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据实回报,将安插在秦府的暗子传过来的消息说了出来。
二皇子眼皮子跳了跳,催促道:“讲详细一点。”
青年应了,娓娓道来。
“昨夜里秦英满身酒气回到了府中,他夫人伺候他洗漱,是他夫人埋怨了一句说他喝得多,明天起来铁定头疼。
结果秦英就不满了,对他夫人呵斥,还说她妇道人家不懂朝政之事,不要多嘴。
或许是打开了口子,秦英醉着说起了那次陛下召集太子殿下,楚王殿下,还有褚相等人进宫说的那事。
说楚王向陛下谏言,说有人私通外敌,将军中情况向突厥吐露,恳请陛下将那起子狼心狗肺之人就地正法,满门抄斩,严重的更是要夷三族。
当时陛下召集他们那些人进宫,就是为了跟这些最忠诚的保皇党交底,还让楚王殿下负责追查此事,只要查到一丁点跟这件事有关的人,绝不轻饶。
但陛下没想到楚王殿下会被御史台参奏,秦英烦闷着,说不知道现在陛下还有没有信任楚王殿下。”
二皇子神色变化不定,他没有想到,小五竟然断定有人通敌卖国,究竟他手上是有真凭实据,还是胡乱猜测?
那么那次父皇只是让太子和小五进宫,却没有叫他和三弟,难道说小五参奏之人就是他和三弟?
二皇子心跳得厉害,耳边仿佛听到了“砰砰砰”的心跳声,急切至极。
二皇子焦躁的转着圈,心慌得厉害。
很想去找三皇子商议一番,走到房门了,他又顿住了脚步。
神色变化莫名,踏出去的脚步又慢慢收了回来。
到底是想要图谋大事的人,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索起这件事。
如果小五真的是参奏了他和三弟,他们不可能还站在这里,而且纵观父皇这些日子以来的变化,对他们态度没有两样。
如果父皇真的怀疑他的话,不可能还一如既往的对他,也不会再去他母妃的宫殿。
而且小五这段日子也没有盯着他们,只是一直在守着天牢审问库尔班等人,这么说来,在小五心中他们不是出卖军情之人。
既然不是针对他们,而库尔班又死了,想要追查到是谁指使出卖军情的,也就是天方夜谭。
这么想着,二皇子如擂鼓的心跳声逐渐平缓下来。
不能自乱阵脚,不然很容易露出马脚,让小五抓到就不好了。
小五现在被御史台追着咬,恐怕会为了自证清白,而攀咬别人。
思及此,二皇子自然又想起了廖老头。
廖老头参奏小五,出乎他的意料,他觉着应该是三弟做的。
恐怕是三弟杀害了库尔班等人之后,还是不放心,决定把小五也给拖下水。
一劳永逸嘛。
二皇子觉得三弟急切了些,让他开始琢磨起来。
越是琢磨,越发觉得这其中有他不知道的内情,不然三弟何至于这么着急钉死小五?
毕竟库尔班一死,应当就没有手尾才对,但三弟依然出手了,这么说来,极有可能是小五或许知道了一些有关于他的问题,或许是小五手上有线索,三弟怕小五追查下去,会牵连到他,所以动手了。
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倒是让二皇子开始琢磨三弟除了谋害小五之外,还有什么能让他如此害怕的。
与二皇子不同,二皇子以为太子殿下等人进宫,也不可能有他们的真凭实据,但三皇子刚因为被赵家人弄得紧张的心,又忐忑了起来。
难道说,父皇不叫他和二皇子进宫议事,真的是对他们起了疑心不成?
因为知道这件事,三皇子不敢再轻举妄动,怕自己做得越多,越是错漏百出。
就在二皇子和三皇子蛰伏的这段日子里,赵家人也被虎贲军请回了京城。
第708章 放心个屁呀!
