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孤都不知道这件事的内情,看来今早在朝堂上参奏的人是注定要吃个大亏了。”
太子殿下转移了话题,说起今早的事。
虽然看五弟的神情就知道五弟妹应该没有收到惊吓,太子殿下还是问了一遍舒嫣华的情况。
“哎,大哥你放心就是,有我在呢,怎么可能让人欺负到华儿?你就给你的小侄女寻摸着好的洗三礼、满月礼、周岁礼的礼物就是了。”周廷昱摆摆手,一本正经的说道。
太子殿下:“。。。。。。”
这个一心盼着闺女的熊孩子!
周廷昱就是来问太子大哥借厨娘以及告知他这件事的内情,目的已经达到,他就放松下来了。
不客气的拿着一块糕点塞进嘴里,嘴里鼓鼓的问道:“大哥,你觉着今儿这件事里,那三个人有多少人参与进去?”
太子殿下自然知道他问的是谁,仿佛约好了一样,做哥哥的都喜欢考考底下的弟弟妹妹,这会儿太子殿下就跟舒鸿煊一样,也反问周廷昱,“你觉得可能是谁的手笔?”
这回轮到周廷昱无语了,嘟哝道:“难道做哥哥的都是一个德性?”
“嗯?”
周廷昱立即一本正经的回答大哥的考校:“我觉得应该是三哥。”
“哦?为何是三弟?”太子殿下惊讶的望了一眼周廷昱,追问道。
周廷昱厚颜无耻的将舒嫣华那番话拿来一字不漏的回答。
太子殿下一边静静的听着,末了听完,就见周廷昱舔着脸皮问道:“大哥,你觉得这个分析如何?”
太子殿下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分析头头是道,现在线索太小了,孤也不能肯定是谁,不够做过的总会露出马脚,端看这件事的后续了。”
这不也是父皇放任不管的缘故么?
不过对太子殿下来说,是谁其实并不重要,反正除了还没有上朝听政的小六和一直都支持他的小五之外,其他人都是他的对手。
不管是谁做的,只要对方的目的没有达到,就是他的胜利。
他一直都没有忽略三弟和四弟,只要他们对那张椅子有想法,迟早都会跳出来的,他从未小看他们任何一个人,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况这是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小看任何一个对手都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周廷昱笑得很自豪,“刚刚那些分析不是我想的,是华儿想的,刚刚来大哥这里之前,大舅哥才在我府中考校了华儿呢。
不过大舅哥那一番话的意思,有些玄乎咧。”
周廷昱把舒鸿煊那番话一五一十的告诉太子,眼巴巴的看着太子殿下。
“容景是想告诉你们,让你们不要轻忽任何一个对手,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不要紧盯着一个人不放,很容易会把真正的黑手给忽略过去。”
太子殿下倒是明白舒鸿煊的想法,“不过,依着孤看,容景也是赞同五弟妹的分析的。”
太子殿下目光转向窗外,逐渐深邃起来,“是不是三弟,端看明天朝堂的反应了。”
第586章 你怎么看这些朝臣们的参奏?
第二天,周廷昱依然上了朝。
在蔡三得一声“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尖嗓子里,立时就有一个朝臣站了出来。
“禀陛下,臣有事启奏。臣参奏五皇子妃私造兵器,试图谋逆造反,恳请陛下以律处罚。”
“禀陛下,臣有事启奏。臣参奏五皇子妃有负圣恩,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不孝不悌,数罪并罚,恳请陛下以律处罚。”
“禀陛下,臣有事启奏。臣参奏五皇子妃。。。。。。”
一大早,就掀起了参奏的风波浪潮,相较于昨天六七人,今天站在太极殿之上的朝臣,有大半站了出来,纷纷参奏舒嫣华的。
按照他们的说法,舒嫣华简直是罪无可恕,特别是舒嫣华还是皇子妃,作为皇子妃却行如此谋逆之举,简直是辜负了陛下对她的圣恩。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朝堂上才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承德帝的一举一动,想要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而承德帝也在看底下之人的反应。
他突然问道:“四儿,你怎么看这些朝臣们的参奏?”
