去,烧个旺点的火盆子,不要担心炭,缺了少了我给送来。”
说起来啊,倪大夫在的时候,甭管是哪个村民,她都会站在屋檐下目送着村民离开,还会细心的叮嘱几句。
太婆乐呵呵的笑着,扬起嗓子回道。“好勒,宽着心,且家去吧。”
“我还以为我是第一个呢,没成想,还有比我更早的。”又一汉子冲进了山神庙,哈着气搓着手。“太婆,这天冷着呢,你咋又站外头?大殿里生炭盆没?我去给你张罗个。”
太婆还有不少话没跟小梨树碎碎念呢。“我不冷,手都是热乎的,我再站会儿,跟小梨树说说话。”
“行。你说着吧,我去生个炭盆。”悠南山周边的几个村子,都已经习惯了,太婆总喜欢对着株小梨树说话碎碎念,他们是知晓其中原由的,这株小梨树啊,就是梨树屋的老梨树折下的枝桠重新生长的,老梨树可了不得哩,那年大旱多亏了有它啊。
待汉子上了香磕了头,又生好炭盆,到周边转了圈,看看有没有需要搭把手的,忙完这些琐碎,再进大殿时,见太婆坐在炭盆旁,他就笑了。“太婆,神像周边的小石像是谁送来的?这手艺可真不错,十里八乡的怕是找不着呢,是外面的手艺人吧?”
“你没动吧?”太婆问着,望向神像脚边的小石像,满眼的慈祥,嘴角含着抹暖暖的笑。“这些小石像可不能乱动,摔着了就麻烦了。”
那汉子点点头。“我知呢,这小石像看着就不寻常,透着股灵气儿,瞅瞅那眼睛,多有神啊。”有话他没说出来,说不准,以后这些小石像就真的能变变活呢,如果它们能变活,那倪大夫的神像,应该也有可能吧,光想着就高兴极了。
“嗳,你懂事儿。”太婆眯着眼睛笑啊笑,笑出了满脸褶子。
汉子才离开,就见有不少村民,三三两两的结伴过来,原是前面回去的汉子,把小石像的事嚷了出来,大伙儿过来瞅个热闹。
太婆就在旁边不厌其烦的叮嘱着。“看看就行,不能动,别动它们啊,摔着了可怎么办,只能站远点看着,不能拿手里看啊。别靠太近,别挤着了。”
有村民心痒痒,想伸手拿小石像看看,瞅见站在旁边的太婆,到底是有心没胆,只能巴巴的望着。
中午雪停时,老江头领着二儿夫妻俩进了山里。
山里是有条的,雪下的大,封了山,村民们仍铲出了条路来,没铲的太彻底,留了点雪,压实,走着就不会脚滑。
“太婆,这些小石像是怎么回事啊?”老江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他是村长,有些事清楚着呢,甭管哪个村想到这岔事儿,都会相互通个气,哪里会偷偷摸摸的来,而且这手笔不一般呐,明显就不是附近几个村子能办到的事儿,这些小石像恐怕另有由来。
朱太婆见这会大殿里也没别的人,只有江家三个,也就没有再隐瞒着。“这些小石像是凭空出现的,我觉的,这就是短尾灰它们。”
“凭空出现?”老江头怔了下,没忍住伸手把短尾灰拿在手里,细细的观察着。“这手感,确实不太对,像石又像玉,还有股轻微的温热感。”
“温热感?”这会轮着朱太婆发愣,她走过去,把细长青拿在手里,过了会,才道。“上午我拿在手里时,没有这股温热感,这会儿,还真有呢,就是不太明显,幸亏现在是冬天,天冷着哩,才能感受到。”
吕燕芝就道。“爹,是不是表明短尾灰它们快活过来了?那么,倪大夫是不是也快出现了?”
“这就不知道了,先别嚷嚷出来,咱们再看看的,得把这些小石像护住了。”老江头将小石像放回原处。“太婆,你看是不是喊几个会点拳脚的来山神庙住着?”