因着赵家人不是犯人,反而是苦主,并没有遭受差的待遇。
只是因为赵家商队之事,涉及到了本朝楚王,虽然没有进牢房,但也被鸿胪寺的人安排在名下的宅院里住着,方便随时可以被三司会审。
鸿胪寺的人没有禁止赵家见客,也没有禁止赵家外出,只是进出宅院的人,都要递上名帖,鸿胪寺那边也会收到这样一份名单。
至于赵家外出见了谁,鸿胪寺倒是不管的。
但赵家人中规中矩,除了去拜会京城一些出名的商家之外,就待在宅院中不出门。
“金玉堂、芳华阁、绸孚瑞。。。总共去拜会了这七家京城有名的商家。”
周廷昱看着纸上写着的七个铺子的名字,手指在“金玉堂”画了画。
“赵家是做玉石生意,金玉堂是京城乃至大夏有名的首饰打造坊,赵家的玉石跟金玉堂一直有所合作,来京城之后去拜会金玉堂倒是情理之中。”
他的手指又往下移了移,“芳华阁,这是赵家那位公子未来媳妇儿沈家的铺子,专门做的定制衣裳,高门大户中闺阁姑娘和夫人们很喜欢找他们家师傅做新样子,名满上京,一直野心勃勃想要取代严家的位置。
来到京城,赵家老爷带着自己的儿子去拜会一下未来亲家,这也是合乎常理,不去的话,反而让人诟病。”
眼睛往下移,手指也在“绸孚瑞”三个字上面的停顿。
“绸孚瑞可是严家的布庄,赵家的人去那里作甚?沈家跟严家可是竞争对手来着,这去了亲家家里之后,又去拜会严家。。。就不怕沈家有意见?”
“殿下,严家二夫人的长媳,出自河南道莱州的杨家,而赵家夫人,同样也是出自河南道莱州的杨家,两人都是嫡系,按照辈分,严家三少奶奶要叫赵家夫人做姑母的。”
青凡在一边低声回道。
倒是让周廷昱微微诧异,“这么说,严家跟赵家还有亲了?”
周廷昱沉吟片刻,想了想,将这件事丢开,又继续往下看。
“就是正常的交往拜会,倒是没看出些什么端倪来。”
周廷昱冷冷一笑,“赵家老爷倒是坐得住,这心性,果然不愧是能送粮食给突厥的人。”
“殿下,那我们现在。。。”
青凡试探着问道。
周廷昱将那张纸放下,悠悠的道:“不着急,现在着急的不是我们了,且等等看会不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牛鬼蛇神出来。
可别忘了,你家主子现在正被人参奏呢,现在是三司会审,可不能做多余的事,省得被人怀疑我心中有鬼呢。”
周廷昱撇了撇嘴,继续拿起木板对着图纸装订。
赵家来到京城的第三天,御史台、大理寺、刑部终于对廖老头参奏之事进行了审问。
堂审是在顺天府中进行的,除了御史台御史大夫、大理寺寺卿、刑部尚书作为主审官之外,廖老头这个参奏之人,周廷昱这个被参之人,还有代表承德帝的蔡三得、代表内阁的夏清,另外还有一个是代表武将、一个是代表文官的朝臣在场。
周廷昱坐在椅子上,夏清坐在他下首,蔡三得坐在对面,其余人等就是站着了。
御史大夫与大理寺卿、刑部尚书两人对视一眼,他拿起惊堂木拍了拍。
“堂下站着的可是丰城赵家之人?”
赵老爷朝堂中众人拱手作揖,“草民赵有德,见过诸位大人。”
周廷昱斜睨了两人一眼,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
堂中诸人除廖老头之外,都当听不到。
廖老头一拂袖,怒瞪着周廷昱:“殿下,您是想要警告或者是威胁赵家父子吗?可不要忘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夏清和蔡三得同时皱起了眉头,心中俱是有些不悦的看着廖老头。
在夏清看来,他家外孙不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如今被人参奏,还要被三司会审,有些不满再正常不过。
至于蔡三得,他是自小就看着周廷昱长大的,周廷昱一直以来都很得陛下皇后等人的宠爱,难能可贵的是也没有被宠坏,他来这里是陛下的意思,在陛下心中,也不相信自己疼宠的儿子会杀害良民。
他在这里,就是想告诉其他人,不管你们背后有没有人主使,若是有私心,不能公平公正,那就不要怪陛下震怒。
周廷昱堂堂一介亲王殿下,无缘无故被御史台参奏,惹了一身骚,还被禁足在府中,见到赵家父子没有好脸色乃正常之事。
这个廖老头还真是多管闲事。
因着两人是旁审,不好出声阻止廖老头,只能不满的看着他。
听了廖老头的话,周廷昱森冷的在赵有德身上打了个转,见他微微一哆嗦,他才嗤笑一声。
收回了目光,周廷昱理都不理廖老头。
廖老头那个气急败坏呀,就差没跳起来嚷嚷了,他转身对着堂中站着的赵有德安抚道:
“你不要担心,堂上坐着的三位大人都是清正廉明的好官,只要据实将自己的冤屈说出来就行了。
不要怕被人报复,我们大夏是有王法的,天下脚下,看哪个敢乱来!就算是天子犯法都要与庶民同罪,不管身上有多少功劳,要是触犯了法典,该罚的决不轻饶。
几位大人、陛下都会为你讨回公道的,你放心就是。”
放心个屁呀!
