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向荣扫了一眼外甥女脚边的两个大箱子,没有出言问两个箱子的事,静静的看着外甥女。
舒嫣华没有跟大舅舅客气,直接开门见山:“大舅舅,华娘确实有事需要您的帮忙。”
见严向荣露出感兴趣的神情,她又继续道:“大舅舅,能不能麻烦您传令给各地的掌柜,让他们去当地的米铺子里,收集一些米价给我?”
张老爷子的米行铺子是上京里的铺子,她还想看看其他各地的米价是否也同样涨了,她才能更好的印证自己心中的猜想。可惜没有其他各地米行铺子的账本,否则看账本的话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天下的米价。
严向荣不解外甥女怎么会突然想要知道各地的米铺子的米价,难道是想自己开一家米铺子?
可严家以绸缎和酒楼起家,没有做过米铺子,给不了外甥女帮助。
随后,严向荣又想到掌柜跟他说先前外甥女已经跟一品坊的张老板在楼上包间谈事,想到张老板是开米行的,以为外甥女是想知道其他各地的米价,以此来看看张老板是否有没有欺骗她?
想到此,严向荣一口就应了,“行,这是小事,过些天我将各地掌柜收集来的米价让人送到你手上。”
舒嫣华展颜一笑,“多谢大舅舅,大舅舅,除了让那些掌柜的收集米铺里的米价之外,让他们再看看米铺子里有没有陈粮出售,若是有的话,陈粮作价几何。再请他们去找一些妇人问问,两年前家中采买的米价是几何,五年前家中采买的米价又是几何,多问几个妇人,此事很重要。”
这般奇怪的要求,严向荣心中疑惑更甚,面上却一口应了,这不是大事,外甥女既然想要知道,那就应了她的要求就是。
谈完了正事,舒嫣华开始问起外祖父、外祖母等人的身子,聊了足足大半个时辰,她才带着人告辞离去。
过了好些天,舒嫣华终于收到了大舅舅让人给她送来的结果。
当她将手中的一沓纸都看完之后,幽幽叹息一声:“果真是如此,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这个的发现,让她心中一凛,不管这背后大量收购粮食的人是谁,此事都要尽快让哥哥知道!
“哥哥回来了吗?如果哥哥回来了,请他立即来我这里,说我有要紧事找他。”(未完待续。)
第386章 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下午散值,回到家中的舒鸿煊换了一身常服,立即就来百雨金轩。
见到妹妹,他打趣道:“怎么啦,是不是最近几天施粥和义诊很累?”
从舒嫣华在岳重楼约见张老板之后,第二天她就吩咐奶兄齐大力开始在南城门施粥和义诊,她与嫂嫂每天早上都会去粥棚子里观看情况。
粥还是肉粥,很多人都去粥棚子里领粥来吃,特别是在粥棚子旁边的义诊,更是从一开始就排了长长的队伍,有两位大夫在那里坐诊,哪怕你没病没痛,都可以去找大夫诊脉,绝不会收诊金,更不用说身子本身有毛病的,还可以在大夫诊脉开了药方之后,去旁边让药徒捡药。
舒嫣华此举让这些来看病的百姓感激不已,当得知是广平候大小姐为了给生母祈福的时候,第二天就有一个老妇人在舒嫣华和江映蓉来的时候,拦了她们,将手中的平安福囊递给她们。
这位老妇人的孙子生了病,要治好需要不少上等的药材,家中小有余财却在为孙子治病养身子的过程中逐渐贫困,当第一天义诊的时候,老妇人抱着一丝希望与儿媳妇带着孙子来这里看大夫,得出的结论跟其他大夫的一样,要人参等贵重药材吃上好些天才能好。
然而人参太贵,家中已经无力再买得起人参,两婆媳都不抱希望了,哪想大夫开了药方让两人去捡药,药徒还真的将完全按照药方给她们捡了药!
当时这位老妇人就跪下来叩拜了,孙子有救了!
被大夫告知这些都是广平候大小姐的善举之时,这位老妇人第二天就给送来了平安福囊。有了这个老妇人的举动,第三天就收到了更多的平安福囊,这些心底纯善的百姓都很感恩,纷纷对舒嫣华和江映蓉送上了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这些天来,江映蓉对施粥和义诊这事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天天都精神饱满的出门,笑容满面的回来,看得舒鸿煊都摇头失笑。
他以为是妹妹这几天跟妻子一起忙活累了,想要他跟妻子说不去南城门那边了,不过看到妹妹神情之后,他脸色立即肃然起来,沉声问道:“出了何事?”