朱太婆摇着头拒绝。“不用,有我就足够了。”白白性子霸道着呢,如果让村民们住进来,它该不高兴了。
倪大夫为救白白,替它承受了最后一道阴阳刑雷,而白白呢,为了不让倪大夫魂死道消,用自己的半数修为结成生死契,同生共死同心同命。好不容易才成功化形,又被打回了原形。护住了倪大夫的本体没有消散,这远远不够啊,最后,白白又用仅剩的修为,捏了个法诀,集茅屋里的几个小家伙,加是他自身的修为,甘愿化为灵气滋养灵脉,这才凝住了灵脉保倪大夫的灵魂不散。
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交给村民们,用愿力滋养灵脉,灵脉越强大灵气越强,身为妖修的它们才能恢复修炼,自沉睡中苏醒,这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上百年上千年都有可能仍在沉睡中。
如今看来,倪大夫气运相当不错,且自身造化了得,香火旺盛愿力充足,村民们的法子虽有点异想天开,可事实摆在眼前,到底还是有所收获,大抵这便是书上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这世间啊,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
“那行吧。”老江头虽有点担心,却也没有多说什么,沉默了下,吐了个疑惑出来。“太婆,你说这,这是不是跟咱们给山里施肥有关?如果是的话,来年春天,咱们再加把力,让这座山的养分更足些。”
朱太婆也在想这个问题呢,她有点迟疑,要说倪大夫是个半吊子山神,那么她就是个完全懂懵的半妖,别看她已经快一百岁了,真的是什么都不懂哩,如果贺侠士在就好些,他不懂,可他有书籍能翻阅。“或许是这么回事。”
“爹,甭管是不是,反正咱们知道,给山里施肥是有用的,那么来年春天,咱们就加把劲干着。”江桃次想得特粗暴简单。
“是这么个理儿。”老江头点着头。
这年冬天雪下的大,外面还在打仗呢,真让李老爷子说对了,现在的天下一分为四,各占一方,秋天里,时不时的会小打两仗,没整大动静,可冬天却不成,这年冬天闹雪灾啊,雪下得太大,前面都顾着打仗呢,都没怎么管庄稼,粮食的价格疯涨。
外面闹闹腾腾的,梨树屋这块就显得很宁静祥和,外面的混乱没有影响到他们,日子照样过着,不用交税,今年这冬天呐,家里存粮足着呢,老江头见势头不对,就跟各村长说着,别把粮食露出去将外人招了进来,容易出祸事儿,各村都看紧点看牢些。
这番叮嘱没白费,这个冬天啊,过得很平静,乡亲们有粮都捂得特严实。
开春后,猫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村民们,开始活动起来,家家户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忙着山里施肥的事儿,另一部分则忙着自家的事儿,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快啊,充实的紧,个个都很有干劲儿。
见到悠南山光秃的树木开始抽嫩芽时,众人一顿欢呼,那股子喜庆劲,比过年比成亲娶妻都要高兴,甚至是地里的大丰收年景,都比不上这会儿兴奋激动,从这些小嫩芽里,他们看到了希望!
努力没有白费啊。
有句老话就道:人走茶凉。
悠南山的倪大夫,人走茶不凉,随着时间的流逝,乡亲们反而对她越发的心心念念,都盼着望着她能早点回来。
第92章
村民们每天风雨无阻; 都会来山神庙拜拜,对着倪大夫的神像念叨几句琐碎,见着窝在她脚边的小石像时,乡亲们也会把几个小家伙们捎上,碎碎念几句。别看只是几只小动物; 可倪大夫养得好呢,又懂事又机灵乖巧的紧; 颇得大伙儿的欢喜。
太婆细心的观察着,想看看; 香火对几个小家伙们会不会有所帮忙; 整个冬天过去; 一无所获。倒也不见失落,甭管有没有想; 想念是真的; 没用也好有用也罢,总归都会惦记牵挂着。
除几个小家伙外; 最让她挂心的,还有熊崽崽和大熊; 不知是何原因; 它俩一直没有出现; 是不是伤得重些?她懂得少; 也不知怎么来想,没个头绪,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着; 有事没事就到大殿里对着倪大夫的神像念叨些零零碎碎。
大抵是听她念叨的多,小梨树果真没有开花,一片片的小叶子,嫩嫩的绿色,相当的好看,透着股淡淡的草木香,太婆心里欢喜,甚至好几夜好几夜都激动的睡不着觉,醒来就往大殿里跑。
她在想啊,小梨树能听懂她的念叨,证明它是活着的,且灵性仍在。旧年几个村子沤了特别多的肥,大半施在了山里头,今年春上又施了肥,山里的花草树木有了点小模样,相信,再过一两年,这座光秃秃的山就能恢复成以前的模样。
以前的悠南山啊,不仅是她的想念,也是众人的想念。
悠南山回来了,倪大夫还会远麽?