赵家老爷真是生吃廖老头的心都有了。
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还如此喜欢多管闲事?
他有求着让御史台给他讨公道吗?
还让他不要担心,不要怕被报复,天子脚下不会有人敢乱来。
真的不会有人敢乱来,那天牢里死的是鬼吗?
亲王殿下就是冷哼一声,啥都没说,这个老头到底是从哪里看出殿下要威胁警告他们了?
就算真的是这样,不知道有句话叫做看破不说破吗?
你明晃晃的戳穿,岂不是让殿下对他们赵家记恨更深?
没看到余下坐着的那两个大人物已经满脸的不悦了吗?
他们赵家是不是霉运上头,才会遇着这么个坑人的货?
第709章 太爱蹦跶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满心同情的看着御史大夫,有这么个耿直的下属,真是头发都能白好多。
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御史大夫两边鬓边的白发,心有戚戚焉。
御史大夫头疼至极,早就知道廖老头为人行事耿直坦率,但这么个耿直是在给自己留下祸害啊。
这回人人都能看出楚王殿下与廖老头的不对付了,好似水火不容那般,一声冷哼和嗤笑都能解读出这么多的东西来。
御史大夫生怕廖老头再说下去,会得罪很多人,不见夏清大人和蔡总管已经很不悦了吗?这要是回头楚王殿下安然脱身,廖老头可就惹上大麻烦了,御史大夫可是记得楚王殿下还有一个疼爱他的亲大哥,和一个简在帝心的大舅哥呢。
“咳咳,本官问话,其余人等不得多嘴。”
御史大夫赶紧出声阻止廖老头继续说下去,同时还怒瞪了廖老头一眼,示意他不要再多话。
面对平日里维护他的上峰,廖老头到底是闭上了嘴,不再说话了。
不说御史大夫,就是赵有德也松了一口气。
“赵有德,你是否向丰城郡守报案,说自己家商队的四十八人,连人带马车上的货物俱都被盗匪杀害抢掠一空?”
赵有德恭声回禀:“回大人,确有其事,四月底,我家商队从边城出发返程,在临近沙城的地界被人杀害,就连马车和车上的财物也不见了。”
御史大夫淡淡的“嗯”了一声,又问道:“你从何处得知商队之人遇害?”
“商队出发之前,草民给商队的管事叮嘱过,采买好所需货物就要回来,毕竟这么多人,在外多逗留一天,花费就多一分,所以他们都不会多加逗留。
算着日子,商队应当早就回到丰城才对,过了七八天,还不见回来,草民就吩咐家中护卫沿路寻找,最终在沙城地界那片空阔无人的地方发现了一块被丢弃的矿石。
在普通人眼中,这可能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在赵家人眼中却能一眼就分辨出来,因为上面有赵家的记号。
当时护卫觉得蹊跷,多方寻找之下,还是找不到任何线索,后来沿着沙城往边城的方向寻找,却有很多人看到赵家的商队已经返程。
草民细想之下不对劲,赶紧向丰城郡守报案了。”
这是赵家对外的说辞,当初跟丰城郡守报案的时候就是这般说的。
御史大夫闻言点点头,望向身边坐着的刑部尚书,查案他可不会,接下来他就不知道要怎么问了。
刑部尚书拿过惊堂木,在案上一拍,“嘭”的一声之后,他开口问道:“这么说来,你也不确定你们商队四十八人是死是活了?”