妹妹神色之间满是凝重,此事绝对不是小事,他也收起了玩笑,认真起来。
舒嫣华挥挥手,让房中的丫环都下去,又让葡萄和樱桃守着,万万不能让人窥探他们兄妹谈话。
见妹妹如此慎重,舒鸿煊心知此事绝对非同小可,在百雨金轩里,妹妹竟然都如此谨慎,可见事情的严重。
舒嫣华肃着脸,很认真的、压低了声音,“哥哥,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舒鸿煊神色一凝,瞳孔骤然缩了缩,沉了沉声,“此事当真?何故如此说?”
有人大量收购粮食,这事不能拿来开玩笑的,舒鸿煊很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代表的是什么,所以他很慎重的问妹妹此事的真假。
“哥哥你看。”舒嫣华将张老板米行的账本摊开,一本是五年前的米价,一本是两年前的账本,一本是今年年初的账本,而后将她请求大舅舅帮忙让各地掌柜收集来的账目一一放在桌子上。
片刻之后,舒鸿煊将桌子上的账目都看完了,妹妹还摘抄了一份账目,用红字将米价圈了出来。
“米价,一年比一年高。”舒鸿煊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妥。
三年之前,他主持新法实施,如今收上来的赋银越来越多,国库也越来越强,田地上收上来的赋银越多,就说明收成越好,而收成这么好,米铺子里的米价,按理说就算不会降也应当与五年之前的十八铜钱一斗米持平,可现在却涨到了二十五铜钱一斗米。
“是呀,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米价却一年比一年高,而陈粮却没有余下多少,哥哥,种种迹象都表明,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舒嫣华在对比了各地的米价之后,终于可以印证自己的猜想。
舒鸿煊抬头望了一眼妹妹,沉声问道:“华儿,你是怎么发现这其中的不妥当?”
就是张老板自己做米铺子的生意,也没有发现这其中的不妥当,想不到妹妹却发现了。
舒嫣华奇怪的瞅了哥哥一眼:“哥哥,这些不是你自小就教我的吗?教我数,教我杂书,教我史记,只要一联系起来,就能看出不妥呀。”
舒鸿煊摇头失笑,是他忘了,他自小就教导妹妹算术等,又开阔她思维,她的见识早已跟普通的后宅妇人不一样了。
其实上辈子舒鸿煊参加春闱的时间太晚了,舒嫣华根本就没有关注过朝廷的动向,上辈子这个时候,外祖家早已落败,他们两兄妹拿着娘亲留下的嫁妆去援助外祖家,哪里有余钱可以施粥和义诊?
要不是这次施粥要采买粮食,舒嫣华也不会发现这其中的不妥。
舒鸿煊每天都要上朝,家中也不会少了他的吃食,哪里会关注米价,因这次施粥和义诊是两兄妹一起出的银子,账本妻子也是看过的,妻子却没有发现这事,还曾经跟他感叹过,想不到一千两银子可以买到这么多的粮食,足够她们施粥一个月。
如今再对比两年前的米价,哪是多了粮食,用同样的银子,分明就是少了更多的粮食。
舒鸿煊在房中慢慢踱着步,虽然从账目上来看,他也很赞同妹妹的结论,只是此事事关重大,稍一不慎,很容易打草惊蛇。
最重要的是,此事,他要跟谁说?
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
舒鸿煊在房中踱步思量,舒嫣华将此事告知哥哥之后,就感觉自己肩膀一松,舒服了很多——此事已经不是她这个闺阁女子可以处理的,只有交给哥哥,才能更好的处理此事。
片刻之后,舒鸿煊停住了脚,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账本和收集的账目,对妹妹道:“华儿,这些哥哥暂时要了去,过几天再还给你。”
舒嫣华摆摆手,“哥哥只需将账本还回来即可,过些天我拿回去给张老板。”
“此事,不可再对第三人言。”舒鸿煊叮嘱道。
“好,华娘晓得了。”(未完待续。)
第387章 真的要兵戎相见吗?