时间缓缓悠悠的走进初夏,又是一年初夏,悠南山不见郁郁葱葱,却也有抹淡绿,瞅着挺心旷神怡。
小梨树长得挺好,枝繁叶茂,跟以前没甚两样,太婆每天看着,都乐乐呵呵的,少数村民有了个新的习惯,从大殿里出来后,还会到小梨树跟前站站,说说话儿。
太婆是支持这种行为的,想起倪大夫曾说过。有村民对着小梨树许愿时,愿力是落在她身上的。
积少成多,俱是好事哩。
自开春起,太婆就见了点精神劲头,偶尔会进厨房张罗点吃的,小饼子蛋糕点心,村民们来山神庙祭拜,走时,她就会给每个都分上点。
药房里的药丸药粉等,都已经用光了。
她挺害怕,村民们会渐渐忘了倪大夫,怎么办呢,她就想了这么个法子。这些小吃食,只有倪大夫会做,她过去经常帮着搭把手,看得多也会点皮毛,就是味道可能没倪大夫做的那么好。
平素村民们来茅屋里看病就医,或是闲话家常时,倪大夫都会拿出点自个做的吃物摆着。
说是吃物,不如说它就是个念想,太婆想用这些小吃物勾住乡亲们对倪大夫的想念,一日日的,不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忘她。
这么做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开春进初夏到深秋,又是一年春去秋来,山神庙却依旧香火鼎盛,人来人往不见冷清。
深秋时节,山里光秃秃的,草木凋零树叶枯黄,风轻轻一刮,就打着旋儿飘啊飘,落在不远处的地上,来年啊,都是上好的肥。小梨树一身绿绿的衣裳也落了个干净,太婆瞅着它略略见粗壮了些的枝桠,眉角眼梢都是笑。
往年便是大雪落个三天三夜,山里的树木也难得掉片叶子,这是不正常的,现在的山,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这才是正常的普通的一座山。
“太婆,小梨树长得挺快啊,瞧瞧这小枝桠,又粗了圈呢。”过来的老妇,很是熟稔的说着话,还捏了把枝桠。“挺有力的,这小模样,越来越像咱山里以前的老梨树。”
老梨树外面看着不显,内里早已经枯透,春去秋来,它都是一个模样,没有丝毫变化,因为它死了。旧年夏天,落了场很大的暴风雨,老梨树就倒了。梨树屋的村民们,也没拿着它当柴烧,而是搬进了山里,用它搭了个小房子,就在小梨树的旁边。余下些边边角角的木料,大伙就各自留了块拿回家里搁着,这是几百年的老树啊,透着股淡淡的青木香,很好闻,放在枕头旁,能睡个好觉。
太婆从原先的屋里搬出来住进了小木房里,小木房的隔壁就是葡萄架,几株野葡萄也长了些叶子,没有开花没有结果,挺好的,来年应该会更好些。
山里早已没有茅屋,随着倪大夫的沉睡,茅屋也不见了。现在的山里只有山神庙,太婆其实住不惯石头屋子,她更喜欢茅屋,现在住着小木房,就显得很亲近喜爱,心口暖洋洋的,透着股舒畅。
“还早着哩,还得使劲的长长。”太婆说话的口吻,宛如在说自家的孩子,眉宇间透着股说不出的自豪感。“你家媳妇快生了吧?”
老妇乐呵呵的应着。“对呢,肚皮儿尖尖,准又是个男娃儿,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儿,今个我想着就早点来庙里拜拜的,跟倪大夫叨些琐碎。”
“别抱太大的希望,还是早早的把接生婆请好,更妥当些。”太婆说得委婉。倪大夫这会是什么情况,没人知道,把希望寄在倪大夫身上,万一真出了事……这人呐,就容易斗米恩,担米仇。
太婆一直忧心着这岔儿,总会跟老江头说说这方面,众村长也会时常提醒着,倪大夫的情况特殊,到山神庙里祭拜,别总求东求西的,多想想往日的情分的,这会儿,是该他们出力的时候。
一年两年的没什么,三年四年呢,唉。
“咦。太婆,昨儿又有人送石像过来了,这是熊崽崽和大熊吧,雕得可真像呢!”老妇燃香时,发现了立在倪大夫两旁的石像,一个小小的熊,一个小小的人儿,熊憨头憨脑,傻呼呼的,小人儿特好看,眼神清澈透着几分神采,活灵活现啊,跟真的似的。
沉浸在思绪里的太婆,听到这话儿,猛得抬头望去,瞪圆了眼睛,忽得又想到了什么,颇为艰难的把情绪都收敛了起来,抿紧着嘴唇,过了会,才开口说话,语气还算平静。“是大熊跟熊崽崽呢。”
说着话呢,眼眶迅速泛红,情不自禁的走过去,轻轻的抚着大熊和熊崽崽的头顶。喔,现在得喊小熊了,小小的个头,跟熊崽崽的一般大,丁点儿大的孩童模样。
“太婆,你瞅瞅,有点儿金童玉女的意思呢。”老妇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倪大夫这会儿啊,可真像菩萨喽。”
太婆怕冲撞了天上的神佛,就道。“别瞎说,咱们倪大夫是山神,不是菩萨呢。”让菩萨听着了,怕是得不高兴了吧。
“也对也对,咱们倪大夫是山神。”老妇轻拍了两下自己的嘴巴,把香插|进香炉里。
在她祭拜时,太婆先缓缓地走出了大殿,来到小梨树跟前,忍不住又开始碎碎念着。“大熊和熊崽崽也回来了,就剩下倪大夫和白白,不知他们是怎么个情况,什么时候会回来,咱们这悠南山呐,是越来越好。还有贺侠士呢,他在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