赵有德镇定的道:“大人,草民实在是不知,只是商队原本应该按照日子回来的,结果不见人影,派人去寻找,什么都没有找到,草民六神无主之下,只能去求助郡守大人。
约莫过了一个多月,还是不见商队之人回来,草民这才觉得他们很有可能是死了,郡守大人那边也是同样的看法。
四十八家失了爹或儿子,草民已经帮他们立了衣冠冢,还每家发了一百两的体恤银子。”
刑部尚书道了一句:“你倒是有良心。”
赵有德面上带着同情之色,“那些人都是在我赵家做了很多年的老伙计了,此次他们遭遇不测,我作为东家,总不能眼看着孤儿寡母从此落魄,填不饱肚子,就是尽尽绵薄之力而已。”
周廷昱看了一眼面带怜悯同情之色的赵有德,要不是知道内情,他都要被这等有良心的主家给感动了。
送粮食给进犯边境的突厥人,果然是有良心!
或许是周廷昱的眼神太有侵略性,赵有德抬起头悄悄的看了一眼,恰好对上周廷昱森寒的眼神,不知为何,一股寒意涌上心头。
他觉得自己被一头噬人的猛兽盯上了,背上逐渐沁出了冷汗,心头一股不祥的预感出现。
廖老头没忍住,又在一旁出声,他朝刑部尚书拱手抱拳,“大人,这等奉公守法、体恤下属的好东家不多见了,大人您一定要为赵家老爷做主呀。”
赵有德简直想爆粗!
为什么这老头跟个长舌妇一样多嘴多舌呢?
到底关他什么事?!
偏偏廖老头还拍了拍他的肩膀,与他说:“赵老爷不用担心,三位大人都是好官,一定会为你做主的。”
赵有德明明心中恨不得廖老头去死,偏偏面上还要对他感恩戴德一个有良心的东家,对上顶着压力,不畏强权,帮他将“凶徒”王爷给参奏了,堂审还多次为他说话的好官,赵有德当然除了感谢,哪还能有其他情绪?
于是就连赵有德面上那抹牵强的感激笑容,也被其他人看成是赵有德心中太过紧张所致。
周廷昱看着两人,又从鼻子中发出了一声嗤笑,面带鄙夷之色。
眼见廖老头又要对上周廷昱,御史大夫高喝一声,“廖大人,堂审之时,没问你话,不要出声!”
廖老头悻悻然的闭上了嘴,不忿的看着周廷昱。
夏清和蔡三得坐在一旁不说话,只是面色越发不好了。
大理寺卿看了御史大夫一眼,深表同情。
下属太爱蹦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呀。
赵有德见廖老头再一次被喝止,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这次进京,不是为了跟楚王殿下结怨的,他一个商人,再多的银钱,也比不上有权有势的亲王殿下,甚至不用楚王亲自出手,只要他露出那么一点意向,就有许多人挣着抢着要打压他们赵家,为楚王出气。
要不然他昨天也不会带着夫人去拜会严家,不就是希望能让严家给殿下传一句话,他们赵家可从来都没有说殿下是那盗匪,他们赵家是无辜的,给他们十个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诬蔑一个王爷呀!
又一次的,赵有德对身旁站着的廖老头恨之入骨,不是他多事,事情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第710章 我有证据的
“带上来。”
刑部尚书吩咐一声,就有一个官差将一块石头搬了上来。
“你去看看这物,可是你们赵家的矿石?”
赵有德上前,蹲下身将石头左右翻了翻,指着一处标记对众人道:“诸位大人,这个标记就是我们赵家的矿石。”
廖老头不甘寂寞,也蹲在一旁仔细查看一番,有模有样的点头。
赵有德心提了起来,生怕这位主儿又多嘴,多生事端。
不想廖老头只是看了一番,将那个印记看了几眼,就站回了原地。
这让御史大夫心中松了一口气。
不过有心人倒是在廖老头脸上看到了一抹怒意,以及一种胸有成竹,心中开始琢磨起来。
问完了赵有德,刑部尚书转而望向廖老头,“廖大人,你参奏楚王,说他强扮盗匪,觊觎民膏,与民争利,夺人银钱,杀害良民四十八