“殿下。”舒鸿煊拱手作揖行礼。
太子和煦一笑,“稀客呀,容景是第一次来我这个太子府吧。”
身为中书舍人,舒鸿煊除了跟五皇子周廷昱保持着联系之外,其他皇子他都是敬而远之的,就算心中支持着太子殿下,明面上也没有跟太子有过多的联系,所以这次亲自来找太子,太子着实很惊讶。
“殿下,容景带了一些东西来给您看。”舒鸿煊将一个包袱打开,露出了里面的账本。
太子微微挑了挑眉,一言不发的拿起账本,翻了起来。
舒鸿煊暂时也没有说话,一直静等太子将他带来的东西全部看完。
“容景,这些不过是米铺子里的账本,何故要拿来给孤看?”太子放下手中的账本,微微一笑,状若疑惑的看着舒鸿煊。
舒鸿煊眉梢微不可见的动了动的,太子殿下是真的看不出来还是在试探他?
舒鸿煊更倾向于第二种。
他既然能上门将这些东西给太子殿下看,自然不是来对太子殿下有所隐瞒的。
他直接就开门见山了,“殿下,这几年收成很好,余粮充足,然而米价却一年比一年高,以容景的粗陋的见识,应该是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太子殿下默然,片刻之后,他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起来,肃穆至极,舒鸿煊在这一刻竟然有一种隐约面对陛下的错觉。
“从一家米铺子的账本里看出有人在收购粮食,这见识可说不上粗陋。”太子殿下缓缓的说道。
“不怕殿下见笑,发现此事的,不是容景,而是容景的妹妹。”舒鸿煊毫不居功,将妹妹的功劳说了出来。
“哦?”太子发出一声轻微的疑惑。
这个妹妹,太子殿下自然知道是谁,不就是他家五弟喜欢的不得了的皇子妃吗?
“华娘纯孝,眼看着娘亲的忌辰快要到了,就想着为娘亲施粥祈福,也是她在采买的粮食账本里发现了不妥,从而开始追查的。”
日后妹妹要嫁入皇家,在妯娌之中总要有个人看顾的,还有谁比太子妃更合适?这也是舒鸿煊在太子殿下面前直言不讳的缘故。
早就听说太子妃很能干,还深得太子殿下的喜爱,既如此,太子殿下对女子聪慧能干绝不会反感。
太子还真的是惊讶了,原以为是舒鸿煊发现的,想不到发现这事的居然是舒嫣华,感慨了一句:“看来容景名不虚传,你妹妹也不遑多让呀。”
“殿下谬赞了。”舒鸿煊谦虚的笑了笑,
“容景,家中可在准备着大小姐的嫁妆?婚期很快就到了呢。”太子转移了话题,不再说起粮食的事。
舒鸿煊非常识趣,他站起身向太子告辞,“殿下,容景还有事,先行告辞。”
“容景既然有事,孤也不强留了,来人,送舒舍人出府。”太子扬了扬声,很快就有人来带舒鸿煊出府。
无论是舒鸿煊还是太子殿下,好像都忘了桌子上放着的那个小包袱。
等到舒鸿煊离去,太子才重新拿起米铺今年年初的账本,一页一页慢慢的翻看着,翻看完将账本合上,低垂着头看着桌子上的账目,眸子里闪过一抹寒光。
右手撑着下颌,太子殿下微微阖着眼,脑海中想到了去年母后四十大寿之际,舒鸿煊的外祖严家运送贡品遭遇了劫道的事。
那些对贡品的有觊觎之心的人,个个都身手不凡,所用的武器还是制式弓箭,而后当他开始追查的之时,突然之间一切的线索全都被斩断,除了找到两个被毁的武器坊之外,什么都追查不到。
那些劫道的人就好像消失了一样,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的线索,宛如鱼入大海,他的人徒劳无功。
一年的时间还没有过去,又得知有人在大量收购粮食。
如果按照时间算起,理应是两三年前才有这个小动作。
太子殿下微微睁开眼,看着那些账本,嘴唇上下蠕动,呢喃道:“私兵、武器、粮食。。。。。。真的要兵戎相见吗?”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太子也静默下来。
半响后,他才幽幽一叹,“是二弟,还是三弟、四弟?”
亦或是,他们全都有份?