四皇子明显一愣,显然是想不到承德帝会突然问他对这件事的看法,他眼珠子一转,开始琢磨起父皇问他这话的深意。
究竟是在考验他能否以国为重,能不能大义灭亲,还是想考验他能不能友爱兄弟,是想考校他会不会善待兄弟以及兄弟的媳妇儿?
陛下问话,还是在朝堂上,又能留给四皇子多少揣摩圣意的时间呢?
也就不过是三息的时间,四皇子就拱手恭敬的回道:“回父皇,儿臣私以为,既然是以律处罚,那当然是要讲究真凭实据的。”
四皇子打了一手好太极,既没有正面大义灭亲,说要按照那些朝臣们参奏的那样来处罚舒嫣华,但要说他是友爱兄弟也不见得,一句“讲究真凭实据”,落在各人耳中,就各有见解了。
究竟什么是真凭实据呢?被查封的那家打铁铺子是不是证据?被抓捕的那群匠人是不是人证?被缴获的那批兵器,是不是物证?
如果这都不是证据的话,都督又何以会将他们收押进天牢里,他们这些人又有何立场站得住脚来参奏五皇子妃?
明面上这句话好似是在帮舒嫣华,实际上却又含着几重意思,进可攻,退可守,四皇子这手太极,打得好。
承德帝不置可否,面上喜怒不显,将目光从四皇子身上挪开,落在他前面一个身上,“三儿呢,你怎么看?”
三皇子早就在承德帝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揣摩这其中的深意,在他看来四弟的回答非常好,至少在他看来是没有毛病的,可是看着父皇的表情,似乎并不是很满意的缘故?
三皇子也不敢多耽搁,拱手作揖道:“回父皇,儿臣以为,五弟妹一个妇道人家,又怀有身孕,哪里能顾得来这么多呢。
底下的人瞒着她私自做事,欺上瞒下的,精神不济之下,一时疏忽也是有的。”
三皇子的回答,倒是让人侧目,舒鸿煊看了三皇子一眼,眸底闪过一抹暗光。
四皇子打了太极,三皇子却直面说了,这不关舒嫣华的事,毕竟她怀有身孕,而底下的人欺上瞒下之事也不少见,一切都与舒嫣华无关,就算要定罪,也是那些被收押在天牢的人有罪,舒嫣华顶多就是背上一个失察之罪,却跟谋逆造反完全不一样。
看似是在帮舒嫣华脱罪,可更深一层再细想,底下那些人真的有这个胆子敢私造兵器?没有主子的吩咐,谁会做这种杀头的事?
能做这种随时提着脑袋的事,必定是主子的心腹,你说要不是有主子的吩咐,或者领会了主子的意思,心腹又怎么会做这样的事?
但你要说三皇子不是在帮舒嫣华,又睁眼说瞎话了,毕竟三皇子句句都在为舒嫣华开脱,能把谋逆造反的大罪说成失察之罪,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也是挺厉害的,在这个朝堂上这样说,三皇子也给人一种帮亲不帮理的表现。
一些朝臣认为三皇子这是在帮助舒嫣华的,对他观感很好。
讲老实话,刚才四皇子那番打太极在他们看来,他们是不认可的。一个有志帝位的皇子,每一次在朝堂上的表现,都能让朝臣们更好的认识他的行事品性,而这也是朝臣们考究值不值得他们将筹码放在这位皇子身上的依据之一。
一个遇事只会打太极,没有自己明确观点的皇子,日后遇上了家国大事,是不是也这样模棱两可的?
而一些朝臣恰恰相反,认为三皇子虽然是在帮助舒嫣华脱罪,可也同时也是在变相的坐实舒嫣华底下的人在图谋造反的事。
如果舒嫣华真的让底下的人顶罪,又仗着自己怀有身孕而逃脱杀头的大罪,她身边的人也会对她寒心,分崩离析不过是迟早的问题。
再有,这个污点舒嫣华也是一辈子洗不清了,要是想清算的话,这个污点随时都能称为压死舒嫣华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些人会这样做其实都是奉了舒嫣华的命令,只是舒嫣华弃卒保车,为了安然脱身,才将罪名让人顶了。
这一部分朝臣对三皇子的感官很差,认为三皇子其实是在落井下石,只是这下石的手段极其隐晦,甚至还披着一张假意为舒嫣华好的皮子。
而剩下的一部分,则是无甚感觉的,以为这群人并不打算站队,或者是早已经站了队,三皇子和四皇子回答得怎么样,都与他们无关的。
周廷昱可不同,四哥的万金油回答,因着没有直面涉及到舒嫣华,他也就懒得理会了,可三哥话里头可是指名道姓的,周廷昱就觉着他是第二种意思了,这下怎么能忍?
他还站在太极殿中呢,当着他的面说他孩子娘有罪,脾气一下子就跟爆竹一样被点燃了。
“老二,你怎么看?”承德帝眼疾手快,时刻都关注着周廷昱的举止,一见他嘴唇嗡动,赶紧出声打断了他的问话,转而问二皇子的看法。
第587章 让人惊讶的二皇子
四皇子是万金油的回答,三皇子表面上看是在为舒嫣华说话,二皇子呢?
他又会怎么说?
“禀父皇,儿臣以为,不妨先试试那些兵器的锋利,如果比我们现有的兵器要好,那就让那些人将冶炼精铁的法子献出来,将功抵过,免了杀头的死罪。
不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他们本身私造兵器就是谋逆的大罪,如果人人都以将功抵过的法子免去责罚,日后犯错的人必不会少。
因此,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流放三千里岭南,让这些人去为我大夏开拓田土也好。
如果那些兵器还比不过我们现有的兵器,那就按律处置。”
二皇子这番话,没有一个字牵扯到舒嫣华的,话里流放说的也不是舒嫣华,而且他又只是针对目前这件事来讲述自己的看法,以事论事,就算那家铺子的主子不是舒嫣华,换了是其他人,这样的法子也必定是适合的。
同时,二皇子这番话也给了其他人一个提醒,现在最重要的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吗?
并不。
私造兵器的匠人和铺子的管事都被收押进天牢了,想什么时候处置不行呢?
可那些兵器却不同,如果私造出来的兵器比大夏自己打造的兵器更好,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发明,只要是熟读孙子兵法的人,或者是武将将领们,一下子就明白一把好的兵器对军士来说意味着什么。
儿郎们与外寇对敌,外寇手里拿着的是能一刀就把木桌劈开,切口圆滑的利器,自家儿郎们手里拿着的是连柴火都要坎好几下才能砍断的兵器,如果这样上战场,不是自寻死路吗?
在场有一个算一个,那些武将们呼吸都急促起来,眼眶都隐隐有些发红了,一些人看着陛下,想问陛下昨日试了兵器之后的感觉如何,另外一些人则是看着周廷昱,想从他嘴里知道兵器的锋利程度。
承德帝眸光闪烁了一下,显然对他来说,似乎是预料不到二儿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会先想到兵器的重要性。
至少这个回答,比三儿子和四儿子的回答得他心多了。
听到二皇子的回答,在场与舒嫣华有莫逆关系的几个人反应几乎是一样的。
舒鸿煊微微挑了挑眉头,显然他也有些惊诧。
周廷昱则是神色略显古怪的看了一眼他二哥,想不到在他看来略有些草包的二哥竟然会说着这样的话。
太子殿下则是面上惊讶的情绪一闪而过,就是他都想不到这三人里面,竟然会是二弟的目光最是远见。
换了是他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也会跟二弟一样的看法,当务之急,当然是要试试那些兵器。
如果匆忙就将那些定罪处死,却在这些人死了之后才发现兵器的好处,难道去地府追问冶炼的法子吗?
一个合格的君王,不仅要深谋远虑,还要顾全大局,因小失大这种事,就太不应该了。
而且,太子不清楚其他知不知道,反正他是清楚父皇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向突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获得一把足够好的兵器,无异于在父皇心中立了大功,占了一席之地。
不过要是父皇不出面澄清,恐怕这些人还不知道这其中又是舒鸿煊的居功甚伟。
眼见陛下久久没有说话,也没有要继续问太子殿下的打算,有人忍不住了。
宁国公出列,拱手恭敬的道:“陛下,请恕老臣无状,不知陛下昨日是否有检验过那些缴获的兵器?”