太子殿下轻轻拍了拍手掌,很快他面前就出现了一个面目平凡的男子。
“去各地暗查,看看哪一地的粮食买卖突然增多,顺着这条线,给孤将人揪出来。”
太子殿下语气之中已经带上了一股寒意,浑身气势更甚,如果此时舒鸿煊在这里,他一定会觉得太子殿下身上的气势就是不及陛下,也相去不远了。
“是,属下遵命。”平凡男子应诺,很快就消失在太子府中。
太子看着从各地收集而来的米价,感慨道:“小五找了一个好皇妃呀。”
到了晚间,太子妃伺候太子用膳的时候,就听到太子对她嘱咐道:“小五的皇妃很快就要嫁进来了,你是做大嫂的,记得多多看顾一下她。”
太子妃一愣,她与太子感情不错,心中有疑惑也不会瞒着,觉得奇怪就问出来了,“殿下怎么会突然说到这件事?五弟妹要嫁进来,还有半年之久呢。”
太子殿下轻笑一声,“容景是个好的,他妹妹也聪慧过人,帮了孤一个大忙,小五和他的媳妇儿,还真是孤的福将呢。”
太子这一番话,太子妃就明白,必定是舒舍人或者是舒大小姐做了什么事,帮了殿下大忙了。
她笑盈盈的应了,“殿下请放心,妾身也很喜欢五弟妹,一定会看顾她的。兴许还不用妾身的看顾呢,有母后和静母妃在,谁敢给五弟妹气受?”
太子殿下摇摇头,意有所指的道:“这世间总有蠢顿之人,要不是有顾忌,哪还能这么逍遥?”
太子说的是二皇子妃,不知为何会看不顺眼小五的媳妇儿,竟然用大夏的江山来传谣言,要不是看在她生了二弟的嫡长子,早就被父皇厌弃了。
只希望等小五的媳妇儿嫁进来,不会又去找她的麻烦才好。
(未完待续。)
第388章 眼看他起朱楼
三月草长莺飞,上京之中,盛事又启。
会试的榜单,终于出了。
一大早的,在福寿堂里,就是梅氏都有点坐立不安,舒妍玉更是频频往外望,时不时心焦的嘟哝一声:“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回来?”
今天是会试放榜的日子,广平候府虽然没有少爷参加今科的春闱,可他们的姑爷有参加,一大早的,舒修和就吩咐小厮去看榜单,看看谢志安位列第几。
关氏神色之间满是不解,狐疑的看着梅氏和舒妍玉,“你们两母女怎么啦?好似一副心中有事一样,是不是不想陪我这个老太婆说闲话?”
梅氏脸上讪讪的,连忙道:“娘您误会了,哪里是有事,只是想着又到了会试放榜之日,想到三年之前家中的盛况,有些感慨罢了,也不知道今科的会试头名是谁。”
关氏脸上笑容绽放,满脸的骄傲之色,“煊哥儿是个好的,他可是我朝立国以来最年轻的三元及第,哪里还有人能及得上他?”
语气之中全然的自豪,好似舒鸿煊有这样的成就,是她一手一脚教导出来的。
关氏说到这里,顿了顿,转头望向坐在一旁的姜氏,“老二媳妇,博哥儿的学业如何?你要好好督促他读书,让他给我们家再拿一个进士回来,有煊哥儿在朝中照应着,总能给他弟弟找一份好的实职。”
姜氏应了,对婆母那番找一个好实职的话不以为意,真当朝堂是煊哥儿自己开的?说的倒是轻巧。
梅氏见关氏的注意力被引开,面上就松了一口气。
舒嫣华在一旁见了,心中摇头,舒妍玉与谢志安定亲一事,家中上下除了知道大相寺之事的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关氏和二房都不清楚舒妍玉已经定了亲,更不知道未来的舒家二姑爷今科参加了春闱。
不过她记得,谢志安上辈子是在这一科,跟哥哥一起参加的春闱,哥哥中了会元,他则是会试第八,本来应该出的风头全都被哥哥压过了。
很快,有小丫环在门外的闪了闪,陈妈妈不动声色的想要退出去,她这番动静落在了关氏的眼中,被关氏叫住了:“有什么事不能当着我的面说,要出去外面鬼鬼祟祟的?”
陈妈妈的身形一顿,为难的看着梅氏。
梅氏暗暗咬牙,面上扯出一抹笑,“娘,不是什么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