其他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承德帝身上,承德帝淡淡的吩咐,“三得。”
蔡三得低声应诺,走出来几步,双掌拍了拍,高声道:“把东西带上来。”
很快就有金吾卫的人扛着一个人形木桩,一人手上拿着一把大刀和长枪进太极殿。
将人形木桩放在大殿中间,刀枪放在一张桌子上,金吾卫的人并没有走,而是手持兵器将御案周围团团围住,严阵以待,防止有人会对承德帝不利。
而周廷昱已经不着痕迹的挪到了太子殿下身边,全身戒备。
承德帝缓缓的道:“刀柄和枪柄上有着编号的就是缴获上来的兵器,余下的就是现在军中用着的兵器,谁来试试?”
不少武将都摩拳擦掌的,宁国公笑着问道:“谁的臂力最小,来检验一下如何?”
有武将大声笑着道:“宁国公,我们做武将的,可没有臂力小的,臂力小怎么杀敌?要说臂力小的,那就只有文臣了。”
武将那边齐齐大笑,整个朝堂的氛围瞬间就不一样了。
大夏风气开放,这种略带活泼的氛围在朝堂上是常见的事,甚至为了某一个条陈或者政见,撸起袖子打架的时候也不少。
这种算是小儿科了。
自古文臣武将不对头,被武将小小的刺了一下,文臣这边,几位老持稳重的阁臣面色平静,几个年纪轻的、气性大的,脸色就不好了。
“只有长着榆木疙瘩脑子的人,才会四肢发达。”有文臣不阴不阳的回了一句。
这下好了,上升到人身攻击了,武将又哪里肯轻饶,输人还不输阵呢。
“你有本事带着你那一张嘴去边疆把外寇劝说他们乖乖投降呀,不行就别废话,还不是要靠我们这些人来守卫边疆,也不知道享着这样安稳生活的人怎生脸皮如此厚,连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要是觉得武将就是一群莽夫,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风气的原因,很多武将都饱读兵法的,有些不仅手上功夫厉害,就是嘴上功夫也很好,这不,一顿呛声,气得文臣这边不少人脸色铁青了。
宁国公等人勋贵武将双手揣在兜里,老神在在的,一点都没有去训斥那些武将,任由他们奚落文臣。
“诸位,不如我来试试如何?”
眼见文臣这边又有人想要对骂,舒鸿煊赶紧走出几步,抢先开口,这种一旦涉及到不同派系的骂战,要是不阻止,两方真能骂到第二天还不带停的。
“哦,原来是容景呀,也好,容景来试试看。”
承德帝一直静静的看着,见到舒鸿煊出来,倒是露出了一抹浅浅的微笑。
第588章 因功升爵
眼见承德帝说话了,其他人也就闭上了嘴。
舒鸿煊走了出来,来到人形木桩前,敲了敲人形木桩的手臂。
因着他现在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所以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着,见到他敲了敲手臂,其他人也跟着望过去,就见那个横出来的木棍有女子手臂粗。
见其他人注意到这个木桩的大小了,舒鸿煊又来到旁边的木桌上,从上面拿起一把刀。
他也不是废话的人,拿起刀之后,来到木桩前,举刀一劈!
“嘭”
人形木桩上横出来的木棍手臂断了,干脆利落的掉在地上,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音。
武将们目光一凝,纷纷往切口上望去,紧接着又看向舒鸿煊手里的大刀。
舒鸿煊将大刀放回桌子上,又拿起另一把,同样就着刚才的动作一挥。
“咔”
大刀嵌在另一边横出来的木棍里了。
“嗯?”不少人发出了疑惑声。
舒鸿煊手上再次使力,嵌在木棍里的大刀仍然纹丝不动。
舒鸿煊也不觉得尴尬,他回过身,朝高高在上的承德帝拱手作揖,“陛下,容景不会枪法,只能检验大刀的,如今。。。。。。检验完了。”
此时已经没有人顾得上嘲笑舒鸿煊了,宁国公率先来到木桩前,先是查看了一下第一个切口,接着又握着还嵌在木棍里的大刀,花了不小的力气,才将它从木棍里拿出来。
宁国公一言不发,继续拿着这把大刀一劈,木棍至少被劈了两下才断。
紧跟着宁国公又拿起第一把大刀,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